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_周光新

合集下载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08-06-30 15:06:00 ] 编辑:studa20作者:马振杰,田清业, 唐胜建【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各种原因造成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是修复重建外科领域较为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不受形态、大小限制,且具有生物活性,临床广泛应用日益增多,已取得了较成熟的经验。

笔者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1 同种异体骨采集来源临床异体骨常取自:(1)截肢的骨组织;(2)胸部手术中切除的肋骨;(3)新鲜尸体骨骼,包括死婴(多采用软骨)。

禁忌采集来源于肿瘤、传染病、细菌性感染、骨病、血液病患者的骨组织。

对于新鲜尸体,应争取在死后6~12 h内的无菌状态下取骨,并经相应的处理后存入骨库。

2 同种异体骨的保存同种异体骨的保存方法很多,但临床应用效果肯定、国内外骨库应用最多的是深冻法和冻干法。

2.1 深冻法将获得的同种异体骨表面软组织、骨膜和骨端软骨彻底剔除,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形状、大小的移植骨材料,使用无菌盐水或抗生素盐水进行加压冲洗尽量去除骨髓组织,然后进行无菌包装,采用逐渐降温法,先将移植骨放人-4℃的冷库中,12h后再逐渐降至-80℃保存。

Friedlaender和Bumhardt等研究发现异体冷冻骨移植后仅能引起强度很弱的慢性免疫排斥反应,通过冷冻使异体骨的免疫原性大大降低。

Poitout[1]认为,深冻骨抗原性和移植后的生物学特性明显优于新鲜异体骨组织,取得较为满意修复效果。

深低温(-80℃)状态下,酶的活性基本消失,酶对骨的破坏最小,胶原酶处于静止状态保存期可长达数年[2]。

深冻法适用于各种骨移植材料保存,是要求保留软骨活性的同种异体骨、关节保存的首选方法。

2.2 冻干法将新制成的深冻骨放入干燥机内,使骨组织内剩余水分降低到5%以下,然后进行无菌包装,置于无菌真空容器中常温保存。

冻干法有常温保存、便于运输的特点,常用于制备松质骨条、骨块、骨钉和需要常温运送保存的大段骨,但它对骨强度有明显影响,对大段的和需要承重的移植骨,应该尽量避免应用冻干法保存。

同种异体骨植骨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骨植骨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Lupus Nephriti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9,14(5):719-727.[35]Sattwika PD,Mustafa R,Paramaiswari A,et al.Stem cells for lupus nephritis:a concise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J].Lupus,2018,27(12):1881-1897.[36]Sun L,Akiyama K,Zhang H,et al.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reverses multiorgan dysfunction in 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 mice and humans[J].Stem Cells2009,27(6):1421-1432.[37]Gu Z,Tan W,Feng G,et al.Wnt/β-catenin signaling medi-ates the senescence of 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cells from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throughthe p53/p21pathway[J].Mol Cell Biochem,2014,387(1-2):27-37.[38]Deng D,Zhang P,et al.A randomis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llogeneic umbilical cord-derivedmesenchymal stem cell for lupus nephritis[J].Ann RheumDis,2017,76(8):1436-1439.(收稿:2019-11-12修回:2019-12-15)同种异体骨植骨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滕沙格陈哲范佳俊陈岩松关键词同种异体骨;植骨;骨缺损;骨修复重建;并发症人体骨骼具有自我再生和自我修复功能,这使得受损器官能够完全恢复到其损伤前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应用进展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应用进展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应用进展邓子文;黄东【摘要】同种异体骨来源广泛,其形态、大小不受限制,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可提供一定强度力学支撑.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现已广泛应用于严重四肢创伤、骨肿瘤切除、脊柱病变等导致的大段骨缺损的修复,已成功修复重建四肢大段骨缺损,并应用于骨肿瘤切除的保肢治疗等.但同种异体骨移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免疫排斥反应、感染、骨吸收、骨不愈合等.虽然,目前理论上同种异体骨复合免疫抑制剂、自体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等可减少上述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其细胞及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32【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骨骼移植手术;同种异体骨;骨缺损;骨修复【作者】邓子文;黄东【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湛江 52402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严重创伤、感染及骨肿瘤切除均可导致大段骨缺损,自体骨移植被视为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供区并发症如感染、疼痛、感觉障碍及二次损伤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1,2];且当骨缺损范围较大时,自体骨移植往往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目前仅用于动物和体外实验,且骨组织工程材料不能产生与人体自然骨组织等同的良好并且稳定的血管组织,是临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3]。

