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https://img.taocdn.com/s3/m/0941aee2ccbff121dc3683a8.png)
1.y 2x 32 5; 2.y 0.5x 12;
3.y 3 x2 1;
4
4.y 2x 22 5; 5.y 0.5x 42 2; 6.y 3 x 32.
4
5.填写下表:
y=-½(x+1)²-1
对称轴仍是平行于y轴的直线 (x=-1);增减性与y=-0.5x2类似.
y=-½x²
开口向下, 当x=-1时y有
最大值:且 最大值是 -1.
先猜一猜,再做一做,在同一坐标系中作二次函 数y=0.5(x+1)2-1,会是什么样?
练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 y=-3(x-1)2+2,y=-3(x-1)2-2,y=-3x²和 y=-3(x-1)2的图象
(2)二次函数y=-3(x-2)2+4的图象与二次函 数y=-3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3.对于二次函数y=3(x+1)2,当x取哪些值时,y 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哪些值时,y的 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二次函数y=3(x+1)2+4 呢?
4.指出下列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 和顶点坐标.必要时作出草图进行验证.
?
二次函数y=-0.5(x+1)2-1的
图象和抛物线y=-0.5x²,y=-
0.5(x+1)2有什么关系?它的
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
标分别是什么?
y=-½(x+1)²
顶点是 (-1,-1).
二次函数y=-0.5(x+1)2-1的 图象可以看作是抛物线
y=-0.5x2先沿着x轴向左平移 1个单位,再沿直线x=-1向 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
a就好啦!
x
点(3、0) 在抛物线 上,求a没 问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https://img.taocdn.com/s3/m/488fbe7c804d2b160b4ec0cf.png)
>1 时,y随x的 4.抛物线y=2(x -1)² +4中,当x_____
<1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增大而增大;当x_____
5.把抛物线y=x ²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个单位,则所得到的函数表达式为: y=(x -3)² -2 ______________.
5.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画法步骤: (1)先写出函数图象的_________ 对称轴 及_________; 顶点坐标 顶点的横坐标 开始 (2)列表取值:自变量x从_______________ 取值; (3)描点、连线画出对称轴右边的部分,然后利 用_________ 对称性 ,画出图象在对称轴左边的部分.
2.画出函数 y=a(x-h)² +k 的图象的步骤:
第一步:写出_________ 对称轴 和_____________; 顶点坐标
第二步:列表取值:自变量x从______________ 顶点的横坐标 开始取值,一般往右取3个恰当的值
第三步: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在对称轴右边的 部分,利用___________ ,画出图象在 对称性 对称轴左边的部分.
1 ②二次函数y= (x- 1)² -3 的图象可由抛物线 2 1
y= (x- 1)² 3 个单位得到,对称轴 下 平移___ __________ 向 ___ 2
直线x=1,顶点坐标是( 1,-3) 上 是________ _______ ,开口向___.
1 ③二次函数y= (x + 1)² +3 的图象可由抛物线 2 1
(6)类似地: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 ①二次函数y=- (x- 1)² +3 的图象可由抛物线
二次函数讲义(四):二次函数y=a(x-好)2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讲义(四):二次函数y=a(x-好)2的图像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d37b872c5da50e2524d7fc8.png)
二次函数与y=a的图像和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1:二次函数y=a图象的特征①图象是抛物线;②对称轴是直线x=h;③顶点是(h,0)。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最低点。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最高点。
知识点2:二次函数y=a图象的性质从二次函数y=a图象可知:①如果a>0,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如果a<0,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3: 二次函数y=a图象与二次函数y=a图象的关系当h>0时,可将抛物线y=a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y=a;当h<0时,可将抛物线y=a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y=a。
〖名师点拨〗解二次函数y=a的问题要注意两点:1.将抛物线y=a沿x轴左右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 可简记为“左加右减”。
抛物线y=a的顶点坐标是(0,0),抛物线y=a的顶点坐标是(h,0),顶点始终在x轴上。
2.对于函数y=a,若a>0,则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有最小值0;若a<0,则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有最大值0。
【知识点过关训练】知识点1:二次函数y=a的图象1. 抛物线y=-5的顶点坐标是( )A.(-2,0)B.(2,0)C.(0,-2)D.(0,2)2. 二次函数y=3图象的对称轴是( )A. 直线x=2B. 直线x=−2C. y轴D. x轴3.对于抛物线y=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开口向上,②顶点为(0,-1)③对称轴为直线m=1④与轴的交点坐标系为(1,0)A.1个B.2个C.3个D.4个4.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y=a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A. (1,2)B. (1,−2)C. (5,2)D. (−1,4)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1与y=的图象大致是 ( )6.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 = ax + c 和二次函数 y = a 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知识点2:二次函数y=a的性质1. 关于二次函数y=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图象的开口向上B.其图象的对称轴是x=3C.其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3)D.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 已知抛物线y= -上的两点A(,)和B(,),如果<<−1,)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 <<0B. 0<<C. 0<<D. <<03. 已知二次函数y= -2,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x=1时,y的值为( )A. −12B. 12C. 32D. −324. 二次函数y= 3和y=3,以下说法:①它们的图象都是开口向上;②它们的对称轴都是y轴,顶点坐标都是原点(0,0);③当x>0时,它们的函数值y都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④它们的开口的大小是一样的。
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解析
![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990e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2.png)
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解析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标准形式1.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a(x-h)2+k,其中顶点式y=a(x-h)2+k的图像为抛物线,a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h、k为顶点坐标。
二、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1.开口方向:由a的符号决定,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2.对称性:二次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即若点(x,y)在图像上,则点(-x,y)也在图像上。
3.顶点: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顶点式y=a(x-h)^2+k中,(h,k)为顶点坐标。
4.轴: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为方程ax^2+bx+c=0的根,与y轴的交点为c/a。
5.增减性:当a>0时,二次函数图像在顶点左侧单调递减,在顶点右侧单调递增;当a<0时,二次函数图像在顶点左侧单调递增,在顶点右侧单调递减。
三、二次函数图像的解析1.求顶点:根据顶点式y=a(x-h)^2+k,直接得出顶点坐标为(h,k)。
2.求对称轴:对称轴为x=h。
3.求开口大小:开口大小由a的绝对值决定,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大。
4.求与坐标轴的交点:与x轴的交点为方程ax^2+bx+c=0的根,与y轴的交点为c/a。
5.判断增减性:根据a的符号,判断二次函数图像在顶点两侧的单调性。
四、二次函数图像的应用1.实际问题: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最值问题等。
2.几何问题:利用二次函数图像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如求解三角形面积、距离等问题。
3.物理问题:利用二次函数图像研究物理现象,如抛物线运动、振动等。
五、二次函数图像的变换1.横向变换:对二次函数y=ax2+bx+c进行横向变换,如向左平移h个单位,得到y=a(x+h)2+k;向右平移h个单位,得到y=a(x-h)^2+k。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7be4628e518964bcf847cc4.png)
课堂互动讲练
t2-2t-7,t<1,
从而 g(t)=-8,1≤t≤2, t2-4t-4,t>2.
