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之旅

合集下载

四1登月之旅

四1登月之旅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 万千米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见的月光是它所反射的太 阳光。月球表面基本上没有大气,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表 平均温度白天为107℃,夜晚降至零下153℃,向阳面与背 阳面的温度为120℃~-150℃,夜晚和太阳不能照射到的 阴影区的温度仅为-160℃~-180℃,由于最低与最高温 度为-180℃~130℃,所以温差可以达到300℃以上。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月球的表面积约为3800万平方千 米,只有地球表面积的1/14,大约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4 倍;月球表面的重力也只有地球表面的1/6。如果你的体重是 60千克,到月球上就只有10千克了,因此在月球面没有水。月球的永久阴影区可能存在水冰。月球 南北两极的月壤中确实存在水冰。它们是彗星撞击后残留下 来的,并在月坑的永久阴影区中得以长期保存。月球表面总 共大约有66亿吨水冰,但水冰的收集和加工比较困难。 大量的测试表明所有月球样品中都没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它不含有活动的有机体或它本身固有的有机化合物。 在地球上看月球,只能看到月球的半个球面,而这半个球 面基本上是月球的同一个半球的表面。这个总是朝向地球的 半个月球面,叫做月球的正面。月球的另一个半球面,总是 背着地球,叫做月球的背面。在地球上,人们是无法直接观 察月球背面的。自从1959年月球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 的照片以后,人们才开始对那里的月球表面特征有所了解。
伽利略看月球: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加利莱伊· 伽利略听说有人发明了这样 一种仪器,它可以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近些。伽利略把两块透镜 放置在一个木制筒的两端,很快就做成了他自己的望远镜。这两块 镜片将射入木制筒的光线聚焦,从而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近得多。 当伽利略把望远镜对准月球时,他所看到的比他以前的任何一个人 看到的都要详细。月球的表面形态包括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2)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登上月球。

在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就表达了人们向往月球的美好愿望。

多少年来人类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飞船接近月球照相观察——对所看到的月球表面的研究——推测环形山的形成——模拟实验分析——终于完成登月之旅——采集月球表层样品带回地球分析等等一系列的探索,才对月球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即: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目前唯一亲自登临过的星球。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并对月面的形成做出了各种解释和研究。

第二,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问题,需要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解释。

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地球上陨石坑的有关图片,思考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然后通过实验,解释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千米之间。

至于环形山的成因,科学家认为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的。

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往沙盘里丢石子,并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陨石坑”,观察坑的影子的变化,从而确定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环形山的效果最好。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第三,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

课文首先指出月球是一颗公转周期为27.3天、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并从空气、水、温度等方面介绍月球环境。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4.1登月之旅-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4.1登月之旅-附知识点梳理

4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登月之旅》。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来谈一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处于《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知识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本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入,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作为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探究为这个单元的后续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对于本课所探究的月球的基本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与生活实践的体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对于月球上的具体情况,例如环形山的形成等问题还比较模糊,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应把握好重、难点,让学生对于本课关于月球的内容理解更加明了,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年龄与心理特征以及新课程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4、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

学生准备:收集月球知识的相关资料、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最后,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请看大屏幕。

(播放“月球月色录像资料)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月亮、月球)我问学生:去过月球吗?想去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一起去月球旅游。

然后.讲述:每当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升上天空,月亮就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

六上《登月之旅》

六上《登月之旅》
登月之旅——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
古代: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神话)
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 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 “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 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 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 来了。”翌(yi)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 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 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传说是 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 照。
环形山
二.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 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1.判断: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 (X ) 2.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 流星) 和( 陨石)撞击形成的。
3.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 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三.实验
1.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盘子,细沙,石子 (1)准备材料: (2)步骤:
柯林斯
阿姆斯特朗 阿尔德林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 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 。
宇航员 阿特朗的名言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 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 是巨大的一步!
空气 六、月球上没有( ),也 没有( );月球上( ) 液态水 温差 很大,最高可达( ),最低 可降至( )。月球上的引 100℃ 力只有地球上的( ) 零下170 ℃ 六分之 一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 五百丈的月桂树。汉 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 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 学习,被贬到月亮里 砍月桂,但月亮中的 月桂随砍随合,砍伐 不尽,因而后世的人 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 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 形象。
吴刚伐桂
课本 51页
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评课记录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评课记录

