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汪曾祺受戒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不同
汪曾祺受戒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不同【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汪曾祺的《受戒》1.背景介绍:《受戒》是汪曾祺的一部小说,创作于1980年。
2.故事梗概:讲述了一个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之间纯真的爱情故事。
3.主题分析:小说以明海与小英的爱情为主线,揭示了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
4.对比与参照: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比,《受戒》展现了一种不同的文学风格。
二、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1.背景介绍: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
2.故事梗概:伤痕文学主要关注社会创伤和个人痛苦,反思文学则强调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入反思。
3.主题分析: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主题多样,包括人性、道德、社会问题等。
4.对比与参照: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比,《受戒》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正文(篇1)汪曾祺的《受戒》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文学风格。
小说以明海与小英的爱情为主线,通过明海这个角色,汪曾祺揭示了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
在小说中,明海是一个善良、纯真、有担当的小和尚,他与小英之间的爱情故事不仅没有世俗的欲望和功利,反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纯真爱情。
这种爱情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和压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美好情感。
相比之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更加关注社会创伤和个人痛苦,强调人性的丑恶和道德的沦丧。
在这些作品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主要焦点,人性的美好被贬低或忽略。
而汪曾祺的作品则更注重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他通过描绘人性中的真善美来展现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虽然《受戒》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事实上,这三者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目录(篇2)一、汪曾祺《受戒》1.背景介绍:《受戒》是汪曾祺的一部小说,通过描述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心武《班主任》、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比较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
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
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较之于伤痕文学,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三、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小说《伤痕》而得名,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行,主要内容是包括文化守成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3.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
这类小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摒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
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刘恒《苍河白日梦》4.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ppt
一个有趣的现象: 伤痕文学的读者效应在中国文学史上可算难得 一见的奇观,各个阶层、各种文化背景、各年龄层 次的人争相阅读,一睹为快。
了解“伤痕文学”出现的背景、代表作和写作特征; 通过“伤痕文学”了解“文化大革命”后中国人如 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如何如何表达伤痛,如何反省 自我。
她独自坐在车厢的一角,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 没有一个同学跟她攀谈,她也没有跟一个同学讲话。 直到列车钻进山洞时,她才扭头朝上望了一下行李 架上自己的两件行李:帆布旅行袋,一捆铺盖 卷,——这是她瞒着妈妈一点点收拾的。直到她和 同学们上了火车,妈妈还蒙在鼓里呢。她想象着, 妈妈现在大概已经回到了家里,也一定发现了那留 在桌上的纸条: 我和你,也和这个家庭彻底决裂了,不用再找 我。 晓 华 一九六九年六月六日
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 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 一个荒唐的问题。 但是,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 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 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换一种方式向他提出这个问 题时,张老师并不以为古怪荒唐。但他只是极其严 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然回答说:"好吧! 我愿意认识认识他……"
不要以为这个家庭很差劲。张老师注意到,尽 管他们还有大量的清理与安置工作,才能使房间达 到窗明几净的程度,但是一张镶镜框的毛主席像, 却已端正地挂到了北墙,并且,一张稍小的周总理 像,装在一个自制的环绕着银白梅花图案的镜框中, 被郑重地摆放在了小衣柜的正中。这说明这对年近 半百的平凡夫妇,内心里也涌荡着和亿万人民相同 的感情波澜。那么,除了他们自身的弱点以外,谁 应当对他们精神生活的贫乏负责呢?……
中国当代文学史之10 伤痕 反思 改革文学
学习材料10 :“伤痕”、“反思”、“改革”文学(2010-12-13 19:37:21)此部分请按照材料自学,掌握各种思潮的含义、代表作家作品及意义或局限、不足。
一、伤痕小说:制造了一幕幕悲剧的“文革”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永远不能回避的灾难性事件,它在人民身心上刻下了累累伤痕。
携带着“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文学深切地感受着体验着全民族全社会的深创巨痛。
由此,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灾难,用血泪控诉十年的不幸和悲剧,宣泄整个民族痛定思痛的强烈情绪的“伤痕文学”伤痕小说指的是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的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
除此之外,伤痕小说的代表作还有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郑义的《枫》、陈国凯的《代价》、莫应丰的《将军吟》等。
人们一般把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的《伤痕》,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作者卢新华用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主人公王晓华的母亲被打成“叛徒”后,母女两代人的生死离别。
母亲带着难以平复的伤痕,在无法见到女儿的遗憾心境中寂寞死去,女儿曾同“叛徒”母亲彻底决裂远走他乡,生活在冷漠和凄凉中。
当她重回母亲身边,母女二人已生死相隔。
小说以个体的伤痕概括了一个民族的伤痕。
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人民文学》)中宋宝琦和谢惠敏,都是心灵遭受戕害的畸形儿。
“伤痕文学”的特点、意义与局限“伤痕文学”是“文革”内乱的一面折射镜,(1)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实反映了生活的各个侧面,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功能和浓厚的悲剧意识。
(2)它通过善良人或弱者受害的情节模式,调动悲剧特有的情感功能,来揭示极“左”路线对人们心灵的严重扭曲及其所导致的不幸命运。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文学
——路遥谈《人生》
3、“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 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4、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 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 的想法给予着肯定与鼓励。
夜,是静静的。黄浦江的水在向东滚滚 奔流。忽然,远处传来巨轮上汽笛的大 声怒吼。晓华便觉得浑身的热血一下子 都在往上沸涌。于是,她猛地一把拉了 小苏的胳膊,下了石阶,朝着灯火通明 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现在的刘心武重新审视《班主任》: “现在看来,在当时的背景下,《班主 任》的要害在于写了个谢慧敏,作为一 种诉求的载体,她的存在非同小可。但 以今天的文学标准来看,她的文学形象 却极为苍白。正如现在的年轻人读《班 主任》,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写 了那么篇东西嘛,这样的文章算得了什 么呢?”
