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现象

合集下载

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

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

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热是一种物理现象,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烈日炎炎的夏天到寒风凛冽的冬日,热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影响和体验。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来讨论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

一、热的传导热的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的传递。

当两个物体温度不同的时候,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达到热平衡。

例如,当我们把冰块放在热水中,冰块会逐渐融化,这是因为热量从热水传递到冰块,使得冰块的温度上升。

二、热的辐射热的辐射是指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出去。

我们常常可以在太阳下感受到热的辐射,这是因为太阳释放出的热能以光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热的辐射来实现一些应用,比如太阳能发电和红外线热像仪等。

三、热的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这是因为热能使得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加剧,从而造成物体体积的增大。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

比如,在炎炎夏日,车辆长时间停在阳光下容易发生轮胎爆胎的情况,这是因为轮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

四、热的相变物质在受热或受冷过程中会发生相变,这是热现象的一种表现。

我们熟知的水的相变是最为常见的。

当我们将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并变成水蒸气;相反,当我们将蒸汽冷却到100摄氏度时,水蒸气逐渐凝结并形成液态水。

五、热的传感和利用人类通过各种感受器官来感知和利用热。

例如,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到热的温度变化,从而引发身体对热的反应。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热能来进行一些实用的应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加热器和空调调节室内温度,使用热水器加热水,或者利用火力发电来产生电能等。

在物理生活中,热现象无处不在,我们也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热能。

通过了解热的传导、辐射、膨胀、相变以及热的传感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热现象的原理,进一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通过以上对物理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初中物理热现象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现象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现象的知识点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

人对冷和热会产生生理上的感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感觉热。

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物理热现象的学问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初中物理热现象的学问点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分:晶体都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确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外表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淌快慢。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w物理中表示什么意思W作为物理量,表示外力对物体做的功,W=FXcosa,单位j(焦耳)。

2、W作为单位,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P=W/t,单位w(瓦特)。

功也叫机械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的累积的物理量,功是标量,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热现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热量作用时所表现出的现象。

下面列举了十个关于热现象的例子。

1. 热胀冷缩:当物体受热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导致物体体积膨胀,称为热胀。

相反,当物体冷却时,分子的运动减慢,导致物体体积收缩,称为冷缩。

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夏天汽车停在烈日下时,车身会因为受热而稍微膨胀,导致车门紧闭,难以打开。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例如,当我们在热锅上烹饪时,热量会通过锅底传导到食物,使其受热。

3. 火焰:火焰是一种由燃烧产生的可见光和热能的混合物。

当可燃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温度下接触时,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火焰。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成分和温度。

4.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向周围发射热能的过程,不需要介质传导。

所有物体都会发射热辐射,其强度和频率取决于物体的温度。

例如,太阳向地球发射的热能就是一种热辐射。

5. 蒸发:蒸发是指液体在接触空气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蒸发是一种散热的方式,因为它会消耗物体的热能。

例如,湖水在夏天受到阳光照射时会蒸发,使周围的空气变得潮湿。

6. 水沸腾:水在达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沸腾,即液体表面的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沸腾是一种剧烈的热现象,伴随着水分子的激烈运动和水蒸气的释放。

7. 热烧伤:当人体接触高温物体时,热能会传递给皮肤,导致热烧伤。

热烧伤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的温度和时间。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可以有效预防热烧伤。

8. 空调制冷:空调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并将其排出室外,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这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的过程中吸热和释热来实现的。

空调制冷是一种常见的热现象,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9. 熔化:当固体物质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子会加速运动,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构变得松散,导致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这一过程称为熔化。

第四课 热现象

第四课 热现象

第四课热现象1.课标对本课的要求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冷热等,并加以描述。

会使用简单仪器(如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常见特征(如温度)。

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如是否导电,是否溶解,是否传热等)。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二、知识结构(一)热从哪里来1.热的概念热的概念来自人们对冷热的感觉。

