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过河》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基础,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展示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图片、计算工具等。

3.学生活动用品: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过河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如:河里有5只小鸭子,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用加减法解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答案分享,让学生解释解题过程。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过河》教学设计

《过河》教学设计

《过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天。

师:是啊,阳春三月,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最想干什么呢?生:春游、植树……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级正准备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呢!出示过河情境图师:同学们快来看看,他们现在在哪儿?生:河边。

师:遇到了什么问题?生:他们想要过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过河》(板书课题)二、新课传授出示过河情境图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略)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帮助笑笑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29+25=54(人) 54÷9=6(条)师: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谁来试一试?学生列式:29+28÷9师:这样列式行不行呢?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学生汇报结果:这样列式不行,因为这算式是把女生人数去除以9,而不是用总人数去除以9。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部分应该先算呢?学生探究:实物台上展示——用小括号(29+25)÷9 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那么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师范读,学生跟读师:相信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

指名完成:(29+25)÷9=54÷9=6(条)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想考笑笑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吗?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过河》教学设计和反思

《过河》教学设计和反思

《过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说一说各题的计算顺序。

54÷9+3 59 + 32 ÷430-18 ÷3 10-72 ÷82、请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1)、三年级班共48人参加广播操比赛,站了6行,()?(2)、三年级班共24人,每6人为一组,()?(3)、四年级师生共42人去郊游,每辆车坐7人,()?(4)、五年级有35人参加体操表演,每行站5人,()?3、谈话导入: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在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日子里,实验小学的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秋游。

但是,他们在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详情我们来帮帮他们。

你们愿意帮他吗、?二、自主学习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预设:若有综合算式,先出示错的,再出示对的,引发讨论;若没有综合算式,引导尝试列成综合算式,引发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按以前的知识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但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

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4、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5、写出解答过程(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6(条)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6、比较每组中的两个算式,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中班体育教案详案评析《过河》

中班体育教案详案评析《过河》
中班体育教案详案评 析《过河》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与实施 • 教学效果与评价 • 教学反思与总结 • 附录与参考资料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贯彻健康教育理念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本课程旨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 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贯彻健康 第一的教育理念。
06
附录与参考资料
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
活动现场照片
展示孩子们在“过河”游戏中的 表现,包括他们如何跨越障碍、 与同伴合作等生动瞬间。
教学示范视频
提供一段简短的教学示范视频, 展示教师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游 戏、讲解规则以及给予鼓励和反 馈的过程。
参考文献及网络资源推荐
儿童体育发展理论
推荐阅读关于儿童体育发展理论的学 术文献,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中班幼儿 的身体发展特点和运动技能水平。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
01 02
活动目标
学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锻炼体 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 参与,大胆尝试,挑战自我。
活动准备
大绳一根,鳄鱼胸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只。活动前布置 好场地。
03
活动过程
小蝌蚪变变变(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幼儿用口令
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游戏难度设置
部分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体能 状况的孩子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任务。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虽然游戏中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孩子 仍然表现出个人英雄主义,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过河游戏 体育活动过河教案(优秀6篇)

过河游戏 体育活动过河教案(优秀6篇)

过河游戏体育活动过河教案(优秀6篇)大班游戏过河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的双脚在有间的物体上交替移动绳子向前走的能2、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技巧。

活动准备:篮球若干活动过程: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有难度的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这个游戏需要小朋友们之间合作完成,那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好,这个小组就可能获胜。

下面看这个游戏怎么做,教师示范具体玩法。

幼儿观看。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请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游戏开始后,魅族排头的的两名幼儿双脚踏绳走,通过其他幼儿不断向前移动绳子前行,到达中点后原路返回,看哪一组的幼儿配合最好,那组幼儿最先完成任务,就是获胜组。

注意事项在传球的过程中,要注意绳子的放好,即间隔的距离。

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幼儿要注意安全。

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个纵队,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开始。

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

4、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活动反思移绳过河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积极主动地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成员的合作的乐趣。

