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精选文档
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

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1. 引言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它包括了从生产资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再生产,是维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环节。
2.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生产资料的再生产指的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中,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来制造和更新各类生产设备、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物质资源。
它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基础,涉及到采购、生产、配送等多个环节。
2.1 采购环节: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开始于采购环节。
各类企业和机构需要购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来满足生产需求。
这一环节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谈判、合同的签订等。
2.2 生产环节:采购到的生产资料在这一环节中被组织成生产线,通过劳动力的投入以及生产技术的应用进行物质生产。
这一环节包括了生产流程的规划、生产设备的操作、质量控制等。
2.3 配送环节:生产完成后,生产出来的物品需要通过物流渠道进行配送。
这一环节包括了储存、运输、分销等多个子环节。
配送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实现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除了生产资料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还涉及到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
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以实现有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
3.1 生产环节: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开始于生产环节。
各个行业和领域进行生产活动,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和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生产过程。
这一环节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流程的安排、生产设备的操作等。
3.2 交换环节:产品和服务的再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交换环节。
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重新投入生产。
这一环节包括了销售、营销、价格协商等多个子环节。
3.3 消费环节: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通过消费环节实现再生产。
消费者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
消费环节也包括了消费行为的选择、消费意愿的形成等。
经济生活知识点根据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整合

《经济生活》知识点整合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一、生产1、含义广义:人类从事的创造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
狭义: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
2、地位、作用(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决定作用①生产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②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制度的原因效率与公平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③生产决定交换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规律市场的类型与发展供给与价格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④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四个表现影响消费的因素3、生产什么——社会财富——商品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财富的代表货币4、为什么生产(1)目的、归宿——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的结构和水平恩格尔系数消费心理消费观念(2)生产的地位、作用、意义5、为谁生产——社会——消费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环境6、谁生产——企业、劳动者(1)企业含义地位类型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组织机构、公司制股份制的特点优点、意义、要求、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兼并、破产与强强联合(2)劳动者就业问题权益问题地位问题收入问题7、生产力(1)构成要素(2)发展现状: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城乡、区域、行业)(3)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措施(要求)8、生产关系(1)内容(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3)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结构)(4)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9、怎样生产(1)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角度看(从商品的角度看)……(2)从价值规律来看……(3)从价格对生产的影响的角度看……(4)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看……(5)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看……(6)从劳动就业的角度看……(7)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8)从消费的角度看……(9)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10)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发展方式的角度看……(11)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角度看……(12)从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或(1)从国家来看……(2)从企业来看……(3)从个人来看……10、生产的投资、成本、利润、效益等。
专题二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专题二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命题趋向】一、生产(经济常识的第三课和第四课的内容)1.第三课近几年的高考考查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支配范围的含义,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的行业结构、效率效益、职工下岗,国有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竞争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根本途径等问题。
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始终是政治科高考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
从试题形式看,一般运用图表、数字、某一国有企业的范例等具体材料说明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改革的必要性、措施等,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认真分析图表,注意挖掘图表的内涵,不要忽视图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2008年的命题重点如下:1.运用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国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国企面临的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国有企业如何发展。
2.运用企业经济效益的知识分析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3.运用企业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以及企业信誉和形象的有关知识分析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公平竞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竞争力。
2.第四课本部分内容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考查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1)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4)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的义务。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原则及意义。
这些仍是今后命题的重点。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2008年的命题重点如下1.运用农业的地位、作用等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的原因;实施“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和现实意义;加大扶持农业的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分析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必要性.说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必须依靠科学与技术。
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4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再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按照自己设想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被加工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过程。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一、生产(一)相关概念1.生产,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
2.社会生产: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3.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对社会财富的需求。
4.生产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断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从事社会生产,这种能力就是生产力。
5.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
(二)生产的决定作用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着分配的对象:被分配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产品不可能有分配(2)生产决定分配的性质和方式:①生产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生产的这种社会性质只有通过分配的性质和方式才能反映出来②生产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那么分配的性质必然是资本主义的,即一些人以资本家的身份参加生产,就以利润的方式参与分配,一些人以工人的身份参加生产,就以工资的方式参与分配2.生产决定交换(1)生产决定交换的产生和发展的程度:①没有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产品的交换;②在生产过程中,社会分工越发展,交换发展的程度也会越高(2)生产决定交换的规模:生产的规模越大,可供交换的产品的数量就越多,交换的规模就越大3.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人们要消费,就必须有消费的对象,要有食品、衣服和房屋。
这些消费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这种消费方式的不同,由生产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举例:①原始人用手抓生肉吃,现代人用各种餐具吃烹调过的熟肉;②原始人住的是洞穴,现代人住的是房屋。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必备考点知识点汇编

