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意象酒意象共29页
浅析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象

浅析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象浅析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象摘要:李清照的词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中,浓醉淡饮,映射出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境遇,无论是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还是新婚后独居空闺的孤寂落寞,或是国破家亡、夫妇天人永隔后的凄楚绝望,都通过酒醉之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李清照;词;酒;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女性闺怨思念之情的意象很多,如明月孤雁、闺阁楼船等,而借“酒”写愁情则不多见。
作为历史上集聪慧才情于一身的女才子之一,李清照的词却常常以“酒”意象来抒情遣怀,她的词曾多处写到饮酒,酒词占她现存词作的百分之四十还多,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为,有的含恨而作。
不管是“酒”、“醉”、“酌”,还是“琥珀”、“绿蚁”,还是“尊”、“盏”、“杯”、“盘”,都映照出李清照人生的跌宕起伏。
首先是少女时期的游兴沉醉。
李清照年少时就喜好山水,《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就记叙了一次遣兴游玩、酒醉迷航的情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人一行游玩酣畅,兴之所至,豪饮微醉,流连忘返,直至夕阳西下才划浆欲返,哪知“沉醉不知归路”,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也辨识不出来了,误入一片碧藕水荷;“沉醉”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若非“沉醉”,岂有“误入”,岂有“争渡”,岂有“惊起一滩鸥鹭”?“沉醉”二字透露出了作者游玩时内心深处的欢乐愉悦,饮酒而醉,醉而忘归,归而误入,既而出现了“争渡,争渡”的场景,划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鸣叫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欢快优美的意境,刻画出一个豪放爽直、不拘礼数的女性形象。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感情甚笃,生活幸福美满。
据其《金石录序》中记载,他们志趣相投,嗜爱金石书画,猜茶斗酒,踏雪寻诗。
然而,人生有聚有散悲欢无常,丈夫“负笈出游”,打破了平静欢乐的日子,她不得不面临夫妇分离、独居深院的生活,满腹的思念、闺怨、愁苦之情只能用酒来冲淡,酒成为了愁的代言词,酒之多,正是愁之多的体现;而酒之醉,则是愁之深的反映。
酒的意象在古诗中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最含糊的术语。
它指的范围是从读诗者所能经历的心象一直到构成这首诗的各种成分的总和。
刘易期在他的《诗的意象》中是这样阐述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意象组成的意象。
”意象一词,就所有这些意义而言,使诗歌具体而不抽象。
从广义上来讲,所谓意象,就是指诗歌或其它文学作品所涉及所包孕的一切感觉物象和读者所能经历的一切知觉心象的总和。
从狭义而言,所谓诗歌意象,就是创作主体的主观心象和客观物象在语言中的融汇与具现。
如同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中的“气象”、“兴象”、“意境”等词一样,意象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可以作联合词组来看,它包括抽象之“意”和具体之“象”两个方面,即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和谐统一体。
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事物的影象。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其中一类诗便将酒搀合到诗歌中,令诗歌芳香醉人,酒形象临风若仙。
诗歌发展到唐宋,盛大壮观,登峰造极,酒文化在唐诗宋词中也是酝酿充分,品醇味久。
酒在众多诗人的众多名篇中已屡见不鲜,诗人借用同一物象———“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这里酒就可以称为意象群。
因此,唐诗宋词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不然,枉此一生矣!现在我想就诗中酒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提到酒就不能忽视饮酒的顺序:先是“饮”: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其次是“醺”(微醉):如韦承庆《江楼》“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
再次是“酣”(酒喝得畅快淋漓,尽兴后浓睡状):如孟浩然《听郑五弹琴》“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

