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现实主义的戏剧

合集下载

第八章 20年代戏剧

第八章 20年代戏剧

建立新的组织形式、表演体制、 演出方式,产生自己的剧作家与剧 本。 1922年1月上海民众剧社扩建为 新中华戏剧协会。
“爱美剧”: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商业化带来的弊端, 提出“爱美剧”(“爱美”即Amateur的音 译)”的口号,发展非职业化的戏剧运动。 北京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业余剧团。 1921年11月,北京学生业余剧团的联合 组织“北京实验剧社”成立。 “爱美剧”的特征:业余性、非营业性、 艺术性。
五、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 在文明戏误入歧途,职业演出 衰落之际,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 军突起。天津南开中学和北京清华 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开始引 起社会注目。
中国话剧最早的完善的创作剧 本是南开话剧团1918年创作并演出 的《新村正》。
《新村正》全剧共五幕,是一部 有时代感的写实剧。
剧本以辛亥革命后天津郊区 一个农村为背景,描写了劣绅吴某 欺压群众,李壮图起来与之作激烈 斗争,而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二是惊异西方艺人地位之高贵, 所谓“英俗演剧者为艺士,非如中 国优伶之贱”,“优伶声价之重, 直与王公争衡”; 三是慨叹西方戏剧布景之逼真, “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 四是看重或夸张西方戏剧之社会 功能。以法国为例,说法德战争后, 法败,遂集巨款建戏馆,“盖以鼓 励国人奋勇报仇之志也”。
2、19世纪末西方侨民将西方戏 剧传入中国,1866在上海建兰心剧 院。
3、中国戏曲改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 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 正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当时, 一些戏曲界人士对古旧的剧目不足 以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甚为不满, 因此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 有了“时事新戏”。
二、文明新戏的产生——《黑奴吁天 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 所借鉴,但从根本上说,它并不是话 剧。 学生演剧,其中有些接近话剧,但 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 一般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 《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 的标志。

外国文学第八章题库

外国文学第八章题库

第八章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以“ ”为副题,小说中这一人物是俄国文学中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

2、奥斯特罗夫斯基享负盛名的揭露“黑暗帝国”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是《》。

3、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和《》显示了他心理分析的才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用了一个特定的术语“ ” 来概括这种才能的特点。

4、《战争与和平》是以、、和四家贵族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着重刻画了两个理想人物和,用诗意的笔调塑造了这一优美的女性形象,在宗法制农民____身上则体现了作者宿论思想。

5、《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的,一条以为中心,另一条以为中心。

6、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写成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战争。

《》是作者根据自己早年在农庄进行“农事改革”的亲身体验写成的中篇小说;《》是根据他在瑞士游历时的真实见闻写成的中篇小说,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明”。

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这个人物后来又出现在托尔斯泰晚年作品《》中。

《哥萨克》的主人公是。

为了对托尔斯泰有个正确理解,列宁曾写过《》等七篇文章,专门论述。

聂赫留朵夫公爵是的典型。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认为人人身上皆有和的矛盾。

7、契诃夫在1980年曾不顾旅途的艰苦,带病前往考察流放犯的生活,小说《》就是此行的产物。

小说主人公的死宣告了的破产。

8、契诃夫早期嘲笑小市民奴性心理的小说有《变色龙》、《》等,反映劳动人民的贫苦和孤苦无告的小说则有《万卡》、《》等。

9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形象,批判了小市民庸俗习气的小说则《》等。

9、契诃夫戏剧的代表作是《》,描写了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贵族庄园彻底崩溃的情景。

作品中塑造了三类形象:旧式贵族和嘎耶夫;商人企业主;平民知识分子即“新人” 和安妮雅等。

10、莫泊桑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1、中篇小说《》和《蜚蜚小姐》被誉为莫泊桑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的“双璧”。

现实主义戏剧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戏剧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戏剧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戏剧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和批判。

