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
胆囊癌怎么确诊和预防
![胆囊癌怎么确诊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b19b17958fafab069dc021b.png)
胆囊癌怎么确诊和预防都说胆囊癌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或只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病变已到晚期,其各种检查亦出现异常。
因此,对于胆囊区不适或疼痛的病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胆囊结石、炎症、息肉者,应进行定期B超检查,以求早日明确诊断。
那么胆囊癌确诊都是怎么进行的。
临床上胆囊癌的七种确诊方法:1、超声检查: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75%~82.1%,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2、CT扫描:CT扫描对胆囊癌的敏感性为50%,胆囊癌的CT基本表现为显示为胆囊癌之近端胆管明显扩张接近肿瘤的胆管壁增厚于增强扫描时胆管更清晰可被强化管腔呈不规划的缩窄变形般可发现软组织密度的肿瘤影。
其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不如US及EUS。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国内文献报告,在胆囊肿块和壁内测到异常的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胆囊原发性恶性肿瘤区别于胆囊转移癌或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
4、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5、PTC:是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囊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很高。
6、ERCP:可直接观察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7、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
在胆囊癌的治疗过程中,因为手术、放化疗容易破坏身体免疫功能,因此经常配合服用人参皂苷Rh2。
胆囊癌术前服用人参皂苷Rh2缩小机体瘤体以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抗炎镇痛,对术后减少并非症和减少复发同样奇效。
提取自人参皂苷Rh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免疫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可显著提高IL-2活性,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对免疫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又对癌细胞有靶向性抑制是Rh2优于其它抗肿瘤药物的一大特点。
胆囊癌能活多久
![胆囊癌能活多久](https://img.taocdn.com/s3/m/286cc9d976eeaeaad1f3309e.png)
胆囊癌能活多久(二)
首先,胆囊癌晚期能活多久有赖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对 于中晚期患者治疗方法主要有姑息性手术、放化疗、中医 药治疗,上述方法均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癌肿扩散程度较 大,发生多处转移的中晚期胆囊癌可作姑息性手术,以减 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有梗阻性黄疸须作胆管引流术, 以减轻黄疸和皮肤瘙痒;如产生幽门梗阻,则可作胃空肠 吻合术等,胆囊癌对放疗较为敏感,因此放疗是胆囊癌晚 期常用治疗手段,其对癌肿有直接的杀灭作用,但亦会对 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因此放疗时间,放疗范围应结合患者 全身状况慎重选择。
LOGO
胆囊癌能活多久
胆囊癌能活多久
胆囊癌能活多久(一)
胆囊癌以腺癌为主。胆囊癌占全部胆道手术的2%左右, 致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因胆囊癌60-90%伴有胆囊结石, 有人认为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和胆囊粘膜的损害可能是最 主要的病因,胆囊的良性肿瘤恶变也是胆囊癌发病原因之 一,胆囊癌临床上有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晚期可有黄疽、 腹水,恶液质、胆囊肿大等;但症状缺乏特异性,待作出 诊断,多属晚期,胆囊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为4:1,治疗上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因术 前难以正确诊断,手术时多属晚期,无法切除。切除胆囊 后,多数病人一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不能切除者 可试用化疗,放疗,中草药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Page 3
胆囊癌能活多久(三)
另外,化疗亦对癌肿有抑制作用,可与放疗结合应用于晚 期胆囊癌的治疗中,疗效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鉴 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胆囊癌的治疗中可合 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 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可 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由于胆囊癌早期的临床诊断检查 诊断不易,故肿瘤预后差。肿瘤患者治疗后确实的通常患 者护理对防止复发转移,进步抗病力有增进作用。在肿瘤 饮食上,胆囊癌肿瘤患者宜食新鲜蔬菜、鸡蛋、清蒸鱼; 忌食补品。也可依附服用有抗肿瘤及补脾 益肾作用的中医药。
胆囊癌
![胆囊癌](https://img.taocdn.com/s3/m/8ebbb668998fcc22bdd10d1e.png)
解开胆囊癌之谜胆囊癌的“前世今生”1、什么是胆囊癌顾名思义,胆囊癌就是原发于胆囊的恶性肿瘤。
在我们大众的心目中,可能它远没有胃癌、肺癌那样的“声名远扬”。
但事实上胆囊癌并不是十分罕见的疾病,其中60岁以上女性好发,在我国西北的地区发病率一般来说相对更高一些。
通过我们的临床工作发现胆囊癌多发生在胆囊体部,尤以腺癌最为多见。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很高,生长速度很快,常常很早就会发生转移,它可以直接侵犯它周围的“邻居”比如肝脏、十二指肠、横结肠等器官,也可以转移到胆囊管及其附近的淋巴结,另外,它还可以通过我们的血液“飘扬过海”,转移到肺脏、骨骼等其他器官和组织。
2、为什么会得胆囊癌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胆囊癌常常与胆囊的良性疾病并存其中80%以上的患者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还有一部分胆囊癌继发于较大的胆囊息肉癌变。
虽然目前胆囊癌的确切病因科学家们尚未研究清楚,不能给予我们明确的答复,但是,大家普遍认为它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可能由于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致使胆囊粘膜增生、变性,进而导致了癌变。
