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ZL1001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管理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程序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3b210533c1ec5da50e270b8.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程序1 概述: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的灭菌注射用水。
2 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检测的方法。
2.1 材料准备2.1.1 0.1ml/支规格及灵敏度的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以及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工作标准品。
2.1.2 恒温器、旋涡混合器、试管架、计时器、剪刀、封口胶布、砂轮片、酒精棉球、酒精灯、灭菌的1ml玻璃注射器、烘箱。
2.2 实验操作2.2.1 接通恒温器电源,将温度调节至37℃±1℃。
2.2.2供试品稀释2.2.2.1 当供试品需要控制的内毒素限值大于鲎试剂灵敏度时,需要对供试品进行稀释,计算公式如下:MVD=L/λMVD: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L:供试品需控制的内毒素限值(EU/mL)λ:鲎试剂灵敏度值(EU/mL)2.2.2.2[举例]某供试品需要控制的内毒素限值为5EU/ml,使用灵敏度λ=0.25EU/mL 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MVD=5EU/ml / 0.25EU/mL=20倍。
即供试品需作1:20稀释后再作检查。
若检查结果为阳性,表明供试品内毒素含量≥5EU/ml,超过限值;若检查结果为阴性,表现供试品内毒素含量<5EU/ml,低于限值。
2.3 检查操作2.3.1供试品溶液制备:取0.2g糖粉,加入2ml检查用水稀释,混匀,备用。
2.3.2 取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8支,折断(或割断)安瓿颈,其中2支作为供试品管,2支作为阴性对照管,2支作为阳性对照管。
2支供试品阳性管。
2.3.3 阴性对照管加入0.2ml水,其余各管加入0.1ml水复溶;供试品管各加入0.1ml 供试品溶液,阳性对照管加入0.1ml2.0λ浓度的内毒素溶液,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加入0.1ml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用被测供试品溶液将同一支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制成2.0λ浓度的同毒素溶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动态浊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5eae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5.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动态浊度法)1.目的为规范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操作,特制定本SOP。
2.范围本SOP适用于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的操作。
3.定义3.1.动态浊度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到达某一预先设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是检测浊度增加速度的方法。
3.2.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3.3.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3.4.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 EU/ml(用于凝胶法)或0.005 EU/ml (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的灭菌注射用水。
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
6.材料6.1.仪器设备细菌内毒素测定仪、漩涡混合器、干烤箱6.2.试剂及溶液6.2.1.鲎试剂6.2.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国家标准品或经过国家标准品标定的工作标准品。
6.2.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内毒素含量应小于0.005EU/ml。
6.3.使用的器具移液器、无热原稀释管和反应管、无热原枪头。
7.流程图无8.程序8.1.原理细菌内毒素能激活鲎试剂(TAL)中的酶系统,使凝固酶原变成凝固酶,进而凝固酶再激活其中的凝固蛋白原变成凝固蛋白,呈现凝胶反应,动态浊度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到达某一预先设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计算内毒素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双对数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对供试品的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8.2.试验前准备8.2.1.采样管用硅胶塞塞口,经180℃干烤2小时,除内毒素备用。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6f4603dd36a32d737581f6.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简述1.1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一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1.2 供试品细菌毒素限值的确定。
(一)药典中有规定的,按供试品各论中规定限值;(二)尚无标准规定的,按以下公式确定供试品内毒素限值: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
其中注射剂,K=5E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kg/h;鞘内用注射剂,K=0.2EU/kg/h。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l/kg/h、ml/kg/h、U/kg/h表示。
药品人用最大剂量可参阅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和《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著作,中国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1小时的按1小时计。
按人用剂量计算限值时,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生产和临床用实际情况做必要调整,但需说明理由。
1.3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确定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 D)按下式计算:MV D=C·L/λ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当L以EU/ml表示时,C等于1.0ml/ml;当L的单位以EU/mg或EU/U表示时,C为供试品制备成溶液后的浓度,单位为mg/ml或U/ml。