同种异体骨来源广泛,其形态、大小不受限制,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

本文就国内外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1 在四肢创伤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随着社会工业化、交通事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大段骨缺损愈发多见。

大段同种异体骨修复重建此类骨缺损显示出其优越性,如大小不受限、骨传导作用良好、具有一定强度的力学支撑等,可为实现功能重建提供基础[4]。

Venkatramani等[5]采用改良Capanna技术(改良的游离腓骨瓣嵌入同种异体骨技术)移植修复大段创伤后股骨远端骨缺损6例,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6例患者术后6个月移植骨达到骨性愈合,可完全负重行走;其中1例术后出现深部感染,抗生素治疗3个月,术后随访18个月仍可见一窦道,但异体骨两端与宿主骨可见融合,腓骨两端在无手术干预的情况下也自然愈合。

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性愈合及骨活性比较

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性愈合及骨活性比较

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性愈合及骨活性比较杜辉;付勤【摘要】背景:骨移植是一种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方法,并且可以选择同种异体骨移植或者自体骨移植,两种骨移植方法各有优缺点。

目的:对比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在骨性愈合及骨活性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骨移植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对照组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

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5.8±1.2)周、(5.8±1.5)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6.1±1.3)周、(6.1±0.8)个月,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10.45±1.53),(13.58±1.69)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表明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自体骨移植在促进骨骼愈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BACKGROUND:Bone grafting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limb comminuted fractures, including alogenic bone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logous bone grafting, both of which have their own merit and demeri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one alograft and autograft in repairing limb comminuted fract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bone healing and bone activit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49 cases of limb fracture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logenic bone transplantation) andobservation group (autologous bone grafting)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 Clinical healing time, bony union time, and 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bone healing time and bony union time were (5.8±1.2) weeks and (5.8±1.5) months, respective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1±1.3) weeks and (6.1±0.8) month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ies were (10.45±1.53) μg/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3.58±1.69) μg/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th of alogenic bone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logous bone grafting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the repair of limb comminuted fractures, but the autologous bone grafting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promotion of bone healing ability.【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5页(P1206-1210)【关键词】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四肢骨折;粉碎性骨折;同种异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者】杜辉;付勤【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文章亮点:1在临床骨移植过程中自体骨具有无排斥和取材方便及成骨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但治疗过程中也会导致一定二次创伤的出现,并有可能会因为取骨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而且,受到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及骨折创伤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所需骨量方面也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1月第22期总第172期China's rural health,November 2019,No.22,Total No.172 30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王洪超(聊城市中医医院骨创伤科 252000)【摘要】目的:分析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比较临床疗效、骨性愈合时间。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骨性愈合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可有效改善创伤性骨缺损患者病情,复位效果良好,促进骨折愈合,值得借鉴。

【关键词】同种异体松质骨;自体红骨髓移植;创伤性骨缺损【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11-0030-02创伤性骨缺损是胫骨骨折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对患者生理、心理、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1]。

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

研究组女10例,男15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5.62±3.05)岁,坠落伤6例,车祸伤10例、其他9例;对照组女9例,男16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5.57±3.01)岁,坠落伤8例,车祸伤9例,其他8例。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协助患者采取卧位,全身麻醉,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则应及时清创,同时进行I期或者II期截骨术治疗。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肋骨移植实验研究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肋骨移植实验研究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肋骨移植实验研究
周建生;胡汝麒;潘功平;肖玉周;张先龙
【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6(10)4
【摘要】为了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

以15%二甲基亚砜作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狗的含后肋间血管的肋骨段进行冷冻处理,在液氮中保存96小时后,施行同种异体移植于髂嵴骨缺损区。

术后4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

对移植体进行免疫学(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监测,ECT扫描、血管造影和病理学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同种异体移植肋骨段血循环丰富,骨细胞代谢活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个月达骨性愈合,取得了类似于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效果。