艺术特征:突出表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 将一部政治运动迫害知识分子的历史呈现出来, 以此来突出对历史的尖锐批判。以中篇小说为主 要文体。
著名的反思小说:短篇《内奸》(方之)、《李 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 (茹志娟)等。中篇《布礼》、《蝴蝶》(王蒙)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人到中年》 (谌容),《美食家》(陆文夫),长篇《芙蓉 镇》(古华)等。
路遥
《人生》剧照
高加林:有才华、有野心。自尊、自卑、 自信多重性格交织。为利益伤害他人。
刘巧珍:爱慕知识,敢爱敢恨,善良。 土而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尊而不自 贱。
黄亚萍:虚荣、软弱,虽然敢爱,但不 敢为,拘泥于制度之中。
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从本世纪六十年代 中期开始,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发生了持续时间很 长的、触及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的社会大动荡, 使得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尤其是城市与农村之间 相互交往日渐广泛,加之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农村的初级教育的普及以及由于大量初、高 中毕业生插队和返乡加入农民行列,城乡之间在各 个方面相互渗透的现象非常普遍。
第十一课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经典的文本
• 《班主任》/刘心武 《灵与肉》/张贤亮
《伤痕》/卢新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 古华 《思念你,桦林!》袭巧明 《飘 逝的花头巾》/陈建功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张弦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我 是谁》/宗璞 《啊!》/冯骥才 《大墙下 的红玉兰》从维熙 《将军吟》莫应丰 《芙蓉镇》古华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 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王蒙
• 1、王蒙对当代文坛的贡献 深刻的思想家,艺术创造
的开路先锋。具体体现在对历史的反思,对意识流手 法的运用。对既往历史的怀疑和质疑,将历史叙事和 个人内省结合,使之获得思想深刻,手法多样的盛誉。 • 2、意识流小说的界定。意识流本是心理学词语。 “自20年代始,意识流就成了文学的一种模式。” (阿伯拉姆斯)许多现代批评家更倾向于把意识流视 为一种表现手法、技巧,而非对内心活动的真实再现。 如此,我们可以认为:意识流依照人物内心活动来推 进小说,打破自然顺序,不受时空限制,而是人物的 意识流动,回忆、梦幻、感受、情绪、心理独白等组 合作品,具有节奏快,跳跃性大等特点。
第一节 创伤记忆和历史反思
• 1、历史背景与伤痕文学所带有的贬抑性的含义。 • 2、关于文化大革命再评价和伤痕文学的关系。 •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
• • • • •
主义打着毛泽东旗号对当代中国人民的一场公开 迫害。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 灵创伤。 3、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关系。 4、伤痕文学的几大书写领域: 知青、知识分子、官员、学生。 5、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改革文学之间的侧重点。 展示苦难,呼吁疗治创伤;分析苦难,理论性总 结;面对伤痕,呼唤清除阻滞和压抑,呼唤现代 化。
代表作品
• 二、反思小说的内容及代表作品 • (一)政治反思:王蒙《蝴蝶》、茹志鹃《剪辑错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一、什么叫“伤痕文学”
1、伤痕文学的概念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
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
伤痕文学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的《班主任》。
接着卢新华的《伤痕》发表,“伤痕文学”因此得名。
2、主要作品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莫应丰《将军吟》等。
二、什么叫“反思文学”
1、反思文学的概念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
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禁言和教训。
2、主要作品
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路遥《人生》、王蒙《布礼》 《蝴蝶》等。
三、什么叫“改革文学”
1、改革文学的概念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
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是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
随意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
2、主要作品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王蒙《坚硬的稀粥》、路遥《平凡的世界》等。
反思文学
小说的艺术特点:
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以及大段哲理(导师语 录、资本论等)的运用
《绿化树》(1984年)
被流放劳改的右派, 被社会所遗弃的 “读书人”,带有 自叙传色彩。 章永璘: 争议最大的知识分子 形象塑造?
