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兄弟篇

合集下载

《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内容概括+原文批注+阅读训练

《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内容概括+原文批注+阅读训练

2023中考《儒林外史》导读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阅读索引周进一头撞昏于地下之后,他的姐夫等人因可怜他,便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后来又考中进士,钦点为广东学道而偶遇范进考秀才,先是可怜而录取,后因赏识而提携。

范进要去乡试,但没有盘缠,同老丈人商议虽遭斥责,最终还是去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中举后,人竟然疯了,而他的岳父胡屠户也因此行凶闹起了捷报。

故事梗概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阅读批注填空1.《儒林外史》第三回回目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真才“指的是()(人名),“胡屠户行凶"指的是()(事件)。

2.周进第一次到()字号,就撞死在地下;周进第二次看着,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哭了又哭,直哭到口里简答1.结合第二、三回中周进、范进等人的事例,说说你对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看法。

2.从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上,简要分析胡屠夫这个人物的形象。

3.根据本回的相关描述,分析范进引起周进重视的因素有哪些?阅读(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这周学道(周进)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帮助评阅考生文章的人),屈了真才。

”主意定了,到广州上了任。

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

第三场是南海、番禹两县童生。

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楚楚的,褴褛破烂的。

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

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儒林外史余家两兄弟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余家两兄弟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余家两兄弟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中余家两兄弟——余大先生(余特)和余二先生(余持)——是一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格魅力的兄弟形象。

他们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还恪守孝悌之道,以身作则,展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风范。

首先,余家两兄弟具有极高的文名。

余大先生尤其以文章见长,其文名远播,备受推崇。

这不仅体现了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修养的高度重视。

他们的学识和才华使他们在儒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余家两兄弟非常注重孝悌之道。

他们不仅在言行上恪守孝道,而且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孝悌精神。

当邻居家失火,不得不将父母灵柩抬出时,他们不顾亲友劝阻,坚持将灵柩请进中堂,宁可自己穷困潦倒也要尽孝。

这种孝悌精神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也彰显了他们作为儒家子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此外,余家两兄弟还具有高尚的人格风范。

他们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在一个礼义廉耻逐渐沦丧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坚守着祖宗的家训,闭户读书,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利益所诱。

他们的人品和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股清流。

总之,余家两兄弟是《儒林外史》中一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格魅力的兄弟形象。

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钦佩。

他们的故事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儒家子弟应有的风范和担当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宝贵启示。

《儒林外史》各章节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各章节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各章节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

以下是各章节的大致内容简介:第一章: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作者以王冕的故事作为开篇,王冕出身贫苦,但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擅长画荷花。

他淡泊名利,不求功名利禄,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一章节为全书奠定了批判科举、讽刺儒林的基调。

第二章: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薛家集的村民商议请周进做乡村塾师。

夏总甲推荐了周进,众人对周进的外貌和举止多有轻视。

周进六十多岁还未中秀才,只能以教书糊口。

在一次与王举人同席吃饭时,王举人显摆自己的身份和学问,周进只能默默忍受。

后来,周进在贡院里触景生情,大哭不止,众人捐钱让他得以参加乡试,最终中了举人。

第三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周进中举后,做了广东学道。

在考场中,他发现了范进,因其文章“一字一珠”而录取了他。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

从此,范进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第四章:荐亡斋和尚契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范进的母亲因骤然富贵,兴奋过度去世。

范进为母守丧期间,张静斋前来拉拢,两人一起去高要县打秋风。

在县衙,严贡生因强占别人的猪和船而被告,他却狡辩耍赖。

第五章: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严监生的妻子王氏病重,他的妾赵氏巧言讨得扶正的机会。

严监生在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而不肯咽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

这一情节深刻地刻画了严监生的吝啬。

第六章: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严贡生坐船赖掉船钱,还无理取闹。

赵氏的儿子夭折后,严贡生想要霸占弟弟的家产,欺负赵氏。

第七章:范学道视学报师恩王员外立朝敦友谊范进做了山东学道,他录取了荀玫。

在京城,王惠与荀玫相遇,两人结交。

第八章:王观察穷途逢世好娄公子故里遇贫交王惠升任南昌知府,途中遇到蘧景玉。

《儒林外史》章节概括

《儒林外史》章节概括

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

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

严贡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6.严监生病故。

赵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议如何发送,严监生的大哥严贡生科举回来,却不顾弟弟的死,不仅不安排丧事,反倒为了儿子的亲事去了省城。