3、胆囊癌的临床症状胆囊癌如此可怕,那胆囊癌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呢?一般说来胆囊癌较常见到症状有腹痛、胃口减低、发烧、恶心或腹部肿痛、黄段,只要患者一般情况许可,就应尽可能争取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扩大的清除手术;对于晚期胆囊癌的治疗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认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扩大切除手术其远期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
目前已知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均不理想,对于局部残余或者复发的胆囊癌,放射治疗可以控制其生长速,相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固然,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但我们可以通过尽早消除胆囊癌的癌前病变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胆囊癌临床表现
![胆囊癌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136bfa4f2e3f5727a5e96264.png)
临床上胆囊癌并无特有的病症或症状。
从解剖位置来说胆囊悬浮在肝脏下內缘,部分是可自由移动,胆囊本身也有伸缩性,因此在癌症病灶较小的時候,几乎很少会有症状。
当开始有症状出现时都是癌细胞已浸润到附近的脏器,或者由于合并有胆石症,这些结石导致患者不舒服,进而检查发现异常病灶。
一般说来胆囊癌较常见到症状为黃疸、腹痛、体重减轻、胃口减低、发烧、恶心或腹部肿痛等。
有时可能会伴有皮肤瘙痒、喘气等等其他器官转移现象。
其实临床上见到黄疸等症状,常是已到胆囊癌末期了。
也就是在胆囊癌少有特殊症状,很难特別去注意,在早期发现相对上就困难许多。
具体症状有以下几点:1.右上腹疼痛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3.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
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粘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4.发热25.9%的病人出现发热。
5.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
一是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体征1.黄疸表现在粘膜、皮肤黄染,黄染较重,多为阻塞性,一旦黄疸出现,病变多已到了晚期。
2.右上腹包块右上腹可触及较为光滑肿大的胆囊,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时,移动性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时,可触及到几个肿块,有时触到肿大的肝脏、十二指肠梗阻的包块等.人参皂苷Rh2治疗胆囊癌【功能】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肺癌、胃癌、淋巴癌、鼻咽癌、胶质瘤、骨癌、宫颈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白血病、食道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上佳辅助保健食品。
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
![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2169971b58fb770bf78a5563.png)
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
一、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二、胆囊癌治疗偏方三、胆囊癌的术后护理
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1、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
胆囊癌转移的途径胆囊癌发病生长迅速,易早期扩散,其转移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浸润。
胆囊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经淋巴转移和直接播散到肝。
当癌种广泛生长超过粘膜时,也可发生神经周围和血管转移。
胆囊癌肿可以向下扩展并造成胆管梗阻。
大约25%的胆囊癌可穿透播散到邻近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结肠和腹膜。
血行的远隔转移,常累及肺、骨骼和肾脏。
2、胆囊癌临床表现
右上腹疼痛
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
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不佳。
这是由于胆囊功能不足以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黄疸
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
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黄疸。
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黏膜黄染,伴皮肤瘙痒。
3、胆囊癌怎么检查。
医疗地图胆囊癌——胆囊癌比胰腺癌还凶险,一起来盘点它的那些事
![医疗地图胆囊癌——胆囊癌比胰腺癌还凶险,一起来盘点它的那些事](https://img.taocdn.com/s3/m/7e21440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f.png)
医疗地图胆囊癌——胆囊癌比胰腺癌还凶险,一起来盘点它的那些事生活中患有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并不少见,这其中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的人也不在少数。
许多人因为疼痛不明显,或只是偶尔在体检中查出有胆囊结石,所以并不把它当回事。
但其实一个隐形的杀手可能已经潜伏在体内了,这个隐形的杀手就是“胆囊癌”。
虽然不常听说,但胆囊癌的杀伤力却很大,甚至比胰腺癌还凶险。
01关于胆囊癌胆囊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少见,但是在恶性肿瘤中属于比较难治疗的,有研究统计,认为胆囊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
02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胆囊癌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即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另外与一些感染的因素也有关系,比如伤寒等感染。
03高发人群胆囊癌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伴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的患者,由于胆结石等引起的慢性胆囊炎症是引起胆囊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肥胖的患者,由于容易引起胆固醇结石,进而引发炎症,也是胆囊癌高发的因素。
04临床表现之所以胆囊癌是恢复效果非常不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因为胆囊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特别是油腻饮食后;另外当胆囊癌进一步发展,也可引起黄疸、消瘦等症状。
胆囊癌的症状与胆结石有时很相似,因此定期检查对于胆囊癌的诊断非常的必要。
05胆囊癌的检查确诊平时的体检一般就能比较好的筛查胆囊癌,一方面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发现胆囊癌或胆囊息肉、结石等高危因素;另外抽血查CEA、CA199等肿瘤指标,也非常有助于胆囊癌的发现。