1、一方面,章永璘求生时的痛楚使读者内 心震颤 面对双重饥饿: (1)严重的肠胃饥饿
‚饥饿会变成实体,在肚子里横冲直撞,向全身每一根神经 喊:要吃、要吃、要吃。‛ ‚ 它的口径小,饭瓢外面沥沥拉拉的汤汁虽然牺牲了,但 由于他的深度,由于用同等材料做成的容器以筒状容器的 容量为最大这个物理和几何原理,总使炊事员看起来给我 舀的饭要比给别人的少,所以每次舀饭时总要给我添一点。 而这一点,就比洒在外面的多得多。‛
作者对陈奂生付出五元房钱前后的心理变 化作了细致的开掘,揭示了陈奂生性格心 理的四个层面:
A、作品一开篇,就写‚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 的陈奂生上城来闲逛。他悠闲自得地‚尽量放慢 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由于生活‚好‛了 起来,他简直‚满意透了‛。从陈奂生消遥自得、 自鸣得意的神态中,暴露出他目光短浅、容易满 足的弱点,他一旦吃饱了肚子,便自足自乐,忘 乎所以,他身上具有的还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弱点。
小说格调:
轻松欢快,富于幽默感和喜剧色彩。作者以幽默诙 谐的笔墨描写了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性格,使人产 生含泪的笑,发人深思。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轻 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肚里吃得饱,身上穿 得新。‛一开篇就为陈奂生即将演出一幕令人捧腹 的喜剧吹奏出欢快的调子。作品写陈奂生买帽子, 不免让人联想到他‚漏斗户主‛的帽子,作品写到: ‚正在无可奈何,幸亏有人送他一顶‘漏斗户主’ 帽,也就只得戴上,横竖不要钱。‛陈奂生不擅言 辞,谈自己的经历时无非是‚小时候娘常打我屁股, 爹倒不凶‛之类 ,看了《三打白骨精》也只会说: ‚孙行者最凶,都是他打死的。‛这里的人物语言 描写朴实无华,涉笔成趣。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陈 奂生在付出5元房费前后不同态度的描写。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朦胧诗的特征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朦胧诗的特征伤痕文学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主要描写了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的痛苦和挣扎。
它的特征包括:1. 真实性和揭示性:伤痕文学通过真实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和个人在历史灾难和政治运动中遭受的创伤和伤痕,批判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
2. 反思性:伤痕文学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反思,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3. 自传性和叙事性:伤痕文学多采用自传体和叙事的方式,使用真实的个人经历和亲身经历来反映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
改革文学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体现了改革时期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主题和形式。
它的特征包括:1. 现实性和关注社会变革:改革文学扎根于改革开放的实践,通过描写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来表达对改革的思考和观察。
2. 个体性和个人命运:改革文学通过个体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改革时期各种人物、命运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3. 文风活泼和内容多样:改革文学注重对生活细节和个体形象的描写,多样化的文体和题材呈现出灵活和丰富的文学形态。
新写实是中国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强调对真实生活的直接呈现和真实感的追求。
它的特征包括:1. 真实性和客观性:新写实文学追求真实的刻画,尽量避免主观夸张和艺术修饰,以客观的视角展现社会状况和人物形象。
2. 现实关注和社会批判:新写实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倾向于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困境,批判社会现实。
3. 简练和语言重视:新写实文学追求语言简练直接,力求表达方式简明清晰,突出对真实感的追求。
朦胧诗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为诗歌语言的模糊、暧昧和隐晦。
它的特征包括:1. 内涵丰富和意象暧昧:朦胧诗倾向于运用暧昧、模糊的语言表达,使诗歌呈现出多义性和难以捉摸的内涵。
2. 意境优美和音韵感强:朦胧诗注重意境的构建,追求优美的音韵效果,通过音韵的流畅和鲜明的形象,传达出强烈的感受和意象。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文学
卢新华
四、对“伤痕文学”的评价
(一)、进步意义 1、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 整体否定。即,它不仅是对文革中的政策及其造 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 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 真实性"。 2、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 剧精神。 3、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 画。
早期的“改革文学”作品主要有《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改革者》(张锲)、《祸起萧墙》 (水运宪)、《三千万》(柯云路)、“陈奂生” 系列(高晓声)等。
(2)、改革文学的第二阶段,深入反映改革 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 伦理和道德观念上的改变。
第二阶段的主要作品有:《沉重的翅膀》 (张洁)、《花园街5号》(李国文)、《新 星》(柯云路)、《人生》(路遥)等 。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 星都在眨眼欢笑, 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 的想法给予着肯定与鼓励。 的想法给予着肯定与鼓励。 是静静的。 夜,是静静的。黄浦江的水在向东滚滚 奔流。忽然, 奔流。忽然,远处传来巨轮上汽笛的大 声怒吼。 声怒吼。晓华便觉得浑身的热血一下子 都在往上沸涌。于是, 都在往上沸涌。于是,她猛地一把拉了 小苏的胳膊,下了石阶, 小苏的胳膊,下了石阶,朝着灯火通明 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三、具体的伤痕文学作品的探讨
1、刘心武(1942~):四川成都人。主要 作品有《班主任》、《如意》、《钟鼓 楼》、《四牌楼》、《红楼望月》等。
刘心武
《班主任》主要人物: 张俊石 宋宝琦 谢慧敏 石红
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在文革后发现班里 的学生深受文革思想的毒害,从而教育 他们,并且生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就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
她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
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就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知青文学就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一)概念就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
