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第20课时燃料、能源与环境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第20课时燃料、能源与环境

[方法点拨] 此类题目一般情境新,题干长,涉及当前新 能源问题,但落点都较低,考查的都是我们平时所学的基础 知识。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利用题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理解, 加工处理,最后对所提问题作出解答。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解析]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作为燃料的乙醇可 以用废弃不用的粮食等植物资源制取,原料来源丰富,可 再生,但不充分燃烧也会生成一些CO等污染物。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20-1所示为一种“节能减 排”的有效措施。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 的是 ( C ) ..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 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Na2CO3 +5H2O。 4NaOH 催化剂 式:CH3CH2OH+3O2+________ ===== __________
·人教版
│ 考点聚焦
[注意] ①工业酒精因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严禁兑酒饮用。 ②医用消毒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水溶液。 ③由于乙醇相对其他燃料含氢元素质量分数高,含碳元素 质量分数低,又能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以属于绿色燃料。目 前,各地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这种新型混合燃料。
·人教版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化石燃料与生活 命题角度:化石燃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1 小王同学在学习了甲烷性质的有关知识后,查阅相 关资料时惊奇地发现1体积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约10体积空气 中的氧气!当氧气不足时,其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还 可能含有一氧化碳。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2H2O CH4+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在使用天然气灶具 产生污染 时应注意 调节灶具 通风口的 大小 ,以 免 ______________ 、 浪费燃料 。 __________

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通常所说的燃烧时放出热量。

2、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符号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常用J/m3作单位。

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
4、锅炉的效率
燃料在燃烧时,实际上很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的数值要小,而且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小。

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锅炉的效率。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7、提高燃料利用率和锅炉的效率的措施: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加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等。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热机和火箭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 课题2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 课题2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2021山东东营中考)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

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2.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SO2、NO2B.CO2、COC.SO2、CO2D.NO2、CO3.某市5月26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下列各项对空气质量指数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露天焚烧垃圾B.用煤作燃料C.用氢气作燃料D.用洒水车洒水4.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5.★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6.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7.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有、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2015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安徽)复习课件: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6页)

2015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安徽)复习课件: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6页)

第17讲┃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注意] (1)可燃物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伴随 不一定 是燃烧,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________ 物理 变化。 如电灯泡通电象。在缓慢氧化的 热量 的放出,只是不易被察觉,如铁生锈、食 过程中也有__________ 物腐烂等。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由 (3)爆炸________( 一定 燃烧引起的爆炸 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 变化。
煤气等
SO2 NO2 、 料,提取煤焦油、 __________ 、 ________ 烟尘 等 ________
第17讲┃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 工 业
主要污染 的 燃油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
石油
碳 主 要 含 ________ 、 氢 两种元素 ______
血液 ____________” ,经 物有 __________ 、未燃烧 CO
第17讲┃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7. [2013•河北]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 17-4 所 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7-4 会聚 (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 作用。 (2)A 处红磷燃烧,B 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7讲┃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小结] (1)放出热量的反应:燃料燃烧、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氧 化钙与水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等。 高温 CaO+CO2↑、 高温 2CO 等。 (2)吸收热量的反应: CaCO3===== CO2+C===== (3)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 火箭、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练习题1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练习题1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烟尘等。

思路解析:燃油形成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

答案: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2.酒精的学名是_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__,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酒精的基本知识,考查酒精的燃烧和组成。

答案:乙醇C2H5OH 46m(C)∶m(H)∶m(O)=12∶3∶852%C2H5OH+3O2−−点燃2CO2+3H2O−→3.实验室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制取H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实验室用锌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这是一个典型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要掌握好。

答案:稀硫酸锌Zn+H2SO4====ZnSO4+H2↑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水能、风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三种矿石燃料是永不枯竭的能源C.地下水资源不能无限量地开发利用D.大量排放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思路解析:煤、石油、天然气三种矿石燃料是有限的,有些资源已经接近枯竭,不是永不枯竭的能源。

