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五四_以来中国乡土小说主题的变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二、 救亡主题( 战时)
上世纪 20 年代 中后期 , 由 于革 命浪 潮的高 涨, 文学的革命渐 渐转向革命的文学。无产阶级 文学最终作为一场规模浩大的文学运动而崛起 , 主要还是源于政治形势的突变。 1927 年 , 国共关 系彻底破裂, 一批早年参加过革命活动的作家和 一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激进青年共同倡导无产阶 级文学革命。由于深受日本和苏联文学思想的影 响, 他们积极倡导 文艺组织生活论 。因此在 30 年代初, 出现了一系列以 丰收成灾 为题材的乡 土小说, 如茅盾的 !春蚕∀ 、 叶紫的 !丰收 ∀、 蒋牧良 的!高定祥∀ 、 荒煤的!秋∀ 、 赖和的!丰收∀ 等。在这 些小说中 , 作家在批判黑暗社会的同时 , 也表达了 自己的政治追求。茅盾曾评价叶紫的 !丰收 ∀ 说 : 这是一篇精心 结构的佳作 [ 6] , 指出了叶紫这篇 作品的三个层次 : 农事的全场面、 老农与青年农民 的意识差别冲突、 阶级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由 此可见, 不论是对于创作还是批评 , 30 年代的乡 土小说 显然都具有不同于∃五四% 文化批判的别一 [ 1] 66 种∃指导% 意义。 在这些乡土小说中 , 农事场面 的描写首先是为了发掘其文化意义 , 其次是实现社
一、 启蒙主题( 五四时期)
19、 20 世纪之交 , 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 在维新运动前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产生 了变革社会的要求。随着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爆 发, 那些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 更是率
*
收稿日期 : 2009 02 24 修回日期 : 2009 03 23 作者简介 : 张 艳 ( 1982 ) , 女 , 安徽淮北人 , 2008 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现当代文 学研究 。
张 艳
*
(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要 : 乡土小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 历史 , 这百 年的乡 土小 说可以 说是 这百 年中国 政治 文化的 生动 纪录 。 从
五四 时期的批判启蒙 、 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救亡 , 到!在 延安文 艺座谈会 上的讲 话∀ 发表后 的歌颂 新时代 , 再到 新时期以来诗意的回归 , 随着时代中心话题的变 化 , 乡土小说也经历了多个主题的变更 。 关键词 : 乡土小说 ; 主题 ; 变更 ; 五四以来 中图分类号 : I20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 8268( 2009) 04 0094 04
# 94 #
遭受的挫折和屈辱。 在阿 Q 身上还有小生产者 的自私、 狭隘、 保守, 妄自尊大, 看客式的无聊、 冷酷, 以及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 这些都是中国国民身 上或多或少都会呈现的特点 , 鲁迅把 它们做了整 合, 创造出超越时空的性格典型, 使之成为整个国 民性的代表。 在鲁迅的影响下 , 出现了一系列以启蒙为主 题的写实风格的乡土小说。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 有: 王鲁彦的!柚子∀ , 以反讽的语言描绘了在长沙 处决犯人时人们 倾城出 动、 争 相观赏 的 盛况 。 许杰的!惨雾∀ 历来被称为 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 说的力作 [ 1] 51 , 这部作品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造 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 以及民族的自戕自虐性。 台静农的!天二哥∀在展示皖南风光的文字中塑造 了一个类似阿 Q 和孔乙己的形象 ∋ ∋ ∋ 天二哥。其 他如蹇先艾的!在贵州道上∀ 、 彭家煌的!怂恿∀ 、 柔 石的!为奴隶的母亲∀ 等都是上世纪 20 年代启蒙 主义大旗下乡土小说的力作。 这些寓居京沪的作家 , 凭着早年对故土的记 忆, 通过书写自己印象中如诗如画的家乡, 不仅留 下了一幅幅优美的乡 村风景画和风俗画, 更重要 的是 , 他们都在自己的乡土小说里, 表达了对传统 农村文化与心态的整 体性批判, 以及重塑国民性 的强烈愿望。
