大寨村“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同名10955)

合集下载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容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容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容
嘿,咱来说说这“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事儿哈!
富在农家,那可不是空话!就好比咱村里的老张,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可自从搞起了特色养殖,嘿,那腰包是一天天鼓起来啦!现在他家那小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学在农家呢,这多重要呀!你看看隔壁村的小王,以前啥都不懂,到处瞎混。

后来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那简直像变了个人,现在啥技能都懂,找工作都容易多了,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乐在农家呀,咱村现在那文化活动可丰富啦!逢年过节就有各种表演,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得很!就像那次的晚会,大家笑得那叫一个欢快,真是乐呵得不行!
美在农家,咱村那环境是越来越漂亮啦!以前那些乱糟糟的地方,现在都整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就像村里那片花园,以前就是个荒地,现在成了大家都爱去的漂亮地方,多好呀!
我觉得这“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真的太好啦,让咱们农村变得越来越好,咱都得积极参与,让咱的家乡一直美下去!。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名词解释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名词解释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名词解释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
1.产业振兴: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实力。

2.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保护和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3.文化振兴:通过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乡土文化等方式,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和乡村文化生态。

4.体制创新: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方式,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政策的实施,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协调、现代化农业、美丽乡村、幸福农民的目标,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 -。

贵州省”四在农家_美丽乡村”—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修订)

贵州省”四在农家_美丽乡村”—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修订)

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二O一三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建设篇 (2)1 总则 (2)1.1 制订目的 (2)1. 2 适用范围 (2)1.3 基本原则 (2)1.4 分期修建 (3)1.5 适应的交通量及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 (3)1.6 设计车辆 (3)1.7 设计速度 (3)1.8 公路建筑限界 (4)1.9 抗震设防 (4)2 通村沥青(水泥)路 (5)2. 1 路线 (5)2. 2 路基 (9)2. 3 路面 (13)3 县乡道改造 (16)3. 1 路线 (16)3. 2 路基 (18)3. 3 路面 (19)4 乡道泥路改沥青(水泥)路 (20)4. 1 路线 (20)4. 2 路基 (22)4. 3 路面 (22)5 通组(寨)公路和人行步道 (23)5. 1 通组(寨)公路 (23)5. 2 人行步道 (23)6 桥涵 (24)6. 1 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 (24)6. 2 桥涵跨径 (24)6.3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25)6.4 桥面净宽 (25)6.5 桥下净空 (25)6.6 汽车荷载 (26)6.7 旧桥利用 (26)7 排水设施 (27)7.1 路基排水 (27)7.2 路面排水 (27)8 招呼站(候车亭) (28)8.1 招呼站(候车亭)选址原则 (28)8.2 招呼站(候车亭)设置要求 (28)9 安全保障工程 (29)9.1 实施原则 (29)9.2 判定标准 (29)9.3 重点实施路段 (31)9.4 安全设施设计 (34)10 绿化美化 (38)10.1 绿化美化的一般要求 (38)10.2 绿化美化的具体要求 (38)11 其他 (39)11.1 隧道 (39)11.2 路线交叉 (39)11.3 渡口码头 (39)11.4 漫水桥和过水路面 (39)第二部分养护篇 (41)2 路基 (42)2.1 基本要求 (42)2.2 路肩和边坡 (42)2.3 排水设施 (43)2.4 防护工程 (43)3 水泥混凝土路面 (45)3.1 一般规定 (45)3.2 路面保养 (45)3.3 路面维修 (46)4 沥青路面 (49)4.1 一般规定 (49)4.2 路面保养 (49)4.3 路面维修 (50)5 弹石路面 (55)5.1 一般规定 (55)5.2填缝料修复 (55)5.3局部损坏维修 (55)5.4弹石路面翻修 (55)6 砂石路面 (57)6.1一般规定 (57)6.2路面保养 (57)6.3路面维修 (58)7 桥涵 (60)7.1 一般规定 (60)7.2桥梁检査与评定 (60)7.3 桥梁上部结构及桥面系的养护 (60)7.4 桥梁下部结构的养护 (62)7.5 桥梁灾害防治 (63)7.6 涵洞 (63)8.1 一般规定 (65)8.2 绿化养护 (65)8.3 绿化补(种)植 (66)9 其他附属设施 (67)9.1 一般规定 (67)9.2 标志及标线 (67)9.3 安全防护设施 (68)第三部分管理篇 (69)1 建设管理 (69)2 养护管理 (75)3 路政管理 (80)第四部分运输篇 (86)1 总则 (86)2 农村客运组织领导及职责 (86)3 农村客运路网保障 (87)4 农村客运站建设 (87)5 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制度 (88)6 农村客运经营管理 (89)7 农村客运安全生产管理 (90)8 农村客运发展政策支持 (91)前言为了贯彻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步伐,切实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条件,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委托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要求既符合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标准,又切合贵州山区实际,有利于安全通行、发展农村客运的技术标准规范性导则,用以指导贵州省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工作。

