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现状与进展

新疆建工医院(830002)陈平虎马倩唐晓丽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西医将其分为两型即A型及B型,国人大多为B型萎缩性胃炎。本病十分常见,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新近的研究已证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绝大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病因之一。全国第五届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上把CAG的中医病名拟为”胃痞”,多采用对症治疗。多数学者认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表明CAG病变能够逆转。WHO将C 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根据萎缩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内对CAG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及病因病机

早在1993年就有人对2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虚实证进行了多方面临床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虚证表现为:胃酸分泌功能、造血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合成代谢功能减弱。实证表现为: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体液免疫功能亢进,血液呈高粘、浓、凝、聚状态,分解代谢增强,其中气滞血瘀型较气滞型胃粘膜的萎缩

程度重,血沉快;胃酸分泌功能表现热郁<湿热<湿阻。虚实证之间关系以虚证为本,实证为标;本虚导致标实,标实加重本虚;虚愈甚,实愈重。

据报道1999年于氏用胃炎合剂(由黄芪、党参、白术、砂仁、广木香、沙参、麦冬、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红藤、丹参、丹皮)对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的保护进行研究,模型组:每日给于生理盐水20/kg,灌胃;胃炎合剂大、小剂量组分别给于胃炎合剂20/kg 、20/kg 灌胃;对照组:给于三九胃泰冲剂20/kg 灌胃;正常对照组:正常喂食。均连续给药60天,结果正常组除偶见炎性细胞侵热润外,无其他病理学改变,而模型组和各药物治疗组均有腺体减少、粘膜变薄和间质增生现象,各药物治疗组其病理改变程度和发生率低于模型组,对其有改善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内因(饮食、情志、素体)、外因(感受邪毒),通常二者兼具。病机或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最终虚实夹杂,其虚主要为胃阴不足,脾气(阳)虚弱;其实主要为湿浊、郁热、血瘀阻络、肝郁气滞等。初期以实为主,后期以虚为主。以胃为病变中心,共同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除胃之外,与脾、肝、胆、肾均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以正虚为本,包括气虚、阳虚和阴虚三种基本病变。三种基本病变往往互相交错,表现为气阳虚、气阴虚、阴阳两虚等正虚类型。另一方面,本病还可能存在湿浊、宿食、瘀血、火热、水饮、气滞等邪气因素,使其病变呈现较为复杂的状况。刘启泉[1]等认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润是CAG最基本的

病机,导致胃失润降的因素不外气(气机郁滞)、血(瘀血停滞)、湿(湿浊中阻)、热(热毒蕴结)、虚(阴液亏虚)五种。蔡春江等[2]认为CAG病因不外有三:饮食不节或不洁;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或受外邪。三者皆可使胃腑损伤,胃气不行,胃失和降,脾亦不运,脾胃气机壅滞,日久则见气滞、血瘀、湿阻、浊聚、食积、痰结、郁火诸症,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浊、毒之邪。毒和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一种CAG形成和发展中的致病因素。CAG以津液阴血耗伤为本,浊毒内壅,气滞络阻,胃失和降为标,而浊毒为害乃病机关键。洪文旭[3]总结董老治疗胃肠病的经验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是一虚二实,虚指脾气虚弱、胃阴不足;实指胃气壅滞、湿热中阻、胃热内蕴、胃络瘀阻,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特征。李映淮[4]认为CAG本为脾胃虚弱,标系瘀燥湿毒。李胜[5]认为本病病变在脾胃,但与肾关系极为密切,“脾阳根于肾阳”,“肾为胃关,其脉系于舌,气不交于阳明则脉缓”;“哕之标在胃,哕之本在肾”,脾阳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与激化,肾阴又有濡润脾胃阴液的功能。其病在胃而根在肾。邱余新[6]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瘀血阻络,虚实并存,寒热交错。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等致脾胃损伤,气机阻滞。邱志楠等人对172例本病患者分析,属脾胃湿热者就有136例,占总例数的79%[7]。项翠华则将本病的病机归纳为3个字:滞、虚、瘀。滞即气滞,由肝郁、湿热或虚证引起;虚即脾胃虚弱,包括阴虚,阳虚;瘀即血瘀,在临床上非三者单独存在,而常相互参杂出现[8]。

二、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辨证论治

本病的基本病变是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在治疗上要抓住三个方面的关键:一方面幽门螺杆菌(HP)阳性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HP),国际上已有非常成熟治疗方案;另一方面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同时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这三种方法都是根本性的治疗。胃粘膜腺体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而在腺体萎缩出现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依然存在,所以抑制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就能够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大多数人认为本病腺体萎缩是正气虚弱的表现;而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在中医看来则属于湿浊、火热、凝寒、瘀血、水饮、气滞、宿食等邪实现象。根据这一认识,在抑制胃粘膜的炎症时,就要根据具体病情,分别应用祛湿、清热、化瘀、散水、行气、消食的方法。宜应用芩、连、姜、夏、枳、芍等物,增损剂量,随症治之。药物不多,但一药多效,对其病变的作用可谓面面俱到。无论胃粘膜炎症的原因是什么,都有能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若再根据邪气轻重酌加药味,可以更臻熨帖。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更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本之法。抑制胃粘膜炎症可以消除导致腺体萎缩的原因,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却难以使已经萎缩的腺体再生,难以促进腺体增生。腺体萎缩是正气虚弱的表现,应该用扶正之法。四君、理中、益胃、归脾、黄芪建中等方剂,都可以随症选用。临床上习惯应用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地黄等物。根据经验和认识,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地黄等药所组成的方剂具有非特异性的促组

织再生作用,对机体所有组织细胞,包括皮肤、肌肉、神经、骨质、粘膜、血细胞,它都具有促生长、促再生活性。临床观察到,它对萎缩变薄的胃粘膜和萎缩的胃壁腺体有促再生作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不要忽略了选用这些药物,不要为可能存在的湿、热、瘀等邪实的标象所迷惑,弃而不用。古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量,既要注意其绝对剂量,也要注意其相对剂量。某处方中用没用某种药物,这只是决定疗效的一个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因素是用够了没有,用了适当的剂量没有。在该补气的情况下,芪仅10克,草仅3克,何用之有?在用补益药物促腺体再生时,如何应用监制药物也很重要。参、芪、术、草、归、地等物若用之不当,有可能导致“补而致壅”或“气增而热”等副反应。如果谙熟配伍之妙,选用适当的药物监制之,患者服起来便无不适。仲景用苓制术,东垣用橘制芪,古人经验甚多,值得学习和借鉴。妥善处理兼挟的邪气也能避免负反应。有湿祛湿,有水消水,有热清热,有寒散寒,补药之用,何弊之有。如何增损药物剂量,如何选用祛邪药物和监制药物,凡此俱与医者辨证以及用药水平相关。脉诊、色诊、舌诊等四诊结果对于准确辨证大有帮助。面无热色、面色萎黄、恍白,舌色淡,脉软、细、弱,形气不足,这些脉症和都高度提示要注重补益。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局部的现象,而是全身状况在局部的反映。年龄大者,正气多虚。一般来讲,这些征象说明整个机体的修复、与再生机能都是相对低下的,应该补而助之。三是对症治疗:再说说本病的几个常见症状的对症治疗。疼痛可以选用金铃子散、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