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
唉,我看了《班主任》这本书,心里有点儿沉甸甸的。
书里讲了一个班主任老师,他特别特别好,照顾我们的学习,也关心我们的心情。
但是,哎呀,班主任老师也有很伤心的时候,他一直想帮助我们,可有时候觉得很无奈,像是在做不完的难题,唉。
有一回,班主任老师为了帮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忙得连饭都没吃,肚子咕咕叫,我都能听见。
他不怕累、不怕苦,真的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咻——就帮我们解决问题了。
不过,班主任老师也有脆弱的地方,他有时候很生气,有时候也会偷偷哭,哎呀,老师也是人嘛!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班主任老师真的好伟大。
他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像是对待困难、对待别人要有耐心,也要有爱心。
每次看到老师忙碌的背影,我就想:“哎呀,老师真的是辛苦啊!”
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做个让老师骄傲的学生,嗯!
—— 1 —1 —。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朋友!今儿个咱唠唠《班主任》这本书。
说起这《班主任》,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还真没想到这小小的书本能给我那么多感触。
就像刚咬了一口水蜜桃,汁水四溢的那种惊喜。
你说啊,这《班主任》也真行,文字儿平淡,但那情感浓烈得就像老张头果园里的水蜜桃,直戳心窝。
每每看到那些描绘伤痕的段落,心里就像被揉了一下,酸酸的,可也有种说不出的痛快,就跟水蜜桃没熟透时尝出来的那点涩意似的。
话说回来,这书的“伤痕文学”风格,还真是有点像面对那些真实的生活创伤。
你知道吗?就像我们小时候摔了个跟头,膝盖破了皮,那是一种历练。
书里那帮学生和老师啊,也是经过那么多坎坷,才懂得成长背后的沉重。
真让我觉得,生活就跟种水蜜桃一样,需要汗水和耐心。
我读着这些字句的时候,常常想起我们自己的班主任。
虽说不上那么传奇,但他那严厉和关怀兼容的样儿,真跟书里的角色有点对上号。
有次我上课偷看《班主任》,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他倒也没生气,只是让我上讲台去分享感受。
嘿,那滋味,可比偷摘老张头水蜜桃被抓住还刺激。
书中有那么多细节,把生活中的无奈与温暖刻画得如同画儿一般。
我记得有一回,看到某个情节,眼泪在眼眶打转,想止都止不住。
就像那水蜜桃汁,爆裂开来,不受控制。
是不是有点丢人?但我觉得,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也是我们那些平凡岁月里的真实写照。
读到最后,我好像明白了,这书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生活再难,也总有一股暖流在心底,就像那甜甜的水蜜桃味儿。
它让我们在伤痕累累的日子里,依然有勇气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朋友,这就是我读完《班主任》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想。
你要是也有啥想法,记得跟我分享啊。
咱们可以一起像享受水蜜桃那般,细细品味这本书带来的点滴感动。
论《班主任》中青春书写与创伤记忆的双重变奏
论《班主任》中青春书写与创伤记忆的双重变奏作者:党丽颖来源:《牡丹》2018年第21期《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他独特的创作实践描写了一组肉体和心灵上受到了严重伤害的青年形象:“坏孩子”宋宝琦的流氓形象与“好孩子”谢惠敏的思想僵化。
通过这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际上都受极左思想毒害而心理扭曲的中学生形象的对比,作者揭露了“四人帮”迫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
一、孤独叛逆的青春书写(一)对制度的叛逆宋宝琦是青年中的一个畸形儿,他对现存的考试制度以及教育体制表现出极度的反感、不满甚至是愤怒和反抗。
于是,他试图以自己的反叛和现实做斗争,希望凭借一己之力来挣脱身上的无形枷锁,从而捍卫住自己心里仅有的理想。
从小说对他的外貌描写来看,他身体健康却无知空虚,家庭背景也不坏却缺乏教育管理。
虽然已經到了初三的年纪,但是真实的知识水平也就相当于初中一年级。
在他心里,知识根本就是无用的,所以必然会导致其一系列不满当时教育体制的行为。
(二)对权威的叛逆宋宝琦对当时大家极力奉行的所谓“权威”是不理解的、不认同的甚至是蔑视的。
所以,他试图以自己的行动去挑战权威,打破枷锁。
他偷看禁书,而且书是从原来废书库偷的。
《牛虻》是“文革”时期公认的黄书、禁书,他究竟为什么要偷呢?或许是因为好奇,但更多的应该是出于叛逆。
因为《牛虻》被学校宣布为坏书而偷出来卖,在不能卖的情况下,他才翻了两篇,连书名上的字都不认识,也不理解书名是什么意思,更不用提这本书的深刻思想内涵了。
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真实地表现出他对当时权威的反叛却又找不到出路的无力感。
(三)对人际和谐关系的叛逆在对待女性上,宋宝琦表现出极大的歧视与不尊重。
胡子明明是男性的象征,但是他在妇女脸上画胡子来解闷娱乐。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他的生活里流氓宋宝琦已经变得麻木不堪,甚至找不到自己。
他无时无刻不处于森严的管制中,而且屡次被大流氓“扇耳茄子”与用烟头烫后脑勺。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班主任》读后感篇一》读了刘心武的《班主任》,就像在我的心湖投下了一颗巨石,泛起了层层难以平静的涟漪。
这篇小说啊,就像是一把锐利的手术刀,把那个特殊年代的伤疤无情地给剖开了。
以前我对那个年代的了解呢,就像是隔着一层雾,模模糊糊的。
可这篇小说就像是一阵大风,“呼呼”地把那层雾给吹散了。
小说里的班主任张老师,我觉得他就像黑暗中的一盏小油灯。
那时候到处都是混乱的,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得死死的,就像被装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盒子。
可是张老师呢,他在努力地想要冲破这个铁盒子。
就像我在学校里,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古板的老师,只知道按照老一套的方法教学,一点创新都没有。
但是张老师不一样啊,他敢于去面对学生被毒害的思想。
文中的宋宝琦,他就像一只迷路的小羊羔,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被那些错误的思想牵着鼻子走。
我看到他的样子,就想到我在我们小区里看到的那些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他们可能也是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周围的不良影响,走上了不太好的道路。
那时候的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很多像宋宝琦这样的孩子被染得五颜六色,迷失了自己原本的颜色。
而谢惠敏呢,她更让我觉得复杂。
她在我眼里就像一个被设置了固定程序的机器人。
她坚守着那些所谓的“正统”思想,不容许有一点偏差。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太过于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也许她是被那个时代的教育给弄成这样的吧,就像我们有时候被家长或者老师的一些片面的话影响一样。
我在想啊,要是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呢?也许我也会变得很迷茫吧,可能会像宋宝琦一样到处闯祸,也可能会像谢惠敏一样顽固不化。
这个小说啊,真的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思考。
它就像一个警钟,“当当当”地在我耳边敲响,提醒我要珍惜现在这个自由、开放的时代。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啊,真的是很幸福的,就像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一样。
可有时候我们还不知道珍惜,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的,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嘛。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班主任〉读后感》读完刘心武的《班主任》,心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读到这里我感觉,这篇小说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特定时代的一些景象。
它描写的是“文革”刚结束后的校园生活,故事很简单,但内涵却极其深刻。
当我看到文中的班主任张俊石老师面对像宋宝琦和谢惠敏这样有着不同问题的学生时,我的心被紧紧揪住了。
特别触动我的是宋宝琦这个形象。
他是受“文革”毒害的一个代表,小小年纪就荒废学业,沾染不少坏习性。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这种伤害对年轻人成长的阻碍。
看到他的情况,这让我想起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孩子,因为家庭或者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走上了歪路,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蔽,不由得为他们感到惋惜。
