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的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英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

药症状能自生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

雌激素

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它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器官。中小血管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直接的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死,继发的血栓使管腔变窄,导致局

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

临床:光过敏:面,手,前臂,颈前充血性斑丘疹,避免日光照射

肾约75%病例受累

神经系统有25%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以累及脑为多见,故称有此器官受累者为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NP狼疮).这类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偏摊、癫痛、意识障碍;或为幻觉、妄想、猜疑等各种精神障碍症状。有NP 狼疮表现自的均为病情活

动者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单独存在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SS ),而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病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2SS )。本病发病率高,多发于40 岁以上女性。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外分泌腺体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使腺体细胞破坏,功能丧失,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表现

实验室检查:总补体(CH50)和C3、C4降低,提示狼疮活动

(1)血常规检查多数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贫血

(2)尿常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中,几乎全部病人的肾脏均有不同程度受

累。当狼疮性肾炎缓解时,尿液少有异常,因此血尿和蛋白尿的增加,

反映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存在。’

(3)血沉约90%以上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血沉增快,并随病情

好转与恶化而减慢或增快,因此血沉检查可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一项指

标。

(4)活体检查

①肾活检对鉴定肾脏病的类型、确定治疗方案很重要。

②狼疮带试验约90%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活动性皮损,在表皮与真

皮连接处可见到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成分,呈颗粒状的“带条”,即为狼疮带

阳性。此外,50%-70%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在临床上未累及的皮肤也可显示

狼疮带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是疾病活动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关节痛,非特异性关节炎和特发性骨坏死

1关节痛和关节炎:伴有晨僵的轻度关节痛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初发表现大多数患者最终可发展为症状明显的关节炎部分出现关节积液最常受累的关节是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受累多呈对称性隐袭性逐渐加重半数伴有晨僵可呈游走性和功能障碍等

2关节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绝大多数不造成关节畸形曾有人描述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的一种特征性手部畸形在天鹅颈畸形中,近节指间关节是伸直的;而远节指间关节屈曲。伸肌装置附着于中节指骨基底引起过强拉力导致了鹅颈畸形。而且远侧指间关节的松弛使其加重。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足关节受累和手关节受累是平行的有人认为狼疮足最常见的异常的是足拇指外翻

3关节积液:本病关节积液少见补体水平降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液较具特异性的改变

4放射线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影像学表现较少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和广泛的骨质疏松;晚期可见严重畸形,但常缺乏骨侵蚀性改变的影像学证据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穿刺可得不透明草黄色渗出液,其中中性粒细胞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尺骨近端后方位于皮下的突起为鹰嘴

类风湿结节是一种较硬、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结,发生于关节周围受压或摩擦较多的部位,如手背、足背、肘关节后方的鹰嘴突、头的枕部、骶部、坐骨结节、踝部。由于这些骨突起的部位,局部小血管容易破裂,使含有免疫复合物的类风湿因子在该处淤积,吸引大量巨噬细胞到该处,并被激活,促使结节形成

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努力做到以最小的副作用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非甾类抗炎药:用于有发热、关节酸痛、肌痛、乏力等症状,而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系统受影响的轻症病人,此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布洛芬、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奈丁美酮等可以选择。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适、皮疹、转氨酶升高或肾损害等。应观察其不良反应,不宜疗程过长。狼疮肾病者慎用此类药物,以免加重肾损害。

2.抗疟药包括氯喹和羟氯喹。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低热、关节炎、皮疹,并有减缓和稳定狼疮非致命性病变进展的作用,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光过敏和稳定核蛋白的作用。此类药物排泄缓慢,易在角膜和视网膜沉积,引起病变,故在治疗每隔六个月行眼科检查1 次。

4、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具有强力的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急剧发病的多系统受损的狼疮、其他方法不能控制的非感染性狼疮高热、明显血细胞减少、肾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间质性肺炎及重度肝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给药途径及疗程,需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全身状况、合并用药及对治疗的反应而定。一般为泼尼松(强的松)每日每千克体重0.5—2毫克。当急性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和血沉、蛋白尿、溶血等实验室指标得到良好控制后,即可考虑减量。经6—12个月的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可减至每日少于15毫克,然后以最小量每日5-7.5毫克维持,必要时可与氯喹或羟氯喹合用。对不宜选择非甾类抗炎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患者可选用。

5、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用于重症或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如狼疮性肾炎,中枢性狼疮。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多自发缓解,极少关节破坏,较少用此类药物。对于极少有破坏性关节炎者,可选用甲氨蝶呤,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脱发、口炎、转氨酶升高、肝及肺纤维化和血液学异常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应该如何护理?

