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6)
聚焦中考物理估算题解法
解 题 方法 与技巧
聚 焦 中 考 物 理 估 算 题 解 法
湖 北谷城 县 茨河镇 中心学校 ( 4 7 4 苗 4 12 )
估 算 , 的 是 运用 一定 的 物 理 方 法 和 近 似 计 算 的 方 指 法, 以物理概 念和物 理规律 为基础 , 据一些 物理常 量 依 和生 活 的经 验 常 识 , 所求 的 物 理 量 进 行 大 致 的数 据 范 对 围的推算 。该题 型在 近几年 的 中考及其 他竞赛 中频 频 出现 , 看似简单但得分 却不甚理想 。本 文对 中考 中常见 的估算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解法进行归纳。
‘ i
轻杆从水平状态无初速度释放, o —— n — 一O
发现杆绕 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 则杆从 释 放到 转 动 9 。 0的过 程 中
_
.
J /
.
:
A .
c.
W 11 _ V2
B. B旱
VlT
(
) 。
图 7
A. B球 的 重 力势 能减 少 , 能 增 加 动 B A 球 的 重力 势 能增 加 , 能 减 少 _ 动 C A 球 的 重 力 势 能 和动 能都 增 加 了 .
一 一
A. 0c 1 m
B.1 m 2c
C. 4 c 2 m
D. m 6c
解 析 : 据 生 活 的 经 验 来 设 定 已 知 条 件 , 生 质 量 根 学 约 5 , 层 楼 的 高 度 约 为 3i, 到 五 楼 到 达 的高 度 0 每 上 n 是^ 3 二 - m×4 1 克 服 重 力 做 的功 率 : — 2m, P—W/=G / t ht /一 5 g 0N/ g 1 1 一 5 0W 。故 答 0k X 1 k × 2 m/ 2S 0
中考物理平面镜像成像复习难点突破
中考物理平面镜像成像复习难点突破在物理学中,平面镜是我们常见的光学器件之一,而镜像成像是我们在学习平面镜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平面镜像成像时会遇到困难,无法准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本文将从图像的特点、光入射和反射规律以及实际例题等方面,探讨中考物理平面镜像成像的复习难点,并给出突破的方法。
1. 图像的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平面镜像成像时的图像特点。
在平面镜前放置一个物体,光线从物体上的每一点出射后,都分别经过镜面上的一个点,再进入人眼,形成一幅倒立、左右颠倒的图像。
这个图像位于镜面后方与物体相等距离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虚像。
虚像的形成是由于光线在镜面上发生反射后重新聚焦形成的。
2. 光入射和反射规律光的反射规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也是了解平面镜像成像的基础。
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另外,光线在反射过程中,仍然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
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经常用到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例如,当入射光线与法线呈垂直时,反射光线与法线也会呈垂直,光线将沿着原路返回。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呈一定角度时,反射光线也会以同样的角度与法线相交。
这些规律是解决平面镜像成像问题的重要基础。
3. 突破难点的方法为了突破中考中物理平面镜像成像的复习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 理解图像的形成过程:图像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理解图像的形成过程是解决成像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观察实际的平面镜和物体,手动绘制光线的传播路径,加深对图像形成的认识。
3.2 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是平面镜像成像问题的基础,掌握这个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答相关题目。
可以通过练习计算不同入射角对应的反射角,加深理解。
3.3 多做例题:练习解答各种平面镜像成像问题的例题,熟悉常见的问题类型和解题思路。
通过多做例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Ⅲ所示,这是因为 水的沸点随瓶内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
图2-8
考点知识聚焦
[解析] (3)乙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均与甲组相同,所使用酒精灯的火焰比甲组大些,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较多,水吸收的热量就较多,水的温度上升得更快;水的沸点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沸点仍保持98 ℃不变,故E图符合题意。 (5)由图Ⅱ知a组水的初温比b组水的初温高,两组水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组水升高的温度 低,根据Q=cmΔt知,a组水的质量大。 (6)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 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 (7)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将酒精灯移去后,水就不能吸收热量,所以水就不再沸腾,这说明水 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在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气体压强减小,水的沸点会随 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
学在相同的环境中,分别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热水,用如图2-7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如图B所示是水 沸腾时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
时”)的情景。
(2)甲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98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 度 不变 。
(3)乙组同学的实验中,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均与甲组相
流速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2)分析图A和图B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在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和温度相同
时,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
(3)分析图A和图C所示的实验,可以得 出: 在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相同时,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
考点知识聚焦
突破1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梳理】
2015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6单元 机械 功与机械能课件 教科版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5课时┃ 功与功率 功的原理 考点3 功的原理
功 。 1.内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______ (1)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费距离 , (2)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________ 费力 ,既______ 省力又__________ 省距离 的机械是没 要省距离必须________ 有的。 (3)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 省力 省距离 用机械或者可以________ 、或者可以__________ 、也可以改 方向 ,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变力的________ (4)一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 重力),理想情况下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 对重物所做的功。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5课时 功与功率 功的原理
第15课时┃ 功与功率 功的原理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功
力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 ;二 距离 。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___ [注意] 常见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例如举着物体不动,虽然用力,但没有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2)有距离无力,例如正在空中飞行的铁饼,虽然由于惯性 在空中运动了一段距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不再有力作 用在铁饼上,所以运动员不再对铁饼做功。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杠杆 滑轮 其他机械
