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主动寻求全新方法解决某一问题独特性的能力,不受定式思维和从众心理的限制,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均是一问。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对于成人来说看似简单,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他们无法充分做到理解。
创新思维能力则能够帮助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的发现知识并进一步学习知识。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将课堂适当地交给学生,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一)课堂气氛死板,教学方法陈旧在国家教育政策下,素质教育已被广泛推广,但其实际运用情况却不乐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主体依然是教师,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课堂气氛较为死板。
对于教学中的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老师都在传授知识点,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只是被动的听。
这种死板的课堂气氛,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较差。
(二)思维定势、偏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会按照已有的思维规律去解决问题,不考虑外界的环境变化,形成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同时,他们只是根据一定的表象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去解题,造成失误。
这种定势思维与偏见思维是束缚创新思维能力的枷锁,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具有从众心理在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当有一人或者几个人说出自己的解答结果,其他人则会对自己的结果产生怀疑,不自觉得与他们保持一致,这就是课堂上“随大流”现象,也就是从众心理。
这种心理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新思路与新观点扼杀,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研究的大课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从小抓起。
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他人的成功经验,我在这里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思想将“教”凌驾于“学”之上,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心轴,学生思路不能偏离教师设计的轨道,否则便是越轨行为。
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极大地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只能束缚在狭窄的领地,失去了遨游的空间。
现代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常规,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学习。
在这种民主的氛围里,我发现学生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
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对于学生任何想法,我都加以正确引导,从不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于学生的细小进步,我都及时加以表扬。
我发现哪怕是极简单的一句话“你说的真好”,“你真会动脑筋”等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
在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通过交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保证的依据。
二、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俗话说:“良好的升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学生对于学习往往处于抑制状态,如何调整学生的心态,将思路回归课堂,这跟教师新课的导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好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及渴求的心理,上课开始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十二岁,但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很好奇,都急着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导入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文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抓住心理特征。
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
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
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三、克服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
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四、寻找素材时机。
训练创新思维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地训练创新思维。
1 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靠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有了拥有大量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的具大潜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只有从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的小学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的成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造性思维的成果。
一、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创新兴趣。
“学习起于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探究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问题。
比如:在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预先让每个学生做好两个全等的梯形,在教学课堂上启发学生依据自己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能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当教师提出做这题能否运用别的方法?并且加以一定的启发之后,有的学生就会讲出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等腰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倒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予肯定。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还发现了许多解题方法。
二、创建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思维境界。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引言数统计等。
感谢配合。
小学数学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分析实践案例以及教师和家庭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最终总结出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结语】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培养出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小学生。
2. 正文2.1 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计算和应用公式,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引入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动力。
而通过开展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法,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思考和分析。
培养创新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2.2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我在十几年教学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1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
在教学中,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如,教师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新知识。
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和各种内容的认识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方案,自行探索研讨等。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化,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起创新冲动。
2 鼓励质疑,保持创新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一定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思考问题的转折处,沿着学生的思路认真斟酌,精心设计问题。
使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
二要层层设疑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每节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引起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疑问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递进式的质疑问难。
三要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竞赛、评比、游戏等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维持其探索的动机,不断唤起新的创新意识。
如,一位老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个学生发问:“为什么2+2=2×2,而4+4不等于4×4呢?”这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师及时予以表扬,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学生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120÷3);3×(360÷120);120:3 = 360 :X 。
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将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
学生的思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策略、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理由?1创设情境萌发创新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
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
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
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
乐于深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
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理由。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
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
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
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3篇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论文3篇一、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才是和谐的。
在平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
教师要注重把微笑和关怀带进课堂,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想象,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要注重把希望带给学生,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此一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种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趣,加强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
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要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意识。
如:在常见的数时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工效率”,学生不易理解。
为此,笔者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
教学新课时,联系缝钮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工人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了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学生列式计算如下:12×3+4=12×7=84(个)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提示新旧知道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入小括号。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文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初探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文: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初探摘要:小学数学教育要体现“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初步获取知识的能力,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对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成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创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深挖数学教材本身蕴含的创造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创造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多角度鼓励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从兴趣入手,注重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从而使学习事半功倍。
例如,小学新生入学可以这样问学生:你家有几口人啊,今天你带来几个笔记本啊,你家有几间房子啊。
让小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很有用,学习它可以使自己越来越聪明,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教师平时要多与小学生交流,经常提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很普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小学生产生好奇心,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这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不仅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鼓励、赞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多说你能行,少说你不行,用“心”施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总是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学生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一,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新思维1002-7661(2013)30-246-01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
