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论述题

合集下载

生化论述题(生化)

生化论述题(生化)

1.球状蛋白质的极性氨基酸残基在pH7的水溶液中一般位于蛋白质分子表面,但Ser、Thr、Asn和Gln这些极性氨基酸却常常位于球状蛋白质分子内部,为什么?⑴Ser、Thr 、Asn和Gln都有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⑵在pH7的水溶液中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参与内部氢键形成⑶它们的极性被氢键中和。

2.试述蛋白质两性解离的机制及其意义?⑴机制: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①蛋白质分子中有可解离的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以及侧链上的某些基团②解离程度和性质取决于蛋白质分子中酸、碱性基团的多少和两者的相对比例以及所处溶液的pH③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酸性基团的解离被抑制,蛋白质分子解离成正离子,带正电荷;反之,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蛋白质带负电荷⑵意义:①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电泳;层析等②临床检验用三氯醋酸等制备无蛋白血滤液③临床用牛奶解救误服重金属盐的患者。

3.运用所学生化知识阐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⑵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①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和功能也有相似之处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细微变化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活性⑶蛋白质一级结构并非是引起蛋白质高级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唯一因素。

蛋白质一级结构虽无变化,但如果出现错误折叠可引起疯牛病、老年痴呆等蛋白质构象病。

4.是疏水环境还是亲水环境更利于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形成?为什么?⑴疏水环境更利于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形成⑵稳定a-螺旋的力是氢键⑶在疏水环境中很少有极性基团⑷亲水环境中存在较多的极性分子或极性基团⑸极性分子或极性基团影响氢键的形成或稳定。

6.试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⑴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双链结构中,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而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结合。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形成三各氢键。

每个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互为互补链。

(生物化学)论述题

(生物化学)论述题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论述题2002第一章,蛋白质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及其应用如何?3.氨基酸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按侧链R基团分类的理由是什么?4.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有什么特点?5.何为蛋白质氨基酸?何为非蛋白质氨基酸?6.氨基酸有什么重要的理化性质?何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pK’值计算氨基酸的等电点?7.什么是肽键,氨基酸残基和肽单位,肽平面?举例说明。

8.说明谷幌甘肽的结构式特点及生理作用?9.L(+,—)GLY存在吗?构型与构象的概念及区别是什么?10。

何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研究一级结构的意义是什么?11。

何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a-Helix and B-pleated sheet?12。

何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以肌红蛋白为例说明之。

参与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有哪些?13。

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含义?比较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异同。

14。

蛋白质有哪些重要性质?何为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试述变性的特点和机理。

15。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章,核酸1.举例说明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简述DNA的种类和分布3.简述RNA的种类和分布4.DNA与RNA分子组成有什么差别?5.DNA分子大小与生物进化有什么关系?6.什么是稀有碱基?如何产生的?7.简述核苷酸的生理功能8.简述RNA与DNA的分离提取方法9.什么是DNA的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10 在温和碱性条件下为什么DNA比RNA稳定?11什么是Tm值?与DNA分子组成有什么关系?12什么是退火,DNA分子在什么温度下退火最好?13,DNA变性后其结构及理化特性有什么重要变化?14.什么是分子杂交?举例说明15为什么说DNA及RNA是两性分子?16 什么是Chargaff定则,有什么意义?17什么是DNA的一级结构?18 Watson—Crick DNA分子模型的特点是什么?19 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力是什么?20 B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有什么生物学意义?21什么是左旋DNA22 什么是超螺旋结构,正负超螺旋结构有什么不同?23.什么是拓扑异构酶?有什么生理功能?24.R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5简述RNA的二,三级结构26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rRNA有什么差别?27真核与原核生物的mRNA有什么差别?28简述核酸的生物学功能29简述Ti及TMV病毒的结构特点30计算题第五章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1.什么是生物氧化?有几种方式?2.什么是呼吸链?由那些成员组成?简述其结构特点及功能3.NADH和FANDH2的氢通过呼吸链时为什么能产生A TP4.什么是氧化磷酸化?什么是底物水平磷酸化,他们有什么区别?5.生物体内常见的高能分子有哪些?6.7.细胞色素b和c与a有什么不同?8.NADH是怎样进入线粒体的?9.A TP是怎样进入线粒体的?10.什么是末端氧化酶?植物中有那些末端氧化酶?11.磷氧比(p/o)表示什么含义?为什么苹果酸和琥珀酸的磷氧比不同?12.呼吸链受哪些阻抑剂阻抑13.一克分子葡萄糖在细胞中完全氧化为CO2和H2O时能量利用率是多少?14.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效率有多高?15.16.17.什么是能荷?能荷与代谢有什么关系?18.何谓氧化还原电势?简述它与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关系第六章脂类代谢1.植物体中甘油是怎样生成的?2,乙酰CoA羧化酶由哪些成分组成?3.乙酰CoA是怎样由线粒体中运出来的?4.什么物质可以抑制乙酰CoA羧化酶?5.脂肪酸合成酶包括哪些成员?6.什么是ACP?有什么生物功能?7.简述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途径(非线粒体途径)8.脂肪酸合成中的还原剂是什么?来自何处?NADH能否参与脂肪酸合成?9.动物细胞溶质中为什么不能合成16碳以上的脂肪酸?10. 18碳脂肪酸的合成在动物、植物中有什么差别?11.硫激酶和的功能有什么不同?12.三酰甘油是怎样通过线粒体膜的?13.脂酰-ACP是怎样转变为脂先CoA的?14.卵磷脂是怎样合成的?15.什么是β-氧化作用?在细胞什么部位进行?16.脂酰ACP硫脂酶与β-酮脂酰硫解酶的作用有什么差别?17.简述β-氧化作用与脂肪酶合成途径的差异?18.棕榈酸(15碳)进行β-19.什么是乙酸循环?有什么生理作用?20.什么是α-及β-氧化作用?21.什么是生物膜?膜中有哪些成分?什么是单位膜?简述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有哪些重要的功能?第七章含氮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部分)1.嘌呤与嘧啶由哪些化合物合成?2.3.简述IMP合成过程要点4,IMP怎样改变为AMP及CMP5,甲川四氢叶酸在核苷酸合成中的作用是什么?6.简述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7.尿核酸怎样改变为胞苷酸和脱氧胸嘧啶?8.9.10.在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中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什么?11.什么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2.13.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由什么重要性?第八章核酸的生物合成1.什么是中心法则?什么是遗传信息?2.什么是半保留复制?如何证明?有什么生物学意义?3.引物酶与经典的RNA聚合酶有什么不同?4.DNA聚合酶I有什么功能?受什么抑制?5.DNA聚合酶2由哪些亚基组成,各亚基的功能是什么?6.DNA聚合酶1.2.3的特点和功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7.原核与真核DNA连接酶的作用机理有何相同和差异?8.DNA生物合成酶需要哪些酶及因子参加?它们的功能是什么?9.什么是引物体?含有什么成分?10.什么是复制,领头链,随后链,岗其片断。