答案:B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H2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方程式2H2O2H2↑+O2↑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产物不污染环境B.TiO2是催化剂C.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D.在海水分解过程中应不断添加TiO2思路解析:在海水分解过程中TiO2是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不应添加TiO2,错误。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答案,含解析)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答案,含解析)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常用燃料的使用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乙醇和氢气等清洁燃料的使用.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燃烧煤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其中含有硫、氮等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还有,燃烧排放出的烟尘和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也都会污染空气.2.燃烧汽油或柴油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多数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随着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尾气中的主要污染有一氧化碳、未经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3.燃烧天然气或乙醇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城市的一些汽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等作燃料,以减少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有,车用乙醇汽油在一些国家已成功使用多年,目前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使用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这些燃料的使用相对来说,确实是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可是它们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虽然不污染空气,但是容易导致温室效应.4.燃烧氢气对环境来说,是最清洁的燃料.氢气作为燃料,可以说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因为它具有三个优点:(1)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即热值高),常用作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2)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即产物无污染);(3)氢气可以不断地以水为原料制取(即来源广).【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雨的产生和危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甲烷和乙醇的性质及用途、氢气的性质及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电解水”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酸雨的产生和危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其燃烧产物,再结合着燃烧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探究即可.2.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3.氢气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不过,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使用下列能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太阳能B、风能C、氢能D、石油2.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沼气C、氢气D、酒精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B、污染的空气,会破坏生态平衡C、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4.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沼气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B、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甲醇,甲醇饮后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因此,工业酒精是禁止用来配制饮用酒的C、乙酸俗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且无腐蚀性,可直接食用D、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5.合理利用能源,防止环境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室内光线明亮时不要开灯,且尽量使用节能灯B、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能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D、随着人类发展对电能的需求加大,我们将再建许多用煤作燃料的火力发电厂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B、化学与生活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C、化学与能源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D、化学与环保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7.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酒精是液体B、酒精挥发的太快C、没有与氧气接触D、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8.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B、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C、科学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D、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体健康9.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太阳能B、煤C、石油D、天然气10.下列燃料属于清洁燃料的是()A、煤炭B、汽油C、氢气D、柴油11.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风能B、太阳能C、氢能源D、煤12.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A、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B、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C、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13.既洁净又高能的理想燃料是()A、煤B、石油C、氢气D、天然气14.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15.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6.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1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B、经常开车上班C、使用节能灯泡D、节约每一滴水18.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B、开发风能、氢能源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D、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1)据报道,我国从缅甸引入的天然气管道已铺设到河池市,天然气与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奶粉”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选填“单质”或“元素”或“原子”).(3)小林发现昨天洗好的铁锅底浸水处生锈了,生锈的原因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小林立即盖上锅盖,火就熄灭了,其原理是.(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PH7.(5)粽子是河池各民族喜爱的一种食品,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猪肉、苏打、蒜叶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原料是.(6)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字母).A.不锈钢水龙头B.尼龙袜子C.木制椅子D.纯棉毛巾.20.火电厂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未经脱硫的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进人水体,也会加剧水污染.(1)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气体排出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写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水是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项重要举措,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填字母编号)A、节约用水B、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C、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D、工业污水净化处理后排放.21.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22.如表是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质量的数据表.据此分析,其中最理想的燃料是;理由是、燃料相关燃烧产物的质量/gCO2SO2汽油29005.0天然气25000.1煤250011.023.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核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1000g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假设硫元素完全转化为SO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写“<”、“>”或“=”)的降雨称为酸雨,在煤燃烧后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并“喷淋”石灰水进行“脱硫”可减少SO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石灰水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和碱反应与CO2相似).(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2NO2CO2+N2,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5.6月,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1)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塑料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废弃塑料制品也对环境造成了“白色污染”.