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防止关节受累,是本病防治的关键。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除了活动时期的对症治疗外主要是对因治疗,主要是对其可能的病因的防止。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因是感染,其次是肾功能衰竭。感染的发生往往是在疾病反复发作时没有正确的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导致病毒、细菌、霉菌等感染。在疾病的晚

期由于治疗上种种矛盾,常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发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严重并发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第二个原因。但现代科学的发展,可以进行肾移植,挽救病人的生命。

活动期应积极治疗,使其缓解;缓解期应调整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防止疾病复发。患者要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要听从医嘱,要充分休息,要精神愉快,要合理饮食,要定期复查。五不要:不要乱用药,不要过度劳累,不要阳光曝晒,不要道听途说,不要突然停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五十九章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发于生育年龄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损害是SLE 的两个主要临床特征。女:男为8~9∶1。西方SLE的患病率为14.6~122/10万人,我国的调查显示SLE的患病率为70/10万人,妇女中则高达113/10万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 SLE的病因至今尚未肯定,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药物等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一. 遗传 SLE同卵双胎共患率约为50%;5%~13%的SLE患者,可在一、二级亲属中找到另一SLE病人;SLE的患者的子女中,SLE的发病率约5%;提示SLE存在遗传的易感性。 二.性激素生育年龄女性的SLE发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SLE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泌乳素水平增高亦可能对SLE的病情有影响,妊娠后期和产后哺乳期常出现病情加重可能与体内的雌激素和泌乳素水平有关。 三.紫外线日光照射可以使SLE皮疹加重、引起疾病活动,被称为光敏感现象。紫外线可以使上皮细胞核的DNA解聚为胸腺嘧啶二聚体,后者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使SLE病人出现光敏感主要是波长为290~320nm的紫外线B,因此SLE病人,即使夏季的阴天,户外活动也需要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

四.药物性狼疮含有芳香族胺基团或联胺基团的药物(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酰胺等)可以诱发药物性狼疮。药物性狼疮的临床表现和部分血清学特征类似SLE,但很少累及内脏。SLE患者应慎用这类药物。 五.其他许多间接的依据提示SLE可能与某些感染因素有关,尤其是病毒感染,并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或超抗原作用致病。另外,任何过敏均可能使SLE病情复发或加重。因此,SLE病人必须注意避免各种过敏原,包括非计划免疫接种。社会与心理压力对SLE也常产生不良的影响。 病理 光镜下的病理变化:①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样变性:是由免疫复合物和纤维蛋白构成的嗜酸性物质沉积于结缔组织所致;②结缔组织的基质发生黏液性水肿;③坏死性血管炎。疣状心内膜炎是心瓣膜的结缔组织反复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而形成的疣状赘生物,是SLE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之一,但目前临床已经相当少见(<1%)。其他特征性病理表现包括:①苏木紫小体:由抗核抗体与细胞核结合,使之变性形成嗜酸性团块;②“洋葱皮样”病变:小动脉周围出现向心性的纤维组织增生。上述特征性的病理表现阳性率并不高。SLE免疫病理包括皮肤狼疮带试验(LBT),表现为非阳光暴露部位皮肤的表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和补体(C3c、C1q等)沉积,对SLE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狼疮性肾炎的肾脏免疫荧光亦多呈现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 临床表现 S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呈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2个系统,表现轻度的关节炎、皮疹、隐匿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部分病人长期稳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避免使用的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避免使用的药物 在治疗红斑狼疮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器官损害或合并症以及为了消除某些症状,会使用多种类药物,其中有的具有引发药物性红斑狼疮作用,有的能激发具有狼疮素质的人发生特发性红斑狼疮,或使原有的红斑狼疮病情加重。所以,临床应酌情避免和慎重使用这些药物。 由药物诱发的狼疮称药物性狼疮已知有50多种药物可以诱发红斑狼疮,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心得安等; 降压药:肼苯哒嗪、、利血平等; 抗结核药:异烟肼; 抗癫痫药:苯妥英纳、扑痫酮、氯丙嗪、碳酸锂; 抗甲状腺亢进药: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 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链霉素、灰黄霉素、四环素、磺胺药; 其它:,口服避孕药、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保太松、金制剂。 烟草、氯化乙烯、石棉、硅石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红斑狼疮。对已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如有其它药物或方法能替代类似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但病情需要时,也不能因噎废食,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毕竟由药物诱发红斑狼疮或使其病情加重的机率很少。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使已患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 药物狼疮的发生可能是机体对药物处理的“乙酰化”快慢不同而造成的,一般来讲,乙酰化快的个体,药物性狼疮的发生率小。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使用某