它是物质运动表现的形式之一。

热运动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宏观物体内部大量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电子等)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热有两个涵义:一个涵义是温度,它表示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天气热”“物体的冷热”中的“热”指温度。

物体内部的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

热的另一个涵义是热量,即物体之间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

“吸热”“放热”指的是热量。

热量与温度的概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温度与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中学和大学,不再笼统地用“热”,而代之以比较科学的“温度”和“热量”。

2.太阳构成太阳的主要元素是氢和氦,氢占92.1%,氦占7.8%。

氢、氦和氢的同位素氘、氚等原子核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聚合成一个原子核,这种反应叫做核聚变。

核聚变时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的半径为 6.96×105千米,质量为2×1030千克,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

太阳中心部分发生剧烈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中心部分的温度高达1500摄氏度,表面温度约为6000℃。

太阳每年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能量高达1.2×1034J,为整个地球上煤、石油等燃料具有能量总和的1000多亿倍,到达地球的能量只是太阳幅射能量的五亿分之一。

太阳已经燃烧了约50亿年,估计还可以燃烧50亿年。

3.地热地球内部所蕴藏的大量内能叫做地热能。

热现象知识要点

热现象知识要点

第一版《热现象》知识要点一、知识点搜寻:1、温度及温度计:⑴一理两规三区别;⑵一弯一甩七事项一理:指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两规:一是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二是指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三区别:是指三种温度计的主要区别:区别如表一所示。

一弯:是指体温计的液泡上端附近有一个弯曲的缩口。

一甩:是指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七事项:①测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要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③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④测量时温度计的液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⑤要待到液柱稳定后再读数;⑥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⑦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物态变化:⑴六种变化吸和放,⑵固体分清晶非晶;⑶两方三因四区别,⑷两法特例雾霜“气”。

六种变化:是指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即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吸和放:指吸热和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中三种为吸热过程;另三种为放热过程。

如图1所示,箭头向上者为吸热过程;箭头向下者为放热过程。

固体分清晶非晶:指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无熔点(注意:不能说非晶体无熔化温度)。

两方:指汽化的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

三因:指影响液体蒸发的三个因素,即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

四区别:指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①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在一定温...度.(与压强有关)下发生;②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③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④蒸发时液体的温度要降低;而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即为沸点)。

两法:指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即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特例:①是指属晶体还是非晶体的几种特殊物质(晶体有金属、冰、海波、石英;非晶体有沥青、石蜡、玻璃、松香)。

②几种易升华的物质(冰、干冰、灯丝、碘、萘)。

第三讲 热现象

第三讲 热现象

第三讲热现象【课标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用物质三态变化的知识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

4、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5、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6、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知识网络】【解题指导】例一: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3-1中A、B、C、D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图3-1解析:图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图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到水中,图D中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故正确答案为C 。

例二: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是会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

解析:吊扇吹风只是加快了空气的流动。

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是会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人体表面有汗液,吹风会加快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要从人体吸热,体温不升高,人就感到凉爽。

而温度计的表面是干的,没有水,不能发生蒸发现象,就不会从温度计的玻璃泡吸热。

所以这个题答案为:保持不变。

例三、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3-2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 .也熔化一部分B .一点都没熔化C .全部熔化D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有熔化解析:冰是晶体,晶体的熔化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烧杯里的冰块虽大部分熔化,但还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为0℃不变。

所以试管中的冰的温度也例四:在-10℃的寒冬,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这是为什么?解析:在-10℃的的情况下冰是不可能熔化的,因为冰的熔点是0℃,衣服上的冰没有达到它的熔点,所以衣服上的冰不是先熔化为液态,再汽化为气态,而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热现象

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这样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也就是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概念。

热学这部分很重要也很基础的一部分就是物态变化这部分,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物态变化主要包括融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凝华和升华。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体态叫熔化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体态叫凝固二.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2.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3.熔点和凝固点4.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5.晶体和非晶体重要区别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并吸热2.晶体熔化条件:达到凝固点并放热。