06胆囊癌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胆囊癌的总体治愈率不佳,五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这与我国肿瘤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30-40%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胆囊癌对放疗或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晚期患者的存活时间并不乐观,平均少于半年时间。
07胆囊癌的治疗方法胆囊癌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这有赖于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手术切除是胆囊癌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唯一手段;放疗和化疗,在胆囊癌治疗方面效果均不显著。
胆囊癌的诊治指南
![胆囊癌的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dcbdd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5.png)
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咨询
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 题。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 者应对疾病。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放 松技巧和积极思考。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胆囊癌的预防与筛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患者缺乏意识
部分患者对胆囊癌的认知不足,未能及时察觉早期症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公众应加强胆囊癌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03
胆囊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胆囊癌,手术切除是 首选治疗方法,包括胆囊切除
术和扩大胆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手术时应彻底清扫淋巴结,以 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02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提高治愈率
早期胆囊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
关重要。
减轻治疗负担
早期胆囊癌的治疗相对简单,对患 者身体损伤较小,有助于减轻治疗 负担。
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在最佳状态下 接受治疗,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诊断的方法
01
02
03
体检
支持治疗
对于晚期患者,支持治疗也是 非常重要的,包括疼痛控制、 营养支持等。
随访观察
治疗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观 察,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04
胆囊癌的预后与康复
预后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
早期胆囊癌的预后通常 较好,而晚期胆囊癌的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48b3360ad02de80d4d840f7.png)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文章目录*一、胆囊癌的早期症状1.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2. 胆囊癌能活多久3. 胆囊癌的治疗*二、怎么预防胆囊癌*三、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胆囊癌的早期症状1、胆囊癌的早期症状 1.1、化道症状胆囊癌的早期症状大部分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可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
1.2、右上腹疼痛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的胆囊癌的早期症状,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1.3、黄疸胆囊癌由于癌肿的扩散,约有1/3~1/2患者出现黄疸。
少数病人的黄疸为首要的胆囊癌的早期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黄疸。
2、胆囊癌能活多久胆囊癌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及时就诊以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治疗胆囊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放化疗、中药治疗及生物免疫细胞治疗。
手术能快速切除肿瘤,但手术切除的只是局部病灶,无法根治肿瘤。
总的来说,Ⅰ、Ⅱ期胆囊癌病人,常能长期存活,据报道5年生存率可达64%~86%;相反,Ⅲ期以上的病例预后很差。
肿瘤若已侵犯至胆囊全层时,则几乎均在术后2.5年以内发生死亡。
3、胆囊癌的治疗 3.1、手术治疗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故能手术切除者不多,国内文献报道为50%。
能行根治性手术者更少,仅为20.2%。
即使已作病灶切除,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仅8.4个月,近90%的患者死于手术后1年内,5年存活率不及5%(0%~10%),个别报道为14.5%。
近年国外开展手术切除病灶加核素术中照射治疗晚期患者,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可能有所改善。
胆囊癌的手术也可分为姑息手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是指在肿瘤已不可能根治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症状而采用胆囊肿块的局部切除或各种引流手术。
3.2、放射治疗胆囊癌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早期病人手术后局部复发的机会较大,而且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作者主张根治术后也应进行放疗。
胆囊癌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胆囊癌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1858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1.png)
遗传因素在胆囊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谁是高风险人群? 慢性疾病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患者风险增加。
这些疾病会导致胆囊内的细胞变化,从而增加癌 变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可包括右上腹疼痛、消 化不良等。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体重减轻等明显 症状。
何时就医?
定期发现可增加治愈率。
何时就医?
就医建议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越早发现,治疗效果往往越好。
如何诊断胆囊癌?