生化论述题

生化论述题

1. 什么是蛋白质变性?简单叙述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构象被破坏,失去其原有的性质和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当破坏了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甚至蛋白质的构象时,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析出,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

变性的蛋白质不一定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但变性蛋白质容易沉淀。

2.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答:在酶量恒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底物的浓度;底物浓度太低时,反应速度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加大底物浓度,反应速度缓慢,底物进一步增高,反应速度不在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最大反应速度,此时酶的活性中心被底物饱和。

3. 请简述一下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过程。

胞浆中生成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苹果酸-α-酮戊二酸转运体进入线粒体,又在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

NADH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2.5分子ATP。

线粒体内生成的草酰乙酸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生成天冬氨酸,后者经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运出线粒体再转变成草酰乙酸,继续进行穿梭。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组织中。

4. 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

糖酵解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途径之中须由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

这三步反应是:①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有2个反应组成,分别由丙酮酸所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②1,6-双磷酸果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由果糖双磷酸酶催化③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5.什么是乳酸循环?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肌肉特别是在缺氧收缩时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经血液运输到肝,在肝中进行经糖异生,再生成葡萄糖释入血液,可再回到肌肉,就构成乳酸循环。

乳酸循环的形成的是由肝脏和肌肉中的酶的特点所致。

植物生理生化简答题论述题集

植物生理生化简答题论述题集

1、种子萌发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一)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急剧吸水阶段—吸胀性吸水,吸水停顿阶段,胚根出现,大量吸水阶段—渗透性吸水(二)呼吸作用的变化:在吸水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进行无氧呼吸;吸水的第三阶段进行有氧呼吸,大量产生ATP。

(三)酶的变化1、酶原的活化:种子吸胀后立即出现,如:β-淀粉E。

2、重新合成:如α-淀粉E,两种途径:(1)活化长寿的mRNA →新蛋白质→新酶(2)新合成的mRNA→新蛋白质→新酶(四)储存物质的动员(五)含磷化合物的变化(六)植物激素的变化:ABA等抑制剂下降,IAA、GA、CTK增多2、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间接影响:(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2)光合作用转化的化学能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3)加速蒸腾,促进有机物运输。

直接影响:①光抑制茎的生长:a、光照使自由IAA转变为结合态IAA。

b、光照提高IAA氧化E 活性,加速IAA的分解。

②光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光可能促进根内形成ABA,或增加ABA活性。

③光形态建成(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与分化的过程)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根冠比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相关性:植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现象。

(一)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相关1、相互依赖—有机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交流“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根供给地上部生长所需的水分、矿物质、少量有机物、CTK和生物碱等。

而地上部供给根生长所需的糖类、维生素、生长素等2、相互制约—对水分、营养的争夺影响根冠比的因素:(1)水分:土壤缺水R/T 增;水分充足R/T减(2)矿物质N多,R/T减;缺N,R/T 增;P、K充足,R/T增;(3)温度较低温度时,R/T增4、高山上的树木为何比平地的矮小?高山上云雾稀薄,光照较强,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较贫瘠;气温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

5、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向光性最有效的光是什么光?感受光刺激的受体是什么?答:向光性:指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

生物化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生物化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1、从以下几方面对蛋白质及DNA进行比较:①分子组成;②一、二级结构;③主要生理功能答:1.分子组成相同点:都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不同点: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2.一、二级结构相同点:都含有一、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排列顺序。

蛋白质二级结构: 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键的局部空间结构DNA一级结构:碱基序列。

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不同点:蛋白质还含有三、四级结构DNA有超螺旋结构3.主要生理功能蛋白质:生理功能多种多样,具有催化作用,代谢调控功能;物质转运功能;运动功能;抗体具有免疫功能;凝血功能;调节血液酸碱平衡功能等等。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并为基因复制和转录提供了模板,用来保持生物体系遗传的相对稳定性;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联系:DNA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①DNA是平行反向、右手螺旋结构。