赵氏的儿子后来又病亡,王德给严贡生写信让其回来,商议立嗣的事。

此时严贡生在省城接亲。

7.范进去拜见恩师周进。

因范进要去山东任学道,周进叮嘱范进到山东后关注荀玫使其进学。

其时荀玫已同王惠共同考中。

两人遇到了算命先生陈礼,并为王惠的前途算了一卦。

8.王惠回省城后,正遇朝廷下令补南昌知府缺,于是上任。

到南昌后,故意不肯接印,直到蘧太守送了银子才正式就职。

后来宁王反叛,攻下南昌,王惠降顺。

9.娄公子两人回省城的路上,看到了为其家族看坟的仆人邹吉甫的儿子邹三,自言在附近住。

娄氏公子于是进家看望。

席中得知杨执中因替人管账有亏空,被下了监狱。

娄氏公子决定救人。

回到家后,叫家仆晋爵带银子去县里讲清,摄于娄府的家威,知县放了杨执中。

必读名著《儒林外史》:内容概括人物分析

必读名著《儒林外史》:内容概括人物分析

必读名著《儒林外史》:内容概括人物分析(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这套最新作文书)《儒林外史》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

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

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

本篇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本篇体现了官绅张静斋夺人田地、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阴险心计。

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

严贡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后来,严监生的妻子王氏重病,妾巧语被扶为正房。

在举行婚庆的当天,王氏病亡。

后来,严监生也病故。

文章体现出了严贡生的霸道、赵氏的心计和严监生的吝啬。

各年级名著参考资料:《儒林外史》每回概括

各年级名著参考资料:《儒林外史》每回概括

儒林外史(吴敬梓)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

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

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

本篇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本篇体现了官绅张静斋夺人田地、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阴险心计。

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

严贡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后来,严监生的妻子王氏重病,妾巧语被扶为正房。

在举行婚庆的当天,王氏病亡。

后来,严监生也病故。

文章体现出了严贡生的霸道、赵氏的心计和严监生的吝啬。

6、严监生病故。

赵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议如何发送,严监生的大哥严贡生科举回来,却不顾弟弟的死,不仅不安排丧事,反倒为了儿子的亲事去了省城。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个好人的堕落史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个好人的堕落史

《儒林外史》:匡超⼈,⼀个好⼈的堕落史《儒林外史》这部号称代表了中国古代讽刺⽂学最⾼峰的⼩说,可以说是写尽了古代⽂⼈的千姿百态。

书中,有不问世事的隐⼠,也有追名逐利的⼩⼈,他们或⼀⽣正直善良,或⼀世虚情假意。

但还有⼀个⼈,他少年成名,仕途顺遂,⼀⽣遇贵⼈⽆数。

他是⼈⼈欣赏的好⼉郎,同时,也是⼈⼈唾骂的坏胚⼦。

这个⼈就是匡超⼈,⼀个集⼤善与⼤恶于⼀⾝的⽭盾统⼀体。

很多⼈对《儒林外史》的认识都来⾃于“范进中举”,对匡超⼈并没有太多印象。

但事实上,匡超⼈在整部作品中不仅所占篇幅重⼤,⽽且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匡超⼈这个⼈设所代表的不⽌是他本⼈,他还代表了⼀个时代的发展与落寞。

