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从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改造适宜创新的教学内容;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和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评价等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识创新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如果不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没有具体、切实的创新目标,这样在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也就可能成为时髦的口号,不能落到实处,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呢?我的体会是: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农村的小学生知识面比较窄,但他们对任何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不断激发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比如,在求一块蜂窝煤的体积时,大多数山里的孩子没见过蜂窝煤,必须借助图片讲解,得出外面一个大圆柱,而里面有12个小圆柱。
数学枯燥无味,当在学生讨厌学习时,特别是不想计算数学题时,这时老师就要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情的学习情境。
比如,提昌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或者,把数学题参与到学生的游戏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方法则是这种环境的方法。
学生在教室里不等于就能有主动学习的状态,启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引言中,我们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接着,正文部分提出了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多样化表达、提倡合作创新以及倡导跨学科融合等策略。
在结论中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维、动手能力、多样化表达、合作创新、跨学科融合、综合素质、重要性、必要性、引导、提倡、倡导、提升。
1. 引言1.1 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决策者和社会更加重视数学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通过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学生受益于优质的数学教育。
1.2 认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认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素质,也是小学生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通过数学教学,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认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开展和进步。
人类就是在创新的根底上才出现了不断开展的。
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
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根底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根底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根底。
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
数学是具有思维开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拟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
下面就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特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因为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才能够去想象和联想应该想的东西,他们的活泼思维才能得以施展。
素质条件的教学就可以极大地使学生进入到创新的优势环境学习中,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创新特长,敢于想象创新。
而传统的教学那么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丝毫的创新意识,他们只是极其被动地承受知识的记忆,他们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未被书本上知识的规律。
这就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现代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承受知识的同时,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学的环境创设,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
教师可以利用导语营造一堂课的教学气氛。
比方,我执教“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的时候,我把20个不同颜色的篮球按照红、粉、绿的不同颜色编成号码。
然后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序号来考老师,老师就会轻松地说出它们的颜色。
通过这一表演,学生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对这一堂课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非常有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步入了创新的参与中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自主体验的平台,把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地融入课堂呢?笔者认为:要认真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想象,学会动手、动脑,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一、引导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皮亚杰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
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创造思维的特点。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去发现,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已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操作学具,能改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的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求异想象,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找别人没有找到的窍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求异中创新。
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在解法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做到“独到”和“最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对那些有创见的问题要给予肯定、表扬,这样才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
三、注重学生开放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之我见【摘要】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反馈信息,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创新落实在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动性;创新教育众所周知,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果一个教师不明确创新是什么,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是一番空话。
许多人都以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创造性,才算得上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是一种创新。
就小学而言,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创新教育,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激发主观能动性从我在松桃县盘石镇大坪小学上班7年有余,加上对教学的研究,我觉得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求知欲强,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
我在“口算、笔算相结合”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操作。
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具”。
当他们得知这些学具可以帮助学好数学,深深地为它们所吸引。
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富有比赛的气氛,学生摆小棒、摆图形,行动迅速,兴趣很高。
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眼、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符合儿童单项注意力不易持久的心理特点,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信息通道,使其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
小学数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教育改革的前提。
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实在课堂上。
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营造自由活跃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并通过微笑、点头听学生讲,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接纳,从而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以激励更多的创新灵感。
只有在民主、和谐、活泼的气氛中,在愉悦乐学的心境下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多说些:“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没关系!”“你真棒!”“别紧张!”类似这样激励学生的语言。
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
同时确保他们拥有支配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使他们产生创造意识。
二、诱发好奇心,激发创新勇气好奇心是产生创新勇气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激发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心理趋向,诱发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启发学生用已准备好的长方形动手去推倒其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即使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看到模型也会拼拼凑凑;为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我引导学生用“量”“割”“补”“算”等方法发现和指导学生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此学生得到了自由学习的机会,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思索、发现、探索出许多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将概念、定理等直接教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他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得到交流,给他们以自由想象的空间。
教师应在关键处启发,让学生动脑、动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和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之我见【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时期的基础教育,而数学更是教学中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实施数学创新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创新教育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笔者认为在实施数学创新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营造课堂教学的创新氛围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作用,还需要非智力因素——动机和个性的推动和协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