系统性红斑狼疮百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侵犯皮肤和多脏器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某些不明病因诱导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导致:①自身抗体与相应自身抗原结合为循环免疫复合物,通过III型超敏反应而损伤自身组织和器官;②抗血细胞自身抗体与血细胞表面抗原结合,通过II型超敏反应而损伤血细胞。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介 SLE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高峰为15~40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9左右。幼年和老年性SLE的男女之比约为1:2。全球的患病率约为30~50/10万人,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0/10万人。但各地的患病率报道有明显差异。SLE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SLE患者的同卵双生兄妹发病率为25%~50%,而异卵双生子间发病率仅为5%。尽管SLE的发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大多数为散发病例。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 按照主要的受累器官或组织的不同,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进一步分类为狼疮肾炎、神经精神性狼疮、狼疮肺炎、狼疮心肌炎以及狼疮肝炎等。 (1)皮肤病变:盘状红斑(DLE),是SLE的慢性皮肤损害,约有2~10%的DLE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性狼疮(SCLE)可见于7%~27%的患者,多为对称性,常见于阳光暴露的部位,红斑可为鳞屑样丘疹或多形性环状红斑,多形性环状红斑可融合成大片状伴中心低色素区,愈合后不留有瘢痕。急性皮肤病变的典型表现是蝶形红斑,约见于30%~60%的SLE患者,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起始表现,光照可使红斑加重或诱发红斑。 (2)狼疮肾炎(LN):SLE的肾脏损伤多出现在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患者,诊断狼疮肾炎的主要依据是肾脏病理活检、尿蛋白及红白细胞检查,评价肾脏损伤的程度除了依据临床资料外,更重要的是依据肾脏活检的病理及免疫分型。 (3)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SLE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漫性或局灶性受累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精神性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约40%在发病时即出现神经精神性症状,63%出现在SLE确诊后的第一年内。[3][1] 发病原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并非单一因素引起,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激素及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认为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在环境、性激素及感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或参与下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诱导T、B细胞活化、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及其在各组织的沉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和进展。[1]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 (1)疾病易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 ?SLE是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LE患者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SLE好发于20~40岁的育龄女性,男:女=1:7-9 ?我国的患病率为1/1000 ?在世界的种族中,汉族人发病率居第二

病因 确切病因未明,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同卵双胎发病率40%,异卵双胎仅约3%。 患者家族中患病率增高(13%)。 易感基因 ?环境因素:阳光、药物、化学试剂、微生物病原体等?雌激素:发病在更年期前女性多,男:女=1:9

发病机制 外来抗原(如病原体、药物等)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易感者因免疫耐受性减弱,B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的自身抗原结合,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 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的组织损伤T细胞和NK细胞功能 失调,B细胞持续活化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血细胞和组织损伤

一、致病性自身抗体 1.以IgG型为主,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如DNA抗体可 与肾组织直接结合导致损伤。 2.抗血小板抗体及抗红细胞抗体→血小板和红细胞破坏→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3.抗SSA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心脏→心脏传导阻滞 4.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二、致病性免疫复合物(因免疫复合物形成过的质和量异常、 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等); 三、T细胞及NK细胞功能异常,对CD4+T细胞的抑制减弱。

