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烹饪专业理论课教学
综合实践学炒菜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烹饪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炒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学炒菜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炒菜技能,了解饮食文化,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炒菜的基本技巧,包括食材准备、火候控制、调味品使用等。
- 熟悉常见的炒菜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 了解基本的饮食卫生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 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炒菜基础知识:- 炒菜的准备工作:食材的选择、清洗、切割等。
- 炒菜的火候控制:大火、中火、小火的运用。
- 调味品的使用:盐、糖、酱油、醋等的基本用法。
2. 经典炒菜实践:- 番茄炒蛋- 清炒时蔬- 宫保鸡丁- 地三鲜3. 烹饪工具与设备的使用:- 炒锅、炒勺、漏勺、菜板、刀具等的使用方法。
- 燃气灶、电磁炉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炒菜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炒菜?炒菜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基础知识讲解:- 讲解炒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 介绍常见的炒菜工具和设备。
3. 实践操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种炒菜的制作。
-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学生跟随学习。
-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分享:-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
-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作规范、工具使用、团队合作等方面。
生活技能《烹饪基础》教案
生活技能《烹饪基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烹饪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食材的选购和处理3. 烹饪工具和设备的使用4. 基本烹饪技巧(煎、炒、炖、烤等)5. 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介绍烹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
2. 教学内容与实践(60分钟)1. 食材的选购和处理(20分钟)讲解食材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会选购新鲜食材,并掌握基本的处理技巧。
2. 烹饪工具和设备的使用(20分钟)介绍常用的烹饪工具和设备,如刀具、锅具、炉具等,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
3. 基本烹饪技巧(20分钟)讲解和演示基本烹饪技巧,如煎、炒、炖、烤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烹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安全。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营养搭配。
2. 教学内容与实践(60分钟)1. 营养搭配(20分钟)讲解营养搭配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搭配食材,保证膳食平衡。
2. 烹饪实践(40分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简单菜肴的烹饪,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 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营养搭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烹饪。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烹饪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营养搭配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 烹饪工具和设备2. 食材3. 教案、课件和教学资料教学建议:建议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多观察、多思考,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烹饪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烹饪专业教学模式建构
新课改背景下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初探当前课改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更适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现状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录取的学生分数较低的情况极其普遍,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文化知识素养,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学生进校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缺乏一定的自信。
究其原因,主要有:基础不扎实,学习上存在较多的知识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部分学生虽然比较聪明,但对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
加之生活自理、自我管理控制能力比较弱,因此,无所事事,违规违纪,上课睡觉,作业不做或抄袭等现象比较普遍。
烹饪专业的很多学生在升入职业学校时选择本专业是出于无奈,或是为了逃避文化课学习,或是家长安排,或是自己随便选择的,故其专业选择带有盲目性,专业意识欠缺。
二、我校烹饪专业学生现状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对学习起着促进或促退的作用。
报考我校烹饪专业的学生,总体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以往成绩一直不理想,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认为烹饪专业学习比较简单,只不过是“烧菜”才来的。
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来看,对烹饪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只有7.4%,感兴趣的占39.3%,一般占41.2%,没兴趣的学生占到了12.1%。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烹饪专业学习兴趣不浓。
其中,学习烹饪专业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工作的占6.2%,将来准备开小饭店自己创业的占2.2%,将来会改行的占10.2%,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学生占31.6%,有机会希望能再升学的占3.1% 再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我们发现学生对理论课与实践课存在着明显差异。
专业理论课上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占44.1%;专业实践课上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占55.9%;有40.3%的教师认为理论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能保持积极学习状态,59.7%的教师认为实践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能保持积极学习状态。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以《烹饪原料知识》为例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以《烹饪原料知识》为例摘要:立德树人工作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课程思政"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专业化教学模式,各高校都要充分结合自己专业特色及课程实际情况,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及其针对性,使各种课程能够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同向并进。