图14-5
图14-6
如图 14-6 所示,最小的力就是 F2,因为过 A 点最长的力臂为 OA。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杠杆 滑轮 其他机械
1.动力和阻力方向的确定 动力和阻力使绕支点转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也就是说, 如果在动力的作用下,杠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那么阻力的方向 就一定是使杠杆绕支点逆时针转动。利用这个规律就能准确地判 断出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来,不必死记硬背。 2.在判断杠杆平衡变化问题时可充分利用“极值法”, 例如平衡状态下的杠杆,在分析将左右两端的物体都向支点移动 相同的距离后的情况时,我们可假设力臂较短的一方直接移动到 了支点,而另一方肯定会下降;在判断将杠杆左右两端的物体都 减少相同质量的问题时,也同样可假设质量较小的一方其质量减 少到了零,同理可进行判断。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专业知识点归纳中考物理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总结性考试,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基础物理知识。
以下是中考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力学部分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
5. 压力与压强:压力是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小,压强是压力的度量单位。
6.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的流体体积有关。
热学部分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转移。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4.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包括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
电学部分1.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
2.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原因。
3.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4. 欧姆定律: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5.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分配。
6.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释放的电能,单位是瓦特。
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改变传播方向。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 透镜成像:透镜对光线的聚焦或发散作用,形成实像或虚像。
声学部分1. 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2.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能量与能量转换1.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能量转换:如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电能转换为光能等。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ppt课件【第6课时】熟悉而陌生的力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
名称 定义 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 静摩 体接触,存在相对运动 擦力 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 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 滑动 滑动 时受 摩擦 体表面上________ 力 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 滚动 摩擦 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 力 摩擦力
计算
方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续表)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 。
说明: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是否均
作 用 点 匀有关;②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 几何中心 上;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 它的____________
体上,比如空心圆球、圆环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考点1 定义
单位 产生 条件 三要素
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作用
________( 牛顿 符号: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①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物体间必须有____________( 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 触) ________ 大小 、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_ 作用点
归类示例
考点聚焦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注意]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量 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此范围,它就要损坏。 [易错点] 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图 6-1 甲中弹簧在不受 力作用时(不计自身重力),其长度,即原长为 L0;图乙中弹簧受到拉 力 F 作用,其长度变为 L1,则ΔL=L1-L 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第6专项 物质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密度)重难点专
第6专项物质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密度)重难点专项分类训练点击重难点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熔点、硬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压别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二、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之间质量上的差异,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克/厘米3。
3已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或刻度尺直接或间接的测出液体或固体的体积,根据ρ=m/V的原理,可求出密度;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可求出体积V=m/ρ;已知物质的体积和密度,可求出质量m=pV。
4天平与量筒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
评析中考点考点1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不同密度时,是如何确保水生生物生存的( )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密度/g·mL-1 0 .917 1 .000 0 .0008A冬季,冰沉到池塘底部,促使生物冬眠B冬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C夏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D冬季,池塘水面结冰,能隔绝冷空气,从而保护水生生物免受低温的伤害※思路点拨※利用水在三种不同状态时的密度大小进行判断。
水在液态时密度最大、气态时密度最小,所以当水的三种状态共存时,不管在冬季还是在夏季,水蒸气肯定在最上面,而水一定在最底部。
※解答辨析※D※考点点评※本题考查水的密度、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是不同的,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思路点拨※鸡蛋清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说明鸡蛋清为碱性物质,其pH值大于7。
※解答辨析※D※考点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酸碱性、酸碱指示荆的使用和标准比色卡的特点。
【广东省专用】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六单元:电压 电阻
第六单元┃ 考点聚焦