而谢惠敏更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她表面上积极向上,根正苗红,但她又是那么的僵化、保守。
她不允许班里同学读《牛虻》这种所谓思想有问题的书。
后来我明白了,这也是当时一种极端思想对年轻人思想的禁锢。
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有些人总是很刻板地去看待一些事物,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有时候大众一致排斥某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只因它超出了传统的认知范围,却不去探究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在张俊石老师努力去拯救、引导这些孩子的描写中,我看到了希望。
这仿佛是在黑暗中点亮烛光,告诉我们,不管受到多少伤害,只要有正确的指引,就有走出困境的可能。
对了还想说,这篇伤痕文学让我深知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教育的重要性,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对待社会环境的营造,都应该极力避免重蹈覆辙,不能让这样的伤痕再次出现在新一代身上。
《班主任》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写照,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警示。
《班主任》---刘心武
班主任刘心武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
但是,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换一种方式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并不以为古怪荒唐。
他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然回答说:"好吧!我愿意认识认识他……"事情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公安局从拘留所把小流氓宋宝琦放了出来。
他是因为卷进了一次集体犯罪活动被拘留的。
在审讯过程中,面对着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威力与政策感召,他浑身冒汗,嘴唇哆嗦,作了较为彻底的坦白交代,并且揭发检举了首犯的关键罪行。
因此.公安局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情节较轻而坦白揭发较好,加上还不足十六岁--将他教育释放了。
他的父母感到再也难在老邻居们面前抛头露面,便通过换房的办法搬了家,恰好搬到光明中学附近。
根据这几年实行的"就近入学"办法,他父母来申请将宋宝琦转入光明中学上学。
他该上初三,而初三(3)班又恰好有空位子,再加上张老师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又是这个年级班主任里唯一的党员。
因此,经过党支部研究,接受了宋宝琦的转学要求,并且由老曾直接找到张老师,直截了当地摆出情况,问他说:"怎么样?你把宋宝琦收下吧?"正象你所知道的那样,张老师思忖的目光刚同老曹那饱含期待、鼓励的目光相遇,他便答应下来了。
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趁他顶着春天的风沙,骑车去公安局了解宋宝琦情况的当日,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他一番。
张老师实在太平凡了。
他今年三十六岁,中等身材,稍微有点发胖。
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
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
他脸庞长圆,额上有三条挺深的抬头纹,眼睛不算大,但能闪闪放光地看人,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不过,更让学生们敬畏的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象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象一把大条帚,不停息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一路上,张老师的表情似乎挺平淡。
伤痕文学的起点——《班主任》
武《 班主任》 发 出“ 考虑考虑如何教育 、 转变宋宝琦 这类青少年” 的呼声是细弱 的, 但是他毕竟是喊出 了 。也许 事过 多年 的我 们会 嘲笑 《 班 主任 》 立 意 的
浅薄 , 形 象 的苍 白 , 许 多 口号 式 的 句 子 , 如 同 习作 的叙述 与表 达 , 但是 就是这样 , 在当时 , 在 特 定 的
燕子 , 宣告 着伤 痕文 学 的开始 。
首先 , 从时间上来说 , 伤痕文学 的第一篇小说 是刘心武的《 班主任》 而非时隔一年后的卢新华 的
《 伤痕》 。虽然我们承认 , 判断一部作 品是不是有
价值 、 有意义、 有影响 , 并 不仅仅根据时 间是否最 早, 但 无疑 这 是 一 个 不 可 或 缺 的必 要 条 件 。尽 管 以后的批评家指出《 班主任》 主题先行 、 概念化、 类 型化思维大 于形象 、 人 物形象单薄且有标签化等 倾向, 事实上这是包括《 班主任》 在内的、 几乎所有 的伤痕文学作品都有 的缺陷。但是我们必须考虑 到这样一个事实: 当时文坛可谓万马齐喑, 而《 班
— —
《 班 主任 》
容 苑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 , 四川汶J l I 6 2 3 0 0 2 ) [ 摘要 ] 《 班 主任》 在内容 上塑造了三种类型 的学生 , 这三种类型 的学 生是 当时 教育理念 的折射。《 班主任》 不
但是 出现最早 的伤痕 小说 , 影响了后来伤痕 文学的发展 , 它不仅挖 掘 了伤 害孩子 的社会 原因 , 也触及到 了学 校、 家庭等原 因, 因此是 当之无愧 的伤痕文学 的起点。
第3 0卷第 1期
V0 1 . 3 0 . N o . 1
・
攀枝花学院学报
刘心武班主任评论分析
X X X X 大学毕业论文刘心武《班主任》评论分析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刘心武《班主任》评论分析《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
那时我是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的编辑。
《班主任》的素材当然来源于我在北京十三中的生活体验,但写作它时我已不在中学。
出版社为我提供了比中学开阔得多的政治与社会视野,而且能更“近水楼台”地摸清当时文学复苏的可能性与征兆,也就是说,可以更及时、有利地抓住命运给个体生命提供的机遇。
刘心武的作品《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其中小说中描写的主人公谢惠敏是畸形儿形象,深受极左路线毒害的学生女团干部形象。
通过谢惠敏等中学生形象的描写,率先在文学作品中揭示“文化大革命”给青少年留下心理创伤的社会问题。
小说《班主任》以接收小流氓宋宝琦为线索,满腔热情地赞颂了忧国忧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张老师,揭露了“四人帮”毒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提出了清除“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成功地刻划出在“四人帮”的反动路线干扰破坏下长大的一部分青少年的雕象。
谢慧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小说中,作者注重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环境的描写(主要写三种类型的少年,这三种人的社会环境略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教育略同,家庭教育不同),阐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
文中主要人物谢慧敏出于劳动者家庭,她从家庭教育中受益不浅。
她的父亲经常嘱咐她,“要听毛主席的话,要认真听广播,看报纸,要求她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要求他好好学习功课。
”她“具备了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劳动者后代的气质。
”但是,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那些宣传机器中洒满了“四人帮”戕害青少年的毒计,广播里讲的,报纸上登的都是些被阉割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又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没有人向她点明张、姚“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章”大可怀疑,而梁效、唐晓文之类的大块文章也绝非马列主义的权威论著,她学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语录,迷信解释领袖思想的文章。
解析《班主任》
目录论文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11一、小说的创作背景。
……………………………………… 3-4二、小说中对“伤痕”的解剖。
…………………………… 4-5三、小说塑造了让人惊醒的典型人物。
…………………… 5-9四、小说揭露了尖锐的社会问题。
