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膝关节外科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论证报告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论证报告关于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技术”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审查报告为规范我院“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我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该项目技术相关医疗技术管理问题进行了审查。
一、项目信息项目类别:河南省限制类医疗技术技术名称: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技术技术负责人: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切除病灶、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
我科开展骨科诊疗工作10余年,开放床位50张,具有人员梯队结构合理的专业骨科医师队伍,人员技术力量向雄厚,有8年以上骨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设有关节外科专业组,可独立完成膝部创伤及膝关节骨关节病手术,每年完成各类膝关节外科手术2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涉及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技术的管理要求1、本院为国家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骨科诊疗科目及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并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医院拥有层流手术室6间,业务用房面积404m2,包括百级净化1间,万级净化4间,正负压切换1间,布局合理,配备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满足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所需要的手术器材,同时配有骨科专用手术床,术中移动C臂机、关节镜手术系统、下肢气压泵、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及配套设施,能满足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需要。
2、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对该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审核并授予手术权限,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近3年每年参与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至少50例。
3、医院及科室制定有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符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相应诊疗技术规范的其他要求。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评议意见经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议,该技术属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项目,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备案表
《**省实行备案制管理医疗技术目录
疗机构名称”请填写执业许可证所注明的名称;3.“批文”是指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的文件名及文号,未经审批填“无”;4.“相应诊疗科目”请填写依据该项医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所需,并已获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5.“是否通过本机构医学伦理审查”、“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请对照相应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填写实际情况;6.准予应用人员请填写执业地点在本单位的人员;7.本表按《**省实行备案制管理医疗技术目录(2015版)》要求进行备案,各部门分别留存。
国内关于髋,膝关节置换的现状及发展规划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的现状及展望关节置换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各类中晚期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关节置换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
目前全世界每年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已超过了100万,而且接受关节置换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地增长。
我国目前尚无详细的数据,但据估计每年接受关节置换患者数量已在20万左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过去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关节疾病患者将有机会接受关节置换治疗。
与此同时,在广大关节外科医生和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关节外科领域在假体设计、新材料的应用、手术操作技术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
国内许多生产厂商也不断增加投入,研究、开发适合于中国国人特点的关节假体。
同时,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随访。
虽然关节置换经过多年的努力,临床效果大大提高,但是一些问题如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磨损碎屑引起的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问题尚不能完全避免,进而影响关节置换效果,使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假体固定失败需要翻修的数量同样也在不断增加,翻修对关节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就关节外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我国关节外科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一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关节外科技术总体提高。