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标准一、富在农家1、注重产业发展。

示范点有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效果显著。

2、促进农民增收。

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当地(县、市、区)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高于当地(县、市、区)平均水平300元以上。

3、增强服务功能。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和农民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二、学在农家1、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组织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和劳务就业能力,有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每年集中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不少于5次,示范点80%以上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

2、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用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3、营造勤学上进的浓厚氛围。

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村寨”、“学习型家庭”活动。

经常组织农民学政策法律、学农业技术、学技工技能、学经营本领、学民间手艺,示范点80%以上农民参加读书用书活动,学习风气浓厚。

三、乐在农家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

有村文化活动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

村组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建有文化小广场、小舞台和宣传栏。

文体设施和环境卫生有专人管理和维护,确保能正常使用,室内场所每周开放3天以上,室外场所实现全天候开放。

2、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农村教育、卫生、社保等服务水平和质量有明显改善,建有村卫生室和计生服务室,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计划生育率和义务教育率达100%,无黑网吧、无辍学、失学现象。

大寨简介111

大寨简介111

大寨简介大寨村位于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全村213户,516口人,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内涵的大寨精神,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充分肯定,成为我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周恩来总理生前三次亲临大寨,精辟概括了大寨精神。

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朱镕基、李岚清、吴官正、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历史的足迹,134个国家,2.5万多名外宾,960万国人参观访问过大寨。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迅速发展了煤炭、建材、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三产服务等产业。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先后建起别墅11000多平米,集体补助60%,个人出资40%,一半以上村民住进了楼房。

率先建立了养老金和奖学金制度。

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100―200元的生活补助金,逢年过节还为村民分发一定数量的米、面、食油等;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校全部免费上学,大学生享受奖学金。

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廉工作全面开展,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监督约束体系健全完善,成为全市廉政教育基地。

如今的大寨,已是“小有教、老有靠、考有奖,吃水不用吊、看病不用跑、运输不用挑”,实现了“房子新化、街道硬化、环境美化、管理民主化”,处处彰显出祥和、安逸、活力、生机。

近年来,日益富裕的大寨人在郭凤莲同志的带领下,积极致力保护和利用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开发建设虎头山森林公园,充分发挥名人名地效应,兴办旅游产业。

昔日光秃秃的虎头山,如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它集生态风景游、古迹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为一体,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探险猎奇、休闲避暑、疗养健身、娱乐度假的理想胜地。

主要景点有:陈永贵墓地、陈永贵塑像、大寨展览馆、大寨文化展示馆、名人题词馆、周总理纪念亭、郭沫若墓碑、虎头松涛、大寨红叶、大柳抒怀、蒙山烟雨、胜天洞、天齐庙等,是国家森林公园之一,是山西省命名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和全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之一。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名词解释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名词解释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名词解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指的是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四个方面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指农村环境整洁美丽、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生态保护得到有效保障。

美丽的乡村需要有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美景,需要有清水明流、蓝天白云的自然环境,需要有干净整洁、卫生有序的村庄、集市、田野和山林。

同时,美丽乡村的建设也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可持续的生态农业。

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指农村经济有活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美丽乡村需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结合自身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向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指农村道德风尚良好、村风民风优美、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美丽乡村需要注重发扬崇尚科学、尊重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美德,不断弘扬正能量,培育形成新时代农村文明新风尚。

同时,也需要注重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指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美丽乡村需要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加强法制观念,依法治理,加大反腐力度,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昔阳大寨村

昔阳大寨村

昔阳县大寨村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句口号曾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响彻中华大地的伟大号召。