《登月之旅》评课记录王老师今天执教的《登月之旅》一课的设计可以用大胆创新、简单明了、朴素平实、收放自如、以人为本五方面来进行评析。

大胆创新:王老师将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通过微课视频使其成为一课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使课堂的主脉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

让学生亲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摆的过程。

简单明了:一是教学环节的设计简单明了,目的性强,其实整体设计就分为两大部分:先认识通过视频实验模拟实验来揭开本课重点问题的研究。

王老师没有单纯地利用这个问题做过渡,在这里,让学生通过多测几次来体会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科学、精准的数据是要通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到的。

这一重要的科学思想为下一个环节“研究影响环形山的形成”的因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是教师语言简单明了,问题设计逻辑性强、指向性强。

六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已经较强,教师的问题就不能过碎,让学生有一个连贯性的思维过程。

王老师在这一问题上做的比较好,她更多的是注重引导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

朴素平实:王老师这节课实验器材简单适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器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科学的生活化,感受身边处处是科学。

教师在课堂上从摆的构造到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再到设计实验验证猜测,都力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式亲历亲为每个探究活动。

操作前,教师更是利用师评、生评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过程等。

力图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收放自如:在探究环节,教师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开展的过程,对这一过程,教师给予了指导并直接参与学生讨论。

以人为本:本节课始终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能主动地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里王老师就是在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参与中自己建构知识,自己锻炼能力。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我的登月之旅作文

我的登月之旅作文

我的登月之旅作文我的登月之旅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我的登月之旅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风拂过枝头,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我趴在窗前欣赏着那孤独的月亮,幻想着那些嫦娥,吴刚、玉兔、外星人……我真想目睹那一风光啊!这时,我感到一股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我渐渐地合上眼睛。

“请问您是厦门市青少年宫的赖乐彤吗?”从梦中隐隐约约飘来了如风一般清脆的声音。

“是的,您是哪位?”“我是A集团登月处秘书,您很幸运,昨天举行的登月抽奖仪式,一位总统来抽奖,那箱子装得满满的,里面是全球人民的名字,您万分有幸被抽中了。

”“真的!”我还一位这是个骗局。

“这还能有假?”对方轻笑了一下,又说“你家门前有一架飞碟,不信,您去看看?”我走到门前一看,果然,一个不明飞行物体降落在我家门前,操纵的是一个三只眼睛肢体像章鱼的大嘴怪物,我“啊”地尖叫一声,不过一会儿就安静下来,收拾行李,与家人告别。

“长官,我已接到地球外星人。

”怪物用“千里传音”接听器对讲。

飞碟启程了,大嘴怪物娴熟地操纵着,不时转过来与我“叽里呱啦”一阵,说实在的,他语速太快,我甚至没听清它在说什么,我剥了一包干果吃,妈妈平常不让我吃,今天我偷偷带来了,大嘴怪物还掏出一包怪味糖与我分享。