三、 歌颂主题 ( 1942 ∋ 1976)
1942 年以后 , 抗日战争局势扭转 , 敌后革命根 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 国共关系也发生变化。文学 的主题和题材在国统区和解放区有很大的 不同。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 解放区的 # 95 #
源自文库
作家不约而同地集中于对新社会制度的赞美以及 对人们群众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毛泽 东的!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以下简称!讲话 ∀ ) 确 定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许多作家积极 响应!讲 话∀ 号召, 纷纷在自己的作品中书写对一个新时代 的感想。因此 , 普通农民、 士兵、 干部成为重点表 现的对象 , 也出现了很多反映先进、 落后两种意识 斗争的作 品, 用 以宣 传 党在 经 济文 化 方面 的新 政策。 其中影响较大的首推赵树理。赵树理作为大 后方土生土长的乡土小说作家 , 以自己对农村、 农 民生活的谙熟, 写出了一部部让老百姓 喜闻乐见 的 具有 中国作风 中国气派 的作品。如 !小二 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 !邪不压正∀ 等。在 !小二 黑结婚∀ 中 , 小二黑和 父亲二诸葛、 小芹和母亲三 仙姑之间的矛盾 , 小二黑小芹和金旺兄弟间的矛 盾, 区长与二诸葛三仙姑的交锋等就是新旧两种 意识的冲突。他的作品成了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交锋的战场, 先进意识总是取得最后胜利。因此 , 在某种程度上 , 赵树理把他的小说写成了在工作 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 中, 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 问题 , 往往就变成我要写的主题。[ 9] 建国之后, 乡土小说继续围 绕!讲话 ∀ 精神向 前发展。赵树理也相继写出了!三里湾∀ 、 !锻炼锻 炼∀ 等紧随主旋律 的作品。在同时段出现的反映 土改、 农村合作化的长篇小说, 还有 周立波的!山 乡巨变∀ 、 柳青的!创业史∀ 等。!创业史∀ 第一部就 是围绕梁生宝互助组 的巩固和发展, 展现了合作 化运动中两条路线、 两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 部主要叙述了试办农业合作社的过程。小说通过 对梁生宝、 梁三老汉以及郭振山、 郭世富等人物形 象的塑造 , 回答了农村为什么要发生社会主义革 命的问题。这两 部作品都是以农村生活为背景 , 在重大题材中突出、 营造人物之间的矛盾。在主 题的要求下, 作者在塑造正面人物时 , 将人物置于 一个先验的理念框架 中, 人物首先是归属于阶级 地位和他的本阶级思想 &&而不是出于性格的需 要。[ 4] 166 通过对两组思想相对的人物书写来宣传 党的政策 , 很多作品便慢慢显出主题大于形象的 弊病。 文革 时期主题先行 的作品满天飞, 尤其是 三突出 创作原则提出之后, 作家以塑造 高、 大、 全 的人物形象为目标, 通过这些 高、 大、 全 的光 辉人物去宣传党的思 想政策和路线方针, 完全背 离了文艺创作规律。其中 , 最为突出的是浩然创 # 96 #
乡土小说 这个概念是鲁迅 1935 年在 !中国 新文学大系 # 小说二集∀ 中正式提出的。鲁迅先 生的作品里有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优秀最深刻的乡 土小说, 而 周作 人一再地 为∃ 乡土艺 术% 而呐喊 [ 1] 13 &&标榜 ∃地 方色彩 % 和∃ 土气息、 泥 滋味% 。 可以说, 周氏兄弟在创作和理论上为中国乡土小 说最初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五四新文 学开启中国文学的崭 新时代起, 乡土小说一直是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重要 组成部分。近百年来 , 中国历经战乱才迎来 了和平, 乡土小说也在这动 荡与和平中历经了各 种主题的变更, 真切地体现 了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