01好⼈匡超⼈匡超⼈是⼀个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具备了好⼈的全部特征。

⾸先,他出⾝贫寒,却孝⼼感⼈。

匡超⼈的⽗母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知识,没头脑,更没有钱。

到了匡超⼈这⼀代,经济状况⾮但没有改观,反⽽⽐以前更加穷困潦倒。

匡超⼈今已⼆⼗⼆岁,因为家穷,⾄今尚未娶妻,这在当时绝对是⼤龄剩男了。

不仅如此,匡超⼈的教育程度也不⾼,只上过⼏年学就辍学了,连个童⽣都算不上。

为了减轻家⾥的负担,匡超⼈跟着⼀个卖柴的客⼈来到了省城,在柴⾏⾥做会计。

谁知客⼈折了本,就打发匡超⼈离开了。

但回家的路途遥远,⾃⼰⼜两⼿空空,没有办法,匡超⼈只得四处流浪,以拆字这种下等的职业勉强活命。

幸好遇到马⼆先⽣,见他可怜,资助了⼀些银两和棉⾐,匡超⼈才得以顺利返家。

匡超⼈在外地时,从⼀同乡处得知⽗亲中风瘫痪,悲愤不已,痛恨⾃⼰⽆能,不能回去伺候⽗亲,禽兽不如。

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匡超⼈都没来得及休息,就跑到⽗亲跟前,磕头问安。

当晚就在⽗亲⾝边睡下,⽇夜伺候⽗亲起居,就连⼤⼩便都亲⼒亲为。

为了让⽗亲舒舒服服地出恭,匡超⼈直接让⽗亲横躺在床上,中间放⼀⽡盆,⾃⼰跪在地上,两肩托着⽗亲的双腿,⼀点也不嫌弃⽗亲出恭时的⽓味难闻。

不仅如此,⽗亲出恭后的⽡盆,也是匡超⼈拿出去清洗。

初中语文 名著《儒林外史》每回概况

初中语文  名著《儒林外史》每回概况

名著《儒林外史》每回概括儒林外史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

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

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

本篇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本篇体现了官绅张静斋夺人田地、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阴险心计。

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

严贡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后来,严监生的妻子王氏重病,妾巧语被扶为正房。

在举行婚庆的当天,王氏病亡。

后来,严监生也病故。

文章体现出了严贡生的霸道、赵氏的心计和严监生的吝啬。

6.严监生病故。

赵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议如何发送,严监生的大哥严贡生科举回来,却不顾弟弟的死,不仅不安排丧事,反倒为了儿子的亲事去了省城。

《儒林外史》严氏兄弟形象研究

《儒林外史》严氏兄弟形象研究

《儒林外史》严氏兄弟形象研究摘要严监生并非如世人所认为是一个吝啬鬼,只是生性节俭,究其实质,其实是遭受到封建宗法制和封建官僚制双重迫害的受害者,而与之相比,严贡生实是凉薄恶毒、忝列衣冠的恶霸,依仗着贡生和家族中长兄的身份为非作歹,理应遭到我们的唾弃,而严监生死前伸出二指的本意也并非是严监生“吝啬”到舍不得一茎灯草,而是表达了严监生临死前对其妻赵氏交代的两件事,一是保护好家产,二是培养好儿子。

关键词《儒林外史》严氏兄弟两茎灯草Research on the image of Yan brothers in The scholarsAbstract Yan Jiansheng is not a miser, but a thrifty one. In fact, he is the victim of the double persecution of feudalism and feudalism. Compared with Yan Gongsheng, he is really a cold, vicious and well-dressed bully. Depending on his identity as Gongsheng and the eldest brother of his family, he should be despised by us. In fact, Yan Gongsheng is the victim of the double persecution of feudalism and feudalism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second finger is not Yan Jiansheng's "stinginess" to be reluctant to give up a stalk of light grass, but to express two things Yan Jiansheng told his wife Zhao before his death, one is to protect the family property, the other is to cultivate a good son.Key words The Scholars Yan Brothers Two stemmed lampgrass目录引言 (1)一、严监生形象分析 (2)(一)胆小有钱的严监生 (2)(二)现实矛盾的严监生 (3)(三)严监生性格成因 (3)二、严贡生形象分析 (5)(一)忝列衣冠的严贡生 (6)(二)凉薄恶毒的严贡生 (7)(三)严贡生性格成因 (8)三、严监生“伸出二指”新解 (8)(一)“二指与灯草”故事并非原创 (8)(二)“两根指头”新解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娄氏兄弟人物形象分析及情节