本文以烹饪专业课程中的《烹饪原料知识》为例,分析了相关课程在实践中的教学现状,探索了"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开展相关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烹饪原料;三观"课程思政"与我们过去的"思政课程"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从形式上来看它并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而是在整体上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关联性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以便于通过其他专业的教育和课程潜在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1]。
换句话说,要充分利用好思政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主渠道,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的思政要求元素,并巧妙地把它们融入进课堂教学中,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
在优秀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学校应该要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育人作用,在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加强了思想道德的修养,深入挖掘各种类型课程的意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
同时还要深入地进行了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意识的教育,努力成为培养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
一、现状分析技工院校的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初中时多数成绩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烹饪课程的教学教案有哪些
烹饪课程的教学教案有哪些现在很多学校都给学生开设一些课外的学习课程,例如烹饪课,插花课,生活课等等,那么对于烹饪课程的教案学习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烹饪课的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课的教学教案一、说教材因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挂糊、油炸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生能按照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在面包猪排制作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与小组工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鱼排的制作,并且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团队意识。
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基于着力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考,确定如下的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学习重点: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鱼排的制作。
学习难点:菜肴制作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协调性。
二、说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挂糊的作用。
②知道色彩对菜肴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学会挂糊、油炸等工艺的综合运用。
②能调制果味、茄汁等调味汁的制作。
③恰当应用围边点缀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合作学习与小组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团队意识。
②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说学情1、学生所在班级为二年级烹饪专业的学生,目前已完成挂糊油炸部分内容的学习,本课涉及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为此在本课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铺垫,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2、学法指导:在本项目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学生提高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这种学习形式。
第二,探究学习过程。
探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究中建构起来的知识才真正是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与教法1、教学准备:相关理论、原料及设备和工具的准备2、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本项目教学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的设计思路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展示任务信息-------制定项目工作计划-------任务的实施------探究与改进-----评价与提高3、教学流程与教法设计:(1)创设活动情景:向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项目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中职中餐烹饪专业中一体化教学分析
100 I FOOD INDUSTRY I中职中餐烹饪专业中一体化教学分析文 张雷雷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第一,实施中餐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就需要有对应的一体化老师。
“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老师”。
一体化教学缺少出色的一体化老师,再完美的构想也难以实现。
老师在工作能力、思想意识层面的差距,将直接关系教学改革效果。
教学改革需要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理念,从专业知识技能本位向工作能力本位迁移,用心领悟“设疑、解惑”的深意,才可以塑造出社会与企业单位需求的适合人才。
如今许多学校的中餐烹饪专业老师还不具有一体化教学的工作能力。
第二,实施中餐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应具备对应的配套教材内容。
现阶段,一体化教学仍处在改革创新实验阶段中,还未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故还没有适宜的工作任务推动课堂教学的教材内容。
技工类中餐烹饪专业在用教材内容属国家人社部开发的第三版教材内容,不适用一体化教学需要。
而一体化教学具备灵活性、多元性和高效性的特性,教材内容的撰写须经权威专家、研究者、中餐烹饪老师构成,采用“使用者评价,专家评审”的方法,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实施行业企业、中职院校需求调查,普遍征求教材内容运用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提升教材内容品质。
与此同时,在获得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后,应该对教材内容运用信息及时实施意见反馈,使教材内容持续获得补充和健全。
第三,中餐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场地构建。
开发建设和推进一体化教学课程,需要对原有的理论课室和实践场地推进更新改造和融合。
就中餐烹饪专业来讲,构建适宜中餐烹饪专中职院校中餐烹饪专业对专业人才的塑造,不只是关注烹饪原料、加工工艺、营养搭配等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还关注刀法工艺、手工雕刻制作、中餐手法等实践训练工艺的锻炼。
一体化教学变革要坚持教学理念,把新课程标准一体化、教材内容一体化、教学活动场一体化、教师一体化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
本文主要研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中餐烹饪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中职烹饪专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中职烹饪专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烹饪专业是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合格厨师的重要专业之一。
针对当前烹饪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学习、就业前景,制定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打造一套齐全、系统、针对性强的中职烹饪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设置和内容1. 基础课程:- 烹饪理论基础:介绍烹饪基本原理、炉灶设备与厨房安全等内容。
- 食材学:学习不同食材的特点、分类、储存与处理方法。
- 烹饪工艺:介绍常见的烹饪方法,如煎、炒、蒸、烤等,以及调味品的使用。
- 厨房操作与卫生:教授正确的切割、烹调与摆盘技巧,以及厨房的卫生管理规范。
