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体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体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4918b8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0.png)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体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15•【字号】穗府办[2010]24号•【施行日期】2010.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体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穗府办〔2010〕24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体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三月十五日广州市体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广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字[2009]11号),设立广州市体育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和调整已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增加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气功监督管理的职责。
(三)加强对全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全市体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体育改革。
(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指导、组织开展全市群众性体育工作,推进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健身气功的组织和管理。
(三)统筹规划竞技体育发展和运动项目设置与布局,指导协调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指导业余训练工作。
(四)审核本市承办的国际、全国和全省体育比赛并提出建议,负责本市举办的重大单项体育竞赛和市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的组织协调及统筹安排。
(五)培育和管理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监督管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和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指导市属体育场馆规划建设、维修改造及开发工作。
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的调查研究
![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09233a83c4bb4cf7ecd1b4.png)
第28卷第3期2009年7月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Jour nal of PL A I ns ti t ut e of Physi cal E duc at i onv01.28N o.3Jul.2009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的调查研究黄超群1李薇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广东广州51042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全民健身广场是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中具有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系统的角度对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是为了使它的建设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建设起到普遍的指导意义。
对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档次较高、面向大众的特征鲜明的群众健身标志性场所,成为了广东城市中全民健身的乐园,但它的建设仍然存在不足。
关键词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建设;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3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00(2009)03—0026-05A R es e ar ch on t he C onst r uct i on of t he N at i onal Fi t ness Squa r eH U A N G C hao-qunl L I W ei2(1.G uangdong U ni ver si t y O f F o r e i gn St udi es G uangzhou510420;2.Sout h C hi na N or m al U n i ve r si t y,G ua ngz hou510631,C hi na)A b st r a ct:G oi n g t O t he r at i onal f i tnes s squ ar e of G uangdong pr ovi nce i s a s peci al w a y f or body—bui M i ng i n t he N a—t ional Fi t nes s cen t er.T hi s s ur v ey w hi ch has be en com pr ehe nsi vel y t a ken o n t he cur r ent s i t uat i on of t he squa r e i s a i m ed t o m ake t he cons t r u ct i on m ore r eason abl e and s cient if i c.SO as t o hav e a OD I'D.m on gui di ng si gni fi cance i n i t s const r uct i on.Resul t of t he su r ve y o n t he cur r ent s i t uat i on of t he s qu ar e s how s t hat i t i s a pub l i c pl ac e w i t h m a ss i ve s cal e、r at h er i ntact f unct i on、r at her hi gh l evel a nd publ i c fa ci ng。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策略探讨——基于广州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策略探讨——基于广州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ac6608b52acfc789ebc971.png)
、
广 州 全 民健 身服 务体 系 的 S T分 析 WO
现代管理学的 S T观点 , WO 是指一个组织在制定发展 战略或计划时, 应该对 自身具备的优势 (tnt ) Seg s和存在 r h 的劣势 ( ans)组织发展所 面临的机会 ( poui Wekes , Op ̄n—
t s和可 能遇到的威胁 ( h a ) i) e T r t 有清醒 的认 识。S T es WO
力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的发展措施 J 。
随着亚洲规模最大、 最具 国际影 响力 的第 1 6届亚运 会在广州的成功举办, 广州市民的 体育健身热情得到了进 步的激发 , 广州的全民健身事业步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 段 。因此 , 抓住机遇 、 迎接挑战 , 谋求新 的发展 , 制定切实 有效的发展策略, 就成了当前广州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
第 l 0卷第 6期
21 0 1年 6月
广州大学学报 ( 会科学 版 ) 社 Ju a o u nzo nvrt S c l c neE io ) or l f agh uU i sy( oi i c dtn n G ei aSe i
Vo . O N . 11 o 6
Jn 0 1 u .2 1
随着广州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广州市民参与
收 稿 日期 :0 10 —6 2 1—4 1
基金项 目 : 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 目( 27 ) 广州 市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6一 2— ) 603 ; 0 Q 8 作者简介 : 吴家琳 , 广州大学 副教 授 , 从事体育教育训 练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 究。
近年来, 广州坚持“ 群众体育是根本” 的发展思路 和 创新发展模式 , 广大群众的体育意识普遍增强 , 科学健身 指导深入社区, 民健身设施发展迅速 , 全 群众体育活动精 彩纷呈, 广州全民健身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 目前 广州全民健身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 主要表现在全 民健 身活动组织开展和保障的制度还不完善 , 民健身事业的 全 投入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还 比 较滞后等 方面 J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广州全 民健身事业 , 的健康发展。为此 ,00年初广州市体育局 在贯彻 落实 21 《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的实施意见 中明确
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现状分析
![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656678b9d528ea80c7792e.png)
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现状分析作者:许振刚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6期许振刚(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摘要:本文以部分城市体育发展规划为研究内容,对这些城市规划中的共同目标即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及其现状进行分析。
研究认为,建设国际体育名城仅仅只是强调政府和社会的主体行为,通过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法律法规等来达到建设目标是不够的。
重视对市民自身体育运动观念和自律性进行建设和改造,这样的体育名城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名城。