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1《经济生活》必备考点知识点汇编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1】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联系实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应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考点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的产生及含义2、本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物物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特别提示】流通手段≠商品流通。
前者强调货币的职能和作用,是相对于货币其他职能而言;后者强调商品流通的方式,是相对于物物交换等其他商品交换方式而言。
4、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方法技巧】判断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标志词,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支付手段:常用“还债”、“支付工资、利息、水电费、租金、税款”等标志词。
【考点3】纸币1、纸币的含义2. 纸币的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编 专题精讲一 社会再生产

增加 减少
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 减少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及实质 不同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 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 供给
指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 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 小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不同 区 别
形成的原因 不同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或纸币的 流通速度过快而造成的
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 缩等
是由宏观经济环境从商品短缺转为 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 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 因造成的
解决的方法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不同
等
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联系
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与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 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2.国际贸易中的汇率变化
(1)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货币 人民币
外币
币值 币值
贬值
汇率 升高
降低
表现
换取外币 增多
换取人民 币数量减
第二,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 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 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 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政治】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复习

【关键字】政治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贯通四大环节,准确判定答题要点高考对经济生活的考查,一般说来,设问的问题除了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主体有明确的要求外,所要分析和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如何促进生产的发展、如何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如何解决交换领域的一系列问题等,十分有必要在进行“个人、企业、国家”三个主体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知识再进行梳理和系统的整合,提高调用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生产(如何促进生产的六个思考角度)★请先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生活与哲学》P30专家点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休息者、休息资料和休息对象都是物质的。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一、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P302、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全面提高休息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加快科技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二、从生产关系的角度1、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P35(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P352、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P63三、从生产主体的角度1、休息者(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利用好国家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各种政策,努力实现就业和创业,使得休息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社会再生产通俗理解

社会再生产通俗理解引言社会再生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社会经济体系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对生产要素进行再分配、再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分析社会再生产的概念、目的和过程,以及它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深入探讨这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什么是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指社会经济体系持续地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它包括对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和再配置,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说,社会再生产包括个人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两个方面。
个人再生产是指个体通过工作获取收入,然后用收入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过程。
这种再生产是个体和家庭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
社会再生产是指社会组织整体进行的再生产,它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再分配和再配置两个方面。
生产要素再分配是指通过收入再分配和税收再分配等方式,将社会资源从一方再分配给另一方,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生产要素再配置是指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
社会再生产的目的社会再生产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社会的繁荣。
具体来说,社会再生产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社会再生产通过生产和分配资源,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它涉及到食品、衣物、住房、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基础。
2.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再生产通过再分配和再配置资源,可以促进各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实现社会的繁荣:社会再生产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
通过社会再生产,社会可以平衡各个阶级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社会再生产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即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和再配置过程。
经济四环节

经济思维:1、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生产是决定地位,消费是最终目的,交换和消费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
2、社会生产的主体:宏观调控主体——国家;微观:生产主体——企业个人——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3、经济发展层次性:微观(企业、个人)——中观(产业、区域经济,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部门、资金密集型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宏观(经济总量)4、经济活动就是资源流动、配置的过程,资源优化配置要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生产的产品都能消费,没有浪费;二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经济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中期: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五位一体,新要求:A、经济可持续发展;B人民生活全面提高;C、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近期:解决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手段——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地位;科学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组成部分。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一、生产:1、地位:决定地位。
2、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的需求。
(2)与其他环节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基础。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3)供求影响价格。
大力发展生产有利于稳定物价。
3、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劳动者的地位4、发展生产力的措施:1)经济建设为中心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

