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3版01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3版01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414f3ef504a1b0717fd5ddaa.png)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在论及理想信念时, 海伦 ·凯勒有这样一句非 常形象而生动的话 : “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 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 满足于在地上爬。”
海伦· 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盲
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③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④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 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 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 不同。
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驾起通往理想信念的桥梁
4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案例导入:陈果的悲剧
陈果,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在读 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在大家 眼里是一名好学生。 1999年学校的领导老师发现她练“法轮功”后,通过多次 努力,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 表示不再参加“法轮功”的活动。可是2000年寒假回到家里受 其母亲影响,又出现了反复。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 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 被烧成重伤。陈果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M02467_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信念.mpg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e7b9b228bcd126fff7050b45.png)
——毕业生语录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是什么 幻想、空想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 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 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
未来城市 柏拉图
• • • • •
超越性 现实可能性 实践性 差异性 政治性
马克思
理想的类型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 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这河上的桥梁。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名言警句还有哪些? 请同学们列举几个? 提问2:以下的名句和诗歌是 谁写的?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孩儿立志出山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职业理想
• 职业三要素:承担社会义务、 发挥才能、维持生活 • 把个人生活的幸福和满足社会 的需要有机结合
生活理想
• 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 庭生活
• 健康、文明、科学
信
念
的
涵
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理想实现“三步曲”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痛感国事日 非、人民苦难的现实,急切希望祖国 富强独立。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问同 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 帮助家父记账”,有的说是“为了个 人前途”、“当官发财”。当问到周恩来时, 他庄重的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毛泽东15岁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理。
高尔基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课堂练习
请列出你一生的愿望
约翰戈达德15岁列的志愿表: 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探险; 登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 驾御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 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 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 一共127个目标! 他为每一项目标都编了号。 经过几十年努力,已经实现了106个愿望! 因此当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纽约探险家 俱乐部成员!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0a1a5a0479563c1ec5da71b5.png)
思考:
• 看了这段优美的舞蹈,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是什 么打动了我们?
2、对待顺境与逆境的态度
• 第一、要珍惜顺境,力争在顺境中有所作为。
• 第二,正确对待逆境,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 ,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 一方面面对逆境时不要惊慌失措、悲观失望,而要分析出现逆境的原 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办法,从而树立战胜逆境的心理; •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促成逆境向顺境的转化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个 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 才是有意义的。自我超越为价值奉献奠定了基础,价值奉 献则为自我超越指明了方向。
(三)立志须躬行
•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森.汉姆的故事 • 1983年,恐高症患者伯森.汉姆徒手攀登,登上了400多米高 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汉姆94岁的曾祖母闻 讯后,特意从100公里外的格拉斯堡徒步赶来,老人要以这样 特殊的方式,给曾孙的创纪录庆祝活动添彩。不经意间,她 竟又创造了一个百岁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纪录。 •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老人,问她在徒步而来时,是 否因为年龄等原因动摇过。老人一脸轻松道:“小伙子,一
思考:
• 这组数据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
• 实现理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实现达到理想 的彼岸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奋斗。
• 避免的误区——急于求成
(二)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 1、顺境与逆境的区分是相对的 • 思考: • 究竟是顺境对人成长成才有好处,还是逆境对人成长有好 处?你们持什么样的观点呢?