关键词: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现状中图分类号:G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44—02进入21世纪,体育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区规划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增强,体育以其健身娱乐的功能逐步融入到城市发展中。
2007年,上海市提出建成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目标;2010年,长沙市提出建设成为国际体育文化名城的目标;2011年,广州市提出建设成为国际体育名城的目标;2012年,南京市提出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目标。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际调查研究上对这一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建设国际体育名城必须最大化地发挥政府和市民的力量,共同建设有利于城市自身发展和提高城市自身居民生活质量的体育名城。
一、各城市提出的具体目标及现状广州市明确说明“‘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1]上海市则是“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
[2]南京市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2020年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国际集聚辐射能力的世界体育名城”。
[3]而目前正是“长沙市建设全国一流体育强市的关键时期”。
[4]二、以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或其他国际活动为突破口,打造城市名片中国提出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城市都有以举办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或其他国际大型活动为突破口的共同特点。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6206ae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7.png)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8.04.14•【字号】•【施行日期】2018.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市教育研究院、市教育信息中心、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广州市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已经我局2017年第5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与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联系,每月工作进展情况请于当月20日前报送至指定邮箱。
广州市教育局2017年4月14日(联系人:蔡恭良,联系电话:22083733,传真:22083735,电子邮箱:*****************)广州市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为高标准推进落实“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体能”这一广州市2017年十大民生实事,有力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更好发展,结合我市学生体质体能现状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际,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办发〔2016〕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119号)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坚持育人为先、强身为本、增质为上,全面提升我市学生体质体能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完工率90%以上,100%中小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90%中小学校食堂制定膳食营养食谱,创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区2个、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00所、市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650所、体育特色一校一品学校800所,确保全市学生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达到95%以上、优良率达到38%以上。
全民健身条例解读PPT
![全民健身条例解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029a4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5.png)
况免费提供健身器材。居民住宅区的设计应当安排健身活动场地。
第三十条 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该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
国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举办本行政区域的群众体育比赛活动。
第十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与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工间(前)操和业余健身活动;有条件的,可以举办运动会,开展体育锻
01.
03.
02.
04.
05.
-01
《全民健身条例》是指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 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由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条款,于2009
年8月30日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法规。
通过制定《全民健身条例》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 开展和深入开展,提高公民
还应当考虑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习惯。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
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学校 可
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
对学生的体质监测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 国务院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公民体质监测
广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
![广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6b06694693daef5ff73d59.png)
广州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发展社区体育事业,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基本需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是指各级政府在城市街(镇)辖区内投资兴建或通过其它途径筹集资金兴建,主要用于基层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公益性的体育设施及场所。
第三条市体育局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区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按属地管理原则,直接责任单位是设施所在辖区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或业主单位,按照网格化的工作要求直接管理。
区体育行政部门在扶持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应与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或业主单位签订管理协议。
第四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必须服务于市民群众。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充分利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组织、开展文明、健康的群众健身活动。
任何组织、单位、个人都不得利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从事违法或危害公共利益的活动。
第五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努力争取本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资助兴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市每年应从市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款用于扶持、补贴各区建设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扶持、补贴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和项目要求用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任何单位、部门都不得扣减或挪为它用。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六条区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根据《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的要求,科学制订本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计划,区级人民政府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本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第七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及布局,应当根据区域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居民健身需求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需而建,统筹兼顾,优化配置。