一、初次关节置换(一)初次髋关节置换1. 流行病学:据各类假体使用情况初步估计,我国每年接受关节置换患者数量在20万左右,接受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原发疾病包括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治愈后骨关节炎以及各类髋关节疾病继发骨关节炎(如儿童期Perthes病、股骨头骨骺滑脱)等;在我国股骨头坏死是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原发疾病之一,而西方国家接受髋关节置换的多是骨关节炎。
2.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负重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经成为最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
中医骨伤科——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
中医骨伤科——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患者手术医治开始到术后基本恢复的过程,称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康复期。
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患者在手术之后通过肌肉训练、关节活动等措施达到康复效果,以此达到治疗髋关节毁损性疾病效果。
髋关节置换主要分为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无水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全髋关节部分使用骨水泥及部分不使用的混合型等种类;还可根据患处置换情况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等类型。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人使用已经相当广泛,骨关节类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重度关节疼痛患者以及行动功能障碍者,急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其目的在于增强关节活动及功能性、增强关节周围肌肉能力来帮助患者达到活动无碍的目的。
随着人工髋关节使用越来越广泛,其术后康复也得到广泛重视,假体工艺日益先进、手术技术日益发展,同时再加上康复期治疗就可以使患者得到最好康复效果。
1.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注意事项①任何手术后都存在感染风险,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可能存在髋关节或其他部位感染情况,其次患者患有显著后遗症风险会增加。
②可能导致其他神经源性疾病,包括骨质破坏加速、髋关节四周肌肉恢复情况不良、其他脏器出现疾病等情况。
所以需要手术之前充分评估其风险。
③禁止重力压迫髋关节处,如跷二郎腿等,患者需避免坐矮凳。
④一般以大霉素串珠填塞股于骨髓腔并借助牵引来固定,或采取制作临时假肢关节方式。
此方法具有确保肢体长度等优点,便于安装的同时,还有利于髋关节恢复,并且为抗生素灌注提供空间,灌洗效率也随之提高。
2.怎样判断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恢复情况①根据假体位置:主要根据X线进行判定,假体位置合适与否,否则容易发生脱臼。
术后关节情况良好,需要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意关节是否稳定,伸展是否顺畅。
②根据患者行动力、支撑力、行动耐力等情况判定。
③是否存在手术后其他并发症,如发热、感染等。
3.术后康复方案①术前:可以训练臀中肌力,采取抬腿、踮脚方式进行。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非功能位骨性强直髋的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非功能位骨性强直髋的围手术期护理买力克·买买提;买尔哈巴·阿不都热衣木;张秀华;刘丽【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非功能位骨性强直髋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对2009年9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4例非功能位骨性强直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配合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分析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护理特色和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00 mL.经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术后14例患者术区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人工关节假体脱位及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后1、3、6、12个月随访患者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可以自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非功能位骨性强直髋患者的有效方法,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关键.