第四节蒸发一.汽化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二.蒸发1.什么叫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因素(1)液体的温度。

温度高,蒸发快(2)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3)液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大,蒸发快。

三.蒸发吸热第五节实验观察水的沸腾一.什么是沸腾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二.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要继续吸热第六节液化升华凝华一.液化1.什么是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2.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液化放热。

二.升华三.凝华1.什么是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2.凝华放热。

1.什么是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2.升华吸热。

一.温度计1.构造和原理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

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

热现象例子热现象是指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热运动现象。

热现象无处不在,下面将列举十个与热现象相关的例子。

1.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这是因为热能的输入使得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增加,导致物体的体积扩大。

例如,夏天地面上的铁轨会因为太阳的照射而变得炙热,铁轨的膨胀会导致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大。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烧水时,将水壶放在炉子上,火焰的热能会通过热传导传递给水壶,使得水壶内部的水分子加热。

3. 蜡烛燃烧: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燃烧物体,蜡烛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热现象。

当蜡烛点燃时,火焰使蜡烛内部的蜡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4. 火焰:火焰是一种由燃烧产生的可见的热现象。

火焰的形成是因为燃烧产生的热使得气体中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激发并发光。

5. 暖气散热:暖气是通过散热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的一种设备。

暖气散发出的热能使得室内的温度升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6. 水的沸腾:当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水中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形成气泡并冒出水面,这就是水的沸腾。

沸腾是水分子受热后热运动的结果。

7.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热能。

例如,太阳的热能是通过辐射传递到地球上,使得地球的温度升高。

8. 热传感器:热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应周围温度变化的设备。

它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测量和控制温度。

9. 热风扇:热风扇是一种利用电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通过电能输入,热风扇内部的电阻丝发热,产生热能,并通过风扇叶片将热能转化为风能,产生热风。

10. 热泵: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的设备。

它通过外部能源的输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传递到高温环境中,实现热能的转换。

以上是十个与热现象相关的例子,它们展示了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热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热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活条件。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八年级物理热现象

户外温度计
户外温度计常用 酒精或水银封装在密 闭的玻璃管中制成, 常用于测量室外温度。
二、摄氏温度
1、温度计上的字母 C 是什么含意度的如何规定的?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 定为0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 氏度。
体温计
温度计说明
;一键测量仪/ 一键测量仪 ;
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 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⒅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 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17.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 幅主要画面。(4分) 答:18.请为第②节中加点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4分)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批注: ? 19.结合语境,理解第⑧节画线句的深刻含意。(3分)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答:20.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 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5分) 答: ? 21.第⑥节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答:代谢:17.(1)绿色的谷和清澈涧水里的花瓣。(2)我与小山居者凯凯相 遇的画面。【解析】这题考查概括文本的能力,注意审题,要求概括的是实写的画面,一个是大自然的画面,一个是人在自然中的画面。 18.“清瘦”这里用来形容去年的秋天,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山之萧瑟景象,从而反衬出春天山上的丰盛之美。“退潮” 这里是写白绒绒的芦花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时芦花繁茂和美丽,像白色的浪花一般,而到了春天,满山是绿色,通过这样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对修辞的赏析能力。结合上下文理解修辞在这里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即可。 19.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把握句子里比喻词的深层含义。“另一所学校”在文中指的是大自然。 20.(1)通过小女孩凯凯对春的反应和大自然景物的照应来衬托出春的美妙。(2)通过小女孩的话, 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3)小女孩的纯朴快乐就像春天一样美好。(4)小女孩的年纪就正处在人生中的春天。(5)小女孩让作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故事。【解析】解答这个题目,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来回答,理解小女孩和景物之 间的关系,小女孩和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小女孩自身的象征含义。 21.(1)运用了多个疑问句和反问句。多个疑问句连用表现了作者联想的过程,构成了悬念,使读者被带领吸引着往下读,引出了下文写童年自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2)紧接着是几个反问句,回 忆了童年对自己春天的生活,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对母亲的爱。(3)最后又是两个疑问句,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不再的怅然若失之情。? 【解析】十个问句,较多,可以根据内容和情感的不同进行划分,逐个解答,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去条分缕析,就会 漏掉要点失分。 (2017山东济宁)(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0题。 (15分) 胡 记 面馆 马苏玥 (1)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 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 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 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 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 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 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 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 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 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 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 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 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 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 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02,有删改)? 17.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4分) 答: 【代谢】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 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 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这段表现了胡记面馆的数量有限,老胡对祖宗的规矩的遵守;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胡良不遵守祖辈规矩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8.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 【代谢】18.示 例:(1)运用一系列动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 (指出分析角度1分,点明效果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人物动作描写来分析。句子主要描写了胡记面制作 的过程,从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面的制作复杂,也正因此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19.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4分) 答:?【代谢】示例: (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凸显了主 题。 (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 (举例2分,分析作用2分。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 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文中的对比有:老胡对祖训的遵守与胡良对祖训的弃之不顾;食客对老胡与胡良面的夸赞;胡良在开分店前后的态度等,表现出做生意要厚道,要以真实的手艺来博得顾客的赞誉。 20.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4分)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 “就是这个样。” 答:?【代谢】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欣慰2分,希望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题目所给的句子正是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从老胡对祖训的坚守,胡良生意的失败,可以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做生意就得 守本分,要诚信。 【分析】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介绍胡记面馆的特色;第二部分(4~11),写胡良央求父亲每天多做些面,能挣更多的钱,遭到老胡的拒绝;