如供试品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原料药,则MV D取1,可计算供试品的最小有效稀释浓度C: λ/L。
λ在凝胶法中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在光度测定法中为所使用的标准曲线中的最低内毒素浓度。
1.4 在使用新一批号的鲎试剂前,必须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实验。
1.5 药典中已有规定的品种或有其他内毒素检验标准的品种,可直接进行内毒素检查,如在检验中出现干扰的情况需再进行干扰实验的验证;其他未建立内毒素检查的品种需先进行干扰实验,确定不干扰浓度后再进行内毒素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2d50088ed630b1c59eeb5e6.png)
GMP管理文件一、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S药典(2005年版)一部。
二、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细菌内素毒素的检查。
四、责任者:质检人员。
五、正文:1、简述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供试吕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含量小于0.015EU/ml的灭菌注射用水。
光度测定法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其内毒素的含量应小于0.005EU/ml。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常用的方法是在250℃干烤至少60分钟,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
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
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
对于过酸、过碱或本身有缓冲能力的供试品,需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何使用酸、碱溶液或鲎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的适宜的缓冲液调节PH值。
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
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是指在试验中供试品被允许稀释的最大倍数,在不超过此稀释倍数的浓度下进行内毒素限值的检测。
细菌内毒素检查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45d3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d.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细菌内毒素检查仪是一种测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内毒素的仪器。
在使用该仪器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安全和数据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细菌内毒素检查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操作规程前期准备在操作细菌内毒素检查仪之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1.确定实验室内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
2.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检查仪器的完整性和性能是否正常。
3.预热仪器至稳定状态,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
样品操作1.打开仪器,等待其进入空闲状态。
2.将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稀释至一定浓度,并加入到试剂盘中。
3.将试剂盘放入仪器中,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检测程序。
4.在仪器完成检测后,从试剂盘中取出样品,并关闭仪器。
清洗操作1.在取出试剂盘后,立即将试剂盘中的残留试剂倒掉。
2.对试剂盘进行物理清洗。
使用化学溶剂前请先了解溶剂的物理性质,注意防止划伤、断裂和溅泼等情况的发生。
3.重新装载试剂盘,并进行仪器的预热步骤。
技术要求1.操作者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了解细菌内毒素检查仪的操作原理和方法。
2.操作者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操作者必须在出现故障或异常状况时立即停止检测并联系维修人员。
保养规程以细菌内毒素检查仪为例,保养规程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部分。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指在每天使用仪器之前和之后的清洁和检查。
具体操作如下:1.清洁仪器表面,用柔软的布擦拭干净,不要使用含有毒性的化学试剂进行清洁。
2.清洁试剂盘,用芳香性清洁剂清洗并擦干,不能用水清洁,避免产生水渍或氧化。
3.检查试剂盘、样品载架和其他仪器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损坏应及时更换。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细菌内毒素检查仪在长时间使用或维护保养期间需要进行的操作。
具体操作如下:1.仪器的芯片和电子部件可能存在老化、腐蚀、锈蚀等情况,因此定期对仪器进行内部清晰和检修。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可在正常操作前进行,以保证检测准确性。
3.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和接线是否存在磨损、剥皮、断裂或腐蚀等情况,避免电源线或接线出现不良现象,如如有出现及时更换电源线或接线。
内毒素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内毒素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33ca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c.png)
内毒素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内毒素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使用内毒素检测仪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保养。
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内毒素检测仪之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仪器的性能、原理、操作方法、控制范围、技术参数和安全使用规定。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同时,需要了解使用环境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等是完备的。
2. 个人防护使用内毒素检测仪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穿戴工作服,戴手套、面罩、护目镜和口罩等防护用品,保证实验室风险最小化。
