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8)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cd02e58f5f61fb636669a.png)
教案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讲课者:徐进峰单位:舞钢市二中时间:20XX年9月《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知识目标:认识并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共同体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验科学的真实性;用平等的互动、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重点:认识显微镜结构和作用,学习使用显微镜。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等。
学法: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件展示:一组精美图片(约2分钟)师问:图片漂不漂亮?生答:漂亮。
师问:想不想亲眼去看看?生答:想。
师问:怎样才能亲眼看到呢?生:……师讲述:大家猜猜借助什么看?(学生议论片刻后)对了,用显微镜。
学会使用显微镜,我们就可以亲眼目睹更多美轮美奂的生物,探索更多生物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一)活动一:认识显微镜(约13分钟)1、学生用教科书第20页,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自学或同学合作,识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并理解其功能。
2、板书课题。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要爱护。
并叮嘱学生一定要规范操作,按照课本要求取出显微镜。
3、教师故意展示显微镜,学生评判并纠错。
4、课件展示显微镜,让一两名中偏下程度的学生指认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如有错误,让其他学生帮助来纠错。
5、教师对学生不能正确评判的地方,予以讲解、演示。
课件展示、强调:(1)镜头放大倍数的识别,如10X表示放大10倍。
(2)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活动二:使用显微镜(约20分钟)1、教师分步演示,学生分步练习。
第1步:选目镜。
师演示:选倍数较低的目镜(如10X)讲解:倍数低,视野大,易发现观察对象。
生:操作练习。
第2步:选物镜。
师演示:选倍数较低的物镜(如10X)讲解:(1)倍数低的目镜、物镜组合叫低倍镜。
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说课稿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说课稿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fc57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4.png)
5.联系生活: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和情境教学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显微镜、放大镜等器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选择讲授法的理论依据是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研究工具知识,以便为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生物学研究者,进行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评价与反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给予积极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进步。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导入:展示一些有趣的生物学现象,如蚂蚁搬运食物、蜜蜂采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生物学研究工具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征: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学习习惯尚在养成阶段,需要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生物学充满好奇,特别是对生命的微观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然而,由于生物学知识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这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提问、解答疑问、指导操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七年级上册1.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七年级上册1.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f76214693daef5ff73d02.png)
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一、背景和意义分析“探索生命的器具”主要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作用与使用方法,对常用实验器具的分类、安全操作规则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一种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并练习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主要类群、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索生命,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利用书上插图、实物,认识显微镜,对照图2-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和指导:在认识显微镜的基础上,尝试使用显微镜,从而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实验在生物课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的认识,才能学会许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从而是学生明确实验课的目的,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从而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具准备:显微镜、放大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等。
导入新课: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教师出示显微镜,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苏教版七上生物 21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案设计.doc
![苏教版七上生物 21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案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299e2b1b998fcc22bdd10da8.png)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技能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本实验内容。
2、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
3、FLASH :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4、视频文件:探究工具举例。
5、准备好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显微镜每两个学生一台,探究器材每四人小组准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引言]: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出示]:实物投影仪展示课本P21图2-3中的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索生命的器具。
具,让学生进行辩认,教师加以说明、补充、归类。
着重说明酒精灯、滴管的用法。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银子、刀片等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出示]:五种错误使用器具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
[说明]: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提问]: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
[出示]:早期的显微镜和观察到的细胞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图片。
[播放视频]:探究的工具举例。
[讲述]:显微镜是常用的对这么多的器具非常感兴趣,迫切想知道每一种用具的方法。
【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新版)苏教版