生活中的热现象

生活中的热现象

保温瓶的自述
我的名字是热水瓶,别看我“身材矮小”, 我也有优点哦!我的最大特点和主要功能是保 温。不要以为保温是件容易的事,热传递的方 式有三种:一是传导,二是对流,三是辐射。 要想保温,就要针对这三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施。
1、看看我都有哪些绝招:
绝招一:为了防止热传导我有一颗晶莹剔透 的心──双层的瓶胆,并且夹层是真空的,有效 地防止空气进入我的体内,防止热量传出体外, 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绝招二:为了防止对流,我头顶"小木塞"。能减 少热水面上的气体流动,切断热的对流通道,防 止了瓶内外空气的对流;还可以使逃离热水的高 能量的分子与软木塞发生碰撞后,再回到原来的 热水中去,可减慢热水热能的损失。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棍会冒“白 气”, "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它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冰棍"冒出的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 棍周围遇冷液化成的细 小水珠,当然其密度大 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是 向下"飘"的。
4、在厨房里揭开锅盖时,若不小心被 100°c的水蒸气烫伤感觉比100°c的沸 水烫伤更厉害,这是为什么? 100°c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的人体皮肤,会液 化成100°c的水,短时间内即可放出大量的热。
绝招三:为了防止辐射,瓶胆壁上镀上一层水 银,使之成为镜面状态,可以反射光和热。辐 射热碰到这光滑的镜面,就会被反弹回去,良 好保温。
2、关于我的使用: ●保温瓶灌多少开水,其保温效果最好? 瓶内以不灌水而留有少量的空气时(瓶塞与 热水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厘米),保温瓶的 保温效果为最好。因为水的传热效率是空气的4 倍,也就是说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所以,瓶内 热水散发的热量也就不太容易通过水上面的空气 层传给瓶塞在传到外边去,所以保温效果就好些。 反之,若将保温瓶灌满水,则水就会将软木塞浸 湿,这时热量就会以水作媒介而较快地传到瓶外, 所以保温效果就差些。

生活中的热学现象23个

生活中的热学现象23个

生活中的23个热学现象1.燕子低飞有雨下雨前空气湿度很大,小飞虫的翅膀潮湿,不能高飞。

燕子为了觅食,也飞得很低。

2.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是高空中的小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到低温凝华而成的。