浅道古诗词汇中的“酒”意象之阳早格格创做纲要:尔国古代的很多诗人皆细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制,使其诗具备下度的思维取艺术价格.共时也通过坐意选象,其下峻的人格战洒降的胸怀也得以完好的彰隐.诗人们或者借酒怡情,或者解忧记忧,或者支友饯止,或者书籍写人死,叹息现真.诗人们用他们那被醉人的的酒香熏染的、裹挟着情思的诗句碰打着咱们的心灵让悠近的诗韵飘集正在千百年的岁月的沧桑里.闭键词汇:借酒怡情;解忧记忧;支友饯止;书籍写人死,叹息现真意象是情感战局里的分离,是寄意于象,把情作用为不妨感知的局里标记,为情感找到一个客瞅对付应物,使情成“象”.中华民族自古便取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仄民百姓,祭天天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歉支胜利要用酒,迎去宾接伙陪要用酒,婚丧娶娶、凡是宴乐更离不启酒.尔国古代的很多诗人皆细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制,使其诗具备下度的思维取艺术价格.共时也通过坐意选象,其下峻的人格战洒降的胸怀也得以完好的彰隐.“酒”意象正在古代诗词汇中职位举脚沉重,它展示了尔国古代文人死计的局部秘闻以及对付死命的明黑.越收到了唐宋时期,很多诗人借镜、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给予“酒”意象歉富的审好内涵,进而大天里歉富了尔国古代“酒诗词汇”的骨力微风姿,使之正在尔国古代诗坛下贵溢出醉人的芳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一、借酒怡情——一死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遇须辞倒酒能帮兴,酒能激励灵感,活跃局里思维.酒后吟诗,常有好句.“启轩里场圃,把洒话桑麻”那是诗人孟浩然正在《过故交庄》中的诗句,浅斟缓饮中既欣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又教会了事农桑的有闭知识,酒成了最佳的载体.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一浑,歉年留客脚鸡豚”形貌出农家人的敦朴杂朴无公.陶渊明“秋秋多好日,登下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妇之间拜会邀请的真礼;做风村家,更觉去往的随便.大呼小喊,毫掉臂忌止道举止的风采,语气细朴,反睹情意的真率.“常记溪亭日暮,重醉不知归路”——《如梦令》中晚年的李浑照死计得那样无忧无虑,郊中家游也能启怀痛饮.“少风万里支秋雁,对付此不妨酣下楼”李黑的《宣州开朓楼饯别校书籍叔云》描画了秋下气爽,大雁振翅,登楼吟咏,怎么能缺少那激励豪性的玉液琼浆呢?苏轼启一派豪搁词汇风,得意浓然,得意泰然.正在《江乡子稀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启弛,鬓微霜,又何妨”酒中可睹其过人的豪气!两、解忧记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黑,是尔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下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李黑仕途崎岖,政界得意,现真中,他时常借酒消忧,果此,他的许多做品中皆有酒气冲天,喜收冲冠的局里,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付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尔身.久陪月将影,止乐逆及秋.尔歌月徘徊,尔舞影整治.醉时共接欢,醉后各分别.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题中一个“独”字,讲出了李黑的孤寂,引出的即是他饮酒的情节,酒即是诗的一个线索,酒果、酒前、酒时、酒后,一个个片断似被“酒”字串成了一串珠.《把酒问月》也是诗人孤独得意处境的写照,诗中写讲:“昔人今人若流火,共瞅明月皆如许.唯愿当歌对付酒时,月光少照金樽里.”正在现真中李黑体验到的多是热遇,非常得视、孤独的情绪正在诗中可睹一斑.“今宵酒醉那边?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那尾《雨霖铃》写离忧别绪,达到了情景接融的艺术地步.“酒醉那边?”标明做家离情之深、之浓、之重,酒进忧肠,化做相思泪.三、支友饯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闭无端人伙陪将要告别了,饯止饮酒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宴席之上,饮酒赋诗,共话友情,不啻为文人常干之事.“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取羌笛”是曾参正在《黑雪歌支武判官归京》中形貌的饯止宴上的局里.王维的《支元两使安西》“渭乡往雨浥沉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闭无端人”诗句道话朴真,局里死动,讲出了人人公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李黑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谦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去相支,欲止不可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火,别意取之谁短少?”描画了正在秋光秋色中江北火乡的一家酒肆,诗人谦怀别绪酌饮.黑居易《琵琶止》“浔阳江头夜支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仆人下马客正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可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告别自己便喊人不快,酒宴前再不个歌女侍应,天然便越收隐得寥寂易耐了.贾至的《支李侍郎赴常州》“今日支君须尽醉,明往相忆路漫漫.”寓情于景,情景接融,诗歌表面写挚友分别后忧绪谦怀,本质上是写做家支别魏两时一刀两断的情感.四、书籍写人死,叹息现真——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中尘“兰陵好酒郁金香,玉碗衰去琥珀光”,细好的玉器,浓烈的琼浆,浮现出的是死命活力的光芒战喜悦的人死状态!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黑了人们对付好谦团圆的探供战希视.陶渊明“携幼进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讲出了惟有下天阔天的自然,才容得下是人的自由,也惟有酒的洒脱,才明黑诗人的坐崖岸.李益的“不堪身中悲前事,强背杯中寻旧秋.”是历经世事回尾往昔的独酌,凄凉感触,恍然如梦.李浑照“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秋似人将老.”