娄氏兄弟人物形象分析及情节

前言:兄弟同根,有花却是独自开。

遗传与家境一致,阅历和教育不同,使得同出一门的兄弟在性情上有同有异,有时互为影子,形影相随,举止似如出一辙;有时则互为镜子,相互鉴照,习性有天渊之别。

在《儒林外史》中就有诸多的兄弟,如严氏兄弟、娄氏兄弟、陆氏兄弟、佘氏兄弟等十余对,他们或出入同行,或分居异爨。

儒林是短篇相缀连,人物交更替,作者只截取了人物生活的断层,着力刻画的是他们最鲜明的特性,但是仍能将兄弟间的同与异于显著与微妙中表现得入情入理,真切生动。

下面笔者颇离就和你聊一聊,这《儒林外史》中如手如足,如影如镜的兄弟们。

娄氏兄弟娄三、娄四读《儒林外史》,一提到娄三、娄四,读者都喜欢将他哥俩并提,这种并提不是相提并论,而是干脆将两个名字不自觉地合成了同一个符号。

两兄弟于小说第八回中登场,在他们相继活跃的那么四、五回中都是形影不离,一唱一和的,也难怪读者把他们合二为一,当一个人来看。

但这种并提只是读者的简化,却不是作者的取巧。

笔者认为,比之严氏兄弟,吴敬梓先生对娄氏兄弟关系构建与性格的刻画更为微妙,更值得我们细读慢品。

娄氏兄弟家世显赫,其父盘踞内阁二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其长兄为通政使,堂堂正三品的朝廷要员。

可轮到娄三和娄四却分外不济,这对难兄难弟科名失势,娄三只是个举人,娄四还只是个监生。

父兄的荣光并没有成为两人平步青云之阶梯,反而成为横亘在他们命途中的两座大山。

衣食虽无忧,仕途亦无望,两人只得另辟蹊径,想在儒林之中博一个名士风流。

只是他们自身就名不副实,更无识珠慧眼,所交往抬举之辈,如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等皆是欺世盗名的肖小。

继而“人头会”变“猪头会”,侠士成了骗子,名士成奸拐犯,随着闹剧终了,兄弟俩一腔礼贤好士的热血、一场名士魁首的美梦也就此沉寂。

以上种种际遇,皆是两人共商共谋,共同经历,所以从情节上考量,将两人合二为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作者确实不是依靠情节来雕琢这两个形象,而是靠语言。

所谓言为心声,虽然小说中在描写二人语言时,多有“二位娄公子道”“两公子道”这样同问同答的情况,但还是以交错问答为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初中名著阅读《儒林外史》每回概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初中名著阅读《儒林外史》每回概括

儒林外史(吴敬梓)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

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

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

本篇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本篇体现了官绅张静斋夺人田地、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阴险心计。

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

严贡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后来,严监生的妻子王氏重病,妾巧语被扶为正房。

在举行婚庆的当天,王氏病亡。

后来,严监生也病故。

文章体现出了严贡生的霸道、赵氏的心计和严监生的吝啬。

6、严监生病故。

赵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议如何发送,严监生的大哥严贡生科举回来,却不顾弟弟的死,不仅不安排丧事,反倒为了儿子的亲事去了省城。

《儒林外史》每回梗概

《儒林外史》每回梗概

《儒林外史》每回梗概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

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

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

本篇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本篇体现了官绅张静斋夺人田地、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阴险心计。

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

严贡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后来,严监生的妻子王氏重病,妾巧语被扶为正房。

在举行婚庆的当天,王氏病亡。

后来,严监生也病故。

文章体现出了严贡生的霸道、赵氏的心计和严监生的吝啬。

6、严监生病故。

赵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议如何发送,严监生的大哥严贡生科举回来,却不顾弟弟的死,不仅不安排丧事,反倒为了儿子的亲事去了省城。

《儒林外史》中的家庭关系描绘

《儒林外史》中的家庭关系描绘

《儒林外史》中的家庭关系描绘《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儒士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

本文将分析小说中的家庭关系描绘,从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夫妻关系描绘在《儒林外史》中,夫妻关系常常被描绘为尊卑有别、权力不对等的关系。

妻子通常是家庭的弱势群体,受制于丈夫的决策和支配。

然而,小说中也有一些例外,如曾子墨和妻子甘师曾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彼此尊重且共同努力。

这些描绘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妇女地位的普遍认知,同时也启示了平等、相互尊重在夫妻关系中的重要性。

父子关系描绘父子关系在《儒林外史》中也得到了广泛描绘。

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多以尊卑有别的方式呈现,父亲往往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决策权,而儿子则被要求顺从和孝顺。