药物性狼疮略知一二

药物性狼疮(drug induced Iupus DIL)是因服用了某种药物而引起的红斑狼疮。引起药物性狼疮的药物大约有50多种。常见的有肼哒嗪、普鲁卡因酰氨、异烟肼、氯肼嗪、甲基多巴、苯妥英钠、青霉胺、奎尼丁、心得安、心得平、心得宁、硫氧嘧啶、乙琥胺三甲双酮、硫酸锂、利血平、D青霉胺、硫甲丙脯酸、他巴唑、呋喃妥因、酒石酸盐等。可疑诱发DIL的药物有磺胺、灰黄霉素、保太松、口服避孕药,金制剂、青霉素、链霉素、别嘌呤醇、扑痫酮、四环素、L-刀豆素等。 药物性狼疮有什么特点? 人们在服用了一些药物后,亦可导致狼疮样症状,因服用某种药物后所致的狼疮样症候群称为药物性狼疮。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发现磺胺嘧啶能诱发药物狼疮,50年代发现青霉素,肼苯哒嗪可引起红斑狼疮现象,以后发现抗惊厥药、普鲁卡因酰胺、甲基多巴、异烟肼、氯丙嗪等也可诱发狼疮症状,至今发现有关诱发药物性狼疮的药物约50余种。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怎样鉴别点为: (1)临床表现:药物性狼疮无性别差异,但与所服的药物相关,临床表现发病较轻缓,常在药物使用数日后发病,表现为发热,肌肉关节肿痛,面颊皮疹,口腔溃疡及脱发等,有些药物如异烟肼、肼苯达嗪和普鲁卡因酰胺引起者,可发生胸膜炎或心包炎,发热、关节痛、肌痛、口腔溃疡、脱发、雷诺氏现象等,但一般较轻微。临床症状可在数月或数周消失. (2)系统损害:药物性狼疮极少引起肾脏、血液、神经等系统的损害。其它少见的表现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雷诺氏现象等. (3)实验室检查:常有明显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沉提高,抗核抗体95%阳性,不出现低补体血症,抗ds-DNA及抗Sm抗体可以阴性,血抗核蛋白抗体和抗ss-DNA 抗体多为阳性。 (4)预后:药物性狼疮预后好,停药后症状可逐渐消失。但血清学的异常恢复较慢,抗核抗体可在停药后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仍阳性,能引起药物性狼疮的药物可使隐性或缓解期的红斑狼疮复发或恶化。 如何处理药物性狼疮? 药物性狼疮多由于药物引起,其不同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仅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肌肉疼痛,严重者可有心包炎或胸膜炎。停药后,多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此间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心包炎可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每日20—40mg,治预后一般不复发。 如何治疗药物性狼疮? 治疗药物性狼疮的中心原则是及早诊断、及时停用诱发药物性狼疮的药品,一般不经特殊治疗,在停药数日或数周后狼疮症状即消失。某些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所致的药物性狼疮病人,停药后临床症状好转,但血清学异常可持续数年,如抗核抗体阳性等,对有严重症状的药物性狼疮病人,如胸膜炎等,可采用小剂量的激素治疗。红斑狼疮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易诱发药物性狼疮的药,如女性病人尽可能不用避孕药,采用工具避孕,不用含芳香环或肼类的化妆晶,某些食物如烟叶、苜蓿等也尽量少用或不用。服用普鲁卡因胺的病人,多数在用药很长时间后才能出现抗核抗体,其中仅1/4的病人有临床症状。服用肼屈嗪(肼苯哒嗪)的病人,虽然有14%出现抗核抗体,但只有4%一12%的病人出现狼疮样症状。所以对于无症状的病人,血清中抗核抗体阳性仅供临床上治疗、预防的参考,而不是治疗的依据。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论著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孙淑清 林仲玉 黄丽红 系统性红斑狼疮(SL E )神经系统损害侵及脑者最为多见,临床上通称为SL E 脑病。现将我院自1976~ 1995年收治的30例患者报道如下。 资料:本组男1例,女29例。年龄9~52岁,平均 2715岁。40岁以下26例,40岁以上4例。均符合1982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确定的SL E 诊断标准。脑病表现为癫痫抽搐者21例,昏迷4例,精神抑郁4例,情绪淡漠 4例,兴奋多言3例,思维混乱5例,被害妄想2例,谵 妄4例。体检:偏瘫4例,颅内压增高4例,脑膜刺激征 (+)1例。脑电图检查6例,4例显示慢波增多,散在尖 波发放。脑脊液检查8例,5例压力增高(215~ 311kPa ),4例白细胞数增多(6~14×106 L ),3例蛋白 轻度增多(018~112g L ),糖及氯化物均正常。 治疗与预后:本组病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少数配用免疫抑制剂或中药。重症采用甲基泼尼松静脉滴注。基本治愈9例,好转11例,死亡10例。 尸检1例女性,20岁。SL E 病史半年。死前半个月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出现反复抽搐。尸检报告:皮肤呈典型SL E 病变,伴有心、肺、肾、肝、脾损害及心包积液。脑组织水肿,小血管周围炎。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轻度脑膜炎。 讨论:本组24例患者3年内出现脑损害症状。脑病表现可为SL E 的首发症状,但多数出现于SL E 活动期或晚期。本组25例处于狼疮活动期,3例处于狼疮晚期。 SL E 脑病的诊断迄今尚无统一标准,我们认为:① 具备SL E 的诊断条件;②出现抽搐或其他神经精神症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者);③处于狼疮活动期;④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抗核抗体阳性,C 4降低;⑤加大皮质激素剂量症状好转;⑥脑电图检查示弥漫性慢波,可有局灶尖波。前3项为必备条件,后3项为参考条件。 本病一经诊断应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大激素用量。 (收稿:1995209227 修回:1996203228) (本文编辑:李文慧) 沉痛哀悼江德华教授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神经病学专家、《中华神经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天津医科大学江德华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4日逝世,享年65岁。 江德华教授1931年4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化学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副总编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第四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脑血管疾病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高等学校首批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10种专业学术期刊编委等职务。他还是国际神经化学学会正式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亚太神经化学学会理事、美国分子与化学神经病理杂志编委。42年来,江德华教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把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神经科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上。 江德华教授作风正派,严于律已,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教学育人,作为著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一大批神经科专科医师和科技骨干。江德华教授学识渊博,科学态度严谨,善于引进先进技术用于神经病学研究,是国内较早涉足神经化学领域,并颇有建树的著名专家,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并参与编写9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江德华教授以其卓越的成绩和突出的贡献曾获各级嘉奖,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及荣誉证书。他的逝世是我国神经病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缅怀江德华教授,要化悲痛为力量,为振兴和发展我国神经科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 552?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8月第29卷第4 期?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系统性红斑狼疮练习题(含答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练习题(含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要点中不包括: A、盘状红斑 B、抗核抗体阳性 C、肾脏病变 D、脱发 E、光过敏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激素冲击治疗 A、急性肾衰 B、狼疮癫痫发作 C、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D、严重狼疮性肺炎 E、关节炎 3、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特异性最高的指标是: A、ANA B、抗RNP抗体 C、抗Sm抗体 D、抗SSA抗体 E、抗dsDNA抗体 4、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剂量是: A、200-300mg/d B、100-200mg/d C、300-400mg/d D、400-600mg/d E、500-1000mg/d 二、填空题 1、SL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___________ 。 2、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SLE适用于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SLE的主要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SLE病因可能与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有关。 三、是非题 1、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多晒太阳。() 2、抗虐药对SLE皮疹、关节痛及轻型患者有效。() 3、ANA对SLE诊断特异性很高。() 4、dsDNA抗体对SLE诊断特异性很高。() 5、几乎所有的SLE患者肾组织均有病理变化。() 四、名词解释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抗磷脂综合征 五、问答题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抗核抗体对SLE诊断的意义如何 3、试述SLE患者的活动指标 参考答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的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英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 药症状能自生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 雌激素 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它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器官。中小血管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直接的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死,继发的血栓使管腔变窄,导致局 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 临床:光过敏:面,手,前臂,颈前充血性斑丘疹,避免日光照射 肾约75%病例受累 神经系统有25%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尤以累及脑为多见,故称有此器官受累者为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NP狼疮).这类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偏摊、癫痛、意识障碍;或为幻觉、妄想、猜疑等各种精神障碍症状。有NP 狼疮表现自的均为病情活 动者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单独存在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SS ),而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病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2SS )。本病发病率高,多发于40 岁以上女性。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外分泌腺体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使腺体细胞破坏,功能丧失,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表现 实验室检查:总补体(CH50)和C3、C4降低,提示狼疮活动 (1)血常规检查多数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治疗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治疗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发作对患者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只有及时的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才能减少患者的伤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会有好的效果,这是必须的。 对于红斑狼疮的治疗,患者还应该明确自己的病情,其实诊断红斑狼疮并不难,难的是该病与其他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状复杂多样,常常容易造成误诊。因此确诊是非常重要。 治疗红斑狼疮,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病情是否稳定,长期活动的盘状红斑狼疮可以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不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还会加剧内脏的损害程度,出现狼疮危象。了解自己的病情是否稳定,便于稳定病情。 红斑狼疮发作是一种对患者伤害很严重的慢性疾病,病情的发作要是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就会对患者的内脏器官有很大的损伤,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常见治疗方法呢。 一、治疗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在红斑狼疮这种疾病处于稳定期的时候,患者是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只是对患者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治疗是不能放松的。病人应定期随访,避免诱发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生育期妇女应严格避孕。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 当红斑狼疮患者出现一些关节痛、身体发热以及一些肌痛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这种抗炎药来进行有效的治疗,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三、抗疟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治疗方法还包括使用抗疟药,这类型的西药主要是对皮肤症状的一些治疗,尤其是皮疹、关节型的症状以及一些对光较敏感的时候可以选择这种药物。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