它追求真实性、可信度和逼真的舞台表现,以反映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为主题。

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包括《戏曲》、《海鸥》等。

现实主义戏剧的特点
•真实描写:现实主义戏剧要求真实地描绘社会现实和人物的思想、行为。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常常批判社会问题和制度,并试图唤起观众的反思。

•人物个体性:现实主义戏剧关注个体的心理、动机和情感,追求人物形象的真实和立体。

•自然语言:现实主义戏剧使用真实生活中的口语和方言,强调语言的自然和真实。

•舞台写实性:现实主义戏剧追求舞台上的真实感,注重布景、道具和服装的真实与细腻。

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
现实主义戏剧对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为后续的现代戏剧提供了借鉴,开创了新的剧场观念和审美标准。

同时,现实主义戏剧也引发了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困境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是指将现实生活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通过戏剧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戏剧流派。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19世纪欧洲社会、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现实主义戏剧强调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注重社会生活的描绘,主张把戏剧作品建立在真实、具体、细致的社会现实基础上。

现实主义戏剧从表现形式上分为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主要类型。

自然主义戏剧以详细精细的观察为基础,对社会生活的现实细节进行抽象化和表现化,强调对人物追求生命真相,厘清人物复杂的性格、思想和行为。

批判现实主义则更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抨击现实社会中的不公,揭示人与社会的矛盾。

现实主义戏剧经常探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戏剧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启示观众,使其重新审视社会现实,思考社会问题。

现实主义戏剧一般以故事形式呈现,而故事通常源于社会现实问题,剧作家的目标是以最真实的方式揭示这些问题。

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包括博尔赫斯的《盖斯博家庭》、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雨果的《莫妮塔》、戏剧三杰之一的爱斯基摩舞台剧《冷天鹅》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在中国,现实主义戏剧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早期代表作品有蒲澈的《鲁镇之春》、郑振铎的《海瑞罢官》等。

其中,鲁迅的剧作更是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特征,代表作品有《雷雨》、《希望》、《祝福》等。

总体来看,现实主义戏剧是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文化形式,它通过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揭示问题、启发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重建。

当然,现实主义戏剧不应仅仅停留于社会现实的反映,更应当遵循艺术创作的原则和价值,以优秀的创作和演出贡献于文化和艺术领域。

8章 80年代戏剧

8章 80年代戏剧

4、70年代的乡土文学
对现代派的清算,与大陆的寻根文 学相对应
①坚持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路线, 批评现代派的游离现实。 ②回归乡土,扎根于台湾本土的历 史、文化、社会风貌。 陈映真《将军族》
• 5、80年代的多元化局面(对应大 陆90年代): • ①80年代作家成长起来(1949年 后出生)。 • ②政治小说、都市文学、新女性主 义文学、杂文兴起。
1986狗儿爷涅槃
2、探索剧的特征
(1)戏剧冲突: 打破统一的中 心情节,将不同的情节因素组 合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冲突。 (2)戏剧结构:打破依赖物理 时空组织戏剧冲突的结构模式, 采用主观色彩极强的心理结构。 蒙太奇的结构形式。
(3)艺术手法:古今中外的手 法都采用。荒诞变形,歌唱, 舞蹈,鬼混,杂技,哑剧。 (4)主题:社会政治主题—主 题的哲学文化意蕴。 (5)人物塑造: 从语言、动 作—内心世趋势: ①现代—传统,发展经济,个性解放。 后现代—现代:无中心、无议题, (理论预设,什么是好,什么是怀) (什么是愚昧、启蒙)(后殖民、弱 势论述)。
• ②女作家的情色小说:李昂、朱天文。 • 后设小说—元小说:反思小说的虚构 性、唯一性。 • ③消费性质日趋明显:精致文学通俗 化,通俗文学精致化。界限模糊,阶 级意思淡化。
高行健《绝对信 号》剧照
高行健《野人》剧照
课间休息
《等待戈多》
课间休息
《等待戈多》
• 高行健是一个有着自觉的理论追 求的剧作家,他的现代戏剧理论 探索及其实验如《绝对信号》、 《车站》、《野人》等剧作,对 于1980年代中国话剧的现代化,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课间休息
2、沙叶新
• 1939年生于江苏南京,回族
• 喜剧在写实中揉和了现代主 义、荒诞手法,结构新颖灵 活多变,语言机智幽默,轻 松的表面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有很好的舞台效果。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文艺流派,它首先在欧洲兴起,然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

