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伤痕美术
伤痕美术彩绘人生;祈祷平安幸福知青画家李斌《油灯的记忆》伤痕美术2014-01-15 02:55:29| 分类:【艺术百科】| 标签:绘画收藏艺术人生|举报|字号订阅伤痕美术编辑/雨浓伤痕美术20世纪70年代的文革后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从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转向悲情现实主义与平民主义;从表现英雄,塑造典型,转为对大时代里普通人命运现实的描绘。
促进了审美意识的转变,冲破了艺术政治化虚假再现模式,将现代艺术语言和观念纳入其中。
“文革”结束后,有些文学、美术作品开始从原来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转向悲情现实主义与平民主义;从表现英雄,塑造典型,转为对大时代里普通人命运现实的描绘。
画家们停下了手里那支专画阶级斗争的画笔,开始发自内心地重新打量这个平凡的世界。
种种迹象标志着,一个“神”时代的结束与一个“人”时代的开始。
中国知识分子再一次意识到,作为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他们把对国家符号的崇拜转向了对于普通社会人文生态的关注。
政治、社会形态的转变促进了审美意识的转变,艺术冲破了原有单一现实主义虚假再现模式,将现代艺术语言和观念纳入其中。
知青画家刘宇廉、陈宜明、李斌1978至1979年三人合作的连环画《伤痕》《枫》《张志新》,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作品一扫建国后极左政治路线统治下的虚假艺术模式,以高度写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历史的真相,其真挚的情感,新颖的形式,令千百万刚刚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人为之动容。
成为“伤痕美术”的发端与代表作,之后又出现了张红年的油画《发人深思》(原名《不!》)《那时我们正年轻》《在命运的列车上》;罗中立的《父亲》;高小华的《为什么》《赶火车》;程丛林的《1968 年×月×日雪》等作品。
伤痕美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铸就了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一段华美篇章。
代表作品《伤痕》《枫》1978年,《连环画报》邀请刘宇廉和陈宜明、李斌一起创作《伤痕》,这是根据当年影响很大的卢新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表现“文革”中悲剧灾难的生活历史。
刀痕艺术与伤痕文学
刀痕艺术与伤痕文学
高致贤
只听“伤痕文学”问世,怎么又见“刀痕艺术”出台?
刀痕人人皆有,第一刀就留下个肚脐“痕”(眼)。
那大概就是上天开给世人的通行证吧,没有那刀痕就不是人,是人就有那刀痕标记。
那刀痕原本是公开的,随着服饰的发明和发展便被遮掩起来,名曰遮羞。
谁料此刀痕而今又大展“腹图”:首先复出舞台表演,随之显于日常生活,尤其是以前遮掩得严实的女肚脐,更受人青睐,故也更加张显。
不知这是在告诫世人“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还是报告观众我有“这一个”?它似一首朦胧诗,有人难以读懂,有人又觉得其味无穷。
这到底算不算“伤痕文学”的姊妹艺术——“伤痕艺术”?抑或就是“伤痕文学”的一个支系?如果说那也算一种艺术的话,它就是助产士的杰作了!