内科学系统性红斑狼疮题库

内科学系统性红斑狼疮题库 单选题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损害一般不累及的系统是 A.皮肤粘膜 B.肾脏 C.血液 D.内分泌 E.心血管 (标答:D) 2.不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骨关节肌肉损害表现的是 A.关节疼痛 B.关节肿胀 C.股骨头坏死 D.肌肉疼痛无力 E.关节晨僵 (标答:E) 3.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抗双链DNA抗体 B.抗核抗体 C.抗Sm抗体 D.抗磷脂抗体 E.抗核糖体RNP抗体

(标答:B) 4.不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A.光敏感 B.口腔溃疡 C.心包炎 D.类风湿因子阳性 E.抗核抗体阳性 (标答:D) 5.女性,24岁,长期口腔溃疡,低热、关节酸痛,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 皮肌炎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标答:D) 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细胞毒药物 C.环孢素 D.雷公藤多甙

E.免疫球蛋白 (标答:A) 7.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皮肤损害是 A. 蝶形红斑 B. 盘状红斑 C.网状青斑 D. 雷诺现象 E. 紫癜 (标答:A) 多选题 1. 当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症情包括: A.癫痫发作 B.血小板减少且有出血倾向 C.急性肾衰竭 D.外周关节炎 E. 面部红斑 (标答:ABC) 填空题 1.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理改变分别是

,。 (标答:关节滑膜炎、坏死性血管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是:抗双链DNA 抗体,补体C3、C4 。 (标答:阳性、减少) 3.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免疫抑制剂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伴有发热及内脏系统损害症状时,可加用。 (标答:甲氨喋呤、糖皮质激素) 简答题 1.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答案: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尿。胸膜炎或心包炎。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抗双链DNA抗体或抗Sm核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抗核抗体阳性。以上11项中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 ----------------------------------------------- 间质性肺病