它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和虚幻的梦境。

现实主义戏剧强调真实的情节,深化人物形象,凸显演员表演与导演治造的重要性。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现实主义戏剧的特点:真实生活的写照、人物个性描写、舞台表演的实际操作,以及现实主义戏剧的意义。

首先,现实主义戏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们真实的生活写照在舞台上。

这种写照不是关于一些神秘、不可思议的事件,而是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普通事物。

比如,一场街头打斗、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或一个普通人的艰苦求生。

现实主义戏剧呈现真实生活场景,将人们从虚幻的梦境中拉回到真实生活中。

这种呈现方式也对人们的思考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重视日常生活,注重关心现实问题,不再沉溺于理想主义的理论构想。

其次,现实主义戏剧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深入描写人物的个性。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情感,这些性格和情感是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

现实主义戏剧中的角色形象丰满,带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征,往往是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的写照。

通过这种描写方式,剧中角色的形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行为动机,进一步的,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戏剧的自然流露。

第三,现实主义戏剧的舞台表演格局充满实际操作。

剧中角色的表演不是空泛的炫技,而是体现出表演艺术的真正意义。

演员通过表演来让角色仿佛活了起来,与观众产生共鸣。

如何使观众产生共鸣是现实主义戏剧注重生动表现的重要方面。

导演只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发展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即可。

舞台布景也是非常典型的实际操作,布景的精致程度和细节都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观众在感性体验的同时获得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最后,现实主义戏剧的意义在于向观众传达现实中的问题。

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不论是对社会问题还是对人性问题都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并且采取非常真实而生动的手法呈现出来。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戏剧的一种重要流派,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戏剧的反对和呼唤。

现实主义认为,艺术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连,戏剧作品必须追求真实、生动、客观的表现手法,描绘人们的普遍性问题和生活经验。

现实主义戏剧被视为一种社会批判的艺术形式,它极力地揭露社会的不公和问题,使观众更好地了解现实情况,讲述现实经历,并提供思考和改变的机会。

现实主义戏剧的核心是真实性,即戏剧作品要尽可能地真实和准确地反映社会、人性和环境。

在现实主义戏剧中,人物的行为、对话和思想都要反映社会现实,当代问题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不追求想象的完美,而是力求真实的描绘,传达作者对社会与人性的思考和感受。

另外,现实主义戏剧还注重生动的表现手法,其特点是表现自然主义,即努力表现出现实人生活的细节和细微之处,探究具体和细微的东西,以表达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现实主义戏剧中,舞台布景和服装也力求真实,模拟现实情况,以增强现实感和感染力。

现实主义戏剧强调社会批判,通过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正、矛盾、困境等问题,让观众更好的了解社会现实。

在现实主义戏剧中,作家常常试图从现实的社会问题中得出他们的结论,或是具有社会价值的肯定或否定,或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莫里哀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挪威作家伯爵·亨利克·易卜生。

他的作品《玩偶之家》和《公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通过生动、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批判性的话语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深入的探索。

此外,美国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也是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道林·格雷的肖像隐喻着现代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特定社会群体对虚名、虚荣和堕落的诅咒。

总之,现实主义戏剧是一种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真实和细节化的表现手法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问题。

作品意图向着真实、理性和进步的方向引导人们,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从而带给观众深刻、感性和独特的艺术体验。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一种重要戏剧形式,它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
人们和社会问题为题材,追求真实和现实的表达。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定义、特点和
发展历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实主义戏剧主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和社会问题。