是一尾感时伤世之做,写出了人之无奈.唐代李商隐“心断新歉酒,销忧斗几千.”恣意倾诉了仄死的孤独、凄凉、忧忧战苦闷,寄寓自己死不遇时、有志易酬的怨愤战不仄.山河破碎,强敌虎视,欲挥戈杀敌却报国无门,愤恨忧忧郁积正在心,时代的“大忧”既然无法用剑刺破,便只可用一樽浊酒弥合心中的“小忧”. 弛孝祥用“万里中本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辛弃徐用“醉里挑灯瞅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词汇句勾画出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李黑《将进酒》便透暴露天赐英才却无人赏识的怨愤,虽自尔抚慰“天死尔材必有用”,却易免有得降之感.“古去圣贤皆寥寂,惟有饮者留其名”,李黑便正在“但是愿少醉不复醉”中,独饮着自己的那份对付人死忧苦取无奈.古诗中酒意象纪录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诗人们的情感体验.意象是客瞅的,但是却浸进诗人特殊的主瞅色彩.酒意象,既书籍写了诗人们特殊的情感体验,也昭示着诗人对付于死命自己的审视.小小杯中物尽隐文人之性格、性情、志趣.诗人用一般的意象投射思维的灵光,为天下文教史删加了许多灿烂的色彩.参照文件:李太黑齐集[M].中华书籍局,1977.萧涤非.唐诗观赏词汇典[M].上海辞书籍出版社,1983文教培养 2008.12 古诗词汇中酒意象的审好内涵袁战仄李浑照词汇中的酒意象浅析--《大家》2010年16期古诗词汇中酒意象的审好内涵—《文教培养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写酒的古诗词赏析

写酒的古诗词赏析酒,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酒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成为了诗人们倾诉情感、抒发心情的重要载体。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些关于酒的古诗词,感受其中的醇厚情感和深刻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中的“更上一层楼”一句,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被解读为诗人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这句诗也可以被解读为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对于酒的向往。
酒,在这里成为了诗人追求更高境界的象征,也成为了诗人对于丰富人生的渴望。
其次,我们来看一首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首诗中,李白以“黄河之水”来比喻酒的奔放和豪迈,表达了对于酒的向往和追求。
酒在这里成为了诗人豪情万丈的象征,也成为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奔放的追求。
再来,我们看一首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名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首诗中,苏轼以“士别三日”来比喻酒的醇厚和深沉,表达了对于酒的珍视和向往。
酒在这里成为了诗人对于真挚情感和深沉思索的象征,也成为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
最后,我们来看一首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中,马致远以“落红”来比喻酒的凄美和深情,表达了对于酒的怀念和眷恋。
酒在这里成为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和美好回忆的象征,也成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古诗词中,酒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成为了诗人们倾诉情感、抒发心情的重要载体。
酒在诗词中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生活的态度。
在品读这些关于酒的古诗词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对于酒的热爱和向往,也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们对于生活、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让我们在读完这些古诗词后,也能够在心中留下一丝丝醇厚的酒意,感受到诗人们对于酒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酒在唐诗中的意蕴

酒在唐诗中的意蕴意蕴:在唐诗中,“酒”的意象出现非常多,酒代表了豪情壮志、代表了羁旅离愁、代表了家国情怀、代表了闲情逸致、代表了清愁幽怨、代表了孤寂忧愤。
在诗词中,“酒”的意象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诗词作者如此钟爱写酒,或许是因为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吧。
酒既可以表达洒脱豪迈的胸襟,也可以用来表达黯然销魂的愁情别绪。
无论是文人墨客,江湖侠客,沙场将士,商人旅客,富家豪族,亦或在灵感迸发之时,离别伤感之时,失意落魄之时,豪情万丈之时,喜上眉梢之时,知音畅谈之际,都会有酒相伴。
久别重逢、金榜题名、花前月下,快意之时,有酒助兴;故人远辞、壮志难酬、孤身他乡,忧怨之际,以酒解忧。
写酒的诗词俯拾皆是。
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何处难忘酒,天涯话旧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壶浊酒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古人饮酒,大多是浊酒。
因为古代酿制的酒大多是米酒,再加上过滤技术和提纯技术不够,所以酒里有沉淀物,不够清澈,故谓之浊酒。
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
