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一等奖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优秀教案第一章:海伦·凯勒生平简介1.1 导入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重要性和她对世界的影响。
引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生平背景讲述海伦·凯勒的出生和童年,包括她得病失明和失聪的经历。
强调海伦·凯勒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1.3 教育历程介绍海伦·凯勒与启蒙教师安妮·沙利文的相遇和合作关系。
强调海伦·凯勒通过触觉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奇迹。
1.4 成就与贡献讲述海伦·凯勒成为第一个获得文学士学位的聋盲人。
强调她作为作家和演讲家的影响力,以及她对社会改革的努力。
第二章: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2.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介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2 阅读与讨论分组让学生阅读选段并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3 写作技巧分析分析海伦·凯勒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强调她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2.4 学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短文。
引导学生运用海伦·凯勒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三章:海伦·凯勒与安妮·沙利文的合作3.1 安妮·沙利文的介绍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启蒙教师安妮·沙利文。
强调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海伦·凯勒的影响。
3.2 合作与教学方法分析安妮·沙利文与海伦·凯勒的合作过程和教学方法。
强调她对海伦·凯勒的自尊和自信的培养。
3.3 角色扮演活动分学生为小组,进行安妮·沙利文与海伦·凯勒的合作场景的角色扮演。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她们之间的合作和教学方法。
3.4 学生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合作。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和她的自强不息精神。
2.体会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学习海伦·凯勒的品质。
3.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海伦·凯勒身上汲取力量,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海伦·凯勒的短片,让学生对她的生平有大致的了解。
2.请学生分享自己观看短片的感受,以此导入本课。
第二部分:新课导入与背景介绍1.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海伦·凯勒(Helen Keller)出生于1880年,两岁时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在她的童年时代,生活几乎完全处于黑暗和无声的世界中。
2.介绍《海伦·凯勒》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海伦·凯勒如何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第三部分:深入理解课文1.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学习过程和她的成就。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如:“我是一只小鸟,困在黑暗的鸟笼里,但是,我还不断地向外面的光明振翅。
”等等。
这些语句表达了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3.分析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如:坚韧不拔、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等。
这些特点使她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最终取得了成功。
4.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1.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调整心态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让学生从海伦·凯勒的生平中汲取力量,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包括海伦·凯勒的生平、她的精神品质以及我们从她身上可以学到的启示等。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次挫折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这个挫折的。
《海伦·凯勒》的一等奖说课稿

《海伦·凯勒》的一等奖说课稿1、《海伦·凯勒》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
文章主要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来写: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
通过对这两件事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
课文开头先介绍了海伦小时候因遭受疾病而夺去了她健康的人生,从此她便与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所隔绝,但小海伦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顽强地站了起来与残疾做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斗争,终于以她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海伦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与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比较长,内涵比较深。
因为这一学段的孩子不读文上有了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强化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3、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顽强精神三、说教学重难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了把这一根抓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识字、写字仍然是这一课的重点。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仅只是十来岁的孩子,而且海伦的生活可以说与他们存在着两个世界距离。
他们从未体验过盲、聋、哑的生活的滋味,是很难走近海伦的生活世界的。
所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所在。
四、说学情(一)学生对人物故事一类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欢知道故事大致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经典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和爱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唤醒孩子想像力,以使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
苏教版《海伦·凯勒》教案

苏教版《海伦·凯勒》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伦·凯勒生平及其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基本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海伦·凯勒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2)学会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3)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海伦·凯勒生平及其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基本内容;(2)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3)培养学生欣赏海伦·凯勒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作者的深层次观点;(2)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分析课文;(3)将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海伦·凯勒》教材;2. 参考资料:关于海伦·凯勒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海伦·凯勒的生平介绍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经历;(2)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2)要求学生概括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优秀3篇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优秀3篇海伦凯勒教学设计篇一板书设计意图:海伦·凯勒自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确是一位弱者,让人感到很同情。
但是海伦却是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屈不挠地奋斗,就如同一位坚强不屈的勇士,令人感到敬佩。
最终,海伦·凯勒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了世界伟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篇课文,虽然只写了海伦·凯勒几个生活片段,但是却概括她奋斗的历程,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教材简解:我讲的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海伦凯勒》这是一篇极感人、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讲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在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易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视频中的朗读作品《假如给我三天阳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海伦。