• “有100次的失败和挫折,就要有101次的奋 斗和追求。” • ——张海迪
思修讲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思修讲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b17e0cd4b14e852458fb57a9.png)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引导他们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二、教学内容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意义,为何要确立理想信念问题。
2、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解决的是什么是科学的理想信念问题。
3、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解决的是化科学理想信念为现实的条件、途径和方法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
五、教学设计1、课程导入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这首诗的蕴义在于它强调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是人生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
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
我们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就没有什么理想,整天处在一种浑浑噩噩、找不到目标和方向的状态中。
那么,什么是理想和信念,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理想和信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从这当中来找到答案。
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
六、材料实例材料事例1:观点:“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吗?”材料事例2: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谁是英雄?材料事例3:故事:什么样的追求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材料事例4: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的职业理想差异材料事例5:丛飞事迹(视频)。
34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34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8bed7368ddccda38376bafd2.png)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不负历史的重托、人民的选择,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也曾出现过失误,党的队侄中还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但是,党能够自己纠正错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有一支集中了全民族先进分子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和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7eb8af8b5a8102d277a22f93.png)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主要内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如何实现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走出“渺茫论”、“怀疑论”等认识误区;解析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探讨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信念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即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理想称为“志”,即志向。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特别指出,理想是指社会理想,也就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幻想: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局限,它与现实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
如“嫦娥奔月”。
空想: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也反映了人的一定的目标和追求,但是它缺乏客观根据,还不能把握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脱离实际,是一种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空想社会主义者”。
2、对理想的几种模糊认识:1)无用论:“人何必一定要有理想?我没有理想,不是也生活得很好吗?”马加爵:“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pptx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645c3a70c22590102029dac.png)
--罗青长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14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是:把全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 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 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作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 纪律、紧密团结和精神;是紧紧依靠人 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 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
二、理想的本质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理想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陶铸说:“理想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世
界观问题。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应该具有 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呢?什么样的社会才是 最理想的社会呢?这是和一个人的世界观 密切联系着的。”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5
理想是流露真心的美丽梦境。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指出:“这是一次
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
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
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
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
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
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8
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发展规律,并且 毫无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空 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也反映了 人们一定的追求和目标,但它是缺乏客观 根据的,是脱离实际的一种主观臆想,它 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是永远不 可能实现的。如永动机。
谢谢你的关注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ee07f37f0912a216147929a1.png)
P23
3、信念的类型:
①政治信念。即人们对国家、政党、社会革命、 政治制度和设施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的看法。
②科学信念。是指对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 等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的信服。
③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体系所持的信奉态度。
④生活信念。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未 来生活前途的坚信态度。
(三)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在人的 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 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 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 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 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 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 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 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P23 (1)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2)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 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
2、信念的特征:
①稳定性; ②多样性; ③亲合性.
亲合性---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这是信念在感情 层面上的反映,信念相同或相近的人们会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和强烈的信任感。
讨论
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为什 么必须选择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 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 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 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 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 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 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015版思修第一章)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015版思修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45586e31b765ce0508146e.png)
案例
赣南医学院
念》
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 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 《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 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 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 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 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 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 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 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 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 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 《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 人间》,
信念的支撑作用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 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 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 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 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 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一位记者采 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 厄运呢?”这位警察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 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 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 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 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 赣南医学院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 洲。
念》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 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 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称赞他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 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 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 “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 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 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 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2016年思修课件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资料
![2016年思修课件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a6af42fa26925c52dc5bf22.png)
?“士”——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 具有一定身份地位,非贵族,非平民。 (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 ?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士”阶层的形成
?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游说之 士(策士、谋臣)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 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个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 (宋庆龄) 一个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 (宋美龄) 一个与孔氏家族联姻,善于积财,富甲天下。(宋霭龄)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 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 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信念的特征
(2)执著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 就会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士”
“士”阶层的演变
“士大夫” “士人”
?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士大夫”指军中的将领,也是中央和地方 各级官吏的泛称。
?“士人”一般特指具较高文化素养的知识分 子。汉代,士人特重士名(人格名望、风骨 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 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更着意正心 、修身 、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第一章 (武士)
荆轲刺秦王 专诸刺王僚 聂政刺韩傀 豫让刺赵襄子 (士为知己者死) 朱亥锤晋鄙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史记.刺客列传》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 见。因 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 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 操其 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201510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201510](https://img.taocdn.com/s3/m/f627538951e79b8968022667.png)
社会理想
我 国 历 史 上 理 想 社 会 的 蓝 图
对未来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追求、 向往和设计,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西 方 社 会 理 想 社 会 观 的 发 展 古希腊“幸福岛”
《诗经》中对“乐土”的向 往 《礼记》中描述的“天下为 公”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柏拉图的“理想国”
资产阶级宣扬的 “理性王国”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
理想与空想、幻想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 象。 科学幻想是从美好愿望出发、对未来的一种科学预见;理想是从 现实出发、对未来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积极想象;空想是从主观臆想出 发,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消极幻想,缺乏实现的可能性。
2、什么是理想 社会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哲学认识论:理想是对奋斗目标有根据的构想。 心理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 政治学: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 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差不多就行;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到点下班;遇到挫折,自我安慰:退 一步海阔天高;
当日事,当日毕;遇到挫折,跌倒了爬起来
平平淡淡
成就一番事业
人生道路改变的轨迹
期望
信念
态度
结果
行为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d482dfd63186bceb19e8bb4d.png)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1
信 徒 们 的 朝 拜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2
为 中
(1)稳定性 ) (2)执着性 ) (3)多样性 ) (4)情感性 )
信仰——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信念最集中, 信仰 信念最集中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华 之 崛 起 而 读 书
13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
你怎样看待重走 长征路?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
是什么力量促使红军走完长征? 是什么力量促使红军走完长征?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3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4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最可怕的敌人,就 最可怕的敌人, 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罗曼 罗曼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穷 人 决 无 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 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 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 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 饥区的灾民, 辛 , 饥区的灾民, 大约 不去种兰花, 不去种兰花, 像阔人的 老太爷一样, 老太爷一样, 贾府上的 焦大,也不爱林妹妹 的." —— 鲁迅
9
从时序上划分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6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 四,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7
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理想 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 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 标上的集中体现.