.............................. 9-11注释: (11)参考文献: (12)解析刘心武“伤痕文学”小说《班主任》【内容摘要】在文革结束以后刘心武发表了小说《班主任》他用他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文革”一系列文艺禁区。
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思想的挖掘,从人物关系的新表现到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的形成,都给小说创作做了新开拓。
在小说中,着力刻画了一组思想精神上受到了严重伤害的青年一代的人物典型。
像谢惠敏、宋宝琦之类的人物的出现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在一定的典型环境下形成和成长起来的。
在斗争风暴里,我们还看到了尹老师、曹书记等一批知识分子可贵的精神面貌。
面对“四人帮”的恶风浊浪,他们不屈不挠,顶风搏斗,虽然“四人帮”气焰嚣张,但他们紧跟时代的脚步。
小说十分有力地说明,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脊梁。
同时小说也有很多弱点,偏重议论的手法明显局限了作品的艺术力量,议论显得冗长多余。
倾向于用“控诉”代替“暴露”,这反映了作者在当时历史情境下的一些思想局限和艺术局限。
【关键词】刘心武伤痕文学《班主任》“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①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论伤痕文学中的“告密者形象”——以《班主任》《芙蓉镇》《大墙下的红玉兰》为例
论伤痕文学中的 告密者形象”以‘班主任“‘芙蓉镇“‘大墙下的红玉兰“为例宋红梅 林建刚[摘 要]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伤痕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告密者形象,这一告密者有的属于未成年告密者,有的属于压力下的被动告密者,有的属于追求权力的主动告密者,还有的属于有着阶级仇恨的刽子手式告密者㊂正是这些告密者的存在,导致了伤痕文学作品中的悲剧㊂[关键词]伤痕文学;告密者形象;现实主义[作者简介]宋红梅(1982-),女,重庆文理学院教学部教师;林建刚(1983-),男,文学博士,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重庆402160)㊂八十年代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在小说方面,以伤痕文学发其端㊂以往的研究者在解读伤痕文学时,大多通过文学与政治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具体来讲,伤痕文学展现的是中国人在十年 文革”遭受 四人帮”专制统治所遭遇的伤痛㊂卢新华的‘伤痕“展现的是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对亲情的戕害,刘心武‘班主任“展现的是 四人帮”专制集团在教育方面对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摧残,等等,诸如此类㊂这一观点,毫无疑问,是切合实际的㊂不过,四十年后,如果重新审视伤痕文学中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一部伤痕文学的小说作品中,都存在着告密者这类人物㊂伤痕文学,从主题上来讲,当然多是悲剧,而悲剧之产生,主要源于小说的 告密者”㊂因此,本文试图以 告密者形象”这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新时期文学中的 伤痕文学”,并进一步探讨当时的文学潮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㊂本文选取的三部作品,分别是刘心武的‘班主任“㊁古华的‘芙蓉镇“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可以说,这些都是伤痕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㊂一㊁谢惠敏:一个未完成的 告密者”惠敏其实也是备受 四人帮”摧残的学生,受当时的教育影响,她有三大方面的问题㊂第一,观念僵化,固执的相信那些 瞒和骗”,将‘青春之歌“视作毒草,将‘牛虻“视作黄书㊂第二,行为死板㊂夏天最热的时候,穿得严严实实,当班主任张俊石提醒她可以穿裙子时,她非常生气,觉得班主任在提倡资产阶级的享受作风㊂第三,喜欢打小报告㊂这就涉及谢惠敏的 告密者形象”了,关于这一点,小说是这样描写的:比如说,谢惠敏来告状,说团支部过组织生活时,五个团员竟有两个打瞌睡㊂张老师没有去责难那两个不象样子的团员,却向谢惠敏建议说: 为什么过组织生活总是念报纸呢?下回搞一次爬山比赛不成吗?保险他们不会打瞌睡!”谢惠敏瞪圆了双眼,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隔了好一阵,才抗议地说: 爬山,那叫什么组织生活?我们读的是批宋江的文章啊 ①将组织生活弄得僵化无聊,自然让学生索然寡味,结果有学生瞌睡,谢惠敏不仅不反省自己的组织能力,反而向班主任张俊石打小报告,批评打瞌睡的同学㊂当张俊石建议她改变组织生活方式时,她也很生气,觉得老师也有问题㊂谢惠敏的这一看法,就让张俊石与谢惠敏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㊂对此,小说写道:打从这时候起,张老师同谢惠敏之间开始显露出某种似乎解释不清的矛盾㊂②这种矛盾,说的再具体一点,无非就是张俊石担心自己的学生谢惠敏会把自己的言论告密给学校的联络员㊂关于这一点,小说中写道:被 四人帮”中那个女黑干将控制的团市委,已经向光明中学派驻了联络员,据说是来培养某种 典型”,是否在初三(三)班设点,已在他们考虑之中㊂谢惠敏自然常被他们找去谈话㊂③经常被找去谈话的谢惠敏,当然很有可能成为告密者㊂她现在可以向班主任老师打其他同学的小报告,一旦对班主任老师不满,也完全可能向学校的联络员举报自己的班主任㊂由此,小说揭示了文革的一个现实侧面:为了监控知识分子的言行, 四人帮”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培养告密者,而培养告密者,首先得从单纯无知的学生入手㊂谢惠敏,就是一个好苗子,假以时日,她完全可以成为 四人帮”安插在教育战线的一位 听风者”,认真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论,一旦发现教师有出格的言行,立刻举报,让老师受到应有的惩罚㊂幸好, 四人帮”倒台了,谢惠敏也碰上了张俊石这样的好老师,孜孜不倦地向她推荐世界文学名著㊂小说最后也以乐观主义的光明尾巴做结,想必谢惠敏会痛改前非㊂可以说,‘班主任“中的谢惠敏,是一个 未完成的告密者形象”,之所以说是 未完成”,主要是指两方面㊂第一,她向张俊石老师告密,而张俊石老师却是一位思想开明的老师,并未因此惩罚那两位打瞌睡的同学,因此,谢惠敏属于 告密未遂”㊂第二,小说中,谢惠敏并没有向联络员告发张俊石的行为㊂况且,谢惠敏作为未成年人,真诚而单纯,她属于被人利用㊂因此,与其谴责 祖国的花朵”,不如反思构成告密者层出不穷的社会土壤㊂二㊁王秋赦: 随风倒”的 告密者”如果说刘心武的‘班主任“塑造的谢惠敏还是一个 未完成”的告密者,那么古华的‘芙蓉镇“则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告密者形象㊂其中,最典型的告密者无疑是王秋赦㊂新时期文学中,王秋赦属于典型的懒汉形象㊂他因为好吃懒惰,不事生产,导致家境贫穷㊂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米豆腐”西施胡玉音,她和丈夫黎桂桂起早贪黑,经过几年努力,发家致富,买了王秋赦的土改果实 宅基地,建了一栋很不错的房子㊂事件的不公就在于,好吃懒做的王秋赦成了国营店女经理李国香依靠的革命积极分子,用他来打倒了勤劳致富的胡玉音,一起被打倒的还有芙蓉镇的大队支书黎满庚与粮站主任谷燕山㊂至此,芙蓉镇,俨然成了县委常委兼公社书记李国香与大队新支书王秋赦颐指气使的王国㊂然而,好景不长,李国香因为红卫兵的突袭,在她的床上查到了几件男人用的不可言传的东西,被打成了破鞋㊂结果,被李国香一手提拔起来的王秋赦,落井下石,在 讲用课上牙黄口臭的批判了李国香”,孰料,过了一段时间,李国香否极泰来,重新成为了芙蓉镇的掌权者,自然,也成为了大队支书王秋赦的顶头上司㊂因为李国香落难时的落井下石,此时王秋赦的日子不太好过㊂为了重新取得李国香的信任,王秋赦多次往李国香的居所汇报思想,希望能够得到李国香的原谅,然而,李国香对他却依然不理不睬㊂为了让李国香彻底放下戒心,王秋赦成为一位告密者,小说写到了他告密时的心理状态:王秋赦留神到女主任仍然打着官腔,拒他于千里之外,心里扑通扑通,捏了两手冷汗,感到一种痛苦的失望,但他不能到此为止,知难而退㊂一定要讲出点有吸引力的东西来,使女主任意识到自己也还有点使用的价值 这时刻他倒是头脑十分冷静㊂他想起前些时听人讲过,大队秘书黎满庚和 四清”下台干部谷燕山深更半夜打狗肉平伙,两人喝得烂醉,讲了不少反动话, 北方大兵”还在雪地里骂了大街 对了,就先呈上这个 情况”㊂反正这年月,你不告人家,人家还告你呢㊂①果然,当王秋赦将这一情况告诉李国香之后,李国香对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㊂首先,李国香听了之后,让他来到自己身边,递给他一杯酒, 陪我也喝杯酒”;其次,在深入交流之后,李国香又 把一只自己咬了一半的鸡腿夹给了王秋赦”,最后,在两人彻底交心后,李国香又说:我还要考验考验你 我不是跟你许愿,只要你经得起考验,我可以在适当时候,对县革委杨主任他们提出,看看能不能让你当个脱产的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②得到这个意外惊喜后,王秋赦扑通跪倒在李国香的怀里㊂在这种孤男寡女同处一室的情境下,为了彻底将王秋赦收为己用,李国香顺带奉献了自己的身体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秋赦这一告密者的典型特征 