3. 操作规范在使用内毒素检测仪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内毒素检测仪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先仔细阅读操作手册,按照仪器操作指南,缜密把握每一步操作要点。
在操作期间,禁止单独操作,需由实验室主管或指导教师指导。
在操作服从规程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控制器的设定、调整或停止试验。
如有问题或不理解,该立即向主管或指导教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4. 废弃物的处理内毒素检测仪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关要求集中处理。
该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投放。
废弃物应该妥善安置,以免对环境和他人的安全造成损害。
保养规程1. 对仪器及其附件进行日常保养检查内毒素检测仪是否干净,内毒素检测仪使用完毕后应当密封,防止有异物进入。
同样的,内毒素检测仪切勿拆卸,以避免软件程序得到损害或影响仪器的一定程度的精度。
2. 每次使用后的处理和保养使用后对样品架和加样嘴和试剂架进行清洗。
再次使用前要进行检验,确保其清洁干净,并用携带的细毛刷清洁样品孔旁边的缝隙,保证清洁度。
摆放时避免碰撞、摔落或加剧长期运输或存放出现的磨损过程。
同时要求各个部件、仪器本体应做到干燥通风、远离环境湿润、与其他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3. 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使用一定时间后,内毒素检测仪的感光元件、磁盘、光路、光学元件、扫描仪、采样头等零部件需要进行次要的清理和保养。
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程
![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1f77d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3.png)
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编号:版本:编制:日期:审定: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管理部门:发放部门:生产部 质管部 工程部 研发部 PMC 采购部 仓库 营销中心 人事行政中心 财务部一、目的:本标准准规定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操作规程。
二、依据:不适用三、范围:适应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查四、职责:品质科五、内容:1. 定义:1.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本法系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1.2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精制得到的内毒素,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1.3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进行标定,确定其重量相当效价,每1ng工作标准品效价应不小于2EU,不大于50EU。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试验中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设置的各种对照。
1.4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与灵敏度为0.03EU/ml或更高灵敏度的鲎试剂24小时不产生凝集反应的灭菌注射用水。
2. 实验设备:电热干燥箱(50~300±1)℃、电热恒温水温箱。
实验用具:注射器(精度0.02ml)、针头、试管架、白胶布、砂轮、75%酒精棉球、金属直镊、注射器盒、时钟。
试剂:鲎试剂(其标示值用λ表示)、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内毒素检查用水。
3. 用具除热原:试验中所用的试管、注射器、针头、金属直镊等冲洗干净,置电热干燥箱中(注射器、针头、金属直镊等放入注射器盒中封好,再放入干燥箱中),经250℃加热30分钟,除去热原。
4. 检查法:4.1 打开洁净工作台的风机及照明开关,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台面,打开恒温水温箱的开关,使水温恒定在(37±1)℃。
4.2 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4.3 内毒素阳性对照溶液的制备:4.3.1. 取内毒素工作标准品1支,用75%酒精棉球消毒瓶颈,用砂轮割开瓶颈。
SMP-QC--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标准管理规程
![SMP-QC--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标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93b41a915f804d2b16c181.png)
SMP-QC--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标准管理规程————————————————————————————————作者:————————————————————————————————日期:1.0 目的1.1建立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验试剂的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2.0 范围2.1适用于公司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的采购、接收、保存、使用、销毁、去热原物品的存放、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及工作标准品效价的标定。
3.0 职责3.1质量控制(QC)部对本操作规程实施负责。
4.0 定义4.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4.2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物质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灵敏度的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4.3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使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的标准品。
5.0 规程5.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的采购5.1.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按一年的使用量做计划。
5.1.2鲎试剂、缓冲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无热原吸头、无热原安瓿等按半年的使用量做计划,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如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5.2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的接收5.2.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购回后,由生测组组长协同采购管理人员验收。
