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物理复习讲义教案及考点
2014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教案-机械能(精)
2014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教案-- 机械能[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本节内容不多,与实际联系较多,复习过程从实例入手,让学生回忆概念,巩固基本概念,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2)内容较简单,主要由学生在最后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联系,从能量问题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2、过程设计:(1)由学生举例理解概念。
(2)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由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4)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并能列举实例说明物体具有何种形式机械能以及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情况。
2、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设计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教具:斜面、小球、木块、单摆、滚摆[ 教学重、难点]1、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运用。
2、实验过程如何体验实验方法。
3、联系实际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理解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课前复习的问题]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引入1' 请全体同学回答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直入主题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8'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板书:1、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教师归纳: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体都具有一种或几种形式的机械能。
学生回答:具有动能:运动的汽车;湍流不息的江水;射出的子弹,飞向地面的流星等。
具有重力势能:高空中的热气球;工地打桩的重锤;阳台上的花盆等。
具有弹性势能: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和衣服夹子;闹钟发条;射大雕的弯弓;压弯的钢尺等。
学生回答:子弹、流星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阳台上的花盆只具有重力势能;使用中的夹子只具有弹性势能。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实验专题15个必考探究性实验: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探究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3、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力和运动的关系3、物体浮沉条件4、阿基米德原理5、二力平衡的条件6、杠杆平衡条件7、光的反射定律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16、安培定则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8、能量守恒定律三、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一)常数(二)常用单位换算四、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一)两种基本电路(二)两个主要的物理规律(三)电和磁(四)电学测量仪器五、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2014年中招备考会物理课件
2020/6/8
19
15.如图8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 现将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 R2),分别按下图的四种方式连接 放入水槽,并接人相同电源。通电相同时间后,水温最高的是
2020/6/8
2013年河南中考卷中的第21题,在城乡建设中, 推土机作用,是关注了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等等。
2020/6/8
13
3.来源于命题人员的再创作
2.图1是用带孔的竹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奏时发出
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 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
了改变声音的
。
2.答案:振动 音调 考点:声现象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吹管乐器 时是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按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长 度,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分子间有斥力。
2020/6/8
22
(2013•盐城一模)“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
例如: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粘“毛毛”,
这是
现象;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这是因为
;夏天,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
是由于水的
静电、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凝固
2020/6/8
23
14.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 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 的位置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7
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3节 如图所示,在一个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B=0.40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用绝缘细 线将金属棒吊起使其呈水平静止状态,且使金属棒与磁场方向垂直。已知金属棒长 L=0.20m,质量m=0.020kg,取g=10m/s2 ⑴若棒中通有I=2.0A的向左的电流,求此时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F的大小。 ⑵改变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若细线拉力 恰好为零,求此时棒中通有电流的大小。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123要点
201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初中物理公式二、初中物理常数、常用单位换算(二)常用单位换算三、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3.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4.密度:人1×10 3 k g / m 3 空气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四、常见隐含条件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五、电学专题(三)电和磁六、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2014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实用、经典)
2014-201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辛屯镇九年级物理备课组2014年9月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 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 体和 体之间、 体和 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 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 体和 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 1)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014经典中考物理复习计划详细版
第一轮复习:基础复习1、时间安排:2013年3月1日至3013年4月30日2、第一轮复习的形式: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来源。
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
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测量?◆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
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
复习时要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法”;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类比法”。
总之,第一轮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对课本上的每一段话、每一幅图、每一个实验都要认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规律,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在复习中及时向老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记忆关。