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空气的温度要升高。

这就是我们感觉到“下雪不冷”的原因。

下雪后,雪要熔化,雪在熔化时,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因此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到“化雪冷”。

3.真金不怕火炼金(晶体)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的炉火温度不能达到金的熔点,所以不能使金熔化。

4.瑞雪兆丰年覆盖在地面的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保护小麦安全过冬。

雪花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凝结了许多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的灰尘,对小麦具有一定的肥效。

雪化成水渗人土里,对小麦的生长极为有利。

故小麦来年必然丰收。

5.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处于西风带,降雨云大多由西向东运行。

早晨看到西方有虹霞仗,表明西方有降雨云,由东方射来的阳光照射在西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了虹。

而西方的降雨云很快会随着西风移到本地,所以本地很快要下雨。

到傍晚看到东方有虹,这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的,这种虹的出现,说明西方已没有雨了,天气将晴。

6.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

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逐渐缩小至消失。

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

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高中地理,到水面后破裂,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7.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8.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热学现象知识点

热学现象知识点

热学现象知识点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热传导、热辐射等热现象。

了解热学现象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能。

以下是一些热学现象的知识点。

1.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能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来表示。

热量是物体内部的能量传递,它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2.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的传递过程。

它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碰撞而引起的能量传递。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能够更快地传递热量。

金属是一种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而木材等非金属物质的导热性能较差。

3.热膨胀热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时体积的增加。

这是因为物体受热后,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增强,导致物体内的间隙增大,从而使整体体积增大。

热膨胀在工程设计和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考虑物体受热后可能产生的尺寸变化。

4.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释放热能的过程,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真空传播。

热辐射的强度取决于物体的温度。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5.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研究热学现象的基本原理。

其中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不能自行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等。

这些定律为研究热学现象提供了基本框架和规律。

总结:热学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了解热学现象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能。

从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开始,到热传导、热膨胀、热辐射等不同方面的现象,我们可以逐步深入了解热学的原理和规律。

热力学定律为我们提供了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的基础。

通过学习热学现象的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热能的应用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合理利用热能。

初中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初中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热现象知识点一:热传递与热膨胀1. 热传递(1)_______:热量从_____物体传到_____物体,或从物体的______部分传到_____部分的过程。

(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a) 热传导: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沿着物体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i. 热的_______: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如各种金属。

ii. 热的__________: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如液体(除水银)、气体,固体中陶瓷、纸、木头、毛皮、棉花等。

b) 热对流:热量依靠液体或气体的循环流动从高温部分传给低温部分的过程。

例子:烧水,空调装在房间上方,暖气装在房间下方c) 热辐射:热量由发热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去,它不需要任何媒介物。

例子:颜色深的物体吸收热和辐射热的本领比颜色浅的物体要________。

2. 热膨胀(1)_________: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其体积缩小。

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2)水的反常膨胀:0℃~4℃时,水温升高,水的体积________;高于4℃时,水温升高,水的体积_______.因此,水在4℃时的体积最______。

知识点二:温度1. 温度:物体的__________。

2. 温标:温度的测量标准。

(1)常用温标:____________,符号______,单位______。

a)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__________;b) 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温度为__________;c) 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等分100份。

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注意:冰水混合物指冰水可以长期稳定共存的状态。

(2)国际温标:____________(开尔文温标),符号______,单位_____。

a) 把__________(绝对零度)作为热力学温标的起点,即0开尔文。

《热现象》总复习教案

《热现象》总复习教案

《热现象》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热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1.1 热学的定义与范围解释热学的定义,介绍热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

强调热学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热量与能量解释热量的概念,说明热量的单位(焦耳)。

介绍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热量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关系。