5.2.2 验收项目包括:运输条件、内包装、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家及外观检查等是否复核请购要求或相应规定,如购买的是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则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分析证明书,验收不合格的试剂或标准品直接由采购退货处理或按相关标准操作规程销毁处理。
5.2.3试剂登记项目包括:试剂名称、批号、数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家、接收时间等。
5.3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检测试剂的保存5.3.1登记过的试剂才能进行保存。
细菌内毒素检验操作程序
![细菌内毒素检验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1b802a969eae009591beca6.png)
目的:规范细菌内毒素检验操作程序。
范围:适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
责任:品质部组织制定,中心化验室负责实施。
内容1准备工作1.1实验设备及用具1。
1.1刻度吸管、称量瓶、镊子、安瓿瓶(2ml、5ml)、药匙、250℃烘烤1小时。
1。
1.2干燥箱、恒温水浴锅、漩涡混合器、精密天平。
1.1.3剪刀、砂轮片、医用胶布、洗耳球、试管架、脱脂棉球、水银温度计、试管1.2内毒素标准品与实验试剂1。
2。
1鲎试剂:在使用前应进行灵敏度测定,原则上购进一个批号测定一次。
1.2.2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内毒素含量<0.015Eu/mL灭菌注射用水).1.2.3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和工作标准品。
1.2。
4 75%乙醇、铬酸洗液.1。
3实验用具的消毒处理:凡是参与实验样品或试剂接触的器具,在实验前必须经除细菌内毒素处理,将洗净的器具经纯化水冲洗后,在250℃干热灭菌至少60分钟。
1。
4恒温水浴箱内水浴温度调节到37±1℃。
2鲎试剂灵敏度复核2.1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如:λ=0。
25 EU/ml),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加入1ml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漩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2.2将工作标准品制备成2λ、λ、0。
5λ、0.25λ四个浓度(0.5 EU/ml、0。
25 EU/ml、例:工作标准品为160 EU/ml 时30秒。
2。
3取18支0。
25 EU/ml 鲎试剂,每支中加入0。
1mlBET 水,然后分别加入0。
1ml2。
2中制备好的4个浓度的标准液,按浓度从高到低依次加入,每个浓度加4支,;最后2支加入0。
1mlBET 水作阴性对照。
2。
4将上述试管用医用胶布封口,垂直放入37℃±1℃水浴锅中,保温60±2分钟.放入水浴前把水搅动几下,以使水温均匀。
再次检查温度是否在所要求的范围,注意保温和取放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的假阴性结果。
2.5保温结束后将试管轻轻取出,缓缓转到180°,若关内形成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落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形成凝胶变形从壁滑落者为阴性。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https://img.taocdn.com/s3/m/697cd5223169a4517723a328.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SOP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2.职责QC负责人监督检验员按SOP检查检验员严格该SOP检查3.内容3.1.原理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的单位(EU)来表示。
3.2.实验材料及用具3.2.1.电热干燥箱温度应能达到250℃。
3.2.2. 恒温水浴箱(37±1℃)。
3.2.3.温度计,精度在1℃以下。
3.2.4. 旋涡混合器。
3.2.5. 鲎试剂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文号。
3.2.6.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使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的标准品。
3.2.7.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含内毒素小于0.015EU的灭菌注射用水)。
3.3.准备工作3.3.1.试验所用器皿,250℃干烘至少≥60分钟。
3.3.2.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按《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287页进行。
3.3.3.供试品干扰试验,按《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287页进行。
3.4.操作方法3.4.1. 试验准备将试验所用器皿用洗涤剂和自来水洗净除去水分后置洗液中浸泡4小时,取出将洗液滤干,用自来水将残余洗液洗净,在用新鲜蒸馏水冲洗干燥后,用锡箔纸密闭玻璃器皿口,放置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置烤箱中在250℃干烤至少1小时,容器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可在一周内使用,否则须再加热除去热源。
3.4.2.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3.4.2.1. 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一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开启,防止玻屑落入瓶内。
3.4.2.2. 按使用说明书用移液管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
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然后制备成所需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溶液,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秒。
3.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4.3.1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计算:MVD=λLC⨯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λ为使用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EU/ml);C为供试品的浓度,当L以EU/ml表示时,C等于1.0ml/ml。
sop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sop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9933d9ad51f01dc381f105.png)
1 目的规范操作人员检查细菌内毒素的方法,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注射用水的细菌内毒素检验。
