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初中物理八上《3.1认识声现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3.互动讨论,解决难点:针对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关系、声音特性对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4.联系生活,应用拓展: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通讯等,并引导学生关注噪声污染问题,探讨防治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声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3.教师强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提醒学生关注噪声污染问题,自觉保护听力。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结束课程,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留意身边的声音现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声音,记录其产生的原因、传播过程和特性。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个声音现象,将观察结果和解释整理成一篇短文,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6.课堂反馈:请同学们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现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将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掌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差异。
3.理解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并能运用这些特性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3.1认识声现象》一等奖(教案)
3.1 认识声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
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4.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或小闹钟)、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装有色儿的玻璃缸、抽气机、鼓、小纸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根据素材中的图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
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我们足如何听到声音的?……二、新课教学〔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感觉一下。
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播放蟋蟀呜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呜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呜叫时的姿态?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生乙:鸟呜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生丙: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1认识声现象 课件 (共16张PPT)
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B )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6.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 是因为 ( D )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7.《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夜 宿,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 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D、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声音可以在大地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海水中传播 C. 声音可以在任何空间传播 D.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下列哪
种物质振动引起的( B )
A.嘴
B.空气
C.笛子
D.液体
5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
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
—· 认识声现象
(一)、声(sound)的产生
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 2. 用手拨动钢尺
结论: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
发声也停止。
止,
想想议议: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 是怎样发声的?
蟋蟀、蜜蜂 青蛙
竖笛 吉他
(二)、声音的传播
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已不
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声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条会被琴
弦弹开。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 声音
固体传声速度快且固体传声效果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认识声现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18张PPT)
一、声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3.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4.利用转换放大法可观察到声源的振动
一、声源 说出以下物体如何发出声音的
翅膀振动
鸣囊振动 雨水振动 空气柱振动 木鱼振动
5.固体、液体、气体均可振动发声
二、声的传播
为什么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也听不见?那么宇航员 在太空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
宇航员通过无线电波交流
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
6.声音具有能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了信息与能量。
三、声传播的速度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裁判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还是看 到枪冒烟开始计时?为什么?
若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的成绩是提高了还是 降低了?
二、声的传播
4.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如图所示,把一个闹钟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
通电以后我们可以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 内往外抽气,这时会有什么发现?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钟平内, 我们听到的铃声会怎么变化? (1)现象:抽气时铃声减弱。 (2)科学方法:实验加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5.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讨论:我们能听见身边同学的话语,能听见鸟儿的歌声,
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二、声的传播
向四周传播的水波
疏密相间空气的传播形成声波
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二、声的传播
右侧音叉振动发声,为何能将 左侧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开?
声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二、声的传播
拍手能将鱼缸中的鱼吓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1.认识声现象(共29张PPT)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想一想:观察下列情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敲击轨道 进行检查
声音能通过 绷直的线进 行传播
钓鱼时要 安静,怕 将鱼惊跑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
能听到水中 音乐芯片发 出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声音的介质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生活中声的传播实例
在太空里没有空气,宇航员 只能靠无线电波相互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以笔尖为圆心高低起 伏的波浪,一圈一圈向外扩展、传播。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声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空气 中传播,但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说明了什么? 3.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
讨论交流:声的传播有多快
在终点计时的人先看 到冒烟,后听到枪声。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声的传播需要时间
新知探究 三、声传播的速度
1、声速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声速。
2、常温(15℃)下几种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名称 空气 水
大理石 钢铁 铝 玻璃
传播速度v/(m/s) 340 1460 3810
新知探究
一、声源
做一做,想一想
活动1:把一条塑料薄膜拉紧,放在嘴边吹, 当发出声音时,嘴唇会感觉薄膜在振动;
活动2:把手放到正在播放歌曲的收音机上, 你的感受是什么?