然而,小说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挣扎,如孝顺的儿子因对父亲的不合理要求而感到困惑和痛苦。

这些描绘对于反思传统家庭观念的局限性,并探讨儿子在尊重父亲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提供了思考。

兄弟关系描绘《儒林外史》中的兄弟关系描绘了家庭中的亲情和竞争。

小说中的兄弟关系常常是复杂而紧张的,强调了家庭内部的争斗和利益冲突。

然而,也有一些兄弟之间相互依赖和支持的情节,体现了家庭团结的力量和重要性。

通过这些描绘,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家庭关系的种种困境,同时也得以思考家庭团结和和谐的积极价值。

总结《儒林外史》中的家庭关系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家庭观念和封建体制下的种种问题。

夫妻关系常常带有权力不对等的特征,父子关系呈现父权至上的模式,而兄弟关系则体现了亲情与竞争的并存。

通过这些描绘,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于平等、尊重、团结的重要性有所体悟。

儒林外史中介绍了哪些兄弟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中介绍了哪些兄弟的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中介绍了哪些兄弟的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儒林外史中介绍了哪些兄弟的人物形象分析【导语】:儒林外史介绍了很多兄弟,都非常生动形象,如严氏兄弟,王德、王仁兄弟,娄氏兄弟等等。

儒林外史每回内容概括

儒林外史每回内容概括

儒林外史每回内容概括《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是一部讽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每回内容的概括: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篇介绍了王冕的故事。

王冕出身贫苦,自学成才,擅长画荷。

他不求功名,躲避权贵,展现出高尚的品格。

这一回为全书奠定了批判功名富贵的基调。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薛家集的乡绅们请周进做私塾先生。

周进因未曾中举,受尽众人的轻视和嘲弄。

梅玖在众人面前对周进冷嘲热讽。

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周进后来通过捐监生的途径考中举人、进士,升为御史。

他在广东监考时,录取了范进。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

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吃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范进的母亲因骤然富贵兴奋过度去世。

范进在居丧期间去汤知县处打秋风,严贡生因强占他人的猪和赖船钱被告到县衙。

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严监生的正妻王氏病重,他的妾赵氏在王氏生前就谋划扶正之事。

严监生临终时因油灯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

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严贡生回家后,设计让弟弟严监生死后留下的财产都归自己。

赵氏无奈之下告到县衙。

第七回范学道视学报师恩王员外立朝敦友谊范进被任命为山东学道,他录取了荀玫。

后来荀玫因守孝不能参加会试,却通过关系企图提前参加。

第八回王观察穷途逢世好娄公子故里遇贫交南昌府的王惠被任命为太守,上任后一心搜刮钱财。

娄氏公子结识了流落他乡的侠客杨执中。

第九回娄公子捐金赎朋友刘守备冒姓打船家娄氏公子为救杨执中,花钱替他还债。

刘守备冒名顶替,打了船家。

第十回鲁翰林怜才择婿蘧公孙富室招亲鲁编修看中了蘧公孙,将女儿许配给他。

蘧公孙偶然得到一本诗集,却因此惹上麻烦。

第十一回鲁小姐制义难新郎杨司训相府荐贤上鲁小姐精通八股文,希望丈夫蘧公孙也能专心科举,然而蘧公孙无意于此。

杨执中的儿子杨允到娄府求职。

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娄氏公子邀请众名士在莺脰湖聚会。

《儒林外史王德主要事迹概括

《儒林外史王德主要事迹概括

儒林外史王德主要事迹概括在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王德、王仁两兄弟是与严氏兄弟几乎同时登场的又一对兄弟。

其中,严贡生和严监生两兄弟性格品行完全不同,而王氏兄弟俩则是性格品行完全一样,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两个人。

两兄弟主要出现在第五、第六回中,虽然描述的文字不多,但其形象却被塑造的非常鲜明。

兄弟两人都是禀生(考中秀才时,名列排行榜前列的可以递补为禀生),算是秀才中的优等生了;所从事的职务也是在私塾教书育人,而且是铮铮有名。

按道理来说,这样饱读诗书之人应该为人师表,然而这对兄弟却是“无德无仁”之人。

一、妹妹临死之际,忙于扶立赵氏为正室在妹妹王氏临死之际,严监生急于将自己的爱妾赵氏扶为正室,也得到了王氏本人的认可,于是就请来了王氏的两位哥哥王德、王仁兄弟。

第五回写到:“两人走到床前,王氏已是不能言语了;把手指著孩子,点了一点头。

两位舅爷看了,把脸木丧著,不吭一声。

须臾,让到书房里用饭,彼此不提这话。

”看到妹妹王氏已经同意让赵氏为正室后,王氏兄弟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对于此事也是一声不吭,也不再提及这件事。