2. 技能课程:- 中式烹饪:学习中华传统菜系的烹饪技术和经典菜品的制作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 西式烹饪:掌握西餐的制作方法和常见菜品,如烤肉、炖菜、意大利面等。
- 面点糕点:学习面点与糕点的制作工艺,包括馒头、包子、蛋糕、饼干等。
- 烧烤与冷菜:了解烧烤技巧和冷菜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肉类和素菜的处理能力。
- 宴会菜品制作:教授大型宴会菜品的制作与搭配方法。
3. 实践课程:-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实际的餐厅或酒店进行专业实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技巧。
-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菜品的试制和实验,培养他们对原材料特性和烹饪工艺的理解。
-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提出菜品创新点子,并在实践中进行实现和改良。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展示课程内容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和学习兴趣。
2.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亲自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烹饪技巧和工艺方法。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烹饪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信息交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餐厅等行业单位,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
烹饪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
烹饪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食品营养与安全,根据《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国家职业标准中级要求,掌握常用烹调的工艺流程和常用烹饪原料的加工方法。
学会制作菜肴、地方名菜、创新菜和各种常用中式面点,制作中档宴席,烹调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餐饮食品。
二、专业名称烹饪专业(中餐)三、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城乡知识青年,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四、学习形式与学制1、学习形式:脱产。
2、学制:实行学期制3年。
第三年安排顶岗实习。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中餐烹饪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高度的食品安全意识、生产安全意识和良好服务意识,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能够从事中式热菜制作、冷菜制作、面点制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从业岗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从事烹饪岗位(红案、白案、中餐、西餐等)的工作。
(三)执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标准《中式烹调师(四级)》证书六、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一) 知识结构1、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知识。
2、中式烹饪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和烹饪操作技能。
3、餐饮企业厨房的组织管理、岗位设置、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
4、厨房设施、设备、工具的使用、保养方法及安全常识。
5、有关食品安全和卫生等法律、法规知识。
6、常用烹饪原料的相关知识;膳食营养知识;菜点成本核算的知识。
7、烹饪美学的应用知识。
(二)职业能力1、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形质量标准。
2、能够对烹饪原料进行鉴别、加工处理和妥善保管。
3、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活页式立体教材_的开发探索与研究_——以中式菜肴制作为例
I FOOD INDUSTRY I 87FOOD INDUSTRY I THEORY“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活页式立体教材 的开发探索与研究——以中式菜肴制作为例文 王庆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行业的新标准、岗位的新要求和行业的新技术及时精准地融入到教材内容设计中,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实行产教融合,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第二,新型活页式立体教材用活页夹把版面组合在一起,让教材的装订形式更加灵活便捷。
不仅可供教师随时增减教学知识点及授课内容,动态地修改和优化教材,还可为学生增加学习插页和笔记区,帮助学生做好笔记,补充内容和扩展知识。
最后是“立体”。
新型活页式立体教材把二维码技术、VR/AR 技术、微视频技术、FLASH 动画技术等融入教材设计,同步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信息化资源,使内容得到了实时动态的更新,能把静态的纸质教材变成动态的信息资源,使其能在空间上从“平面”向“立体”延伸。
同时,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要经历确立目标、精选内容、组织结构、评价效果等多个环节,教材内容设定与结构组织体现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技术迁移能力结合起来,设计了梯度差异学习情景,教材编写和设计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
2.推动新形态活页式立体教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1必要性分析新时代对烹饪本身及烹饪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和形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和满足当代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及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是职业院校关于“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三大教学要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三教”合并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教材作为基础,教师充当桥梁,教法作为手段,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教材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教材编写需要根据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随着产教融合的发展,技工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烹饪专业是技工院校中具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是当前烹饪专业教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一体化教学策略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烹饪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到实际的烹饪工作中,锻炼其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烹饪行业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变革的行业,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中,如开发新型菜品、研发烹饪工具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成功创业者给予学生一些创业经验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创业机会,培养其创业意识。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烹饪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菜品,熟悉各种烹饪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和技能竞赛,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与企业合作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学习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的烹饪技术,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参观,开设企业导向的实训课程等方式,使学生与企业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烹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一徳育课与文化课1政治:使用国家教委审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教材试用,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徳素质,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2职业道德:使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对学生进行以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基本常识教育,特别是进行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徳基本规范的具体内容,树立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辩别、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为学生形成与其将來相适应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奠定基础。