体育游戏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练习用纸球击目标,发展幼儿投掷能力和目测力。

2、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规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用报纸、皱纸做成的只求若干只。

2、小脸盆若干只,盆内调好颜料,一盆一种颜色。

教学过程:1、启发提问,引起兴趣:(1)、教师启发提问:——“如果不用笔,你能怎样在板上画出一幅美丽的画?”(2)、幼儿讨论交流。

(3)、激发游戏兴趣:——“今天我们做小猴投彩球的游戏,用纸团蘸上颜色投到板上看看会不会变成一幅美丽的图案?”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1)、“小猴”玩纸球:幼儿每人拿一只纸球,分散自由的地玩球(抛接,投掷)。

《过河》教学设计

《过河》教学设计

《过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过河”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1、复习: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本,我们先来做两道题。

20+16÷4 30-4×5师:听好老师的要求,请你用横线画出先算的部分。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算)师:结合黑板上的两道题,请你来总结一下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汇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导入:看来大家对于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关于混合运算是否还有我们不了解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里未解的秘密。

(板书:过河)(二)自主探究: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数学信息。

生: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

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学生3人。

(对于找得全、表述清晰的学生给予表扬)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请你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生:首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在本上完成的同时,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答案板书)生1:29+25=54(人)生2: 29+25÷9 54÷9=6(条) =54÷9=6(条)师:我们来观察第二个同学的算式,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这个算式合理吗?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引起认知上的冲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评析《过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评析《过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评析《过河》教学设计一、前言在幼儿园中,健康领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运动与健康,这也是我所教授的中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和评析一份以《过河》为主题的健康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的情况,并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以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二、教学设计概述1.教材与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教材是以《过河》为主题的健康启蒙故事,通过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具体教学目标包括:•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儿童自立自强的意识,建立团队意识;•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过程本次教学过程分为预习、导入、活动、反思四个环节。

•预习环节:教师通过讲故事方式让每位学生了解巧妙地利用杠杆原理,乘少女比利利的力量成功过河的经过,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意识。

如有合适的情景,可让学生通过互动方式加深印象,以发挥其记忆力和观察力。

•导入环节:在今天的操场活动中,教师布置团队合作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分成两个团队,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锻炼活动跨越河流,完成比赛。

•活动环节:两个团队各自站在河边,通过伸直手臂、合力跳跃、攀爬绳索、接力比赛等形式,跨越河流,完成比赛任务。

学生可以在比赛中不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反思环节:教师通过训练后的学生活动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合作、努力、尝试、奋斗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过程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从组织者,指导员和管理者的角色中,切实感受到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肩负的责任。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体力水平,基于此,我对教学过程中相关细节进行了充分思考和规划。

例如,小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续,因此需要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其记忆和分析能力;中班学生的体力和勇气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活动形式,让其感受到自信和信任。

《过河》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

《过河》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过河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知道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还带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教学步骤和上节课一样,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在教学本节课时,先复习上两节课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然后用情境图导入,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结合“过河”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1/ 9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2/ 9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学生3人。

那接下来我们看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来解答呢?1.解决问题3/ 9师:对,同学们,这样列式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这样列式我们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现在为了改变运算顺序,我们要请“()”来帮忙,加上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是这样的,请大家试着填一填吧。

出示图片:(29+25)÷9= ÷= (条)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情境图,思考: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几条船?请同学们结合上面所学,想一想,如果我们用分步计算的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列式:9-3=6(人)54 ÷ 6=9(条)答:需要9条小船。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过河》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过河》教学设计
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千以内数的读写练习。
-根据《过河》情境,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如:小猫和小狗也要过河,每次只能过一个人或一个动物,需要过几次?
4.教学拓展: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规律,如数的递增递减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开展数学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有一天,小兔子想要过河去对岸的森林找它的好朋友小松鼠。可是,河上只有一座小桥,每次只能过一个人或一个动物。小兔子需要走过桥,然后回来接小松鼠。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兔子计算一下,它需要走过桥多少次才能和小松鼠一起到达对岸呢?”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在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形成一份小组学习报告。
4.创新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个以《过河》为主题的小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千以内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
5.家长评价: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签字确认。
3.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识,如“+”和“-”,理解其含义,并能够正确使用。
4.通过对数的拆分和组合,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如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中班体育《过河》说课稿