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新知探究
一、声源
观察 发声体在振动
优美的琴声来自于 青蛙“呱呱”的叫声是
琴弦的
; 由于它的鸣囊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1节认识声现象
歌词大填空
声音
• 物体 * * ,物体 * * ,会发声,会发声; • 物体停止 * * ,物体停止 * * ,不发声,不发声。
• 声音传播,声音传播,靠 * * ,靠 * * ; • 真空 * * 传声,真空 * * 传声,不传声, 不传声。
• 耳朵灵敏,眼睛明亮,才聪明,才聪明; • 注意保护耳朵,注意保护眼睛,别放松,别放松!
真空铃实验结论:
1.声音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 2.真空 不能 传声。
3.声音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才能传 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我们称为 声的 介质
活动:
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轻敲桌面或抓桌 子,另一个学生捂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紧贴 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
结论: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你能听到敲击声吗?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认识声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
声是怎样产生的?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__动__ 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都在__振__动__, 当振动停止时,发声 就__停__止__ 。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思考
声是怎样走进我们的耳朵里的?
观察发现
将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后, 我们 能 (能,不能)听到电铃声,能 (能, 不能)看到电铃的槌在敲击铃。当空气被逐 渐抽去时,电铃声会 减弱 (减弱,变得更响 亮),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 不能 (能,不 能)听到电铃声,所以声音 不能 在真空中 (能,不能)传播。打开真空泵阀门,让空 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又 能(能,不能)听 到声音了。所以声音 能 (能,不能)在空 气中传播。
能 ,此时的声音是由什 么物体传播的? 桌子。
3.1认识声现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演示课件
质常简称为介质。 B.家中的电视机可以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四、升华和凝华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5、光速: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
第一节 认识声现象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人耳如何听到声音?
活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自己发声说: “我爱物理”!手摸 喉咙,感受是什么?停止发声时又是 什么感觉?
★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其发生 声!观察发声时和停止发声时有什么 不同?
★你能矿泉水瓶当中的水发声吗?发 声时和停止发声时有什么特点?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盖革-米勒计数器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人的听声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考点一、声音的利用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 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Q=mq=200kg×4.0×107J/kg=8.0×109J;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1 认识声现象 课件 (共17张PPT)
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 _真__空_____不能传声。
4.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 说明___声__音__可__以__通__过__固__体__传__播____。
5. 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 老师的声带_振__动___ ,在空气中产生_声__波___,再引 起学生的鼓膜__振__动_ 。
(3)真空不能传声。
思考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鼓面的振动带 动周围空气振动, 形成了疏密相间的 波动(波)向远处。
声速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思考题: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 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
6.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____m/s,等1于224_____ km/h。
7. 在峡谷中大叫后能听到回声,回 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_1_s___,人耳能把原声和 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 则反射该声音的高山距离51人0 ______ m。
资料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如果将发声的振 动记录下来,需要 时再让物体按记录 下来的振动规律去 振动,就会产生与 原来一样的声音, 这样就可以将声音 保存下来。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振__动__, __振__动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靠的是 __声__带___的振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1认识声现象 课件(共20张PPT)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1认识声现象课件(共20张PPT)(共20张PPT)1.认识声现象课程讲授新课导入本课小结我来闯关素养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观察与思考无处不在的声现象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回答问题欣赏美妙的旋律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刺耳的噪声请回答1.以上活动我们都听到了什么?2.我们所听到的“声”有哪些不同?以上现象我们听到的都是声音,有些声音是美妙的旋律,有的声音必须借助仪器才能听见,有些声音对人体健康有害。
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声音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学习“声”都学习哪些内容?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些声音又是怎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一、声源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源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思考与回答下列声音的产生声源各是什么:一、说话声;二、二胡演奏声;三、雨声;四、笛子声;五、车间磨刀刺耳的噪声。
下列声音的产生声源各是什么:一、说话声(声带振动)—声带;二、二胡演奏声(琴弦振动)—弦;三、雨声(雨水振动)—雨水;四、笛子声(管中空气振动)—空气;五、车间磨刀刺耳的噪声(刀具振动)—刀具。
1.“晨钟暮鼓”声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2.打手机听到的声音是怎么来的?3.雷声又是怎么产生的?1.“晨钟”是钟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暮鼓”是鼓面振动产生的鼓声;2.打手机听到的声音是由听筒纸盆振动产生的;3.雷声是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
二、声的传播声音是怎么传播的,我们又是怎么听到声音的?1.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或者说声音的传播必须借助于介质。