![【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cc9301915f804d2b16c13d.png)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通过第一章学生们对生物,生物圈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和生物圈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和基础的了解。
而第二章承上启下,正式开启了学生们通往生物研究的大门。
而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正是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告诉他们探索生命的技术和技巧,需要的工具,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爱护实验器材的性格,让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1、学生预习本实验内容。
2、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
3、FLASH: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4、视频文件:探究工具举例。
5、准备好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显微镜每两个学生一台,探究器材每四人小组准备一套。
【导入新课】教师引言: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师出示:实物投影仪展示课本P21图2—3中的器具,让学生进行辩认,教师加以说明、补充、归类。
着重说明酒精灯、滴管的用法。
学生:对这么多的器具非常感兴趣,迫切想知道每一种用具的方法。
【教师演示】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4、加热器具:酒精灯、石棉网等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滴管、药匙等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仔细听讲解。
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https://img.taocdn.com/s3/m/3772dd40b8f67c1cfbd6b847.png)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一、背景和意义分析〝探究生命的器具〞要紧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作用与使用方法,对常用实验器具的分类、安全操作规那么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一种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并练习使用显微镜进行观看。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差不多了解了生物的要紧类群、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究生命,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专门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存与疏导:中学常用的显微镜要紧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利用书上插图、实物,认识显微镜,对比图2-1讲出显微镜的差不多结构与作用。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把握和指导:在认识显微镜的基础上,尝试使用显微镜,从而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觉咨询题,并尝试解决咨询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实验在生物课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的认识,才能学会许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究生物世界的隐秘,从而是学生明确实验课的目的,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从而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具预备:显微镜、放大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等。
导入新课: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隐秘,这些隐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要进行科学探究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教师出示显微镜,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a8435e03d8ce2f00662378.png)
初一生物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辨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并说出其作用;2.能够正确的取用显微镜;3.能列举常见的实验探究器具,并阐述其用途;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45s)上一章节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一个美丽神奇的生物世界,这里有许多的秘密等待着你我去探索,而要进行探索就少不得借助一些器具,那我们都需用到哪些器具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开始新课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生物探索最常用的器具——显微镜的“前世与今生”。
板书: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二、出示目标(15s)已经阅读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了解了显微镜的发明发展,我们接着要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1.能准确辨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并说出其作用;2.能列举出常见的实验探究器具,并阐述其用途。
已经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请举手,(统计学情2-3s)很好,(请放下)。
三、自学指导(1min)为顺利完成目标,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请仔细阅读并思考P19-21,24内容,要求:1.用横线标注(1.)、(2.)、(3.)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知识点:(1.)显微镜作用是什么?什么器具的作用和显微镜的作用相似?(2.)显微镜有哪些结构,各自有哪些作用?如何正确取用显微镜?(3.)除了显微镜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实验探究器具?它们都有哪些作用?自学时间为8min。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接下来开始我们本课的自学环节,之后老师会检测大家的自学情况。
四、先学(8min)(一)学生紧张自学,老师巡视,适当点拨、提醒,并注意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二)检测(10min)自学时间到,全部准确找到各思考题答案并初步记忆的请举手,很好,接着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完成情况:(1.)显微镜作用是什么?什么器具的作用和显微镜的作用相似?(正确,很好,请xxx同学回答。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c8c71dd88d0d232d46a78.png)
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回答。
2、实物观察熟悉,特别提醒粗、细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筒的升降关系。
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准焦螺旋顺时针方向(向外)转动,镜筒下降;准焦螺旋逆时针方向(向内)转动,镜筒上升。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最好用Flash演示步骤)
(2)读第二段,找物像,对学生操作指导;
(3)尝试移动玻片的位置将“上”字移到视野中央;
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向外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到距离玻片2-3mm为止;
左眼注视显微镜视野,双手缓缓向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内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看到物像后的学生很有成功感;没有看到的同学找原因。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目镜、高低倍物镜、反光镜,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放大物像,让我们的肉眼能看清很小的物体。
5、收放
读教材操作步骤,演示一遍;
问:镜头怎么清洁?能不能用纱布同时擦拭?
读教材注意事项强调说明。
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擦显微镜外表→转动转换器物镜伸向前→镜筒下降至最低→反光镜直立→显微镜盖上绸布,放回实验台或柜内。
不能,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四、布置作业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视野中文字是否倒置?4.说出显微镜的部分名称及作用?