它追求真实的表达形式,力求
在舞台上呈现出真实的社会场景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与浪漫主义戏剧和古典主义戏剧不同,现实主义戏剧更加注重对真实社会问题的探索和关注。

它不追求虚构和夸张的情节,而是
力图通过对真实人物和真实故事的刻画,揭示社会的弊端和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
鸣。

现实主义戏剧具有深入的思想和社会批判性的特点。

通过呈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现实主义戏剧试图通过戏剧的方式来激起人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
的讨论和展现,呼吁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改变。

现实主义戏剧通常会塑造具有代表性的人
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

这种批判性的特点使现实
主义戏剧成为引起社会关注和反思的重要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现实主义戏剧在欧
洲和美国逐渐兴起。

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家如屠格涅夫、易卜生和奥尼尔等纷纷涌现。


些戏剧作品通过真实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压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
关注。

在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作品有郭沫若的《觉悟》和鲁迅的《雷雨》等。

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问题,对当时的社会形成了
强烈的批评和关注。

第八章第三节20世纪戏剧

第八章第三节20世纪戏剧
尼采精神的另一面是上帝死后的虚无和焦 虑,是苦闷彷徨,寻找不到灵魂的归宿。 尼采的这两个方面都给予表现主义者以极 大的影响,表现主义者既充满了由价值失 落而产生的巨大焦虑、虚无,又张扬激情 以克服、缓解这类焦虑、虚无。
2、布莱希特与叙事剧
贝托尔德·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其三,关于戏剧的美学效果: 布莱希特主张采用“间离效果” ,破除传统戏剧 的卡塔西斯(Katharsis)作用。
所谓“间离效果”(又译为“陌生化效果”或 “疏离效果”),是布莱希特采用的一种旨在使 观众和舞台间保持距离的方法。它彻底破坏舞台 上的生活幻觉,把观众从不假思索的无意识状态 中唤醒过来。“在于使观众对所描写的事件有一 种分析的、批判的立场”。
代表人物
【德】恺撒(1878-1945) 代表作:《从清晨到午夜》; 《加莱市民》 ;
【德】托勒(1893-1939) 代表作:《群众与人》;
《从清晨到午夜》剧情
第一、二场:银行 裘皮大衣的女子 第三场:雪地 独白 第四场:家中 离家出走 第五场:室内自行车比赛场的一间办公室 第六场:酒吧 狂欢 第七场:救世军布道厅
二战后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是经历残酷 的战争洗礼的幸存者的精神支柱
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选择-反抗;
1、“世界是荒谬absurd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基点是建立在对世界的 荒诞性的认识上。
2、“存在先于本质”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人的“存在”再先, “本质”在后。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 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 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 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 “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是20世纪中叶由俄国作家安东·契诃夫和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等人创立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追求真实、客观、具有社会批判性的表现形式,以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矛盾,反映社会问题和现实的社会状态。

现实主义戏剧追求真实,强调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纳入现实生活的框架中。

它关注社会现象、人物的人性和命运,通过描写真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小事件,来反映社会的普遍性问题。

浓缩的镜头构成了社会整体的缩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现实主义戏剧还具有客观性的特点,追求观众和读者的客观认同感。

它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客观的世界观,摒弃了戏剧中夸张、浪漫和虚构的元素。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备普通人的特点,他们拥有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体现了人类整体的共性。

这种客观性的追求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认同和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现实主义戏剧具有社会批判性。

它通过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揭示,展现社会的缺陷和不完美之处。

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冲突,现实主义戏剧批判了社会中的不公平和错误,让观众思考社会问题、人性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议题。

通过戏剧作品中的冲突和剧情,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弊端和问题。

“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兼谈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兼谈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打本子”的和“角儿”们为了吸引眼球和维持生计而共同创作的,目的非常单纯。