(续表) 使用 方法 ①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串联在电路中;③接法:“___________” 一上一下 ②______ ; ④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_______ 最大 ,即:选、 串、接、调 电阻 ,逐渐改变电路 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______ 电流 和部分电路两端的________ 电压 ;②保 中的______ 护电路 电位器
[点拨] 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 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通路。
第六单元┃ 考点聚焦 考点2 定义 单位 电阻 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____R 导体对电流___________ 表示 106 ,1 kΩ=____Ω) 103 欧姆 _______( (Ω) 换算:1 MΩ=____Ω 探究课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流的变化 在电压 ____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导体____________ (或灯泡的亮度)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____________ 探究方法 长度 、 材料 、________ 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导体的________ 实验结论 横截面积 温度 有关 ____________ ,还与______电 压规 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 串联 U=U1+U2 表达式:____________ 相等 。表达式: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 并联 U=U = U ______________ 1 2 电池 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________ 之和 ; 电压 并联电池组电压________ 等于 每节电池电压
了解
填空、选择
☆☆☆
第六单元┃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电压及其测量 类比法 用水流类比________ 电流 ,用水压类比________ 电压 ,用抽 电源 水机类比________ 电源是提供____________ 的装置,电压是形成 电压 电流 ____________ 的原因 103 伏(V) 换算:1 kV=______V,1 103 ________( V=______mV)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初中物理总复:物态及其变化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状态的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与温度有关。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表示。
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在大气压为1.01×10Pa时,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将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将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使用温度计时,需要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在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壁或底。
体温计的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则称为凝固。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和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会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和玻璃。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而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影响蒸发的因素包括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物理降温是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上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有两种方式,即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而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光学知识光的反射定律规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ppt课件
右 (3)称量物体时,砝码应该放在 盘( 填“左”或“右”),并用镊子夹取.若发现指 增加砝码 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 或移动 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 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铁块的质量是 82.5 g.
首页
末页
解析
(1)使用天平时,应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 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 上;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指针偏向左 ,说明右盘质量小,应添加砝码或者移动游码. 图中铁块的质量=50 g+20 g+10 g+2.5 g=82.5 g ;
首页 末页
(2)调节完成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增 减砝码,并通过移动游码,再次使天平横梁平衡 .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如图4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78.4 g.
首页
末页
二、对密度概念的正确理解 例2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 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3
首页
末页
剖析重点实验
例1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 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 读数如图1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首页
末页
78
10
7.80
首页
末页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 的,不 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的; A ②上述实验图像如图2所示,图线 反映 了铁块的实验情况.③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像 形式,运用了 等价变换 法. (2)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 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 ρ=m/V .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篇一: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及训练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及针对训练【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平面镜成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5.伏安法测电阻。
6.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
7.滑轮组机械效率。
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焦耳定律实验。
一、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1.课本实验探究2.课本外实验探究基本都与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所关联,需要读懂实验探究的目的和实验操作的意图,这种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难度不大。
二、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1.阅读题目,弄清题目探究的内容; 2.思考实验所需的器材、研究方法和结论;3.思考特殊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一般指测量型器材);4.电学实验探究题中的故障问题(开路:可能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短路:部分器材有示数)。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点会详细考察,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初中物理实验的七种思想: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