但对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过程尚需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4页(P210-213)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肋骨移植;血管吻合
【作者】周建生;胡汝麒;潘功平;肖玉周;张先龙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105
【相关文献】
1.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膜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钟圣纯;李健;王永华;周凤娇;刘建成;钟仁华
2.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移植物再血管化的研究 [J], 陶圣祥;陈振光;谢昀;郑晓晖;杨玉华
3.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制作动静脉内瘘时吻合口径不同对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研究[J], 廖锦先;钟伟强
4.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J], 林明锋;宋建榕
5.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长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J], 解先宽;顾洁夫;蔡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医堂堡述2堂生≥旦筮13鲞筮§翅丛吐丛蚴世坐:迪!塑!必:!≥:№:§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林明锋(综述),宋建榕(审校)(福建医科大附属协和医院临床学院,福州350001)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07)06-0423-03摘要: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VBAT)被认为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较理想模式,在调控免疫排斥的情况下,异体骨的成骨细胞及骨细胞可存活并自身成骨,参与骨愈合。

同时骨细胞的存活对于骨生物力学性状的维持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现就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解剖学基础、免疫学研究、临床应用、并发症、面l临的问题等方面综述如下。

关键词: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ResaeehStatusQuaandl'ragr瞵ofVasetdarlzedBolleAUo呻taaonL/N赫硅触,SONGJian-rong.(UnionHospital,ClinicalMedicalCollieof脚MedicalUniⅢ,rsity,Fuzhou350001,Ch/na)A随眦:Vaseularizedboneallotransplantation(VBAT)wasconsideredapreferablemethodto啦thelarge0sseollsdefects.Underthecontrolofimnmnologicalrejection,osteoblastandostcoeyteofvarimatboneCansurviveando鸽ify,whichcontributestoknitting.Atthesametime,survivalofostcoeyteisbeneficialtoretainthevitodynamicscharacterofbone.1hisa.aiclereviewsVBATaboutanatomicbasis,inmamologicstudy,clinicalapplication,complicationandproblemstobefacedwith.Keywords:VazcularizedboneAllolransplantatian创伤、感染及骨肿瘤等原因造成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是修复重建外科领域较为普遍却又棘手的问题,虽然自体骨移植有无免疫反应、快速愈合的特点,但来源有限,而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不受形态、大小限制,并有生物活性,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_周光新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_周光新

第17卷 第9期医学研究生学报Vol.17 No.9 2004年9月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Sep.2004#论 著#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周光新1, 吴苏稼1, 施 鑫1, 赵建宁1, 王与荣2, 马 捷3(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骨科;2.医务部;3.病理科,江苏南京210002)摘要: 目的:通过有关的动物实验来探讨有关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规律,以达到加速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目的。

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股骨外侧髁植入,在接触的骨面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 MP)骨基质,以金属螺钉固定;对照组用取下的自体股骨外侧髁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术后4、8和12周行大体标本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H -E)染色及B MP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异体骨愈合的情况。

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

BMP 染色在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

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

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

使用BMP 、合适的内固定、大小适合的移植物,可以使异体骨愈合的过程与自体骨相似。

关键词: 大段骨移植; 骨愈合; 同种异体骨中图分类号: R68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99(2004)09-0788-04*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accelerate the healing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ZHOU Guang -xin 1,WU Su -jia 1,SHI Xin 1,ZHAO Jian -ning 1,WANG Yu -rong 2,MA Jie 3(1.Departrnent o f Ortho paedics,2.Department o f the Medical Affairs,3.Department o f Patholo gy ,Clinical School o f Medical College o 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General Hos pital o f Nanjing Command ,Nanjing 210002,Jiangsu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Meth -ods:Twenty -four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In the ex -perimental group,the bone defect was filled with a segment of osteoarticular allograft which was pretreated with gradient cooling and hypothermic freezer preservation,fixed with B MP and bolt needle.As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osteoarticular autograft were inserted,and the bolt needle was applied,the follow -up times were four,eight,and twelve weeks.B one repair progress were compared by gross specimen,hemaloxylin and eosin stain as well as im 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B MP in the two groups at 4、8、12weeks after transplanta -tion. Results:The cryopreserved allograft was able to produce bone induction with B MP,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and proper size,the speed of the union is similar to that of autografts.Ne w bone (osteoblasts and os -teoid)was positive against B MP.The processes of the creep -substitution was from united end to the allogenic bone,from periphery to the center of the allografts and from Harversian canals to its periphery. Conclusion:The creep -substitution process depends on osteoconduction,but osteoin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ing of bone allografts.With B MP on the bone surface,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 and proper size of the allo -graft,the bone -healing processes of massive allograft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autografts.Key words: Massive bone transplantation; Bone -healing; Allogeneic bone#788#收稿日期: 2003-07-23; 修订日期: 2004-01-29作者简介: 周光新(1978-),男,江苏建湖人,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骨科专业。