然而,这种“艺术”是不是创新?每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首次创痛就是挨那一刀,而且无所顾忌地将它展示着。
随着岁月的推移,年岁的增长,那玩意儿便被遮掩起来,并以遮掩程度的深浅作为人生成熟程度的标志。
这大约也要算从猿猴到原始人,从原始人到文明人的一种进步表象吧!而今返祖,并非进步。
通过舞男舞女们将此“刀痕艺术”的表演,吸引了观众眼球,以此推而广之。
惊喜恼怒皆有。
原始刀痕客观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但存在并不等于都是美。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行了,何必要将它招摇示众?难道那真叫艺术作品?如果裸露人体隐私为艺术的话,还有比这更“艺术”的,是不是都要完全披露?。
中国当代艺术对历史的反思
的色彩形式 的反叛与否定 。“ 伤痕美术 ” 具有现实批判
主义 的特质 , 品多 以揭露 与控诉为 主要基 调 , 历 作 对
殊而又复杂 的景象 中。 正是这种复杂的背景形成 了中
国当代艺术 问题 的根本 出发点 , 中国当代艺术 的发 为 展提供 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中国当代艺术 中关于历史 的个人化 的体验 以及 反思 , 也随着 中国当代艺术 的发
实, 回归到批判的一种态度。
中国当代艺术 的确立 离不开整 个 8 0年代 中国艺 术 的发展 。8 年代 现代主义 的理想充 斥整个 艺术 行 O 业, 改革 开放和文革后社会环境 的突然轻松 让青年艺 术家们 的创作被理想与激进充斥 。中国艺术 以及 中国
社会 的意识 形态在很长的时 间里都 以一种宏大 的 、 普 遍 的集体 主义思想作为指导 , 主义 以不 承认个 体 集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敬畏与崇高 , 如此宏大 的历 史叙事 方式让 我们和历
史本身 总是保 持着距 离 。这种 由宏 大史料 堆 积的历 史, 是二元对立 的现代 主义 观念 的历史 。必 须说 明的 是 中国当代艺术 的发 展 已经迈 向了一个 多元共 存 的
时代 , 历史 的背景复杂 多变 , 我们处在 自 18 9 9年 以后
们这一代人 的对 文化大革命历史经历 的反省 。 痕艺 伤
术便是 由此开始 的。
“ 痕美术 ” 伤 是相对于伤 痕文学 的一 种绘 画表达 ,
产 生 于上个 世 纪 7 0年代 末 文革 结 束之 后 , 伤 痕美 “
术” 是对 文化大革命 中高大全 的绘画结构 以及红光亮
前 现代 , 现代与后现代主义 的交 结的 中国当代艺术特
试论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伤痕》人物形象分析
试论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伤痕》人物形象分析一、伤痕美术概况随着“文革”的结束,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政策,迎来了拨乱反正的新时期。
冲破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文艺界、文化界、思想界乃至整个社会出现了新面貌。
“文革”结束后,首先在文学作品中掀起了对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思的浪潮,出现了伤痕文学。
1978年8月1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
这种具有悲剧性经历和情感性挫折的反对“文革”的小说,冲破了“文革”只表现社会美好的一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响。
美术领域中,1978年第8期《连环画报》上发表的陈宜明、刘宇、李斌改编的《枫》(图1),被认为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作,是最早出现的反思“文革”的伤痕美术作品。
画家以水粉画的方式真实地描写了一对红卫兵恋人由于思想观点的不同,参加两个对立的派别,最终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真实地再现了在“文革”中受迫害的女红卫兵卢丹凤的形象,作为女性美的象征,一个具有悲剧性命运的女性,值得人们深切同情。
在“文化大革命”中,爱被认为是邪恶的和不道德的,而艺术家只有通过埋头进行阶级斗争的工作来暗示爱的存;同样,爱也是“有阶级的”,青春与活力、文静与聪慧必须在象征某个阶级的统一的军装、军鞋衬托下才算是真正的美。
事实上,爱与美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中只能是短命的。
① 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共鸣和对人生、对女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迈出了艺术走向真实生活的第一步。
二、伤痕美术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一)突破“文革”模式化的女性形象“文革”美术中的作品几乎运用统一的样板化的艺术模式,“红、光、亮”和“高、大、全”的绘画特征,所描绘的人物充满戏剧化、脸谱化、英雄化和符号化的模式,画面中的女性红光满面、浓眉大眼、身体强壮,精神状态积极乐观;而在“伤痕美术”中,女性形象开始向自然回归,表现普通人真实的生活情感,慢慢回归女性娇弱、柔美的天性,衣着服饰也趋向女性化。
如高小华油画作品《为什么》(图2),画面中一个女青年躺在文攻武卫的旗帜下,眼睛深邃地望着远方,情绪低落,俯视的构图透露出一种压抑感。
存在与记忆:新时期的“伤痕美术”