(2)g(t)的图象如图所示. g(t)的最小值为-8.
课堂互动讲练
【规律小结】 二次函数区间最 值主要有三种类型:轴定区间定,轴 定区间动和轴动区间定.
一般来说,讨论二次函数在闭区 间上的最值,主要是看区间是落在二 次函数的哪一个单调区间上,从而应 用单调性求最值.
课堂互动讲练
(2)∵f(x)=-21x2+x=-21(x-1)2+12≤21, ∴一定有 3n≤21,即 n≤16. 6 分 而抛物线 f(x)=-12x2+x 的对称轴为 x=1, ∴当 n≤16时,f(x)在[m,n]上是单调递增函 数. 8 分
课堂互动讲练
假设存在 m,n 满足要求,则有
f(m)=3m, -12m2-2m=0,①
(1)试写出g(t)的函数表达式; (2)作g(t)的图象并写出g(t)的最 小值.
【思路点拨】 二次函数的对 称轴x=2,分情况讨论x=2是否在 区间[t,t+1]内.
课堂互动讲练
【解】 (1)f(x)=x2-4x-4 =(x-2)2-8. 当t>2时,f(x)在[t,t+1]上是增 函数, ∴g(t)=f(t)=t2-4t-4; 当t≤2≤t+1,即1≤t≤2时, g(t)=f(2)=-8; 当t+1<2,即t<1时,f(x)在[t,t +1]上是减函数, ∴g(t)=f(t+1)=t2-2t-7.
基础知识梳理
2.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二次函数可以为奇函数吗? 【思考·提示】 不会为奇 函数.
三基能力强化
2.2.4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优质课件)
![2.2.4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a28de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8.png)
y=a(x-h)2 +k(a≠0)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增 减 性
极值
a>0
向上 (h ,k)
a<0
向下 (h ,k)
x=h
x=h
当x<h时,
当x<h时,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x>h时,
当x>h时,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x=h时,y最小值=k
x=h时,y最大值=k
抛物线y=a(x-h)2+k(a≠0)的图象可由y=ax2的图象通 过上下和左右平移得到.(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我们已经认识了形如y=a(x-h)2+k的二 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能研究二次函数 y=2x2-4x+5的图像和性质吗?
化 成 y=a(x-h)2+k 的形式呗!
例1 求二次函数y=2x²-8x+7图像的对称 轴和顶点坐标。
解: y=2x²-8x+7
提取二次项系数
=2(x²-4x)+7
配方
=2(x²-4x+4)-8+7
整理
=2(x-2)²-1
因此,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直 线x=2,顶点坐标是(2,-1)。
确定下列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y=3x²-6x+7
(2)y=2x²-12x+8
解: =3(x²-2x)+7 解: =2(x²-6x)+8
=3(x²-2x+1)-3+7
=2(x²-6x+9)-18+8
=3(x-1)²+4
=2(x-3)²-10
专题4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含解析)
![专题4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94bc7c28ea81c758f578bc.png)
专题4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一、单选题(共6小题)1.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是()A.y=(x+2)2+4 B.y=(x﹣2)2﹣4 C.y=(x﹣2)2+4 D.y=(x+2)2﹣42.抛物线y=3(x+1)2+1的顶点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抛物线C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抛物线C2重合,若(﹣1,3)在抛物线C1上,则下列点中,一定在抛物线C2上的是()A.(3,3)B.(3,﹣1)C.(﹣1,7)D.(﹣5,3)4.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下列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①abc<0;②2a﹣b=0;③4a+2b+c<0;④若(﹣5,y1),(3,y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1>y2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已知二次函数y=﹣x2+mx+m(m为常数),当﹣2≤x≤4时,y的最大值是15,则m的值是()A.﹣10和6 B.﹣19和C.6和D.﹣19和66.定义符号min{a,b}的含义为:当a≥b时min{a,b}=b;当a<b时min{a,b}=a.如:min{1,﹣3}=﹣3,min{﹣4,﹣2}=﹣4.则min{﹣x2+1,﹣x}的最大值是()A.B.C.1 D.0二、填空题(共8小题)7.抛物线y=2x2﹣mx+3的对称轴是直线x=1,则m的值为.8.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n,若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1,0),(3,0)两点,则n的值为.9.如图,△ABC中,∠ABC=90°,AB=6,BC=8,O为AC的中点,过O作OE⊥OF,OE、OF分别交射线AB、BC于E、F,则EF的最小值为.10.如图,抛物线y=ax2+bx与直线y=mx+n相交于点A(﹣3,﹣6),B(1,﹣2),则关于x的方程ax2+bx=mx+n的解为﹣.11.若将抛物线y=﹣x2+1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12.抛物线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方程ax2+bx+c=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13.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1,a)和(3,a)两点,则a﹣c=﹣.14.如图,抛物线y=x2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的整数点(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依次为A1,A2,A3…A n,将抛物线y=x2沿直线L:y=x向上平移,得到一系列抛物线,且满足下列条件:①抛物线的顶点M1,M2,M3,…M n都在直线L:y=x上;②抛物线依次经过点A1,A2,A3…A n,则顶点M2020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15.用配方法求抛物线y=2x2﹣4x﹣5的顶点坐标.1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三个点(﹣1,0),(3,0),(1,﹣8).(1)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求函数的解析式;(2)将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时,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17.抛物线y=ax2﹣2ax与x轴正半轴交于B、C为顶点,且点C的纵坐标为2.(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且△OPC是以O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1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x…﹣10123…y…105212…(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y>5时,x的取值范围是.19.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直线y=x﹣3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A,B,与x轴交于另一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S△ACD的面积.20.已知抛物线y=x2﹣mx+c与x轴交于点A(x1,0)B(x2,0),与y轴交于点C(0,c).若△ABC为直角三角形,求c的值.专题4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小题)1.【分析】先确定出原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图象的顶点坐标,然后写出即可.【解答】解: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4),所以,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y=(x﹣2)2﹣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函数图象的平移,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利用顶点的变化确定图形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抛物线y=3(x+1)2+1,可以写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从而可以得到顶点在第几象限.【解答】解:∵抛物线y=3(x+1)2+1,∴该抛物线的顶点是(﹣1,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3.【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1,3)平移后对应点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抛物线C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抛物线C2重合,(﹣1,3)在抛物线C1上,∴当(﹣1,3)向右平移4个单位时,得到(3,3),故(3,3)一定在抛物线C2上.