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修复良性骨缺损32例报道

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修复良性骨缺损32例报道

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修复良性骨缺损32例报道
张长明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04(33)12
【摘要】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所致的骨缺损多在长骨干骺端和骨端上,对关节功能有较大影响手术难点之一就是修复骨缺损。

除自体骨移植外(自体骨量常常受限),最佳办法就是同种异体移植骨。

由于骨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低,是最先移植成功的组织,最早记录骨移植成功病例是1688年。

如果说异体输血是首位组织移植,那么骨移植就是第二最常使用的组织移植。

随医用组织库的建立,提供的各种同种异体移植骨材料解决了骨缺损修复问题。

【总页数】2页(P1905-1906)
【作者】张长明
【作者单位】重庆市肿瘤医院,4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1
【相关文献】
1.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修复良性骨缺损22例疗效观察 [J], 卢炜;向阳
2.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修复肢体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J], 段宏;张开伟;闵理;刘跃辉;刘洋;屠重棋;裴福兴
3.自身骨泥能否成为骨缺损或骨间隙修复的植骨材料:兔桡骨空白对照实验研究 [J], 刘好源;吴培增;童星杰
4.同种异体移植物修复骨软骨缺损的研究现状 [J], 王丽
5.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J], 梁熙;蒋电明;倪卫东;欧云生;周爱国;余学东;李玉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与应用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与应用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与应用宋洪强;亓建洪【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26【摘要】目的:关节软骨多处于人体骨骼的重要功能部位,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关节软骨缺损或变性坏死很常见.目前,使损伤的骨软骨修复至正常骨软骨,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国内外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从关节软骨的基础研究、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发展概况、取材制备、保存、免疫原性、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以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4-05关于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文章,检索词为"Osteochondral allograf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 1994-01/2004-05关于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文章,检索词为"骨软骨,移植,软骨缺损",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骨软骨保存方法的实验研究.②有关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未排除非随机、对照、盲法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9篇相关文献,追朔法查找文献12篇,29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0篇文献,其中8篇重复研究,22篇为异体骨软骨移植在口腔颌面部整容中的应用.资料综合:29篇文章中6篇通过实验方法进行异体骨软骨保存方法的比较研究.10篇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以对照研究方法证实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与自体骨软骨移植相比较的优越性.13篇通过基础或临床研究,证实软骨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异体骨软骨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映对移植的影响.结论:在探索应用何种材料能更有效地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过程中,人们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比自体骨软骨更理想的替代材料上,在众多的替代材料中,同种异体骨软骨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尤其对大块及特定形态结构部位缺损的替代作用.随着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免疫排斥、软骨保存、软骨退变等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必将使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学产生革命性的发展.【总页数】3页(P202-204)【作者】宋洪强;亓建洪【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山东省,泰安市,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实验研究 [J], 谭琪;田清业;刘光军;马振杰;李爱华2.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研究现状 [J], 袁文旗;王洪3.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J], 张阳;钱齐荣4.冷冻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研究 [J], 王洪;周游;李宝兴;马亮;袁文旗;李艳军;崔树北5.自体与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 [J], 东海潮;南丰;李靖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种异体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现状与研究

同种异体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现状与研究

同种异体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现状与研究拇指再造是治疗拇指缺损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再造材料是自体足趾及髂骨等,自体骨移植作为一种常用技术,具有骨生成能力强、容易愈合的特点,临床上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增加新的创伤,增加感染机会并破坏供骨部位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有时病人并不愿意拆东墙补西墙而限制其临床应用。

自1941 年提出骨库概念[1]以来,异体骨的研究和应用日趋活跃。

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不受形态、大小限制,并有生物活性,随着同种异体骨保存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众多骨库的建立,异体骨移植已被普遍接受,并大量应用于临床,而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特别是异体趾骨移植再造拇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同种异体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研究进展,从趾骨保存、灭菌、愈合机制、免疫原性及处理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1 同种异体趾骨的成骨效应同种异体趾骨移植愈合过程符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既移植骨再血管化、新骨形成、宿主骨床与移植物连结而实现骨掺入的过程。

移植骨在宿主部位所起的成骨效应,主要表现为自身成骨作用、骨诱导作用、骨传导作用。

因库存同种异体骨的细胞成分多已死亡,也就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主要是依靠骨传导作用和骨诱导作用。