我们突然进入了无重力状态,干果和怪果糖飘到空中,那些东西实在好吃,于是我长腿一蹬,一个个吃了起来,非常有趣,不信你试试看。

“嘭——”飞碟降落了,外星人把我请出舱门,只见无数外星人家族停在那儿,见到我便呼喊起来,送来飞吻,这让我无比骄傲,我搬出行李,啊——我“呼哧呼哧”地提着行李,本不该带这么多的,只见一只巨手帮我提了起来,我吓出一身冷汗,抬头一看,哦,原来是吴刚呀!我放松下来,吴刚另一手拿着一只巨斧,而我的行李安放在他的小拇指盖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 (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 (2)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 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 成的。
注意事项
1.石头要自然下落,手松时 不要用力; 2.用手取出石头时要小心,注意不 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 3.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石头离 开盒子的高度不能超过20厘米; 4.注意观察手电筒直射或斜射“陨 石坑”时的明暗变化。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 陨石的撞击形成的,这些坑 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于陨 石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它 们的撞击速度。
自学课本44页 内容,并与同学交流 你所获得的关于月球 的知识。
谢谢大家! 再见!
一、填空 1.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伽利略 利用自 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 环形山 、 高地 、和 “月海” 。 2. 月球 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27.3 天。 3.美国于1969年7月16日, 3 位宇航员乘坐“ 阿波 罗11号 ”飞船奔向月球,3天后 阿穆斯特朗 第一个登上 了月球。 4.月球上没有 空气 ,也没有 水 ;月球表面温差很 大,最高可达 127 ℃ ,最低可降至 -183 ℃;月球上的引 力只有地球上的 六分之一 。 5.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 宇宙的 流星 和 陨石 撞击而形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 多科学家通过各种望远镜观察 月球,发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 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他们把 它称为环形山;除此之外,月 球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 区域,称为月海。
【主动参与】
你们觉得这些月球表面的阴影和什 么因素有关呢? 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推测这些环 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 直到发现地球上被流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

左边第一个是阿姆斯特朗

登月之旅

登月之旅

注意事项
1.弹力球要自然下落,松手时不要用力。
2.用手取出弹力球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 坑”的形状;
3.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弹力球离开盒子的高度 不能超过25厘米; 4.注意观察手电筒直射或斜射“陨石坑”时的明暗 变化。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 成的。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 续发射了“阿波罗”12号至17号飞船,其中除 “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另5艘飞船均 登月成功,“阿波罗”15号至17号飞船的航天 员还驾驶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到月球上岩 石的样本。
我国探月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 ,分 “绕”“落”“回”三个实施阶段。“
第一、二期工程已经实施
2004年4,中国探月关键年——“嫦娥 工程”启动,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 射成功,载着中国祖祖辈辈的登月希望,向 月亮飞去。2010年10月1日18:59西昌卫星 发射场“嫦娥二号”成功升天, 中国探月工 程二期揭开序幕 .
4.引力约天,我们的“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仅仅是我 国探索月球的起点, 到我们能真正 登上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乘飞船 去月球旅行。以你们现在对月球表面情况 的了解,在出发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 备工作呢?
登月之旅
嫦娥奔月
直到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能 够更仔细的观察月亮。 坦此 形 发
的之 的 现 区外 坑 月 科 域, 科 球 学 ,月 学 表 家 称球 家 面 通 为表 把 的 过 月面 它 许 各 海还 们 多 种 。有 称 地 望 许为方远 多环都镜 暗形布观 黑山满察 而;了月 平除圆球
第三期将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计划约耗时20年。 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 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

幼儿园登月之旅:探索月球教案设计

幼儿园登月之旅:探索月球教案设计

幼儿园登月之旅:探索月球教案设计幼儿园登月之旅:探索月球教案设计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逐渐萌发,因此设计一个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教学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登月之旅是一个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主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打开思维,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一节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幼儿园登月之旅的教案,以帮助孩子们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个主题。

一、主题介绍1.1 月球探索的意义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对于月球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月亮是夜晚的天空中的一颗明亮的星球。

通过设计幼儿园登月之旅的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到月球的真实面貌,引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1.2 教育目标通过这节主题教学,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探索月球的意义以及月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等问题,引导他们对宇宙的探索。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为了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与月球相关的图片、地球仪、模型等教具,以及一些简单的科普书籍。