与这些剧作相比,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现实题材剧作当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取材于延安发生的真人真事的《刘巧儿》,原为袁静编剧的秦腔和陕北说唱,后经王雁改本并由新凤霞演出成为评剧全国化时期的代表作,同时期沈阳评剧院曹克英《小女、王安友《李二嫂改嫁》都是同时期的作品,这些现代戏都是现实题材的,也都是配合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和提倡妇女解放而创作的。

这些现实题材剧作不同于《杨三姐告状》和《火烧第一楼》,本质的区别在于对题材的筛选。

时事剧入戏大多以公案和轰动一时的事件为表现,票房盈利是最大的目的。

年代初期这些现代戏则完全不同,在田汉面向全国的戏剧工作者发出“现实题材”这一号召的同时期,这些现实题材对现实的选取是有目的和依据的,既有旧剧改造的背景、更有配合政策颁布与实施的用意。

另一方面,这些现实题材是现实的,也巧儿、香草和银环都是现实而可爱的,不含有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对抗性,但也没有批判现实的目的。

与此同时在1950年成立的北京人艺在这一时期也相当重视现实题材,取材于北京贫民窟改造经过的《龙须沟》是这一时期现实题材的代表作。

老舍和焦菊隐在这部戏里的合作不仅成就了北京人艺的奠基作品和经典之作,更是奠定了北京人艺的现实主义风格从而创出了京味儿话剧—也就是话剧民族化的实践成果。

老舍正是因为这部剧,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现实。

1958年6月,文化部召开了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周扬一以贯之提出“戏曲艺术要表现工农兵,表现新时代”,4但那次会议的重心已经不是讨论需不需要现实题材了,而是将关注和讨论的重心转移在传统戏曲的技术手段要如何表现现代生活。

也正因此,京剧《白毛女》被作为成功的样本来讨论如何利用传统手法表现现实生活。

“1958年前后对现代戏的推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作,在更多的场合是指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剧目创作”5在这之前的传统戏曲范畴的现实题材完全不同。

戏剧的主要流派及作品分析

戏剧的主要流派及作品分析

《戏剧的主要流派及作品分析》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

这些流派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也展现了戏剧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和艺术追求。

本文将对戏剧的主要流派进行介绍,并对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一、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现实主义戏剧是 19 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戏剧流派。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社会问题的揭示。

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有易卜生、萧伯纳、契诃夫等。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娜拉在觉醒后毅然离家出走,表达了对传统婚姻制度和男权社会的反抗。

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细腻的人物描写,展现了现实主义戏剧的魅力。

萧伯纳的作品以幽默讽刺的风格著称。

他的《华伦夫人的职业》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不均和道德沦丧。

剧中通过华伦夫人的职业选择,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则以平淡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见长。

他的《樱桃园》通过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

二、浪漫主义戏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产生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的欧洲。

它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人的自由,追求理想主义和奇幻的情节。

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有雨果、席勒等。

雨果的《欧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 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欧那尼与国王之间的斗争。