脱钙骨基质移植的体内成骨主要依靠其骨传导作用,而不是骨诱导作用[2]。

近年来,研究发现移植骨具有诱导新骨形成的作用,即移植骨具有能诱导宿主间充质细胞转化成为具有成骨能力的因子,因而提出“同步取代”学说。

认为骨传导协同骨诱导作用,在骨缺损的修复的过程中起相辅相成的作用。

2 供骨的制备与贮存同种异体趾骨的灭菌即使对供体严格筛选,在无菌状态下制备,仍然无法避免细菌污染。

因此,灭菌是制备同种异体趾骨的重要环节。

自70 年代末,美国肌肉骨骼组织库协会曾颁布一份“肌肉骨骼组织库要领”,目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按照这一标准选择供体、储存标本,有效地排除了潜在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等。

目前,国内外骨库的异体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辐射灭菌和化学灭菌。

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

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

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是一种用于骨折修复和骨缺损修复的生物材料,其来源于同种异体供体的骨组织。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手术中。

本文将就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的特点、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首先,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其来源于同种异体供体,因此在人体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

这使得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同种异体骨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折愈合和骨缺损修复。

因此,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不仅可以提供骨框架支撑,还可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加速骨折愈合和骨缺损修复的过程。

再次,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适用于各种骨折愈合不良、骨缺损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等临床情况。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在临床上可以替代自体骨移植和人工骨填充材料,成为一种重要的骨组织修复材料。

最后,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会不断改进和提高。

未来,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更高生物活性和更好临床效果的骨组织修复材料,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因此,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将会成为骨组织修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临床骨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材料,广泛应用于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和骨质疏松等临床治疗中。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需二次手术获取等,因此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将从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的来源、制备、临床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的来源主要包括器官移植后的遗体、捐赠者的骨骼等。

这些来源的骨骼经过特殊的处理和消毒,去除了病原体和免疫原性物质,保留了骨骼的天然结构和力学性能。

制备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时,需要对骨骼进行粉碎、脱脂、消毒等处理,以确保其无菌和生物相容性。

此外,还需要对骨骼进行形状修整和尺寸标定,以适应不同的手术需求。

在临床应用方面,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被广泛用于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治疗。

在骨折愈合中,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可以填充骨折间隙,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在骨缺损修复中,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可以填充骨缺损部位,促进新骨生长,恢复骨骼的完整性。

在骨质疏松治疗中,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可以填充骨质疏松部位,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有望实现个体化定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制备,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同时,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的生物活性成分也将得到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促进骨骼的再生和修复,实现更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骨科手术材料,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相信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骨囊肿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骨囊肿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骨囊肿代百发;邱波;刘平;朱世振【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骨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5月~2012年7月我院19例青少年骨囊肿患者,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5~16岁,平均13岁.病变部位为股骨近端5例,股骨干2例,胫骨近端10例,胫骨远端2例,均采用病灶刮除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结果 1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8个月,囊肿均消失,骨缺损腔逐渐被新生骨填充愈合,无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无复发病例.结论彻底清除病灶、充分移植同种异体骨消灭囊腔是青少年骨囊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4(011)004【总页数】3页(P65-66,70)【关键词】骨囊肿;青少年;骨移植;同种异体骨【作者】代百发;邱波;刘平;朱世振【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6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77;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骨囊肿常见于青少年长骨的干骺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多采用病灶刮除及植骨术,可供植骨的材料一般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有机材料等,考虑到患者取自体骨带来的新创伤以及可能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而且青少年自体骨发育不充分及来源少,同种异体骨成为临床治疗骨囊肿的最常用选择,自2008年5月~2012年7月年我科采用同种异体骨治疗骨囊肿19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达到了预期疗效。

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5~16岁,平均13岁。

病变部位,股骨7例,胫骨12例,其中股骨近端5例,股骨干2例,胫骨近端10例,胫骨远端2例。

诊治原因为局部疼痛,患者入院后给予X线、CT等常规检查。

1.2 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年龄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术前依据影像检查结果定位,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暴露病变部位后纵行切开骨膜,骨膜下剥离,充分暴露囊肿壁,病变部开窗,彻底刮除病灶、无水乙醇灭活囊壁,生理盐水冲洗囊腔,纱布擦干,用双极电凝烧灼囊壁,根据囊腔大小选择适当的同种异体骨(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均匀、紧密地填塞腔内,不留死腔,尽可能缝合骨膜,常规放置引流管,依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刮除的组织送病理科活检。