王氏兄弟用这种方式来默默抗议此事。

见此情况,严监生开始采取行动,用钱来打动王氏兄弟。

第五回写到:因把小斯都叫出去,开了一张厨,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位一百两,递给二位老舅:“休嫌轻意。

”二位双手来接。

得到严监生的钱后,王氏兄弟立马变了一副嘴脸,开始竭尽全力帮助严监生赵氏扶为正室,为其出谋划策。

第五回写到:两位道:“有我两人作主。

但这事须要大做;妹丈,你再出几两银子,明日只做我两人出的;备十几席,将三党亲戚都请来,趁舍妹见你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

谁人再敢放屁?”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二位喜形于色去了。

通过为严监生出谋划策,王氏兄弟借此又得到了一些银两,于是两人变得喜形于色,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此时王氏已病入膏肓,连话都说不出来,两位哥哥却只顾自己利益,早就把王氏这个妹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哪有一丝兄妹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林外史》之兄弟篇
兄弟同根,有花却是独自开。

遗传与家境一致,阅历和教育不同,使得同出一门的兄弟在性情上有同有异,有时互为影子,形影相随,举止似如出一辙;有时则互为镜子,相互鉴照,习性有天渊之别。

在《儒林外史》中就有诸多的兄弟,如严氏兄弟、娄氏兄弟、陆氏兄弟、佘氏兄弟等十余对,他们或出入同行,或分居异爨。

儒林是短篇相缀连,人物交更替,作者只截取了人物生活的断层,着力刻画的是他们最鲜明的特性,但是仍能将兄弟间的同与异于显著与微妙中表现得入情入理,真切生动。

下面笔者颇离就和你聊一聊,这《儒林外史》中如手如足,如影如镜的兄弟们。


严氏兄弟
上篇严监生
严家兄弟,就是种国文学史上最典型的土豪劣绅严贡生严大位和最出名的吝啬鬼严监生严大育。

在为人处世上,这一对兄弟最明显的异同都表现在对金钱的态度上。

首先,就是哥俩都吝啬成性,哥哥吝啬到浑不知耻日,弟弟吝啬到自残自贱。

且不说家喻户晓的云片糕与二灯芯的情节,咱们来看两人在婚姻这件人生大事上的表现,便一目了然。

这书中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写道: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总不见效。

话说严监生的原配王氏沉疴难愈,眼见着日薄西山。

生了儿子的小妾赵氏又是抱着儿子在她床脚哭诉,又是侍奉汤药,又是祈福祝祷,好一番卖可怜,献殷勤。

一日晚间,赵氏又去哭诉,王氏心软了,就说道:何不向你爷说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 小说原文写道:【赵氏忙叫请爷进来。

把奶奶的话说了。

严致和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


这个忙字用得极妙,此时这赵氏大愿得偿,哪还顾得上哭,赶紧冲出门叫严监生。

这严监生更是夸张,听不得这一声,没等小妾把话说完就心领神会,迫不及待地要张罗找两个妻兄敲定这事。

这一出妾唱夫随,显然是两人早就商量好了,只等王氏点头。

接下来,严监生用二百两银子搞定了大义凛然的两个大舅子王仁、王德两兄弟。

只三天,就遍请诸亲六眷,一身喜红,拜天地祖宗,
行立正室之礼。

礼毕,家内外二十多桌酒席,人声鼎沸,闹到三更,王氏却在这热闹之中冷冷清清地死去了。

离解儒林
严监生将赵氏扶正有必要这么磨折吗?
读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要问:严监生堂堂一家之主,把赵氏扶正又要得王氏的首肯,又要妻兄的支持,又要大宴宗族有必要这么折腾吗?等王氏一死,一切不都顺理成章吗?
当然有必要!而且妾扶为妻,远比我们当代人想象得困难的多。