凯勒的作品。
并板书:《海伦。
凯勒》。
二、交流资料,初识海伦。
(幻灯片)海伦。
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获总统自由勋章。
三、体验感受。
我来学海伦。
1、老师请几位同学,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住耳朵,然后让他们回座位。
2、等他们坐位后,帮他们恢复正常,请他们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海伦凯勒教案7篇

海伦凯勒教案7篇教师在教案中融入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而设计的教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持和指导,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伦凯勒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伦凯勒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下列加粗的字的读音:迹象凝聚遗憾搀扶筑巢无垠预兆骚动和蔼覆盖绚丽毛坯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迹象凝聚遗憾预兆启蒙无垠琢磨温存二、能力目标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语文教案-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三、情感目标借海伦凯勒的慧眼来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记叙莎利文老师教育我的几件事,高度赞扬了莎利文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老师强烈的爱心,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感激、敬爱之情。
二、思路结构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同时表达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向我提示了一切。
)第二部分写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二天早晨。
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本部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莎利文老师和我的初步接触,本段初步写莎利文教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天早晨。
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的来临)(二)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本段通过写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而体现莎利文老师教育的高超本领。
(春天到了。
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三)莎利文老师的特殊教育,本段通过具体整体进一步对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我记得有一天早晨。
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三部分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
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三、从三个层面体会感情1.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前,作者是凭什么去接触世界的?2.在认识莎利文老师后,世界在她的心目中和原来有什么不同?3.在她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谁为她铺平了一条道路?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情是什么?四、自读中要特别重视品读1.逐句、逐行、逐段,乃至进行全文品读。
2024年海伦·凯勒教案【优秀5篇】

2024年海伦·凯勒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概率与统计”中的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定义及性质、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解简单概率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2. 学会使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 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定义及性质、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难点:树状图和列表法的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概率模型的构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教学课件。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如何把握事物的规律?2. 知识讲解(15分钟)(1)随机事件的定义。
(2)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3)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例1:投掷一个骰子,求得到偶数的概率。
例2: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得到红桃的概率。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2)从一个装有5个红球、4个蓝球和1个绿球的袋子中,随机抽取3个球,求恰好抽到一个绿球的概率。
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
2. 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3.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4. 树状图和列表法的应用。
5.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袋子里有6个红球、4个蓝球,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到两个红球的概率。
(2)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已知甲赢的概率为0.6,求乙赢的概率。
答案:(1)取到两个红球的概率为:15/45。
(2)乙赢的概率为:0.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概率知识的好奇心。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等奖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等奖1、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海伦·凯勒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在一岁半时就成了又聋又盲的人,她有耳听不见,有眼看不见,但是她是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一生完成14部作品的作家、教育家,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她就是海伦凯勒2、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个名字,这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3、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齐读课题)。
这样一位身有残疾的弱女子,是如何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她海伦凯勒。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1、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人物)2、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读出了一个不幸、可怜的海伦,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海伦,还读出了快乐、幸福的,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海伦,(学生交流)3、文中是怎样评价海伦凯勒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精神的概括,谁来读出这句话。
4、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5、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了不屈不挠的海伦?(教师手指板书)在书上圈圈画画,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一)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标记。
谁来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是什么?2、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我们知道,正常人学会阅读、书写、算术,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海伦凯勒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一、从"隔绝'中联想,激发同学情感一场重病,让小海伦患病了怎样的厄运?(指名回答。
)指导朗读。
"无边的黑暗'"死一般的寂静'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在细节中体会:触摸有声有色1、一场重病,可怜的小海伦从今跌进了黑暗与寂静的深渊。
但是,文中却分明有海伦"看'到的有色世界和"说话'的声音。
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回答)2、有色的世界⑴在文中,海伦"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她是怎样描绘的?出示文本:我经常感受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
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指名配乐朗读后齐读。
你的眼前仿佛消失了怎样的画面?指导读图。
从这里你觉得海伦是怎样的一个人?争论沟通。
(敢于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感觉生活就像"玫瑰园'一般的漂亮,对生活布满士气和信念。
)⑴除了这些,文中还有哪些事表现了海伦对生活的士气和信念?指名回答,板书:林中闲逛湖上泛舟从这些,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海伦?(布满喜悦,获得新生的海伦。
)⑴这些"前所未有的喜悦',"生命有了的新的开头'是由于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爱预设理解:"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