2.2 课前准备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3.1 月球知识普及通过展示图片、地球仪等教具,向孩子们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比如月球的表面特征、日夜温差等,让他们对月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2 探索月球的意义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有关探索月球的有趣故事,激发他们对探索未知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探索月球的意义。

3.3 月球探索活动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比如模拟登月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探索月球的乐趣,引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四、课堂总结及回顾在课堂的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孩子们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可以通过小结、提问等方式,让孩子们复习所学内容,并引导他们对月球探索的感悟进行分享。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幼儿园登月之旅的教案设计,我认为要兼顾趣味性和教育性,引导孩子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科学六年级上苏教版4.1登月之旅课件3

科学六年级上苏教版4.1登月之旅课件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 多科学家通过各种望远镜观察 月球,发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 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他们把 它称为环形山;除此之外,月 球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 区域,称为月海。
对 月 球 有 了 新 认 识 啦 !
1.环行山比较多 2.没有空气没有水
3.白天夜晚温差大 4.引力约为地球六分之一 5.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 6.月球一天一夜相当于地球农历的一个月 返回
返回
阿波罗登月
视频观看
1969年7月16日,奔月“旅行”开始了,三位 宇航员坐“阿波罗号”飞船以每小时40000千 米的速度奔向月球,上午1l时51分,阿姆斯特朗第 一个踏上月球表面,人们听到了从月球传来的第一 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 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是具有伟大历 史意义的时刻,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留 下了足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行山
环形山模拟实验
实验步骤: 1.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石子。 2.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3.用手电筒光直射或斜射“陨石”坑,观察所 产生的阴影有什么不同。 思考:思考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 形山效果最好?
下一页
环形山模拟实验
友情提醒:
1、不同的高度距离一定要明显,相同的高 度请组长指定一个高度; 2、做完第一次实验后,一定要将沙盘中的 坑弄平后才做第二个实验。 3、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返回
“东方红”一 号
长征一号
神 舟 二 号
神舟四号
下一页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 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图为航天员杨利伟。
2005年10月17日神舟 六号发射成功。
下一页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

《 月 之 旅 》 学 设 计 与 反 思 登 教
朱 志 桂
教 学 分 析
探索 宇 宙空 间 的兴趣 。
为 了 达 到 上 述 目标 , 节 课 教 本
就 让 我 们 踏 上 今 天 的—— 登 月 之
旅。
《 月之 旅 》 苏教 版 小 学《 登 是 科 学》 年 级上 册 《 索宇 宙 》 六 探 单元 的
想去 月 球 旅行 , 发 学生 的探 月兴 激
趣。
并 自然 引 出本 节课 的教 学 内容 。
二 、 解 月球 了
1 .探 索 月 球 的 主 要 历 程
本 节 课 的 学 习 主体 是 六 年 级
认 识 月 球 的 基 本 概 况 —— 模
( ) 话 : 秘 的 月 球 激 起 了 1谈 神
助 想 象 创 造 了许 许 多 多 关 于 月 球
车 ” 并 从 中 体 会 科 技 发 展 对人 类 , 登 月 的 巨大 推 到作 用 , 激发 学 生探 索 月球 的 热情 。
教 学 过程


导 入 新 课
的神 话 故 事 。你 们 知 道 我 国 古 代 有 哪 些关 于月 球 的神 话故 事 吗? ( 望 学 生 讲 出嫦 娥 奔 月 、 希 吴 刚伐 桂 、 玉兔捣 药等故 事 。 )
匿夏 1O Fra bibliotek互 。 鎏 幽
( 师 作 适 当 补 充 : 年 , 利 教 当 伽 面 的 照 片 ; 9 9年 , 美 国 的 阿 姆 斯 16
谈 谈 去 月 球 旅 行 的 话 题 , 出 月 球 引
略 看 到 的 月球 表 面 是 凹 凸 不 平 的 , 上 面 布 满 众 多 的 环 形 山 、 海 和 高 月