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薛松涛;施鑫;吴苏稼;赵建宁;周光新【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年(卷),期】2007(25)3【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其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表达。

方法:以移植兔桡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植入后4、6、8、10和12周取各组节段骨痂,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 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BMP-2、TGF-β和VEGF的mRNA表达和变化趋势,比较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的多因子表达情况。

结果:RT-PCR结果经半定量分析显示,BMP-2、TGF-β和VEGF在4~12周的变化均呈非线性曲线,在第8周时BMP-2及TGF-β、VEGF的表达量均为最高。

结论: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后骨组织内存在BMP-2、TGF-β和VEGF的持续分泌表达,其表达趋势与成骨细胞骨形成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后多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

【总页数】4页(P302-305)【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种异体骨移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作者】薛松涛;施鑫;吴苏稼;赵建宁;周光新【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相关文献】1.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赵广民;刘强;孙振军;乔栓杰2.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与骨诱导的相关研究 [J], 孙磊;胡蕴玉3.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联合人骨形成蛋白与自体骨移植在种植前牙槽嵴骨增量中的应用对比 [J], 崔延军;王红光;程汇4.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PRP与自体髂骨移植在治疗颌骨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J], 周瑛;闵重函;周能;俞慧婷;张枢宏;潘劲松;徐昕5.同种异体骨骨粉联合PRP与自体髂骨移植在治疗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对比研究 [J], 赵敬凯;张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学研究

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学研究

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学研究周宗科; 裴福兴; 屠重棋; 张贤良【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04(001)003【摘要】目的研究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学表现。

方法分别移植经过零下70℃深低温冷冻4周、零下70℃深低温冷冻4周+48℃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的山羊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对移植骨板以及周围软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术后3~6周深低温冷冻组移植骨板周围软组织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环氧乙烷+深低温冷冻组移植骨板周围软组织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但炎细胞浸润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周两组移植骨板周围软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进一步减轻。

深低温冷冻组和环氧乙烷+深低温冷冻组术后3周部分移植骨板原哈佛式管扩大,其内有少量间充质组织和新生血管;6周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使移植骨板哈佛式管进一步扩大以及出现骨吸收隙窝,在哈佛式管和骨吸收隙窝边缘出现成骨细胞贴附和新骨形成;12周移植骨板骨吸收隙窝缩小,成骨细胞和新骨形成增多,部分新骨改建形成板层骨:24周移植骨板基本完成吸收替代和改建塑形。

两组移植骨板内无炎细胞浸润,组织学表现相似。

结论环氧乙烷灭菌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周围软组织出现炎细胞浸润,不影响移植骨板爬行替代和内部改建塑形。

【总页数】5页(P1-5)【作者】周宗科; 裴福兴; 屠重棋; 张贤良【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四川省骨库中心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4【相关文献】1.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学研究 [J], 周宗科; 裴福兴; 屠重棋; 张贤良2.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J], 周宗科;裴福兴;程惊秋;屠重棋;廉永云;李秀琼3.不同方法处理对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相容性的影响 [J], 周宗科;裴福兴;程惊秋;毛咏秋;刘雷;廉永云4.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免疫学研究 [J], 周宗科;裴福兴;程惊秋;廉永云5.不同力学环境影响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生物学转归的实验研究 [J], 周宗科;裴福兴;程惊秋;屠重棋;刘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的实验研究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的实验研究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的实验研究黄长明;王臻;童星杰;吕荣【期刊名称】《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年(卷),期】2000(15)5【摘要】目的研究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和特点。

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切除 1 5cm骨干和骨膜实验动物模型。

将 36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植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 ,对照组植入自体新鲜骨 ,均用直径 3mm的髓内针固定。

于术后第 1、 2、 3个月分别行X线摄片、ECT、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 (四环素荧光标记、HE染色 )以及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 ,ECT显示术后第 1个月骨代谢活跃,2、3个月趋于稳定。

移植骨BMP表达阴性,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

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 ,从周围向中央 ,从哈佛氏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

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是移植骨全方位活化的过程 ,即全方位再血管化、新骨形成和宿主与移植骨接连的过程。