中班体育《过河》说课稿

中班体育《过河》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的是中班体育活动《过河》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过河》是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的一节体育活动。

通过模拟“过河”的游戏情境,旨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乐趣,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体育锻炼的要求。

**二、说目标**1. 能力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跳跃、跨步等动作技巧,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2. 情感目标:通过团队合作过河,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挑战的乐趣。

3.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安全过河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说重难点**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跳跃、跨步等过河动作,提升身体协调性与平衡感。

难点:如何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实现共同安全过河的目标。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上,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小动物们一起过河”的生动情景,辅以示范讲解、个别指导、小组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

学法上,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尝试不同的过河策略,并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模拟“河面”的器材(如软垫、长条木板等),小动物头饰若干;环境准备:宽敞且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心理准备:提前向幼儿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和期待。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讲述小动物们要过河的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2. 探索环节: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过河”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过河动作。

3. 合作环节: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利用提供的器材安全过河,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总结环节:对各组过河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表现,深化团队协作的认识。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设计更多类似的游戏或活动,如“翻山越岭”、“穿越森林”等,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动作技能,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过河》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过河》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过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过河》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材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加减混合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的情况。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故事情境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准备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3.准备游戏道具和奖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故事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图片展示完毕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它们需要怎么样才能过河呢?”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讲解完毕后,让学生尝试解决类似的题目。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组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拓展(10分钟)向学生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过河》

幼儿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过河》

幼儿中班体育活动教案《过河》一、教学目标1. 大致理解过河游戏规则,学习简单的团队合作。

2. 加深孩子们对颜色的认识和拼图能力。

3. 发展孩子手眼协调和平衡力。

4. 培养孩子们向前探索,勇敢尝试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准备1. 橡皮球、彩色地盘、过河的图片、河的图片。

2. 激发幼儿兴趣和信心的动作(行走、跳、趴、扭等)。

3. 提供环境,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积极的动手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教师将橡皮球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并将地盘中间的“河”拿出。

然后把河的图片粘在地盘上,在河的两侧各放几个其他的图片。

1. 游戏规则:幼儿通过掷骰子得出数字,然后控制球沿着图片上的路线行走,在桥上停留的地方选择一个颜色的拼图,拼成正确的图案。

2. 首先导入游戏:领导幼儿从教室过路,思考怎么过去。

在过程中让幼儿练习某些动作,如多次蹦跳或慢慢走,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过桥方式。

3. 分发给幼儿球,并注意让每个幼儿都能用自己的小手拿住球。

4. 老师以孩子们为中心,讲解规则,让幼儿自己扔骰子,自己数阵子数目,自己在拼图盘上寻找相应的拼图,让幼儿在竞争和合作中感受过桥的过程,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5. 游戏中可能会遇到球滚到了地上,教师也不必紧张,这时可以让另一名学生过去帮助捡球,让幼儿自己感受到自己需要同伴的帮助。

四、教学总结本次活动中,幼儿可以在探究中发现规律,锻炼了眼手协调能力,也锻炼了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增进了孩子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感觉。

同时,孩子们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发现了“过河”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使幼儿们的体育意识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发扬。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过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过河教学设计
课题
一、混合运算 3.过 河(第二课时)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试一试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
三、练习
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3和第4题。
总结运算方法。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5、第6、第7题。
四、课堂小节
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
板书设计
过河(混合运算)
分步计算:
76-46=24(人)
24÷8=3(辆)
综合算式:
(76-46)÷8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共70人,大车限乘46人,小车限乘8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几辆小车?
思维:剩下的人数——小车限乘的人数——至少需要几辆小车?
分步计算:
76-46=24(人)
24÷8=3(辆)
综合算式:
(76-46)÷8
思考: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重难点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前2分钟
45-4×5 8+6×3
18÷3+12 25-20÷4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7×2+30 46-6×4 63÷9+7
指名上板完成,集体订正。
二、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图片
(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的问题。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过河》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过河》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过河》一、学习目标1.掌握正确的过河姿势和方法。