红斑狼疮病发早期和后期阶段的症状

红斑狼疮病发早期和后期阶段的症状 很多疾病大家都是到了晚期才发现才去治疗,但是到那时候就已经晚了,给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自己也面临着危险,如果在疾病的病发早期阶段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疾病治疗的话,完全可以避免疾病患发后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及伤害。 日前,红斑狼疮病发率比较高,那么,红斑狼疮病发早期阶段症状是什么?下面就和我院专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红斑狼疮起病大多在春季,大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是面部出现鲜红色的斑疹,范围局限于两侧面颊部、鼻梁部,边缘清楚,皮疹外形像蝴蝶,俗称蝶形红斑。这种皮疹还有光敏性表现,在室外阳光暴晒后皮疹颜色加深,水肿加重。 用手触摸红斑的边缘,有一种柔硬感,患者往往没有瘙痒感。这种皮疹形态粗看与面部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相似,如由化妆品过敏引起的化妆品皮炎。但化妆品皮炎的皮疹虽然也有光敏性表现,但红斑往往不累及鼻梁部,触摸红斑的边缘,没有柔硬感,且化妆品皮炎患者有明显瘙痒。 另外,早期的红斑狼疮患者,两手背往往有冻疮样皮肤病表现。两手背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水肿性红斑,对称分布,一般不发生溃烂,不痒,有灼痛,称为多形红斑。这种皮疹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存在,而冻疮好发于冬季,常发生溃烂,有明显瘙痒。所以在这个冬季大家要特别注意。 红斑狼疮疾病的产生概率是非常高的,这一疾病在很多人的身体上都会形成,而在疾病当中,只有人们认识疾病的症状才能够在病发后的短时间内摆脱身体上的红斑狼疮。那么,红斑狼疮后期有什么症状呢? 关节疼痛才是他们首先感到的身体不适,有些患者皮肤表面甚至不会出现症状,所以关节痛要警惕红斑狼疮的可能。很多患者往往容易把自己的关节疼痛归结为劳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狼疮性脑病 入院记录

姓名: 出 生 地: 性别: 现 住 址: 年龄: 工作单位: 民族: 入院时间:20XX-XX-XX XX:XX 婚姻: 记录时间:20XX-XX-XX XX:XX 职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基本可靠 主诉:间断蛋白尿、水肿、X 年,反复癫痫发作XX 天 现病史:X 年前出现间断发热,面部红斑,蛋白尿、血象三系减少,伴有多浆膜腔积液,低蛋白血症,ANA (+)、ds-DNA (+)。X 天前出现反复癫痫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自行好转。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无传染病接触史,无疫区接触史。 月经史1328256 5--50,量中等。适龄结婚,育有XXX ,XXX 均健康。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史及同类病患者。 体 格 检 查 TXXX ℃ PXXX 次/分 RXXX 次/分 BpXXX/XXX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问话回答合理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未见异常。口唇无紫绀,口腔黏膜无溃疡,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两侧对称,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均等,无增强及减弱,两肺叩为清音,肺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Ⅴ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心界不大,心率XXX 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腹叩

红斑狼疮疾病研究报告

红斑狼疮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红斑狼疮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风湿科 病症体征:发热,红斑(边界清楚,高出皮肤),脱发,关节疼痛 疾病介绍: 红斑狼疮是什么?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 红斑狼疮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 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红斑狼疮的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 症状体征: 红斑狼疮有哪些症状? 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累及的组织和器官较多,病情复杂,特别 是早期不典型患者或仅有一,二个脏器受累者,或无皮疹,甚至无临床表现的。现采用的为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在1982年经修正的诊断标准,共11项:①颧颊 部红斑;②盘状狼疮;③光敏感;④口腔溃疡;⑤非侵蚀性关节炎;⑥蛋白尿(>0.5G /D)或尿细胞管型;⑦癫痫发作或精神病;⑧胸膜炎或心包炎;⑨溶血性贫血或白 细胞减少( 符合以上四项或四项以上始能确诊,该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可达9 6%,倘结合皮肤狼疮带试验和活组织检查,更可高诊断率。 上海风湿病学会(1987)提出的诊断标准有:⑾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⑿光敏感;⒀口鼻腔粘膜溃疡;⒁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⒂胸膜炎或心包炎;⑹癫 痫功精神症状;⒄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⑻血小板 化验检查: 红斑狼疮要做什么检查? (一)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二)血沉:增快。 (三)血清蛋白:白蛋白降低,2和球蛋白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冷球蛋白 和冷凝集素可增高。