为减少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提倡使用节能灯C.随手关灯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26.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下同).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写出两条).(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A.水B.葡萄糖C.维生素D.氯化钠.【考点训练】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使用下列能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太阳能B、风能C、氢能D、石油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太阳能的特点进行解答;B、根据风能的特点进行解答;C、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D、根据石油的燃烧产物进行解答.解答:解:A、太阳作为能源没有附属物,无污染,故A正确;B、风能作为能源也没有附属物,无污染,故B正确;C、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不污染环境,故C正确;D、石油的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固体颗粒,污染空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特别是氢能的分类、优点、制取方法、方案评价、技术困难和前景等.2.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沼气C、氢气D、酒精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燃料中最理想燃料的选择依据是: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产生污染物,从生成物和放出的热量考虑.解答:解:A、煤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A错;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故B错;C、氢气具有三大优点:①氢资源丰富,②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③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故C正确;D、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在选择燃料时要从燃烧放热和生成物两个方面考虑.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B、污染的空气,会破坏生态平衡C、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要严格扣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这一理念,即不污染环境方面.只要污染环境就不符合该理念.解答:解:A、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也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不能防止“温室效应”,故A错误;B、污染的空气,会导致一些动植物死亡,会破坏生态平衡,故B正确;C、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但增加了空气污染,不可取,故C错误;D、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是错误的说法,高烟囱并没有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故D 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讲究环保,不随便扔垃圾,不污染环境.真正做到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4.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沼气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B、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甲醇,甲醇饮后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因此,工业酒精是禁止用来配制饮用酒的C、乙酸俗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且无腐蚀性,可直接食用D、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用完之后能够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不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酸、碱一般都有腐蚀性;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解答:解:A、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沼气可以通过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发酵产生,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正确.B、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中含有少量的甲醇.不正确.C、乙酸具有腐蚀性,不可直接食用.不正确.D、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不包括天然橡胶.不正确.故选:A.点评: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又包括多种,例如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其中的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要注意区分.5.合理利用能源,防止环境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室内光线明亮时不要开灯,且尽量使用节能灯B、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能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D、随着人类发展对电能的需求加大,我们将再建许多用煤作燃料的火力发电厂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节约能源分析;B、根据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分析;C、根据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分析;D、根据煤燃烧会生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分析.解答:解:A、室内光线明亮时不要开灯,且尽量使用节能灯,能够节约能源,故做法正确;B、乙醇属于可再生原料,使用乙醇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做法正确;C、太阳能是绿色环保的能源,故做法正确;D、煤燃烧会生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所以做法错误.故选D.点评: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2015年中考的热点.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B、化学与生活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C、化学与能源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D、化学与环保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依据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方法判断稀酸入眼的急救;依据二氧化碳不能够给呼吸且能灭火分析灯火实验;B、依据洗洁精的去油污原理分析判断;从缺钙导致的病症判断病症;C、依据化石燃料的种类以及清洁能源的种类分析判断;D、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即可;解答:解:A、稀酸入眼的急救方式是首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部;进入地窖时为防止地窖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人的损害,一般先做灯火实验,由于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如果灯火熄灭,则不能进入地窖;正确.B、洗洁精的去油污是发生乳化作用;人体缺钙导致的疾病是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不是甲状腺疾病;错误.C、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的过度使用对环境质量下降影响较大,而太阳能、风能等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是相对清洁的能源;正确.D、汽车尾气的污染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是减少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直接关系,用利用水力、核能发电减小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与生活学习相关,强调了平时学习中的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7.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酒精是液体B、酒精挥发的太快C、没有与氧气接触D、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进行解答.解答:解: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属于可燃物,而且与氧气接触,但是由于没有点燃,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8.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B、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C、科学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D、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体健康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产生的污染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B、根据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判断;C、依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析判断;D、根据药物合成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石燃料燃烧后会生成氮与硫的氧化物,能污染空气,且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减少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B、塑料及其它合成材料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白色污染,但只要对白色垃圾进行合理处理就可减少白色污染,因此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不合理;C、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D、合成药物是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药物,药物合成在医药工业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且在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它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故选B.。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燃烧与能源(2014年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燃烧与能源(2014年版)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4年月日计划专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4.1燃烧与能源(2014年版)【教材放大镜】NaHCO3+H2O +CO2↑⑵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 。