2.锻炼大班幼儿身体协调性和力量感,增加体能素质。

3.引导幼儿从游戏中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教具:毛巾、绳子、篮球、橡皮球、水漂、拖鞋等。

2.场地:室内或室外空旷场地。

3.时间:20-30分钟。

三、活动过程1.介绍过河游戏: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我们今天要玩的是“过河”。

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要过小河的情况,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过河,很容易有危险。

这次我们能不能大家一起想办法,用正确的方法过河呢?2.练习过河姿势:老师手持毛巾,示范如何站在一个地方,用两手握住对面的毛巾,然后将身体往前倾,并抬起一条腿,以便更好地跨过毛巾。

最后,向着另一端渐次过去。

大声告诉幼儿们:“这就是正确的过河姿势!”3.游戏细节:老师拿出一根绳子或彩带,让幼儿幻想这是一道小河。

“现在,我们要过这道小河,但是这条河非常窄,因此我们需要站在一起。

”4.分成几组:老师将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排成一列,距离大约2米,然后将绳子系在最前面的幼儿与最后一名幼儿的腰上,使绳子贴在他们的腰部。

然后,老师示范一下,让幼儿们再次学习正确的过河姿势,同时要求他们在过河的过程中顶着河水,不要让河水淹没了绳子(团队合作)。

5.练习过河:用篮球、橡皮球或者水漂等做成“河中的石头”,要求小组集体通过这个“小小的河流”,并且在最后一名幼儿过“石头”之后,原地转向,带领整组向后走。

6.再加难度:稍微增加一下难度,让最后一名幼儿发挥领导能力,向前跑到最前面去,重新绑定绳子。

7.游戏结束:一到最后,老师可以跟幼儿互相猜猜哪一组的速度最快。

四、活动总结1.幼儿们都能够掌握正确的过河姿势,并且初步领会过河的技巧。

2.幼儿之间互相合作,提升了团队精神。

3.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感,增加了体能素质。

五、教育思考1.通过游戏让幼儿们学会了正确的过河姿势和方法,加强了安全意识的培养。

过河教学设计

过河教学设计

过河教学设计第1篇:过河教学设计《过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班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P19-P21页。

教学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景,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索“小括号”的应用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季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春游的好日子,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

(出示人民公园图)师:你瞧,这就是位于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的人民公园,它风景秀美,交通便捷,是繁华市区中心规模最大,也是成都市第一个破墙透绿,还绿色于市民的,开放式的风景园林历史公园。

同学们,想去吗?那我们坐上车赶紧出发吧!(出示汽车图)师:看大家这么兴奋,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复习题: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说出计算的顺序)30+8×4 5×2+3 80-64+8 29+25÷4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6=42 6÷2=3 60-42=18 18-3=15二、主动探究,讨论问题。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了人民公园,到达了人工湖。

去看看人工湖那儿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情境图)生:要坐船去。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过河师:(出示信息图)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生答课件出示)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三条信息都找到了。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问题)师:那我们估量一下,大概需要几条船?你是怎么估的?生1:我估量大概需要7条船。

我把男生看成30人,女生看成30人,这样用总人数60人除以9,大约需要7条船。

生2:我估量大概需要6条船。

方法和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是人数多算了,所以我从7条里减掉1条船,大约需要6条船。

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案、教学设计
1.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过河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中小动物们遇到了过河的困难,需要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过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过河》。
2.提出问题:在故事结束后,向学生提问:“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应该如何过河呢?”引导学生思考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法。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过河问题的衍生问题,如最短路径、最优策略等,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讲授的新知,共同讨论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法。
2.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学会借鉴和吸收。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解决过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坐标系表示过河问题的能力,通过画图、标注等手段,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3.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过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每道题目,保持书写工整、清晰。
2.解题过程中,注重步骤的完整性、逻辑性。
3.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无误。
4.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解决过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过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过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过河》一、教学内容分析《过河》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同时锻炼幼儿的大肌肉群。