对权力的极端崇拜与热爱㊂他因为懒,具,打倒黎满庚后,自己取而代之㊂不过,一旦李国香失去权力,王秋赦便弃她而去㊂在他看来,权力重于一切㊂因此,当李国香重掌权力后,王秋赦又像一条哈巴狗一样温顺地来到李国香身旁,为了取得她的信任,将黎满庚与谷燕山的言行汇报给了李国香,重获信任后,当李国香许诺他更高的权力后,他身体高潮了,立刻给李国香下跪㊂紧接着,他和李国香也顺带性高潮了㊂这里的性高潮,是获得权力高潮的附属品㊂权力成为他告密的最重要的动力,至于性,则成为他告密的意外之喜,属于买一赠一的赠送品㊂对王秋赦这样的告密者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无异于获得权力并保有权力㊂因此,他就像一条变色龙,在权力拥有者身边游荡,随时准备通过举报别人的方式,来攫取权力㊂因此,小说最后,改革开放开始,过往的一切运动烟消云散,王秋赦却依然执着地叫喊着: 运动啦,运动啦㊂”他很明白,唯有再来一场运动,他这样见风使舵闻风而起的告密者才会迎来新的春天㊂三㊁黎满庚夫妇:一对充满忏悔姿态的 告密者”如果说‘芙蓉镇“中的王秋赦属于随风倒的告密者,那么,小说中的黎满庚㊁ 五爪辣”这对夫妇,则属于充满忏悔姿态的告密者㊂小说中,黎满庚参军之前,就与胡玉音互有好感并私定终身㊂然而,当他复员归来做镇上的大队支书时,由于胡玉音的出身不好,黎满庚面临 要党”还是 要姑娘”的两难处境㊂最终,黎满庚选择了要党,娶了五大三粗的 五爪辣”,顺利成了镇上的大队支书㊂而胡玉音,则嫁给了屠户黎桂桂㊂黎满庚毕竟深爱过胡玉音,又同在一个镇上,因此,两人认了干哥干妹㊂平时,黎满庚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胡玉音㊂因此,胡玉音在得知李国香要批判自己时,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一千五百元钱交给黎满庚,让他帮忙保存㊂这种出于信任的托付,黎满庚接受了㊂但是,此事却不幸被黎满庚的老婆 五爪辣”知晓了,为此, 五爪辣”要求黎满庚背叛胡玉音,主动将这一千五百元钱上交给李国香㊂之所以如此要求,主要源于 五爪辣”的醋意,小说写道:天杀的!给野老婆藏起赃款来啦!这个家还要不要啦? 你今天不把一千五百块钱赃款交出来,我这条不抵钱的性命就送在你手上算啦! 天杀的,打炮子的,你的野老婆把你的心都挖走啦!她的骑马布你都可以用来围脖子啦!我要去工作组告发,我要去工作组告发,叫他们派民兵来搜查!①威胁要告发的 五爪辣”即将成为告密者,结果却遭到了黎满庚的家暴㊂至此,夫妻关系濒临破裂㊂在 五爪辣”看来,这都是狐狸精胡玉音的罪过㊂一方面,她太美了,对自己的丈夫黎满庚充满了诱惑;另一方面,自己跟黎满庚结婚多年,可惜生的都是女娃,没有男娃传宗接代延续香火㊂再加上害怕被富农婆胡玉音连累, 五爪辣”选择要告密㊂为了免除告密的道德谴责,她劝说黎满庚:满庚,满庚,你听我一句话 你是当支书的,你懂政策,也懂这场运动,叫什么你死把它交出去,交给工作组 反正你不交,到时候人家也会揭发 反正,反正,不是我们害了她 我们没有害过她㊂①这段话中,既有必须上交款项的劝说,又有企图摆脱告密的道德谴责的意味㊂正所谓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㊂”对 五爪辣”的行径,一开始,黎满庚心存鄙意,不以为然,但是当他因此跟 五爪辣”打起来,闹得左邻右舍都知晓后,他有点屈服了,最后,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孩子们的哭声㊂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的孩子,黎满庚在考虑了一夜之后,最终选择了告密,出卖了那个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姑娘胡玉音,将钱上交给了李国香,这也成了胡玉音的一大罪证㊂最终,胡玉音彻底倒霉,而黎满庚因为检举有功,没有被开除出党,虽然被剥夺了权势,但总算还保有正常人的生活㊂不过,后来,黎满庚对自己的这一行为后悔不迭㊂小说通过粮站主任谷燕山表达了这一点,谷燕山说道:你还心疼她?我看你老弟也是昧了天良,落井下石 你㊁你为了保自己过关,心也够狠㊁手也够辣的啦!人家把你当作亲兄弟,一千五百块钱交你保管,你却上缴工作组,成了她转移投机倒把的赃款,窝藏资本主义的罪证 兄妹好比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②对此,黎满庚辩解说:在敌人面前,我姓黎的可以咬着牙齿,不怕死,不背叛 可是在党组织面前,在县委工作组面前,你叫我怎么办?怎么办?我怕被开除党籍呀!妈呀,我要跟着党,做党员③其实,这还是要党还是要姑娘的选择㊂第一次,在黎满庚与胡玉音的爱情面前,他选择背叛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第二次,在黎满庚与胡玉音的亲情面前,他选择背叛他们之间的亲情㊂当然,对自己的行径,黎满庚是后悔不迭的㊂所以在小说的后面,他才会努力帮助孤儿寡母的胡玉音㊂类似的还有 五爪辣”,也通过接济胡玉音母子的方式来赎罪㊂可以说,这一对夫妇,算得上是良心未泯的告密者㊂对此,小说中粮站主任谷燕山评价黎满庚说:看来,你的心还没有全黑㊁全硬! 你老弟总算还通人性!哈哈哈,还通人性④谷燕山的这一评价,正是这对充满忏悔姿态的 告密者”的生动写照㊂四㊁马玉麟: 引蛇出洞”的 告密者”与‘芙蓉镇“塑造的告密者不同,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塑造了一个老奸巨猾的告密者形象 马玉麟㊂马玉麟是监狱里的老囚犯,被监狱里的政府章龙喜利用来监视走资派干部葛翎,葛翎之所以被打成走资派,源于他反对无限的神化毛泽东,反对个人崇拜㊂章龙喜之所以利用马玉麟,则是因为老干部葛翎领导土改时,枪毙了恶霸地主马百寿,马百寿是马玉麟的亲生父亲㊂葛翎是马玉麟的杀父仇人㊂马玉麟在监狱之中必欲置葛翎于死地㊂与葛翎一起关在监狱里的,还有铁饼运动员高欣㊂高欣的未婚妻周莉来探望高欣的时候,告诉他周总理已经逝世的消息,因为周总理的逝世,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借悼念周总理开展了反对 四人帮”的相关活动,这也让 四人帮”如临大敌,两派力量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㊂天安门广场的情形,周莉拍了许多真实的照片,拿给了高欣㊂对周总理的逝世,葛翎与高欣都非常伤心,为了表达哀悼,两人商量利用监狱里的白纸折叠成花圈,表达自己的哀悼㊂不幸,这些照片让马玉麟看到了,他们利用白纸折叠花圈的谈话也被马玉麟偷听去了㊂这一点,小说中写道:葛翎顿时想到,这个家伙(即马玉麟)刚才伪装酣睡,也许影影绰绰听见几句我和高欣的谈话,现在去告密了㊂①判断马玉麟要去告密后,一方面,葛翎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高欣,一方面,他迅速拦截,希望阻止马玉麟,结果,马玉麟当面去找章龙喜告密的阴谋并未得逞㊂不过,最终,马玉麟还是告密成功了,他是如何告密的呢?小说写道:他(即马玉麟)终于想起来了,身材矮小的章龙喜每天早晨准时进大铁门,打开每个监房的检举箱㊂想到这里,老犯人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找出一个空纸烟盒,撕开摊平,在灯下匆匆写起来,写好之后悄悄溜到监房外检举箱旁,把那张小报告扔了进去㊂②由此可见,文革时期的监狱,鼓励犯人之间相互告密,检举箱的设立,体现了当时监狱领导的意图㊂告密成功后,章龙喜立刻带人来找高欣并寻找那些照片,小说写道:静静 经过犯人中的积极分子报告,有一个犯人,身上揣有反革命照片 ③幸好高欣早有准备,照片并没有被搜到㊂只不过,那些用来折叠成花圈的白纸,被章龙喜没收了㊂没有找到照片的章龙喜,悻悻而归之余,希望马玉麟继续监视葛翎,小说中,章龙喜对马玉麟说:我心里清楚,只要你检举得属实,可以请示局里对你再一次宽大㊂④马玉麟本就与葛翎有杀父之仇,再加上章龙喜给他减刑的许诺,他告密的动力空前高涨起来㊂经过监视和偷听,他知晓了葛翎和高欣计划采摘监狱墙外的玉兰花,用它来悼念周总理㊂马玉麟迅速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章龙喜,不仅如此,为了杀死葛翎,马玉麟还献上了 引蛇出洞”的妙计㊂他建议章龙喜故意让人在监狱墙边留下了爬墙的梯子,就等葛翎去采玉兰花,等葛翎爬上梯子的时候,章龙喜就以葛翎要越狱逃跑的理由命令士兵开枪,击毙葛翎㊂最终,虽然葛翎识破了马玉麟的阴谋诡计,但他为了营救高欣,在明知上当的情况下,依然去采玉兰花,士兵开枪,白色的玉兰花染上葛翎的鲜血,成了红玉兰㊂可以说,马玉麟这一告密者,不仅阴狠毒辣,而且还善用阴谋诡计㊂这一引蛇出洞的计谋,就是他的杰出㊂可以说,伤痕文学中的作品有主题先行的模式化特征,每一部作品都有悲剧产生,而悲剧产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是每一部作品中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告密者㊂告密者的存在,是伤痕文学之所以有伤痕的最重要原因㊂具体到‘大墙下的红玉兰“这部小说,正是马玉麟的告密,导致了葛翎的人生悲剧㊂五㊁伤痕文学中 告密者”的异同伤痕文学中的这些告密者,除了在 告密”这一行为上的相似点之外,还有不少相同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㊂第一,忠诚于 想象中的权力”㊂文学作品中的告密者,本质上都是对权力的献身与献媚㊂对谢惠敏这样的未成年而言,她的所作所为,在她本人看来,无非是在努力做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种建立在单纯无知基础上的行为,内里隐含着对权力的忠诚㊂而黎满庚的告密选择,按照他的辩解,是抛弃心爱的姑娘,要自己的党员身份㊂这一选择的背后,依然隐含着对权力的选择㊂至于王秋赦向李国香告密,马玉麟向章龙喜告密,无非是由于李国香与章龙喜都是权力的化身㊂表面上,他们是向李国香与章龙喜表忠心,实质上,他们是在向权力表忠心㊂第二,斗性十足㊂伤痕文学中的告密者,几乎都充满斗性㊂当小流氓宋宝琦来到光明中学初三三班时,其他同学都感到很害怕很惊慌,这时班主任张俊石问谢惠敏: 你怕吗?你说该怎么办?”谢惠敏晃晃小短辫说: 我怕什么?这是阶级斗争!他敢犯狂,我们就跟他斗!”①‘芙蓉镇“的王秋赦,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年年搞运动,以至于后来发疯后,也要敲锣打鼓的喊着 运动啦,运动啦”㊂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每一场运动都是一部分人去批斗另一部分人㊂王秋赦对运动的迷恋,正反映出他斗性的性格面向㊂至于充满忏悔姿态的黎满庚,告密背后,也未尝没有保存实力,将来联合粮站主任谷燕山,重新斗垮李国香,重掌芙蓉镇的念头㊂因此,李国香才会联合王秋赦,防止黎满庚与谷燕山搞联合复辟㊂不过,小说最后,黎满庚还是斗垮了李国香,重新成为芙蓉镇的权力拥有者㊂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中的马玉麟,其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斗争的历史㊂进监狱之前,跟葛翎明争,在监狱里,跟葛翎暗斗㊂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的斗性经验,他才会想出引蛇出洞这样的阴谋诡计㊂第三,警惕性强㊂伤痕文学中的告密者,都非常敏感㊂在这一点上,王秋赦在跟李国香表忠心时说道: 李主任,李主任!