其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

【总页数】4页(P355-358)【关键词】大段;骨移植;骨愈合;同种异体骨【作者】黄长明;王臻;童星杰;吕荣【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74医院骨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4【相关文献】1.同种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自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杨小彬;胡蕴玉;徐建强;张树明;毕龙;李丹;曹峥2.人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的病理学 [J], 孙世荃3.四肢骨肿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骨愈合的分析 [J], 田志超;蔡启卿;王鑫;刘志勇;李坡;张鹏;姚伟涛;王家强4.FTY720-P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邓子文;黄东;蔡慧;徐世明5.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复合BMP_2和TGF-β_2对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愈合的影响[J], 刘亮;王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许建波;肖砚斌;宣靖;袁涛;张晋煜;李文忠;曾才铭;彭敏;蒋永新【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年(卷),期】2003(17)4【摘要】目的探讨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

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根据肢体骨肿瘤切除后造成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状 ,选择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制备成与之大体匹配的骨半关节、骨干段或骨条、骨粒修复骨缺损 ,辅以交锁髓内钉或加压钢板螺钉行坚强内固定。

结果本组 2 2例 ,术后随访 3~ 4 2个月 ,无瘤存活 2 0例 ,死亡 2例。

其中 1例行半膝关节移植者出现排异反应 ,伤口不愈合 ,经皮瓣修复仍不愈合而截肢 ;其余 2 1例患者摄 X线片和 /或 99m Tc SPECT检查提示均有不等量骨痂生成和 /或核素浓集 ,提示有骨愈合。

患肢术后功能恢复以Markin骨移植结果评定标准评定 ,优良率达 81.8%。

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理想有效的修复方法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308-311)【关键词】骨肿瘤;骨缺损;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手术方法【作者】许建波;肖砚斌;宣靖;袁涛;张晋煜;李文忠;曾才铭;彭敏;蒋永新【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云南省肿瘤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R687.3【相关文献】1.人工关节复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手术配合 [J], 高玉红;程继芳;张苗;卢丽君2.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 [J], 梁绍雄;袁华军3.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 [J], 李建林;许建波;曾才铭;钱保生;袁涛4.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J], 杨祚璋;许建波;袁涛;钱保生;李建林;张晋煜;宣靖;李文忠5.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 [J], 蓝旭;梁军;刘雪梅;葛宝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 第9期医学研究生学报Vol.17 No.9 2004年9月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Sep.2004#论 著#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周光新1, 吴苏稼1, 施 鑫1, 赵建宁1, 王与荣2, 马 捷3(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骨科;2.医务部;3.病理科,江苏南京210002)摘要: 目的:通过有关的动物实验来探讨有关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规律,以达到加速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目的。

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股骨外侧髁植入,在接触的骨面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 MP)骨基质,以金属螺钉固定;对照组用取下的自体股骨外侧髁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术后4、8和12周行大体标本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H -E)染色及B MP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异体骨愈合的情况。

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

BMP 染色在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

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

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

使用BMP 、合适的内固定、大小适合的移植物,可以使异体骨愈合的过程与自体骨相似。

关键词: 大段骨移植; 骨愈合; 同种异体骨中图分类号: R68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99(2004)09-0788-04*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accelerate the healing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ZHOU Guang -xin 1,WU Su -jia 1,SHI Xin 1,ZHAO Jian -ning 1,WANG Yu -rong 2,MA Jie 3(1.Departrnent o f Ortho paedics,2.Department o f the Medical Affairs,3.Department o f Patholo gy ,Clinical School o f Medical College o 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General Hos pital o f Nanjing Command ,Nanjing 210002,Jiangsu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Meth -ods:Twenty -four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In the ex -perimental group,the bone defect was filled with a segment of osteoarticular allograft which was pretreated with gradient cooling and hypothermic freezer preservation,fixed with B MP and bolt needle.As for the control group,the osteoarticular autograft were inserted,and the bolt needle was applied,the follow -up times were four,eight,and twelve weeks.B one repair progress were compared by gross specimen,hemaloxylin and eosin stain as well as im 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B MP in the two groups at 4、8、12weeks after transplanta -tion. Results:The cryopreserved allograft was able to produce bone induction with B MP,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and proper size,the speed of the union is similar to that of autografts.Ne w bone (osteoblasts and os -teoid)was positive against B MP.The processes of the creep -substitution was from united end to the allogenic bone,from periphery to the center of the allografts and from Harversian canals to its periphery. Conclusion:The creep -substitution process depends on osteoconduction,but osteoin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ing of bone allografts.With B MP on the bone surface,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 and proper size of the allo -graft,the bone -healing processes of massive allograft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autografts.Key words: Massive bone transplantation; Bone -healing; Allogeneic bone#788#收稿日期: 2003-07-23; 修订日期: 2004-01-29作者简介: 周光新(1978-),男,江苏建湖人,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骨科专业。