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剧中的人物形象高大而富有英雄气概。

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的政治腐败和阶级矛盾。

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

三、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象征主义戏剧兴起于 19 世纪末的法国。

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追求神秘和超现实的效果。

第八章现实主义的戏剧精品PPT课件

第八章现实主义的戏剧精品PPT课件
• 主人公布朗德牧师维护真理,维护崇 高的道德理想,反对小市民的卑琐精 神世界,反对官方的腐朽道德,也反 帝教会的虚伪欺骗,严肃、崇高地对 待自己,对待生活。
• 他的儿子夭折,妻子又因思念儿子、 丈夫为理想奋斗而忽略家庭郁郁而终, 他却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表露出任 何痛苦。
• 布朗德要建筑以座新教堂,并借此作为他 恢复和发扬古老理想的象征,但教堂被官 方利用
• 主要戏剧美学和批评著作:《我们的 剧作家》、《戏剧中的自然主义》、 《<戴爱丝·拉甘>序言》等。
• 主要艺术主张: • 1、抨击浪漫主义,反对浪漫主义戏剧
那种僵硬的戏剧模式,反对只是代表 善恶类型的浪漫人物,反对虚饰和壮 观的戏剧场面,反对陈腐的老套的情 节设计。 • 2、提出自然主义的戏剧主张(五个 “我期望”):
• 由社会问题转向对现代人的心理,尤 其是病态心理的分析,对理想同现实 背离产生的悲剧的思考。
• 在创作方法上,具有现代主义的先期 特征,象征主义手法大量运用。
• 《建筑师》,主人公建筑师索尔尼斯, 小姑娘希尔达,……
• 该剧带有深刻寓意,索尔尼斯的一生 具有象征性,他在名利追求上的成功, 成为人生的一种赘物,成为精神异化 的渊薮。
• 在此剧中,易卜生创造了戏剧的崭新 的创作方法:以真实的描写生活为美 学原则,忠实描写日常生活,注重对 生活相信的典型细节和典型人物的选 择和提炼,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在 戏剧形式上,要求结构的高度集中, 语言的生活化,在舞台上创造出真实 的生活幻觉。
• 三、后期剧作(1884-1899)——象征 主义时期:《野鸭》、《罗斯农庄》、 《海上夫人》、《海达·高布乐》、 《建筑师》、《小艾友夫》、《约 翰·博克曼》、《当我们死而复醒时》 等。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流派之一,它以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尖锐批判为特点,引领了当时戏剧艺术的发展方向。

现实主义戏剧以其真实性、生动性和批判性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现实主义戏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与现实的窗口,同时也提供了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起源与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实主义戏剧的起源与特点现实主义戏剧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特别是在法国。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的变革导致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现实主义戏剧正是应运而生。

这一戏剧流派主张以真实激烈的方式揭示现实生活,创造真实的人物和情节,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众多问题。

现实主义戏剧不再是以往戏剧作品中的千篇一律的王侯将相、宫廷斗争,而是扩大了戏剧题材的范围,将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也提升到戏剧舞台上。

现实主义戏剧在题材选择上多关注社会中底层的百姓生活,以展现他们的苦难和艰辛为主。

这也是与以往戏剧作品的最大不同之处。

现实主义戏剧对于人物塑造也更加真实,尽可能还原真实社会中的人物形象,以增加戏剧的观赏性和可信度。

现实主义戏剧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靠近生活,拒绝一切虚幻的东西,追求客观真实。

这种形式上的变革也彰显了现实主义戏剧的一种反叛精神,试图用新的表现手法来展现更真实、更有力的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戏剧以其真实的描写方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流派之一。

二、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1. 《一个士兵的故事》《一个士兵的故事》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加缪创作的一部揭示人类存在的名著。

该作品以一战期间的土耳其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在作家所在部落内的战争经历和所感到的困境、恐惧和对宗教的迷恋。

加缪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的真实描写,淡泊的叙述方式,以及对战争的冷静、理智的批判,使作品成为了战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