宽松和谐的氛围,是激发、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一个过于紧张的课堂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此时思考的第一问题不是想问题,而是守规则。
相反,如果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活力,那一定会点燃师生之间的创造火花。
数学教学活动对智力处于开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无疑蕴含着无限的创新生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师生情感能相互沟通,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大胆质疑。
教师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创新潜力得以开发。
这样不但营造了课堂氛围,同时又使学生学到了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为小学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元、角、分》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进行发言。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我还经常利用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整理、归纳、推理的习惯。
我常常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拓展。
我还通过教学案例、数学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倡导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我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我常常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解决,不局限于书本上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常常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常常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树立创新意识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浅谈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能力。
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对学生来说作业是学生认识上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从对知识初步理解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历程。
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聪明智慧,把各种知识构建成思路通道的建筑工程。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
在作业评讲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情表彰、鼓励学生的新作,最好由老师板书学生作业的全过程,分析学生的思路,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闪光点,激励全班同学积极进取,发展创新思维。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教师首先应该相信,我们所教的小学生,人人都有创新潜能。
一、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也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论文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1.改变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
没有创新,就难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学学习也如此。
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不能为了教而教,也不能为了考试而教。
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上,过多的机械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会使课堂氛围更加呆板、沉闷,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致力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侧重于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于问题学习,进行启迪创新“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新教学理念。
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教师从身边或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在数学课上,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当下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相关数学教师要转变原有观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挑战性的内容,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富有积极性,主动去观察、推理、验证。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锻炼,且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3.合作学习,激励创新在当代教育理论中“,合作学习”是一个被广为推崇的理念,甚至有教育评论家将之列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理论。
根据“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互助性学习。
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以小组为主的教学活动。
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公平竞争的开展。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思考论文(共6篇)【教学论文】
第1篇: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尝试与以往的课改有所不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改,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小学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而数学方面的内容则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能按照过往的经验实施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教师要在态度和方法上实施转变,否则很容易给小学数学课改造成不良影响。
一、注重问题的求异性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虽然比较开阔,可是必须得到引导,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去思考和分析,从而不出现较大的偏差。
小学数学课改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日常数学课的问题,或者是课后解答的问题,都应该将问题的求异性更好地体现出来。
例如,按照“一材多拼”的原则来实施。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图形方面的知识,且图形知识占有的范围比较大。
此时,教师可以将图形做出良好的拼接,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拼接方式,让学生对图形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为日后立体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日常教学当中,要求学生手持不同的图形,与本节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拼接出不同的图案。
低年级的学生偏向于拼接基础图形,包括汽车、房屋等等;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将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等做出拆分拼接,由此来对立体和平面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保证思维的良好转变。
二、一题多问在小学数学课改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手段来完成,还需要将一道题目进行多种问答,让学生在已知的条件中寻找出更多的内容,利用推导解答的问题,完成后续的知识学习,将创新思维更好地培養。
例如,低年级的一道题目,已知条件为小红家距离学校800m,小明家距离学校300m。
由此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包括:小红和小明,谁家距离学校更远?谁家距离学校更近?小红上学需要比小明多走多少米?小明上学比小红上学少走多少米?小红家距离小明家多远等等,这些问题既可以在已知条件中寻找,也可以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和推导,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有些答案也不是固定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1教师教学方式的及时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教师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是要从自身创新能力与思维活跃学生的培养方面进行,将数学教学工作的创新性教育落实到课堂内外。
1.1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
常言道:教师是园丁,为社会和国家辛勤的培育花朵。
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劣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与能力提升的快慢,所以,教师的重要性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国家站在宏观角度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角度考虑,“科教兴国”战略早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维模式僵化不前,日常教课过程中完全按照课本知识进行传授,不勇于创新,因此,所教学生大多也都是泛泛之辈。
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国家培育出一支综合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
由于小学数学创新性的要求,任数学教学的老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其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是最能开创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之一,如果教育前期限制学生的思想自由,那么会阻碍学生新思维的拓展,未来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就会遇到难题。
根据实际情况粉刺,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较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注重听取学生的真心话,鼓励他们用创新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活学活用,拓展解题思路,而不是局限于现有教材,忽视学生课堂外地的学习与交流。
1.2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挖掘。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有一著名论断“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由于学生家庭教育与身边事的影响,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循序善诱。
通常同一个班级中,部分学生循规蹈矩,恪守规则,还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1. 引言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学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来应对挑战。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难题。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正文2.1 认识小学生的创新潜力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具有很强的创新潜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善于提出各种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
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想出一些大人没有想到的方法,这正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作用。
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擅长领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展现自己的创新潜力。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鼓励他们去挑战自己,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创新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和技能。