娘子关所在的平定县与大寨所在的昔阳县紧紧相邻。

我们从娘子关下来,便想去昔阳县看一看昔日中国农村的典型大寨村。

从娘子关下来我们先要到煤都阳泉市,过了阳泉市便可直达昔阳县。

从阳泉到昔阳的公路很好,既宽又直。

大寨离昔阳县城很近,我们看来大寨就象在昔阳的城郊。

这几年山西省也搞扩乡并镇,原来的大寨扩大成了一个镇,原来的大寨大队现在是大寨村。

我们的车刚一拐上去大寨公路,就看到公路两边的绿化明显比其他地方好。

行道树生机勃勃,浓绿成荫。

到大寨村已是下午四点。

我们先落实住宿,住在大寨镇政府旁边的“大寨旅行社大酒店”。

虽然这幢酒店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前年重新装修了一次,风格新颖,气派大方,完全是三星级的档次,房价200元/间。

落实好房间,看看时间还早,便在酒店对面的大寨旅行社请了一个导游,抓紧时间游览大寨山景。

景区票价30元/人,导游费50元。

导游让我们把汽车开到虎头山停车场上。

下了车导游便向我们介绍起大寨的情况:现在的大寨村有530个人,210户,500多亩耕地。

原来大寨村有796亩地,近年来村镇建设占用了一部分土地,还有500多亩地。

去年大寨村人均收入为10800元。

说着,我们已经登上了虎头山顶。

放眼望去,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已经看不出大寨人战天斗地筑起来的一层层梯田了。

过去农业学大寨就是要坚持“以粮为纲”,把荒山都筑成梯田种粮食。

现在虎头山上大部分植树造林,少部分梯田种玉米等粮食作物,与原来的做法有很大的改变了。

再向前走几步,便看到一座六角亭。

导游说这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亭”,是大寨人对周总理深厚感情的结晶。

敬爱的周总理曾三次来大寨。

第一次是1965年5月21日,陪同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治局常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科列加为团长的经济代表团来的。

导游说,周总理陪科列加上大寨虎头山是有道理的。

因为科列加带的经济代表团是到中国来要钱要粮的。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5.24•【字号】黔农发[2013]117号•【施行日期】2013.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意见(黔农发〔2013〕117号)各市(州)农委,各县(市、区)农牧(农业、农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农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省基层干部群众的伟大创造和生动实践。

实践证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符合贵州实际、特色鲜明,已经成为我省农村“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贵州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成为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进一步解决我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和促进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二、总体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和“四化同步”战略,结合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乡村旅游、传统民族村落保护等工作的开展,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着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起到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

新时期大寨精神解读

新时期大寨精神解读

新时期大寨精神解读作者:来源:《西部大开发》2012年第01期张义学:大寨,作为过去农业战线上的一个典型,可以说蜚声中外、名扬四海。

请您谈一谈大寨精神的内涵都有哪些?董永刚:客观地说,如此大的影响力与当时政府的宣传、扶持有一定的关系,但这所有的一切又是建立在特殊的时空和地域环境之上,换句话说,大寨的成名是内外双重因素选择的结果,而内因则又是关键,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超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到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启程,大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大寨人的那种艰苦奋斗、永不服输的精神,是没有时空界限的,不会因为一个时代的终结而为时代洪流所淹没。

作为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它永远值得珍视。

如果说,过去大寨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彰显了敢于向困难抗争的坚强意志,那么今天的大寨人则向世人展现出的是实事求是、灵活求变、锐意进取、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大寨精神。

张义学: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当时的大寨是一个起步晚、经济结构单一、自然条件差的贫穷小山村,现在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設的楷模,靠的是什么?董永刚:发展就得创业,创业就得有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知难而上的实干精神。

大寨靠的就是这种永不服输的干劲,靠的就是敢于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奋进的实干精神。

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人坚持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明确定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在实现大寨农业经济新跨越的同时,促进了传统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张义学:在研究大寨精神这个课题时,您在大寨生活过两个多月,您感觉到大寨都有哪些具体的变化?您感到新时期大寨精神都有哪些被传承下来和发扬光大了?董永刚:今天大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大寨人的衣食住行上,更体现在思维观念的变化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沉寂的大寨人再次向人们展示出不服输的干劲。