我㊁我今后就是你死心塌地的 哪怕人家讲我是一条 我就是你忠实的 ”②王秋赦以狗自喻,众所周知,狗鼻子是最灵敏的㊂狗也是最具有警惕性的动物㊂可以说,告密者都具有 狗性”㊂芙蓉镇的任何风吹草动,王秋赦都看在眼里,并迅速向李国香汇报,正是这一特点㊂至于马玉麟,更是如此,在装睡的同时,竖起耳朵,将葛翎与高欣的窃窃私语都听得一清二楚㊂第四,期待性回报㊂这涉及告密者的告密动机㊂几乎每一个告密者的告密都源于期待性回报㊂谢惠敏的举动,是希望展现自己对党的忠诚;王秋赦的告密,是期待重获李国香的信任,进而重新获得执掌芙蓉镇的权力;黎满庚的告密,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这场批判运动中过关;马玉麟的告密,一方面是想给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借此减刑㊂可以说,告密这一行为,其背后都有期待性回报,因此,很大程度上,告密者都是精于算计的人㊂当然,除了以上相同点之外,这些告密者也是有区别的㊂基本上,我们可以将这些告密者分为三种类型:未成年告密者㊁被动告密者㊁主动告密者㊂先说 未成年告密者”㊂在刘心武的‘班主任“中,谢惠敏是一个未成年人,而且,她懵懂的告密行为,事实上也没有伤害过其他人㊂这种建立在单纯无知基础的未成年少女的告密,在很大程度上是值得同情,值得理解的㊂再说 被动告密者”㊂黎满庚㊁ 五爪辣”这一对夫妇,就属于这一类告密者㊂他们的告密,并非出自他们的主动选择,而是源于权力的高压,在这种情形下,为了通过告密,让自己摆脱了困境,但这也让他们的良心备受谴责,因此在运动风暴过后,会偷偷摸摸接济帮助胡玉音,借此减轻自己的罪责㊂从某种程度上,这类告密者,虽理无可恕,却也情有可原㊂汉娜㊃阿伦特的恶之平庸性,指向的就是这类人㊂最后来说说 主动告密者”,这一类人,明知自己的告密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杀身之祸,但毅然决然的如此做了㊂这一类,属于明显的主动做恶㊂王秋赦,通过告密,害惨了谷燕山㊁黎满庚㊁胡玉音等人㊂马玉麟的告密,直接导致了葛翎被枪毙㊂这类人,当然是专制集团的忠实护卫队,是沾染人血的刽子手㊂道德上,这一类人也是最受人唾弃的社会渣滓㊂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伤痕文学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中的这些告密人物,都可以在1949 1979年这三十年的历史中找到某种原型㊂那些像谢惠敏这样的未成年的告密者,让人想起特殊时期那些跟亲生父母划清界限的孩子㊂那些学生对老师的告密,让1950年代的陈寅恪痛不欲生,他不仅写下了 证羊见惯借粗奇,生父犹然况本师㊂不识董文因痛诋,时贤应笑步舒痴”的抗议诗句,更与自己的学生金应熙断绝了师生关系㊂至于压力之下的告密者,小说中有黎满庚,现实中既有冯亦代 卧底”章伯钧,又有黄苗子 卧底”聂绀弩㊂小说中的黎满庚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现实中,告密者冯亦代的日记就叫做‘悔余日录“㊂至于随风倒的告密者,小说中有王秋赦,当代文学史中也有 丁玲㊁陈企霞反党集团”的康濯,跟王秋赦一样,他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随着风向的不同而随风摇摆㊂至于落井下手助纣为虐的告密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运动中,更是层出不穷㊂可以说,新时期的伤痕文学,通过塑造的告密者形象,展现了 史无前例的时代”给中国人带来,,,,。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
伤痕文学《班主任》读后感《〈班主任〉读后感》读了刘心武的《班主任》,真的是感慨颇多。
读到小说开篇对张老师班级的描写,我感觉这就是那个特殊时期学校的一种写照,那种压抑和略显混乱的状态仿佛就在眼前。
里面对小流氓宋宝琦的描述,让我看到一个被时代影响被荒废青春的少年形象。
特别触动我的是,他在张老师家里,看到《牛虻》这本书的反应。
他看不懂,还把这当成一本坏书,这让我深深意识到那个时候文化被破坏到何种程度,人们的思想是多么的混沌。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些关于那个时期文化荒漠的故事,很多经典书籍被封禁,人们像生活在精神黑暗之中。
后来我明白了,作者想表达的不只是宋宝琦一个人的无知,更是那个社会大环境对整整一代人文化素养的侵蚀。
而对于谢慧敏这个人物,又有不同的感受。
她是班干部,看似积极向上,但她却也受到当时极“左”思想的严重影响。
她对《牛虻》的错误认知和打压态度,让我觉得很可悲。
她原本是一个善良的学生,可是却被一种错误的思想和风气给迷惑了。
我在想,这其实和现在我们经常说的信息茧房有点类似,当人只能接触到一种被歪曲的观念时,就会变得狭隘。
文中的张老师就像是黑暗中的那点亮光,他在努力去拯救这些被错误观念侵蚀的孩子。
他的形象让我感慨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与责任的重大。
他能透过表象看到这些孩子内心深处需要被拯救的东西,努力地想要重新搭建起他们知识与素养的大厦。
这个小说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过去的故事,更让我思考,现在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愚昧重新笼罩。
我们要对每一种思想言论进行甄别,让下一代在真正健康的文化和知识环境中成长。
我们不能再让类似的伤痕出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历程中。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点我不是很确定,就是对于当时那种社会大环境的塑造很形象,但是感觉在人物内心的挣扎描写上还是略显薄弱。
不过整体来说,这篇伤痕文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伤痛,给现在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涵义概说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发展源流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举例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1977年10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问题座谈会,会上对沉闷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了要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
刘心武《班主任》研究
《班主任》发表后,读者反映颇为强烈,尤其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之后,影响就更大了。
那时,《人民文学》每发行到一处,那里的读者就会来信。
当时的反映褒贬不一。
像冯牧、陈荒煤、严文井这些著名作家,“很快站出来支持”。
但是,“反对的意见也颇强烈”。
有人批评说,谢惠敏这个人物歪曲了团干部和进步青年的形象。
也有人表示不满,说《班主任》是问题小说。
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出现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一片光明。
有人甚至给有关部门写信,指责小说是“解冻文学”。
这时,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又在大力介绍《班主任》,称刘心武是中国“伤痕文学之父”。
而在那个时候,这样的“海外反响”越多,“便越令一些当事人侧目”。
因此,刘心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里都不是非常踏实”。
就连外国人也有同感,多年之后,有位日本朋友见到刘心武还关切地问道:“你是不是差一点被关起来了?”应当承认,刘心武写这篇小说确实冒了很大的风险。
20多年后,他回忆说:“当时,我确实有‘闯禁区’的意识。
因为,如果我还是个中学教师,可能我不懂;但那时我当编辑了,在那个敏感的圈子里,我知道有话要说,知道有点儿冒险,也感到有点儿怕。
”当他寄稿子的时候还想到其中的危险,正如他所说:“我的政治生命也全在这里面了”。
以致20多年后,刘心武回忆起来还觉得“恍若一梦”。
小说之所以能够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带头讲出了‘人人心中有’,却一时说不出或说不清的真感受,也就是说,它是一篇承载民间变革祈求的文章。
”对于这篇小说所产生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有较高的评价。
荷兰一所大学的教授这样写道:“在新作家里,刘心武是第一个批判性地触及‘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后果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他涉及了‘文化大革命’给作为其受害者的青年人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综合后果。
”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称赞说:“伤痕文学”的第一次表露,“也是实际上的宣言书,应推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
刘心武《班主任》赏析