认识小学生的创新潜力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2.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而培养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的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全体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为中心。
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造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把微笑带给学生,把鼓励送给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
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心中燃起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起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没有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就没有问题的提出。
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例如教学这样一道题:“路边有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距3米。
第1棵到第8棵之间共有多少米?”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回答是24米。
这时我有意表示“赞成”这个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个答案进行质疑。
经我再三鼓励,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应该是21米。
”我接着问:“你是怎么想的?”他立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因为8棵树之间有7个间隔。
”我听完后,首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并对他敢于质疑的精神大加赞扬。
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对问题能主动地探索,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内容摘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提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最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可见,创新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观察能力,立足创造起点。
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观察能力的高低是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起点。
在观察中,小学生年龄小,受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观察的无意性占据主导地位,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较浅显、表面的层次,观察的准确性不高,条理性差。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为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指导一年级学生观察“可爱的校园”一图时,教师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呀?”学生东拉西扯,杂乱无章地表达他所看到的东西:有蝴蝶、有树、有小朋友、有两只小熊在抢球等等。
如果任由学生这样杂乱无章地寻找和叙述,可能半节课过去了,教学目标还达不到。
这时,教师直接或间接的言语指导,能帮助学生找准观察的切入点,明确观察的目标,获得教学所需要的信息。
如果在学生说出蝴蝶、树等答案时,教师就提示学生观察:“有几只蝴蝶,几棵数,你能数出来吗?”“谁还能认真观察一下,图中还画了哪些事物,并数出它们的个数。
”这种有序的引导,能有效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条理性、深刻性和全面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论文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我见内容提要: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不光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神本身的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体现。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既要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的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树立自我创新意识,在对数学知识实现再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整体素质。
关键词:创新意识;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质疑小学阶段对一个人的智力开发,创新精神及思维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应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国家正确教育政策的指引下,结合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我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
只有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尝试。
营造轻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这样的课程突出的是“单边活动”,而我们这里所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在新的课程标准框架下的强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的交往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该是平等的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作为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因为我深知,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见解。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不能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解题方法和套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他们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喜欢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机械式的灌输知识,学生只需要学习和记忆,而缺乏灵活运用。
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充满趣味性的数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例如数学绘画、数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与趣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发现数学的规律。
我也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学人才,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学会寻找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和谐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及时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激情。
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
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敢于创新、不怕挫折、
执著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
2.展开合作互动,创设创新环境
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
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
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
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启迪学生对问题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的态度和意愿,形成创新的氛围。
二、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1,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的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不可能单靠学习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结论,更要侧重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几何知识教学中的表象形成过程、计量单位教学中的单位观念的建立过程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
让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意识,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
2.留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创新灵感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
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
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
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
只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才能使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诱发创新灵感。
三、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1.激活思维动机,促进积极思维
维持学生完成思维的内部力量是思维的动机。
只有思维的目的符合个人的欲望或兴趣时,才会产生这种内在的积极性。
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从以下二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儿童特点激发思维兴趣。
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与极其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每节课每个环节都要有新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使他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每次活动除安排集体探索,小组讨论等形式外,还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思维方式展开思考,并不断有新的想法产生。
以保证学生思维兴趣,逐步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萌发创新意识。
2.发展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
尽管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客观的价值,但对学生自己来说,从主观上看是新的,研究过程是创造性的,故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开发其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如教学乘法口诀、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都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探索,进而发现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二是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比较可选择出最佳思路。
三是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1.渗透学习方法,丰富创新内容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继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
2.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
在教学中,
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如,教师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新知识。
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兴超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和各种内容的认识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方案,自行探索研讨等。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化,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起创新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