2.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固态和液体。
3.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传播的速度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问题的提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八年级上册教科版物理】3.1.认识声现象
1.认识声现象【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并且知道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3.知道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340m/s,了解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及温度对传播速度的影响。
【自主预习】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m/s。
3.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在传播速度最快,在传播速度最慢。
【课堂探究】1.指出下列发声现象是由什么振动的结果:悠扬的钟声;海浪的波涛声;气球破裂时的爆裂声__________;水沸腾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下雨天听到的雷声________________;用嘴贴着空瓶口吹气发出声音___________。
2. “小声说话,小心隔墙有耳”说明能够传播声音;一钓鱼者说:“轻点行走,不要吓跑了我的鱼”说明能够传播声音;另一钓鱼者说:“不要说话,不要吓跑了我的鱼”说明能够传播声音。
3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4.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提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
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5.通过本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写出来,并与同伴交流一下,看谁总结得好!【效果评价】A组1.“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产生的。
2.在抗日电影《铁道游击队》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3章 1.认识声现象 (共28张PPT)
6
由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由木鱼振动而产生声音
7
思考一:是不是物体不振动就不产生声音?
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用手捂住音叉, 声音立刻停止。
思考二:气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
向笔帽中吹气可发出声音
思考三:液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
晃动水瓶发出声音,把水倒人另一个杯子中 也可以发出声音
(2)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2
思考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说说看
1.在游泳池游泳的人, 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 边人的谈话声. 2.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 境的安静. 3.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 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 将鱼诱入鱼网.
(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
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 水中,仍能听到铃声. ……
三. 声速
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 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 之;气体中最慢。
•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3
科学探密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振动,蝴蝶每秒振动五六次, 蜜蜂每秒振动三四百次.当蝴蝶和蜜蜂同时从你 身边飞过时,凭听觉你发现了谁?为什么?
18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称之为声波
19
20
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 声波能使物体振动,具有能量。
21
• 当核潜艇在水下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声纳和 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其 中声纳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对目标进行定
位的,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22
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3.1《 认识声现象》(共19张PPT)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3. 现在有一种窗户用两层玻璃制成,两层玻璃之间几乎是真空,这 种玻璃隔音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 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 球的作用是( C)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人耳的听声能力
频率(f):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人的听声频率范围:20Hz~20000Hz 次声:低于20Hz的声。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
当堂检测
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振动 而产生的,并经 空气 传 入人耳。
2.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
实战应用3:
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 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假如 你的眼睛被蒙上,那么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 顶附近飞过,则( ) A 、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 B 、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 C 、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D 、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问题导向6:这个视频说明了什么?
活动:观看“会跳舞的烛焰”的视频
实战应用1: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了, 这是因为:( ) A、声音传入人体中了 B、锣面停止了振动 C、锣面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了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实战应用2:
太阳的表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剧烈的大爆炸, 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这 是因为( ) A、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实战应用4: “中考对接”
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没有听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
谢谢大家,再见!
问题导向2: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
活动(1) :认真观看“真空铃”视频回答以下 问题:①、实验中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给我们的?②、真空能否传声?
问题导向2: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
活动(2):一名学生在桌子的一端敲击桌面,另一 名学生在桌子的另一端用一只耳朵紧贴桌面,用手 紧捂住另一只耳朵,另一端的学生感受桌面能否传 声?