1.3 温度的测量与单位介绍温度测量的常用方法(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

讲解温度单位(如摄氏度、开尔文)的转换关系。

第二章:热量传递的方式2.1 导热解释导热的定义,说明导热的基本原理。

介绍影响导热的因素(如材料的热导率、温度梯度、厚度等)。

2.2 对流解释对流的定义,说明对流的基本原理。

讲解对流的分类(如自然对流、强制对流)及其影响因素(如流速、温度差等)。

2.3 辐射解释辐射的定义,说明辐射的基本原理。

介绍黑体辐射和实际物体辐射的区别,讲解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第三章:热容与比热容3.1 热容解释热容的定义,说明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强调热容在温度变化时的作用,如热平衡的计算。

3.2 比热容解释比热容的定义,说明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讲解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及其应用,如热储存、热传递等。

第四章:热膨胀与热应力4.1 热膨胀解释热膨胀的定义,说明热膨胀的基本原理。

介绍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体积热膨胀系数,讲解热膨胀的应用(如温度计)。

4.2 热应力解释热应力的定义,说明热应力的基本原理。

讲解热应力的计算方法,介绍热应力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热传递的数值模拟与热控制5.1 热传递的数值模拟介绍热传递数值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

讲解热传递数值模拟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器件散热设计、建筑物的热环境设计等。

5.2 热控制解释热控制的概念,说明热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介绍热控制的应用(如散热器、热泵、热绝缘材料等),强调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热能转换与热机6.1 热能转换解释热能转换的概念,介绍热能转换的类型(如热电效应、热磁效应)。

物理学热现象及应用

物理学热现象及应用

第3章热现象及应用●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问题。

●掌握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会用U形管和大气压强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3.1.1分子的运动这表明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在工农业生产上有许多用途。

如利用扩散现象在钢制零件表面渗碳,提高了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抗疲劳强度;半导体材料PN结的形成也是对扩散的应用。

3.1.2温度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温度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这就是温度的微观意义。

目前常用的是3种温标,即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一般有3种: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1)酒精温度计。

它的工作物质是酒精。

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凝固点是−114℃,所以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通常会使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这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寒冷地区可能会因为气温太低而使水银凝固,无法进行正常的温度测量。

(2)水银温度计。

医用体温计为水银温度计,它的工作物质是水银。

由于人体温度的变化在35℃~42℃,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常是35℃~42℃,每度的范围又分成10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0.1℃。

一般的水银温度计可以测到300℃以上的高温。

(3)煤油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的工作物质是煤油。

煤油的沸点高于150℃,凝固点低于−30℃。

与酒精温度计相比,煤油温度计可用来测更高的温度。

3.1.3气体的压强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分子越密,对单位面积器壁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1标准大气压3.1.4热力学能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高考物理热学现象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热学现象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热学现象归纳总结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与能量的转移、传导和转换等相关现象。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热学是一个常见的考点,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中的热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考生复习提供指导。

1.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之间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的传递。

在物体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下,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温度达到平衡。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度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热量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使温度均匀化的过程。

根据传导介质的不同,热传导可分为导热固体、导热液体和导热气体。

3. 热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受热后体积或长度发生变化的现象。

根据膨胀方向的不同,热膨胀可分为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

常见的热膨胀现象包括热胀冷缩、铁轨的断轨现象等。

4. 热容与比热容热容是物体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的大小。

比热容则是单位质量物体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的大小。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各不相同,比热容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热量。

5.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传递热量的现象。

热辐射可以发生在真空中,也可以发生在介质中。

根据黑体的性质,发射体可以对应于一个理想的、理论上的热辐射体。

6. 热功和机械功热功指由热传递所产生的功,可用于描述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机械功则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通常用于描述力对物体产生的位移效应。

7. 热效率热效率是指热量转化为机械功的比例或效率。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效率通常小于100%,因为有一部分热量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者散失到环境中。

在高考物理中,掌握热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现象,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热与能量的转换关系,解决与热学相关的物理题目。

对于高考的准备,考生可以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热学现象,加深对热学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热现象知识概要

热现象知识概要

热现象知识要点1.温度(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2) 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为℃。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个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量程、认清分度值和找准零刻度线。