②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

③遵守碱基互补原则:T—A G—C○4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3、什么是酶?酶与一般催化剂有何区别?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区别:1高效性2特异性。

3可调节性4不稳定性。

4、磺胺是抗菌药物,试述磺胺抗菌的机理抑制剂和酶的底物在结构上相似,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形成中间底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属于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结合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二氢叶酸以至于四氢叶酸合成,干扰一碳单位代谢,进而干扰核酸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5、人体生成ATP的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1、氧化磷酸化(偶联磷酸化)例: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是机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生化复习简答题与论述题

生化复习简答题与论述题

生化复习简答题与论述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一章1.何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其实质是什么答: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构象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实质是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何谓分子伴侣它在蛋白质分子折叠中有何作用答:分子伴侣:是指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它在蛋白质分子折叠中的作用是:(1)可逆地与未折叠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随后松开,如此重复进行可防止错误的聚集发生,使肽链正确折叠;(2)可与错误聚集的肽段结合,使之解聚后,再诱导其正确折叠;(3)在蛋白质分子折叠过程中指导二硫键正确配对。

3.试述蛋白质等电点与溶液的pH和电泳行为的相互关系。

答:PI>PH时,蛋白质带净正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阴极移动;PI<PH时,蛋白质带净负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阳极移动;PI=PH是,蛋白质净电荷为零,电泳时,蛋白质不移动。

4.试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实际应用答:蛋白质的变性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第一方面利用变性:(1)临床上可以进行乙醇、煮沸、高压、紫外线照射等消毒杀菌;(2)临床化验室进行加热凝固反应检查尿中蛋白质;(3)日常生活中将蛋白质煮熟食用,便于消化。

第二方面防止变性:当制备保存蛋白质制剂(如酶、疫苗、免疫血清等)过程中,则应避免蛋白质变性,以防止失去活性。

第三方面取代变性:乳品解毒(用于急救重金属中毒)。

第二章1.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答:(1)RNA有三种:mRNA、tRANA、rRNA;(2)各种RNA的生物学作用:①m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含有DNA的遗传信息,从5’-末端起的第一个AUG开始,每三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模板。

生化论述题

生化论述题

生化论述题生化论述题1、现有两支试管,有一支装有一种DNA溶液,另外一支装有一种RNA溶液,请根据核酸的理化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对二者进行鉴别,并对相关的核酸理化性质进行解释(可使用的设备和试剂: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蒸馏水,移液器,试管)。

题解:1)通过加热后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升高的是DNA,吸光度基本不变的是RNA。

2)DNA和RNA的结构上的不同,DNA为双链双螺旋结构,RNA为单链。

3) DNA双链之间通过硷基之间的氢键相连接,加热会破坏氢键,暴露出硷基,260nm吸光度增加。

2、凝血因子II,VII, IX和X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γ-羧化酶参与了催化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过程.维生素K对γ-羧化酶的催化活性是必需的.所以临床上,为防止手术中及术后出血过多,常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K,对促进病人的凝血功能有明显效果.请结合酶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题解:1)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共同组成全酶,单独存在无活性,γ-羧化酶是一个结合酶,只有辅助因子维生素K存在的情况下,酶才具有活性。

2) 酶的辅助因子分为辅酶和辅基,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疏松;辅基和酶蛋白结合紧密。

3、举例论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关联。

每一种蛋白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也具有特定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其构象及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特定的空间构象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中肽链和侧链R基团形成的次级键来维持,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多肽链一旦被合成后,即可根据一级结构的特点自然折叠和盘曲,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

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基本构象及功能也相似,例如,不同种属的生物体分离出来的同一功能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只有极少的差别,而且在系统发生上进化位置相距愈近的差异愈小。

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中,参与功能活性部位的残基或处于特定构象关键部位的残基,即使在整个分子中发生一个残基的异常,那么该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生化论述题缩印版

生化论述题缩印版

1. 试述蛋白质等电点与溶液的PH 和电泳行为的相互关系? 答:PI>PH 时,蛋白质带净正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阴极移动; PI<PH 时,蛋白质带净负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阳极移动; PI=PH 时,蛋白质净电荷为0,电泳时,蛋白质不移动。

2.叙述B-DNA 双螺旋结构的要点?答:(1)DNA 是一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亲水性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疏水性碱基位于双链的内侧;(2)DNA 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3)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共同维系,纵向的稳定性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碱基堆积力维系。

3.试述真核生物mRNA 的结构特点?答:(1)大多数的真核mRNA 在5’-端以7-甲基鸟嘌呤及三磷酸鸟苷为分子的起始结构,这种结构称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mRNA 作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 的结合,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 的稳定性。

(2)在真核mRNA 的3’末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酸结构,通常称为多聚A 尾;一般由十个至一百几十个腺苷酸连接而成;因为在基因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结构,因此认为他是在RNA 生成后才加进去的;随着mRNA 存在的时间延续,这段聚A 尾巴慢慢变短;因此,目前认为这种3’-末端结构可能与mRNA 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及mRNA 的稳定性有关。

答:(1)ADP 的调节: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 水平调节;A TP 利用增多时,ADP 浓度增高,转运到线粒体加速氧化磷酸化的进行,反之亦然。

(2)抑制剂:①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某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②解偶联剂:使物质氧化与ADP 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③其他抑制剂。