到了周代,就有了相对完善的制酒工艺,有了专门从事酿酒的人(酒人)和管理酿酒的官吏(酒正)。
此时的酒有三酒五齐之分,《周礼·天官酒正》说:“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
李清照词中酒之意象

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 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 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枕绿 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 家傲 》) 词人饮酒月夜赏 梅 , 充 满 欢 快,愉悦气氛的场面。 明月金樽,玉人 出浴,面对美好的月夜清景,词人的 心境明净,开朗,兴致大发,“坐上客 来,尊前酒满”,邀来了诗朋酒侣,“共 赏 金 尊 沉 绿 蚁 , 莫 辞 醉 ”, 举 金 盏 、 饮 美酒, 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 良辰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面对这“不 与群花比”的梅花,谁能不开怀畅饮 呢! 可以说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甜 蜜, 夫妻二人一起饮酒唱和诗词,一 起整理古籍,一起搜集和鉴赏金石珍 品,真可谓“金石姻缘”。 明赵杰称其 “佳人才子,千古绝唱”。 这段美好时 光, 令女词人倍感幸福而难以忘怀。 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出仕为官,从 此开始聚少离多的婚后生活。 因为夫 妻感情深笃,情投意合,其离情别绪, 相思怀念更为深切,更为沉重,这愈 来愈重的思念和孤独让她的酒增添 了凄美的成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 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 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女词人与丈夫 难舍难分,依依惜别,多么想像往昔 一样与丈夫一起游春赏花, 饮酒赋 诗,但“酒意诗情谁与共?”面对“寂寞 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孤单生活, 便禁不住要离愁别恨,“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 何 处 , 连 天 芳 草 , 望 断 归 来 路 ”, 强 烈的抒发对丈夫的深情至爱,和各处 一方的相思之苦。 “每逢佳节倍思 亲”。 女词人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满怀 愁绪,只有把酒问盏才能倾诉、排遣 这相思之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 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醉花阴》)抒发了一位形单影只 的闺中少妇在理应团圆的重阳佳节
古诗意象——酒

对酒 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
——李商隐
不堪身外悲前世,强向 杯中觅旧春。
——李益
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 残月。
——柳永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寄黄几复》黄庭坚
•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鹿鸣·诗经》
诗酒田园
•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 诗酒田园。 ——南怀瑾 隐居山林的雅士们身边总会放着一壶酒,
那是平常生活的享受,是生活中的乐趣与慰藉。 酒与山水田园一起,构成了诗人们永不坍塌的精 神寄托。山水田园中的酒,大多都是聊以自慰, 抒发内心感悟的引子。但是诗歌的复杂性就在于, 这些美好恬静很可能隐藏着苦痛与愁苦,所以不 能一概而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诗中主帅亲自为“归客”送行,既是归客又即 将远行别离,友人重逢却不能长驻的眷恋与不舍跃 然纸上。
“归客”作为来自京城的使者,必然可以为将 士往返传送讯息。可能是对将士们身处艰难环境的 慰问,也有可能是对家人的一句问候,对朝廷的一 篇捷报。总之,在这样的条件下,“归客”的到来 是令人兴奋的,是需要“酒”来增强热烈气氛的。 而在这杯送别的“酒”中又自然的融入了一些难言 的情感。
“酒”与送别
我们常识性知道所谓饯别必然要配备一桌 好菜与一壶美酒。那么,“酒”在这场重要的 宴席上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在饭桌上,“酒”让人产生暖意,是开启 一场畅叙的有效工具。人们在酒精面前变得肆 意洒脱,展露本性,更愿意敞开胸襟,交换情 感。
“酒”与送别
诗词中“酒”的意象

醉并赞 叹眼前美景 ,把满腔的烦 闷都换作 了欢欣 。太 白也说 : “ 人生得 意须尽 欢 ,莫使金 樽 空对
月: ” ( 李 白《 将进 酒》 ) “ 金樽 ” 本 义是盛酒器 , 诗人举杯对 月 , 满 腹豪情逸兴 。 又如 : “ 开轩面场 圃, 把 酒话桑麻 ” ( 孟浩然《 过故 人庄》 ) 诗人 与友人打开窗户 面对谷 场和菜园 , 酌小酒聊庄稼 , 欢愉 之情
____ _-_ __ ___ __●_ ___ __- -__ ___ ___ ___ _- ___- ___ ●_。。 。_ -。_ 。。。 。__ 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化而产生 无限的审美意蕴 。
一
、 。
一
.
倡 西解 I 肖愁 , I 更I } 尢, 愁更愁 一
诗人饮酒本 意是 为解忧 消愁 , 但每每酒入愁肠时 , 都是忧 愁满腔 , 即使 强乐也无味 。 宋朝 才女
李清照是 愁词的代言人 , 她的词或是 隐藏着深 闺念夫 的思 愁 , 或是感 慨着深秋 凄凉 的悲 愁 , 或 是
心 而起 。又如稼轩 : “ 醉 里挑 灯 看剑 , 梦 回吹 角连 营。” ( 辛 弃疾《 破 阵子 ・ 为陈 同甫赋壮 词 , 》 ) 词 人饮酒 醉后都要看剑 , 醉梦 中都 是沙场的号角 和营地 , 豪情壮 志由此 可见 ; 沙场豪情 还 毛 琶美酒夜光杯 , 欲饮 琵琶马上催。” ( 王绩《 凉 州词二首 ・ 其一》 )
