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外交事务中的立场、策略和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2.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某一外交事件中的立场和策略,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内容涵盖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历史的发展顺序和重要事件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外交事务作为一个较为专业的领域,学生可能对此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的背景、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视频资料等,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

2.教学辅助材料: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相关论文和书籍。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外交成就,如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峰会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增进国际合作与友谊,展示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学生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发展过程和具体事件可能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掌握其主要事件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外交事件,让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和互利共赢。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外交事件的视频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如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加入世界贸易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3篇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1、阅读“中美关系正常化”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2、阅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一目,完成下列问题:liuxue86(1)、年月日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3、阅读“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年,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我国近今举办的规模最大、款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思考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四、系统总结: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五、当堂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3篇二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

情感目标:《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它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初中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 16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 、能力目标:列举和分析 70 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Th概括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上海 APEC 会议的主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Th态度。

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 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奥巴马访华的时政视频,回顾中美关系历程。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 16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师板书第16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点1:中美关系正常化学Th回答: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 扶蒋反共” 政策的破产。

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学Th回答: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教师总结: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教师进一步提问:中美之间为什么会发Th这样的变化呢?学Th回答: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那些事件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了。

学Th回答:抗美援朝、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

教师过渡:国际形势发Th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来共同看微课。

教师出示微课材料一: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有调头向下, 1970 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处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 年10 月21 日材料二: 20 世纪 60、70 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范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1、阅读“中美关系正常化”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1)、年月日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3、阅读“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年,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我国近今举办的规模最大、款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思考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四、系统总结: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五、当堂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二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

情感目标:《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它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新中国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交事业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本课内容包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外交事业方面,学生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对具体的外交事件和外交政策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国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

2.难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外交事业的发展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交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关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文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等外交事件的资料。

3.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部编历史课程的第17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包括1954年日内瓦会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中美建交等重要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的相关内容。

对于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其背后的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细节内容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外交事业重要性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2.难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3.时间线索法:通过时间线索,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准备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和相关教学参考书籍。

2.教学多媒体材料: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与外交事业相关的道具,如国旗、地图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2.研读、分析相关资料,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方面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3.通过学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时代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建交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

正如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所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中美关系如何实现了正常化?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如何恢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背景【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人教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人教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课教学设计_6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水平。

2.通过对中国外交由环境的恶化到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及当前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作用等史实,分析中国外交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动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2.理解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确立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2学情分析本课承接上一课,主要讲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70年代的“梅开三度”;本世纪初的两件大事:中国承办APEC会议和加入WTO。

因为这段历史离现实比较近,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兴趣也会浓些,但对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中国半个多世纪外交方面的成就原因的把握可能会有点吃力,因为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要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信息,包括材料和视频,协助学生加以理解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水平。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通过多媒体演示,补充阅读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进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2)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学生查阅资料,探究式学习,获取信息。

使用历史图片,体验历史的瞬间。

设计问题,讨论,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1)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分析。

(2)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2. 了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3. 能根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思考,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外交官员的职责与任务;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主张和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中国外交是否正确的判断。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归纳总结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一、铺设教材(在课前分配任务)教师分配任务,让学生预习《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其中特别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二、引入新课学生们,你们在预习中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教师讲解1. 外交官员的职责与任务外交官员的职责是执行政府的外交政策,代表国家同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往,并维护我国的利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主张和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主张:独立自主,坚持和平共处。

中国的外交政策: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1949-1955)第二阶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非同盟运动的外交政策(1955-1978)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1978-)四、讨论教师提问: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是否正确?学生回答:应该正确。

因为不断的改变与发展,确保了中国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也逐渐扩大。

五、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六、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及易错点。

加强理解,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历史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课程目标]①讲述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②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和出现转机的原因,并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掌握APEC会议的时间、主题、意义等。

(4)通过了解新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5)列举和分析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2)课上播放录像资料,自我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的史实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新时期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2、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难点]不同时期新外交方针的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导入①)录相《石广生部长在加入WTO后的现场讲话》(导入②)历史照片《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教师带感情地朗读《尼克松回忆录》中的一段描写。

(导入③)学生模拟尼克松发表计划访问的电视讲话。

(导入④)复习旧课[讲授新课]一、中美关系正常化[议一议]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与美国之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那么从拒绝到主动握手其间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归纳)美:敌对态度——美苏争霸——陷入越战泥潭中:中苏交恶——对外方针变化——国际地位提高共同要求改善关系(故事会)乒乓外交的几个故事(或排小品“大球带动小球”)基辛格访华的故事[练一练]请列举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件大事(补充)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台湾问题等都是不协调的声音。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让学生以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以“乒乓外交”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2.通过前后历史的对比和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归纳,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

2.通过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教学,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承接上课内容,讲述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改变对中国外交政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日本也在尼克松访华后也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四.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五.教学准备:1.熟悉“乒乓外交”和握手事件的历史故事。

2.收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并制成幻灯片。

3.收集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新闻。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回答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情况如何?【学生回答】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面对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使中国国际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的外交成就、60年代的外交困境、70年代的外交突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过程和重大事件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重大成就。