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正确掌握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4.【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函数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b>0,c<0,故abc<0,正确,符合题意;②函数的对称轴x=﹣=﹣1,即b=2a,故2a﹣b=0正确,符合题意;③函数的对称轴为:x=﹣1,且过点(﹣3,0),则另外一个交点为:(1,0),故当x=2时,y=4a+2b+c>0,故原答案错误,不符合题意;④函数的对称轴为:x=﹣1,而点(﹣5,y1)和(3,y2)与对称轴等间隔,故y1=y2,故原答案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要求学生熟悉函数的基本性质,能熟练求解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及顶点的坐标等.5.【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可以求得m的值,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二次函数y=﹣x2+mx+m=﹣(x﹣)2++m,∴当<﹣2时,即m<﹣4,∵当﹣2≤x≤4时,y的最大值是15,∴当x=﹣2时,﹣(﹣2)2﹣2m+m=15,得m=﹣19;当﹣24时,即﹣4≤m≤8时,∵当﹣2≤x≤4时,y的最大值是15,∴当x=时,+m=15,得m1=﹣10(舍去),m2=6;当>4时,即m>8,∵当﹣2≤x≤4时,y的最大值是15,∴当x=4时,﹣42+4m+m=15,得m=(舍去);由上可得,m的值是﹣19或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6.【分析】理解min{a,b}的含义就是取二者中的较小值,画出函数图象草图,利用函数图象的性质可得结论.【解答】解:在同一坐标系xOy中,画出函数二次函数y=﹣x2+1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它们交于点A、B.令﹣x2+1=﹣x,即x2﹣x﹣1=0,解得:x=或,∴A(,),B(,).观察图象可知:①当x≤时,min{﹣x2+1,﹣x}=﹣x2+1,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最大值为;②当<x<时,min{﹣x2+1,﹣x}=﹣x,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最大值为;③当x≥时,min{﹣x2+1,﹣x}=﹣x2+1,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为.综上所示,min{﹣x2+1,﹣x}的最大值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充分理解定义min{a,b}和掌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7.【分析】根据抛物线y=2x2﹣mx+3的对称轴是直线x=1,可以求得m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抛物线y=2x2﹣mx+3的对称轴是直线x=1,∴1=﹣,解得,m=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8.【分析】利用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对称轴,从而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解答】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1,0),(3,0)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即n的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交点横坐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9.【分析】首先过点O作OM⊥AB于点M,作ON⊥BC于点N,易得四边形OMBN是矩形,可得△AOM∽△ACB,△CON∽△CAB,又由AB=6,BC=8,O为AC的中点,可求得OM与ON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MN的长,又由垂线段最短,可得当OE与OM重合,即EF与MN重合时,EF最短,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O作OM⊥AB于点M,作ON⊥BC于点N,∵∠ABC=90°,∴四边形OMBN是矩形,∴OM∥BC,ON∥AB,∴△AOM∽△ACB,△CON∽△CAB,∴OM:BC=OA:AC,ON:AB=OC:AC,∵O为AC的中点,∴OM=BC=×8=4,ON=AB=×6=3,∴MN==5,由垂线段最短,可得当OE与OM重合,即EF与MN重合时,EF最短,∴EF的最小值为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0.【分析】关于x的方程ax2+bx=mx+n的解为抛物线y=ax2+bx与直线y=mx+n交点的横坐标.【解答】解:∵抛物线y=ax2+bx与直线y=mx+n相交于点A(﹣3,﹣6),B(1,﹣2),∴关于x的方程ax2+bx=mx+n的解为x1=﹣3,x2=1.故答案为x1=﹣3,x2=1.【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 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得交点横坐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11.【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出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x2+1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平移后解析式为:y=﹣(x﹣1)2+1,∴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3.故答案为:y=﹣(x﹣1)2+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正确记忆图形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12.【分析】由图可知a<0,由已知可得对称轴x=1=﹣,b=﹣2a>0,函数与y轴的交点c>0;①abc<0;②b+2a=0;③函数与y轴交点坐标纵坐标c>3,则方程ax2+bx+c=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④由函数的对称性,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另一个交点为(﹣2,0);【解答】解:由图可知a<0,∴对称轴x=1=﹣,∴b=﹣2a>0,函数与y轴的交点c>0,①∵abc<0;①错误;②b=﹣2a,∴b+2a=0;②正确;③∵函数与y轴交点c>3,∴x=1时,y>3∴直线y=3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方程ax2+bx+c=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③正确;④由函数的对称性,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另一个交点为(﹣2,0);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能够通过函数图象提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1,a)和(3,a)两点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求出b的值,再把点(﹣1,a)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x2+bx+c经过(﹣1,a)和(3,a)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即﹣=1,解得:b=2,即y=﹣x2+bx+c=﹣x2+2x+c,把(﹣1,a)代入得:a=﹣1﹣2+c,即a﹣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能根据点的坐标特点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解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结合整数点的定义,找出点A n的坐标为(n,n2),设点M n的坐标为(a,a),则以点M n为顶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a)2+a,由点A n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a值,将其代入点M n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抛物线y=x2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的整数点(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依次为A1,A2,A3,…,A n,…,∴点A n的坐标为(n,n2).设点M n的坐标为(a,a),则以点M n为顶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a)2+a,∵点A n(n,n2)在抛物线y=(x﹣a)2+a上,∴n2=(n﹣a)2+a,解得:a=2n﹣1或a=0(舍去),∴M n的坐标为(2n﹣1,2n﹣1),∴M2020的坐标为(4039,4039).故答案为:(4039,4039).【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点A n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值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小题)15.