登月之旅教案与反思

登月之旅教案与反思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于月球的理解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月提供了支撑。

4.能做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重点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同时透过这个情况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人类的聪明智慧,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条主线: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顺着这条主线,把月球的面纱一层一层地揭开:由幻想登上月球,到地面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再到空中接近、拍照,最后终于登上月球,实践宇宙探索的飞跃。

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实验设计是一个难点,我做以具体指导。

学生对月球的向往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大量搜集相关月球资料,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产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播放月光图片2.谈话:有什么感受?想到月球上去看一看?我们就追随着人类探索月球的足迹,伴着科学技术一步一步的飞进,到月球上做一次旅行。

3.出示课题:登月之旅二.登月之前对月球的探索了解,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1.提问:关于月球,你想知道哪些事?2.谈话:关于月球,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

说一说,月球有哪些神话故事?3.播放探月音像资料。

4.伽俐略用望远镜观察月球,清楚地看到了月球的表面。

播放月球表面图片。

提问:月球表面是什么样?伽俐略把这些深坑起名叫环形山。

这些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5.引导学生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6.出示环形山图:一幅全是明亮的,一幅一半明亮一半暗。

引导观察分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7.做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1)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2)汇报交流补充完善。

(3)师对实验提出要求。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8.手电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讨论:在什么时间观察环形山影子比较合适?三.登上月球,知道了月球的基本情况1.讲述:美国实施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号登上月球。

《登月之旅》教学反思范文

《登月之旅》教学反思范文

《登月之旅》——教学反思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类越来越能够探索未知的领域。

而“登月之旅”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探索之一。

在教育领域中,有许多关于“登月之旅”的教学材料,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介绍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本文将对一次上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登月之旅”。

在这堂课上,我采用了传统教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PPT进行知识点讲解。

在开场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登月之旅”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并以此引入此次教学。

然后我以每个环节为一个知识点,逐一讲解了“登月之旅”的起始,起飞,着陆,行走,重返地球等步骤。

在讲解每个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介绍了更为详细的相关知识,如太空舱的构造,卫星的轨道,宇航员的装备,登陆器的构造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登月之旅”这一事件。

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丰富的展示和演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但是,在课程结束后,我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足以激发学生对“登月之旅”的兴趣。

虽然我采用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知识解释,但我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探索。

更好的方法是,给学生一些掌握情况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尝试一些实际操作和实验。

比如,通过为模型制作太空舱或写作宇航员日志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登月之旅”这一历史事件之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许多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知识讲解。

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集中于数字和技术的应用。

因此,在讲解“登月之旅”时,我可以采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使用AR/VR技术,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的实践体验来更好地了解这项历史事件,这样的学习方式将更有可能吸引年轻学生。

针对“登月之旅”的教学,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方式和方法。

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也需要对常规教学进行补充,采用更具互动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丰富和改进教材,有别于传统的死板讲解,创新地探索更适合年轻学生的AR/VR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快乐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小学科学1登月之旅(教案)

小学科学1登月之旅(教案)

小学科学1登月之旅(教案)登月之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月球的形成和组成;2. 学习月球的特点和表面特征;3. 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意义;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2. 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月球、登月舱、登月任务图片等;3. PPT或黑板报:用于呈现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短视频,在视频中展示人类登月的壮丽场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问学生是否有了解登月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信息。

2. 讲授:(30分钟)(1)月球的成因和组成(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报的形式,讲解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月球的主要组成物质。

可以配合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月球的形成和组成。

(2)月球的特点和表面特征(10分钟)介绍月球的特点,如无大气层、环境极其恶劣等。

并重点讲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如陨石坑、山脉、峡谷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或模型来了解这些特征。

(3)人类登月的历史和意义(10分钟)简要介绍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艰辛和伟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登月的意义,如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对人类文明的推动等。

3. 探究活动:(40分钟)(1)小组研究任务分配(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探究任务,如研究月球的轨道、制造一架登月舱、模拟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