且说妻妾之序自古就被列入律法,虽然各朝各代条令不同,但是几乎都是不可逾越的。

在明代,《大明律》中有规定: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是准许正妻亡故或被休,将妾扶正的。

可是严监生依然等不到王氏咽气了,那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扶正这事,在明朝虽然于法可行,于礼却难容。

自古妻妾讲究个礼无二嫡,而明代程朱之训又根深蒂固,扶正绝对是要被鄙视和被非议的,尤其要被正妻娘家狠狠地戳脊梁骨。

严监生的学位虽然是捐的,好歹也是儒林中人,要讲个名节。

而那两个大舅子,又是当地铮铮有名的学府禀膳生员和县乐禀膳生员,他们的口舌足以杀严监生于无形。

所以,严监生要得到王氏生前的许可,是谓合情;要得到王氏兄弟的支持,是谓合理。

而为了维护礼法的正统严肃,扶正一事必须得到宗族认同,这又是谓合法。

以上种种分析,足见扶正之难,扶正之费。

可是这严监生猪肉舍不得买一斤,灯芯舍不得用两条,怎么如此会如此费银钱,费周章把个妾扶正,续弦不就结了么?这就要说回到严监生的吝啬上了。

取妻按照礼法,是要明媒正娶,雇媒婆要花钱,下聘礼要花钱,迎娶要花钱,酒宴要花钱相比起来,这扶正就简单利索得多,省下得可不是个小数目。

可叹在这一番盘算之中,王氏早就被当成了一个死人,严监生的凉薄的,也着实令人瞠目。

但是,从前后文中的诸多细节当中,我们却又能看出严监生似乎对王氏用情至深。

王氏病危时,他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

王氏病故后,他触景生情,每每哽咽落泪,直哭得精神颠倒,恍惚不宁,以至成疾,一命呜呼。

离解儒林
严监生的哭可真?对王氏的情可深?
那么,这哭可真?这情可深?我认为是的,且真且深。

来看原文这一节:
【拿烛去看,原来那瘟猫,把床顶上的板,跳蹋了一块,上面掉下一个大竹篓子来;靠近看,只见一地黑枣子拌在酒里,蔑篓横放著。

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

严监生叹道:我说他的银子那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而今他往那里去了! 】
王氏死前并没有叮嘱存有这份钱,若没这猫捣蛋,几时发现就是个未知。

严贡生数着钱,足有五百两。

他却没有丝毫怀疑与责怪,只叹是为自己备不时之需。

王氏生前私房钱的用度,他的确也从不过问。

料想这应是两人共度过苦日子,有过一段相濡以沫的岁月,才会彼此信任。

一句而今他往那里去了! 也颇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的悲悼。

而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一句,也透露出这对坐拥十万两银子家财的夫妇时刻都处于危机感之中。

他们不同于《世说新语》中大晚上以数钱为乐的王戎夫妇,财富的集聚,并没有带给他们多少幸福感,甚至都没有扭转夫妇俩那种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悲观。

所以时时要克俭克勤,处处要精打细算。

所以严监生自然而然地就算计到了这扶正一事上。

只是习惯早已使然,吝啬已是成性,严监生再次狂热而焦灼地投入到了省钱的谋算与布置之中。

任何人的生老病死在这一刻都无足轻重,唯有钱才是唯一,才是永恒。

此时气息奄奄的王氏,甚至有那么一刻,就像是严监生临死前用手指着的那根灯芯,她光明而又温暖,却因多耗了一半的灯油,必须被掐灭。

诚如阳明先生所说:人人皆有良知,或许是不舍,或许是愧疚,料理王氏的丧事他用了足足四五千两,一个破天荒的天文数字。

令人唏嘘的是,这王氏生前却从未享受过这般的豪奢。

情啊,是真情,花钱啊,也是真疼。

人呐,是多么的复杂!
离解儒林
严监生最对不起的人是谁?
【后来就渐渐饮食少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病又重了,睡在床上。

想著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在王氏病危时还是有人参附子调养的,轮到严监生,他自己却不肯,重病之中还惦记着收早稻。

他对正妻凉薄,对自己就更是刻薄。

一生辛劳,一世节俭,金山银山仍是换成了一抔黄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