3语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室编著的职业高中课本语文第一到第四册。
第四学期参加全市毕业会考。
通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能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并为阅读文言文打好基础,养成口学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4数学:使用人艮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室编著的职业高中课本数学第一、二删。
第四学期参加全市毕业会考,讲授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儿何等基本内容,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英语:使用浙江省人民出版社的省编职业中学统一教材英语一、二、三册。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短语;掌握必要的语法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看僮懂简单的专业资料,能进行日常交际的简单交谈;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为能较顺利地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6计算机应用基础:使用职业教育室编著的职业高中课本计算机应用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进行汉字输入和数据处理。
新课改背景下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初探
江 苏省张 家港 第二职 业 高级 中学 季 飞 费伯平
当前课改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更适合的方式 ,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现状 近年来 ,职业 学校生源质量整体 呈现下滑趋势 ,录取 的学生分数较低 的 情况极其普遍,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文化知识素养,没有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一
解 、计算 、读 、拼、写的能力为 目标,数学偏重 于烹饪专业菜肴成本核算 中的 理解 、 计算 ,对英语中众多抽象 的语法知识点进行 了删减 , 英语 口语侧重对话、 菜肴 中英文对照的掌握和应用。 2 . 分门别类 实施不 同模式 如果说 文化课程偏重于教 的话,那 么德育课程则偏 重于育。我们 以我 市 德育 实践基地 为载体 ,以我们 自编的 《 企业文化读本》、 《 优 秀毕业生成长 历 程案例 》为内容,以企业参观、基地实践、亲子活动、校友座 谈、访 谈、假 期
、
学习习惯 。 学生进校后 ,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
对文化基础课 的学 习缺乏 一定 的 自 信 究其原因 ,主要有:基础不扎实,学习 上存在较 多的知识 困难 :相当一部分学生 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部分学生学
习能力或智力上存在着一定 的问题 ;有部分学生虽然 比较聪明,但对课堂上学 习理论知识很不适应 ,学 习效果不好 。加之生活 自理、 自我管理控制能力比较 弱 ,因此 , 无所事事 ,违规违纪,上课睡觉,作业不做或抄袭等现象 比较普遍 。 烹饪专业 的很多学生在 升入职业 学校 时选择本专业是 出于无奈 ,或是为了逃避 文化课学 习,或是家长安排 , 或是 自己随便选择的,故其专业选择 带有盲 目 性, 专业意识欠缺 。 =、我校烹饪专业学生现状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种内部动力 ,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 支持性条件,对学习起着促进或促退 的作用。报考我校烹饪专业的学生,总体情 况是: 相 当一部分是因为以 往成绩一直不理想, 具有较强的 自卑感, 学习缺乏兴趣, 没有 良好的学习方法,认为烹饪专业学习比较简单 ,只不过是 “ 烧菜”才来的。 从笔者通过 问卷调 查得到的结果来看 ,对 烹饪专业非常感兴趣 的学生只 有7 . 4 % ,感兴趣 的占 3 9 . 3 % ,一般 占 4 1 . 2 % ,没 兴趣的学生 占到了 1 2 . 1 % 。这 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烹饪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其 中,学习烹饪专业 的目的是为 了 找一份工作 的占 6 2 % ,将来准 备开小饭店 自己创业 的 占2 . 2 % ,将 来会改行的 占l 0 . 2 % ,没有想过这个 问题 的学生 占 3 L 6 % ,有机会希望能再升学 的占 3 . 1 % 再看学生参 与教学活动 的程度 ,我们 发现学生对理论课 与实践课存在着 明显差异 。专业理论课 上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 占 4 4 . 1 % ;专业实践课上 学生能积极参 与课 堂学习的 占 5 5 . 9 % ;有 4 0 . 3 %的教师认为理论课上学生大部 分时间能保持积极 学习状态 ,5 9 . 7 %的教师认 为实践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能保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烹饪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以烹饪专业核心课程“中餐工艺”为例
职 业OCCUPATION 改革创新40OCCUPATION2022 04文/刘 晨 王洪贞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烹饪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以烹饪专业核心课程“中餐工艺”为例课程思政是一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明确了学校所有课程都兼具德育和知识技能传授的功能,即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各类课程中,承担起教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任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的光荣使命。
而在“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的时代框架下,作为世界几大美食国家之一的中国,烹饪技艺全球闻名。
在此背景下,就更加迫切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大厨能够走出去,通过对外交流为世界带去中国美味,传播中国文化。
因此,烹饪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烹饪+思政”的协同效应,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
如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改革并丰富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设计等。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指导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理论的指导。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指导之下,构成教学活动的有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三大主体。
因此,要想让烹饪专业课程与既有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以此抓住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
(一)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教师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能否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内涵,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