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2、等效替代法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层面不确定、大气密度是变化的,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银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来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也利用了等效思想。
3、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信息题
专题:信息题中考热点概括【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u-v图像。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杠杆的分类。
4.压强的计算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p-t图像。
5.速度与时间的 v-t图像和路程与时间的s-t图像。
6.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检索、理解、分析、联想,深入体会,准确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基本方法,从力、热、光、电等多角度审视材料中的细微处,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题1】(09威海)如图1是豆子生长过程的几个图片,不过次序已经打乱了,正确的顺序是(填写字母序号),这说明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是有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量转移的方向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生物生长的规律发现能量转移的方向。
从图像中植物生长的规律性可以看出其生长的方向性(向上),从而反映能量转移的方向性。
【答案】aebdc 方向性【例题2】(09福州)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福州打造海西“多电型”能源基地据2009年5月21日《福州晚报》报道,随着海交会开幕和一系列能源项目的开工建设,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发展和保障体系已使福州能源建设走在海西前头。
不久的将来,我市公交车将用上天然气做燃料,这种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
随着红庙岭垃圾发电厂的建设,节能环保、替代型能源有了新的突破,目前焚烧1吨垃圾能发电220kW·h,可供普通家庭使用一个月。
沿海的长乐、连江、福清、罗源已建和在建的多个火力发电厂,极大地满足了福州用电需求。
平潭、福清、长乐的风力资源相当丰富,风力发电已成为海岛平潭重要的获取电能方式之一。
福清核电站规划装机容量600万kW,它的建成必将大大缓解煤电使用的压力,与火力发电相比,核能发电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电能。
(1)公交车使用天然气做燃料的好处是。
文中涉及的节能环保、变废为宝的方法是利用发电。
最新中考物理复习讲义教案(人教版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 Km=1000 m ;1 dm=0.1m ;1 cm=10-2m ;1 mm=10-3m ;1μm =10-6m ;1 nm =10-9m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 )分(min )等 。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 用时约15 s ;脉搏1 min 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建议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建议今年中考最后复习阶段,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
中考即将来临,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变化的双重改革下,如何构建新教学体系,如何进行有效复习?为此我们将《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指导思想有机结合,确定如下备战策略及复习建议。
一、制订方案,准确把握节奏1.以“课标”为抓手,夯实基础今年,新的课程标准方案已经出台,中考方向会不会变?怎么去变?老师的应对措施是什么?作为一线老师,我们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及变化点,以教材为主线,以章节为单元,抓好基础是关键,明确中考内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厘清知识线,构建框架,将分散、零碎的知识全面化、系统化。
第一轮复习是总复习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精读课本,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公式、定律、重要实验,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2.以“专练”为突破点,强化培优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紧扣中考考点,围绕声、光、力、热、电(磁)五大板块内容,突出重点,狠下功夫,寻规律,找共性。
一方面,我们重组精编,攻克重点和易错题型,提高答题技巧和答题准确度。
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真实情境中的应用价值,关注社会热点,注重一题多变,从不同角度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通过估测、作图、简答、阅读材料、实验、综合计算等题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以“综合”为导向,查缺补漏加大教研力度,细化教研内容,仔细预测中考试题走向,精选模拟试题,大胆删减,精选,不让学生盲目刷题,给学生留充分反思时间,做到弄懂弄透。
讲评时,抓典型、择要点,做到精讲精析、适时延伸,激发学生探究、鼓励学生质疑。
通过测试往年中考题、百校联考等试题,以考代练,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分析应用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4.以“五问”为措施,全面提质经过反复实践,我们总结出符合学情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五问”物理思维教学模式。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含解析
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考点聚焦经典例题1.(2019•兰州)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物质质量/g 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水60 20 45 6煤油60 20 70 6(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初温与(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高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煤油升高的温度。
(4)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
【答案】(1)质量;(2)等于;(3)低于;(4)水;比热容【解析】(1)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升高的温度的不同;也可以让它们其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它们吸热本领的大小。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前提条件是: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2)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则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水的温度更低;(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水升高的温度小于煤油升高的温度,因此水吸热的能力更强;物理学中就把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用比热容表示。
故答案为:。
【分析】(1)判断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
温度升高较多的,则比热较小;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控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所用仪器相同;(2)选取相同的加热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3)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由于煤油的吸热本领小,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4)相同质量的水与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越快的液体吸热能力越弱,升温越慢的液体吸热本领越强,物理学中用比热容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
2025年四川省聚焦中考物理 必备考点透析 第1部分 力学第6讲 压 强
(2)压力一定时,增大 受力面积 ,如“沙漠之舟”骆驼的脚掌
宽大.
返回目录 6
易错辨析: (1)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是 物体的底面积. (2)粗细、密度均匀的柱体、长方体等规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 p=FS=GS =mSg=ρVS g=ρgh计算.