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
这类作品的特征就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与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与情绪化倾向。
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与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就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瞧,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与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与骗”的文学。
比较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比较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强烈控诉,对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这便是它的核心思想内涵。
“反思文学”紧随其后而来。
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包括早期的“大跃进”、“反右扩大化”等),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总结的高度。
与“伤痕文学”相比,它的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它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十年浩劫结束之后,中国政坛上终于迎来了拨乱反正的整治运动。
随着邓小平在70年代末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一场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此展开。
复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等获得重生,开始反思建国后的历史问题。
初期,他们反思的内容只局限于政治层面;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他们开始反思人本身,审视自我,研究更深刻的问题。
“伤痕文学”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
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着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和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宣泄。
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蕴含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
而在“反思文学”初期,对于农村问题的反思是作家写作的重点。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是代表作。
在《剪辑错了的故事》中,作者抒写了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的好干部老甘,在“大跃进”中变成不顾群众死活,“变着法儿让领导听着开心、看着高兴”的“甘书记”。
受戒与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不同
受戒与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的不同
受戒文学和伤痕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虽然都涉及到历史的创伤和人类的痛苦,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和目的。
受戒文学,又称为反思文学,是指一种在历史事件影响下,特别是政治运动的冲击下,作家反思个人命运和社会命运的文学创作。
这种文学形态往往通过回忆、追问和审视过去的方式,探讨历史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和变革。
受戒文学通常是由曾经参与或亲历过政治运动的文人所创作,他们展示了被剥夺和压制的个人和群体的经历,旨在提醒人们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避免重蹈覆辙。
伤痕文学是指以创伤和痛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通常是表达作者自身或者社会群体存在的困境和痛苦。
这种文学形式一般涉及到战争、动乱、灾难等,通过揭示人类的痛苦和心理伤害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呼吁。
伤痕文学强调对创伤经历的真实和直接表达,以引起读者对人类痛苦的关注和同情。
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受戒文学更强调历史事件的冲击和个体在其中的命运,而伤痕文学更注重对创伤和痛苦的直接表达和倾诉。
受戒文学着眼于历史事件对社会和个人的警示与反思,伤痕文学则更侧重于对人类痛苦的揭示和思考。
无论是受戒文学还是伤痕文学,它们都是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希望人们能够对痛苦和历史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反省。
中国当代文学大二下学期
中国当代文学大二下学期一。
名词解释为什么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是一种惯性写作?1.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轫之作,命名于卢新华的《伤痕》。
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代表作品如《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伤痕文学的特点和文学史意义。
2.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作家,丛维熙,张贤亮,王蒙,李国文,茹志娟,梁晓声,鲁彦周等,突破“恢复现实主义创作”的口号局限,主张现实主义深化,写出一批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
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
如《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天云山传奇》(鲁彦周)等。
~改革小说:80年代形成的,指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心理、人物命运的变化的小说。
改革小说把目光投入到现实生活领域,在伤痕和反思过后呼唤改革。
蒋子龙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连续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另外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洁《沉重的翅膀》等。
3.寻根文学:产生与八十年代中后期,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文学,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族精神,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等。
寻根文学的几种形态。
4.新写实小说:始于80年代中期,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14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讲解
郑义《枫》写了武斗(卢丹枫、李红钢);冯骥才《啊!》(吴仲义)写了小人物的悲剧。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写了音乐教师梁启明辛苦培养伐木工人孩子孙常宁的故 事。表面看来歌颂了梁启明的无私美德,实际上批判了十年动乱。文字优美
在林区长大的孩子,怎能不爱森林?