⑶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①产生的热量少, ;②产生大量的 等物质,污染空气。

⑴原因: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和 气体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 。

⑵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造成水体 ,严重影响水生 的生长; ③ 土壤、植被、森林;④ 地面上的建筑物、金属制品、皮革、纺织品;⑤渗入地下,可能会引起地下水的 。

2.化石燃料对空气的污染⑴煤燃烧会排放出 、 、 等污染物。

⑵汽车用燃料的燃烧①汽车用燃料是 或 ,它们燃烧会产生 、未燃烧 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 等,合称尾气。

②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采取的措施:a.改进 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 燃烧;b.采用 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 ;c.使用 汽油,禁止 物质的排放,改用 (CNG ) 或 (LPG )或乙醇汽油(混合物)作燃料;d.在管理上,加大检测 的力度,禁止没达到 的汽车上路。

⑶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a.因含有硫、氮元素而产生 、 等大气污染物。

b.因含有碳元素,不完全燃烧产生 而污染空气。

d.因末燃烧的 、炭粒、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粉尘污染空气。

3.有:核能、 、 、地热能、 等。

(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10万多起火灾,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

下面对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例题2:( )B .没有与氧气接触C .温度达不到着火点D .水能灭火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物”等。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 燃料、能源与环境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 燃料、能源与环境

例1
1
2
3
题型解法
理解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的组成及用途,熟悉常 见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是解决此 类问题的关键。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可燃冰、核能。可 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乙醇(酒精)、沼气、 氢能等。
例1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湖北恩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下列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例1
1
2
3
2.(2022·广东广州)如图为我国 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例1
1
2
3
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模块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6讲 燃料、能源与环境
1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013~2022) 命题点 1 能源及其分类
命题点 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命题点 3 保护环境
返回命题点导航
命题点 1 能源及其分类(10年8考)
1.(2022·河北27题,1分)一家火锅店用某种材质 的纸折成火锅,加上水,放在点燃的天然气炉上涮 菜,如图所示。天然气属于 不可再生 (选填“可 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使用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初中九年级化学中考使用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知识·巧学·升华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有些燃料的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1.煤的燃烧因煤中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在燃烧时会排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不仅影响人的健康和植物生长,还会造成对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煤若不充分燃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污染空气。

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原煤作燃料。

2.酸雨及其危害目前,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它包括雨、雪、雾、雹等降水过程。

一般地说,天然降水都偏酸性,pH约在6左右。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溶解在洁净的雨水里形成碳酸的缘故,降水的微弱酸性可以促进土壤里养分的溶解,便于植物吸收,因此是有益的。

但是,当降水的酸度增大,pH小于5.6时,对生态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酸雨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5)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的水中铝、铜、锌、镉的含量比中性地下水中高很多倍。

3.酸雨的形成分析表明,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酸雨中含硫酸一般比硝酸多,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目前世界各国对酸雨的形成机理还不很清楚。

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形成酸雨还要有一定的环境气候条件,如湿度高、雨量大、无风,以及一定的地理因素等。

4.1燃烧与能源【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4.1燃烧与能源【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 计划专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4.1燃烧与能源【⑴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 发生的一种 、发热的剧烈的 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② ;③ 。

⑵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H 2在Cl 2中的燃烧,Mg 在CO 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请写出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⑶着火点:达到 所需的最低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原理和方法⑴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①清除 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 ;②隔绝③使可燃物的温度⑵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① :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② :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③ :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⑴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⑵一切 的气体或粉尘,(如: 、 、 、 )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P 129)① 、② 、③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⑴煤:被称为“ ”。