%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oordination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 functional hip bony ankylosing.Methods Perioperative nursing characteristics was summarized and effects of nursing staff was analyzed,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corrective and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was performed on 14 cases of non functional hip bony ankylosis patients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during September 2009-December 2014.Results It was shown that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5 min,with an average of bloodloss being 200 mL.With good perioperative care,postoperative patients whose healing of incision were fine,none case was observed with the intraoperatie blood vessels,nerve damage and DVT,joint dislocation and the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1,3,6 and 12 months after discharge,and 14 patients recovered their daily active function.Conclu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urned out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 functional hip bony ankylosing.Corrective and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was exhibited to be the key to ensur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hip arthroplasty.【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40)009【总页数】4页(P1242-1245)【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性强直;非功能位;护理配合【作者】买力克·买买提;买尔哈巴·阿不都热衣木;张秀华;刘丽【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骨性强直髋其髋臼与股骨头之间有骨小梁长入,进而髋臼与股骨头发生骨性融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
三.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或老年股骨颈骨折头 下型愈合困难的。
• 2、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 •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 4、骨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的晚期。 • 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所致髋关节疼痛或腰痛。 • 6、陈旧性的髋关节感染或结核所致髋关节畸形和
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的护理和 功能锻炼
一.髋关节解剖
• 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组成。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 能做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根据疾病和治 疗需要,可单独置换股骨头或同时置换股骨头与髋 臼,也可仅置换髋臼与股骨头表面,分别称为股骨 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随着骨科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增加,人工关节置 换术已经成为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 见的手段之一。
四、术后护理
专科护理
体位:做到“三防”。一防: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 软垫;二防:防内旋,术后穿防旋鞋或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中立 位;三防: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近患 肢而过度内收。将患者双下肢分开,患肢呈外展中立位(患肢外展30° 足尖向上),两腿间夹三角枕。薄软枕平膝纵向放于小腿间,抬高患肢 ,足跟及腘窝悬空,每2h翻身、扣背。 放置便盆时,床头稍抬高15 °,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内旋 和内收,可在腰下垫一软枕,臀部与大腿同时上抬足够高度,从健侧取 放便盆,患肢保持外展中立。
神经和血管损伤:观察有无下肢麻木、活动障碍、肌无力等;观察伤
口局部出血情况及引流情况。
脱位及半脱位:观察有无髋关节活动性疼痛,关节主动、被动运动受
限,下肢异常内旋、外旋或缩短。一经怀疑,ⅹ线检查可确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随访管理
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随访管理一、随访目的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不同于一般的内植物手术,人工关节植入人体后行使关节运动和负重等功能,人工关节的材料、设计、病人的职业和使用习惯、医生的手术技巧等都影响其长期疗效。
良好的随访可以让医生追踪监测病人术后关节的功能状态,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早日恢复到术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及时发现病人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等,为病人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由这些问题引发更复杂和更昂贵的治疗结局。
此外,良好的随访机制为临床医生搜集病人术后相关资料也提供了便利。
二、随访时间设定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出院当天、出院后第3、7、10天由专人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时间一般为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满一年以后每年门诊随访一次。
前3个月的随访主要为病人提供术后早期手术侧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指导,并指导病人按需服用镇痛、辅助睡眠的相关药物,3个月以后的随访则是为了进一步的功能康复、指导病人逐步恢复社交和工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早发现与预防。
具体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术后康复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其中术后3周左右及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是三个最为重要的随访节点。