诗词 中 “ 酒, , 的意 象
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

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作者:袁和平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12期“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
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
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一、借酒怡情助兴增乐在古代许多诗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封侯拜相,不是拥有金山银海,不是得道成仙。
而是有诗与酒的享受。
因此,古代文人便在情兴欢畅时借酒来增情助兴。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晋·陶渊明《移居》(其二))陶渊明的这首诗写的是农务之余和朋友诗酒流连之乐。
大意是说春秋时节时光美好,饮酒登高赋诗别有一番情趣,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
(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句写作者在凉州与老朋友夜宴的情景。
大意是说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宴会。
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应该斗滔尽欢,一醉方休。
诗句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二、借酒抒发愁情思绪、离情别绪与亲友恋人道离别,心中满是无尽的不舍,只好借酒以抒离情;思乡之情抑郁胸中,唯有借酒稍稍压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也只有借酒加以排遣。
在中国古代,酒经常参与艺术境界的酝酿。
刺激作家的创作灵感。
面对难以抑制的兴奋或无法排遣的苦愁,诗人们都爱以酒解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t寒蝉凄切》)这首词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酒醒何处?”表明作者离情之深、之浓、之重;“柳”与“留”谐音,表达了作者想留又难留的矛盾心情:“晓风残月”更是他漂泊江湖的写照!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在这两句诗中说自己愁绪满怀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其实酒又何尝能真的浇愁,结果又反而化作了相思的眼泪。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思 乡 类 意 象
2、鸿雁:大型候鸟,每年秋季飞回故巢的景 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3、鲤鱼: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 信,因此不少文人以鲤鱼代指书信。 4、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 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1、梧桐: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树叶先行凋落。 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用手法。如: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 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 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 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 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 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爱 情 类 意 象
2、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如:《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 “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 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 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连理枝、比翼鸟、鸳鸯。
1、投笔:班超投笔从戎。
1、梅兰竹菊、松柏
2、黍离: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抒 怀 类 意 象
3、冰雪: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 的高尚。 4、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 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 如今长满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1、红豆: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 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
闲 适 类 意 象
2、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 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李白诗歌中酒的意象