0引言骨与软骨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往的方法是单一的,即行截肢,希望能保住患者的生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式减法血管描记法(DSA)等新的影像诊断方法的出现,外科重建技术的发展,综合保肢治疗已成为四肢骨肿瘤治疗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目前,在临床上保存肢体的方法主要有:¹自体移植,但该方法可以利用的骨量有限,而且不能进行关节重建;º利用金属移植物,但对年轻的肿瘤患者可能需要2次以上的关节置换和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儿不适用,而且费用昂贵;»利用同种异体骨与软骨移植,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同种异体骨不仅提供了强度、形态及大小合适的支持物,还提供了可愈合的肌肉、韧带及关节附着面。

如与宿主骨出现骨性愈合又无并发症出现,它将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可终生使用,目前已成为保肢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

从有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加速异体骨的愈合主要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骨源的采集和保存、手术技术、用一些促进骨生长和诱导成骨的生物制剂等。

为此,我们进行有关的动物实验来探讨促进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有关规律,希望今后能提高和加速临床上异体骨移植后的骨愈合。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体重约3kg左右,雌雄不限),由南京军区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同种异体骨制备无菌状态下截取兔股骨外侧包括关节软骨及约占股骨全长20%的密质骨,去除软组织,刮除骨髓腔内骨髓,盐水反复冲洗干净,浸泡于庆大霉素盐水中,用双层血浆袋保存。

1.3骨组织的冷冻前保护和冷冻保存将获取的骨组织,用计算机控制的温度速率仪(美国MVE公司出品)按2e/min的降温速率将骨与软骨组织的环境温度降至-80e,再置入深低温冰箱(美国Dupont Suva公司出品)中保存。

1.4实验分组及手术方法1.4.1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共12只,分为4、8和12周组,每组4只;对照组12只,分4、8和12周组,每组亦4只。

上述4~12周为处死动物时间。

1.4.2手术方法以质量浓度为0.5%的氯胺酮和氟哌利多混合麻醉剂(30mg/kg)肌内注射麻醉,经常规消毒,手术显露兔下肢股骨,切除股骨外侧髁,植入同种异体骨,粗细尽量与原股骨匹配,在接触的骨面置入由上海骁博科技公司提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 MP)骨基质,以金属螺钉(直径3mm,齿距1.75 m m)固定。

对照组将取下的股骨外侧髁髓腔冲洗干净后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

1.4.3术后处理每只兔分笼,用南京军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面状兔饲料喂养。

若动物意外死亡,则补齐实验动物数,分别于4、8、12周耳缘静脉注入空气处死动物。

1.5观察指标1.5.1大体标本将取下的标本去除软组织后,在新鲜状态下观察骨痂分布、上下结合部愈合情况。

1.5.2组织学观察¹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将取下的标本去除软组织后,依地酸(EDTA)脱钙、石蜡切片,厚度4L m。

观察宿主骨-异体骨结合部及骨段内的组织学变化。

ºB MP免疫组化染色:4L m 石蜡切片经烘烤及脱蜡、脱水后,用0.1mol/L的PBS液(pH=7.4)漂洗3次,抗原修复液I修复。

每张切片加50L l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置于4e下40 min。

甩去多余液体后,每张切片加50L l的B MP单克隆抗体(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4e 过夜。

用0.1mol/L的PBS液(pH=7.4)漂洗3次,每张切片加50L l生物素标志的二抗,室温下孵育10min。

用0.1mol/L的PBS液(pH=7.4)漂洗3次后,滴加SAB C试剂,室温下孵育40min,用0.1mol/ L的PBS液(pH=7.4)漂洗3次,DAB显色液显色5 min后,PBS洗涤。

苏木精对比染色,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2结果2.1大体标本¹第4周:移植骨段周围已有骨痂从宿主骨向移植骨端爬行,骨折线明显,对照组上下结合部已连接,实验组未连接。

º第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骨段周围有较多量骨痂生长,两者结合处较紧密连接,对照组的骨折线已较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