郭凤莲再度出任大寨党总支书记后对大寨人说:“大寨发展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甩掉包袱,甩掉怕左怕右随大流的思想;二是解放思想,承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寨起步晚的现实,更新观念,勇闯市场。

“四在农家

“四在农家

“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XX区四在农家办根据市委、市政府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总体部署,贯彻执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 XX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 20**)14号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 ) 17号文件精神,落实《XX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党办发(20** ) 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升级版,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以村庄规划为先导,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农民旅游创收实现城乡同步建成小康。

现将XX区20**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2014 年我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品质的提升,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品位的提升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结合旅游产业规划,以“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遵照美观实用的原则,按照小康房标准打造升级版新民居 3000户,要求新建和改建后的民居内有水冲式卫生间,有功能分开的客厅和卧室,确保民居的舒适性与实用性。

经过摸底调查后,对 3000户升级版新民居经行了分解,汪家寨镇 1115户,大河镇 848 户,大湾镇 529 户,月照乡 508 户。

目前已开工建设 230 户,其中汪家寨镇 50 户,大河镇 80 户,大湾镇 55户,月照乡 45 户。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我区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依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新农村建设项目为载体,把业务工作和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工作为创建,创建促工作的良好氛围。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农办科[2013]64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农办科[2013]64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农办科〔2013〕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部今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 2013 〕10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科〔 2013 〕30号)的要求,我部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省相关主管部门推荐的名单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北京市韩村河村等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现予以公布。

在同时开展的“美丽乡村”创建典型人物推介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农业科技、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的模范农民和模范农技人员,现将评选出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典型人物推介人员名单一并公布。

为切实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做实做好,我部将加大项目资源整合力度,优先向“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倾斜,沼气建设、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的各类项目资金要集中投放,形成合力,放大效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同时,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村的角度,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投入保障体系,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成熟的技术和模式推广应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各地要组织好本地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工作,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典型模式和宝贵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以“美丽乡村”创建典型人物评选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在全国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实施高速公路沿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实施高速公路沿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实施高速公路沿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实施高速公路沿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各相关乡镇党委、政府,县直相关工作部门:为加快毕威高速公路沿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培育乡村文明,打造示范亮点,展示XX县卫生美丽的良好形象,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推进毕威高速公路沿线(XX镇开华村、XX镇矿村、盐仓镇三寨村、大路村、四埔村、XX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确保实现三美三整洁(即家庭美、环境美、村庄美,居民家中整洁、房前屋后整洁、地面墙壁整洁),使文明卫生创建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目标,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文明素质提升、家居有序整洁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实现村庄整洁、乡村文明的目标,不断促进农村环境大改善、农民卫生习惯大改变、农村面貌大改观,努力建设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家园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繁荣、精神健康向上的富裕和谐美丽新XX县。

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愿的原则。

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书记、乡镇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村支两委干部作为直接负责人,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群众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实施的主体。

因此,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由政府指导群众积极参加,自觉自愿实施。

(二)坚持注重方法和梯级推进的原则。

要注重群众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政府、群众、学校的力量,政府发动,群众主动、学校协助,把政策给群众讲明,把利益给群众说清,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开展专题课程和讲座的形式,以学校教育学生,以学生反推家长,协同推进。

要以户为单位,按照抓完一户,示范一户,带动一片,推进整村的方式实施。

大寨-世界名村进入旅游时代

大寨-世界名村进入旅游时代

大寨:世界名村进入旅游时代“大寨”品牌的力量大寨,一个创造奇迹,给人惊喜的地方。

全村仅200户,520口人,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0多年里,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那时的大寨,无疑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圣地”。

如今,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大寨早已褪去那层神秘的光环,回归了既往的山村本色,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迈步前行。

这个昔日以种粮为主、靠天吃饭的农业小山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资产超亿元,工业、旅游、生态协调发展的小康村。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建起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下设羊毛衫厂、制衣公司等8个企业,从业人员900多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

大寨人打造“大寨”品牌,引资建起了大寨中策水泥厂、大寨酒厂,以“大寨”品牌投资核桃露饮品厂和杂粮厂等一系列合资企业。

大寨人从种田农民转化为技术员、管理员、营销员,2005年人均收入5500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550倍。