一、李白与酒的不解之缘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此外,还有“诗使”“醉圣”“酒仙”等称呼。
他一生仕途坎坷,怀有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于是内蕴着满腔的忧愁。
但他有生性爽朗大方,具有乐观主义精神,满怀浪漫主义思想,矛盾的忧愁与乐观的性格,通过他的诗歌反映出来,留下了大量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诗篇。
他有一癖好——嗜酒成性,他饮酒必吟诗,吟诗必饮酒,而且诗中必有酒,他的诗皮日休称其为“天上文”①,所以“诗仙”“酒仙”成了他独有的代名词。
他自己也承认,在《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中说:“举目四顾,霜天峥嵘,衔杯叙离,郡子赋诗以出钱,酒仙翁李白辞。
”在《玉壶吟》里说;“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也说“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李白自负随性的可爱个性。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是的,李白不仅仅是诗仙,更是酒仙,他的诗与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酒是其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一生嗜酒,酒又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若没有酒,李白的浪漫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若没有酒,李白不可能写出具有“天上文”韵味的诗歌①;若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可能会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空白。
二、酒之于李白既是意象也是灵感来源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因此我国具有最悠久的酿酒历史“据1979年在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发掘的酿酒用具,表明在5000多年前山东半岛的居民已经开始用谷物酿酒。
”[1]而在文学作品中,早在《诗经》中就有很多涉及酒的诗句,而且在《诗经》中,“酒”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已经开始确定下来,如祭祀,宴飨,庆贺,送别,消愁等等。
如《豳风·七月》中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这里“酒”就是用作节庆之用以调节气氛的媒介;再如《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浅说古诗中酒意象及其文化的赏析

浅说古诗中酒意象及其文化的赏析古诗中的酒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酒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传达了人们对生活、情感和美的理解。
在古代的诗歌中,酒被作为一种意象,为诗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浅显的角度对古诗中酒意象及其文化进行赏析。
一、古诗中的酒意象在古代的诗歌中,酒被描绘成一种特殊的液体,它不仅能够醉人,还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
古代诗歌中所渲染的酒意象包括:酒的色彩、味道、气味、诱人的气息以及对饮酒的情感描述等。
1.酒的色彩在古代的诗歌中,酒被描绘为各种不同的色彩。
例如,在《将进酒》中,李白写道:“来,牵起我手,快乐的离开这儿,明天我们将饮那美酒绿色的花园。
”这里的绿色代表着酒的清新和怡人的气息,也暗示着这种酒质地的上乘;在《行路难》中,李白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波日日思,万里悲秋常作客;十年一梦白日凭;飞度镜中人,千里快哉风,献浩然之气。
”这里的“献浩然之气”,是指李白喝醉了的状态。
2.酒的味道与气味在古代诗歌中,酒的味道和气味通常被描述为芳香的和令人愉悦的。
在《浣溪沙》中,韩愈写道:“村留酒瓮半,井浸花针湾,兰醑煮新熟,嫩嫩镇东山。
”这里的花针湾代表了酒的芳香和清新,让人嗅到了花儿的气味。
3.对饮酒的情感描述古代的诗歌中,对饮酒的情感描述,也是酒意象的一种形态。
古人在饮酒的时候,通常会有诸如畅怀大醉、琴瑟声和酒后说话等描写,这些情感非常真挚,充分表现出了诗人们对自由、愉悦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二、古诗中酒意象文化赏析古人饮酒的方式非常讲究,古代的诗歌中包含了很多技巧和传统文化,提供了人们对酒文化更多的了解和探索。
古代诗歌中的酒意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传达出一种生命、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感受。
1.生命与饮酒古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是极为深刻的。
他们认为人生苦短,应该好好地生活,尽情享受人生。
在《九歌》中,九首歌曲就描绘了古代人对生命的欢乐万分的态度。
古诗词中的意象 酒意象31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古诗词中的意象 酒意象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唐宋诗词中的酒意象

唐宋诗词中的酒意象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唐宋诗词更是灿烂夺目,同时中华古国也是一个酒香浓郁,充满酒文化的文明之邦。
我们不妨走进唐诗宋词,掬一捧千年琼浆去感受诗人的才气,酒气,去领略诗人的豪情愁绪。
传说酒的发明者是杜康,因而人们称之为“酒圣”。
自从有了酒,人们的生活似乎也随之丰富起来,情感也被激活了。