1、取镜安放
注意:①握臂 ② 托座 ③ 放目镜和装物镜。
生物: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684d5e3faeaad1f347933f6a.png)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二)能力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预习本实验操作内容(二)教师准备1.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2.FLASH: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3.视频文件:探究工具举例4.准备好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确保能够使用教学过程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镜座7、粗准焦螺旋1、取镜和安放2、镜柱8、细准焦螺旋2、转动来对光3、镜壁9、遮光器3、放压标本片4、载物台10、反光镜4、调焦见物像5、镜筒11、镜头5、结果要记录6、转换器6、复原后装箱三、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作业:一、填空题:1.填写图中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
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
3.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___。
碰到玻片标本。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二、选择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
物镜上标有“45×”字样。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 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e5bd402020740bf1e9bc4.png)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区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如:拿镜、放镜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显微镜的构造几个部分的作用,体验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自我学习过程,在探究性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学情分析:本节课需要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借助探究器具进行微观世界探究,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探究兴趣。
学生基本具备良好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通过让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自己认识显微镜。
2.学会使用显微镜如:拿镜、放镜等。
(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教师给予不同指导)教具准备:本节课是在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完成的。
显微镜及说明书;洋葱表皮细胞永久装片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古话说得好: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如果我让你观察一下同桌的外貌,你会怎样观察?(学生肉眼观察并回答)如果我让你观察同桌的掌纹呢?(学生讨论回答:借助放大镜)那如果让大家观察更细微的生物或结构,放大镜还行不行呢?(学生讨论回答用两个放大镜,由此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器具——显微镜(课件展示显微镜图片,同时出示显微镜实物)二、新授:(一)认识显微镜显微镜有哪些结构呢?1.教师边出示课件,一一展示结构,同时引导大家观察讲台上的显微镜,从而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对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表示、镜头的特点讲解和演示。
强调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转换器、、遮光器(上面光圈的作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使用方法及作用一一讲解示范。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含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76203dc0722192e4436f674.png)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课题探索生命的器具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尝试应用多种教学资源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实验的真实性。
教学重点尝试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究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同学们,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常用的有哪些器具呢?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讨论回答:放大镜、显微镜。
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认识显微镜教师拿一台显微镜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镜筒长短成反比;(2)物镜:放大倍数与物镜镜筒长短成正比;(3)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4)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大;(5)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6)转换器:调换物镜;(7)镜臂:连接作用;(8)载学生两人一组,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教材边操作显微镜,然后观察。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激发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对显微镜进行正确的取镜和安放。
物台:放玻片;(9)压片夹:固定玻片;(10)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11)通光孔:光线通过;(12)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13)镜柱:支持镜身;(14)镜座:稳定镜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的名称。
探究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左手托,右手握。
2.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光线明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 第1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1 苏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 第1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1 苏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b6e3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实验完毕,准确收放显微镜。
补充、归类
着重说明酒精灯、滴管的用法。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
出示:五种错误使用器具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
说明: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提问: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课2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4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一导入新课
二认识显微镜
(一)实验:
显微镜的使用
引言: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走下讲台巡视、检查
[FLASH]:播放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对光
(1)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过光孔;
(3)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
2.观察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探索生命的器具(1)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探索生命的器具(1)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a368f5ba1aa8114531d975.png)
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技能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难点:1、规X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本实验内容。
2、教师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教育。
3、FLASH: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4、视频文件:探究工具举例。