返回目录 7
无变化,其原因是 压强计漏气 .
返回目录 26
改进创新 (6)[实验操作]如图戊所示,同组同学小华将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 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 时其形状为一凹面.若要用此装置来检验“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跟深度 有关”,应该在容器的两侧倒入 深度不同 的相同液体;观察到橡皮 膜会向深度 小 (选填“大”或“小”)的一侧凸出.
考点3 液体的压强 1.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 流动性 ,对容器底
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各个方向 都有
压强. (2)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3)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 越大 .
(4)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越大 .
返回目录 19
基础过关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凹陷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
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 乙、丙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
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在受力面积
一定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戊
返回目录 27
3.实验结论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当压力
中考物理复习
课前热身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 ) A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 B白天,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 C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在平静的水面看到树木的倒影 6游泳池中灌入一定量的水后,从池岸上斜看池底, 便会觉得池底比实际深度( B ) A深些 B浅些 C无变化 D有时深有时浅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 与法线的夹角为45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450 105°,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折 射角的大小是 ________. 300
图1-2-4
典型例题解析
【例2】如图1-2-5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 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 斑的位置( B )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水面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图1-2-5
图1-2-6
典型例题解析
【例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 镜的距离是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 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 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图1-2-8
课时训练
3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 放大 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 正立、放大的虚 ________________像. 4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 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 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 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由 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 面镜 __________组成,二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 其特征为由__________组成.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点九年级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单元的知识点:
1. 运动和力学:
- 速度、加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 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和计算
- 牛顿运动定律
- 力的作用、力的计算和力的合成
- 简单机械(如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2. 光学:
- 光的传播特性和光的反射
- 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定律
- 光的成像和光的成像规律
- 凸透镜的焦距和成像
- 凹透镜的焦距和成像
- 光的颜色与光的衍射
3. 声学:
- 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音的速度
- 声音的反射和声音的回声
- 声音的共振和共振的应用
- 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4. 电学:
- 电荷和电场
-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 静电场中的带电体运动
-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电功率和电能的转化
5. 热学:
-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 物质的热膨胀和热收缩
- 热能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 热量传递的计算和应用
- 相变和比热容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但具体的知识点可能还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参考你所使用的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来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
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6课时 透镜及其作用课件(包考解读+考点聚焦+包考探究+以2013年真题为例)
第6课时┃透镜及其作用
包 考 解 读
考纲 要求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年份 题型 分值 难易程度 考点
近三 年包 头市 中考 考查 情况
预测 2014
2011
2012 2013
单选第6题
实验题第18 题
2
4 6
难
中 中偏难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6课时┃透镜及其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完成光路图)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6课时┃透镜及其作用
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6课时┃透镜及其作用
考点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物距 成像 投影仪 放大镜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u>2f f<u<2f u<f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倒立、缩 倒立、放 正立、放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小、实像 大、实像 大、虚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远 像变大
矫正方法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6课时┃透镜及其作用
考点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望远镜
显微镜 放大镜 ,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相当于________ 目镜 正立 、________ 放大 的____ 虚像 成________ 靠近被测物体的一组透 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 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物镜 ________ 倒立 、______ 缩小 的 ______ 实 像,相当于一架 ________ 照相机 特点 靠近被测物体的一组 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 倒立 、 体成________ ________ 放大 的____ 实 像,其 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_____ 幻灯机(投影仪)
中考物理:第6课时《液体压强》ppt课件(16页)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6课时
液体压强
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F p= 是压强的定义式,普遍适用,一般用来计算固体 S F 压强,计算顺序是先压力(F=G=mg)后压强(p= );p= S
ρ gh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计算顺序是先压强(p=ρ gh)后 压力(F=pS);当固体为密度均匀的柱体时,也可通过推导 使用p=ρ gh,以方便解题。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6课时
液体压强
例2
(多选)质量为1 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 cm2
。水桶内装有30 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6-2甲所示
,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 Pa。当小明用 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 地面的压强为1800 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 ( BC )