【分析】运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解答】解:y=2x2﹣4x﹣5=2(x﹣1)2﹣7,则抛物线y=2x2﹣4x﹣5的顶点坐标为(1,﹣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正确运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1)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3),然后代入(1,﹣8)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2)可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进行解答.【解答】解:(1)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3),由于抛物线的图象经过(1,﹣8),则有:﹣8=a(1+1)(1﹣3),解得a=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x﹣3)=2x2﹣4x﹣6.(2)由y=2x2﹣4x﹣6=2(x﹣1)2﹣8,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的函数解析式是y=2(x﹣1﹣2)2﹣8即y=2x2﹣12x+10.【点评】主要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以及函数图象的平移,用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直接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17.【分析】(1)先把y=ax2﹣2ax配成顶点式,然后根据顶点的纵坐标为2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2)根据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特征设P点坐标为(x,﹣2x2+4x),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OP2=x2+(﹣2x2+4x)2,PC2=(x﹣1)2+(﹣2x2+4x﹣2)2,再分类讨论:当∠PCO=90°时,根据勾股定理得OC2+PC2=OP2;当∠POC=90°时,根据勾股定理OC2+PO2=CP2,然后分别得到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求出x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解答】解:(1)∵y=a(x﹣1)2﹣a,∴顶点C的坐标为(1,﹣a),而C的纵坐标为2,∴﹣a=2,解得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设P点坐标为(x,﹣2x2+4x),而C(1,2),则OC2=12+22=5,OP2=x2+(﹣2x2+4x)2,PC2=(x﹣1)2+(﹣2x2+4x﹣2)2,当∠PCO=90°时,OC2+PC2=OP2,即5+(x﹣1)2+(﹣2x2+4x﹣2)2=x2+(﹣2x2+4x)2,整理得4x2﹣9x+5=0,解得x1=1(舍去),x2=,此时P点坐标为(,);当∠POC=90°时,OC2+PO2=CP2,即5+x2+(﹣2x2+4x)2=(x﹣1)2+(﹣2x2+4x﹣2)2,整理得4x2﹣9x=0,解得x1=0(舍去),x2=,此时P点坐标为(,﹣),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为(,)或(,﹣).【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之间的关系,△=b2﹣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也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勾股定理.18.【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表格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确定开口方向,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判断出x=4时,y=5,然后写出y>5时,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抛物线经过(1,2)、(3,2),∴对称轴为直线x==2,∴抛物线的顶点为(2,1),设函数为y=a(x﹣2)2+1.∵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5),∴5=a×(﹣2)2+1.解得a=1.∴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1(或y=x2﹣4x+5);(2)由所给数据可知当x=2时,y有最小值1,∴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2.∴x=4时,y=5,∴当y>5时,对应的x的范围为x<0或x>4,故答案为x<0或x>4.【点评】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中的数据.19.【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A、B点坐标,再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2)求出C点坐标,确定AC长,再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顶点D坐标,则面积可求.【解答】解:(1)当x=0时,y=x﹣3=﹣3,∴B(0,﹣3);当y=0时,x=3,∴A(3,0).∵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解得b=﹣2.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根据0=x2﹣2x﹣3,解得x=﹣1或3,∴C(﹣1,0).∴AC=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所以S△ACD的面积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抛物线与x轴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20.【分析】△ABC为直角三角形,则只有∠ACB一种情况,证明∠BCO=∠CAB,tan∠BCO=tan∠CAB,则OC2=OA•OB,即可求解.【解答】解:△ABC为直角三角形,则只有∠ACB一种情况,连接BC,∵∠BCO+∠ACO=90°,∠ACO+∠OAC=90°,∴∠BCO=∠CAB,tan∠BCO=tan∠CAB,则OC2=OA•OB,而OA•OB=﹣x1x2=2c=c2,解得:c=0或﹣2(舍去0),故c=﹣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关键是确定∠ACB=90°,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确定OC2=OA•OB,即可求解.。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69ce2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4.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0。
其中,a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正值表示开口向上,负值表示开口向下;b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位置,对称轴的方程为x = -b/2a;c决定了二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
2.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1)开口方向:根据a的正负值可以判断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2)对称轴:对称轴是二次函数图像的一条特殊直线,其方程为x = -b/2a。
对称轴将图像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3)顶点:二次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称为顶点,顶点的横坐标为对称轴的横坐标,纵坐标可以通过代入计算得到。
(4)零点: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称为零点,即函数值为0的点。
零点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得到。
3. 二次函数的平移通过对二次函数进行平移,可以改变其图像的位置。
平移的方式有两种:平移横坐标和平移纵坐标。
(1)平移横坐标:将二次函数的横坐标都加上一个常数h,可以使得图像向左平移h个单位;将横坐标都减去一个常数h,可以使得图像向右平移h个单位。
(2)平移纵坐标:将二次函数的纵坐标都加上一个常数k,可以使得图像向上平移k个单位;将纵坐标都减去一个常数k,可以使得图像向下平移k个单位。
4. 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的最值即为顶点的纵坐标,最大值对应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最小值对应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
最值可以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得到。
5. 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抛物线的形状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因此可以应用于物体的抛射运动问题;二次函数也可以用于建模和预测,如根据历史数据拟合二次函数,预测未来的趋势。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8c3f4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3.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函数形式,其图像形状特殊且具有许多性质。