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一,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运用媒体教学激发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维通常以感性认识为主,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深思理由时,常常出现思维障碍或是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
而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则能很好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如《长方形周长计算》时,出示一个长方形,先让学生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分组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怎样计算?反馈时,学生说教师用课件演示:当学生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时,电脑把长方形展开,并依次闪烁每条线段,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周长的计算策略。
通过动画演示,催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的脑子里也把长方形进行了分解,理清了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得出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
又通过课件动画展示,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孩子兴致勃勃的时刻及时提出理由,孩子的探究热情鼓动起来了,积极深思,大胆创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各国的小学数学都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1、通过教学实践,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质量,就要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维。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就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为此,让学生操作教具前要让学生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及操作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思维和操作,使思维和操作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从儿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圆,当提到圆月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在谈论这样的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新知识中始终处在兴奋中,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发。
2、通过说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
西藏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表现在听不懂汉语,对应用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差。
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仔细读题正确引导学生的理解题意、理顺解题思路,使思维、演示与训练结合起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难度。
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公式、过程、方法思路等。
在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应形成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它关系到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知识学习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需重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育工作,并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将其落实到自身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认知,对数学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解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健康发展。
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了数学教师重点讨论的话题。
教师需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活力,让学生乐于打破传统数学思维的束缚,从创新的角度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用来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项教学任务,全面落实到接下来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一、创新思维的基本概述“创新思维”实际上是指学生围绕某个学习点,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展开一系列思维活动,从中获得思维性的学习成果的一种独特思维形式。
在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反映自身的心理素质、思维过程、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领域,创新思维还可以是指学生在探求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的学习技能、树立新的学习观念的一种思维活动。
对学生而言,这种创新思维是能使其适应新时期数学学习需要的重要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教师已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核心的教学工作,真正积极探寻各种能实现这一思维教学目的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一)突破思维定式,形成新的学习思路小学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固式思维的问题。
尤其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题海包围中,不仅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畏学情绪,还会使其始终受到固式思维的桎梏,不容易走出思维定式,只能根据固定的思考模式来理解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反而能让学生从新的角度认知数学知识、理解数学问题,使其可快速寻找到新的学习思路,突破数学学习困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论文1.给予童趣颜色,让孩子在开心中学习数学生活中的儿童的求知欲表现为对大千世界的奇怪心,对四周的事物有剧烈的新奇感,当遇到他们感爱好的问题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于是就会主动思维,千方百计去探究其中奥妙,以获得心理的满意,使他们心情开心地投入学习。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我也出示画有小猴、八戒、大圣的幻灯片讲解并描述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有一天30只小猴到花果山去摘桃子,他们共摘了100只桃,正在他们为怎么分的发愁的时候,猪八戒来了,小猴们忙请八戒叔分桃子。
猪八戒眼珠一转,忙说:“好办,好办。
”于是他列式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100÷30=10÷3=3……1算完后他说:你们每只小猴分3个,还剩1个,就归我八戒叔叔了。
这时,大圣来了,他一看八戒列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再看看小猴手中的桃,立刻怒上心头,抡起金箍棒要找八式算帐。
这下可把小猴们给弄糊涂了。
他们想:八戒叔叔好好地给我们分桃,大王为什么还要找他算帐呢?……随着上述情景的不断绽开,同学趣味盎然,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此时,我把握时机,导入新课。
2.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是素养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他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在教育中留意确立同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索,在思索中制造,在制造中进展。
如教学毫米的熟悉一课,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同学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四周一些物体的长度。
孩子们有的量课本长度,有的量橡皮的长度……,他们感到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是不够用了,当量橡皮厚度时,发觉连1厘米都不到。
同学就会问:“老师,量橡皮用厘米做单位,还不够,该怎么办呢?”老师:“要有更小的单位就好了,用什么单位好呢?”“毫米”在同学体验中呼之欲出了。
3.表达我校教学科研课题“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我校正在开展的教学科研课题,在数学教学中,我是如何表达的呢?3.1供应同学乐于沟通的'话题:课堂沟通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它比老师讲和同学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应用学问的爱好。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毕业论文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科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学科阶段。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学创新思维的定义、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及有效途径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创新思维的定义数学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中采取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这种思维是基于传统数学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数学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有探究性、创造性、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具有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并能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创新性。
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1. 培养探究性思维探究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具有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和行为,这种思维需要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问题和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2. 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做棋类游戏、玩建模玩具等教具来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其数学的创新能力。
3. 培养想象力想象力是指学生能够形象地思考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模型应用,如建模、模拟等教学方法来培养想象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找答案。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提问和回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有效途径1. 引导学生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有趣的课程,如数学游戏、数学探秘等,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独创能力。
所以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能在21世纪敢于创新和进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是学生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创新创设启发说理完善推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老师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且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创新。
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和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并敢于去创新。
这对于每一个人一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这一高度出发,我认为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使学生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二、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1、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
例如:“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2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
(1)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260件,还剩几分之几?(2)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2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
(3)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2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
…………
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2、计算题中一题多解
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
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1)25×4×8
(2)25×2×16
(3)25×30+25×2
综上所解,对于多种解题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发散思维的目的。
三、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
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工程队,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
照样计算,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可求得的,因此,本题列式为:240÷4÷6×8×12
2、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4人6天修公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
列式为:240÷4÷6×(8×12)
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4人增加到8人,是原来的2倍,修公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2倍。
而时间由6天增加
到12天,是原来时间的2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2)倍。
列式为:240×(8÷4)×(12÷6)也就是:240×(2×2)这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最后,再结合以上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法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之重在说理,以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
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坚持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一些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一些有意的自我探索,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进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2004.4
[2]《小学数学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