作的!金光大道∀ , 作者根据自己对 阶级斗争的想 象把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两派: 一方是 正面 , 主要 有高大泉、 田雨、 梁海山等, 一方是 反面 , 主要有 谷新民、 张金发、 冯少怀等。以高大泉为代表的英 雄人物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 以 反潮流的革命 精神 , 向党内 的错 误路线 , 社会 上的资 本主义 势 力, 以及暗藏的阶级敌人猛烈进攻, 取得了一个个 胜利 , 建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显然不 是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真实的写照 , 而是对 ∃文革% 时期主流话语所谓的党内 ∃两条道路、 两条 路线% 斗争 和反∃ 党内走资派 % 理 论的图解。[ 1] 237 小说完全变成了政治思想的简单传声筒。赤裸 裸的主题阉割了小说的审美机能。[ 1] 239 类似的作品还有 集体创作的 !虹南 作战史∀ 、 南哨的!牛田洋∀ 、 郑直的!激荡无名川∀ 、 周良思的 !飞雪迎春∀ 等。遍观这些小说, 无 论叙事形式还 是精神内质都已经被日趋极端化的政治意识形态 话语所充塞, 这不仅背离了 五四 时期乡土小说 的基本特质, 甚至与 30 到 50 年代 时期的乡土小 说也难归为一类。
先用他们所学到的西方人道主义价值观来重新审 视古中国的弊病, 寄希望于国民性的改造 , 希望建 立一个强大又有前途的新国家, & &所以我的取 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 [ 2] 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认为: 要使祖 国∃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 , 其首在立人 , 人立而后 [ 3] 凡事举, 其若道术 ,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中国 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 , 启 蒙知识分子对 古中国的再审视就落在了处于社会最底层、 为数 众多的贫穷农 民和他们 身上所 负载的 中华文 化 上。为此 , 鲁迅写出了 !阿 Q 正传∀!故乡∀!祝福∀ !孔乙己∀!离婚∀ 等著名乡土小说。他在对稳态的中 国乡土社会结构进行哲学批判的基础上, 开创了拯 救国人灵魂的主题疆域。用 那冷峻犀利的解剖刀 去杀戮那一个个腐朽的灵魂, 从而剥开封建文化那 [ 4] 36 层迷人的面纱。 其中 , 最为典型 的 腐 朽的灵 魂 当数阿 Q 。阿 Q 性格的典型特征当属精神胜利 法, 用精神上暂时且虚妄的胜利来淡化健忘自己
2009 年 7 月 第 21 卷第 4 期
重庆邮电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
Jul. 2009 Vol. 21 No. 4
五四 以来中国乡土小说主题的变更
会批判功能。 丰收成灾 小说中成就比较高的当数茅盾的 !春蚕∀。 这篇作品用象征和隐喻 来贯穿整个作 品, 使人物、 事件、 场景都 具有寓 意效果 , 寻到 了 ∃再现% 与∃表现% 想结合的最佳途径。[ 1] 128 作者既 保留了精彩的风俗画描摹, 又将政 治意图溶解于 其中。如开篇通过老通宝的视角看到的那幅绝妙 的情景, 就预示了农民必将遭受灭 顶之灾的悲惨 命运 ; 小火轮的经过, 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已侵入内陆; 两岸农民用石头砸小火轮 , 道出了农 民本能的、 盲目的反抗情绪。 如果说热闹于 30 年代初期的社会热点题材 乡土小说还只是革命青年的激情之作 , 抗日战争 爆发之后出现的东北流亡作家的作品 , 则以史诗 的风格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呐喊和抗争。同时出版 于 1935 年的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和萧红的!生死 场∀ 便是其中的佼楚。陈星曾评价 !八月的乡村∀ 实在是代表整个时 代和地域的作品 [ 7] 。在! 八 月的乡村∀ 中 , 作者描写了抗日游击队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同日寇、 伪满军进行的血与火的斗争, 表 现了东北人民不当亡国奴、 誓死保卫家乡、 争取民 族解放的战斗风貌, 揭示了 不前进即死亡 , 不斗 争即毁灭 的时代主题。 作者对于民族战争并没 有赋予廉价的∃ 乐观主义 % , 而是如 实地写出战争 的残酷性和艰难性, 并执着地探索 蕴藏在人民之 中的最终必然走向胜利的潜在因素 , 全书响彻着 英雄主义的强音。 [ 8] !生死场∀ 首先也是以时代性 和民族性的抗日话语为人注目的。胡风曾评价这 本书所写的是, 沦为奴隶的被剥削 被压迫被碾轧 的人民, 在生与死的界限上 辗转着, 挣扎着 , 或浴 血斗争着的现实和故事。 东北作家群 的乡土小说在显性的抗日话语 和阶级话语之下, 将社会批判、 文化批判与生命意 识的张扬融合在一起, 这种特点在 七月派 作家 的小说中也有呈现 , 如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 、 丘 东平的!火灾∀ 等。这两个流派的作家都是将启蒙 的思路与解放的历史主题相结合 , 发展并深化了 新文学的启蒙精神 , 突破了战时盛行的公式主义, 比 30 年代初期的无产阶级文学刚 兴起时出现的 乡土小说有更高的文学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