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教案:7、《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a07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7.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面对困难,需要克服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在逆境中重塑生命的奥秘。
3. 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文章主旨和内涵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悟作者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 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课文内容理解:深入解读课文,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如何在逆境中重塑生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写作特色分析: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人物描绘、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5. 课文朗读与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正能量。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除了总结文章主题思想,我还应该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真正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文章主题思想:理解文章《再塑生命的人》所传达的主题思想,认识作者在逆境中重塑生命的精神,是本节课的重点。
例:通过分析文章中作者的经历和心路历程,理解“再塑生命”的意义,从而启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信心。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最新5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d6c6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3.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人教版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5e53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6.png)
教案:《再塑生命的人》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型结构。
o通过分析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以及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o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海伦·凯勒在黑暗与寂静中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o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内容,提炼出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老师安妮·莎莉文对她的影响。
•难点:理解“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以及海伦·凯勒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学习、不断突破自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的图片、视频、文本内容等)•《再塑生命的人》原文及注释材料•小组讨论任务卡•角色扮演道具(如盲杖、手语卡片等)•创意写作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1.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海伦·凯勒的生平简介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海伦·凯勒吗?她是一位怎样的人?她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个人所知。
3.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海伦·凯勒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看看她是如何被一位老师‘再塑生命’的。
”目的:通过情境导入和提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约10分钟)活动设计:1.自主阅读:分发《再塑生命的人》原文及注释材料,学生自行阅读,标注不认识的字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b7c7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f.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文章的背景,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介绍海伦·凯勒生平及《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背景。
1.2.2 课文分析:分析文章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
1.2.3 重点词汇与短语:列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与短语,方便学生查阅。
第二章: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2.1.1 图片展示: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2.1.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关于生命、感恩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2 自主学习2.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2.2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阅读心得,锻炼表达能力。
2.3 合作探讨2.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如文章主题、写作手法等。
2.3.2 小组汇报: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2.4 课堂小结2.4.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记忆。
2.4.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3.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指导不足。
第四章:教学拓展4.1 相关文章推荐:推荐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
4.2 活动建议:组织关于生命、感恩等方面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网络资源:提供与本文相关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查阅。
5.2 图书资源:推荐与本文相关的图书,丰富学生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624c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3篇)作者简介篇一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
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安妮·莎莉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
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教育方法,20岁开始教海伦。
她的教授方法是:将字母按入海伦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称。
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二1、知识与能力:了解心理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1)理清心理活动变化的轨迹,感知莎莉文老师的教学过程。
(2)品味相关心理描写的句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会感恩1、重点:通过揣摩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题目的内涵一、导入新课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建立起一家家盲人、聋哑人的慈善机构,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二、打开求知之门(一)不幸的童年五官三残,19个月时(一岁零七个月)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音了。
从一岁零七个月到六岁零九个月,五年多来海伦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二)幸运地遇到了莎莉文老师1、启示真理、给予深爱2、布娃娃见证了我最初打开求知之门的心路历程A(朗读)激动B(朗读)烦躁C(朗读)愧疚井水唤醒了我的灵魂A井房散步B水流手上C拼写水字理解句子: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三、感恩老师(一)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此前:渴望光明、愤怒苦恼、疲倦不堪参考语句:雾中行船的比喻此后:光明、希望、快乐、自由理解语句:1、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再塑生命的人》 导学案
![《再塑生命的人》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9885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7.png)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如“感慨”“搓捻”“疲倦不堪”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
3、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4、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莎莉文老师对“我”再塑生命的意义。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2)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出生后的第 19 个月,一场重病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她的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时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
直到 6 岁时,莎莉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才改变了她的命运。
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帮助海伦·凯勒走出了黑暗和孤独,重新塑造了她的生命。
四、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cuō niǎn)惭愧(cán kuì)譬如(pì rú)花团锦簇(cù)2、解释下列词语。
(1)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2)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3)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4)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五、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展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e25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e.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者整理了6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基础知识认识本文作者,了解其生平。
b、基本技能学习本文优作文吧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c、学法指导自学兼指导d、思想教育1、学习作者坚韧不拔的的精神。
2、培养自己在学习上的意志品质。
3、理解体会老师热爱学生的感情。
4、激励学生发奋图强。
e、能力培养1、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对老师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和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抒情性的文字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法选择指导学生提高独立阅读水平。
教学用具投影仪或者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美国有一个小女孩,她出生19个月即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
她十岁时才一次学会说话,生活的磨难迫使她不断的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在小读书期间,她的成绩优秀,从1904年他24岁开始,从事写作与演讲的职业,她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名的有《海伦。
凯勒日记》《我的生活故事》等。
她就是美国杰出的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
凯勒。
在海伦。
凯勒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对她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就是海伦。
凯勒的启蒙教师——再塑海伦。
凯勒生命的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老师在海伦。
凯勒7岁时开始教她,莎莉文老师原来也是盲目,经过治疗恢复了部分视力,是美国一所盲人学校的毕业生。