存在与记忆:新时期的“伤痕美术”1. 引言1.1 新时期伤痕美术的定义新时期的伤痕美术,是指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艺术家以历史事件、社会现实中的伤痕为创作题材,通过艺术表达手法进行呈现和探讨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是对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的记忆和反思,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揭示和批判社会问题、人权问题的表达方式。
新时期伤痕美术将伤痕作为视觉元素,通过具体的艺术手法,以抽象的、象征性的方式表现出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中的伤痕,意在引起社会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于当代问题的深思。
新时期的伤痕美术融合了艺术审美和社会关怀,具有强烈的反思性和社会性,是当代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通过新时期伤痕美术的创作,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艺术的力量唤起人们的关注和对于历史、社会的思考,进而促进人们的道德觉醒和社会责任感。
1.2 伤痕美术的意义伤痕美术给予受苦者表达和治愈的机会。
在创作中,艺术家常常通过重温痛苦和悲伤的经历,将心灵的伤痕转化为艺术作品,从而实现心理的解脱和治愈。
这种表达方式也为受苦者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让他们的声音得以传达和被听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伤痕美术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历史的伤痕,引起人们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同时给予受苦者表达和治愈的机会。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与人性的新途径。
2. 正文2.1 伤痕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伤痕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抗战时期,许多艺术家感受到国家的痛苦和抗战的惨痛,开始将这些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伤痕美术开始蓬勃发展。
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伤痕美术开始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疾苦,表现社会现实主义的精神。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伤痕美术逐渐转变为“伤痕后现代主义”,作品更加多元和复杂。
艺术家们开始思考个体与集体、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体身份与历史的碰撞与冲突。
当代文学-老作家的回归
复出后已步入中年,是八十年代文坛的骨干与中坚。
➢ 《随想录》的忏悔意识与批判精神
一、《随想录》的创作动机:
暴露“文革”的真相,探寻“文革”的封建 主义根源,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文革”的 灾难,忏悔自己在“文革”中的所做所为, 对“文革”做出个人的清算与反省。
二、《随想录》的忏悔意识:
4、敢于说真话,敢于面对现实,揭露、抨击 现实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在作品中融进了 更多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性思考。
二、孙犁晚年的散文
1、主要内容:回忆性作品既有对人间真情和 人世沧桑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历史的批判; 杂感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记录了作者对 生活现象、人类精神的辨证思考;文艺随 笔阐述了他一贯坚持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表达了他对文坛现状的独立见解。
1、指出自己灵魂深处还残存着封建思想和奴隶 意识。
2、进一步反省后,作家又发现自己违背了自己 曾经奉为生命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丧失了 清醒的意识,事实上成了专制主义的帮凶。
3、典型性:这样一种在环境的压力下主动放弃 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妥协的表现,与巴金当 年批判的“觉新性格”一脉相承,也是现代中 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1、作品首先通过对死者故居各种景象隐晦的、 甚至有些颠倒错乱的描写,制造出一种被死 亡笼罩的梦魇般的氛围,隐喻了“文革” 的 灾难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的无法抚平的创伤。
2、作品的主体是作者与傅雷亡灵的对话。作 者对傅雷的自杀并没有采取廉价的赞美的态 度,而是在争论中显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 困惑:在“文革”那样一个荒诞的时代,死 固然是一种最为特殊的反抗形式,是捍卫理 想与人格的举动。但人格也因此成为生命的 累赘。作者在这里不仅是在追寻傅雷之死的 意义,也是在考问自己的灵魂。