2014年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讲学稿(共83页)
(01)[课题] 测量[中考要求]1、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会用量筒测体积;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3、了解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知识回顾]1.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 。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 ;其他还有 、 等。
3.长度单位换算:1km= m 1dm= m 1cm= m1mm= m 1μm= m 1nm= m4、时间单位换算:1min= h 1s= h5、什么叫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不可______;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6、 服装设计师裁剪衣料常用______刻度尺;木工做家具常用_______刻度尺;在车床加工机械零件要用________________7、 某同学采用如图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图1-2读出量筒内的物块体积: V=_______cm 3=_______m 39、 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是60____;乒乓球 的直径大约是_____cm ;人们走两步大约是1___;某同学身高15.8_______。
10、 双人桌的长度是1.2×102cm=_______km =_______μm______nm 。
11、 同一长度的5次测量记录是:25.1mm ,25.2mm ,25.1mm ,27.2mm ,25.3mm 其中图1-150 4030 20 10 ml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mm。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讲学稿16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讲学稿(16)第十六章电磁转换第一课时磁体、磁场和电流的磁效应一、复习目标1.认识简单的磁现象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磁场和磁感线,会画磁感线的方向;3.理解电流的磁效应及电磁铁的应用。
二、知识梳理1.磁性:物体吸引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在水平方向静止时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个磁极,一个是;另一个是。
②磁极间的作用:磁极互相排斥,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的过程。
常见的能被磁化的物质有、、、等。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出来,回到。
9.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地球周围空间存在,叫。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它们的夹角称,我国学者: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 10.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
电流的磁场方向跟有关。
1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的磁场一样。
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越大,磁性;②线圈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磁性大大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来改变。
可用来判断。
12.电磁铁:内部带有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电磁铁的常见应用在、、、等。
13.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 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 和 来调节;③磁极可由 来改变。
14.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 来控制的 。
它的作用可实现 操作,利用 电压、 电流来控制 电压、 电流。
还可实现 控制。
三、课后练习1.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的铁块,当一条形磁铁沿竖直方向逐渐靠近铁块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铁块受到的重力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6所示,请分别标出通电螺线管和电源的“+、-”极。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讲学稿10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讲学稿10第十章力和运动第一课时力与运动【复习目标】1.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达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知识梳理】一、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_______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等、反、一、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得出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伽利略的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_____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014中考初中物理复习讲义+教案要点
一、声现象【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 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第十讲
2014 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第十讲 电流【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电流的强弱 (1)定义:1 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叫做电荷,简称电流,用符号 (2)单位:①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 A ②常用单位:mA(毫安) 、μA(微安) ③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3)定义式: I=Q/t .其中 I 单位用 A,Q 的单位用 C,t 的单位用 s 2、电流的测量: (1)、仪器:电流表,电路图符号: (2)、方法: A表示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 在电路中; 流入, 。
流出,否则 。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 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 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 若被测电流在 0.6A—3A 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 0.6A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 3A 则 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考点 3、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串联电路中 (2)并联电路 【考点典题】 ,即 ,即 )例1、关 于 电 流 . 下 列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A. 电 流 是 表 示 电 流 快 慢 的 物 理 量 B . 电 流 是 表 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 号 是 “A”D . 电 流 的 符 号 是 “I” , 单 位 可 以 用 毫 安 , 也 可 以 用 微 安 例2、某 种 用 电 器 正 常 工 作 时 , 测 得 通 过 它 的 电 流 为 4A , 则 此 用 电 器 可 能 是 图 中 的 ( )A.B.C.D.【针对训练】 1、关 于 电 流 的 概 念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 A. 电 流 表 示 电 荷 移 动 的 快 慢 B. 电 流 强 度 表 示 电 流 的 大 小 C. 通 过 导 体 横 截 面 的 电 荷 量 越 多 , 则 导 体 中 的 电 流 就 越 大 D. 通 电 时 间 越 长 , 则 导 体 中 的 电 流 就 越 小 2、“0.15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 B.家用空调器 C.普通计算器 D.普通的白炽灯 2 、通过一个灯泡的电流为 0.2A ,等于 mA ;某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流为 50mA ,等 于 A; 常用电冰箱的电流为 1.2A, 等于 μA. 小明的计算器工作时的电流为 80μA, 等于 A. 3、在 1s 内通过灯泡 L1 的电荷量是 0.3C,在 1min 内通过灯泡 L2 的电荷量是 6C,则通过灯 L1、L2 的电 流之比是 ,由此可判断灯泡 L1 与 L2 的连接方式不可能是 联的. 4、有一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两端需加 6V 电压,这时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为 10mA,现用干电池做电源, 如果每节电池储存 180C 的电量,那么这个电源能供用电器连续正常使用( ) A.5h B.20h C.40h D.60h 考点 2、电流的测量: 例 3、某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某一灯泡的电流的实验,闭合开关后, 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于是他立即断开开关.则: (1)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该同学为了完成实验,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3)改正错误后,他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的读数是 1.8A,请你在图中画 出指针 例 4、请你在图中的圆圈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组成电阻与小灯泡串联的正确电路.