如何诊断胆囊癌? 影像学检查
常用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观察胆囊的状态。
如何诊断胆囊癌? 组织活检
通过内镜或手术获取胆囊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检是确诊胆囊癌的金标准。
如何诊断胆囊癌? 肿瘤标志物
检测血液中的CA19-9等肿瘤标志物。
虽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但可辅助评估病情。
如何治疗胆囊癌?
如何治疗胆囊癌?
手术治疗
早期胆囊癌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胆囊治疗。
手术是治愈胆囊癌的主要方法。
如何治疗胆囊癌?
辅助治疗
包括放疗和化疗等,适用于晚期患者。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
如何治疗胆囊癌?
新兴疗法
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等新兴疗法正在研究中。
这些疗法可能为未来胆囊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谢谢观看
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胆囊癌病例的90%。
什么是胆囊癌?
发病率
胆囊癌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少见,但在某些地区 发病率较高。
例如,南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胆囊癌PPT演示课件
![胆囊癌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377c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5.png)
度及是否伴有恶病质表现。对于较大的息肉或生长迅速的息肉,应警惕
恶变的可能性。
04
胆囊癌的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01
02
03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推 荐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 除和淋巴结清扫。
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可 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 ,如胆囊造瘘术、胆总管 空肠吻合术等。
早期诊断困难
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 病情延误。
治疗方案有限
目前胆囊癌的治疗手段相 对单一,主要以手术切除 为主,缺乏有效的辅助治 疗措施。
预后较差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 易发生转移和复发,患者 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 出现更加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
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安排
定期随访
胆囊癌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接受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复发或转移等问题。
复查计划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复查计划,包括复查时间、复查项目等。患者应按时参加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预后因素
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主要 因素。
转移途径及预后因素
转移途径
胆囊癌的转移途径主要包括淋巴道转移和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其主要转移方式,可沿胆囊淋巴管引流至肝门 淋巴结、胰头后淋巴结等处。血道转移则可经门静脉系统至肝脏,再经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从而转移至全身各 器官。
胆囊癌的原因
![胆囊癌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4182a6abe23482fb4da4cf4.png)
胆囊癌的原因文章目录*一、胆囊癌的简介*二、胆囊癌的原因*三、胆囊癌的危害*四、胆囊癌的高发人群*五、胆囊癌的预防方法胆囊癌的简介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er)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因后者均属少见,故本章主要讨论原发性胆囊癌,过去被认为是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无论用任何方法治疗,病程仍进展迅速,最后导致死亡。
女性较男性多2~4倍。
多见于50~70岁,早期诊断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胆囊癌的原因临床观察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并存,最常见是胆囊结石(占80%以上),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有文献报告,结石直径在30mm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比例可高达10%。
还有一部分胆囊癌继发于较大的胆囊息肉癌变。
其他饮食、环境、化学物质等因素的改变亦可成为胆囊癌的致病因素。
实验研究表明,田鼠饲以二甲基亚硝胺会发生胆囊癌;而橡胶厂工人接触此物者胆囊癌发生率亦高,说明二甲基亚硝胺与胆囊癌的发生不无关系。
另外,亚硝酸盐的致癌性早已成为共识。
环境因素如寒冷、酷热等也是胆囊癌的诱因。
胆囊癌的危害并发症有胆囊感染、积脓、穿孔,以及肝脓肿、膈下脓肿、胰腺炎、门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胃肠道与腹腔内出血等,也可与附近胃肠道形成瘘管。
1、多数病例表现逐渐消瘦,体重减轻,乏力、呈现恶病体质。
2、部分病例锁骨上可触及转移之淋巴结,亦可有乳房等处的转移性肿块出现。
3、晚期病例,可因门脉受压而有消化道出血、腹水以及肝功能衰竭表现。
4、脓肿胆总管梗阻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在发生肿瘤的胆囊腔内或其周围形成脓肿是常见的。
胆囊癌的高发人群女性较男性多2~4倍。
多见于50~70岁。
胆囊癌的预防方法由于早期胆囊癌的预后显着优于发生淋巴结转移者,故努力提高无症状的早期胆囊癌的检出率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要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胆囊癌,只能是对胆道良性疾病手术治疗。
胆囊癌
![胆囊癌](https://img.taocdn.com/s3/m/d1d003607e21af45b307a89a.png)
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
肿块。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
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为诊断 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但由于B超易受腹壁肥厚及肠管积气等影响, 早期胆囊癌仍较难检出。 内镜超声(EUS):由于它避免了肠气的干 扰,能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肿瘤浸润的 程度、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提高了胆囊 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诊断