本文将介绍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以及与其相关的性质。
一、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 ≠ 0。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将二次函数表示为标准形式f(x) =a(x - h)² + k,其中(h, k)为顶点坐标。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1. 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与顶点坐标垂直的直线。
对称轴方程为x = h,其中h为顶点横坐标。
2. 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图像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是二次函数的关键特征。
顶点坐标为(h, k)。
3. 开口方向: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
若a > 0,则开口向上;若a < 0,则开口向下。
4. 正定或负定: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开口方向上是否有最值,与二次项系数a的符号有关。
若a > 0,则二次函数为正定;若a < 0,则二次函数为负定。
5.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f(x) = 0的解。
零点个数最多为2个。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1. 零点和因式分解: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通过因式分解得到。
对于一般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f(x) = ax² + bx + c,我们可以利用求根公式或配方法将其因式分解为f(x) = a(x - x₁)(x - x₂),其中x₁、x₂为零点。
2. 最值:二次函数开口方向上的最值即为顶点,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顶点为最小值;若二次函数开口向下,顶点为最大值。
3. 对称性: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对称轴对称,即对于任意x点,若(x, y)在图像上,则(x, -y)也在图像上。
4. 范围:二次函数的范围与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相关。
若a > 0,则函数的范围为区间(k, +∞);若a < 0,则函数的范围为区间(-∞, k),其中k为顶点纵坐标。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b46e9c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9.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图像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图像和性质两个方面来探讨二次函数的特点。
一、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不等于0。
我们先来讨论a的取值对图像的影响。
1. 当a大于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
这表明两侧的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函数的最低点为最值点。
2. 当a小于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
这表明两侧的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函数的最高点为最值点。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和缩放效果。
1. 平移: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向右平移h个单位,可以得到y = a(x - h)^2 + b(x - h) + c。
向左平移h个单位,则为y = a(x +h)^2 + b(x + h) + c。
这里h为实数。
2. 缩放: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通过改变a的绝对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缩放效果。
当|a|大于1时,图像会被纵向拉伸;当0<|a|<1时,图像会被纵向压缩。
二、二次函数的性质除了图像外,二次函数还有许多重要的性质,我们将逐一介绍。
1. 零点:零点是指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通过求解方程ax^2 + bx + c = 0得到。
当判别式b^2 - 4ac大于0时,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二次函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二次函数没有实根。
2. 对称轴:对称轴是指二次函数图像的中心对称线。
对称轴的方程可以通过求解方程x = -b/2a得到,即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b/2a, f(-b/2a))。
3. 首项系数a的正负性:首项系数a的正负性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当a大于0时,函数图像开口向上,最值点为最低点;当a小于0时,函数图像开口向下,最值点为最高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21493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1.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二次函数是一种代数函数,由形如f(x) = ax^2 + bx + c 的方程定义,其中a、b、c为实数且a不等于0,x为自变量,f(x)为因变量的值。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解析。
一、图像性质1. 平移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根据a、b、c的值进行平移。
当c不为0时,图像沿y轴平移c个单位;当b不为0时,图像沿x轴平移-b/2a个单位;当a 不为0时,图像的开口方向取决于a的正负性,开口向上(a>0)或者开口向下(a<0)。
2. 对称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这是因为二次函数的方程中只有x 的二次项没有一次项,故图像关于y轴对称。
3. 零点性质:二次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值为0的x值。
对于一般的二次函数,它将有两个零点,除非它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且顶点位于x轴上,此时则只有一个零点。
4. 首项分类:当a>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称为正二次函数;当a<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称为负二次函数。
首项a的正负性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凹凸性。
二、应用1. 自然科学中的运动学问题:二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
2. 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在经济学中,很多问题可以用二次函数来建模。
例如,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等。
3. 地理学中的地形分析:地理学中,二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地形的变化。
例如,山谷河流的横断面、地势的坡度等。
4. 工程学中的建模问题:在工程学中,二次函数可以应用于许多建模问题,如桥梁设计、弹道分析等。
总结起来,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包括平移性质、对称性质、零点性质和首项分类。
而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中的运动学问题、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地理学中的地形分析以及工程学中的建模问题等。
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ec7494d4b73f242326c5f1a.png)
函数 y 1 x2, y 2x2 2
的图象与函数 y=x2
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的图
相同点:开口都向上,顶点是
原点而且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对 称轴是 y 轴,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 的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不同点:开口大小不同;
y x2
8 6
4 2
a 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4 -2
…
… -8 -4. 5
-2 -0.5 0 -0.5 y
1
-2 -4. 5 -8 …
-3 -2 -1 0 1 2 3 x
y 1 x2
-1
2
-2
(2) 描点-3(3) 连 Nhomakorabea y x2
-4
-5
y 2 x2
函数y=- x221,y=-2x2的图象与函数y=-x2 (图中蓝线图形)的图象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x
... -2 -1.5 -1 -0.5 0 0.5 1 1.5 2 ...
y=x2 ... 4 2.25 1 0.25 0 0.25 1 2.25 4
...
y= - x2 ...