村民生活“小有教,老有靠,考有奖”,“吃水不用吊,看病不用跑,运输不用挑”。

2003年,大寨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体出资改建了村口的农家临时建筑,建成统一规模的旅游商店、饭店和旅馆。

2004年,虎头山上新建了一座大寨文化展示馆,共4个展厅,展示大寨村的历史、文化、人物和未来规划。

旅游作为大寨的一项新兴产业,几年来发展迅猛,200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大寨经济总收入11574万元,其中旅游业收入达到900多万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大寨最火爆的房产不是高级的二层小洋楼,而是村口临街的两排窑洞。

有多家房东靠出租房子大捞外快,甚至有来自外地的生意人租下窑洞开起了饭店,做起了买卖。

黄庵垴嶂石风景区黄庵垴嶂石风景区位于昔阳县皋落镇南岩村,是晋冀分水岭,海拔1774米。

风景区内气候宜人,绿草如茵,奇峰险峻。

登上黄庵垴顶可以观日出、望云海、听松涛、浴佛光。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1.13•【文号】农办科[2013]64号•【施行日期】2013.1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农办科〔2013〕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部今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 2013 〕10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 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科〔 2013 〕30号)的要求,我部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省相关主管部门推荐的名单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北京市韩村河村等1100个乡村为全国“ 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现予以公布。

在同时开展的“ 美丽乡村”创建典型人物推介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农业科技、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的模范农民和模范农技人员,现将评选出的“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典型人物推介人员名单一并公布。

为切实将“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做实做好,我部将加大项目资源整合力度,优先向“ 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倾斜,沼气建设、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的各类项目资金要集中投放,形成合力,放大效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同时,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村的角度,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投入保障体系,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成熟的技术和模式推广应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各地要组织好本地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工作,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典型模式和宝贵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以“美丽乡村”创建典型人物评选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在全国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做出积极贡献。

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1.15•【字号】镇府办发〔2015〕6号•【施行日期】2015.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镇府办发〔2015〕6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抓好落实。

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月15日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联〔2013〕79号)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民居改造、产业发展、乡风培育、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坚持典型示范带动,按照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围绕大寨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两年试点,初步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与大寨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体系,重要标准相对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健全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维护可持续、服务有依据、评价更科学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形成以标准化支撑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1年大 寨村 简 介

2011年大 寨村 简 介

大寨简介大寨全村有213户人家,523口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0亩。

大寨村是1945年解放,1946年建党,先后组织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大寨在老一辈共产党员陈永贵、贾进才、贾承让、梁便良、宋立英等率领下,1953年实现了合作化,组织广大群众为改变大寨恶劣的自然条件,制定了十年造地规划。

从1953年到1963年,大寨人凭着一双手、两付肩、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山坡造梯田,河沟造粮田,硬是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

不仅解决了大寨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每年最少上缴国家20多万斤余粮,多时达40万斤。

1963年,是大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当年8月份,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在灾害面前,以陈永贵同志为首的党支部,毫无惧色,响亮地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不要国家的钱、不要国家的粮、不要国家的物资;交售国家的公粮不能少、社员分红不能少、群众口粮不能少。

”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五年奋战,大寨战胜了自然灾害,建成了“层层梯田平展展,窑洞排房齐崭崭”的新大寨。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利用大寨品牌的政治、经济、文化效应,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从单纯农业经济走向了多元发展之路。

1992年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2009年又把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改制为山西大寨经济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党委会(大寨党总支)、村委会、董事会三权管理的村级经济组织。

截止2010年底,大寨集团所控股、参股、合作企业已达到19家,主要有旅游开发、工业制造、煤炭发运销售、房地产开发、新农业科技开发、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大寨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与日俱增。

现在利用大寨商标注册的企业12家,集团公司也依靠这一信用品牌,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合作条件。

2010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达4.7亿元,从业人数达1243人,集团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达到2879万元。