'你读到了怎样的老师?(有才智、有急躁,擅长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学问。
)(指名读)除了教学"水',沙利文老师还教会了海伦"泥土'和"种子',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奥妙:水:生命的源泉;种子:生命的盼望;泥土:生命的沃土。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
'(部分同学读)"学会了学会了学会了'(老师引读)"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学问的甘霖。
小学五年级语文:《海伦凯勒》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一.导入1 导语: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看山是那么的青,水是那么的绿,鸟的叫声是那么的美妙。
可是有一个人却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见了。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也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题。
2 板书:海伦凯勒。
让我们齐读课题。
3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海伦凯勒的资料,下面我们简单交流一下。
4课文中也有一段描述了小海伦的不幸,请看大屏幕。
自己看一下,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小海伦的不幸。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面对的是学生说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可是更为可悲的是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感受他的不幸相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5下面继续交流海伦凯勒的资料,谁来补充。
6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幸的海伦凯勒,可是她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她呢?你想知道吗?二.整体感知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并想一想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举手说了,首先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学生交流。
师:从这些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教师相机板书不屈不挠三.自学合作探究过渡: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海伦凯勒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呢?拿起笔用波浪线画出来,圈出关键性词语,先读一读再简单写写你的感悟就更好了呀。
(大屏幕出示)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语言有温度,词语知冷暖,你要仔细的揣摩画出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体会海伦的人物形象,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找的很快也很仔细,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找的这些句子,并说说如何体会到的,四,汇报交流,老师看到同学们在下面交流的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被海伦凯勒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了,下面谁先说一下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不分昼夜没什么叫不分昼夜呀同学们,对就是不分黑夜和白天,不论是在早上还是在中午甚至是晚上,你想一下,海伦都在做着什么呀?结合这段话看看,她就像一块。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通用12篇)《海伦﹒凯勒》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写话、揣摩文字写批注等方法体会海伦的不幸遭遇与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充分感受海伦人格的魅力。
3.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补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相关语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人物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对海伦有什么了解吗?学生自由发言2、看来同学们对海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读“名著便览”,完成资料卡: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
海伦﹒凯勒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写了14部著作的著名作家。
海伦﹒凯勒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
3、时隔100多年,当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视这位度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时,我们不由得惊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去读懂海伦-凯勒传奇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她的名字:板书课题:海伦·凯勒(读课题)勒这个字是个生字,请同学们注意写正确。
二、初读课文,把握梗概1、预习时,课文读了几遍?同桌检读,汇报检查情况,指出不正确的读音,提出难读的句段,相机理解词语:双目失明:瞎双耳失聪:聋瞎和聋直接导致哑。
脾气暴躁海绵干燥:辨别生字“暴躁、干燥”不分昼夜夜以继日不屈不挠:挠:弯曲,比喻屈服包扎(zā)多音字,还有zhā和zhá2、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篇课文写了她哪些感人故事呢?让我们拿起课文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写下提纲。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之一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之一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之一(共含13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马克吐温曾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没错,她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
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凯勒的一生,写了她的奇迹般的生活,她遇到的不幸,她的不屈不饶、坚强、奋斗、乐观和勇气还有她的爱心都是我所感动的原因。
海伦·凯勒原本也是个健康可爱聪明的小女孩,可是在她19个月的时候一场恐怖的急病降临在了小小的海伦·凯勒身上,导致了她失明、失聪和失语。
原本可爱又活泼的小海伦·凯勒不见了,取代而来的是暴躁、任性和孤独的她。
直到她七岁那一年,海伦·凯勒的爱心与耐心接近绝迹的时候,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
莎莉文老师引导她,教育她,教她识字。
海伦·凯勒渐渐走出了内心的黑暗,张开了心灵的眼睛,从此开始了她注定不平凡,奇迹的生活。
三年级:王子立上一篇:春游作文500字下一篇:戒烟失败相关推荐我的书屋我的梦作文800字《捉妖记》观后感300字小黄人作文300字家乡的桥作文400字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300字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作文400字有趣的泰迪狗作文300字牛首山作文_我喜欢牛首山作文300字我的志向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00字春暖花开作文300字看图写话:放假第一天篇2: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5.会用“如饥似渴”、“倾注”造句。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等奖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等奖1、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等奖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1、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2、理性地思考、体会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重难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海伦画像)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
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板书文题、)二、资料助读:海伦·凯勒简介。
(投影)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莎莉文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人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是个有理智的人。
(选自《世界文学家大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三、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疏解下列词语:(投影)企盼:盼望。
迁徙(xǐ):迁移。
海伦凯勒一等奖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构成,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对海洋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学科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构成。
2.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生态系统概念。
2.分辨和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制作一个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的幻灯片,引起学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兴趣。