贯通四环节 把握《经济生活》
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李建国
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知识进 行梳理和整合,可以进一步搞清楚如何促进生产的 发展、如何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如何完善我国的 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如何解决交换 领域的一系列问题等,有利于提高调用知识的准确 性和全面性,准确判定答题要点。
主体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题与主线
经济全球化
生产
个人收入 的分配 决 定 反 作 用 货币和 价格
分配
国家收入 的分配
交换
国内与 国际市场
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扩大居民消费的原因
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
坚持基本特征 坚持战略思想
发挥市场 决定作用
科学宏观调控 劳 动 者
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 理性投资 企 业 履行 义务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如何合理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国家收入的分配
——正确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
——认识国家如何参与分配
分配 制度 及其 原因
分配方式 按劳 分配 按生产 要素分配
分 配 环 节
实现收 入分配 的社会 公平
财 政
税 收
财政收入 与支出
实现渠道 与作用
全面深 化改革
推动科 技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 生产力 角度 生产主体 角度
提高劳动者素质 坚持和完善 基本 经济制度
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促进生产
围绕主题 抓主线角度
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成功 经营
经济全球化 表现、载体 实质、影响
t7tqnfua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一、经济四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起决定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纽带和桥梁。
二、生产★★㈠生产与消费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⑴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⑵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⑶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⑷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⑵消费是生产的导向,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⑶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思路迁移:消费即内需。
故该知识点常用来回答,拉动内需的原因,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投资、出口、消费共同拉动转变的原因。
)㈡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⑴必要性: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
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⑵重要性: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物质基础。
②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途径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⑵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⑷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
㈢生产资料所有制1、公有制为主体。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
在全国范围内,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多种所有制并存。
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经济形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怎样理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怎样理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按照自己设想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被加工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过程。
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这四个环节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问题解析】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含义应当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每一个概念都有广义狭义之分。
作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四个环节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从狭义的角度把握其各自的含义。
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
(也可以更简略地表述为: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产品的过程。
)分配,指已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一定形式被社会成员所占有的过程。
(广义的分配包含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资料的分配两部分,四环节中的分配环节,仅指狭义的分配,即消费资料的分配。
所以,定义中的产品,是指生活消费品。
)交换,指人们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
(广义的交换,包含活动交换和产品交换两部分,此处仅指狭义的交换,即劳动产品的交换。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交换是在等价基础上的商品交换。
)消费,指人们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对各种生活资料的使用和消耗过程。
(广义的消费,包含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部分,生产消费实际上是指生产过程,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此处的消费,仅指生活消费。
)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是依次相互联结的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来看,生产是起点,产品被生产出来后,在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马克思语);把分配得到的产品让渡给其他社会成员,以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就是交换,把交换得到的产品进行使用和消耗,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就是消费;消费是全过程的终点。
版二轮复习全攻略第一篇知识整合专题2 生产、劳动与经营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 形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 式 成分和集体成分 主体地位:第一,公有资 区 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别 势,是就全国而言,有的 地 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 位 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 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 发展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 经济和外资经济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把 握 高 考 动 向
体 验 高 考 真 题
构 建 知 识 网 络
整 合 核 心 考 点
必考点一 生产与经济制度
1.全面认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1)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
系、不可分割的环节。
(2)社会再生产四环节间的关系
(3)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对于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环节 措施与意义 ①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 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国家应该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促进经 措 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施 ③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从而扩 大内需,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的宏观 调控,维护市场秩序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 意 的生活水平; 义 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 的收入水平
生 产
环节 措 施
措施与意义 ①不断扩大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把“蛋 糕”做大;②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调节社 会收入差距——把“蛋糕”分好 ①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 动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②分配公平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③分配公平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能够拉动 意 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义 ②推动投资、消费、出口结构的优化,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知识点3-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典型例题】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 停产。这说明( )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社会再生产
【知识点解析】
【特别提示】 (1)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 系的四个环节。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分配影响 生产。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劳动者的消费水平, 进而影响到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知识点—— 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知识点解析】
1、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 生产。
2、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 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 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再生产
【典型例题】
1、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 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 动起来。”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 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B.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C.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社会再生产