...
函数图像画法
描点法
y x2
列表 描点 连线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 取值要均匀和对称。
用光滑曲线连结时要 自左向右顺次连结
二次函数 y = x2的图象是一条曲线,它的形状类似 于投篮球时球在空中所经过的路线,只是这条曲线 开口向上,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 y = x2 ,
9 6 3
-3
3
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 它们的开口或者向上或 者向下. 一般地,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a≠0)的 图象叫做抛物线y = ax2 + bx + c
人教初中数学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4课时)》教案 (公开课获奖)
![人教初中数学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4课时)》教案 (公开课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75bdf6ff7cd184254a35359e.png)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教学过程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例7、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教科书练习1:写出教科书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二、课堂引入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7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8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注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四、随堂练习 计算:(1) xx x x x 22)242(2+÷-+- (2))11()(b a a b b b a a -÷--- (3))2122()41223(2+--÷-+-a a a a 五、课后练习 1.计算: (1))1)(1(yx xy x y +--+ (2)22242)44122(aaa a a a a a a a -÷-⋅+----+(3)zxyz xy xyz y x ++⋅++)111(2.计算24)2121(aa a ÷--+,并求出当=a -1的值.六、答案:四、(1)2x (2)ba ab- (3)3 五、1.(1)22yx xy- (2)21-a (3)z 1 2.原式=422--a a ,当=a -1时,原式=-31.13.3.1 等腰三角形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ABICABI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演示课件)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平分线两旁的部分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师]很好,大家看屏幕.(演示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生甲]如右图,在△ABC 中,AB=AC ,作底边BC 的中线AD ,因为,,,AB AC BD CD AD AD =⎧⎪=⎨⎪=⎩所以△BAD ≌△CAD (SSS ).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 中,AB=AC ,作顶角∠BAC 的角平分线AD ,因为,,,AB AC BAD CAD AD AD =⎧⎪∠=∠⎨⎪=⎩所以△BAD ≌△CAD .所以BD=CD ,∠BDA=∠CDA=12∠BDC=90°.[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规范.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演示课件)[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在AC 上,且BD=BC=AD , 求:△ABC 各角的度数.[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ABD ,∠ABC=∠C=∠BDC ,•再由∠BDC=∠A+∠ABD ,就可得到∠ABC=∠C=∠BDC=2∠A .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 的三个内角.[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 设为x 的话,那么∠ABC 、∠C 都可以用x 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例]因为AB=AC ,BD=BC=AD , 所以∠ABC=∠C=∠BDC . ∠A=∠ABD (等边对等角).设∠A=x ,则∠BDC=∠A+∠ABD=2x ,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 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 中,∠A=35°,∠ABC=∠C=72°.[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D CA BD CABDC A BⅢ.随堂练习(一)课本练习 1、2、3. 练习1. 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2)120︒36︒(1)答案:(1)72° (2)30°2.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BAC=90°),AD 是底边BC 上的高,标出∠B 、∠C 、∠BAD 、∠DAC 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D CAB答案:∠B=∠C=∠BAD=∠DAC=45°;AB=AC ,BD=DC=AD .3.如图,在△ABC 中,AB=AD=DC ,∠BAD=26°,求∠B 和∠C 的度数.答:∠B=77°,∠C=38.5°.(二)阅读课本,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课后作业(一)习题13.3 第1、3、4、8题. (二)1.预习课本.2.预习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Ⅵ.活动与探究如图,在△ABC 中,过C 作∠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线,垂足为D ,DE ∥AB 交AC 于E .求证:AE=CE .D C ABEDCAB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证明:延长CD 交AB 的延长线于P ,如图,在△ADP 和△ADC 中,12,,,AD AD ADP ADC ∠=∠⎧⎪=⎨⎪∠=∠⎩∴△ADP ≌△ADC .∴∠P=∠ACD . 又∵DE ∥AP , ∴∠4=∠P . ∴∠4=∠ACD .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 E .板书设计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三、例题分析 四、随堂练习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1.如果△ABC 是轴对称图形,则它的对称轴一定是( ) A .某一条边上的高 B .某一条边上的中线 C .平分一角和这个角对边的直线 D .某一个角的平分线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A .80° B .20° C .80°和20° D .80°或50° 答案:1.C 2.C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2 cm ,并且它的周长为16 cm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解: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cm ,则其腰长为(x+2)cm ,根据题意,得 2(x+2)+x=16.解得x=4.E DC A B P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 cm 、6 cm 和6 cm .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教师强调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教学过程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教科书例7、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2.教科书练习1:写出教科书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二、课堂引入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7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教科书)例8 计算:[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注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四、随堂练习 计算:(1) xx x x x 22)242(2+÷-+- (2))11()(b a a b b b a a -÷--- (3))2122()41223(2+--÷-+-a a a a 五、课后练习 1.计算:(1))1)(1(yx x y x y +--+ (2)22242)44122(aaa a a a a a a a -÷-⋅+----+ (3)zxyz xy xyz y x ++⋅++)111(2.计算24)2121(aa a ÷--+,并求出当=a -1的值.六、答案:四、(1)2x (2)ba ab- (3)3 五、1.(1)22y x xy- (2)21-a (3)z 12.原式=422--a a ,当=a -1时,原式=-31.。
第四讲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表达形式
![第四讲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表达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179974168884868762d619.png)
1 2 x ,y=-2x2的图象,通过这些函数图象与函数y=x2的图 2
象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函数y=ax2与y=x2的图象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先画出函数y=x2,y=2x2的图象. 先列表: x … 0 1 -3 -2 -1 x2 2x2 … … 9 18 4 8 1 2 0 0 1 2
2 4 8
3 9 18
(A)0个
(a≠0)
(1)图象经过点(1,-2),(0,-3),(-1,-6); (2)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5,且经过点(1,11); (3)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1- 2,0)和(1+ 2,0),并与y轴交于(0,-2).