小议“伤痕美术”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
2 1 第 4期 0 0年 ( 第 1 期 ) 总 2 2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M UDANJ ANG OLL I C EGE OF EDUCATI ON
No .4, 01 2 0
Se i l ra No. 2 12
小议 “ 痕 美术 " 伤 的历 史 意 义 和 审 美 价 值
“ 痕 美 术 ” 被 称 为“ 痕 流 美 术 ” 它 是 2 伤 又 伤 , O世 纪 7 O 年 代末 “ 革” 束后 产生 的与 伤 痕 文 学 相 对应 的美 术 创 作 文 结 思 潮 。“ 伤痕 美 术 ” 悲 剧 、 思 、 判 的 基 调 为 主 要 特 征 , 以 反 批 在 表 现 形式 上 , 是 对“ 、 、 ” “ 、 、 ” 文革 ” 它 高 大 全 ,红 光 亮 的“ 美
生 红 卫 兵 小 将 , 卫 兵 小 将 们 面 容疲 惫 , 面上 可 以看 到 散 红 地
落 的弹 壳 和 隐 隐 的血 迹 , 面 中 心 是 一 个 头 缠 绷 带 的红 卫 画
术 ’ 一定 程 度 上 对 过 去 的 虚伪 粉 饰 艺 术 构 成 批 判 , 果 说 在 如
存在与记忆:新时期的“伤痕美术”
存在与记忆:新时期的“伤痕美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一股名为“伤痕美术”的艺术潮流日益兴起。
这股潮流以探讨历史记忆、个人与集体记忆、以及伤痕的存在为主题,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对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新时期的“伤痕美术”也融合了更多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
一、“伤痕美术”概述“伤痕美术”指的是一种以表现历史伤痕、探讨历史记忆为主题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这一潮流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社会正经历着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的浪潮,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从个人经历和历史事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表现自我和集体主题的作品。
不少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探索历史伤痕和悲惨遭遇,传达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怀念。
朱文光的《长征》系列作品、郭可文的《黄土群像》系列作品、张洹的《众神》作品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新时期的“伤痕美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在新世纪,诸如乌兰托娅、祖瑛、曹施全、王可等一批新生代艺术家涌现出来,他们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和表现形式,继续传承并发展“伤痕美术”的传统。
他们的作品多以影像、行为、装置等多种媒介进行,通过个人的体验、情感表达和社会议题,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力。
乌兰托娅的《承受》系列作品通过摄影和装置的形式,记录了一群居住在北疆边陲的蒙古族人的传统生活和现实境况。
作品中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传统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生活的影响。
祖瑛则以行为艺术的形式,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呈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例如《凛冬的阳光》中的表演就直面了女性权益问题。
曹施全以装置艺术探讨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等议题,《悲焰》《陷阱》等作品都表达了他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和环境担忧。
王可则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为创作出发点,通过影像和装置反映出当代青年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命题。
这些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在传承“伤痕美术”的主题和情感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当代社会议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使得“伤痕美术”在新时期焕发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艺术魅力。
中国1979年以前的艺术作品的描述和评价