她用独特的方式教海伦。
凯勒听话、写字,为海伦。
凯勒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一个改变作者命运的人,这也是作者以“再塑生命”为本文题目的原因所在。
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海伦。
凯勒和她的老师。
二、自读要求: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注意文中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7fcbf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3.png)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精品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f2b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5.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本文主题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
教学内容:1. 介绍本文作者海伦·凯勒及其作品。
2. 解析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及其作品,强调她的成就和对生命的态度。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章: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
教学内容:1. 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 海伦·凯勒的作品特点。
教学步骤:1. 介绍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强调她面对困境的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
2. 分析海伦·凯勒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她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第三章: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的整体结构。
2. 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
2. 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看法。
第四章:分析课文精彩片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2. 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2. 分析这些片段对主题的贡献。
教学步骤:1. 挑选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分析这些片段如何体现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文本。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生命的理解和珍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生命的意义。
第六章:课文细节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细节,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3ede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8.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再塑生命的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位特殊教育教师如何用爱心和坚持帮助盲聋学生重获新生的故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的意义,体会教师和学生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特殊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过程。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章:人物介绍2.1 主人公介绍简要介绍主人公的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主人公在故事中的重要地位。
2.2 主要配角介绍介绍故事中与主人公密切相关的主要配角,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主人公的影响。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3.1 开端分析故事的开端部分,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遭遇。
3.2 发展分析故事的发展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在特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3.3 高潮分析故事的高潮部分,让学生感受主人公在面临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毅力。
3.4 结局分析故事的结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的成长意义和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特殊教育的意义讨论特殊教育对于像主人公这样的盲聋学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价值。
4.2 教师角色的理解探讨主人公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认同。
第五章:拓展活动5.1 观影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5.2 写作活动布置一篇以“我眼中的主人公”为主题的作文,让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对主人公的看法和感受。
5.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故事中的某个情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9884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1.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分析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重点语句。
2.体味作者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设计好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深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设计学生活动,模拟聋哑人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教师导入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略生命的辉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看看命运多舛的海伦?凯勒如何焕发生命的光彩。
我们先看一段介绍海伦?凯勒的视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作者简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再塑生命的人作者介绍。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27e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c.png)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再塑生命的人》为载体,尝试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从教学过程来看,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举例:
-文章中“光明”“声音”等词汇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如何通过这些词汇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 “安妮·沙利文的手语教学”部分,展示了教育对生命重塑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文本分析能力:学生需要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生命教育理念的领悟: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生命教育的核心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深层理解:把握文章主题,理解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世界、重塑生命的过程,强调关爱与教育的力量。
-词汇与句式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短语及特殊句式,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命教育的意义: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培养其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生命教育的理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想过,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视觉和听觉,你会怎样去感知这个世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海伦·凯勒是如何在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再塑生命的。
第《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b3f2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8.png)
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感慨、搓捻、疲倦不堪”等重点词语,准确理解其含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全面了解海伦·凯勒曲折而不凡的人生经历,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细致剖析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提升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学习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和品质的写作手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默读和朗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高效阅读的习惯。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和交流讨论,锻炼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进行文本精读和赏析,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饱含深情的语言,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深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激发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尊重生命、平等互助的良好风尚。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清晰梳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历程和重要影响,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情感脉络。
深入研读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人的细节刻画,品味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文字背后的真挚情感。
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体会其对“我”在知识传授、心灵启迪和人生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精准理解“再塑生命”这一核心概念的深刻内涵,深入体会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恩与敬仰之情,以及这一经历对她人生的重大意义。
全面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独特的教育艺术,探究其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比较阅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以及她的一些著名言论,如“我一直哭,一直哭,哭我没有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没有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e5ce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e.png)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精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理解作者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心灵成长。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学习作者身残志坚、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课文基本情节时,重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自己的心灵成长过程,如海伦·凯勒如何克服失明、失聪的障碍,学会交流和理解世界。