(3)甲状腺激素:加速A TP 分解,促进氧化磷酸化进行。

6.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是如何排列的,并说明氧化磷酸的偶联部位?答:(1)NADH 氧化呼吸链:NADH →FMN →CoQ →Cyt b →Cyt c1→Cyt c →Cyt aa3→O2。

生化论述题总编

生化论述题总编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1.简述蛋白质的一至四级结构定义及维持的力一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维持的力为肽键,二硫键。

二级结构:蛋白质中多肽链主链的局部空间构象,即蛋白质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排列位置,不涉及氨基酸碱基侧链的构象,维持的力为氢键。

三级结构:整条多肽链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其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四级结构:蛋白质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维持的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盐键)也参与其中。

2、以血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并解释协同效应与变构效应?血红蛋白分子具有四级结构,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1、血红蛋白含有血红素辅基,由4个吡咯环通过4个甲炔基相连成一个环形,亚铁离子居于环中央。

亚铁离子有6个配位键,其中4个与吡咯环的N配位结合,1个配位键与血红蛋白结合,氧则与亚铁离子可逆的结合形成第6个配位键。

2、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影响着与氧的结合能力,血红蛋白能够可逆的结合氧,但血红蛋白各亚基与氧的结合存在着正协同效应。

3、血红蛋白的空间构象改变也会引起疾病,如疯牛病。

协同效应: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变构效应:配体与蛋白质结合后引起亚基构象变化的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3.何为蛋白质的变性?有哪些特征?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高温、高压、电离辐射、超声波、紫外线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等。

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少数变性程度较低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复性。

实质: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被破坏,而一级结构不改变。

变性后,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4. 比较蛋白质α-螺旋与DNA双螺旋的结构蛋白质α螺旋:1、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作右手螺旋上升2、AA侧链伸向螺旋外侧3、每个肽键N-H与第四个肽键的C=O形成氢键,氢键方向与螺旋长轴基本平行4、每3.6个AA残基螺旋上升一周,螺距为0.54nm。

生化论述题汇总

生化论述题汇总

步阐述。

答:关系主要:(1)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可进入糖的磷酸戊糖途径,而磷酸戊糖途径的产物可 通过基因转移后进入糖酵解途径。

如 ,糖酵解的中间产物 6-磷酸葡萄糖。

(2) 糖酵解途径合成的丙酮酸课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氧化, 生产乙酰CoA 进行三羧酸循环 和氧化磷酸化。

(3) 糖原分解产物葡萄糖课做为糖原合成原料,糖异生产物葡萄糖是糖酵解的底物,它们 之间是相互抑制,促进协调的。

(4) 糖异生与糖酵解的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反应,只有少数不可逆的反应需要各自特定 的关键酶催化转化,(5)糖的有氧氧化抑制乳酸酵解。

综上所述,糖的各种代谢途径相互作用,使机体的糖代谢处于平衡状态。

关键酶及代谢调节方式主要有: (1)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为 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和己糖激酶,主要通过别构调节和共价调节来进行调节的。

①6-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构激活剂有:AMP;ADP;F-1,6-2P;F-2,6-2P 。

别构抑制剂为柠檬酸, ATP (高浓度)。

6-磷酸果糖激 酶-2( PFK-2 )可在激素作用下以共价修饰的方式调节酶活性来调节F-2,6-2P 。

②丙酮酸激酶的别构激活剂为1,6-双磷酸果糖,别构抑制剂为 ATP 、丙氨酸。

依赖CAMP 的蛋白激酶 和依赖Ca+,钙调蛋白的蛋白激酶可使丙酮酸激酶磷酸化失活。

③己糖激酶受到 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和长链脂肪 CoA 的别构抑制。

(2)糖有氧氧化关键酶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有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

别构激活剂为:AMP ,ADP ,NAD+ ;抑制剂为:乙酰 CoA ,NADH ,ATP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可被 激素调节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调节其活性。

(3) 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是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受 NADPH/NADP+比值调节,比值升 高,抑制;比值降低,激活。

(4 )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和糖原磷酸化酶。

糖原合酶受共价修饰和别 构调节,激活剂为 ATP ,6-磷酸葡萄糖,抑制剂为 AMP 。

生物化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生物化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1、从以下几方面对蛋白质及DNA进行比较:①分子组成;②一、二级结构;③主要生理功能答:1.分子组成相同点:都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不同点: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2.一、二级结构相同点:都含有一、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排列顺序。

蛋白质二级结构: 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键的局部空间结构DNA一级结构:碱基序列。

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不同点:蛋白质还含有三、四级结构DNA有超螺旋结构3.主要生理功能蛋白质:生理功能多种多样,具有催化作用,代谢调控功能;物质转运功能;运动功能;抗体具有免疫功能;凝血功能;调节血液酸碱平衡功能等等。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并为基因复制和转录提供了模板,用来保持生物体系遗传的相对稳定性;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联系:DNA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①DNA是平行反向、右手螺旋结构。

②脱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

③遵守碱基互补原则:T—A G—C○4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横向靠两条链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3、什么是酶?酶与一般催化剂有何区别?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区别:1高效性2特异性。

3可调节性4不稳定性。

4、磺胺是抗菌药物,试述磺胺抗菌的机理抑制剂和酶的底物在结构上相似,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形成中间底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属于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结合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二氢叶酸以至于四氢叶酸合成,干扰一碳单位代谢,进而干扰核酸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5、人体生成ATP的方式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1、氧化磷酸化(偶联磷酸化)例: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是机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生化试题及答案