中国1979年以前的艺术作品的描述和评价油画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品类,在中国大规模地传播发展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见证了自清末以来的中国在整个20世纪坎坷跌宕的风云历史。
约1979年到1989年,由于改革开放刚刚展开,市场经济还未蓬勃发展起来,资本还未大量介入艺术市场,但思想的解放已经使艺术家得以突破许多禁锢,进行相对自由的艺术探索,故这十年可以被称为中国油画艺术的“黄金时代”。
01反思与重建:步入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艺术也开始迈入新时期。
1978年8月1日,卢新华创作的小说《伤痕》在《文汇报》上发表,引发广泛讨论,标志着“伤痕文学”的出现。
受此影响,美术界也出现了“伤痕美术”。
四川美术学院高小华的《为什么》和程丛林的《1968年X月X 日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
他们借用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手法塑造出戏剧性的气氛和逼真的人物形象,迅速将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拉回历史现场,从而取得对历史的旁观和反思的效果。
如此,中国油画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借用油画这一媒介在文艺上展开了批判和反思。
社会上对“伤痕文学”和“伤痕美术”的争论也使得文化艺术界在对文艺创作必须直面和反思历史问题的认识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共识,这就为后来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思想运动的另一要义是如何使艺术创作回到正轨,以及在中国艺术界重建怎样的艺术大厦。
如何重建,成为艺术家们面对的另一迫切问题。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和土地。
由罗中立、何多苓、陈丹青等人开创的“乡土写实主义”使中国艺术在“伤痕反思”后,真正回归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的道路上。
1980年,这件巨幅 (215cm×150cm)油画一经创作完成,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因为在此之前,这种尺幅一般只能用来表现领袖形象,但罗中立却在巨大的画面上画了一个普通的老年农民的脸部,以及端着半个盛着水的破碗的半个手。
罗中立借用当时美国正流行的照相写实主义手法,一丝不苟地表现出了老人古铜色的皮肤、刀刻般的皱纹、干裂的嘴唇、凸起的青筋、残缺的牙齿、苍老的手指,甚至是指甲缝中残留的淤泥。
以一两部作品为例,谈谈对“伤痕文学”的认识。1000字
以一两部作品为例,谈谈对“伤痕文学”的认识。
1000字伤痕文学自1977年刘心武的一篇《班主任》开始,以1978年11月《文汇报》上卢新波的一篇小说《伤痕》为命名起点,以一系列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包括路遥的《人生》,叶辛的《蹉跎岁月》、《孽债》,梁晓声的《年轮》,一些著名的电影作品如《牧马人》,《老井》,《天浴》,《归来》等为代表的文化现象。
伤痕文学总体上是对那十年采取批判的态度。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掌握权力的造反派和基层干部,主要的或讴歌,或同情,或悲悯的对象是下乡知青,受打击的人文知识分子。
以此引发对那十年的反思,歌颂所谓的人性解放,或对自由的向往。
应该说,伤痕文学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也有引起巨大反响的群众基础。
其中,有一些作品的确是积极的,比方说电影《牧马人》,小说《蹉跎岁月》,《人生》,这些作品歌颂了主人公面对人生低谷和历史巨变时的不届不挠,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但其它的就不然了,里面消极,颓废,无病呻吟开始占据主流。
总的来讲,伤痕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还有积极作品,但到了90年代和新世纪,越来越走向反面。
伤痕文学的主要作者群体是右派人文知识分子,尤其是50后60后的右派人文知识分子群体。
这些人骨子里有一种士大夫的自信,相信他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尤其他们的父辈正值革命大潮的时代,有过耳濡目染,有好多还是上层阶级的后代。
正值文革,本待借革命大潮乘势而起,意欲粪土当年万户侯者如过江之鲫,不料却赶上了上山下乡,更加意难平的是,那些在他们头上的却是最让他们瞧不起的流氓无产者,如各造反派头头。
再加上这些人祖上大都阔过,新中国成立后祖上就是被打击对象,本待成鱼翻身,却被又踏上一只脚,差点儿永世不得翻身,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所以改开后,自然会借机反弹,以此谋求立身之本。
伤痕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是返城知青中的青年人文知识分子(即上世纪80年代的文艺青年),他们和作者群体有部分重合,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何多苓与他的“伤痕美术”
[] 6吴佳 芬. 伤痕美术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0 8 20 . [] 7黄道 宾. 怀斯 的乡土写实主义 与中国“ 伤痕美术”艺术探 索, 06 . 20
() 3.