底 和________ 侧壁 都有压强; ①液体对容器______ 向各个方向 ②液体内部______________ 都有压强(因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压 相等 ; ③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增大 ④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 密度 ⑤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A.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 kg
C.F的大小为154 N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7 kg
D.F的大小为126 N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6课时
液体压强
图6-2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6课时
液体压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固体压力、压强与液体压力、压强的辨 析和受力分析,要特别注意固体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 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光的折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呈现形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方法提示】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异同点:(1)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2)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4)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题1】一束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四位同学画出了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透镜 像的性质 A 倒立放大实像 B 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实像应将每幅光路图与光的折射规律进行逐条对照,符合折射规律即为正确。
必须注意以法线为基准确定好入射角和折射角。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A 不正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故B 不正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C 不正确,答案:D2.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通过焦点。
(2)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3)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为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例题2】完成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
【解析】在完成光路图的练习或考试中。
重点要看是什么光学元件,然后再看缺少什么光线。
A 、B 两图凸透镜,缺少折射光线;C 、D 两图是凹透镜,缺少入射光线。
A 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B 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的焦点上;C 图中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且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上,所以入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射入的;D 图中折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可知入射光线是会聚射入凹透镜的,且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主光轴的焦点上。
本题作图如图3所示,解答该题时要牢记三条特殊光线的性质,是作图的关键。
3.如何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1)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时可由大于2倍焦距之外开始,逐渐向凸透镜靠拢,逐一完成各项实验步骤。
【例题3】有A 、B 、C 三只凸透镜,将这三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当保持各透镜到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时,得到的实验记录如表:由此可知A 、B 、C 三只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 A.f A >f B >f C B. f C >f A >f B , C. f A <f B <f C D. f B >f C >f 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采用两种方法求解:一种是几何作图法方法,比较形象直观地求解;另一种采用数字推理的方法求解。
图2图3根据A 、B 、C 成像情况,以及已知三种情况下物距相同这个条件,用作图法确定出三种情况下,一倍焦距及两倍焦距的位置,可直观判断出:f C >f A >f B【例题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两侧,如果它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解析】在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不会成实像;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处时,成像在无穷远处;当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外,但接近1倍焦距时,虽然成像,但像的位置离凸透镜很远,光具座的长度可能达不到,另外,因为光具座为一直线状,且光屏不可能太大,所以若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将会或上或下离开光屏的位置,综上所述,主要原因有三个:(1)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
(3)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凸透镜成像规律 (1)列表法 (2)图像法【例题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B .该透镜可作放大镜C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 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D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 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解析】本题是考查灵活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凸透镜成像中,若要分析物体经过透镜后物距u 和焦距f 的关系像的性质 位置 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同侧或异侧u >2f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照相机 u=2f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f <u <2f实像 异侧幻灯机u =f 不成像u <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的成像性质,必须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按凸透镜成像规律“抓两点,观两变”,本题的关键是算出焦距f 的大小及物体在镜前不同位置与焦点的相对位置,再判断像的性质,根据题意,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可以知道此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则f<u<2f,即f<20<2f,所以10cm<f<20cm,当物距u´=40cm时,由于10cm<f<20cm,物的位置u´>2f,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缩小的像,当物距u"=10cm时,物体的位置u"<f,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但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成像规律的应用就是放大镜。
答案应选A。
【对应训练】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
(1)类:(2)类。
4. 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使胶片离镜片些。
完成这一动作是调节照相机上的。
5.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像。
6.投影仪是利用透镜来成像的,它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7.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16cm 处时,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9.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
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14 20 47 倒立16 20 80 倒立14 30 26 倒立16 30 34 倒立14 40 22 倒立16 40 27 倒立14 60 18 倒立16 60 22 倒立11.(1)手持凸透镜站在离窗户2米远,通过透镜观察窗外。
你看到了什么?(2)使凸透镜离你眼睛远一些,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变化?(3)现在把凸透镜旋转到窗户和一页纸之间,使其离纸近一些。
看着纸,慢慢地向窗户方向移动透镜。
这时,你看到了什么?当你移动凸透镜时发生了什么现象?12.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
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能最简便最快的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53度 37度 2. 折射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远调焦环 5.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8.D 9.提示:u<f,物距越大,像越大;实验时,改变物距,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其大小变化并得到结论10.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11.略 12.可将眼镜稍靠近物体(如报纸上的字),看物体的像如果是正立的、放大的,则该镜为老花镜,因老花镜是凸透镜,当物体(或字)放在它的焦距以内时会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而凹透镜对物体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