生化试题及答案

生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化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所特有的?A. 氢键B. 疏水作用C. 离子键D. 共价键答案:D2. 在酶促反应中,下列哪个参数会随着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 反应速率B. 米氏常数C. 酶的最大活性D. 酶的亲和力答案:A3. 核酸分子的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DNA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B. RNA可以作为DNA复制的引物C. DNA聚合酶只能在5'到3'方向合成新的DNA链D. RNA聚合酶需要一个DNA模板答案:C4.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糖酵解产生丙酮酸B. 柠檬酸循环产生NADH和FADH2C. 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基质中D. 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A. 脂肪酸合成酶B. 乙酰辅酶A羧化酶C. 脂肪酸羧化酶D. 脂肪酸酰基转移酶答案:C二、填空题1. 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___________ 是连接DNA上的遗传信息和mRNA的桥梁。

答案:RNA聚合酶2.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部分组成。

答案:大亚基,小亚基3.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 阶段。

答案:S期4. 细胞色素P450是一类重要的酶,主要参与___________ 反应。

答案:羟化5. 在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中,每次循环会释放一个___________ 单位的乙酰辅酶A。

答案:二碳三、简答题1. 简述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核糖体是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复杂结构,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它包含两个亚基,大亚基和小亚基,这两个亚基在翻译过程中结合形成功能性的核糖体。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mRNA上的遗传密码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蛋白质。

2. 描述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酶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生化论述题(生化)

生化论述题(生化)

1.球状蛋白质的极性氨基酸残基在pH7的水溶液中一般位于蛋白质分子表面,但Ser、Thr、Asn和Gln这些极性氨基酸却常常位于球状蛋白质分子内部,为什么?⑴Ser、Thr 、Asn和Gln都有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⑵在pH7的水溶液中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参与内部氢键形成⑶它们的极性被氢键中和。

2.试述蛋白质两性解离的机制及其意义?⑴机制: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①蛋白质分子中有可解离的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以及侧链上的某些基团②解离程度和性质取决于蛋白质分子中酸、碱性基团的多少和两者的相对比例以及所处溶液的pH③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酸性基团的解离被抑制,蛋白质分子解离成正离子,带正电荷;反之,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蛋白质带负电荷⑵意义:①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电泳;层析等②临床检验用三氯醋酸等制备无蛋白血滤液③临床用牛奶解救误服重金属盐的患者。

3.运用所学生化知识阐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⑵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①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和功能也有相似之处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细微变化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活性⑶蛋白质一级结构并非是引起蛋白质高级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唯一因素。

蛋白质一级结构虽无变化,但如果出现错误折叠可引起疯牛病、老年痴呆等蛋白质构象病。

4.是疏水环境还是亲水环境更利于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形成?为什么?⑴疏水环境更利于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形成⑵稳定a-螺旋的力是氢键⑶在疏水环境中很少有极性基团⑷亲水环境中存在较多的极性分子或极性基团⑸极性分子或极性基团影响氢键的形成或稳定。

6.试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⑴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双链结构中,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而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结合。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形成三各氢键。

每个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互为互补链。

生化试题答案

生化试题答案

生化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化过程中,下列哪项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蛋白质合成D. 核酸代谢答案:B2.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其结构中的哪个部分?A. 活性中心B. 辅基C. 亚基D. 底物结合位点答案:A3.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运输氨基酸B. 提供能量C. 催化肽键形成D. 指导蛋白质折叠答案:A4.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在哪里?A. 细胞核B. 内质网C. 线粒体D. 核糖体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A. 乙酰辅酶AB. 丙酮酸C. 还原型NADHD. 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二、填空题1. 细胞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_,在有氧条件下是氧气,在无氧条件下可能是其他物质如硫化氢等。

答案:氧气2.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________酶催化的,该反应的产物是柠檬酸。

答案:柠檬酸合成酶3. 在DNA复制过程中,负责解开双链DNA的酶是________。

答案:解旋酶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其________的线性排列顺序。

答案:氨基酸5.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每次延长碳链需要消耗一个分子的________。

答案:丙二酸单酰辅酶A三、简答题1. 简述酶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酶的动力学特性通常通过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来描述,包括最大速率(Vmax)和Michaelis常数(Km)。

Vmax表示在饱和底物浓度下酶催化反应的最大速率,Km则是底物浓度在Vmax一半时的值。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底物亲和力以及可能存在的抑制剂或激活剂等。

2. 描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细胞中的功能。

答: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构成的半透膜,其中嵌入有多种蛋白质。

磷脂双层的疏水尾部朝向内部,亲水头部朝向细胞内外环境。

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稳定性、选择性物质输送(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信号传导(通过受体蛋白)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

植物生理生化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版

植物生理生化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版

名词解释:1.解偶联剂:接触电子传递与磷酸化偶联作用的化合物。

2.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

3.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4.第一信使:指细胞间或胞外信号分子,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初级信号,包括来自胞外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刺激信号。

5.交叉适应:交叉适应性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同种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G蛋白:由异源三聚体蛋白,具有GTP结合蛋白与GTP水解酶的活性,自身的活化和非活化作为一种分子开关,将膜外的信号转换为膜内信号并进一步放大信号。

7.操纵子:编码一组在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几个结构基因,与共同的控制位点组成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

8.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9.酮体: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进行正常分解代谢所生成的特殊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极少量的丙酮。

10.第二信使:称次级信使,是指细胞感受胞外环境信号和胞间信号后产生的胞内信号分子,从而将细胞外信息转换为细胞内信息。

简答题:1.俗话说:“根深叶茂,叶多根好”,你认为这话有何道理?(5分)答: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