术后3周左右时的随访要重点病人的疼痛、睡眠关节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如病人主诉有疼痛或睡眠障碍需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继续使用镇痛药物或辅助睡眠药物;病人伤口愈合良好予以拆除缝线。
若术后3周随访时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可酌情跳过术后6周的门诊随访,改为电话或邮件随访;若术后3周时的随访病人康复锻炼进展受阻,则需病人每周门诊随访一次,由门诊医生督促病人锻炼并检验锻炼效果。
术后3个月内是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功能锻炼的黄金时期,术后3个月的随访以检验病人关节功能为主,同时可借助Harris评分或HSS评分等关节量表初步评估病人康复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指导病人穿鞋袜、洗脚、下蹲等日常动作,并指导病人逐步由康复过度至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
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
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
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
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
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
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
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
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
(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
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
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THR)
3、当坐、站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和 膝盖直对天花板或朝向外侧。
4、坐时患肢保持外展髋关节屈曲90度,不要坐太矮的椅 子或太软的沙发,如需要可用枕头垫坐。双膝的位置最 好在髋关节以下水平。
第九页,共36页。
术前护理指导
积极控制并存病 针对并存病做各种相应的特殊检查,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例如,对糖尿病患者,
应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注意胰岛素的用量,避免发 生低血糖。对于慢性肺部病变患者,要注意呼吸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低流量吸氧。另外,术前3 d预 防性应用抗生素。
8、术后3~6月内不要下蹲拾物。
9、平时要避免和控制各种感染,患髋有情况随时来诊。
第十九页,共36页。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
10.术后48 h内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变化,如患肢皮肤 青紫、皮温低、足背动脉消失或减弱,应及时处理。
11.术后2—3 d拍x片,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情况。搬运病人或使 用便盆时要特别注意,应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动作,
防止脱位。如病人发生髋关节剧烈疼痛,应立即报告医生, 进一步明确有无脱位。
第二十页,共36页。
髋关节术后的“三防”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位应做到“三防”:
①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内旋, 术后穿防旋鞋或做下肢牵引,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
②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 ③防健侧肢体靠近患肢而过度内收,目的是预防人工
制定护理计划,协助做好各种辅助检查。要求吸烟者忌 烟,让病人了解咳痰的重要性,教会其咳痰的方法。训练患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1
避免牵引过紧,以免腓骨小头受压造成腓总神经损伤。
2
患肢下方置入软垫,抬高,可防止下肢外旋,腓骨头受压。
3
进行持续被动关节活动器锻炼时,肢体放于机器上应注意不可外旋。
4
对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以免延误诊断。
5
腓总神经损伤
术后感染
A
F
B
D
E
C
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 大部分DVT发生在小腿腓肠肌静脉丛,部分通过繁衍扩展而向上侵犯股静脉。 病人会有疼痛、腓肠肌或大腿肌肉的压痛、单侧小腿水肿。Homans征阳性。 如何预防:术前、术后常规血管彩超检查 抬高患肢,腿下垫软枕或体位垫。 鼓励患者做踝关节及膝关节屈伸活动。 应用足底静脉泵促进血液回流,消肿治疗。 应用弹力绷带或有压力阶差的弹力袜。 术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开始活动,如按摩下肢等。 观察患者有无腓肠肌压痛。 遵医嘱预防性的应用抗血栓药物等。
脚踝的运动 目的:手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做,可减轻水肿、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小腿肌肉力量。 方法:1.足跖屈运动— 2.足背伸运动--- 将脚趾向上朝腿部弯曲 将脚趾向下朝足底屈曲
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运动 目的:保持大腿前方肌肉的力量,避免肌肉萎縮以作为离床前的 准备。 方法:1.平躺,患侧肢体伸直 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20-30次/组,1组/小时 患肢膝垫毛巾,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使膝窝紧贴毛巾,膝盖向下压,数1-5秒后放松,20-30次/组,1组/小时
02
遵医嘱按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配伍禁忌,确保疗效。预防口腔、呼吸道,肺部继发感染,积极改善组织缺氧,保护皮肤完整性,安排和理膳食,加强营养。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利用看书、听音乐等转移疼痛注意力 当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止痛剂 鼓励患者深呼吸