2.以问题导入:你们知道海洋生态系统是什么吗?海洋生态系统包含哪些组成要素?第二步:概念解释与讨论(15分钟)1.向学生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2.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组成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第三步:海洋生态系统展示(20分钟)1.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种类的海洋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生态系统、沿岸生态系统等,并解释其特点。
2.学生观察海洋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讨论其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一个海洋生态系统,并根据所选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该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绘制出一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思维导图。
3.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所选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15分钟)1.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回答以下问题:你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吗?你知道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吗?2.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和探索海洋生态系统,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并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参观水族馆或海洋生态展览,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脆弱性。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包括她的成长经历、学习过程和主要成就。
理解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质疑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的勇气。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
分析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海伦·凯勒在黑暗无声的世界中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引导学生将海伦·凯勒的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和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和总结。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伦·凯勒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海伦·凯勒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关于残疾人克服困难、成就自我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残疾人是如何在困境中顽强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吗?”从而引出课题《海伦·凯勒》。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苏教版《海伦·凯勒》教案

苏教版《海伦·凯勒》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和成就。
(2)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角色扮演、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海伦·凯勒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课文中所涉及的重要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课文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和演讲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海伦·凯勒》。
2. 参考资料:关于海伦·凯勒的生平介绍、相关学术论文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生平介绍,引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和成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关于海伦·凯勒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 海伦凯勒-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海伦·凯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甘霖、如饥似渴、倾注、不屈不挠”等词义,体会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2.掌握文中双引号的用法。
3.细读文本,品味重点句子,抓住表现力强的关键语句,学习写法,深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4.拓展阅读,畅谈感想,进一步认识海伦的形象,感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细读文本,品味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情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她的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
让我们满怀尊敬的记住这个名字。
读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海伦.凯勒自一岁半起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自幼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
她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呢?谁来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二、品读语言,感悟形象。
(一)“看”到美妙的世界。
【过渡】命运看似已经无情地抛弃了她。
可是有一天,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出示:“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他用这样动人的笔调?一起用动听的声音来读一读。
1.海伦看到了什么?(美丽、玫瑰园、花瓣)是啊,多么美妙的世界【板书:美妙世界】这甚至是我们常人也无法体会到的美丽世界。
2.这是她真正看到的吗?双引号里边的这个“看”字你怎么理解?(二)感悟“不屈不挠”。
【过渡】从面对黑暗沉寂到看到美妙的世界,海伦靠着什么走过了这条让常人难以想象的道路,快速浏览课文,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什么词?学生交流。
出示:不屈不挠(不屈服,不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齐读。
出示默读要求:请默读2到7自然段,你从哪些语段中读出了海伦的“不屈不挠”,用直线画下来,并结合让你感受特别深的词语,写写你的感受。
1.如饥似渴地学习。
【课件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五年级语文教案 《海伦凯勒》-“江南联赛”一等奖

《海伦•凯勒》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有志竟成”为主题,《海伦.凯勒》位于单元之首,对孩子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这篇人物传记,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
文章通过对海伦学盲文、学说话这两件事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海伦与命运作斗争的不屈。
与此同时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家人以及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
体现了爱的接力与奉献的延续,编者有意用这篇文章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一次爱的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孩子。
1.五年级的学生对人物故事一类的文章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欢知道故事大致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经典的词语。
2. 五年级学生,他们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海伦的生活与他们存在着两个世界的距离,他们从未体验过盲、聋、哑的生活的滋味,因此他们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来理解海伦的“不幸”命运和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2、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伦凯勒》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导语: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看山是那么的青,水是那么的绿,鸟的叫声是那么的美妙。
可是有一个人却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见了。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也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题。
2 板书:海伦凯勒。
让我们齐读课题。
3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海伦凯勒的资料,下面我们简单交流一下。
4课文中也有一段描述了小海伦的不幸,请看大屏幕。
自己看一下,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小海伦的不幸。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面对的是学生说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可是更为可悲的是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感受他的不幸相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5下面继续交流海伦凯勒的资料,谁来补充。
6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幸的海伦凯勒,可是她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她呢?你想知道吗?