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仍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深刻,认为这与专业教师没有直接关系,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出现了消极懈怠、随意敷衍了事的情绪。
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先做好教师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推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摘 要:本文以烹饪专业中核心课程“中餐工艺”为例,探讨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入其中。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对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拓宽就业视野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提升。
一、课程设置烹饪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烹饪专业常见的课程设置:1. 基础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包括食品营养学、食品科学与工艺学、烹饪原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食品的基本特性、营养成分以及烹饪过程中的科学原理,为后续的实操课程打下基础。
2. 实操课程实操课程是烹饪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操课程应该涵盖不同菜系的烹饪技巧,如川菜、粤菜、西餐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各类菜品的制作方法,提高烹饪技能。
3. 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该类课程可以包括烹饪比赛、菜品研发、餐饮管理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设置,如烘焙技术、美食摄影等。
这些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对烹饪领域的深入学习需求,并培养他们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二、教学要求在烹饪专业的教学中,除了课程设置外,还需要注意以下教学要求:1. 培养动手能力烹饪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动手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操课程,并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通过大量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各种烹饪技巧,提高制作菜品的水平。
2. 培养创新意识烹饪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操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菜品组合、烹饪方法,并给予积极评价和反馈。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在烹饪领域的竞争力。
3. 加强实践教学烹饪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提供实操机会。
学校可以建立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场所,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劳动课教案:《烹饪基础》教学设计
劳动课教案:《烹饪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烹饪方法及烹饪技巧。
2. 掌握几种基本的烹饪方法,如炒、炖、烤等。
3. 学会使用常见的烹饪工具和设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烹饪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烹饪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烹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分享。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烹饪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教学主题《烹饪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烹饪方法及烹饪技巧。
2. 掌握几种基本的烹饪方法,如炒、炖、烤等。
3. 学会使用常见的烹饪工具和设备。
教学重难点1. 烹饪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 常见烹饪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
2. 提问:你们对烹饪有什么了解?烹饪的目的是什么?新课导入1. 讲解烹饪的基本方法,如炒、炖、烤等。
2. 示范烹饪技巧,如切菜、炒菜、炖汤等。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烹饪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成果展示1. 各组展示自己的烹饪成果,分享烹饪心得。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烹饪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烹饪技能的提升。
2. 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情。
3. 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烹饪教材、图片、视频等。
2. 烹饪工具和设备。
3. 厨房用品。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烹饪技巧。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新烹饪方式。
3. 注重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使用烹饪工具和设备时的注意事项。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烹饪技巧。
烹饪理论教学现状及改革方法概述
烹饪理论教学现状及改革方法概述烹饪理论教学一直是厨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烹饪技能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厨艺行业的发展,烹饪理论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烹饪理论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以期为烹饪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烹饪理论教学现状1. 课程内容单一目前,许多烹饪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大多围绕着基本的厨艺技能、食材知识和烹饪原理展开。
这种模式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缺乏实践很多烹饪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积累不足,很难真正掌握烹饪的技巧和方法。
3. 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烹饪理论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这种方式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被动化,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4. 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烹饪理论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高水平的厨艺专家和教授缺乏。
这样一来,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改革方法概述1. 课程内容多样化要改善烹饪理论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不仅要包括基本的烹饪技能和原理,还要融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健康饮食知识、烹饪新技术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吸引力。
2. 注重实践环节烹饪理论教学要注重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实验课、实训课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菜,感受烹饪的乐趣,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掌握厨艺技能。
3. 多元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提高师资水平为了改善烹饪理论教学的师资水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比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邀请业内专家来校授课、加强校内外师资交流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烹饪基础技术》课程标准