-在学习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时,强调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如“水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了我生命的希望”中的比喻手法,表达出海伦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4.增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激发学生对生活、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主旨和基本情节,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和心灵成长。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体会作者身残志坚、奋发向前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基本概念。这是指一个人在面对身体上的巨大障碍时,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希望,以及这种精神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收获。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ca43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8.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海伦·凯勒及其作品背景。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心,提高社会责任感。
启发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再塑生命的人》全文。
2.2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分析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2.3 教学难点:理解并评价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分析并评价文章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笔记,整理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学生通过合作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象征手法。
3.3 批判性思维法: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挑战和验证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海伦·凯勒的背景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思考“再塑生命”的含义。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学生自主思考和笔记,整理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学生通过合作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象征手法。
4.4 批判性思维: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挑战和验证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5.2 作业要求:5.3 作业提交时间:读后感提交时间为一周后,论文提交时间为两周后。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74ee3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e.png)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4.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研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设计一、介绍海伦凯勒,引起阅读兴趣,导入新课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海伦凯勒,设问: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分读课文,余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下列词语:企盼迁徙繁衍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3.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
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二《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
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已经在小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老师》。
11.《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11.《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3bc2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3.pn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和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2.教学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记“搓捻、惭愧”等词的读音,熟记“绽、慨”等字的字形;理解“奥秘、企盼、恍然大悟”等词语的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有一个孩子,她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
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听听她和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课件展示作者海伦·凯勒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9f2c09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a.png)
一、教学内容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色彩》,主要内容为《再塑生命的人》。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感受其对生命的热爱和勇气。教学内容如下:
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关键词语: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如“毅力”、“不屈不挠”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文本: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如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思考生命价值:引导学生从海伦·凯勒的经历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举例解释:
-在讲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时,重点强调她在失去听力和视力后,依然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使学生感受到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海伦·凯勒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理解她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语言表达:帮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书面表达方面,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句式。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进行逻辑清晰的表达。
-文化背景理解: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海伦·凯勒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到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和成就。
举例解释:
-在情感理解方面,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凯勒在黑暗中摸索世界、寻求帮助的孤独与渴望,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她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点。首先,学生在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于海伦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毅力深感敬佩,这让我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语文教案:7、《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班级姓
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本文的生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资料准备】本文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
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
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
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XX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
并于19XX年荣誉毕业。
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
《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
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
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
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
安妮•莎莉文。
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
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
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
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
努力。
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
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
开始写作。
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
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
著作。
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
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
海
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
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预习检测 1. 给加点字注音。
搓捻( ) ( ) 惭愧( ) ( ) 譬如
( ) 灵魂( ) 企盼()
2.解释下列词语。
花团锦
簇:。
美不胜
收:。
不可名
状:。
小心翼
翼:。
不求甚
解:。
恍然大
悟:。
截然不
同:。
活动设计一、自主学习,理清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1.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2.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赞扬了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出场前安排
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莎莉文老师送“我”布娃娃的用意何在?她是如何教“我”
学会“水”字的?
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部分。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作业1、2、3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 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资料准备】古今中外
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①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
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与世界
②阿炳: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③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④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
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⑤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
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⑥邰丽华:如果有一天,能够给我有三天的听力。
第一天,我要听听陪我渡过20多年的音乐。
第二天,要听听关心关爱我的周围的朋友们的声音。
最后一天,我要听听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最美妙的声音。
……
像海伦这样身残志坚的人有很多,他们的生命可以说是不幸的,可是他们用坚强和乐观弥补了这个不幸,他们要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预习检测:谈谈“我”和莎莉文老师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活动设计一、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我”学有所获后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体味“我”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