仅少数早期胆囊癌患者术前能获得正确诊
断,主要因为胆囊癌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 表现。多数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这 类患者在出现右上腹痛,右上腹包块或贫 血等症状时病情常常已属晚期。
治疗
一、手术治疗
早期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切 除为首选方案。只要患者一般情况许,应尽可能 争取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 是否进行扩大的清除手术。
基因治疗
姜黄素可显著抑制胆囊癌细胞株 (QBC939)的增殖,这种变化可能与其诱导 的Cas-pase 3的高表达及促进凋亡有关,与 其相关抗癌药物的筛选为胆囊癌的治疗提 供了各种新的思路。 RNA干扰技术抑制癌细胞内乙酰肝素 酶(heparanase,HPA)基因的表达,抑制人胆 囊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从而达到治愈胆囊 癌的目的 。
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二、非手术治疗 化疗目前已知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均
不理想,针对消化道肿瘤的药物可以做为 选择参照。免疫增强类药物可做为胆囊癌 的重要辅助治疗用药。
放疗针对局部残余或者复发的病灶,放射治
疗可以控制其生长速度,相对延长患者的 生存时间。
中医中药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
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帮助提高生 存质量。
实验室检查:当胆囊病变出现癌变时一
胆囊癌死前症状
![胆囊癌死前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061c4157ad02de80d4d84058.png)
胆囊癌死前症状胆囊癌晚期危害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清楚胆囊癌晚期死前症状。
专家指出,胆囊癌晚期死前症状主要有:腹痛,黄疸,以及其他恶心、腹泻、消瘦等。
胆囊癌晚期死前症状:1、腹痛: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
腹痛一开始。
有类似胆石症、胆囊炎。
据临床观察,胆管癌发病仅 3 个月,便可出现腹痛和黄疸。
2、黄疸: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约有90%--98% 的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
上段胆管癌黄疸出现较早,中、下段胆管癌因有胆囊的缓冲黄疸可较晚出现。
3、皮肤瘙痒:可出现在黄疸出现的前或后,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心动过速、出血倾向、精神萎顿、乏力和脂肪泻、腹胀等,皮肤瘙痒是因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而致。
4、其他的一些胆囊癌晚期死前症状:伴随着黄疸、腹痛等症状,还会有诸如恶心、呕吐、消瘦、尿色深黄,如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黄甚至陶土色等,晚期肿瘤溃破时,可出现胆道出血时可有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甚者可出现贫血;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象。
生物细胞治疗是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技术,此技术核心就是利用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DC和CIK细胞共同作用,精确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机体正常组织。
DC细胞,即树突状细胞,它是目前所知人体惟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有效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任其滋生,最终形成肿瘤。
DC细胞能参与肿瘤抗原识别、加工处理与提呈,刺激初始型T 细胞增殖活化,从而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并能激发免疫记忆保护。
当负载有肿瘤抗原信息的DC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将肿瘤信息传递给具有杀伤功能的T细胞,使其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有效清除肿瘤细胞。
胆囊癌的症状表现及术后护理方法
![胆囊癌的症状表现及术后护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f238b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7.png)
健康域护理胆囊癌是一种病发于胆道系统的肿瘤。
胆囊癌发病率在所有的消化性肿瘤疾病中占据第六位,且胆囊癌发现时一般恶性程度较高,这类肿瘤极易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本文就聊一聊胆囊癌的主要症状表现以及术后相应的护理方法。
胆囊癌的早期表现胆囊癌早期的症状与其他肿瘤疾病一样,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早期胆囊癌不易被发现。
据临床显示,胆囊癌患者的症状一般都是腹部的中上部或者右上腹出现疼痛,在这些疼痛症状中,一部分患者呈现出间歇性或者持续性的疼痛,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钝痛或者绞痛的情况。
患者在出现腹痛时还会牵扯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胸部或者肩背等。
由于这些病症与胆石类患者病症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这些患者除了出现腹痛等症状外还会出现没有食欲、恶心、呕吐、消瘦的情况。
胆囊癌手术后的护理●心理上的护理胆囊癌手术之后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上护理。
在康复过程中告诉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稳,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通过这些心理上的调节可以避免患者神经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影响到胆管功能恢复。
●适当做运动患者做完胆囊癌手术之后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如散步,也可以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尽量避免长时间坐卧,因为活动量太少的话,不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饮食上的护理手术后的胆囊癌患者饮食护理,首先要选择好消化的食物。
手术后的短时间内,患者应尽量减少对脂肪以及胆固醇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有助于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可以多吃瘦肉、水产品、豆制品等。