班主任(刘心武)【思想内容】·《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不凡的勇气和识见,通过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质上都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
尤其是“好学生”谢惠敏的思想僵化,也达到了令人怵目惊心而非“救”不可的地步。
·《班主任》以接收小流氓宋宝琦为线索,满腔热情地赞颂了忧国忧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张老师,揭露了“四人帮”毒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提出了清除“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成功地刻画出在“四人帮”的反动路线干扰破坏下长大的一部分青少年的雕象。
·《班主任》控诉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隐患,并为真实地反映“文革”生活打开了通道。
【人物分析】1.班干部石红和班主任张俊石:·他们在作品里是作者肯定与赞扬的对象,因为他们没有动不动就搬大道理或摆架子。
·他们都不用单纯的政治纲领认定《牛虻》一书的好坏,也不排斥宋宝琦,而是对任何事物或事件采取实际分析的态度。
·但是两人地位的不同使得两人的立场有细微的区别,例如石红表达个人观点有时也带着征求张俊石老师或父母的意思,相对要小心谨慎些;班主任张俊石的言行就显得斩钉截铁,果断得多,富有独立性。
·因为《班主任》是刘心武新时期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的开篇之作),所以作品里的“正面人物”形象,即班干部石红和班主任张俊石的描写,都显得很单薄,有概念化、说理化的倾向。
2.团支书谢惠敏:·她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孩子,她身上有着劳动人民闪光的一面。
例如她坚持“绝不能让贫下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的信念,让同学把偷偷带走的麦穗送回去。
·但是她作为班里的团支书,是一个很敏感的女生,尤其是涉及政治的问题,动不动就喜欢搬用政治大道理。
她很关注班上同学思想动态的发展,但是却没有了同龄人的纯真好动。
这在文中“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
语文朗读班主任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语文班主任。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朗读的心得体会。
语文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语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我国,朗读被誉为“语文学习的第一课”。
因此,我非常重视同学们的语文朗读,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语文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入。
朗读时,我们要做到“声情并茂”,即声音要洪亮、清晰,情感要真挚、饱满。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听众产生共鸣。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朗读水平,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培养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引导同学们热爱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朗读积极性。
二、掌握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这些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
三、多读书、多积累。
朗读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的。
我们要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要学会积累优美的语句、名篇佳作,为朗读积累素材。
四、参加朗读活动。
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朗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同学们要积极参与,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
五、家校合作。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语文朗读,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在家里,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朗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同学们,语文朗读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修养。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语文朗读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以下是我对同学们的几点期望:1. 重视语文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 积极参加朗读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3.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4. 做一个热爱阅读、善于表达的人。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语文朗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班主任》人物分析及意义
《班主任》人物分析及意义刘心武《班主任》的评论分析《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在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荣列榜首。
刘心武的《班主任》的成绩是比较大的,它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也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的最早的一篇。
《班主任》发表的社会背景是在“文革”刚刚结束后,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
”小说通过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之后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班集体事务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振聋发聩之声。
《班主任》这篇小说要评论的方面有很多,但在这里,我主要评论《班主任》中的典型的个性化人物,以及通过人物所要表达的意义。
首先是个性化人物的有力塑造。
小说中的艺术特点有很多,比如深沉的语言,朴实的叙述,真实场景的细腻刻画等,但最让小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的是塑造的个性化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学生宋宝琦、谢惠敏、石红,班主任张俊石,老师尹达磊等等。
我会从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论。
后进生宋宝琦,是一个问题青年,他在小说起到的是谢惠敏是一个团支书,虽然是一个学生干部,但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孩子”。
第一,从谢惠敏的性格上来说: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这从她是团支书并且是张老师的得力助手中可以看出。
她懂得质疑,如当张老师说《牛虻》不是黄书时她大胆提问不是黄书是什么书。
但同时她不相信自己的个人判断,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如她对张老师为人的怀疑。
另外,她很关注同学的发展,自己却没有同龄人的纯真好动,如从“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中可以暴露出。
第二,从她的精神风貌来说:她身上闪烁着劳动人民的光芒,这可从“绝不能让贫下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看出。
她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对政治问题敏感,如她认为“穿带褶子的短裙的人”看成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
以小说《班主任》为例浅析“伤痕”之殇
以小说《班主任》为例浅析“伤痕”之殇作者:徐丹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2期摘要:作为“新时期文学”的起点,“伤痕文学”有其众所周知的历史功绩,从各个方面表现出了超越“文革”政治文学的价值。
但是,“伤痕文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自身基于历史的和理性批判的缺失而带来的局限性。