二、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性质
问题1 函数y=ax2与y=x2的图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画出y=2x2,y=
第 2 页
2014年陈经纶中学高一讲义
高中数学学习必备的初中知识技能 第四讲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B)1个 (C)2个 (D)无法确定 1 (2)函数y=-2(x+1)2+2的顶点坐标是 ( ) (A)(1,2) (B)(1,-2) (C)(-1,2) (D)(-1,-2) 2.填空: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与x轴交于点(-1,0)和(2,0),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y=a . (2)二次函数y=-x2+2 3x+1的函数图象与x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 3.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O 图4-1
y
x
y=2(x+1)2 y=2(x+1)2 +1 y=2x2
第四讲
第 3 页
-1
O
x
2014年陈经纶中学高一讲义
高中数学学习必备的初中知识技能 第四讲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总结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5fb3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4.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总结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指一种形式为y=ax²+bx+c(a≠0)的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性质包括: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最值、零点、增减性等。
下面将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详细总结。
一、图像特征:1.开口方向:-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顶点:-对于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情况,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对于抛物线开口向下的情况,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3.对称轴(y轴):- 对于一般的二次函数y=ax²+bx+c,其对称轴的方程为x=-b/2a;-对于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情况,对称轴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对于抛物线开口向下的情况,对称轴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4.最值:-对于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情况,最小值为顶点的纵坐标;-对于抛物线开口向下的情况,最大值为顶点的纵坐标。
5.零点:- 零点是指二次函数y=ax²+bx+c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可能有0个、1个或2个零点;- 当判别式D=b²-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判别式D=b²-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判别式D=b²-4ac<0时,无实数根。
6.增减性:-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对称轴两侧递增;-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对称轴两侧递减。
二、性质总结:1.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a≠0;-通过解析式可以得到函数的图像特征。
2.零点:-零点是指函数与x轴的交点;- 零点可以通过解二次方程ax²+bx+c=0来求解;- 当判别式D=b²-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判别式D=b²-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判别式D=b²-4ac<0时,无实数根。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927df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a.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是一种形式为f(x)=ax2+bx+c的函数,其中a、b、c是实数且a eq0。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1.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下。
2.判别法利用二次函数的判别式 $\\Delta = b^2 - 4ac$ 的正负性可以确定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和与x轴的交点情况。
3.最值点二次函数的顶点为抛物线的最值点,当a>0时,最小值在顶点处取得;当a<0时,最大值在顶点处取得。
顶点的横坐标为 $-\\frac{b}{2a}$,纵坐标为 $f\\left(-\\frac{b}{2a}\\right)$。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1.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x = -\\frac{b}{2a}$,即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
2.单调性当a>0时,二次函数在对称轴左侧递增,在对称轴右侧递减;当a<0时,二次函数在对称轴左侧递减,在对称轴右侧递增。
3.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为方程f(x)=0的解,可以利用求根公式 $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求得。
4.图像的平移如f(x)=a(x−ℎ)2+k,其中(ℎ,k)为平移后的顶点坐标,抛物线上下平移,方向与a的正负有关。
四、应用二次函数在几何、物理、经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几何问题中的抛物线轨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方程、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关系等均可用二次函数描述。
结语二次函数作为高中数学中重要的函数类型,在图像和性质上有着独特的表现,通过对其图像和性质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3a869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3.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函数类型,其图像呈现出特定的形状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探讨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解释这些性质的意义。
一、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1. 平移和伸缩: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平移和伸缩来改变其位置和形状。
一般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当a>0时,图像开口向上,当a<0时,图像开口向下。
参数b控制了二次函数图像的水平位置,参数c则控制了图像的垂直位置。
2. 对称性:二次函数的图像具有关于直线x = -b / (2a)的对称性。
这条直线称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对称轴将图像分成两个完全对称的部分。
3. 顶点:二次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称为顶点。
对于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顶点是图像的最低点,对于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顶点是图像的最高点。
顶点的坐标为(-b / (2a), f(-b / (2a)))。
4. 零点: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坐标称为零点。
零点是二次函数的解,即f(x) = 0的解。
二次函数可以有两个、一个或零个零点,取决于判别式D = b^2 - 4ac的值。
二、二次函数的性质1. 单调性: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是单调递增的,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是单调递减的。
对于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当x趋于正无穷时,函数值也趋于正无穷;当x趋于负无穷时,函数值也趋于负无穷。
对于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情况相反。
2. 极值: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开口向上)或最大值(开口向下)即为顶点的纵坐标,其横坐标为对称轴的横坐标。