①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 、 、 等。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 (引起酸雨)、 、烟尘等②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 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③煤的综合利用看课本P 132-133⑵石油:被称为“ ”。

①主要含有 、 元素。

②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⑶天然气(俗名 、 ),是较清洁的能源。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 ),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②甲烷的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③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 色火焰,放出热量。

【通用版】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考点17《燃料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通用版】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考点17《燃料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17燃料、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2019•天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分析】根据酒精、氢气、天然气、汽油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汽油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2018•四川雅安)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B.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C. 管道煤气有毒D. 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答案】D【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B正确;C、管道煤气有毒,故C正确;D、丁烷化学式是C4H10,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0=24∶5,故D错误。

3. (2019•天津)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

“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X气体”是指A. 一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氢气【答案】B【解析】这里“X气体”是指甲烷,湖泊池沼中可以产生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故选B。

4.(2019•天津)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A. B. C.D.【分析】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结合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燃料、能源与环境》ppt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燃料、能源与环境》ppt课件

①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因此, 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以防 止发生爆炸事故。 ②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20课时┃ 燃料、能源与环境
2
开发新能源
1.两种清洁能源
酒精 氢气
燃烧 反应
优点
点燃 2CO2+3H2O 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2H2O C2H5OH +3O2===== 2H2+O2===== _______________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20课时┃ 燃料、能源与环境
冀 考 探 究
化石燃料与环境 命题角度: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例1 化石燃料仍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1)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2)完全燃烧4 m3的天然气可放出________J 3×108 的热量(天然气的 热值是7.5×107 J/m3)。 (3)化石燃料燃烧可造成空气污染,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开发使用清洁燃料(或开发其他 _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能源、改革燃料燃烧技术等,合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20课时┃ 燃料、能源与环境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3.天然气 CH4 ,沼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甲烷 ,化学式为________ 瓦斯的主要成分也是________ 甲烷 。 (1)物理性质:甲烷是________ 色________ 无 无 味的气体, 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___ ________ 排水 法或