“伤痕文学”的批判者不能以理性的态度来分析整个中国所走过的挫折,而是情绪化的停留在政治批判视野。
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之作,小说《班主任》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这些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伤痕文学”;局限性;当代文学1977年8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愚昧、落后、封闭、盲从,这些“四人帮”藉以推行封建法西斯统治的社会条件,十年“文革”动乱造成了中国社会切肤之痛的悲剧,在粉碎“四人帮”后的胜利欢歌中,“《班主任》的出现、《伤痕》的发表引发了一场文学领域揭批‘四人帮’的潮流,这一文学思潮后来被命名为‘伤痕文学’”。
[1]伤痕小说的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着“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的灾难际遇。
可以说,伤痕小说就是在写社会伤痕的。
1977年11月号的《人民文学》,推出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由于他大胆和尖锐地揭开了极“左”路线戕害青少年心灵的问题,并率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班主任》因此成为开“伤痕文学”之先河的代表作之一。
在《班主任》中,作家写了两个“孩子”。
一个是“坏孩子”宋宝琦,一个是“好孩子”谢惠敏。
宋宝琦从外在形象到内心世界,都是一个“杯孩子”,身上“一疙瘩一疙瘩的横肉”,嘴唇是“在斗殴中打裂又缝上的”。
他的内心世界更是空虚无聊,愚昧无知。
堕落为小流氓的宋宝琦是能够给读者留下印象的。
但《班主任》的匠心并不在写宋宝琦的堕落人生,落人生,而是写“好孩子”谢惠敏精神世界的扭曲,小说在“伤痕文学”中的地位、在新时期小说中的贡献主要取决于后者的成就。
“好孩子”品学兼优,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
就是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却完全政治化成了典型的“文革思维”。
伤痕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及其作家
伤痕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及其作家伤痕文学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作品有不少,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是介绍一些主要代表作及其作家:一、短篇小说《班主任》,作者刘心武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第11期。
小说以北京某中学班主任张俊石接受一个小混混插班生宋宝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以“批判与启蒙”及对真实性的追求首先在文学作品中揭露了“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对青少年造成的严重后果、给青少年留下心灵创伤的社会问题。
这篇小说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
电影《芙蓉镇》剧照二、短篇小说《窗口》,作者王余九1978年5月发表于《安徽文学》。
小说通过生产队长吴永忠半生的经历,讲述了1958年以来极“左”路线给农村和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粉碎“四人帮”后,他们在反思中发现,中国农村要想奔向幸福的明天,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干下去了。
三、短篇小说《伤痕》,作者卢新华电影《芙蓉镇》剧照1978年发表于《文汇报》,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讲述了女主角王晓华因为痛恨“叛徒”、“特务”的妈妈,决心以决裂的方式离家,去偏僻的农村生活。
九年中,她一直处于矛盾和痛苦的纠结中,后来得知母亲平反,就急忙赶回家中,母亲却因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母女未能再见最后一面。
电视剧《灵与肉》剧照四、短篇小说《灵与肉》,作者张贤亮1981年收入同名小说集中。
这是一部大家很熟悉的小说。
分别被改编过电影和电视剧。
小说男主人公许灵均,从一个地主小姐和留洋学生包办婚姻的产物,到娘死爹弃睡马槽的苦孩子,再到新中国的教员,之后赶上历史的热潮成了“老右”下放到农场放马,尝尽生活的磨难。
电视剧《灵与肉》剧照善良热心的放牧员为他介绍了个四川姑娘秀芝,于是许灵均娶妻生子。
右派的帽子摘掉后,他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更加炽热的感情,为此拒绝了父亲为他们一家办出国的诱惑,毅然选择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②是刘心武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号头条位置的小说,有“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之称,被载入文学史,这篇小说开了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之先河,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之所以被如此高的评价,正在于其发出了“时代的声音”。
据刘心武自诉③,《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但是写完以后,他自己产生了怀疑,“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这样的询问实际上正是当时他内心疑虑的声音,我们从他自诉中谈到的一件事可验证他内心的疑虑,“在发表欲的支配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有一天下了班,我到离编辑部最近的东单邮电局去投寄它,要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柜台里的女工作人员检查了我大信封里的东西,严肃地跟我指出,稿子里不能夹寄信函,否则一律按信函收;我心理上本来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冒险的事,她这样一‘公事公办’,毫不通融,令我气闷,于是我就跟她说我不寄了”,对于此时的刘心武来说,邮局工作人员的行为给了他一次犹豫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向这次机会妥协,他说到:“从东单邮局我骑车到了中山公园,在比较僻静的水榭,我坐在一角,想做出最后决定:这稿子还要不要投出去?还是干脆拉倒?后来我取出《班主任》的稿子,细读,竟被自己所写的文字感动,我决定,还是投出去吧,大不了发表不出来,还能把我怎么样呢?过了若干天,我到另一家邮电所寄出了它。
”在投寄与不投寄之间,两种声音的交锋展示了作者的思考,那么,为什么写这篇小说呢?据刘心武说,这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
这一段心路历程最好地说明了《班主任》中声音的重要性———这里的声音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同样,在编辑部,面对《班主任》产生的争论也颇有意味,《班主任》在终审时,引发了编辑们的不同意论争档案:刘心武的《班主任》大约在1977年夏天构思成熟并开笔,1977年,还在讲“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还没开始。
刘心武自述说,《班主任》写得很顺利,但写完后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吗?这样的稿子能公开拿出去吗?据他说,《班主任》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
在发表欲的支配下,他终于鼓起勇气把它投给《人民文学》杂志。
《班主任》在编辑部引起了震动,责任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是现实的,暴露了社会的真实问题和阴暗面,似乎属于暴露文学,难以发表。
复审编辑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及时、新鲜,小说并不全是暴露社会阴暗面,还通过张老师等人物形象写了积极的生活因素,并从深层揭发了“四人帮”的罪恶,符合文教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精神。
编辑部负责人对是否发表这篇小说“没有把握”。
于是,交当时的代理主编张光年定夺。
张光年看过后,召集编辑部三级编审人员在他家开会。
张光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认为,“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
”他基本肯定了《班主任》。
经过再次修改,《班主任》发表在1977年第11期小说的头条地位。
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封读者来信,《文学评论》杂志还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许多评论家肯定了小说在创作上的意义,有一位评论家还将《班主任》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做了对比,认为两者的主题都是“救救孩子”。
当时的《人民文学》是唯一的中央级文学刊物,发行150万份。
《班主任》引发了巨大社会反响,读者来信多得天天得用麻袋装,表明了人民群众对思想解放的渴望。