髋关节置换术
显露股外侧皮神经
显露股骨头、颈
9
髋关节外侧入路(Watson-Jones入路)
皮肤切口线
切断臀中小肌向外上方翻起
显露关节囊前外侧
10
髋关节后侧入路
根据入路与臀大肌的关系有改良Gibson入路和Moor入路 改良Gibson入路经臀大肌前缘,即臀大肌(臀下神经支配) 与臀中肌(臀上神经支配)间分离,较符合解剖要求 Moor入路则经臀大肌纤维间进入,显露较为充分
3
正常的人体髋关节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它包括两个主要的 部分:股骨近端的球形部分---股骨头被包容在骨 盆上的髋臼内。有一条韧带---圆韧带连接着髋臼 和股骨头提供了关节的稳定。 股骨头和髋臼的骨质表面均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 作为"衬垫,使它们之间的运动更加灵活。关节的 表面有一层薄的、光滑的滑膜组织覆盖。在正常的 髋关节中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出少量的液体,这些液 体对髋关节起到润滑作用以减少股骨头和髋臼之间 的磨损。
骨水泥技术
第一代:包括手工搅拌和指压填塞,临床失败率高 第二代:使用骨水泥枪和髓腔栓,进行髓腔冲洗、 压力 充填、柄体中心放置、真空或离心搅拌以减少骨水 泥孔 隙和提高骨水泥强度,股骨柄假体稳定性显著提高 第三代:假体表面的粗糙处理,预涂骨水泥技术, 增加界 面的抗剪切强度,假体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18
骨水泥固定原则
良好的髋臼骨床,髋臼假体被骨床完全覆盖 脉冲冲洗髋臼骨床,保持髋臼骨床的干燥 骨水泥植入加压,骨性髋臼打洞增加骨-假体结 合 保持假体周围骨水泥厚度均匀,在骨床与髋臼 之间置入数枚直径2mm骨粒等
19
人工髋关节的外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巡回护士管理要点
心理护理
术前访视,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消除 患者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对手术充满 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
气压止血带的管理
加强巡视,定时提醒手术者止血带使用时间
手术间管理
控制参观人员,保持手术 间空气洁净度,预防感染
术后并发症防治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 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发生 许多局部和全身的并发症,影响手 术效果。因此,术后重点应是如何 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一旦 发生如何处理。
麻醉及体位
• 麻醉:全麻或椎管内麻醉 • 体位:平卧位
手术步骤
• 仰卧位,于屈膝位在大腿上部扎气压电动 止血仪,在消毒铺巾后充气(或仅在放骨 水泥时充气)。
轻度屈曲膝关节,通过 髌骨前方做直切口, 止于胫骨结节
• 从膑旁内侧1/3处 剥离骨膜,将髌 骨向外翻以显露 整个膝关节
• 充分松解软组 织纠正各种膝 关节畸形
1、尿管的护理,尿管最好保留24
血
肿
• 血肿可造成骨质愈合障碍和增 加感染机会,多出现在老年病人 和术后48-72h内,关节活动较 多的病人
血肿的治疗
• 较小者保守治疗 • 血肿持续增大、皮肤张力增高、 局部剧痛,须切开引流和血管 结扎
出
血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
400ml-2000ml左右,大部分 依靠自体血和引流血回输技
被动训练
• 压腿练习:术后第2天病人可 坐起练习按压膝关节。将腿 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 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 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量 伸直,每次要维持5 min左 右,到病人可以忍受疼痛的 程度为止。
被动训练
• 术后3~6天:有 条件者介入下肢 CPM活动,早期 10°~40°,根 据伤口愈合情况 来增加运动角度, 到出院时达到 9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2)股骨骨折:①术中骨折:多出现在以下情况:取内固定物所遗留的空洞造成应力增高;骨骼发育不良或存在畸形;软组织严重挛缩;插入过大的假体锉或假体;骨质疏松造成骨强度下降.②术后骨折:骨质出现过分应力集中、严重创伤、假体松动、骨质量下降.采用的原则按术中骨折处理.(四)感染1.原因:包括术中污染、体内其它部位存在感染病灶、病人体质差、长期服用激素、手术期间存在隐匿感染等.2.预防:选择最佳手术时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采用层流手术室、使用紫外线、仔细手术区域消毒和覆盖、严格无菌操作、精细熟练的手术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手术室内流动人员的限制、防止切口污染等.(五)术后脱位1.原因:1术前因素:有患髋术前手术史、翻修术;2术中因素:后侧手术入路的选择、假体头的尺寸、假体放置失误;3术后因素:关节活动过早,尤其术后早期过早屈髋超过90°,或过早进行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2.治疗:治疗前需详细研究脱位原因.(六)术后假体松动:1.原因:1生物力学因素:作用于界面的应力、界面结合强度、应力遮挡和骨吸收;2生物性因素:磨损颗粒的产生和扩散、界面纤维膜的形成、破骨细胞的激活和骨溶解;3外科技术.2.预防:1改进外科技术,获得假体-骨水泥-骨组织或假体-骨组织界面间的最大结合力,同时减少作用在界面上的应力强度.2减少应力遮挡.3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4骨质疏松的治疗.七双下肢不等长1. 原因:1股骨颈截骨面不准确;2选用股骨颈过长;3特殊手术要求.2. 预防:1准确的术前测量;2术中测量比较.五、术后注意事项(一)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应用时机:术前半小时、术中、术后两日内合理使用药物选择:盐酸去甲万古霉素400mg 1次/12小时;广谱抗菌素尤其是针对G–细菌用量按说明书中重度感染标准剂量使用,抗生素选用时注意格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覆盖,避免重复.常规患者术后第3天停止抗炎治疗医嘱,若患者体温异常或存在其它特殊情况,经责任医师同意后可调整或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二)辅助性用药和补液量手术当天补液量正常生理需要量3000ml+术中失血量+预估追加失血量补液内容钾溶液能量,以糖水为主糖尿病患者禁忌平衡液胶体液包括血浆及代血浆制品患者血压偏低或白蛋白低于30g/L,建议补充血浆预防应激性溃疡甲氰咪胍、奥美拉唑根据病情及说明书口服药物术后根据病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对症治疗.术后根据病情口服铁剂及叶酸片.三输血量和时机常规手术出血量在200-300ml,术后引流量在200-400ml,绝大部分患者不需要输血支持.