同时还要增加对膳食纤维的摄取,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除此之外,切忌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当患者身体恢复之后依然要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饮食,已维护肝胆的健康。
●定期复查患者在手术之后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对药物用量进行添加或者减少。
并且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避免胆囊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等情况,即使出现复发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胆囊癌的预防想要预防胆囊癌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胆囊癌的病因目前并不是十分明确。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方法是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方法是](https://img.taocdn.com/s3/m/298793f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b.png)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方法是胆囊癌是一种进展较快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在胆囊癌的早期治疗中,通常采取以下方法: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早期胆囊癌,尤其是肿瘤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T1期(即癌肿限制在粘膜或粘膜下层,未侵犯肌层)和Tis期(原位癌)时,胆囊切除术可以根治胆囊癌。
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另外,对于高危患者,如年龄大、合并其他疾病等,也可以选择局部胆囊切除术或者胆囊黏膜下切除术等保留肝动脉和关闭两端的治疗。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胆囊癌早期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破坏癌细胞DNA结构,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早期胆囊癌患者,在手术前或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减少病情复发。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早期胆囊癌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顺铂、5-氟尿嘧啶、片培拉定等。
化疗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RNA合成和细胞分裂等,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手术后或者手术期间进行,与手术、放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了胆囊癌早期治疗中的新兴方法。
胆囊癌具有一系列的分子变异,靶向治疗可以选择特定的分子靶点,干预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具体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泛素连接酶抑制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
总之,早期胆囊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
其中,胆囊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治早期胆囊癌。
放疗和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是胆囊癌早期治疗中的新兴领域,更加精准地干预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有望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胆囊癌的症状
![胆囊癌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dda70e035a8102d276a22ff7.png)
胆囊癌的症状文章目录*一、胆囊癌的症状*二、胆囊癌的并发症*三、胆囊癌的饮食注意事项1. 胆囊癌吃什么好2. 胆囊癌不能吃什么胆囊癌的症状1、右上腹疼痛大部分为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可有阵发性加剧,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恶心呕吐亦相当常见,并常有食欲减退。
3、黄疸由于癌肿的扩散,约有1/3~1/2患者出现黄疸,少数病人的黄疸为首发症状,多数黄疸出现在疼痛之后,黄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粘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4、畏寒,发热:多出现于癌肿晚期,25.9%的病人出现发热,并可有高热持续不退。
5、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一是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胆囊癌的并发症并发症有胆囊感染,积脓,穿孔,以及肝脓肿,膈下脓肿,胰腺炎,门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胃肠道与腹腔内出血等,也可与附近胃肠道形成瘘管。
胆囊癌的饮食注意事项1、胆囊癌吃什么好药膳食疗茵陈粥:[组成]绵茵陈3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绵茵陈洗净,切细,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煎熬成汤,然后去渣,放入粳米。
再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白糖稍煮几沸即可食用。
[方解]茵陈蒿性味苦、平,微寒,入脾、胃、肝、胆经。
本品苦泻下降,功专清利湿热,凡湿热熏蒸而发黄者,多用此药,治阳黄,单用大剂量内服即可奏效,《食医心镜》茵陈羹,即除大热黄疸。
胆囊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胆囊癌的最佳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3bb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6.png)
胆囊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引言胆囊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胆囊上皮细胞。
早期胆囊癌往往无明显症状,难以及时发现,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本文将介绍胆囊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辅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唯一能治愈胆囊癌的方法。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肿瘤分期的不同,手术方式也有所区别。
•对于早期胆囊癌(T1a、T1b期),可选择胆囊脏层切除术。