(1)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

(2)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质、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CTK、GA与ABA)、氨基酸等。

(3)地下部分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

2.试述爱尔兰人H.H.Dixon提出的解释水分长距离运输的学说。

答:也称“内聚力学说”,这是用来解释为什么蒸腾作用产生的强大拉力把导管中的水往上拉,而导管中的水柱可以克服重力的影响而不中断。

简答题与论述题生化

简答题与论述题生化

1.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及其结构特征是什么?D:主要形式有α-螺旋和β-折叠。

①α-螺旋结构特征:多肽链围绕中心轴盘成右手螺旋;螺旋一圈含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肽键N-H和第四个肽键的羰基氧形成氢键维持稳定。

②β-折叠的结构特征:多肽链主链伸展成锯齿状结构;若干肽段的锯齿状结构平行排列;相邻锯齿肽段间形成氢键维持稳定。

2.什么是酶原激活?举例说明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D:①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有活性的酶。

②意义(生理):避免细胞内产生的蛋白酶进行自身消化,使酶在特定部位发挥作用,保证代谢正常进行;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

3.详述三羧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D:①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的最终代谢通路;4次脱氢反应,3次由NAD+接受即3NAD+→3(NADH+H+),经NADH电子传递链氧化为H2O,产生2.5×3=7.5分子ATP,加上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一个高能酸键,共生成10个ATP。

②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通路;例如糖转变为脂肪,乙酰CoA由线粒体转移至细胞液需先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至胞浆,然后再裂解为乙酰CoA。

4.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D:①产生磷酸戊糖为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

②产生NADPH+H+:可为体内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提供氢;GSSG→2GSH,NADPH+H+→NADP+。

③羟化酶的辅酶。

5.说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方法及类型。

D:①电泳法: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CM。

②超速离心法:HDL,LDL,VLDL,CM。

6.血氨的来源和去路有哪些?D:来源:①aa脱氨基作用②肠道吸收③肾小管上皮细胞中Gln水解。

去路:①肝中合成尿素②合成Gln③用于合成非必需aa和其他含氮化合物④肾小管分泌NH3.7.简述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图8.从下列几个方面比较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异同。

(原料、模版、主要酶及因子、产物、产物生成方向、方式、配对关系、加工过程、进行部位)D:复制:dNTP,DDDP,拓扑异构酶;DNA 的两条链;解螺旋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引物酶,连接酶等;子代DNA;5’-3’;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A-T,G-C;无;细胞核。

生化论述题(10道)别班资料

生化论述题(10道)别班资料

1、论述各糖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关键酶及代谢调节的方式糖的分解代谢分为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2种:缺氧状态下进行糖酵解生成乳酸,氧气充足状态下进行有氧氧化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

此外葡萄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分解代谢。

葡萄糖也可经合成代谢合成糖原,储存于肝或肌组织。

有些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还可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

糖酵解是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有氧氧化是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伴有能量释放的过程。

为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分3个阶段:①糖酵解生成丙酮酸;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③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

磷酸戊糖途径是不依赖于有氧或无氧的葡萄糖分解途径,分两个阶段:氧化阶段——产生NADPH2、CO2和磷酸戊糖;非氧化阶段——包括一系列的基因转移。

糖异生是指从非糖物质(甘油、乳酸、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糖异生途径则是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各糖代谢途径相互联系如下:三个交汇点:第一个交汇点:6-磷酸葡萄糖第二个交汇点:3-磷酸甘油醛第三个交汇点:丙酮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糖酵解途径关键酶: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Ⅰ、丙酮酸激酶有氧氧化关键酶: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Ⅰ、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为糖原合酶和磷酸化酶。

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为: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③代谢调节方式:糖酵解: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G-6-P 反馈抑制、长链CoA 变构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Ⅰ:变构抑制剂为柠檬酸、高浓度ATP ;变构激活剂为AMP 、ADP 、F-1,6-P 、F-2,6-P ;共价修饰丙酮酸激酶:变构抑制剂为ATP ;变构激活剂为F-1,6-P ;共价修饰为蛋白激酶A (PKA )、钙调蛋白(CaM )有氧氧化:除上述外还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变构抑制剂为乙酰CoA 、NADH 、ATP ;变构激活剂为AMP 、ADP 、NAD+2.试述糖酵解、有氧代谢和糖异生等代谢过程的生理意义,并结合短期饥饿和长期饥饿状态给予进一步论述。

生化试题及答案

生化试题及答案

生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蛋白质的功能?A. 结构物质B. 催化作用B. 运输作用D. 信号传递2.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A. 糖蛋白B. 磷脂双分子层C. 核酸D. 多糖3.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中,酶的活性部位与底物结合,形成什么?A. 酶-底物复合物B. 酶-产物复合物C. 酶-辅酶复合物D. 酶-辅基复合物4.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KD. 维生素C5. 细胞呼吸过程中,哪一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A. 糖酵解B. 丙酮酸氧化脱羧C. 电子传递链D. 柠檬酸循环6.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哪种酶?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RNA聚合酶D. 限制性内切酶7. 以下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 甘氨酸B. 丙氨酸C. 赖氨酸D. 丝氨酸8. 细胞周期中,G1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DNA复制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裂D. 准备进入M期9.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合成蛋白质B. 合成核酸C. 合成多糖D. 合成脂质10. 以下哪种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素D. 性激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12.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_________的特性。