术中失血过多或术后引流较多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建议输血.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术前即贫血、一般情况相对较差、病变复杂、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的患者要考虑.根据综合判断出失血量,在术后1-2天迅速补齐损失血液量.通常输血量在400ml左右,以纠正患者贫血症状,辅助检查时血色素在90g/L以上.四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易患人群VTE易患于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群:1. 原发性因素:术前有凝血异常疾病2. 继发性诱因:高龄、既往有DVT病史、心脑血管疾病、下肢浅静脉曲张、糖尿病、长期卧床或瘫痪、创伤、恶性肿瘤、肥胖高胆固醇水平、口服避孕药、吸烟、酗酒等基本预防措施1. 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术前有深静脉血栓既往史、血小板计数>×109/ L 、静脉曲张2.解决静脉淤滞:①抬高患肢、尽早离床活动②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③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3.避免血管内膜损伤:禁忌在下肢同一静脉进行反复穿刺4.选择性强化监测尽早明确诊断:对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在不同时间连续检查以排除VTE5.加强临床护理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肿胀程度、浅静脉充盈、下肢周径、腓肠肌压痛试验.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引流通畅情况等.1.术中监护:确保术中体位垫的使用选择低压硬膜外麻醉:引起下肢血管舒张改善静脉淤滞小腿为主保持充足血容量,尽量自体输血密切注意血压鼓励深呼吸加压注入骨水泥和插入股骨柄2.手术操作技术改进:术中避免长时间关节内收位及过度牵拉手术的操作尽量轻柔无创术中止血彻底少用止血药避免高凝机械预防措施术后早期开始下肢肌肉收缩训练足泵练习以及患肢屈伸功能锻炼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药物预防措施1、利伐沙班拜瑞妥:术后6小时开始采用利伐沙班10mg 口服 1次/日预防深静脉血栓,连续用药35天,首次服用前需观察术肢感觉、动度、血循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暂停用药并作急诊CT排除硬膜外血肿压迫可能.怀疑DVT患者及时查患肢血管彩超并联系专科会诊.2、低分子肝素针剂速碧林:围手术期使用.五切口、引流管管理术后12小时开放负压引流每日记录引流量、引流液性状每日引流量小于40ml,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拔出引流管,最迟不超过术后48小时拔管时同时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切口出现明显发红,周围皮温明显升高,皮缘出现水疱、发黑坏死表现需每天更换敷料,必要时需在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切口正常愈合则住院期间敷料保持绝对干燥的情况下不需更换敷料;一旦敷料轻度渗出,立即换药观察切口,更换敷料.六术后康复治疗1、术前教育练习腓肠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各个动作并掌握要领熟练进行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维持肺部功能2、医生根据科内相应病种康复锻炼标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从术前、术后当日至出院前,每日由医生或护士指导督促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3、科室配备CPM机、蜡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等相关器材.4、给每位患者发放纸质康复训练计划要求,要求每位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由门诊医师继续根据患者出院后训练情况进行阶段情康复指导.5、定期电话等随访,行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必要时行功能录像.七内科原有疾病治疗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原有内科疾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病、肺部病史肾病史、肝、肾病史、糖尿病史血液病史、消化道溃疡、神经系统等病史2、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定、调整围手术期相关治疗计划3、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六、出院医嘱1.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痛、液体流出,或连续2天体温超过38度,或无疼痛的人工关节新发生的疼痛或疼痛、不适加剧应及时来院诊治.2.在家人或护理人员充分保护下扶双拐行走,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根据行走的情况逐渐改双拐为单拐直至弃拐,最好终生使用手杖在您的手术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减轻人工关节的负重.3.防止跌伤以免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等.4.术后半年内、最后终生禁止以下活动:原则: 髋关节活动不能超过髋屈60度、内收20度、内旋20度;外展20度、外旋20度、后伸10度等以防止人工关节脱位.具体如下:1)不能坐低于1米的矮板凳、沙发、床、马桶等,不能下蹲.2)不能翘二郎腿、打盘腿、双大腿交叉等.3)卧床休息时不能翻身,两大腿间垫压缩后厚度仍为20-25厘米的软枕.4)平卧时臀后不能垫厚度大于5厘米的便盆、气圈、枕等以防止髋关节过度后伸.5)坐卧时不能向健侧侧身取物、接电话等.5.增强抵抗力,防治感染性疾病.有拔牙、口腔皮肤感染、消化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各类可能发生感染和已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一定积极治疗,以防止发生人工关节感染.并最好咨询您的手术医师.6.进行以下检查和治疗,必须使用抗菌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1)膀胱镜、结肠镜、直肠镜检查2)包括洁牙在内的口腔科治疗3)任何种类的手术4)留置导尿管3.肌力锻炼:直腿抬高屈髋小于20度..4.体重超重患者应适当减轻体重.采取不增加膝关节负荷的锻炼方式如游泳.5.防治骨质疏松和其它疾病如糖尿病.6.防止深静脉血栓:踝关节主动伸屈、股四头肌主动收缩;长时间站立时穿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坐、卧,如长途旅行坐飞机、汽车等定时作上述练习、行走,高危病人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髋部多次手术等患者咨询医生并酌情使用预防性药物.7.禁止剧烈运动如剧烈的跑、跳、登山等.避免翘二郎腿.8.门诊随访:手术后的1月、2月、3月、4月、6月、9月、1年、1年半、2年,以后每半年或1年随访一次.有任何可能与关节有关的不适、病变等必须急诊或门诊随访.门诊随访时请到您的手术医师处或关节外科医师处咨询9.门诊随访时间:每周二下午、每周四上午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门诊部骨科,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髋膝关节外科【李章华廖文王志林主编本书共分两篇,详细地介绍了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简史,生理解剖与生物力学,关节的检查,置换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手术技术,术后康复,疗效评价等内容。