你看:李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而又“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贺知章正“金龟换酒”,杜工部“潦倒新停浊酒杯”,岑参“中军置酒饮归客”,苏轼“把酒问青天”,“一樽还酹江月”,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再听:有人在呼喊“将进酒,杯莫停”,有人在“劝君更尽一杯酒”,有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有人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人在询问“今宵酒醒何处”,也有人在谈说“醉里吴音”。
酒朦胧了醉眼,让英雄失去展示的舞台,是酒充满着愁肠,让抑郁苦闷得以排遣,也是酒壮足了英雄的胆魄,使人崛起。
酒与诗人或多或少的联系着,从而使诗韵里夹杂着酒香。
今天饮酒似乎不要太多的理由,可是,千百年来从诗歌中看酒的功能却存有太多的变化,可以把戏助兴,可以解闷,可以设宴,可以出营,可以浇愁,可以陶醉于山野,一般会揭起诗情……酒的功能是这样的丰富,难怪人们总爱举杯。
在诗歌海洋中,酒似乎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让各种情感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因而跟许多题材紧密相连。
一、送行诗与酒从军,仕途的坎坷,游历及出使送人多设酒饯行,或以酒表示对亲友的祝愿或表劝慰或寄离愁,让别离在酒气中朦胧以致消散。
盛唐,北宋送行诗歌存有许多。
李白存有《宣州谢眺楼私宴校书叔云》,白居易《琵琶行》,王维《送来元二并使安西》等,宋代柳永存有《雨霖铃》等。
其中当以王维《送来元二并使安西》圣塞雷县。
后因谱入乐府挑首句二字题并作《渭城曲》,又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此诗入乐后沦为社会上盛行的歌辞,别席离宴的绝响。
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

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摘要:我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精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造,使其诗具有高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同时也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洒落的胸怀也得以完美的彰显。
诗人们或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书写人生,感叹现实。
诗人们用他们那被醉人的的酒香熏染的、裹挟着情思的诗句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悠远的诗韵飘散在千百年的岁月的沧桑里。
关键词:借酒怡情;解愁忘忧;送友饯行;书写人生,感叹现实意象是情感和形象的结合,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使情成“象”。
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祭天地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丰收胜利要用酒,迎宾客交朋友要用酒,婚丧嫁娶、日常宴乐更离不开酒。
我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精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造,使其诗具有高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同时也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洒落的胸怀也得以完美的彰显。
“酒”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地位举足轻重,它展示了我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全部底蕴以及对生命的理解。
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一、借酒怡情——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酒能助兴,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
酒后吟诗,常有佳句。
“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这是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浅斟慢饮中既欣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又学会了事农桑的有关知识,酒成了最好的载体。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一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出农家人的憨厚纯朴无私。
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
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中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得那样无忧无虑,郊外野游也能开怀畅饮。
古典诗词中“酒”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酒”的意象古典诗词中“酒”的意象一、悲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写诗人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二、欢李白《将尽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三、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末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
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