3 责任化验员有责任按本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内容本法系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4.1仪器、用具4.1.1旋涡混合器、注射器(2.0ml、1.0ml)、注射针(6号、9号)、保鲜纸、试管(10×75 mm)、镊子(金属)、金属盒。
4.1.2用具除去外源性内毒素:将用具放入金属盒,在250℃干烤30分钟或180℃干烤120分钟。
4.2试剂4.2.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4.2.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应不小于2EU,不大于50EU。
4.2.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与灵敏度为0.03EU/ml或更高灵敏度的鲎试剂在37℃±1℃条件下24小时不产生凝集反应的灭菌注射用水。
4.2.4鲎试剂:0.1ml/支(λ=0.5EU/ml)。
4.3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此处λ=0.5EU/ml),将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混合15分钟,然后制备成合适的稀释浓度,1EU/ml、0.5EU/ml、0.25EU/ml、0.125EU/ml,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秒钟。
按检查法项下试验,每一浓度平行做4支,同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做2支阴性对照管,如最大浓度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管均为阴性,按下式计算鲎试剂灵敏度的测定值λc。
λc=lg-1(∑X/4)式中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反应终点浓度是系列浓度递减的内毒素溶液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当λc在0.5λ~2.0λ(包括0.5λ和2.0λ)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0e2dc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4.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明确检测方法,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进行细胞产品细菌内毒素检测。
责任人:质检人员及细胞制备人员内容:1、操作前准备1.1检验人员操作前要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戴上口罩,手要用75%的酒精消毒。
1.2 设备与用具:试验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经重铬酸钾洗液浸泡过夜,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纯化水冲洗2~3遍,250℃ 30min以上。
1.3 试剂与标准品: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75%酒精棉。
2、操作步骤2.1供试品的制备: 取NK细胞培养液上清2.2 供试品阳性对照:2λ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2.3按表1制备溶液A、B、C和D。
表1 凝胶限度试验溶液的制备注;A为供试品溶液;B为供试品阳性对照;C为阳性对照;D为阴性对照2.4 将上述8支管轻轻混匀后用封口膜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内毒素凝胶测定仪中保温60min±2min,小心取出,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3.1阳性:缓慢倒转鲎试剂180℃,管内物质是坚实凝胶者,记录为(+)3.2阴性:缓慢倒转鲎试剂180℃,管内物质流动或呈凝胶状但不能保持完整者,记录为(-)3.3 阳性对照管为阳性(+)及阴性对照管为阴性供试品(-),则试验有效。
3.4 供试品2管均为阳性结果(+),应判为不符合规定。
如供试品2管均为阴性结果(-)则符合本法规定。
3.5 供试品2管中如有一管为(+),一管为(-)时,需进行复试。
复试时,供试品组需做4支平行管,若所有平行管均为阴性,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f71b2e2f60ddccda38a0b1.png)
*******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
职责:生物检测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1 准备工作1.1 设备用具的洗涤及除热原1.1.1 设备与用具刻度吸管(1、2、5、10ml)、10mm³75mm试管、试管架、不锈钢盒(或铝饭盒)、不锈钢筒(或铝筒)、洗耳球、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箱、定时钟、电冰箱、旋涡混合器。
1.1.2 洗涤及除热原所用的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冲洗,再浸泡在洗液中过夜,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至pH中性,再用注射用水冲洗三次。
将刻度吸管放入金属筒内,试管、小瓶等放入金属盒内,于250℃干烤至少60分钟,也可采用其其它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
1.2 试剂与标准品1.2.1 内毒素检查用水(即无热原水),为内毒素含量不超过0.015Eu/mL的灭菌注射用水。
1.2.2 75%酒精棉。
1.2.3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定和供应。
1.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
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
对于过酸、过碱或本身有缓冲能力的供试品,需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可使用酸、碱溶液或鲎试剂生产厂家的推荐的适宜的缓冲液调节pH值。
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
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或EU/U(活性单位)表示;K为人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²h)表示,注射剂K=5EU/(kg²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 kg²h),鞘内用注射剂K=0.2EU/( kg²h);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l/(kg²h)、mg/( kg²h)或U( kg²h)表示,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若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细菌内毒素检验SOP
![细菌内毒素检验SOP](https://img.taocdn.com/s3/m/5b51b0f19e3143323968932d.png)
干扰试验
表1凝胶法干扰实验溶液的制备
编号
配制内毒素的溶液浓度
稀释用液
当Ea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及Et在0.5 Ea~2Ea(包括0.5 Ea和2Ea)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若供试品溶液在小于MVD的稀释倍数下对实验有干扰,应将供试品溶液进行不超过MVD的进一步稀释,再重复干扰试验。
当鲎试剂、供试品的配方、生产工艺或环境中发生了任何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化时,须重新进行干扰试验。