04_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

04_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

考点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 (1)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这些气体 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酸__雨__。 酸雨的pH<5.6 (2)酸雨的危害:可以使水质酸化;使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 森林及植被;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等。 (3)防治措施: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天然气代替煤;开发新 能源等。
考点二 化石燃料的利用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有些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
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2)有些反应吸热:如碳在高温条件下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
2.化石燃料与新能源
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__天__然__气____,它们属于_不__可__再__生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①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氮、 硫、氧等元素。②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 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3.乙醇 (1)乙醇俗称 酒精 ,化学式为 C2H5OH,属于 可再生 能源。 (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典例4】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叫做“乙醇汽油”。用“乙醇 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措施。乙醇是一种 _可__再__生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乙醇中碳、氢、氧三种 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1_2_:3_:。8 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醒】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如H2、CO、CH4、面粉、棉 絮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遇明火容易爆炸。因此点燃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 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目(共14小题)1.(2015•广州)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2015•郴州)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3.(2015•吉林)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4.(2015•连云港)最清洁的燃料是()5.(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2015•黑龙江)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二.解答题1.(2015•金华)火电厂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未经脱硫的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进人水体,也会加剧水污染.(1)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气体排出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写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水是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项重要举措,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填字母编号)A、节约用水B、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C、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D、工业污水净化处理后排放.解:(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SO2;(2)A、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符合保护水资源的要求;C、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答案:(1)S+O2SO2(2)B2.(2015•河池)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1)据报道,2015年我国从缅甸引入的天然气管道已铺设到河池市,天然气与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奶粉”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选填“单质”或“元素”或“原子”).(3)小林发现昨天洗好的铁锅底浸水处生锈了,生锈的原因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小林立即盖上锅盖,火就熄灭了,其原理是.(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PH 7.(5)粽子是河池各民族喜爱的一种食品,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猪肉、苏打、蒜叶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原料是.(6)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字母).A.不锈钢水龙头 B.尼龙袜子 C.木制椅子 D.纯棉毛巾.3.(2015•汕尾)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核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请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4.(2015•怀化)如表是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质量的数据表.据此分析,其中最;理由是.理想的燃料是5.(2015•河南)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其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用水灭火时,主要是水蒸发能收大量的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来源广泛,放热量高,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答案:CH4+2O2CO2+2H2O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甲烷的性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6.(2015•淮安)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3)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②该过程中可得到的化工产品是.(4)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填序号).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7.(2015•营口)2015年6月,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1)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塑料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废弃塑料制品也对环境造成了“白色污染”.为减少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解:(1)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2CO2+3H2O;(2)减少白色污染可以使用可降解塑料,故填:使用可降解塑料;(3)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源、生物质能、核能等,故填:太阳能;(4)A.目前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华师燃料,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B.提倡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8.(2015•潍坊)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充分燃烧1000g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 2和SO 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1000g 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假设硫元素完全转化为SO 2).(2)SO 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写“<”、“>”或“=”)的降雨称为酸雨,在煤燃烧后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并“喷淋”石灰水进行“脱硫”可减少SO 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 ,石灰水与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 2和碱反应与CO 2相似).(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 ,NO 转化为无毒的CO 2和N 2,2CO+2NO 2CO 2+N 2,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解:(1)两种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天然气;由图可知1000g煤产生10g二氧化硫,其中硫元素的质量为10g××100%=5g;(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其pH<5.6;根据题意,SO2、石灰水、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Ca(OH)2 ═CaSO3+H2O.(3)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则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1)5g(2)<;二氧化硫充分吸收;SO2 +Ca(OH)2 ═CaSO3+H2O(3)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的概9.(2015•烟台)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下同).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写出两条).(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与发生瓦斯爆炸无关;C、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易达到着火点,严禁烟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正确.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有利于防止瓦斯爆炸.(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或氮气能隔绝氧气等;(4)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被困人员不能进食,无法从食物中获得糖类,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主要就是给其输送葡萄糖,目的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答案:(1)CH4+2O2CO2+2H2O(2)CD(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4)B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祝福语祝你考试成功!。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16 化学能源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16 化学能源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专题16 化学能源与环境保护一、新课标的要求: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氧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6、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7、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8、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考情分析:1、考查情况:能源和环保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热点问题,也是中考化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考查形式:中考中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应用型、判断正误型、实验探究型等多种形式。

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

3、命题方向:本考点的命题主要以结合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情景,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等。

4、试题难度: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试题难度不大,多为中档或易档。

☆知识梳理☆一、燃烧与灭火(一)、燃烧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燃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燃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燃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13.(2020•荆州)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答案】B【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地热能,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可以不断再生,属于一次能源与可再生资源。

1.(2020·遵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答案】A【解析】鞭炮、汽油、酒精为易燃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

12.(2020·昆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面粉厂严禁烟火B.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D.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保质期【答案】B【解析】面粉颗粒易被引燃而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活性炭有吸附性,能除异味,但无杀菌作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保质期。

10.(2020·广州)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 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 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 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是温室效应。

5.(2020·东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B. 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C. 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并送医院就医D.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A【解析】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会使火势加剧;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解毒,并送医院就医;厨房燃气管漏气,为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初三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今年我国与俄罗斯达成4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购销协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甲烷;CH4 + 2O2点燃 CO2+ 2H2O【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点燃 CO2+2H2O【考点】天然气的成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3分) 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

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O2 + H2O = H2CO3(2) CO2+ 4H2CH4+ 2H2O (3) Zn + H2SO4=ZnSO4 + H2↑【解析】(1)①将空气中的CO2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CO2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CO2+ H2O = H2CO3②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 4H2CH4 + 2H2O;(2)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为Zn + H2SO4=ZnSO4 + H2↑。