13.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高约_________倍。

14. 细胞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__。

15. 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6. 细胞周期中,S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17.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共有_________种。

18.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

19. 脂质体是一种由_________构成的球形小囊。

20. 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___。

生化简答题及论述题

生化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1、请描述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两条反平行链,右手螺旋;碱基在链内侧,戊糖磷酸在外侧,碱基垂直于螺旋轴,碱基与糖垂直。

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螺距3.4nm。

碱基互补配对,一个A对应一个T,一个G对应一个C。

2、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离子以及一些有机小分子对酶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影响?2、(1)通过结合底物为反应定向。

(2)通过可逆地改变金属离子的氧化态调节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静电效应稳定或屏蔽负电荷。

(4)作为辅酶或者辅基起到电子或原子的传递作用。

3、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的可能因素有哪些?3、(1)温度升高(2)酸碱变化(3)有机溶剂或重金属离子4、试比较酶的变性与失活有什么异同4、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所以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即在高温、过强的酸、碱环境下会发生组成或是结构的改变,这就是变性。

由于组成或者结构改变,酶的功能也会受到破坏。

酶的变性往往是不可逆的。

当温度或者酸碱度达到一个程度时,酶的活性持续下降,当把条件恢复到初始状态时,酶活并没有恢复,这说明酶已失活。

但是酶的结构或组成没有发生改变。

在经过特殊处理后,酶活能够得到恢复。

5、试列举五种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5、渗透压法、化学组成法、沉降分析法、凝胶过滤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6、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形式?6、蛋白质主链的折叠产生由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构象,成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β突起以及无规则卷曲。

7、什么是抗体?简述其结构特点(可用简图表示)7、机体是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

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

8、简述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8、分配柱层析、纸层析、离子交换层析、薄层层析等,具体见书151到153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试述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存在形式及排列顺序。

呼吸链的组成部分包括NADH、黄素蛋白、CoQ、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体系。

大部分成员以复合体的形式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CoQ和Cytc游离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FAD (FeS) ↓NADH →FP1(FMN)→CoQ→Cyt b→Cyt c1 →Cyt c→Cyt aa 3 →O2 (FeS)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如何影响酶促反应速度?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激活剂、抑制剂等。

如温度:高温变性、低温抑制、最适温度;最适pH,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成米氏方程关系;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成正比;抑制剂可抑制酶促反应速度,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激活剂可激活酶活性等。

三、机体剧烈运动后肌肉出现酸痛的生化机制是什么?休息一段时间后,酸痛会自然消失,解释其原因。

(1)当机体剧烈运动时:1肌肉局部血流相对不足,氧气缺乏,葡萄糖在缺氧条件下主要通过糖酵解提供能量,而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导致肌肉内乳酸过多;2肌肉内ATP含量很低,肌收缩几秒中即可耗尽,这时即使氧不缺乏,但因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比糖酵解长。

来不及满足需要,而通过糖酵解则可迅速产生ATP。

由于糖酵解过程加强,肌肉内产生乳酸过多,导致肌肉出现酸痛。

(2)机体剧烈运动时,通过糖酵解过程在肌肉内产生大量乳酸。

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进入血中运输至肝脏,在肝内乳酸异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弥散入血,释入血中的葡萄糖又被肌肉摄取利用,构成的循环过程称为乳酸循环。

休息一段时间后,肌肉内的乳酸通过乳酸循环逐渐被利用,故酸痛会自然消失。

四、什么是β-氧化,脂肪酸B氧化的具体过程是什么??1mol硬脂酸(十八碳酸)彻底氧化可净产生多少molATP?(1)β氧化是代谢氧化的一个长链脂肪酸通过连续周期的反应在每一步的脂肪酸是缩短形成含两个原子碎片移除乙酰辅酶A (2)过程: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β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新的脂酰CoA。

第一步脱氢(dehydrogenation)反应由脂酰CoA脱氢酶活化,辅基为FAD,脂酰CoA在α和β碳原子上各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具有反式双键的α,β-烯脂肪酰辅酶A。

第二步加水(hydration)反应由烯酰CoA水合酶催化,生成具有L-构型的β-羟脂酰CoA。

第三步脱氢反应是在β-羟脂肪酰CoA脱饴酶(辅酶为NAD+)催化下,β-羟脂肪酰CoA脱氢生成β酮脂酰CoA。

第四步硫解(thiolysis)反应由β-酮硫解酶催化,β-酮酯酰CoA在α和β碳原子之间断链,加上一分子辅酶A生成乙酰CoA 和一个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上述四步反应与TCA循环中由琥珀酸经延胡索酸、苹果酸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相似,只是β-氧化的第四步反应是硫解,而草酰乙酸的下一步反应是与乙酰CoA缩合生成柠檬酸。

长链脂酰CoA经上面一次循环,碳链减少两个碳原子,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多次重复上面的循环,就会逐步生成乙酰CoA。

(3) 1mol硬脂酸共18碳,经历β氧化8次,每一次生成1molNADH和1molFADH2,产生乙酰辅酶A9mol,每个乙酰辅酶A经过TCA循环生成NADH3mol,FADH21mol,GTP1mol。

如果计氧化磷酸化中1molNADH生成3molATP,1molFADH2生成2molATP,则每次β氧化生成ATP5个,每个乙酰辅酶A完全分解生成ATP12个所以1mol硬脂酸分解共生成ATP 5*8+9*12=148mol每个脂肪酸活化需消耗ATP2个所以最终生成ATP146mol五、阐述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如下。