(分度值是认清温度汁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②在测量前要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他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3)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3.熔化和凝固⑴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⑵规律: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继续上升,这类物质称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一直在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为非晶体。

两类物质的区别: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即它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但是温度在不断上升,即它没有固定的熔点.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即它有固定的凝固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要放热,但是温度在变化,即它没有固定的凝固点.③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3)晶体熔化(凝固)的必要条件:一是达到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放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现象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1.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2.今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A.酒精、水银B.都用水银C.都用酒精D.酒精、甲苯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39-102-11780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B.同时沸腾C.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6.寒冷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要是为了 [ ] A 、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 B 、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皮肤C 、防止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 、防止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 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得分 评卷人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35711078218图2-2 图2-1图2-58.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9.关于湖面上出现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 B 、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 、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0.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如图4所示的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至______℃,分度值是_____℃.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8℃正确的读法是___________. 1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1)需要的器材除热水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2)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分别是:甲0~100℃;乙-30~55℃;丙35~42℃,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最适合.(3)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 、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 、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E 、取出温度计F 、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12.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相同,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__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__或__________两种方法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实现,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将气体燃料液化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14.蒸发和沸腾是__________的两种方式.图5中,(a)、(b )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温,4min 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 ,时间t/min 0 123456789温度T/℃90 92 94 96 98 98 98 95 98 98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1)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得分 评卷人图2-3图2-4图2-6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min 时的数据. (3)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 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条.(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16.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______________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_____________的缘故.17.“神舟三号”发射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三、简答或作图题(共15分,第18小题3分,第19-21小题每小题4分)18、如图6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7℃,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液柱,使它正确地表示出该温度.19.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表,仔细阅读该表,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二点规律用来解释有关物理现象例:钨的熔点最高,用钨做灯丝(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正大综艺节目中,曾介绍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中,有一唐朝外景:一个高大的水车,夏天,由宫女推动,将水洒到宫殿房顶上,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请分析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阐述其中的道理得分 评卷人晶体 熔点t/℃ 晶体 熔点t/℃ 晶体 熔点t/℃ 固态氢 -259 海波 48 铜 1083 固态氧 -218 萘 80 灰铸铁 1100~1300 固态氮 -210 锡 232 钢 1300~1400 固态酒精 -117 铅 327 纯铁 1525 固态水银 -39 锌 420 铂 1769 冰 0 铝 660 锇 2700 铯 28 金 1064 钨 341021、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四、计算或探究题(共37分,第22小题24分,第23小题13分)22.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_相同.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 64 55 50 41 …21 20棉絮组水温T2/℃80 56 43 32 28 …20 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__℃.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2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 图7是他们所做实验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组(填组别字母)(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得分评卷人图2-7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0.冷热热胀冷缩 -20 100 1 20 负8摄氏度11.温度计杯子甲 B、A、D、C、F、E12.熔点等于13.冷却加压可以使体积减小,便于贮藏和运输14.汽化(b)(a)表面内部 7 吸热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或沸点是98℃前4min内水吸热温度升高或气压小于1atm (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15.汽化(沸腾)液化16.升华凝华17.吸热三、简答或作图题(共15分,第18小题3分,第19-21小题每小题4分)18.作图(略)19.(1)酒精凝固点低,可用酒精做温度计测寒冷地区气温(2)锡的熔点低,可用锡做焊锡丝焊接电器(言之有理,均可给分)20.给宫殿解暑降温利用增大水的表面积,使水加快蒸发,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这样在盛夏时可使宫内及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帮助住在宫殿里的王公贵族解暑降温21.(1)加快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2)加快了热传递(3)蒸发吸热(或蒸发致冷)(答对任意两条可得满分)四、计算或探究题(共37分,第22小题24分,第23小题13分)22.(1)热水质量(2)20 39 52 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要好(3)降低相同温度时,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23.(1)A、C (2)是依据温度的高低和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来设计实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