(四)免疫球蛋白:活动期血IGG、IGA和IGM均增高,尤以IGG为著,非活动 期病例增多不明显或不增高。有大量蛋白尿且期长的患者,血IG可降低,尿中 可阳性。 (五)类风湿因子:约20%~40%病例阳性。 (六)梅毒生物学假阳性反应:2%~15%阳性。 (七)抗心磷脂抗体:IGG型的阳性率为64%,IGM型为56%,与患者血栓形成,皮肤血管炎,血小板减少,心肌梗塞、中枢神经病变和习惯性流产或宫内死胎 关系密切。 (八)LE细胞:HARGRAVES(1948)首先在骨髓中发现,HASERICK(1949)从外周 血中找到LE细胞。MIECHER(1954)证明红斑狼疮细胞因子为一种抗核因子,是一 种球蛋白,现已明确形成LE细胞需要4个因素:①LE细胞因子,是一种抗核蛋白 抗体,存在于外周血、骨髓、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疱液和脑脊液中,其相 应抗原为脱氧核糖核酸一组蛋白复合物,此抗原存在于细胞核内;②受损伤或死 亡的细胞核,无种属和+器官特异性,即人或动物的各种器官的细胞核均可与LE 细胞因子起作用;③活跃的吞噬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④补体:在吞噬时需 要补体的参与。LE细胞形成的过程首先为LE细胞因子与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 起作用,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其染色质结构,核膜溶解,变成均匀无结构物质,所谓匀圆体细胞膜破裂,匀圆体堕入血液,许多吞噬细胞聚合来吞噬此变性的核,形态花瓣形细胞簇,随后此变性核被一个吞噬细胞所吞噬,就形成所谓LE 细胞,补体参与起促进吞噬作用 约90%~70%活动性SLE患者,LE细胞检查阳性。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等中约10%病例可查见该细胞,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疹如普鲁卡 因酰胺及肼酞嗪(肼苯哒嗪)等引起也可阳性。 (九)抗核抗体试验(ANA) 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现象作为筛选性 试验,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以鼠肝印片作底物,亦有采用WI LL-2细胞,HEP-2细胞等作底物,约80%~95%病便ANA试验阳性,尤以活动期为高,反复测定累积阳性率更高。血清ANA效价1:80,意义较大,效价变化基本 上与临床病情活动度相一致。荧光核型可见周边型、均质型和斑点型,偶见核 仁型。另有5%~10%病例,临床症状符合SLE,但ANA持续阴性,有其它免疫学特征,可能是一个亚型。 抗核抗体是自身对各种细胞核成分产生相应抗体的总称,在SLE中所见的有: 1.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可分为抗天然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N-DNA或D S-DNA)抗体和抗变性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DNA或SS-DNA)抗体。 以绿蝇短膜虫(CRITHIDIA LUCILIAE)或马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或伊氏椎虫(TRYPANOSSMA EVANSI)作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 抗体,在SLE活动期其阳性率可高达93%~100%。然而放射免疫法检测其阳性率 为60%~70%,抗DS-DNA抗体荧光核型显示周边型最具特异性,提示患者常有肾

系统性红斑狼疮题库9-1-8

系统性红斑狼疮题库 9-1-8

问题: [多选]狼疮肾炎肾小球慢性病变有() A.透明血栓、白金耳 B.纤维素样坏死 C.间质纤维化 D.细胞浸润 E.肾小球萎缩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女性,45岁,皮疹半年,加重伴高热1周,伴活动后轻度的呼吸困难,辅助检查提示:尿蛋白1.0g/L,超声心动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1日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抽搐,10分钟后自行缓解,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表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化验是() A.A.脑脊液及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 B.胸片 C.冠状动脉造影 D.血常规检查 E.心肌显像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女性,25岁,高热1周,伴轻度活动后呼吸困难,神志不清1天。辅助检查示:尿蛋白2.0g/L,胸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压为45mmHg,头颅CT正常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B.结核性脑膜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E.原发性血管炎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737700.html,/ 单机游戏排行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女性,26岁。腕踝关节疼痛半年,入夏以来在阳光下行走面部出现红斑于某年7月就诊。体检:头发稀疏,面颈部有不规则圆形皮损,边缘略高出皮面,口腔有多个浅表溃疡,肝肋下0.5cm,脾肋下刚及。化验:LE细胞阳性,按美国风湿病学修订标准符合SLE诊断。关于SLE的治疗哪项是正确的() A.A.免疫抑制剂为首选治疗药物 B.有发热、关节痛、肌肉痛,选用氯喹 C.合并尿路感染时选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 D.合并高血压时,选用肼苯达嗪加甲基多巴 E.急性暴发性狼疮或有多脏器损害时选用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SLE的患病率因人群而异,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2?39/10万,北欧大约为40/10万,黑人中患病率约为100/10万。我国患病率为30.13?70. 41/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在全世界的种族中,汉族人SLE发病率位居第二。通过早期诊断及综合性治疗,本病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 病因 一、遗传 1. 流行病学及家系调查 有资料表明SLE患者第1代亲属中患SLE者8倍于无SLE患者家庭,单卵双胞胎患SLE 者5?10倍于异卵双胞胎。然而,大部分病例不显示有遗传性。 2. 易感基因 多年研究已证明SLE是多基因相关疾病。有HLA-III类的C2或C4的缺损,HLA-II类的DR2、DR3频率异常。推测多个基因在某种条件(环境)下相互作用改变了正常免疫耐受性而致病。 二、环境因素 1. 阳光

紫外线使皮肤上皮细胞出现凋亡,新抗原暴露而成为自身抗原。 2. 药物、化学试剂、微生物病原体等 也可诱发疾病。 三、雌激素 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在更年期前阶段为9∶1,儿童及老人为3∶1。 发病机制及免疫异常 外来抗原(如病原体、药物等)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易感者因免疫耐受性减弱,B 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的自身抗原相结合,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细胞活化剌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组织损伤。 一、致病性自身抗体 这类自身抗体的特性为: 1.以IgG型为主,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如DNA抗体可与肾组织直接结合导致损伤。 2.抗血小板抗体及抗红细胞抗体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破坏,临床出现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3.抗SSA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心脏引起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4.抗磷脂抗体引起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抗核糖体抗体又与NP-SLE相关。