“伤痕小说”的出现在政治上也很有意义。它对于人们深刻认识“文革”,继 而彻底否定“文革”,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5、代表作品简析
《伤痕》(卢新华):小说从母女感情亦即中国人最为传统的伦理情感角度入手, 揭露了“文革”给无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主要写了封 建“血统论”对一代青年人的巨大伤害。 (王晓华、苏小林)
A、问题小说阶段。时间从1977年发表《班主任》到1979上半年。他以一个曾经 担任过十多年中学班主任、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教师出身的作家独有的视角出 发, 写了《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十多部“问题”短 篇小说,揭示了当时一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现象,提出了一个又一 个令人深思、令人警醒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性强,具有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B、“写人生”阶段。时间从1979年发表《我爱每一片绿叶》到1981年。作 品还有《如意》、《这里有黄金》等。人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在当时 新时期文学开展的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大讨论中,刘心武显然认识 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他转移了创作重心,将精力投放到了对人物命 运和遭遇的关注上,深刻挖掘了人际关系、人的心灵、人性、人情等一系列 关于人的问题,刻画了一些极富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4、文学史意义
“伤痕小说”在新时期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它冲破了“四人 帮”极“左”文艺政策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种种题材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 大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悲剧;第一次 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现实 主义文学深化的道路;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刻画 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发挥了 光荣的先导作用。总之,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全面回归,而且标 志着新时期文学繁荣时代的全面到来。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
反思文学名词解释当代文学三、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小说《伤痕》而得名,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行,主要内容是包括文化守成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3.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
这类小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摒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
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刘恒《苍河白日梦》4.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
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源自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高举写“写真实”的旗帜,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直面人生,真实的反映了“文革”的历史劫难,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痛恨。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刘心武揭示文化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对青少年毒害的《班主任》、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冯骥才反映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啊!》等。
后来由于卢新华斥责反动血统论对无辜青年身心戕害的《伤痕》引起了争论,文艺界便把这类作品称为“伤痕文学”。
这批作品主要表现的题材是苦难和创伤,是对十年文革的反省、否定,表现人们在十年动乱中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创伤,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的宣泄。
但伤痕小说并非一味的展现浩劫中的苦难,也歌颂了逆境中的抗争,赞美在动乱岁月中的人们的美好情操。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更早的历史阶段,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
在反思文学时期,不断突破禁区,写出了左的思潮在社会生活水平中的滋生蔓延。
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
贤亮《绿化树》等,同时也揭示了残余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未亡人》、韩少功《西望茅草地》,以及封建意识的现代形态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如王蒙《蝴蝶》、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的新话题。
这样,反思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很多内容大多是反应文革或者那个年代对人性的伤害,反思文学则是对人性的挖掘,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在艺术特征方面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虽说两者都通过对极左路线的揭露、批判,对社会和历史悲剧形态和悲剧人物的命运、性格展示,表现出鲜明的现实干预精神和现实主义的风格。
具体来讲,伤痕文学早期,由于人们刚刚从梦魇中醒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
"伤痕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说本体的艺术建构,虽说明确了“问题”意识,但仍是对“十七年”文
学思维方式的延续,即文艺为政治服务。
这使“伤痕”作家们在充分关注“写什么”的同时,忽略了“怎么写”,使得艺术粗糙,除了史料价值,难以经受时间的过滤。
其次,其悲剧性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忽略了对人格的刻画。
相较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注重对“人”的反思,这种反思循序渐进性,由最初的政治思考,渐渐转入个人。
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如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
这篇小说以一对中年知识分子夫妇陆文婷、傅家杰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内容,运用时空错位的意识流手法,展现女主人公一心埋头事业,长期超负荷运转,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生命健康遭到严重危害的生活状态。
呼吁社会给中年知识分子多一点关注。
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等。
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注重讴歌人的生命力量,思考生存的价值,将反思文学的艺术欣赏层次相较于伤痕文学拔高到更高一层次。
由此可见,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在内容与艺术方面,可以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而“反思文学”则是“伤痕文学”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