【典型例题】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的反作用。只有消费需求旺了, 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说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故D项 正确;A项与题意相反;B项说法错误;题意强调消费的反 作用,不是强调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故C项排除。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包括了四个环节:商品资本的再生产、货币资本的再生产、人力资本的再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本的再生产。
第一个环节是商品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市场上卖出去,并且通过售价的回流形成生产资本的再生产。
这个环节中,商品的生产是为了进行交换,通过交换来获得利润和再投入生产。
第二个环节是货币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并再次变成资本的过程。
资本家通过购买商品并支付价款,将价款流入市场,从而实现货币资本的再生产。
第三个环节是人力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劳动者通过工资收入来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并保持工作和繁荣的能力,从而参与商品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物质生活资本的再生产,这是指生产和再生产出足够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马克思认为,这四个环节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要素,只有在这四个环节中相互协调和平衡,才能保证社会在物质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可持续性。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1.物质资料生产及其三要素(1)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就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造劳动对象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2)三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Pm2.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1)生产的目的——消费(2)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不断进行,周而复始,故称再生产(3)四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反之,分配、交换、消费也决定着生产(4)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
包含两个因素:劳动者和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是其作用的对象。
3.社会生产力的两个方面(1)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两方面的关系A.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B.其二:人与人的关系。
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经济关系狭义: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体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经济规律(1)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经济规律。
(2)三种类型:a.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规律b.在几个社会阶段中期作用的规律c.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规律(3)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阶段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决定着社会生产的实质。
(4)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着,形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用来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效用、有用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生产力范畴。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交换时量的比例关系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3)交换价值是形式,价值是内容(4)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两者的统一对立——两者之间存在着决裂:商品生产者无法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使商品有二因素(1)具体劳动: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生产资料,采取不同的形式,生产不同商品的过程,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关系抽象劳动:抛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流通 (整个环 节)
2019/3/10
货币执行流 15 通手段职能
问题思考
• 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 是意味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要 = ———————— 的金属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 = —————————— 货币流通次数
牲畜
布匹
金银
贝壳
那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应该具有 2019/3/10 什么样的特点呢?
7
二、货币的 产生
3、以货币为 媒介的交换
2019/3/10
8
二、货币的产生
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是商 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物物 交换
对交 会 方换 末 出 的双 期 现 商方 , 在 品都 前 原 。需 提 始 2019/3/10 要 是社
一般等价物为媒 介的商品交换
贝媒 充 一 壳介 当 切 用 、。 商 商 以 布( 品 品 表 匹如 交 的 现 等牲 换 价 其 。畜 的 值 他
以货币为媒介 的商品交换
品一 出 。般 来 从 等固商 价定品 物地中 的充分 商当离
货 币 产 生
9
三、货币的本质 体积小 价值大 金 易于分割 银 不易磨损 便于保存
价值和使用价值 1、是商品一定有_____和______。
不一定,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有使用价值的,______是商品。
2019/3/10
4
二、货币的产生
1、物物交换
2019/3/10
5
二、货币的 产生 2、以一般等价 物为媒介的交换
2019/3/10
6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很 多,比如:
发行2元?
假设我班每位同学手上 有1件商品,每件商品售价1 元,请问该怎么发行货币?
2019/3/10
……
发行30元? 发行60元? 发行120元? ……
26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含义 通 货 膨 胀 通 货 紧 缩 经济运行中出 现的全面、持 续的物价上涨 的现象。 与通货膨胀相 反,表现为物 价全面持续下 跌,通常伴随 着经济衰退出 现。 危害 物价上涨,纸币贬 值,购买力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社会经济生活持续 混乱。 物价下降,影响投 资者的信心和居民 的消费心理,对经 济的长远发展不利。
小结: 便于携带
•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 • 结论:1、货币是商品; 2019/3/10 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 10
五铢钱
天 平 天 国 通 宝
2019/3/10
北宋通宝
11
2019/3/10
12
四、货币的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 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 小的职能。 ☆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 商品价值。 ☆货币如何去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019/3/10 13
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名称
人民币 RMB 美元 USD
日元 英镑 港币
加拿大元
2019/3/10
JPY GBP HKD
CAD
欧元 德国马克 韩国元
澳大利亚元
EUR DEM KRW
AUD
14
四、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有什么区 别?
下列不属于商品的有:
物品、劳动产品、 商品的区别
物 品
1. 母亲为你织的毛衣 2. 同学送你的笔记本
3. 阳光、微风
4. 菜市场待售的鱼
劳 动 产 品
2019/3/10
商 品
答:1 2 3不属于商品
3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 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商品的社会属性、根本属性,体现了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18
五、纸币的产生
思考: 金3/10
19
纸币
北 宋 的 交 子
2019/3/10
20
1、纸币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 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和金属货币有什么区别?
纸币是价值符号,其本身的价值可以忽略 不计,只代表一定数量的价值; 货币是商品,其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
疑问:国家可以自由决定纸币的 发行量和面额吗?
2019/3/10 21
2019/3/10
22
2019/3/10
23
2019/3/10
24
第三套人民币票样
2019/3/10
25
2、纸币的发行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要 = ———————— 的金属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 = —————————— 货币流通次数 发行1元?
思考: 社会再生产包括哪些环节?
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 与经营 开放的经济
2019/3/10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2019/3/10
2
一、商品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7
解决措施
2019/3/10
•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 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读郑 板桥的《渔家》,回答: • 1、“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 • A.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 •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 C.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 •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 2、诗中的 “百二钱”属于 ( ) • A.一般等价物 B.铸币 • C.货币 D.等价物 2019/3/10 28
2019/3/10 16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一出 现便具有 的职能
货币的其它职能: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从基本职能中 派生出来的
2019/3/10 17
探究: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一辆汽车价值80万元人民币,小王首付60 万元把车开回家,5年后付清了其他20万元。 可是这时小王的企业破产了。他不得不把汽车 卖给了一位美国人。美国人在中国花了10万美 圆买了这辆车。这是黄金价格上涨,于是小王 用10万美圆兑换成人民币买了黄金,存入银行。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 储藏手段 执行了哪些职能? 2019/3/10 支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