脏层切除术通过切除胆囊壁的部分,不仅可以保留胆囊的功能,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癌细胞扩散。
•对于局部进展的胆囊癌(T2期),胆囊全层切除术是首选。
在切除胆囊的同时,还需要清除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确保完整切除肿瘤。
•对于晚期胆囊癌(T3、T4期),需要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在切除胆囊、胆囊床以及淋巴结的基础上,还需要切除邻近器官的相关部分,如肝叶切除、胰头切除等。
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化疗和放疗的辅助治疗。
2. 辅助治疗胆囊癌手术切除后,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1 化疗化疗在胆囊癌的辅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等。
联合应用不同药物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
化疗一般在术后开始进行,周期为3-4周,连续化疗6个疗程。
2.2 放疗放疗在胆囊癌的辅助治疗中也有一定作用。
放疗可以通过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增殖和扩散。
放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手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存在、淋巴结阳性和切缘阳性等。
放疗一般在术后开始进行,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6周。
2.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也在胆囊癌的治疗中显示潜力。
免疫治疗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是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精确的抗癌治疗策略,通过干扰胆囊癌细胞的特殊信号通路,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老年人胆囊癌科普宣传
![老年人胆囊癌科普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bd5118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3.png)
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辅助治疗: 具体辅助治疗方式 包括化疗、放疗等。
生活质量和支 持
生活质量和支持
营养支持: 胆囊癌患者应保持 良好的营养状况,避免恶病质 。
心理支持: 胆囊癌治疗过程可 能带来心理压力,寻求专业心 理支持是重要的。
生活质量和支持
社会支持: 获得家庭和朋友的支持 ,加强社交活动,对生活积极乐观 。
定期体检: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 ,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
预防和早期发现
注意症状变化: 若出现胆绞痛、黄 疸等症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胆囊癌的诊断 和治疗
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扫 描等检查来了解病变情况。 手术治疗: 大部分胆囊癌患者 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包括切除 胆囊和相关组织。
胆囊癌的危险 因素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一。
年龄和性别: 老年人和女性更 容易患上胆囊癌。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胆囊疾病史: 曾经患过胆囊炎 或胆囊息肉等疾病的人更容易 得胆囊癌。
预防和早期发 现
预防和早期发现
饮食健康: 保持健康饮食,减 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 入。
老年人胆囊癌 科普宣传
目录 胆囊癌是什么 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预防和早期发现 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生活质量和支持 康复与复发预防
胆囊癌是什么
胆囊癌是什么
什么是胆囊癌: 胆囊癌是一种罕见 但严重的癌症,发生在胆囊内胆管 上皮细胞。
胆囊癌的症状: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 显,晚期可能出现腹痛、黄疸、消 瘦等。
康复与复发预 防
康复与复发预防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和随访是 检测复发和监测康复情况的重 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癌
定义
胆囊癌是发生于胆囊的实质性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中老年病人,男:女的发病比例为1 : 3, 多发生于胆囊底部,粘膜有明显肿块,与慢性胆囊炎、瘢痕组织不易区别,有时呈宽基的息肉状。
易经胆囊床侵犯肝组织,并常波及邻近脏器和组织。
病理生理
胆囊癌好发于胆囊体和底部,发生于胆囊管少见。
可分为肿块型和浸润型。
其病理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0%~90%左右,未分化癌10%左右。
鳞癌及鳞腺癌5%~10%。
胆囊癌发病生长迅速,易早期扩散,其转移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浸润,手术时发现已有淋巴转移者25%~75%;其半数以上癌瘤可直接播散到邻近器官,其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肝、胆管、胰、胃、十二指肠、网膜、结肠和腹壁;血行播散者不到1/5(13%-19%)常累及肺、骨骼和肾脏。
大体形态观察所见可分四型:
1. 浸润型最多见,约占60-70%。
早期癌只限于壁内,以后广泛浸润,胆囊壁呈弥漫型增厚、变硬,并常侵犯周围组织与脏器。
2.乳头状约占20%,为乳头状物,瘤质较软,向胆囊腔内生长,影响胆囊排空,肿瘤表面常发生坏死、溃疡及出血,并引起感染。
此型较少发生转移,预后也较好。
3.胶质型约占8%,肿瘤细胞粘液性变明显,呈胶冻样,肿瘤较松软,容易破溃。
胆囊壁常有广泛侵润。
4.混合型较少见。
此外,当肿瘤充满胆囊时可呈充满型。
病变广泛累及肝脏未能分清胆囊壁者,则成巨块性。
胆囊癌按其分化程度不同有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之分。
各组织类型中未分化癌及粘液腺癌恶性最高,发生转移快。
乳头状腺癌恶性度最低,较少发生转移,预后好
疾病症状
胆囊癌的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
1、右上腹疼痛。
此症状占84%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道症状。
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这是由于胆囊更新换代功能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3、黄疸。
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
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或者转移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引起胆道梗阻所致,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入