加强环境综治,建设美丽乡村——大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情况

加强环境综治,建设美丽乡村——大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情况
1 . 8 8 平 方公里 ,全村 有2 2 8 户人 家 ,5 2 9 口人 。全
2 、 大寨 生态停 车场 建设 工程 作者: 大寨 生 态停车 场是 大寨 展览馆 的 配套设 施 , 县农业委
村 住房 面积3 6 8 4 0 m ,人 均7 1 . 9 m ,其 中新建房 该 工程 于 2 0 1 1 年6 月 动 工兴 建 ,2 0 1 3 年1 0 月 完
经典 红色 旅游 景区 、省级 森林公 园 、国家4 A 级 景 3 、村 容村 貌环 境 整治 工程 大寨 村 农 村 环 境 综 合 整治 是 一 项 系统 性 、
区。 为建设 美丽 乡村 ,大寨 村积极 开 展农 村环 境 全 面性 项 目工程 ,覆 盖面 广 、涵盖 性强 ,总投 资
双 向四车 道 ;路 宽2 6 米 ,中 间用原东 侧行 道树 改 万 ,对 大寨旅 行社 至大寨 村 旅游路 进行 改造 并铺
造成2 米宽 的绿化带将 机动车 道隔离 。其 中单 向单 设柏油 ;投 资2 0 0 万 ,对大寨供 销社 及大寨 ̄ 1 , - f 7 楼 条机动 车道 宽各4 米 ,计 宽 1 6 米 ,非机动 车道 宽2 进行还原维修 ;投资8 0 0 万 ,对 大寨村 基本农 田进 米 ,计宽4 米 ;绿 化隔离带 宽2 米 ;路肩和行 道树2 行水 、路 、田综合 整治 。通过 环境 整治 ,大 寨村
亩 。开 展 虎头 山绿 化 ,建设 大寨 森林 公 园。森 林 筑 小 品 ,形 成丰 富 多变 的布置 平面 ;大寨 游 客接
公 园 占地8 0 0 亩 ,主要种 植约 1 5 0 余种 北方珍 稀树 待 中心 建筑 面积3 0 0 0 m 。包括一个 大的水冲 式厕
种 ,3 0 余 万株树 木 。大寨 旅游 在三 色 “ 农色 、红 所 和一 个小 的水 冲式厕 所 ,三 问洗 车 间和 一 问管

毛泽东为何提倡大寨精神

毛泽东为何提倡大寨精神

毛泽东为何提倡大寨精神作者:胡新民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9年第8期胡新民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这点上,我们已经或者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周恩来在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宣布。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和农业学大寨等运动,把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农民个体经济有着长期历史并广泛存在的农业大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在《党在1949年至1976年的历史性巨大成就》一章中有这样的论述:“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7亿。

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

就是说,增产的粮食不仅多养活了近4亿人,而且使9亿多人的人均占有粮食量比5亿多人时增加了近200斤......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见该书第638页)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组织起来”的领头人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而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对于当时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农民而言,则是重中之重。

有着长期个体生产历史传统的中国农民,要引导他们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发现和培养一大批农村基层组织领头人,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为了制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6月,中央召集几个地方的有关负责人到北京汇报情况。

毛泽东说:“土改搞好了,第二步搞建设本钱就大了,你们有什么意见?”后来成为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的杜润生(1913~2015)参加了这次汇报。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

山西大寨村导游词3篇大寨村是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

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山西大寨村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山西大寨村导游词大家好!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

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

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

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

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大寨相继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利用优势,发扬长处,创造条件,开始建立基础工业,建成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地方特产制品厂等,还通过生产原煤等,打开了致富门路,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

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

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

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大寨相继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

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利用优势,发扬长处,创造条件,开始建立基础工业,建成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地方特产制品厂等,还通过生产原煤等,打开了致富门路,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岔河镇大寨村2014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级
示范点创建工作情况
岔河镇大寨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把群众美好愿景变成为生动的现实,不断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新期待,在推动发展、提升素质、质朴民风、改善环境上狠下工夫,引导农民创造文明、享受文明,引领农民冲出经济洼地,构建精神高地,引领农村、农民与全国齐奔小康。

一、创建工作措施
(一)党政重视抓创建
重规划,抓推动。

认真制定中长时间规划,使创建工作目标逐渐变成现实。

严格依照省、市、新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要求的目标,围绕目标,结合实际、规划和分解创建任务,确保创建重点突出,扎实推动,巩固提升。

重成效,抓落实。

根据工作推动情况,每一年都要召开党政办公专题会、推动会、现场会等,及时明确创建任务,调度工作进展、解决突出题目,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公道安排创建资金,保障“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稳步有序展开。

帮助群众出点子、解困难,保证了创建工作任务、措施、资金及时到位,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在我镇得到深进推动。