3. 范围和值域:对于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其值域为[y, +∞),其中y为顶点的纵坐标;对于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其值域为(-∞, y],其中y为顶点的纵坐标。
4. 最大值或最小值:当a>0时,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不存在最小值;当a<0时,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不存在最大值。
专题讲解—二次函数的性质4
![专题讲解—二次函数的性质4](https://img.taocdn.com/s3/m/f5b90d12a76e58fafab00348.png)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知识点一:二次函数平移问题:1. (2012•鄂州)把抛物线y=x 2+bx+4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x 2﹣2x+3,则b 的值为( ) A . 2B . 4C . 6D . 82. (2011•攀枝花)在同一平面内下列4个函数;①y=2(x+1)2﹣1;②y=2x 2+3;③y=﹣2x 2﹣1;④2112y x =-的图象不可能由函数y=2x 2+1的图象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函数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3. (2010•徐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平移二次函数y=(x ﹣2009)(x ﹣2010)+4的图象,使其与x 轴交于两点,且此两点的距离为1个单位,则平移方式为( ) A . 向上平移4个单位B . 向下平移4个单位C . 向左平移4个单位D . 向右平移4个单位4. (2011•桂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 2+2x+3绕着它与y 轴的交点旋转180°,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y=-(x+1)2+2 B 、y=-(x-1)2+4 C 、y=-(x-1)2+2 D 、y=-(x+1)2+45. 把抛物线y=x 2-2x-3绕点A (3,0)旋转180°后所得的抛物线解析式是6. 抛物线y=-(x-L )(x-3-k)+L 与抛物线y=(x-3)2+4关于原点对称,L+k= .知识点二:多个函数图像在同一坐标系共存问题: 1.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像如图,反比例函数y =ax与正比例函数y =(b +c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可能是( )2. 抛物线c bx ax y ++=2图像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4b ac bx y +--=与反比例函数 xc b y ++=a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大致为( )知识点三:二次函数通过图像与系数a ,b ,c 的关系抛物线开口抛物线对称轴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a >0,开口向上 a <0,开口向下│a │越大,开口越小 直线x=-b/2a当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 当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与y 轴交点坐标(0,c ),当c =0时,抛物线过原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y=x2
6
4
2
-4 -2 O
2 4x
函数y=(x+1)2 +2的的图象是抛物线吗? 为什么?
活动一: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 函数 y=(x+1)2 +2的图象.
1.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是抛物线吗?
y=(x+1)2+2
y
10
y=(x+1)2
8
y=x2
6
4
2
-4 -2 O
2 4x
文件名
二次函数 y ax2 bx c a(x b )2 4ac b2 (a 0)
的图象和性质
2a
4a
函数
y=ax2+bx+c(a>0)
y=ax2+bx+c(a<0)
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
顶点坐标
b 2a
,
4ac 4a
b2
对称轴 过顶点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
b 2a
,
4ac 4a
b2
过顶点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
如图为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果温室
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40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
图,设一条边长为 x (m), 种植面积为 y (m2) .试建
立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种植面
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1
1
1
解: y (x 2)(16 x)
x2 18x 32
b 18 9
x
3
2a 4ac b2
4a
2 (1) 4 (1) (32) 182
4 (1)
49
a 1 0 当x 9时,y最大值
49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疑惑.
课本17页练习题第1,2,3题.
本课到此
结束,请各位 评委不吝指正, 谢谢!
过点(1,-2)且 平行于y轴的直线 过点(3,7)且平 行于y轴的直线 过点(-2,-6)且 平行于y轴的直线
活动二:函数 y=x2+2x+3 的图象是 抛物线吗? y=x2+2x+3 =(x+1)2+2
例1 写出二次函数y=-x2-4x-6 的图象顶点
坐标和对称轴位置,求出它的最大值或最小 值,并画出它的图象.
y=a(x+m)2+k(a>0) y=a(x+m)2+k(a<0)
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
顶点坐标
m,k
m,k
对称轴 增减性
过点(–m,k)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过点(–m,k)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如图为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果温室
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40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
图,设一条边长为 x (m), 种植面积为 y (m2) .试建
立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种植面
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1
1 1
x
3
1.把函数y=x2沿y轴向上平移2个
单位.则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为 y=x2+2 .
2.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哪些性质?
y=(x+1)2+2
y
10
◎开口方向
8
◎顶点坐标
6
◎对称轴
4
◎最值
◎增减性
2
-4 -2 O
2 4x
二次函数y=a(x+m)2+k(a≠0)的图象和性质
y=a(x+m)2+k(a≠0)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增减性 最值
二次函数y=a(x+m)2+k(a≠0)的图象和性质
最 值 当x m时,最小值为 k 当x m时,最大值为k
完成下列表格:
二次函数 y=2(x+3)2+5
开口 方向
向上
y=-3(x-1)2-2 向下
y = 4(x-3)2+7 向上
y=-5(x+2)2-6 向下
顶点 坐标 (-3,5) (1,-2) (3,7) (- 2,-6)
对称轴
过点(-3,5)且平 行于y轴的直线
增减性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最 值 当x b 时,最小值为 4ac b2 当x b 时,最大值为 4ac b2
2a
4a
2a
4a
如图为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果温室
解: 画出二次函数y=-x2-4x-6 的图象. x … -4 -3 -2 -1 0 … y … -6 -3 -2 -3 -6 …
y x2 4x 6
开口方向 向下 顶点坐标是 (-2,-2)
对称轴是 过点(-2,-2)且 与y轴平行的直线
活动三:如何求得函数 y=ax2+bx+c (a≠0)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和最值?
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40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
图,设一条边长为 x (m), 种植面积为 y (m2) .试建
立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取何值时,种植面
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1
1
解: y (x 2)(16 x)
1
x2 18x 32
(x 9)2 49
a 1 0
x3Βιβλιοθήκη 当x 9时,y最大值 49
它的图象是 抛物线 .
y
10
y=x2 +2
8
y=x2
6
4
2
-4 -2 O
2 4x
2.函数y=(x+1)2的开口向 上 ,顶点坐 标是(-1,0),对称轴是过点(-1,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 它可以由函数y=x2沿 x 轴向 左 平移 1 个单位 得到.它的图象是 抛物线 .
y
10 y=(x+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