(2)小组讨论和准备(25分钟)学生根据分配的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和准备。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素材和工具,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操作。

(3)小组展示和总结(10分钟)各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学生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

4. 复习与评价:(2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复习,并通过提问或布置问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顾课上所学的知识点,如月球的特点、登月的意义等。

[关于登月的小故事登月之旅]登月之旅ppt

[关于登月的小故事登月之旅]登月之旅ppt

[关于登月的小故事登月之旅]登月之旅ppt :登月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人选的选择是一个问题。

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登月之旅》这篇文章!
登月之旅
在19世纪初,登上月球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作为世界强国之一的美国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选,去登上月球。

在华盛顿的一座破旧房子里,住着爸爸伊瑞斯,和儿子伊罗克。

有一天,爸爸因身强体壮,被选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之一。

以前爸爸每天上班回家都要陪儿子一起玩,但因爸爸每天都要去航天飞机发射场训练,儿子已经一个月没见到爸爸了。

有一天,伊罗克独自一人不远万里去了航天飞机发射场去看爸爸训练,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儿子终于走到了训练场,还看到了爸爸。

这时爸爸正在做发射前的最后训练,儿子还来不及喊一声“爸爸!”就只见爸爸已经走进航天飞机,准备起飞了。

儿子只好来到爸爸的临时宿舍,只见床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儿子我知道你在这些日子里一定很想见到我,但是,为了国家,我必须走上这一条不归之路,如果我失败了,你一定要继承这条不归之路,接着走下去!”
这时,从屋外传来一声好似山崩地裂的响声,儿子知道,是火箭发射了,于是儿子急忙跑出屋子,往天上望去,只见火箭喷着火,打着转往天上飞去,儿子希望火箭能成功飞上太空,但不辛的事情发生了,火箭在空中爆炸了!爸爸真的回不来了。

儿子立即泪如泉涌,他把爸爸的信珍藏起来,从此开始发奋,长大后,他按照爸爸的吩咐,投入到航天员的训练中,经过20年的努力,儿子终
于完成了爸爸的梦想,也实现了人类的心愿。

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1教学背景:《登月之旅》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表达了人们飞向月球的美好愿望。

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给我们三点启示:其一,教师的备课要由以教材为主线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线上来;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和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用有结构的材料对相关的科学素养进行“简约复现”,课堂上真正“流汗”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其二,课堂教学应由一切都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线路稳步推进(一个学生回答,全班都懂;一个学生会做,全班都会。

这种由个别学生表演向前推进的课堂进程,是与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相悖的)的模式,转变为按学生探究学习的掌握程度或学生研究问题、提出问题思路进行教学,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主体的教学。

其三,教师的教学要变面面俱到为创设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

教师的角色要由“搬运工”变为“引航员”或“交通警”,真正体现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2023年《登月之旅》教学反思2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创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

因而教学过程关键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

学生对未知领域比较感兴趣,对宇宙空间充满了好奇心,我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沿着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自主探究月球的特点。

教师多方搜集筛选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探索宇宙的意识和兴趣。

这节课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上的形成成因。

登月旅行的惊人经历:宇航员们逐梦太空的旅程

登月旅行的惊人经历:宇航员们逐梦太空的旅程

在人类历史上,登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壮举,是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宇航员们共同追逐的梦想。

然而,登月并非一蹴而就的壮举,而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需要超凡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宇航员们逐梦太空的旅程,体验一段震撼人心的登月之旅。

当太空舱缓缓飞离地球的轨道,宇航员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他们知道,这段漫长的旅程将是关于挑战、探索和自我超越的故事。

在太空的寂静中,时间变得模糊而无常,每一秒似乎都凝固成了永恒。

经过数日的航行,宇航员们最终抵达了月球轨道,他们看到的景象让人心潮澎湃:那皎洁的月球表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光芒,宛如一颗巨大的宝石悬浮在黑暗的宇宙中。