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管理使用的调查研究
![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管理使用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283e59ad02de80d4d84069.png)
吉林体育学 院学报
J ra0J nIt toPyc dctn o nlfi su saEu i u h ni e f h il ao t
2 o V0 . 5 09 12
No. 4
广 东 省 全 民 健 身 广 场 管 理 使 用 的 调 查 研 究
关键词 : 广东 省全 民健 身广场 ; 现状 ; 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8 G0—0 5 文献 标 识 码 : 、 A 文章 编 号 :6 2 35 2o )4— 17 3 17 —16 (o9o 04 —0
A e e r h On r l Cu r n i a o 1 Na i n l i e s S u r a g o g P o ic R s a c 1e I r e tS t t n Of1 ui 【 t a t s q a e i Gu n d n r vn e o F n n
黄超群 吴建逊
(. 东外语外 贸大学体育部 , 1广 广东 广州 502 ;. 1402韶关学院体育学院 , 广东 韶关 520) 1 5 0
摘
要: 广东省全 民健 身广 场是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中具 有特色的一种 表现形式 , 从系统 的角度对广东 省全 民健身广 场的
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 为了使 它的管理使用更趋合 理化 和科 学化 , 是 从而对全 民健身活动 中心的管理使用 起到普遍 的指 导 意义 。对广东省全 民健身广场现状 的调查研究结果表 明, 的管理 和使用仍然存在不足 。 它
c mp e e sv l a 眦 o h u 豇l stai n o h q ae amet lk h o r h n ieyt nt e c 丌 t i t ft e S u r i u o o na etema a e n n s lr e s n b e a d ̄in f . O a oh v o l  ̄l n g me ta d u en oe r a o a l n e f c S st a e a c fl i i ln
广州市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广州市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7de488ec3a87c24028c47b.png)
广州 市群众体育 目前 运行 的方式是 : 政府 牵头管理 , 各类 体育
协会 负责组织 , 各类社会体育 策划公 司进行群 众体育承 办 , 全 民参
广州市群众体育在 国家颁布《 全 民健身计 划纲要》 实施 以来 , 通
在群众体育发展方式 、 组织形式 、 管理形式 与体 育活 动 , 市 民进行 自我管理 , 自我 约束 。在管理方式方法上 : 使 过长期努力探索和实践 , 用“ 四级健 身组织 网络” 对 群众体育进行 跟踪和管 理【 即: 市、 区( 县 上取得 了很多宝贵成功的经验 , 为广州市全面推行群众体育 的发展
3 . 3 、 人 才 的 引进 和 培 养
群众体育作为一个基数大 , 对象多 , 工作量大 , 情况 复杂多变 的
民健 身广场 和健身苑 , 更新维护健身路径 1 0 2 6条 。 大力推进学校等 群体 , 需要 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同
单位 的体 育设 施向社会 开放 . 全市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达 时 , 建立科学 的体育管理人才考核和评价机制 。
7 5 %。 在政府大量资金 、 社会 各界 的积极参 与下 , 广州市 目前的群众 健 身环境 逐步走向社会 化服务。 2 . 3 、 广州市群众体 育组织和管理情况
3 . 4 、 重 视 群 众体 育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通过科研 、 教育 、 生产等的支持 , 使得群众体育不断发展 和不 断 创新 , 确保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 。
指导员 8 0 0 多名 ,全市 3 1家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举办各类体育活
.
1 。 2 、 研究 方法 : 主要 采用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进行研 究分析。 动, 参加青少年人数达百万人次 , 全市各级开展“ 百万青少年 阳光体
全民健身条例(全文)
![全民健身条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680c8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9.png)
全民健身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国家支持、鼓励、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第三条国家推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四条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第五条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全民健身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七条对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全民健身计划第八条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制定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
第九条国家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公民体质监测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其中,对学生的体质监测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由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国务院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广场舞的看法
![广场舞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592c1e10661ed9ad51f3a5.png)
广场舞的看法
广场舞制造的噪声饱受诟病,成为一种“全国现象”。
据媒体昨日报道,广州市人大代表为《广州市公园条例》的立法进行前期调研,拟规定公园内临近学校、医院、居民楼、机关办公大楼等区域禁止开展喧闹的健身、娱乐活动。
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广场舞可以说是深受中老年人欢迎的一项活动,可以健体强身,可以排解寂寞,扩大交际,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里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然而,许多事都是具两面性的。
舞者认为广场舞是精神寄托,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有自己的自由。
而邻近的居民们则认为跳舞时音乐声过大、时间过长,影响了休息。
广场舞扰民要管,硬性禁止广场舞则有点矫枉过正。
如果有关部门出面宣传、教育,提高“广场舞者”的公众意识,并对广场舞的相关活动加以规范,较之硬性禁止效果更好。
国内不少地方,通过限定广场舞场地、时间和音量等办法,取得多赢效果。
因此,相关部门对广场舞还是不宜简单地说“不”,而要多加引导、劝导,敦促“广场舞者”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苦恼,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做到不扰民。
海珠区体育发展中心(海珠区体育局)
![海珠区体育发展中心(海珠区体育局)](https://img.taocdn.com/s3/m/0e80cd3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8.png)
海珠区体育发展中心(海珠区体育局)行政执法主体法定执法机关广州市海珠区体育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条第二款: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体育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七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附件第336项、第337项、第338项5.《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当地健身气功的组织和管理。
6.《关于加强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公通字[2000]62号)第“二”:各区(市)公安机关、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必要的协作联系制度,及时通报情况,定期研究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的管理工作。
各级公安机关、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对辖区内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的社会治安、文化知识学习和武术专业教育等项工作加强指导、管理和监督。
重要问题和需要几个部门协商解决的工作,由体育行政部门牵头协调。
7.《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第十条:举办体校必须由申请举办的单位、个人向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并抄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8.《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审查工作。
游泳初级教员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游泳初级教员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8ac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d.png)
游泳初级教员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用冷水锻炼时,在冷水中的时间不宜超过()分钟A、20B、10C、15D、5正确答案:C2、首先将总体按某些标准分组,然后在每组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来选取个案,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集体抽样D、系统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3、人体各項身体素貭中,被称为运动之源的是()。
A、柔刧素貭B、カ量素貭C、速度素貭D、耐力素貭正确答案:B4、以下关于运动性碎死机制的级述错误的是()。