问题导向3:声的传播速度与那些 声 速(m/s)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3.1 认识声现象
第1节认识声现象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从声音产生的原因入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到声音的接收范围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声现象的基本概念,为随后学习声音不同的特性做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物理不久,虽然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实验、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还较弱,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还比较肤浅,因此本节课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中学习。
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并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验观察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和体验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声现象,了解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不能传声;掌握声速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3.了解人耳的听声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难点:设计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续表(4)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5)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探究活动2:空气传声。
(1)将两个音叉相互靠近放置。
(2)将乒乓球(或通草球)靠近一个音叉。
(3)敲击另一个音叉。
(4)观察到乒乓球(或通草球)跳动了起来。
教师提问:为什么乒乓球(或通草球)会跳动?我们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但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那液体和固体能传播声音吗?提问思考:声音如何传递能量?教师演示实验:正在播放音乐的音箱,可使放在附近的烛焰抖动。
弱再变强。
播声音声。
讨论、交流并回答右边的音叉振动产生声音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上动起来(来。
问题传播声音。
的确随着音乐声抖动。
续表教学反思。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认识声现象
(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2.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 境的安静.
固体 1.声音可以在:______, 液体 气体 _______,_______中传播. 不能 2.声音在真空中______ (填“能”,“不能”)传播.
3.声音产生及传播的条件: 振动物体(声源) ①_____________ 有传声物质(介质) ②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体振动发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 质中传播→引起鼓膜振动→听觉神经
科学探密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振动,蝴蝶每秒振动五 六次,蚊子每秒振动二百五到六百次.当 蝴蝶和蚊子同时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现了谁?为什么?
知识链接
频率: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D
• • • • •
3、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了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A
• 4、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了,下列原因 正确的是( ) •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Hz表示: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为10次。
人的声带振动能够产生64Hz~1300Hz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20Hz~20000Hz声音。 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
超声和次声我们都听不见 !
振动 振动 1、声音物体_____产生的,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3.1 认 识 声 现 象
石鹅中学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3.1认识声现象 (共27张PPT)
1.认识声现象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点击喇叭播放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扬声器发声、水和沙土传声等
实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通过观察实验建立理论的科学 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 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实践;注意在 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1、声音 能 在气体中传播. (填“能”或“不能”)
2、声音在真空中 不能 传播. (填 “能”或“不能”)
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 也听不见,这是为什么?那么宇航 员在太空中 采用什么方 式进行交流 呢?
液体和固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你有相 关的生活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吗?固体来自液体都能传播声音实验结论
一、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1、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
2、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把 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间接表现出来.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说出以下物体如何发出声音的
苍蝇飞舞起来, 由翅膀振动发出 声音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
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
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D )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3.1认识声现象
第一节 认识声现象
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在我们身边都有 哪些声音呢?
试一试
这些物体是如何发声的?
课堂实验: 手触摸喉咙发声,体会有什么感觉 将纸拉紧放在嘴边,吹气,当发出声音时
嘴唇有什么感觉
常见错误:“气温”
练习:
1、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 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 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____(填“快”或 “慢”)的缘故。
2、 声音在水、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 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
想一想
什么样的物体在发声?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课堂实验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音叉实验
音叉实验
实验步骤:将发声的音叉迅速紧 靠悬挂好的静止的乒乓球
实验现象:乒乓球被弹开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实验研究方法:转换法
音叉实验
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将音叉微 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我们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大多来 自空气传播的
水(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花样游泳
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 钢铁(固体)可以传声
在月球上或太空中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大声 的说话,结果还是听不到,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思考问题:
❖我们看到水波,为什么没有听到水的震 动?
音叉实验
实验步骤:将发声的音叉迅速插入 平静的水面
实验现象:水花溅起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4、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声音产生的原因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
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
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
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
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
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
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
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
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
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
不发声时的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声音的产生
声音产生需要介质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
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物理
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
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
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
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
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
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
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
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
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
水面的情况。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
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
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呢?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
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
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
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
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
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
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
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
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
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
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回声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
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
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
中不能传播声音。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
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
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说明声音
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
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
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
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
那么声音的传
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
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
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
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
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
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250C
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
播声音。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自学课本回答上面的问题
想想议议
分组讨论分析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认识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