本书在注重基础理论的阐述的同时,更眷重地描述了每一个手术的具体过程,以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本书作者多为一线临床医生,他们在工作中边摸索边治疗,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临床经验,为基层医院从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医生提供了既系统又实用的参考资料。
本书适合骨科及相关专业医师参考阅读。
第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市第一章人工髋关节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一、人工髋关节发展筒史1891年,Gluck首先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之后,Jones将金箔覆盖于截骨面上完成了金箔关节成形术,提出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概念和应用的可行性。
但在此之前Ollier、Lexer、Loewe、Beer等已先后利用肌肉、筋膜、皮肤等进行隔开型关节成形术,开始了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早期探索。
1923年,Smith Petersen设计了一种玻璃杯状假体套在股骨头表面行单杯成形术,它被认为是髋关节置换术的鼻祖。
他们的尝试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大部分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开展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工关节仍没有很大的进展。
人们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探索。
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并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20世纪40年代起,人工关节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
60年代,英国John Charnley使人工关节置换进入了新的纪元。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已经普及并广泛应用,尤其是人工髋、膝关节。
在西方国家,髋关节置换术是继胆囊切除术而占第二位的手术。
在美国,每年开展的髋关节置换术不少于20万例,而在全世界每年髋关节置换术就约50万例。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总结人工髋关节的发展过程,以便推动人工髋关节的发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现按人工髋关节发展史的重要纪事将其分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再度兴起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
1938年,Smith Petersen采用了生物惰性较好的钴铬钼制成的金属杯并广泛推广使用。
1938年,Phillip Wiles设计了全金属的全髋关节,治疗了6例病人,Phillip Wiles被认定是第一位施行真正的全髋关节置换的人。
1939年,Haboush对Smith Petersen假体模式作了改进,设计了带边缘的钴铬钼合金杯。
1940年,Valls和Townely在美国进行了短弯柄形股骨头假体的半关节置换术,Mckee用黄铜和不锈钢假体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
1941年Moore和Bohlman设计了自锁型人工股骨头,其柄为直柄型并带有自锁孔。
同时期Thompson设计出弯度更大的实心柄型人工股骨头。
这些关节成为后来的McKee,Muller,Harris,Aufranc-Turner等全髋关节的参照。
Urist和McBride设计了凸面带尖或脊状突起的髋臼假体,当今某些髋臼假体仍沿用这种模式。
1943年,Harmon用丙烯酸酯杯做了16例髋关节置换术。
第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第一章人工髋关节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一、人工髋关节发展简史二、我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发展三、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四、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第二章髋关节的生理解剖与生物力学一、髋关节的生理解剖二、髋关节的滑膜、滑囊、滑液三、股骨头的生物力学四、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五、关节置换术后的生物力学问题第三章髋关节的检查一、髋关节的物理检查二、髋关节的X线检查三、常用的其他检查第四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假体的选择与固定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禁忌证三、髋关节假体的选择四、髋关节置换的固定技术第五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准备一、评定是否符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适应证二、术前准备三、术前模板测量四、麻醉方式选择第六章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入路二、假体安装标准三、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第七章其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三、保留股骨颈