A、某些严重心津失常,可以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B、代谢速率加快,血液中的儿荼酚胶水平增高,容易引起心肌缺氧,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C、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急剧增加D、运动时体内电解质和激素内分泌的改变与心律失常无关正确答案:D5、蛙泳腿的动作阶段包括()。
A、鞭状打水B、收腿C、向下打水D、向上打水正确答案:B6、主动行为模式的个体应付压力的表现是()A、总结过去的经验B、自我忍受C、向专家求救D、考虑多种变通方法正确答案:B7、大腿后群肌肌肉拉伤的征象正确的是()A、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B、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C、有断裂时能触摸到凹陷,并有剧痛,还因断端收缩而出现隆起的硬块。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8、人体在水中游进时,因身体造成前后压力差而产生的阻力是()A、波浪阻力B、表面阻力C、摩擦阻力D、形状阻力正确答案:D9、将两臂移到头前并拢伸直,可以使身体重心相对前移而靠近浮心,从而()力偶距的作用。
A、增加B、减少C、增高D、降低正确答案:B10、 ()是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之一A、监督管理B、培养冠军C、水质处理D、)指导游泳活动正确答案:D11、人体()缺乏时,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亢进。
A、铁B、钾C、钙D、镁正确答案:D12、爬泳腿教学过程中指导员需要求学员()。
A、膝盖内扣,脚踝外翻B、绷脚尖,双脚内扣C、屈膝打水D、勾脚打水正确答案:B13、 ()年,全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建成。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bf6af7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e.png)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19•【字号】穗府办[2013]45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3〕45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法制办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1月19日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满足群众体育健身的需要,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和《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体育设施,是指由政府投资兴建并面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益性体育设施(以下简称公共体育设施),以及本市公办中小学校和市属高校的体育场馆、附属设施(以下简称学校体育设施)。
本办法所称的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是指负责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公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单位。
第三条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向社会开放。
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制定本单位设施开放具体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体育设施在保障正常工作和安全的前提下,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公休日、节假日及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
有内部体育设施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开放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第四条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各区、县级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辖区内所属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引导非公共体育场馆规范发展。
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
![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24fe1df228ea81c758f578a7.png)
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2号【批准部门】广东省人大(含常委会)【批准日期】2010.03.31【发布部门】广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0.04.28【实施日期】2010.08.08【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因行政区划调整修改《广州市建筑条例》等六十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2号)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2月17日通过的《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业经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0年3月31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8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4月28日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2009年12月17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3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市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增强市民体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而逐步增加。
第四条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
第五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体育健身辅导站(点)等基层体育服务场所,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活动。
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
![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2a8294f78a6529657d5374.png)
附件:xx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体育惠民,合理布局体育设施,加快推进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规范使用管理。
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2015〕11号)、《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穗府办〔2013〕4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条规定了《办法》的制定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社区小型足球场(以下简称“小型足球场”),是指通过改造城市闲置空地、楼宇房顶、社区边角地、公共绿地等公共用地建成的,以开展足球运动和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符合小型足球场建设规范标准且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的公益性体育设施。
【本条规定了小型足球场的功能定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两级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
本办法所称业主单位是指拥有小型足球场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管理单位是指业主单位或业主单位授权管理的服务机构单位。
【本条规定小型足球场的适用范围以及业主单位和管理单位的界定。
】第四条小型足球场规划布局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由市体育局负责按照《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功能区规划(2013-2020年)》总体布局,编制《广州市社区小型足球场建设布局规划(2014-2016年)》。
小型足球场的建设标准为(参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JG/T191-2006)》):三人制足球场:20-35米(长)×12-21米(宽)=240-735平方米(面积)五人制足球场:25-42米(长)×15-25米(宽)=375-1050平方米(面积)七人制足球场:45-90米(长)×45-60米(宽)=2025-5400平方米(面积)【本条规定了编制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的原则、依据与标准。
广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513277ea8956bec0875e322.png)
广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体育行政部门:《广州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体育局2019年8月22日广州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和使用维护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社区全民健身设施,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力量建设并面向公众开放的用于社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设施。