【考点】二氧化碳的含量、氢能源3.(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甲醛;②天然气;③大理石;④木炭;⑤氯化钠。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燃料和能量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燃料和能量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燃料和能量燃料和能量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燃料是能够燃烧释放能量的物质,而能量则是运动、变化或做功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燃料和能量相关的内容。

一、燃料的分类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最常见的化石燃料。

它们是来自于古代植物和动物的遗体,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化石燃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容易存储和运输的特点。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主要由植物和动物的废弃物组成,如木材、秸秆、甘蔗渣、沼气等。

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友好。

3.核能燃料:核能燃料包括铀、钚等重元素。

核能燃料具有能量密度极高的特点,可用于发电,但同时也伴随着放射性污染的风险。

二、燃烧过程燃料通过与氧气反应进行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燃烧过程可以总结为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一种氧化反应,也称为还原-氧化反应。

三、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是单位质量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热值越高,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所含能量越多。

常用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

燃料的热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获得。

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声能、电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能量不能被消耗或创建,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五、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燃料的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燃料的利用也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因此,合理利用燃料、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的利与弊_0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的利与弊_0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的利与弊
新一轮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化学知识点:燃烧的利与弊》,仅供参考!
燃烧的利与弊
燃烧会放出入量,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做饭、取暖、发电、冶烁金属等,但燃蛲也有不利的地方,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CO等物质,污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燃料及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一、基本考点
考点1.化石燃料及对人类的作用
化石燃料主要指煤、
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贮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它们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①煤: a.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是
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
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b.
干馏是化学变化。

(2)石油:①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石油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②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③石油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石油不仅可以蒸馏(物理变化)得到不同沸点的成分,而且经过石油化工(化学变化)得到多种产品。

(3)天然气:①俗名:沼气、坑气;②主要成分:甲烷(CH 4);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④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a.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 b.燃烧时主要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①放热现象: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等都是
热的现象;②吸热现象:高锰酸钾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都是吸热的现象。

(2)人类生活对化学能的利用:①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取暖、做饭等;②利用燃
料产生的能量: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金、发射火箭等;③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拆除违规建筑等;④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可维持体温和日常
活动所需的能量。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
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煤热(干馏)隔绝空气加
焦炭煤焦油
煤气(主要成分:H 2、CH 4、CO 等)
点燃CH 4+2O 2 ===CO 2+2H 2O 蒸馏
考点3.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的燃烧对空气的污染:①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给环境造成危害;②煤燃烧时会产生粉尘,不
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CO)气体而污染空气;③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可以使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胜古迹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的污染:①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②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③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a.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b. 使用催化
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 加大尾气监测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e. 改用压缩天然气(CNG )或液化石油气(LPG )
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煤和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①燃料成分中含有一些杂质如
硫、氮等;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
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
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4.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实际应用考点)
(1)乙醇:①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 2H 5OH ;②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③乙醇具有可燃性:
④乙醇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燃料。

(2)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
热能等,这些能源既能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之危,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考点5.氢能源(拓展考点)
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而H 2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它有许多优点。

首先,氢气
可以用水作原料来制取,而我们地球上的水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制取氢气的原料是广泛的。

其次,氢气燃烧后唯一的产物是水,与现在所使用的煤、石油等燃料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所带来的问题相比,使用氢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氢气作为能源,单位质量放
出的热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大得多,1g 氢气燃烧能释放出142kJ 的热量,这相当于1g 汽
油发热量的3倍呢!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如何廉价、大量地制备氢气及如何安全贮存、
运输氢气等问题。

怎样发展、利用氢能源是许多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问题。

C 2H 5OH+3O 2===2CO 2+3H 2O ;点燃
三、创新考点
考点6.人类能源的新希望——可燃冰(探究性考点)
(1)可燃冰的化学名称为“天然气水合物”。

(2)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因此称为“可燃冰”。

(3)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而且海底还存有大量的可
燃冰。

(4)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能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