剧场运动
在批判现实主义戏剧逐步成熟和壮大的过程中,始于法国,而后席卷欧美的“小剧场运动”曾起过重要的促 进作用。1887年,A.安托万等人为响应□.左拉提出的自然主义戏剧的主张,在巴黎创办了自由剧场。他们不满 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背离自然的原则,提出新时代戏剧应当成为人生的“实验室”,戏剧家须像科学家一 样对自然和人进行“直接的观察、精确的剖解”,“只须取材于生活中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忠实地记载他的 行为。”他们的观点带有明显的消极因素,但又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实际上,自由剧场除了演出一部分自 然主义戏剧以外,还上演过不少现实主义作品。
反映对象的内向化
反映对象的内向化和演剧形式的多样化
20世纪初以来,在富有现实主义戏剧的优秀传统的俄国,高尔基等人的剧作为革命戏剧奠定了基础。十月革 命以后,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陆续涌现出一批新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 之后兴起的现代话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并在30、40年代造就了曹禺、夏衍等一批成熟 的现实主义剧作家。
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戏剧讲究剔除干净三伪文学的成分,不做过分地夸张,讲究细节的逼真,一般反对情感过分宣泄, 在抒情上不像浪漫主义戏剧那么激烈喷薄,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像现代主义戏剧那样变形夸张,在主题和倾向上不 像象征主义那么形而上和晦涩,因为现实主义戏剧讲究去尽三伪文学的成分,所以经典的现实主义戏剧往往呈现 出纯净的艺术特色。
别林斯基在提出文学有“现实的”(即现实主义的)与“理想的”(即浪漫主义的)区分的基础上,对戏剧创 作中的现实主义也作过进一步的论述。在创作方面,俄国Н.В.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А.Н.奥斯特洛夫斯基 的《大雷雨》是现实主义戏剧早期的优秀代表作。
总体上来说,此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艺的主要成就还在于小说方面。70年代之后,欧洲出现了一股以批判现 实主义为特色的独立的戏剧潮流,并且在创作与舞台艺术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在北欧(主 要是挪威)和俄国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它的代表作是H.易卜生首创的“社会问题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是指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题材,注重描写社会生活与人物心理的一种戏剧形式。

19世纪下半期,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工业革命、城市化、民主与平等思想的兴起,这种社会历史的背景极大地影响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和发展。

现实主义戏剧不同于戏剧化的表现方式,它注重平实的语言和逼真的情感,力求还原生活的真实情况和人物心理,呈现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映。

在现实主义戏剧中,人物塑造非常重要。

这些人物拥有复杂的人性和情感,可以独立思考又吸引观众的共鸣。

以《雾中人》为例,主人公格里高利是一个心灵脆弱却底气十足的人,他在艰难的战斗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却总是能够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成为了观众所推崇的正能量代表。