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包括在社区中广泛设置的各类公益性的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体育活动室等体育设施。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体育部门”)负责全市范围内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区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体育部门”)负责本区范围内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街、镇”)负责本街、镇管辖范围内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区体育部门及各街、镇有计划地积极开展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促进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充分利用,确保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安全、有序、文明、健康开展。
第五条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市、区体育部门及各街、镇可依法通过多种形式筹集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资金。
第六条鼓励引入和创新社会合作模式,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社会资金进行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利用社区全民健身设施从事违法或危害公共利益的活动。
第二章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第八条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遵循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注重回应和满足社区群众的日常体育健身需求。
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38fc414a7302768f99391e.png)
附件:广州市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体育惠民,合理布局体育设施,加快推进社区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规范使用管理。
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2015〕11号)、《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广州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穗府办〔2013〕4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条规定了《办法》的制定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社区小型足球场(以下简称“小型足球场”),是指通过改造城市闲置空地、楼宇房顶、社区边角地、公共绿地等公共用地建成的,以开展足球运动和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符合小型足球场建设规范标准且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的公益性体育设施。
【本条规定了小型足球场的功能定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两级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
本办法所称业主单位是指拥有小型足球场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管理单位是指业主单位或业主单位授权管理的服务机构单位。
【本条规定小型足球场的适用范围以及业主单位和管理单位的界定。
】第四条小型足球场规划布局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由市体育局负责按照《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功能区规划(2013-2020年)》总体布局,编制《广州市社区小型足球场建设布局规划(2014-2016年)》。
小型足球场的建设标准为(参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JG/T191-2006)》):三人制足球场:20-35米(长)×12-21米(宽)=240-735平方米(面积)五人制足球场:25-42米(长)×15-25米(宽)=375-1050平方米(面积)七人制足球场:45-90米(长)×45-60米(宽)=2025-5400平方米(面积)【本条规定了编制小型足球场规划建设的原则、依据与标准。
广州全民健身中心劳务派遣项目
![广州全民健身中心劳务派遣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b2ca7666168884868762d6f6.png)
广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劳务派遣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概况确定一家中标供应商,为采购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本项目管理服务内容包括:运营管理服务、指引服务、教学指导服务、巡场监督服务、配套健身课程服务、实习基地服务、财务核算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及宣传营销服务等。
二、服务内容(一)运营管理服务岗位:运营管理人员(1人)1.人员素质要求:(1)从业人员要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从事健美健身俱乐部管理岗位五年以上经验,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女性优先。
(2)从业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熟知采购人的管理规定,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善于发现各类问题,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2.工作要求:(1)负责传达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群众体育指导中心的的指示精神,并组织实施;(2)负责制定广州市全民健身中心的运营计划、培训大纲、对外宣传工作;(3)负责广州市全民健身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4)负责根据运营情况作出合理、优化的人员工作安排;(5)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制定处置方案与汇报工作;(6)负责落实大型活动的分配安排工作;上班时间: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8:30-17:30),每周休息2天。
(二)指引服务岗位:前台人员(6人)指引服务范围:广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前台(亚体文化大楼一层及二层)1.人员素质: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端正大方、熟悉Word、Excel的使用,具有收银工作经验优先,男女不限。
2.工作要求:(1)负责接待前来健身的市民,为市民办理入场手续;(2)负责收银工作;(3)负责群体通确认订单的工作;(4)负责接听来电咨询的市民电话,并解答其内容;(5)负责公共广播信息语音播报工作;(6)负责失物招领工作;(7)负责派发宣传资料;(8)负责协助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上班时间:两岗轮班制度(日班8:30-15:30/晚班14:30-21:30),每人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每周休息1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人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经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收费收入应当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和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收取成本费用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设施的功能、特点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在规定时段免费开放或者优惠开放。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已建的城市居民住宅区配套体育设施不足的,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在新建、扩建、改建该区域的公共体育设施时,应当提高该区域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规模。
第二十三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并符合市民的实际需要。
已经投入使用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因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可以依法向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调整功能布局。
第十二条 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纳入中考总分。
第十三条 体育总会和各类体育协会应当根据章程,在体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督促未成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第十四条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经营性体育健身组织,满足公众健身需求。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第三十一条 公办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在优先满足本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前提下,在非教学期间,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