重特点,抓精品。

结合本地经济条件,重点打造高水平的“四
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进一步结合地域特点,进步群众受益面,扩大创建覆盖率,展开支柱产业型、乡村旅游型、民族文化型的内涵丰富、品位较高、特点突出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顺应群众需求抓创建
坚持“富”字当头,推动富民工程,强化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

同时围绕“学在农家”,培养学习型农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扎实展开农村政治思想教育,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等阵地展开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进步科学文化素质,出现了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围绕“乐在农家”,进步群众幸福指数,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每一年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经费中拨出专款,扶持、组建农民文体协会和文艺宣传队伍,深进发掘农村花灯、傩戏、等民间艺术,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展现了新农村新农民的精神风采。

围绕“美在农家”,构建和谐家园,以整治农村“五乱”为突破口,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用好机制抓创建
坚持“副科级领导包村、干部进户、群众自主”的推动机制。

实行责任、工作、任务、目标四落实。

建立了“干部工作在村、生活在村、考核在村”的“三在村”机制,为“四在农家·美丽
批干部深进一线,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农民发展经济,解决题目,使广大群众亲身感遭到党委政府在真心为民办事、为民执政,巩固了基层执政基础。

(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创新了社会管理。

依照兼顾城乡发展的思路,对新村建设本着“聚散适宜”的原则,使城镇基础设施、公益服务向农村延伸。

结合“平安村寨”的创建,推动了个人自愿服务向有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化,实现了镇村干部服务为主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化,使农村社会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几点体会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使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一)坚持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与发挥党政引导作用相结合。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整个创建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又要规范和提升,既不脱离于现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又要科学发展、适度引领,构成农意愿与政府引导的良好互动。

依托群众的气力和聪明展开创建,避免大包大揽、大拆大建。

创建中充分发挥好党政引导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视实效、民主商议、相互鉴戒的原则,推动农村良性发展。

(二)坚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结
合起来。

乡村的现代化,实质是农民的现代化,是农民的全面发展。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民主法治理念的牢固建立、科学技术的推广利用、优秀文化的继续宏扬、和谐上进社会秩序的建立,作为提升农民素质、构建农村“精神高地”的必备条件。

坚持推动富学乐美四位一体调和发展,构建起了新情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使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适应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乡村全面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三)坚持把大处着眼与小处进手结合起来。

创建活动立足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中长时间发展,又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解决当前主要矛盾。

以村镇规划为指导,从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抓起,切实解决与群众平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利益题目。

同时,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内容,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四)坚持把激起农村内部潜力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结合起来。

创建工作仅仅依托农民本身的气力建设新农村明显远远不够,必须充分调动党政群各部分和社会各阶层、各类经济组织、工矿企业及一切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资源投向新农村,努力构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良好局面。

(五)坚持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
全部工作内容和主要抓手。

实践中,我们坚持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进程和基层组织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调度、同检查,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载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

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战役堡垒;“四在农家“创建的成效又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果,成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创建资金投进不足。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持。

创建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深进推动和推广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二是产业形不成范围,发挥不了更好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村庄治理规划滞后。

由于历史缘由,有的村民分散居住、不集中连片,没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整体规划,特别是没有具体的村庄整治(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美好家园建设缺少有效引导,创建工作没有综合斟酌排水、美化绿化、杂物堆放,垃圾处理、家禽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

由于没有规划指导、也没有附属设施资金扶持,一方面致使新房建成后,厕所圈舍随便依附新房乱搭乱建;另外一方面生产、生活垃圾没法实现集中处理,给美好家园建设带来一些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调和机制。

当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既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有上级部分的重视和帮扶,面临加快建设的良好机遇。

我们要加强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的引导与协调,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之纳入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扎实展开并获得成效。

(二)整合资源。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时间性的工作,需要整合资源,构成帮扶合力。

要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与民族文化建设、与旅游经济开发等结合起来,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兼顾安排、积极推动,集中财力办大事,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三)重视实效,增进全面发展。

结合本地实际,立足长远,坚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当地传统种养业发展融为一体,打造特点品牌,增进全面协调可延续发展。

依托上风,努力培养有特点的主导产业,增进产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民心工程、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德政工程、造福群众的幸福工程。

中共岔河镇委员会
2014年7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