一般要求供试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对于过酸、过碱或本身有缓冲能力的供试品,需要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可使用酸,碱溶液或鲎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的适宜缓冲液调节PH值。酸或碱溶液必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缓冲液必须经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检测
辅助材料
鲎试剂标准品检查用水9g/L的氯化钠溶液
细菌内毒素检验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序号
作业内容及作业要项
参考图
检验方法: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在本检查规定的条件下,使鲎试剂生产凝集内毒素的最低浓度即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EU/ml表示。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实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实验。
记录原始数据,填写检验报告。
辅助材料
鲎试剂标准品检查用水9g/L的氯化钠溶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1d233f9b6648d7c0c7462d.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一个测定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2.范围:适用于需测定细菌内毒素的药品等。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4.1原理4.1.1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4.1.2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4.1.3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4.1.4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4.1.5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4.1.6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的灭菌注射用水。
光度测定法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其内毒素的含量应小于0.005EU/ml。
4.1.7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常用的方法是在250?干烤至少60分钟,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
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
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4.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
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
对于过酸、过碱或本身有缓冲能力的供试品,需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可使用酸、碱溶液或鲎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的适宜的缓冲液调节pH值。
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
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9709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0.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是为了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细菌培养基和培养物2. 内毒素检测试剂盒3. 显微镜和载玻片4. 离心机5. 温箱和恒温水浴6. 试管、培养皿、移液器等常规实验用品三、实验步骤1. 培养细菌:将待检测的细菌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放入温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使细菌生长至对应的生长期。
2. 收集细菌:将培养好的细菌转移到离心管中,使用离心机将细菌离心沉淀。
3. 细菌裂解:将细菌沉淀加入合适的裂解缓冲液中,使用适当的方法将细菌完全裂解。
4. 澄清液分离:使用离心机将细菌裂解液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试管中。
5. 内毒素检测:按照内毒素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将所得上清液加入试剂盒中,进行内毒素的检测。
6. 结果解读:根据试剂盒的指示,观察试剂盒中的颜色变化或读取光密度等指标,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细菌内毒素。
7. 结果验证:使用正负对照样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需要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避免细菌污染。
2.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培养基要在有效期内,并按照要求保存。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
4. 操作前要充分了解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和读取结果的标准。
5. 结果解读时要考虑到阳性和阴性对照的结果,以免误判。
6. 使用的设备要事先进行验证和校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记录和分析1. 记录实验所使用的试剂批号和有效期。
2.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细节。
3. 记录实验结果,包括阳性和阴性对照的结果。
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细菌内毒素。
六、实验结果的报告和存档1. 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
2. 报告中要附带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等材料。
细菌内毒素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细菌内毒素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ce5b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7.png)
细菌内毒素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细菌内毒素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测试设备,可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含量。