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变得微不足道,因为他们即将踏上人类未曾到达的领域。

登月舱缓缓着陆在月球表面上,舱门打开,宇航员们踏上月球,仿佛是迈出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重要的一步。

他们感受着月球上特殊的重力和陌生的环境,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探索的渴望。

在月球上,宇航员们进行了科学实验、收集了宝贵的样本,并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足迹。

他们仰望着地球,感受着宇宙的浩瀚和无垠,体验着自己在宇宙中微小而又伟大的存在。

这段旅程不仅是科学的探索,更是精神的升华和对人类勇气和智慧的礼赞。

然而,宇航员们的登月之旅也并非没有挑战和危险。

在月球上,他们必须克服种种未知的风险和困难,时刻保持警惕和勇气。

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影响整个任务的成败,而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承载着极其重大的责任。

最终,当宇航员们踏上返回舱,准备离开月球时,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这颗神秘星球的敬畏和感激。

月球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记忆,也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举中不朽的篇章。

登月之旅结束了,但宇航员们的心中却永远留下了对太空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将继续以勇气和智慧,探索更远的星辰,让人类的梦想延伸至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段震撼人心的登月之旅中,我们见证了人类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这不仅仅是一次科学考察,更是一次人类精神的升华,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骄傲,为之致敬。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_2011120303353318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_2011120303353318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背景:《登月之旅》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表达了人们飞向月球的美好愿望。

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教学课题: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1课。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对月球基本情况的了解是学生学习月球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第三部分:了解“阿波罗登月计划”及所取得的成就。

第四部分:了解人类将来对月球的开发。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知识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二、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层次2: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但不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层次3: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探究能力层次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不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和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层次2: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不能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研究结果说, 月球上 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 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 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 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 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1 2 3

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
对神秘的月球,人 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丛书3》 P120:
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江静碧云天。 峡深明月夜, ————————
登月之旅
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登月任务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月球有关的未 解之谜。 2.我能用多种方式感受月亮的神 秘和魅力。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 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 都死了。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 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 实验的结果:把玉 米种在月球的尘土 里,和在地球土壤 里生长没有明显不 同。可是,水藻一 旦放进月球尘土, 水藻就长得特别鲜 嫩青绿。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把细菌撒在 月球尘土里 实验结果 细菌全死了 未解之谜 难道这些尘土有 杀菌的本领吗?

尘土 )、( 岩石 )和(环行山 ),
水 ),没有任何( 生命 )。月 )。
Hale Waihona Puke 没有(球是一片( 荒漠
自由读课文3、4、5、6自然段, 看看你又会发现哪些月球之谜? 要求: 画出课文中的问句,挑你最感兴 趣的一个月球之谜跟大家分享。
人类在月球上做了什么试验? 人类在月球上做了什么试验? 结果怎样? 结果怎样?
《宇宙里有些什么》用你 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神奇的宇 宙到底蕴藏着多少奥秘?分享 你的收获。
满载而归:
1、神秘的月球,请你告诉我, 为什么细菌在我们地球上可以存活, 而放到了你的尘土里就死了呢?难 道你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神秘的月球,请你告诉我, 为什么——————— ?难道— —————— ?
植 把玉米种在 跟地球土壤里 难道月球尘土里有 月球尘土里 没有明显不同 某种特殊物质,十 物 把水藻种在 水藻长得特 分适合水藻生长? 月球尘土里 别鲜嫩青绿

如果你就是做实验的科学家,当你 做完实验后,你会说些什么?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多么令人费解啊!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
课文还写了月球的哪些没 有解开的谜?
登月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月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心系月球
当我们来到月球上,第一眼看到 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请大家找一找在哪一段?把它划 下来,同桌之间读一读 。
月球上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
十分奇异) 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
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 ),表面 却洒满( 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
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 多很多,让我们努力学习,继 续探索它的奥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