家。 怀斯 在 2 世纪 8 年代初被介 绍到 中国, 即引起 了许 多青 O O 立 年 画家 的注 意。 怀斯 艺术 中的人 道主义 、 人情 味和 在写 实 中注
重境 界 , 文革 ” 是“ 时期甚 至“ 文革” 以前被 中国画界忽 略的。在
独特 的抒 情性 、 灵动的笔触 、 精准 的造 型、 微妙的层次感 、 真挚 的情感 , 表达 出了许 多人 的普遍感 受, 其作 品微 妙 的 色 彩打 动 了人们 , 人们的心灵泛起 层层涟 漪。 使 尽 管“ 伤痕” 的时代早 已经过 去, 多苓也在每个 时期 何 不 同的绘 画转变 中不 断地 探求着 自己独特 的绘 画主题和 绘 画形 式, 但是在不 同时期何 多苓 的画中我们依然能够体 会 到那种独特 的、 唯美 的、 感伤的 、 抒情 的气质 , 或许这 就
注释 :
活 的 向往 , 同时又 流露 出灾难 刚刚过后 的一份余 悸。 画面 中细
腻 的笔触 和柔 和 的中间色调 营造 出浓郁 的抒 情氛 围 , 整个 画面
①伤痕文学: 一批反映“ 文革” 给人 民造成 的灾难和心灵创伤 的作 品, 以赞美人 民美好情操、 讴歌革命 战士不屈不挠的高风 亮节为主题 , 主要描 述 了知青、 知识分子、 受迫害官员及城 乡普通 民众在 “ 文革” 时期 悲剧性的
“伤痕文学”与文学伤痕
“伤痕文学”与文学伤痕吕铭康“伤痕文学”的含义,解释并不相同。
据说最初是这样叫起来的:当《班主任》、《神圣的使命》、《伤痕》等一批揭露林彪、“四人帮”罪恶的文艺作品问世之后,有些人甚是反感,认为这是使人消沉的,甚至是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
便嗤之以鼻,称之为“伤痕文学”。
显然这是作贬义词来用。
随后,更有甚者,干脆斥之为“暴露文学”、“缺德文学”、“向后看文学”等等。
这其实是对当前文艺创作的一个恶谥。
实事求是地平心而论:30年来,大量存在的倒是文学的伤痕,而非“伤痕文学”。
回顾30年的战斗历程,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看不到这个伟大成就是完全错误的。
但是,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既有过比较顺利的发展,也有严重的挫折。
就我们的文艺事业而言,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1956年和1957年间,不少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作家,在党的“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敢于正视现实,敢于仗义执言,坚持“文艺要干预生活”,大胆地运用文艺形式,写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缺点和错误,揭露了某些官僚主义者,例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由于这些作品大胆地干预了生活,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说出了人民想说的话,又具有鲜明的党性,当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错误,“文艺要干预生活”的正确提法,被加上“修正主义思潮”和“暴露社会主义阴暗面”等罪名,上述作品被诬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作品的作者也被划为“右派分子”,并失去了公民的权利和创作的自由。
文学开始受到了创伤。
1958年,由于“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影响,在社会上“树红旗,拔白旗”的政治背景下,一些文艺作品被“拔”了“白旗”,又遭到了一顿棍棒。
1959年年底的反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和1960年的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潮运动,并未接受以往的教训,文艺创作继续受到极左的干扰,仍挨着棍棒的鞭挞。
这才使得周恩来不得不亲自在1061年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呼吁不要再搞“五子登科”了。
论“伤痕美术”
论“伤痕美术”作者:刘丹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7期摘要: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场浩劫,极左路线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也从精神到肉体历经磨难。
关键词:伤痕;伤痕;艺术家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73-01一、“伤痕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纵观中外艺术史,许多艺术现象和思潮的产生都与文学有关,“伤痕美术”也是如此。
1978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伤痕》,作者是复旦大学学生卢新华。
这篇表达对文革不满的小说在读者中获得巨大反响,因为它一改歌功颂德的文风,摆脱了只能歌颂光明的束缚。
小说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一个十分现实且朴素的问题上:是什么原因给人带来了这些苦难?《伤痕》迅速在文艺界引起反响,并引发了其他不同艺术形式的“伤痕”艺术,包括话剧、电影、美术。
“伤痕”一词自此成为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
二、“伤痕美术”的概念及特点“伤痕美术”是与“伤痕文学”相对应的美术现象,是用美术的形式对十年“文革”的反思和控诉。
这种美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本能的人道情感和思想为基础的、并且是对过去虚伪粉饰艺术的批判。