在使用这种设备时,应当注意一些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措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保护用户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细菌内毒素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装安装细菌内毒素分析仪时,应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通风性。
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离开热源和电子设备。
设备周围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物品。
人员安全使用细菌内毒素分析仪时,应处于常规实验室安全条件下。
穿着适当的实验室服装和防护手套等,并注意个人卫生。
试剂安全在使用细菌内毒素分析仪时,应仔细阅读所有试剂的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中的指示操作。
试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并远离孩童。
电气安全在操作细菌内毒素分析仪之前,请先将其接地。
不得在接地扁针上安装任何电气设备,以防止遭受雷击。
使用到电气设备时,请使用符合规定的连接线且不得损坏。
电脑安全在使用细菌内毒素分析仪时,应当先检查电脑的工作状态和安装软件的版本,确保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禁止在电脑上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程序。
紫外线安全在使用细菌内毒素分析仪之前,请先关闭紫外线灯。
使用器械时,应先启用紫外线灯,这样有助于减少杂草和细菌等因素的干扰。
操作安全任何人不得不带着显而易见的手伤进行操作,以防止伤口进入实验室实验。
在进行任何实验时,都必须先戴上手套,以防止样品与空气、容器等物品产生交叉污染。
操作完成后,应将手套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都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
保养规程以下为细菌内毒素分析仪的保养规程:设备清洁细菌内毒素分析仪表面各部分应经常用仔细擦拭,以确保干燥和洁净。
试剂储存试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和阴凉的地方,并要记得标明储存的日期和批次。
那些故障需要修理如果细菌内毒素分析仪出现故障,例如不能正常启动或试剂使用出现问题,请查看设备说明书并进行首要排查, 或联系细菌内毒素分析仪厂家进行维修或保养。
SMP-ZL1001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管理规程
![SMP-ZL1001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5c80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2.png)
SMP-ZL10013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管理规程某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SMP-ZL/10/013-01 1/2【目的】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管理的标准操作程序,使管理规范化。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用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管理。
【职责】公司质量管理部QC负责此文件的实施。
【术语】1鲎试剂(TAL):是从栖生于海洋的节肢动物“鲎”的蓝色血液中提取变形细胞溶解物,经低温冷冻干燥而成的生物试剂,专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测。
2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TRW):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U/ml (用于凝胶法)或0.005EU/ml(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的灭菌注射用水。
3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RSE):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4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CSE):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内容】1.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包括: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
2采购2.1采购时QC应向采购部门提供所购试剂的规格、数量和生产厂家,及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准品效价要求。
2.2一次采购的试剂应为同一批号,以便于质量控制。
3验收3.1核对新购入的试剂名称、数量、生产厂家,均应与采购要求一致。
检查其批号、效期等质量信息。
每种新购入的试剂需要有质量证明。
验收合格后填写《内毒素检查用试剂台帐》。
3.2鲎试剂的每个新购入批号均应参照鲎试剂灵敏度复核SOP的要求,进行鲎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SMP-ZL/10/013-01 1/2
【目的】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管理的标准操作程序,使管理规范化。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用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管理。
【职责】公司质量管理部QC负责此文件的实施。
【术语】
1鲎试剂(TAL):是从栖生于海洋的节肢动物“鲎”的蓝色血液中提取变形细胞溶解物,经低温冷冻干燥而成的生物试剂,专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测。
2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TRW):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U/ml(用于凝胶法)或0.005EU/ml(用于光度测定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的灭菌注射用水。
3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RSE):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4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CSE):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内容】
1.细菌内毒素检查用试剂包括: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
2采购
2.1采购时QC应向采购部门提供所购试剂的规格、数量和生产厂家,及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准品效价要求。
2.2一次采购的试剂应为同一批号,以便于质量控制。
3验收
3.1核对新购入的试剂名称、数量、生产厂家,均应与采购要求一致。
检查其批号、效期等质量信息。
每种新购入的试剂需要有质量证明。
验收合格后填写《内毒素检查用试剂台帐》。
3.2鲎试剂的每个新购入批号均应参照鲎试剂灵敏度复核SOP的要求,进行鲎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