①mRNA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

②tRNA既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又能转运活化的氨基酸。

③r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④20种编码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

⑤酶及蛋白质因子: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酰-tRNA的生成;转肽酶催化肽键的生成;还有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及终止因子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⑥其他:ATP、GTP供能;还需Mg 2+ 、K + 等。

六、以原核生物为例阐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mRNA中含有从DNA中转录得到的遗传信息,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

mRNA的编码区每3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编码多肤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核糖体是rRNA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tRNA既能识别mRNA分子上的遗传密码,又能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按mRNA序列的指示,将氨基酸逐个携带进入核糖体,以合成多肽链。

起始因子参与蛋白质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每加入一个氨基酸并完成连接后,肽酰-tRNA都要从A位移至P位,核糖体与mRNA 相对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并放出游离的tRNA,这个过程需要延长因子EF-G和GTP。

终止因子识别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终止肽链的合成并释放出肽链。

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

氨基酸必须通过活化,并经tRNA搬运,才能按照mRNA中的密码有序连接。

核糖体循环过程中,mRNA上信息的阅读是沿5'→3'方向进行,多肽链合成自氨基端开始。

一条多肽链在核糖体上的酶促合成是一个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分为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

七、试从分子组成、结构、细胞内的分布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列表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分子组分:1. DNA的碱基为A、G、C、T, 而RNA为A、G、C、U; 2.DAN的戊糖: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分子结构:DAN大多数为双螺旋, RNA为单链局部双螺旋(茎环结构) 细胞内分布:DNA大多分布核内, RNA大多数在胞浆生八、试述肝昏迷的发病机制。

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增高,称为高氨血症。

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脑中的α-酮戊二酸经还原氨基化而合成谷氨酸,氨还可进一步与脑中的谷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

这两步反应需消耗NADH+H+和ATP,并且使脑细胞中的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产生昏迷,这是肝昏迷氨中毒学说的基础。

另一方面,酪氨酸脱羧基生成酪胺,苯丙氨酸脱羧基生成苯乙胺,酪胺和苯乙胺若不能在肝内分解而进入脑组织,则可分别经β-羟化而形成β-羟酪胺(鱆胺)和苯乙醇胺。

它们的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类似,称为假神经递质。

假神经递质增多,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儿茶酚胺,但它们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可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这可能与肝昏迷有关。

九、试述体内氨基酸代谢库。

来源: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入血;②组织蛋白质分解;③体内含成非必需氨基酸。

去路:①分解代谢(主要是脱氨基作用,其次为脱羧基作用);②合成蛋白质;③转变成其他含氮化合物,如嘌呤、嘧啶等十、阐述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

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

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

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 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十一、火锅店老板刘某,男,55岁,已婚,身体肥胖(身高1.70m,体重约80kg)。

6个月前开始自觉口渴、每日饮水量达 20杯(约 4000ml)。

多尿,每日15次左右,且尿量较多。

多食,日进主食由原来约 300g增至600g。

伴乏力、消瘦,体重减约 4kg/月。

近日自感严重乏力,不能从事正常工作,故在家人的陪伴下前来就诊。

实验室检查结果为:1.血糖:空腹血糖10.8mmol/L,2.尿常规:糖(+),酮体(-),蛋白(-),隐血(-),尿比重 1.020。

问题1,根据所给情况,判断刘某可能为何种疾病?说明你的依据。

问题2,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问题3,什么是酮体?酮体生成和利用的特点及生理意义是什么?(1)糖尿病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浓度应该在 3.9-6.0mmol/L,不过血糖在 2.8-3.9mmol/L之间属于血糖偏低,不算低血糖,低于2.8mmol/L才属于低血糖。

血糖在6.0-7.0mmol/L之间属于血糖偏高,不属于糖尿病,达到或者超过7.0mmol/L,属于糖尿病。

(2)当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摄取和氧化葡萄糖,同时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与储存,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释放,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当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还可促使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促进脂肪分解,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较低时,也会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这3种激素,至于神经调节比较复杂,一般不要求的。

(比如说胰岛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刺激又右侧迷走神经,既可通过M受体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也可通过刺激胃肠激素释放而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3)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3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酮体的生成:在肝脏的线粒体中,经关键酶3-羟-3-甲基戊二酰CoA(HMG-CoA)合成酶催化,可从合成原料乙酰CoA生成酮体,其反应过程是: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HMG-CoA→乙酰乙酸。

(2)酮体的利用:心、肾、脑和骨骼肌的线粒体含有琥珀酰COA转硫酶和乙酰乙酸COA硫解酶,前者能将乙酰乙酸变成乙酰乙酰CoA,再由后者使乙酰乙酰CoA硫解,生成2分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肾、心和脑的线粒体还含有乙酰乙酰硫激酶,可直接活化乙酰乙酸并消耗2分子ATP,生成乙酰乙酰CoA,继由硫解酶催化,硫解成2分子乙酰CoA。

肝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可利用酮体。

生理意义:①正常情况下,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形式之一。

酮体溶于水,分子小。

能通过血脑屏障和肌肉毛细血管壁,易被肝外组织充分利用。

②在长期饥饿或患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产生的大量酮体将为心、脑等重要器官提供必需的能源。

此时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心、脑等器官也会应激利用酮体氧化分解供能。

③如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将导致血中酮体升高和酮症酸中毒,酮体大量随尿排出,称为酮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