5、准备好显微镜及其他探究器材,并逐一检查,显微镜每两个学生一台,探究器材每四人小组准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镜座 7、粗准焦螺旋 1、取镜和安放2、镜柱 8、细准焦螺旋 2、转动来对光3、镜壁 9、遮光器 3、放压标本片4、载物台 10、反光镜 4、调焦见物像5、镜筒 11、镜头 5、结果要记录6、转换器 6、复原后装箱三、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六、作业:一、填空题:1.填写图中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
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
3.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手握____________________。
碰到玻片标本。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二、选择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教案2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教案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c2bbf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教案2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器具
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二、新授:
用的探究器具,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
2,互相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1)
上目镜和物镜上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
教师演示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让学生观察镜筒升降情况,学生
准通光孔。
写上“
④再调节粗准焦螺旋,
应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像移至视范操作及时纠正。
学生辨
认
时)
焦螺旋:精细调节
授课时间:。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83dd6aab2e3f5727a4e962d7.png)
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复习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回忆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技能目标:1.熟练操作显微镜2.控制对照实验的变量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回忆实验考查的操作步骤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三、教学准备:显微镜、粘贴黑板展示的大白纸、记号笔、吸铁石、量筒、试管、滴管、烧杯、标签纸、淀粉糊、清水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将进行常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对比去年考查内容,有1个实验是相同的,就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横切,我看了下去年八(7)班:全班47人参加考试,其中24人被抽签考查“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横切面玻片标本”这个实验。
4个学生不过关,10个学生显微镜操作的基本技能还有待加强。
希望接下来的复习,同学们认真用心。
(二)显微镜操作的复习1.本实验,我们老师将从对光、放置玻片标本、镜筒下降、对焦、整理器材这5个内容上去考查你们,每个具体内容怎么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桌上的显微镜,先独立回忆,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然后组织小组代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相互补充。
最后教师总结并展示具体操作的考查评分标准,让学生更加明确。
2.接下来让我们每个人现场充当一下考核老师,去看一段视频,找出该视频中的错误操作。
学生个个擦亮眼睛,积极寻找错误操作并交流补充。
(三)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1.本次考查的另一个实验是: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实验的原理和淀粉鉴定的方法。
看一下,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实验器材,为什么要准备2支试管、标签?以此带领学生回忆对照实验的思想、量筒的使用方法。
2.本实验,老师将从①试管编号②注入淀粉糊、清水和唾液③水浴加热④滴加碘液检测淀粉分解情况⑤整理器材这5个内容上去考查你们,每个具体内容怎么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用记号笔在大白纸上写下讨论后的具体操作步骤,准备展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8)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探究生命的器具〞要紧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作用与使用方法,对常用实验器具的分类、安全操作规那么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一种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并练习使用显微镜进行观看。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差不多了解了生物的要紧类群、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究生命,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专门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存与疏导:在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对比图2-4,归纳出制作临时玻片的过程。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把握和指导: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防止玻片内显现气泡,并使用显微镜观看玻片标本。
利用率达95%。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实验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觉咨询题,并尝试解决咨询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实验在生物课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的认识,才能学会许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究生物世界的隐秘,从而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目的,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从而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具预备: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洁净的纱布、滴管、烧杯、叶片、番茄、自来水等。
导入新课:
1、复习回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以下操作:
〔1〕指出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
〔2〕对光。
〔3〕观看写有〝6〞字的薄纸片。
2、检查预习情形:
3、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实验指导方法一样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分步骤讲解操作要求及本卷须知,学生分步骤操作。
另一种是教师依次讲解实验操作要求和本卷须知之后,学生再做实验。
针对初一新生年龄小能力差的特点,建议开始时最好采纳边指导边观看的教学方法,学生按教师指导,分步练习。
总之,在较短时刻里,要千万百计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练习,并做到既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又大胆实践,勇于探究。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对各步进行归纳。
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洁净——净。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自来水——滴。
③用镊子夹取叶片表皮、蕃茄的果皮——取。
④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浸。
⑤展平材料——展。
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盖。
⑦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染。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形,对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并解决学生操作中可能显现的咨询题。
①取材厚而不透亮,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看到的物像乌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亮。
②盖盖玻片时产动气泡。
要求学生严格按正确操作方法盖盖玻片,关心学生区分气泡和细胞。
③假如视野中显现污点,关心学生判定污点的位置。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实验的要紧内容。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第一节探究生命的器具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净〞、〝滴〞、〝取〞、〝浸〞、〝展〞、〝盖〞、〝染〞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书本P:10—11的〝自我评判〞、〝思维拓展〞、〝课外探究〞。
七、反思与点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