公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实行有偿服务的,应当按照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该费用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收取成本费用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二十七条 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管理和维护责任人。管理和维护责任人无法确定的,产权人是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赠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受赠单位是管理和维护责任人。无法确定受赠单位的,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其指定的组织是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第九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应当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成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应当将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村民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程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第五条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体育健身辅导站(点)等基层体育服务场所,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体育、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推广科学的健身方法,支持全民健身科学研究。
第七条 国家规定的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本市全民健身周。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中小学校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不少于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操等学校组织的学生健身活动。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抽样监测, 并根据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指导学生科学开展体育活动。
第三十二条 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工作的比例应当不低于百分之六十。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收支情况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三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以投资、赞助、捐赠等形式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
公办学校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应当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保障校园安全,并定期对学校体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公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以及依法投保有关责任保险的必要支出,由政府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补助。
公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章 健身保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未经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由体育主管部门依照《全民健身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侵占、损坏或者拆除公共体育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用途。
第二十五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全年向公众开放,但因维修、保养、训练、举办赛事或者季节因素关闭的除外。
公共体育设施每天开放时间应当不低于十二小时,但因气候以及安全因素关闭的除外。
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公共体育设施应当适当延长每天开放时间。
第二十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根据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城市和村镇的公共体育设施设置标准,规划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的公共体育设施。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公共体育设施预留建设用地,兴建并逐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
(2009年12月17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0年3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市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增强市民体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十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划和建设配套体育设施。
配套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入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配套体育设施的用地性质,不得降低其用地指标或者缩小建设规模。
第三十条 在法定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应当对本校师生免费开放。经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核定需要收取成本费用的学校体育设施应当对本校师生优惠开放。
国民体质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实施体质监测,并建立国民体质监测档案,公布研究报告,指导市民科学健身。
第三十七条 市、区、县级市体育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评定标准和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本辖区内市民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指导。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传授体育健身技能、组织指导体育健身活动。
第三十八条 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的,可以向体育主管部门投诉,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回复处理情况。
第二十八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责任: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二)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施,并在显著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安全提示;
(三)定期对设施进行保养、检查并及时维修;
(四)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安全防护设备以及人员;
(五)符合国家和省的其他相关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兴办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二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和建设珠江、河涌堤岸等市政工程,应当根据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依照有关设置标准配建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设施。
第二十二条 已建的城市居民住宅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逐步补建。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封建迷信、邪教、赌博等违法活动。
第三章健身设施
第十八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当遵循统筹协调、城乡兼顾、合理布局、规范实用和方便群众的原则。
第十九条 市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林业和园林、城乡建设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不低于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规定的指标,根据本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城市和村镇的公共体育设施设置标准,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向全民健身事业捐赠资金、设施和器材的,捐赠人可以依法享有留名纪念和税收优惠等权利。
第三十四条 广州市体育基金会依照章程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基金会的有关规定,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收支情况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五条 市、区、县级市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全民健身指导信息,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途径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免费和收取成本费用的公共体育设施名录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设施名录,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公民在健身活动中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公共体育设施,或者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或者利用健身活动进行封建迷信、邪教、赌博等违法活动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和维护责任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经营国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中的体育项目的,应当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有关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并办理相关的工商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