肠道,进而反流入血表现为皮肤粘膜黄染,多数伴有难以缓解的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重。
4、发热及消瘦。
25.9%的病人出现发热。
多由于继发胆道感染所致。
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现恶病质
5、右上腹肿块。
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占54.5%一是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胆囊癌晚期则可有肝脏肿大、肝占位、腹水、等表现
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2、CT扫描:CT扫描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不如超声检查。
但对于已经超声检查发现高度可疑胆囊癌的患者,增强的CT检查是有必要的。
胆囊癌的CT 影像改变可分三种类型:①壁厚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②结节型:乳头状结节从胆囊壁突入腔内;③实变型:因胆囊壁被肿瘤广泛浸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形成实质性肿块。
3、核磁共振检查(MRI):MRI一般不做为胆囊癌的首选或者必要检查项目,只是在需要判定病变是否累及肝脏或者当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时可以考虑做MRI。
其准确率与CT相似,但具有无射线损伤的优点,可以多次重复检查。
4、实验室检查:当胆囊病变出现癌变时一般会伴随着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升高。
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2
5、Ca19-9、Ca724、Ca153等)是否升高有助于对胆囊癌进行定性诊断,但早期的癌变可能并不表现出升高,或者当合并有其它消化道疾病及某些肿瘤时该检查会有假阳性结果出现。
肝功能检查一般表现正常,仅在有胆道梗阻时会有相关的异常表现。
疾病诊断
早期症状极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
多数病人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似。
对40岁以上女性病人,有长期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若疼痛性质从阵发性发作转变为右上腹持续钝痛,且进行性加重,局部触及胆囊肿块,进行性黄疸,消瘦明显等情况出现,应考虑胆囊癌。
易与肝癌、胰腺癌及胆管癌等相混。
当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有占位性病变或者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时,结合临床表现做进一步的化验及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胆囊癌。
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
早期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
只要患者一般情况许可,应尽可能争取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扩大的清除手术。
对于晚期胆囊癌的治疗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认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扩大切除手术其远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药物治疗
目前已知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均不理想,针对消化道肿瘤的药物可以做为选择参照。
免疫增强类药物可做为胆囊癌的重要辅助治疗用药。
放射治疗
针对局部残余或者复发的病灶,放射治疗可以控制其生长速度,相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其它治疗
中医中药及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帮助提高生存质量。
并发症治疗
晚期胆囊癌患者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根据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定期进行B超等检查是早期发现胆囊癌的关键,对已发现的胆囊病变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必要时及时采取措施解除病变是可以明显降低胆囊癌的发生率。
护理.
1、饮食护理
囊癌晚期患者应该在饮食方面有一份合理健康的计划,并且要根据
病情以及医生的指导,摄入对疾病康复有帮助的食物。
一定要禁忌
辛辣、油腻以及烟酒等具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清淡饮食为主,
多食易消化吸收附带营养类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果,这
样不仅能够帮助胆囊癌晚期患者调整自身的免疫能力,还有助于体
内毒物质的排
2、心理护理让胆囊癌晚期患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胆囊
癌到了晚期,但并不是无法医治的疾病,因此适时的调整好精神状态有利于胆囊癌晚期的顺利治疗。
了解胆囊癌晚期患者心理需求,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让胆囊癌晚期患者感受到来自大家的关爱,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
3、生活护理胆囊癌晚期患者应该以卧床休息为主,保证胆囊部位不被压迫的情况下,进行卧姿的调整,避免一个动作对皮肤造成磨损现象,建议以左侧卧或仰卧位为主。
4、日常护理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娱乐方式进行注意力的转移,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不良情绪,自我调理心态,如练气功、散步、听科普知识,做到动静结合。
5、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胆囊癌的护理要防止合并症的发生。
值得警惕的隐患苗
胆囊炎一旦发展成为慢性胆囊炎,就面临着新的隐患—癌变,这个隐患一不为很多人所知,二是恶变隐匿,及至“原形毕露”时,绝大多数人已失去根治的机会,即使进行手术,预后也很差。
并非所有的慢性胆囊炎都会癌变,但确有一些慢性胆囊炎有较高癌变的可能。
认识了解这些特殊情况,就是预防这种隐患的第一步。
1、有结石,尤其是多发型或充满型结石者。
结石性胆囊炎的癌变率是非结石性胆囊炎的29.9倍,说明结石刺激因素在癌变中的重要作用女性患者。
慢性胆囊炎患者男女之比约1:3,我们自己的统计,胆石症的发病率,不论何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进入老年组后差别尤甚
2、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
3、老年患者。
50岁以上胆囊炎病人癌变率急剧增加,占总病例的70%~85%,平均年龄为62~65岁
4、大结石。
随着胆石体积的增大,胆囊癌的发生率相应升高,直径大于3厘米结石者比小于1厘米者胆囊癌的发生率高10倍
5、瓷瓶样胆囊。
即胆囊壁钙化,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它是慢性胆囊炎的终末阶段,瓷瓶样胆囊癌变率高达22%
6、并有胆囊息肉样改变的胆囊炎。
息肉≥10毫米者癌变率高达23%。
伴有胆囊腺瘤和腺肌增生症者更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