红斑狼疮症状图片

红斑狼疮症状图片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737700.html,/detail/6443.html提供 1.盘状红斑狼疮 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约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 红斑狼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陈旧性损害偶而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2.深部红斑狼疮 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胸部。经过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治愈后遗留皮肤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性质不稳定,可单独存在,以后即可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与它们同时存在。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本病是一种自身 红斑狼疮免疫性疾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的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一些具有遗传因素的红斑狼疮患者,在某些外界或人体内部因素作用下,如病毒感染、日光暴晒、精神创伤、药物、妊娠等促发了一场免疫应答,从而产生多种抵抗自身组织的抗体和免疫个、复合物,引起人体自身组织,如皮肤、血管、心、肝、肾、脑等器官和组织,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每次复发都有可能加重病情。 4、亚急性型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1、本病多见与中青年女性。 2、好发与曝光部位,如面、颈、躯干上部、上肢伸侧及手足、指(趾)背,可累及口唇粘膜。 3、皮损主要有两型:

治疗红斑狼疮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红斑狼疮常用药物有哪些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我们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关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疾病折磨,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有效药物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常用药物: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常用于治疗轻症的SLE,副作用较多,有些副作用易与SLE表现相混淆,但有的损害是可逆的。 2、抗疟药 氯喹、羟氯喹等。广泛用于控制全身症状、皮疹、肌肉、关节等表现。一般耐受性良好,主要副作用是眼毒性;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三个月,应检查一次眼底。 3、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SLE的最主要的药物,副作用多。以泼尼松最为常用。其使用剂量为<30mg/d以下为小剂量,30~50mg/d为中剂量,>50mg/d为大剂量。急性、活动期,可分次服用;稳定后,可1次/d(目前多主张晨起1次服用)。泼尼松5~ 20mg/d,口服,可有效治疗全身症状、皮肤损害、浆膜炎及关节、肌肉损害等。 对严重表现者,如肾炎、脑病、血管炎、血液系统损害及肺损害等,常用大剂量泼尼松(1mg~1.5mg/kg?d)或用甲基泼尼松龙 0.5~1.0g/d,静脉滴注,连续冲击三天;冲击后,以泼尼松60~80mg/d,口服维持。病情稳定后,依情减量,维持治疗。 4、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 如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氨甲蝶呤、cellcept、酞胺哌啶酮、环孢素 A(CsA)等。主要用于严重病例、重要器官受累或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而不能耐受减量者。CTX最常用,静脉用药优于口服。对LN患者,给予泼尼松口服,合并静脉间断CTX冲击治疗,其疗效较单用某一种药物更佳。CTX对SLE的血液系统损害、血管炎(血管炎【译】: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狼疮脑病等亦有很好疗效。CTX的使用剂量为:冲击治疗,0.5~1.0/m2? 次,1次/1~3个月,静脉滴注滴。硫唑嘌呤的使用剂量为1~2.5mg/kg?d,口服。cellcept(mycophenolate mofetil,骁悉)在体内的降解产物可选择性地、可逆地抑制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从而阻断鸟苷酸合成,进而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该药在国内外用于SLE试验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酞胺哌啶

【肾脏疾病常识】 红斑狼疮的症状1

红斑狼疮的症状及治疗 红斑狼疮(sle)是一个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盘状红斑狼疮(DLE)两大类。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是一种介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皮肤病变。 提起红斑狼疮这一疾病,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若问起红斑狼疮一词的由来,恐怕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说清楚的。在浩繁的中医书籍中从未见与其相似的病名,只是有一些散在的关于红斑狼疮症状的描写。 红斑狼疮症状 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在19世纪前后就已出现在西方医学中。但直到19世纪中叶,有一位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不过他所说的红斑狼疮仅指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而言。人们看到得这种病的人,在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难治的皮肤损害,有的还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素色改变等,使面部变形,严重毁容,看上去就象被狼咬过的一样,故有其名。 后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红斑狼疮的认识逐步加深,于是又提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命名。系统性红斑狼疮除具有典型的皮肤损害外,还包括全身各个系统和各种脏器的损害,如肾、心、肝、脑、肺等。 红斑狼疮起病稳匿或急骤,发作比较凶险,且极易复发,迁延不愈,出没无常,就跟狼一样狡猾。而狼疮病人的皮肤损害除盘状红斑狼疮出现典型的盘状红斑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还出现蝶形红斑,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大疱性红斑,有的也出现盘状红斑,所以用红斑狼疮一词命名该病,既形象逼真,又内涵丰富 红斑狼疮分类 盘状红斑狼疮 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约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 红斑狼疮 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陈旧性损害偶而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深部红斑狼疮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737700.html,/ebook/ff9cc5330740be1e650e9aca.html 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胸部。经过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治愈后遗留皮肤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性质不稳定,可单独存在,以后即可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与它们同时存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