《烹饪基础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烹饪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烹饪刀工、勺工、原料加工、预制加工、菜点组配、火候与调味、基础菜点制作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中餐烹饪、西餐烹饪、中西面点等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烹饪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基础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中餐烹饪、西餐烹饪、中西面点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中餐烹饪、西餐烹饪、中西面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现代烹饪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烹饪基础技术为主线,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烹饪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基础冷菜、热菜和面点制作等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烹饪操作职业理念,养成良好的烹饪操作职业素养。
1.了解烹饪行业现状、发展前景,掌握烹饪、烹饪基础技术等概念的范畴,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熟悉本专业的职业面向和岗位类别。
2.熟悉烹饪刀工与勺工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刀法的技术要领和面点基本技能,能规范操作且符合标准。
3.能结合烹饪专业特点制定烹饪原料优化加工方案,合理对烹饪原料进行组配与装盘,具备制作基础冷盘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烹饪专业理论课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目前,烹饪专业理
论课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教学质量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但仍存在一
些问题,如教学观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水平的提升等,直接影响到教
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新课程烹饪专业理论课教学观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0-0172-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逐步走进课堂,逐步为社会各界所接受。
在新
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改革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
不少问题有待我们去揭示和认真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办法。
一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
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形成共识,实现教学
相长和共同发展。
然而,在烹饪专业理论教学的实践中,不少教师只热衷于操作
层面上的外形改革,过分追求一种外在形式的模仿,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
有真正被激活,也就达不到创新意识的发挥。
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还没有从根
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老路仍在走,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还在主导着他们的
思想和行为。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这就要
求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探索精神、行为培养等全面予以关注。
在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
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
如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合
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等。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
发挥的催化剂,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这就
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
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切实把教学
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
共同学习的过程。
从而做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做到教学相长。
二确实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
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逐
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虽力求改革,但实质上仍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在:其一,总跳不出灌输式教学的框架。
学生总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死
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几乎没多大改变;其二,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未得到培养;其三,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怎样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教师较
少考虑,只要学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得出预期的结果就行。
改革教学方法,关键应
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应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
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首先,教师要做好“提问”的示范: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可以就教材提出问题,可
以就课堂任一教学环节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后提出问题。
2.教师要给予艺术性的指导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即指导、诱导、疏导等。
这
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想方设法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
向学生提
供探究和发现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他们能向广度和深度去探究,以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
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
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
值的信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通过外表
现象而抓住其本质特征,也不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准确加工提炼,这时教师就要认
真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达到知识的内化。
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法,在
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并让学生把学习方法内化。
应注意以
下两点:第一,提出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能够明确、
恰当地确定出学习的目标;能够掌握烹饪专业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能够
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第二,指导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
反思、监控和调整。
指导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
学习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