1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一章
![1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a4825c2b160b4e777fcf09.png)
问题与思考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 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1.理想信念的作用
⑴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如果一个人 不知道他要驶向 哪个码头, 那么 任何风都不会是 顺风的。
李大境界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孟子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⑴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⑵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⑶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
的顺境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 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 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 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两个误区: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最美
(2)追求理想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反映当代中国社 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才能更加坚定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3)理想的实现需要有献身精神
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 的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 献身,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 想的最根本的条件。
刘胡兰
黄继光
焦裕禄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王国维谈人生三大境界
一心向往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2011)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2011)](https://img.taocdn.com/s3/m/e2db9c7348d7c1c708a145d1.png)
理想的演变
某人在回顾自己的理想演变过程时,说道: 十岁时,“我长大一定要当科学家,为人类解放而奋 斗!” 二十岁时,“我一定要超过比尔·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三十岁时,“我能混上厂长就好了” 四十岁时,“厂里精简,下岗的名单里千万不要有 我。” 五十岁时,“儿子,你老爸这辈子就这样了,我全靠 你了!” 思考:你认为我们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理想才是切 实可行的?
伟大出自平凡
“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 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 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 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华罗庚
“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 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 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 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 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 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顺境: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 逆境: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 但总要带着理想前行,能否做得到呢?
带着理想前行
有兄弟两人,他们出去远足,玩得非常高兴,晚上回来的时候, 战在高高的公寓前忽然想起来,这一天赶上了电梯维修,过了十 二点电梯不再运行,兄弟俩玩高兴给忘了,现在只能爬楼,而他 们家住在80层楼上,总得回家,爬吧。现在,年轻怕什么?提个 背包,两个人意气风发,搭搭就开始上楼,一层、二层、三层、 四层,都可以步履轻盈。爬到二十层,真累了,站在二十层两个 人商量说,这样吧,咱俩先把背包存在这里,等到电梯好了再回 来取,人总得先回去。卸下了背包,人又重新变得轻松了,继续 爬三十层、四十层,一气爬上去,走到四十层的时候,发现什么 东西都不拿也累,光是带着身体就足够累了。
一、信念、信仰、理想解析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95df341d6edb6f1aff001ff9.png)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
1、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 2、辩证分析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内容是矛盾分析方法,它包括了 “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辩证结合的方法“, 内因与外因” 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共性与个 性”相结合的方法。 3、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坚持和发展真理的方法。这个方法以认 识的客观性为基础,以认识的实践性为灵魂,尊重实践、勇于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4、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也可以更具体地描述为以经济为社会的基 础、从经济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方法。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一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也是先进的政党应该坚持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一方法的立 论基础是认为,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 历史的真正的创造者。这一方法的核心是把“人民同意不同意, 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终标 准。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和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相 关知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 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结合起来,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个人理想,做出自己 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想和信念的含义、特点及作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 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①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其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信仰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表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因此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的特征第一、超越性。
第二、可能性。
第三,差异性。
第四,实践性。
2、理想的本质人生理想是一种主观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3、理想的类型由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因此,理想又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
从横向来说,可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又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
从纵向来说,则又有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之分。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信念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对某种观念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主要特征:首先,信念具有复合性。
其次,信念具有稳定性。
再次,信念具有科学性。
另外,信念具有崇高性。
人的理想与信念需要互相支持,有美好崇高的理想追求的信念才是有价值的信念,而有坚定信念支撑的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三)信仰是信念的升华在我国学术界,信仰被理解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以为行动的准则”。
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
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这种信念构成信仰的内容,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为它服务,围绕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作为信念的一种特殊形式,真正的信仰是与崇高和神圣连在一起的,是对于崇高和神圣价值的信念。
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仰是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
而实际上,人的信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的力量。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作用1、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2、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人格和道德的完善提供了精神支柱3、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注入了巨大动力(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教学小结:一年级的新生刚跨进大学校园,有一个理想的间歇时期,迷茫、困惑使许多学生不知所向。