例 5、以下电路图中,电流表连接正确的是()A.B.C. )D.例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 Ll 的电流 B.通过灯 L2 的电流 C.通过灯 L1 和灯 L2 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针对训练】 1、某同学在连接电流表的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并及时加以处理,其中处理错误的是( A.表针静止不动,表明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拆除全部导线、重新连接 B.表针向右微转,没有超过表盘上的一个小格;换用能够测量较小的量程 C.表针向右猛偏,超过表盘上的最大电流;换用能够测量较大的量程 D.表针向左反转,表明电流表两个接线柱接反;立即对调连接两接线柱的导线头 2、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 A.0.46A B.0.52A C.2.46A D.2.6A)3、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 S 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 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乙均接电压表 C.甲、乙均接电流表 D.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串联 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 L1 的电流 D.电流表测的是 L2 的电流)5、如图所示,M、N 表示一个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a、b、c、d 表示电路中的四个连接点,若想用此电 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则以下连接正确的是( ) A.M 接 a,N 接 b B.M 接 d,N 接 a C.M 接 c,N 接 d D.M 接 d,N 接 c6、如图所示电路,只需改变一根导线的连接,就能使电流表同时测出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在要改接的那 根导线上打个“×”,再画出改接的导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知识点的分数分布声现象1~3分送分题光现象3~5分送分题透镜及运用5~6分填空题画图题物态变化和热学6~12分送分题信息题电流和电路6~8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画图)电压和电阻2~8分填空题选择题欧姆定律5~12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电功率10~15分填空题计算题电与磁4~8分选择题实验题信息的传递3~5分送分题填空题多彩的物质世界4~6分送分题选择题(第一题)运动和力3~6分选择题实验题画图题计算题力和机械6~10分填空题实验题画图题压力和浮力10~20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题(设计)计算题功和机械能6~10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仅供参考二、必考知识点力学密度压强和浮力简单的机械功和能热学温度物态变化内能及利用比热容热值的应用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画光路图电学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电与磁学科综合电热综合密度与压强综合简单机械与功和能综合三、实验(1)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2)探究液体压强更哪些因素有关(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6)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7)探究导体在磁场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8)探究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9)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10)探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11)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度的关系(12)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13)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四、注意事项①看公式也要看单位,否则时徒劳,最好不要把全部公式列进一个表里②记概念要记牢,否则频频出错③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直觉往往给人们许多错觉,所以没有理论依据不能拿来做题一、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
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7.小明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设计了验证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实验,请你帮他简述实验的做法。
8.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9.人体里许多器官,它们总在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就引起了振动,人体器官里就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说出其中的三种吗?10.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酒精的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的多。
实验三: 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
(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现象(参考答案)1.振动 2.高低大小音色 3.强 4.A 5.B 6.B和D A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7. 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变换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体验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用不同的力拨动不锈钢尺,可体验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可由拨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不同体验物体的音色不同。
8. 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有真空的9.略 10.实验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二、物态变化【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一、温度1.温度的意义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方法提示】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
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A. 固态B. 固、液共存状态C. 液态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5.探究《0℃水和0℃冰的有什么不同?》器材:水、冰块、容器(塑料杯、小口瓶、大口瓶)、布、锤子、纸巾猜想:小组讨论:请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水和冰的不同,并提出猜想,记下讨论的结果,采用控制相等,步骤:1.拿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把它们分别装满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你有什么发现?2.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让冰熔化成水。
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等。
10℃。
6.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 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荫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
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7.如图2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图1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8.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增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将设计思路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物态变化(参考答案)1.雾云露云雪霜雹冰 2.吹气使水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液化,液化放热 3.D 4.C 5.略 6.(1)A;(2)取两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上等量和酒精和煤油;(注意液体的挥发性相同)放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一段时间后,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若相等,则与液体的种类无关,不相等,与液体的种类有关7.D 8.提示: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三、光的反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呈现形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
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一、光的产生: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