后来在全国首届短篇小说评奖中,《班主任》荣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榜首,作协主席茅盾亲自向刘心武颁奖。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得最早的一篇,发表后,群众反响强烈。
《班主任》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①声音:细读伤痕文学《班主任》□李淑霞(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州510320)筅见。
正方认为:塑造了张老师正面形象,作为揭批“四人帮”的小说,应该发表。
反方觉得:似属暴露文学,恐怕不宜发表。
对于小说是否发表,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文学》的第一任主编张光年的意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篇小说很有修改基础:题材抓得好,不仅是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抓到了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如果处理得更尖锐,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文学促进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
”张光年的评价显示出了更加深入的政治思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中国,尤其是在1977年左右,文学与政治的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文学是政治的晴雨表。
这也可以说明,《班主任》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评价?假如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谈起便可以迅速地获得清晰的说明,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但他们那套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柱并没有随之送进坟墓,文艺事业仍然被所谓的“黑线专政论”左右着,严冬虽过,乍暖还寒,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殷切期待着真正的春天及早到来,《班主任》发出了这样呼唤春天的声音。
《班主任》众多人物中,真正推动小说前进的是思想和声音,而不是人物,在这部文本中,人物更多地还在承担着思想传声筒的作用,小说中的问题青年“宋宝琦”起到的是“提起话头”的作用,对他的“小流氓”的定位是展开故事的核心事件,但是,它并不代表声音,对他的不同态度才代表“声音”,这些声音在文本中则分别由一些人物来代表“出场”,小说中围绕“如何教育宋宝琦”实际上出现了四组声音,组织和连缀这四种声音的是张老师,他代表着反思的力量,是叙述者声音,文本的四种声音分别以曹书记、尹达磊、谢惠敏、石红为代表,其中曹书记代表着没有出场的“党的正确的思想”、尹达磊代表着“不够清醒的群众的犹疑意识”(包括宋宝琦的父母、女同学代表着对宋宝琦“小流氓”概念肯定的声音)、谢惠敏代表着“被‘四人帮’愚弄的意识”和盲从行为、石红(包括石红父母)代表着“正确的人生观”和清醒的意识,这四组力量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构成了小说文本的结构。
小说第一句话就写到:“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
”这句话是曹书记说的,起到的作用也很明显,为整部小说提出话题,但是细读会发现,实际上这句话在声音上具有双重意味:肯定的意味,“小流氓”;疑问的意味,“你愿意吗”。
“小流氓”的定位在小说中是贯穿始终的,即便代表“党的正确思想”的曹书记在表达中也没有质疑,在《班主任》中“救救孩子”是以“孩子实际犯错”为前提的,在后文中,尹达磊、学校的老师、宋宝琦的父母、女同学都无一例外的在使用“小流氓”这样一个界定。
尹达磊说“全年级面临的形势是要狠抓教学质量,你弄个小流氓来,陷到做他个别工作的泥坑里去,哪还有精力抓教学质量?”家访中,女同学问张老师:“张老师,您见着宋宝琦了吗?跟这本书的小流氓比,他好点儿还是坏点儿呢?”“小流氓”的定位成为展开故事的核心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曹书记这种双重意味的提法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给予了另一种肯定性的回答,小说写到张老师“决定明天一早就去请示党支部,会获得支持吗?他眼前浮现出老曹在支部会上目光灼灼地发言的面影:‘现在,是真格儿按毛主席的思想体系搞教育的时候了!’他正是要‘真格儿’地大干一场啊,一定会得到组织支持的!”从叙述的角度说,小说的结构是完美的,首尾分别以曹书记的话连通,从意味的角度说,小说的叙述也是颇具匠心:以问题开始,以回答结束。
毫无疑问,尹达磊的声音代表了犹疑的群众,首先是对“小流氓”称谓的肯定和不屑,在张老师的言说下,渐渐有了不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小说中,由于叙述的原因,并没有充分展开,实际上只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宋宝琦的父母、女同学也属于这一类声音系列,作者基本没有写到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尹达磊一样,同属于面目模糊的背景。
谢惠敏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但是正如前文所说,作者主要还是想借助这个人物表达某种声音。
与另一个对比性的人物石红相比,首先在形象描写上,谢惠敏就毫无魅力,“谢惠敏的个头比一般男生还高,她腰板总挺得直直的,显得很健壮……她弹跳力很差,手臂手腕的关节也显得过分僵硬,一问,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的确,谢惠敏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她功课中平,作业有时完不成,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作占去的精力和时间太多了……因此倒也能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谅解。
”值得玩味的是,在写到宋宝琦时,小说中写道:“张老师已在心里对宋宝琦有了如下的估计: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知识水平大约只相当初中一年级程度,别看有着一身犟肉,实际上对任何一种正规的体育活动都不在行。
”在谈到体育活动时,谢惠敏、宋宝琦竟如此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谢惠敏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但是,谢惠敏的“政治觉悟”又恰恰是她的悲剧,她的政治觉悟是被灌输的,并且已经到了怀疑老师,不相信个人判断,只相信“报纸”和上级的传达这样的地步:“她简直不能理解张老师在提倡什么作风!班上只有宣传委员石红才穿带小碎花的短袖衬衫,还有那种带褶子的短裙,这在谢惠敏看来,乃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谢惠敏感到张老师神情有点异常,忙把那本书要过来翻看。
她以前没听说过、更没看见过这本书,她见里头有外国男女谈恋爱的插图,不禁惊叫起来:‘唉呀!真黄!明天得狠批这本黄书!’”小说写道:“在谢惠敏的心目中,早已形成一种铁的逻辑,那就是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
”小说在写到对《表》是否是一本好书,搞一次读书活动时谢惠敏说:“报上推荐过吗?”石红回答:“没推荐呢。
”谢惠敏:“读没推荐的书不怕中毒吗?现在正反腐蚀,咱们干部可不能带头受腐蚀呀!”“谢惠敏一脸警惕的神色警告着石红,不仅自己拒绝参加这个活动,还劝说石红不要‘犯错误’”。
谢惠敏所发出的声音失去了个人的判断,完全以“报上”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小说以张老师的口吻写道:“这实在也不能怪她。
她开始接触图书的这些年,恰好是‘四人帮’搞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最凶的几年。
可爱而又可怜的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的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拜读的报纸刊物上,充塞着多少他们的‘帮文’,喷溅出了多少戕害青少年的毒汁啊!”作品把问题归因到“四人帮”头上,这是那个时代“伤痕文学”普遍的解决办法,至于其后面的深层原因不是本文讨论所能解决的,要而言之,谢惠敏代表了被蒙蔽的声音,成为“四人帮”路线的传声筒。
作品中的石红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正面形象,无论是形象描写,还是对读书的态度,都可以从中看到作者的情感所在,作者把石红这一正面形象的成因归因于她的父母和正确的教育:石红的父母“从入党前后起,他们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习惯,就是坚持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他们书架上的马恩、列宁四卷集、毛选四卷和许多厚薄不一的马列、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书边几乎全有浅灰的手印,书里不乏折痕、重点线和某些意味着深深思索的符号……石红深深受着这种认真读书的气氛的熏陶,她也成了个小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