在此之后,艺术家继续深化人道精神,所追求的是对普通人状态的挖掘和表现。
悲剧、反思、批判的基调为“伤痕美术”的主要特征,它反对“高大全”“红光亮”的文革美术模式。
从绘画语言来看,它倾向于用冷、灰、暗的色调。
“伤痕美术”唤醒了艺术家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描绘对象从英雄变为普通人,以此来揭示平凡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命运。
[1]三、“伤痕”美术家及作品分析“伤痕美术”的艺术家多是经历过“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他们没有回避这十年浩劫带来的痛苦,而是选择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作品揭露时代伤痕的事实。
“伤痕美术”的主要创作群体是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
1978年高小华创作了油画《为什么》,这件作品被看作是“伤痕美术”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美术语言中的“伤痕情结”
美术语言中的“伤痕情结”提要:通过美术语言表现社会的“伤痕情结”,不仅是对传统美术语言的反思,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
近现代以来,随着现实主义多元化的发展,表现“伤痕情结”的美术作品越来越多,而透过美术语言中的悲情色彩,不仅可以让我们反思社会,而且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术语言的悲壮魅力。
关键词:美术语言;伤痕情结;伤痕美术广义上的伤痕美术应该泛指一切用美术语言表达“伤痕情结”的艺术形式,狭义上的伤痕美术则专指反思“文革”的具体艺术形态的“伤痕美术”。
近现代以来,随着美术语言多元化的发展,蕴含“伤痕情结”的美术作品越来越多,这些作品把真实、生动、准确的视觉形象带到人们的面前,从而展现出美术作品的悲壮魅力。
一、近现代美术语言中的“伤痕情结”美术语言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或思想,在我国古代美术创作中就已体现。
尽管中国画的创作历史悠久,也不乏丰富的主题材料,但表达“伤痕情结”的美术作品却出现得比文学作品晚。
中国山水画往往寓哲于画,就是画家有些伤感情结,也只是通过山水达到明志或豁达;中国花鸟画的立意虽然也关乎人事,也能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也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但是往往通过花鸟画的创作来展现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
早期的中国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虽也描绘世俗生活,尤其对纤夫、渔民、樵夫、乞丐等下层百姓的描绘,但表现“伤痕情结”的美术作品也不多。
在我国文人画里,有的艺术家借助题画诗,表达伤痕情结,清初画家金农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他在其画马题画诗中,借马喻己,哀叹“空抱驰骋报主心”,可惜未逢知遇之人,而且自己年事已高,机会越来越小,虽自比高洁的兰草,但只能落得“和葱和蒜卖街头”的命运。
清初画家黄慎出身贫寒,他对贫民富有同情心,其作品《渔翁渔妇图》就是展现底层人群生活的写照。
画家林风眠反对“把‘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对立起来的偏颇之见,即主张按艺术规律办事,也坚持艺术的目的是社会的,是负起引导人类情绪向上的责任。
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李徽昭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新时期以“伤痕文学”打开了思想与文化变革新通道,但美术形式的革
新早在伤痕文学之前就已经开始。
美术与文学在时代驱动下形成了共同的伤痕记忆,主题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一致性。
但伤痕美术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上,要领先于文学,显示出架上绘画的美术社会功能大于文学,其艺术性形成的历史影响也高于文学。
【总页数】4页(P249-252)
【作者】李徽昭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处,江苏淮安22300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I222.7
【相关文献】
1.“伤痕文学”的叙事方式和伤痕叙写的深层意义
2.场域理论下的“伤痕文学”书写——论“伤痕文学”书写的制约因素
3.场域理论下的"伤痕文学"书写——论"伤痕文学"书写的制约因素
4.伤痕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误识"模式
——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为例5.“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摘要】美术的形式探索带有艺术自身意义,在研究文学的过程中,美术视角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的概念分析得出两者在艺术形式与艺
术手法上的不同,继而探究两者在我国历史上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伤痕美术;伤痕文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6)04-0246-01