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第八章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一、术前计划二、手术技术三、微创的优缺点四、微创THR治疗效果五、展望第九章特殊疾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一、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三、类风湿性关节炎四、强直性脊柱炎五、髋臼内陷症六、发育性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七、髋关节骨性强直八、髋臼骨折九、股骨颈骨折第十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处理一、术后神经损伤二、术后血管损伤三、双侧肢体不等长四、脱位和半脱位五、异位骨化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七、肺栓塞八、骨折九、假体松动十、感染十一、骨质溶解十二、大腿疼痛十三、跛行十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肌无力第十一章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疗效评价一、临床评定二、术后X线评定和测量三、康复评定四、临床随访第十二章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一、手术适应证二、手术禁忌证三、术前准备四、手术入路五、股骨柄和骨水泥的取出六、髋臼杯和骨水泥的取出七、股骨重建八、髋臼重建第十三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原则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康复三、术后随访第二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第十四章人工膝关节发展简史一、假体的演变及设计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现状第十五章与膝关节置换相关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解剖基础理论一、膝关节的结构二、与关节置换相关的解剖特点第二节生物力学基础理论一、膝关节的运动二、膝关节稳定的维持三、膝关节的负荷与磨损四、股胫关节的接触面积五、股骨、胫骨关节面下松质骨的强度六、髌股关节力学特点七、人工膝关节术后生物力学特点第十六章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与研究一、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基本问题分析二、人工膝关节设计中的膝关节运动学三、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在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中的影响四、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的研究五、快速成型技术在人工关节产品中的应用六、人工膝关节假体的CAD/CAM研究第十七章人工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二、禁忌证三、不同假体的选择依据第十八章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一、皮肤切口二、关节囊人路三、复杂情况下膝关节的手术显露第十九章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处理一、术前评估二、手术计划三、术前准备四、术中处理五、术后处理第二十章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操作一、全膝关节置换术二、单髁关节置换术三、铰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四、软组织平衡五、特殊情况的处理六、术中应注意的问题七、目前手术上仍存在争议的问题附录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手术操作一、手术人路二、股骨截骨三、胫骨侧截骨四、测试关节力线、关节间隙及关节稳定性五、髌骨截骨六、植入部件七、关闭切口第二十一章微创技术与膝关节置换一、技术特点二、常用手术人路三、初步结果四、展望第一节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一、人工单髁的发展过程二、人工单髁置换结果三、UKA患者的选择四、手术原则五、单髁人工关节假体的选择六、膝单髁人工关节置换术七、微创单髁置换术第二节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一、术前评估二、手术技术第三节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一、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缺点与计算机辅助导航的优势二、发展简史三、手术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四、手术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五、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TKA手术操作(德国Orthopilot导航系统为例)六、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TKA中的应用七、计算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第四节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一、研究背景二、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提出第二十二章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的原因二、术前评估和计划三、适应证和禁忌证四、翻修手术的原则五、全膝关节置换翻修假体的选择六、手术人路七、三步翻修手术技术八、假体的取出与植入九、髌骨的处理十、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Link公司ENDO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为例第二十三章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一、术中副损伤二、术后并发症三、系统并发症第二十四章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一、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二、康复运动的重要性三、康复目标、原则与康复方案四、康复运动开展状况五、康复效果的评价六、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七、术后疗效评定及结果评估更多内容请参考:/book/html/?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