通过讲述理论和列举典型事例,使同学们确立起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对大学生活的过渡。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人的本质是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人的精神性的彰显。
理想信念是人的价值生活或意义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就象是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就会产生一种“空无感、疏离和价值无根感”,精神上就会无所寄托,只能去寻求纯粹的物欲满足,因而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理性的人。
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的人,就有了人生的航标和方向,能够不断地引领着自己一步步驶向人生的真谛。
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促成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
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大学生,要把自己的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需要强化自己的信念系统,使之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
2、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三、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1、立志当崇高。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在青年时期确立起崇高的志向是此后事业成功的关键。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志向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
在这个大的社会理想的框架之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个人理想。
2、大学生应树立符合社会理想要求的人生理想。
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导向,要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
3、大学生应树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个人理想。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长给自己定定位,确定个人奋斗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
四、人生信仰的确立信仰是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融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伟任。
与此同时,也在提升着自身的价值,而要达到这双重目标,没有崇高及坚定的信仰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信仰?1、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
各种形式的迷信和盲从都以蒙昧为条件,科学文化越落后的地方,迷信和盲从就越严重。
历史证明,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科学信念的强有力的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越深入,那些无中生有的幻想,牵强附会的妄断,对外部力量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
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才能有科学信仰充实心灵。
同样,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信仰不会自发确立起来的,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极度尊崇和坚定不移的。
因此,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就必须懂马克思主义,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那种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而又轻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人,是极其浅薄与无知的。
2、必须大力提倡积极思考,反对盲目崇拜。
积极的思考是科学信仰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的结果,也是他们积极思考的结果,是艰苦脑力劳动的结果。
同时,科学的信仰又为积极思考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
因此,科学信念是与积极思考有机统一的,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确立起来的信念往往是不牢靠的。
这种思考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与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观察、思考的最好思想武器和方法论。
3、确立科学信仰的最根本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信仰建立的最深刻的基础。
信仰内容的性质、信仰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建立信仰的方式,都跟社会实践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
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信仰科学性的鉴别和对既定信仰的反思,也只能在社会实践的背景下展开,并由实践提供鉴别和反思的标准。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对真理的肯定性体验,对真理的情感深入才能完成,从而使真理性认识深入人心,成为坚定不移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和口号,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索和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解决人生发展中的现实课题。
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马克思主义。
应当知道,确立科学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追求真理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知识,需要思考,更需要有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
人生需要理想,人生更需要信仰,愿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确立起崇高的信仰。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粱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
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
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
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
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种倾向:第一是理想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理想。
第二是用现实否认理想。
2、理想与现实又是一对矛盾人生中充满了矛盾,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生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所谓人生的基本矛盾,首先必须具有普遍性,即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且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的始终。
其次,它还必须具有一般性或代表性,即各种各样具体的人生矛盾,都是人生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都可归结于人生的基本矛盾。
当然,不同的人,或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应怎样”与“是怎样”的矛盾,是价值目标与事实存在之间的矛盾。
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又不够理想。
而且,这种差距是动态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永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它,而只能不断地解决它。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理想的产生,而且制约着理想的实现。
另一方面,人们又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现实,人的现实又是一种不断趋向理想的现实。
所以,人首先需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地;一切有价值的计划和行动,都需要从现实出发。
但另一方面,能够产生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
只要有志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志愿而不改变,则虽然自己可能看不到成功那一天,但经过后来者前仆后继的继续努力,成功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实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理想作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归根到底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要靠全体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也只有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达到。
如果不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难于实现。
2、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从今天做起李大钊曾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
他指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延续,以成其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