一、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的概念
(一)伤痕美术。
伤痕美术出现在文革的后期,主要作品都是普通人的命运的真实写照。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画家是极富同情心的,描绘的内容也从满目的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或者说从英雄主义转向平民主义。
这一时期的画家也不再拘泥于阶级斗争,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时的中国画家逐渐意识到,艺术不能够再虚假,不能够再蒙蔽群众的双眼,要再现这个世界的现实情况。
画家开始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表达自己真挚、饱满的情感。
(二)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伤痕文学”这种文学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上山
下乡的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迫参与到上山下乡的运动中。
伤痕文学主要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所遭受当地官员迫害,以及当时乡镇普通民众在那个时期的不平等遭遇。
最早引起读者强烈反响的伤痕文学是1977年作家刘心武撰写的《班主任》一文。
《班主任》突破了当时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学教师张俊石,用尽全力挽救一个受到四人帮迫害的学生故事,《班主任》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之后又出现了像《窗口》这样的佳作。
直到1978年在《文汇报》上刊登了卢新华的短片小说《伤痕》,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
二、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比较
在艺术形式上,伤痕文学和伤痕美术都带有文革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印记,例如伤痕文学《班主任》中,刘心武在小说中描绘的张俊石老师是先进路线的代表,他团结同学为错误思想毒害了的学生谢慧敏以及宋宝琦与反动派进行斗争,整篇小说以张老师成功解救学生作为结尾。
文章采用的叙事手法还是与文革时期的文章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最终是以英雄为代表的正义势力获得了胜利,这篇文章唤起了群众对反动路线和恶势力的反抗意识,在读者心中埋下了最终英雄会战胜恶势力,进而取得胜利的种子。
但在《伤痕》发表之后,文革时期的叙事手法已经不复
存在,弱化了文革时期小说的特点,更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小说总体的叙事基调,基本保持文革的风格,依然是前后比较以及忏悔的革命现实主义模式。
伤痕美术中除了画面感突破了文革的“红光亮”,在构
图上,与文革时期的主流作品没有太大的区别,绘画手法也没有过多的变化。
但是这一时期画家还是有一定的艺术改变,比如画家的油画语言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开始使用更加大胆的颜色,不再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过于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现实,手法更加的写实。
在构图上,也褪去了文革时期的重视场面与情节冲突的艺术表达方式,强化了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改变了多年的美术写实套路,开始从形式上回归最初,在构图中加入画家自身饱满的情感。
三、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探索
在艺术手法探索上,美术要领先于文学。
尽管在艺术作品的表达过程中,绘画的主题与文学所要表达的内涵有些方式很相近。
但美术的艺术手法更为直观化,在处理所要表达的情感时带有更为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画面中的人物气质以及氛围都带有一种强烈的忧伤,这种忧伤与当时的战争无关,是对人民、对历史的一种深思,这种表达方式一直影响着当代的一些艺术家。
当伤痕文学和伤痕作品不再是文学界主流的时候,伤痕美术与伤痕美术作品却得到艺术界的关注,显示其强烈的艺
术特性以及历史价值,伤痕文学过于写实的特质使其逐渐沦为证明社会变迁的历史资料。
在艺术价值上,伤痕美术对于历史画面的实物资料的保存以及自身艺术价值方面,都不可低估,客观的说,艺术价值应高于伤痕文学。
参考文献:
[1]李徽昭.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249-252.
[2]何卫平.从舞台戏到情节剧――“伤痕美术”中的文学叙事[J].芒种,2015,(24):139-140.
[3]杜丰芮.何多苓与他的“伤痕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2,(17):38-39.
作者简介:
李袁园(1985-),女,安徽寿县人,安徽省寿县丰庄中心校教师,中学三级;
杨晓飞(1982-),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三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美术教育;
王焱(1987-),女,安徽合肥人,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安徽工程大学2006级文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