二.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并想一想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
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举手说了,首先看看课文讲了海伦的什么事?学生交流。
师:从这些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教师相机板书不屈不挠
三.自学合作探究
过渡: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海伦凯勒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呢?拿起笔用波浪线画出来,圈出关键性词语,先读一读再简单写写你的感悟就更好了呀。
(大屏幕出示)
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语言有温度,词语知冷暖,你要仔细的揣摩画出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体会海伦的人物形象,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找的很快也很仔细,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找的这些句子,并说说如何体会到的,
四,汇报交流,老师看到同学们在下面交流的很投入,相信大家一定被海伦凯勒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了,下面谁先说一下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不分昼夜没什么叫不分昼夜呀同学们,对就是不分黑夜和白天,不论是在早上还是在中午甚至是晚上,你想一下,海伦都在做着什么呀?结合这段话看看,她就像一块。
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海伦呢?教师可以引导。
她刻苦吗。
她勤奋吗?(废寝忘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促使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呀。
是呀,此时你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感动,佩服),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这种佩服,读出她的不屈不挠吧。
齐读。
读的不错,同学们一般人书写多了顶多手指上磨起个茧子而下海伦呢?她却摸出了(血)。
同学们她怎么就摸出了血呢?(学生交流,不停的写,长时间的写,不分昼夜的写),同学们难道她不累吗?不疼吗?可是小海伦她放弃了吗?(没有),对知识的渴求使她顾不上疼了,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持着她呀?(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此时你内心在想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感动了吗?好让我们再此带着你的感动你的佩服齐读。
男生读。
女生读。
很有感情,同学们你知道忙人是怎么书写的吗?出示(知识链接)让一个学生起来读一下。
伸出你的食指像老师这样在桌子上连续敲击,你有什么感受?是的短短的几十秒你就感觉到了疼,可是我们的海伦呢她每天都是这么的练习书写的呀。
此时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面对如此的困难,她没有退缩,而是一直这样坚持着),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促使她有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精神)。
让我们带着敬仰的心情在读,体会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五.过渡,是呀就是凭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书写,是知识让海伦的世界不在单调。
因为引读。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海伦一起感受她想象中的世界。
教师读配乐。
她有时在林中散步,有时和朋友在湖中泛舟,一阵微风吹来,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落在了她的手上,落在了她的脸上。
同学们海伦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呀?(美妙的美好的),那双目失明的海伦是靠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看到了她心中描绘的着美好的世界呀?(不屈不挠),那此时他想不想把心中描绘的美好世界说出来呀?(想)。
所以在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的想开口说话?
那下面我们看一下海伦是如何练习说话的?(生交流)。
这种练习方法难吗?难在哪里?(生交流靠感觉)。
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说海伦凯勒四个字,你能靠感觉摸出你说的是什么吗?(不能),所以这种练习方法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什么样的精神是不能坚持下来的。
(不屈不挠)所以后来海伦回忆这段学习生活时说:“齐读。
你又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到海伦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呢?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夜以继日就是(不分昼夜),反复耳朵听不见的海伦高声朗读,甚至,直到,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每天都是这样坚持着练习。
指导朗读。
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她这么做的呀?是呀,海伦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书写。
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学会了说话,当暑假回到家时她大声喊道:“出示。
再读,只简短的八个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呀?喜悦感动,带着你的感动再读感受。
由不会说话到说话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这难道不是震撼人心的吗?带着你的震撼再读。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海伦获得了成功呢?(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那她成功以后又是这么做的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六.当堂拓展,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被海伦凯勒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和鼓舞着。
如果此时海伦凯勒正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请以海伦凯勒我想对你说为中心,说说你的心里话。
七.最后让我们齐读课题。
把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记在自己心中,再读让它记在在座的每个人的心中。
齐读这段。
留在世人的心中。
八、才学了一篇有关海伦凯的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体会,我想大家去读一读更多的关于海伦凯勒的文章,或读一读海伦凯勒写的文章。
会有更多的收获,给大家推荐几本、愿意看吗?希望大家选一本认真的读一下。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