2.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3.采用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外交事业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包括50年代的外交成就、60年代的外交困境、70年代的外交突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新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历史进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外交事业的理解不够深入;2. 对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认识不足;3. 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难点: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外交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我国外交事业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等方面。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外交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外交成就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对于外交事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外交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2.难点:外交政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外交成就对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外交事业的发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历史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提问:你们对于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介绍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通过课件和资料,详细讲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抗美援朝、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外交政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外交成就对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外交事业的发展历史教案

外交事业的发展历史教案

外交事业的发展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外交事件和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培养学生对外交事业发展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奋斗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重要外交事件和成就。

2. 教学难点:各个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外交事业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外交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3. 课堂讲解:1)古代外交:介绍古代中国的外交特点,如朝贡体系、丝绸之路等。

2)近代外交:讲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背景下,外交事业的发展及其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3)现代外交: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4. 案例分析:挑选几个重要的外交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影响。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6. 总结与评价: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中国外交事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爱国情怀,使他们在了解外交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国家利益奋斗。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重点介绍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外交政策和重要外交事件。

2.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发展,掌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重要外交政策和成就,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认同感。

初中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史实。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 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

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2)过程与方法: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生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2. 【重点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点:中美关系在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及70 年代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3.【教学过程】导入:今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张照片刷屏了。

图片中的人,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

本月9 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他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劣迹斑斑。

可是,从他发表缴文开始,美英代表已经离席,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止4 月13 日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会议结束后,这位外国大使的落寞背影被人抓拍下来。

同时,这张照片也戳动了很多中国人的痛处,因为,它让我们想起了那些年的中国。

如果国家不强大,就没有话语权。

不管是现在的叙利亚,还是几十年前的中国,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相:落后就要挨打。

那么我国今天的外交是怎样的格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 课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潜龙在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阅读课本85 页,回答1、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新中国成立后,联合国合法席位应该给谁?但实际情况如何?为什么?3、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 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加强(3)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1949 年-1971 年这2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通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为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蓄力量,做到了潜龙在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根据学案填完整重点知识,并在课本上标划重点知识。

对以下知识进行记忆: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中日建交。

5.亚太经合组织第九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史实。

6.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国家、地位、作用。

二、交流展示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完成对学案填充部分的统一认识,并对自主学习部分的重点
知识进行相互检查。

选取每组 3 号进行展示。

三、精讲点拨
1.“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国建立――70 年代初
出示《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指导学生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到70 年代中美关
系的状况。

教师总结:由于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然而到了70 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出现转机
(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观看视频“乒乓外交”(1971 年4 月)。

教师讲述,展示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1 年7 月)、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 年2 月)、《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署的图片——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引导学生思考“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阻碍是什么?”得出结论,台湾问题。

1979 年,中美破戒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引导学生思考中美关系在70 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摘录)。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小结:从美国讲,(1)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出示《截止到1969 年1 月20 日尼克松总统就职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图》。

(2)另外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从中国讲,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
现祖国统一。


过渡:70 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展示图片,直观体验。

1971 年第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
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乔的笑》)。

引导学生思考“恢复”一词的由来。

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时,教师及时设计一些较小且容易回答的问题以启发学生,帮
助学生由浅入深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是孤立无援的吗?
得到了哪些力量的支持?
他们的提案能被通过说明了什么?
联合国成立之初操控在哪个国家手中?
以前美国阻挠能够成功,然而这一次美国的方案未被讨论即被废置,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长期的努力和斗争;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教师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
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
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3.“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冲ft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

田中角荣首相的访华和中日邦交正
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我们在投影中看到的是1972 年9 月25 日到30
日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在晚宴上的情景。

(图片田中角荣与周恩
来)
与此同时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从1971 年7 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
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 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
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1 年亚太
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下面我们来对此作一个简单的了
解。

(二)“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多媒体展示:《亚太经合组织分布示意图》、图片《APEC 会议会标》、图片《上海APEC 之
夜》《江泽民迎接参加APEC 会议的领导人》《APEC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场》APEC
知识库:
①“APEC”是什么意思?①亚太经济体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英文缩写。

②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
繁荣”。

③根据这个主题,上海APEC 会议取得哪些成果?③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
民还宣读了《领导人宣言》
④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叫什么?它的作用?④包括中、俄、哈、吉、塔、乌等六个国家的“上海合作组织”。

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⑤此次会议的意义?⑤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
边外交活动。

总结:说一说,比一比,21 世纪我国外交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2001 年
中国还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997 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 年对澳门恢
复行使主权。

各国议会联盟第96 届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120 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1400 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


四、拓展延伸
讨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第一,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两弹一星,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第二,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五、系统总结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并在小组内展示讨论,最后进行班级内展示。

六、达标检测
针对学案限时训练部分,进行闭卷限时训练。

七、板书设计
1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 年)
开创外交新局面 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20 世纪 70 年代席位(1971 年)
3. 中日建交(1972 年)
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主题 : 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上海A PEC 会议 2. 内容:通过《上海共识》
2001 年
3 .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
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