通过游戏形式的“过河”,可以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会团结、合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勇敢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配合。

2.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勇敢和自信心,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现自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过河”游戏规则,理解基本的团队合作概念。

2.指导幼儿学会通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难点1.部分幼儿可能在团队合作中存在自我中心、不合作的情况,需要耐心引导和疏导。

2.部分幼儿可能在身体平衡上存在困难,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四、教学准备1.确认活动场地,保证安全无障碍。

2.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和设备:桶、木板等。

3.制定好活动规则和奖励措施,激励幼儿参与。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游戏介绍1.主持人介绍游戏规则和目的,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内容。

2.通过简短的示范让幼儿理解游戏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二步:分组活动1.将幼儿随机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指导幼儿各自选出“领队”,“领队”需要牵引其他队员完成目标。

第三步:游戏开始1.“领队”带领团队依次完成跳板、桶、木板等障碍物,模拟“过河”场景。

2.鼓励幼儿互相协助,配合完成任务,团队完成后进行集体庆祝。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过河》体育活动,幼儿在玩乐中学会了合作与团队精神,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同时培养了勇敢和自信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爱运动、勇敢尝试的精神,并在团队协作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以上就是本次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过河》的相关内容,谢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过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过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过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过河》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过河故事,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过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运算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过程,掌握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过程及计算法则。

2.如何运用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发现和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过程和计算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过河故事情境、计算过程演示等。

2.练习题:包括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和实际问题题目。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过河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法则。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重点:
1、探索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正确地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情境挂图、投影仪、彩色粉笔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出去找春天了。

(出示情境图)你瞧:同学们来到了河边正要乘船过河了,在乘船过河的时候,他们发现并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画,看看他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在解决“至少需要几只船”的问题中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过河——混合运算。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一)搜集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1、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后,说一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先同桌之间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图中的数学住处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坐9人。

2、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复述题意。

希望小学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要乘船过河,每只船最多能坐9人,至少需要几只船?
(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问题。

1、学生在明确问题的条件中后,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个别小组的学习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做法。

3、班内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的不同算式,学生可能出现:
①、29+25=54(人) 54÷9=6(只)
②、29+25÷9
③、(29+25)÷9
④、29÷9+25÷9
教师让学生判断这些不同的算式的正误,并与小组内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4、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的正误,并交换意见。

5、指名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在互相辩论中理解算式的正确性与错误理由,此间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启发。

(评析时教师要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确定运算顺序后,产生请小括号帮忙的内在需要。


(三)探索新知,体会括号作用。

1、教师问:要求至少需要几只船,我们应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一共要乘船的有多少人? 29+25=54(人)
(2)需要几只船? 54÷9=6(只)
2、结合学生出现的29+25÷9的基础上,教师引入小括号。

在这个29+25÷9算式中要先算29+25应该加上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叫什么名字?(有学生知道:小括号)教师板书,并追问: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来读呢?请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和读法。

教师在算式29+25÷9中,加入小括号,使算式成为:
(29+25)÷9,并且告诉学生:加了小括号,我们就可以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了,边说边板书:(29+25)÷9
=54÷9
=6(只)
3、让学生给上面的混合运算命名,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提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并板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5、完成课本上混合运算中的有关填空。

三、巩固知识,拓展应用。

1、比一比,算一算。

50-15÷5 (50-15)÷5
让学生先比一比两个混合运算的不同,并标出来先算的一步,然后再计算。

算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小括号的作用。

2、解决问题:原来有14个苹果,又买来16个,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后,指名说说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做法。

2、教师说: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用小括号解决的数学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身边的数学问题在解决时要用到它!
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再和学习伙伴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四、师生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五、实践活动
留意身边的、生活中能用到小括号的数学问题,想办法解决它,并和家人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过河
29+25=54(人)(29+25)÷9 ()小括号
54÷9=6(条) =54÷9 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6(条)
答:至少需要6条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