除了人物塑造,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也是现实主义戏剧重要的表现手法。

例如,孟子义的《风雨雷云》描绘了中国土地革命中劳动人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样的剧目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反映了人类的尊严和正义,唤醒了观众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说来,人们把易卜生作为欧美现代戏 剧史开端的标志。 • “易卜生是西欧公认的近代戏剧之父。有 人说现当代许多戏剧流派都受易卜生的影 响,甚至如荒诞派等。”———曹禺 • “现实主义大师们如 易卜生、斯特林堡和 契诃夫等人的重大成就对在二十世纪为戏 剧寻找新方向的所有一切剧作产生了极为 巨大的影响。”———斯泰恩 • 世界现代戏剧是一个思潮和流派纷呈的多 元时代,是一个充满了对戏剧的思想和艺 术的大胆而深入探索的时代,也是一个东 西方戏剧的碰撞、交流、融合的时代。
• 第四幕,织工暴动了,冲进厂主德赖 西格的家里,摧毁了他的公馆; • 第五幕,起义织工同前来镇压的警察 展开斗争,迫使警察后退。 • 特色:1、塑造群像、描写群众场面; • 2、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昂的激情 融入情节核场面之中; • 3、情节推进快捷迅速,氛围紧张,善 于选择典型事件、典型场景,并不断 的转换,通过强烈的对比和视觉的转 换形成动人心弦的戏剧张力; • 4、用较少的笔墨,把人物性格勾画出 来,塑造立体、有雕塑感的人物形象。
丹钦科— 丹钦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 19世纪70年代,德国,乔治·梅宁根公爵创 立的梅宁根剧团,建立导演制,形成现实 主义演剧风格; • 1887年,法国的安德烈·安托万建立的“自 由剧场”,成为现代欧洲戏剧的第一个实 验剧场; • 自由剧场上演托尔斯泰、易卜生等人的作 品,被认为创造了“惊人的真实”。 • 安托万的突出成就:1、真实的舞台布景创 造出生活的幻觉;2、在表演上,反对传统 的明星制,反对装腔作势,反对卖弄噱头。
• 《巴巴拉少校》,巴巴拉(“救世军” 少校)、安德烈夫(巴巴拉的父亲, 军火商人), • 剧中,巴巴拉的慈善机构原来是像他 父亲这样的资本家出钱资助的。 • 剧作家敏锐的感觉到资产阶级统治策 略的变化,从赤裸裸的剥削到利用更 隐蔽更狡猾的手段统治和剥削工人— —举办慈善事业,同样是资产阶级的 一种统治手段。
霍普特曼及其剧作
• 霍普特曼,德国著名剧作家,杰出的现实 主义戏剧家,主要作品:《日出之前》、 《织工》、《孤独者》、《和平节》、 · 《马格努斯·加贝》、《沉钟》、《可怜的 海因里希》、《日落之前》等,1912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 《日出之前》,描写西里西亚矿区一个农 民家庭,由贫穷而富裕,由富裕走向衰败 的过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荒谬 和罪恶。
• 二、中期剧作(1868-1883)——现实 主义时期,《青年同盟》、《社会支 柱》、《玩偶之家》、《群鬼》、 《人民公敌》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剧, 开启了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先河。 • 《玩偶之家》,娜拉、海尔茂、柯洛 克斯泰(银行职员)、林丹太太(娜 拉的朋友) • 该剧尖锐地提出了妇女在资产阶级社 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的重大社会课题, 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温情脉脉的虚 伪面纱,也透露了对资产阶级社会法 律、宗教和伦理道德的深刻的怀疑。
• “娜拉的出走,在她背后发出的碰门声 比滑铁卢或色当的炮声还更有力量, 更宣示着妇女个性解放和渴求自由的 强烈呼声。”——萧伯纳 • 在此剧中,易卜生创造了戏剧的崭新 的创作方法:以真实的描写生活为美 学原则,忠实描写日常生活,注重对 生活相信的典型细节和典型人物的选 择和提炼,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在 戏剧形式上,要求结构的高度集中, 语言的生活化,在舞台上创造出真实 的生活幻觉。
• 我期望不再看到凭空杜撰的人物,不 再看到仅仅作为善恶象征、而对认识 世道人心毫无价值可言的人物。 • 我期望看到描写环境决定人物的作品, 而人物的所作所为有能符合事理,符 合各自的禀性。 • 我期望剧作家不要再借助什么法术魔 棒之类刹那之间改变事件和人物的面 貌。 • 我期望他们不要再讲那种令人难以置 信的故事,不要添油加醋糟蹋正确观 察所得,把剧作你原有的好东西也破 坏殆尽。” • ——左拉
左拉和他的自然主义戏剧
• 左拉(1840—1902),法国著名文学 家。 • 主要剧作:《戴爱丝·拉甘》、《玛德 莱纳》、《拉布尔登的继承人》、 《玫瑰花蕾》、《拉娜》等。 • 主要戏剧美学和批评著作:《我们的 剧作家》、《戏剧中的自然主义》、 《<戴爱丝·拉甘>序言》等。
• 主要艺术主张: • 1、抨击浪漫主义,反对浪漫主义戏剧 那种僵硬的戏剧模式,反对只是代表 善恶类型的浪漫人物,反对虚饰和壮 观的戏剧场面,反对陈腐的老套的情 节设计。 • 2、提出自然主义的戏剧主张(五个 “我期望”): • “我期望剧作家在舞台上能塑造出取 自现实生活、经得起推敲、有血有肉、 不说假话的人物。
• 三、后期剧作(1884-1899)——象征 主义时期:《野鸭》、《罗斯农庄》、 《海上夫人》、《海达·高布乐》、 《建筑师》、《小艾友夫》、《约 翰·博克曼》、《当我们死而复醒时》 等。 • 由社会问题转向对现代人的心理,尤 其是病态心理的分析,对理想同现实 背离产生的悲剧的思考。 • 在创作方法上,具有现代主义的先期 特征,象征主义手法大量运用。
萧伯纳及其剧作
• 萧伯纳(1856-1950),英国著名的剧 作家,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华伦夫人的职业》,华伦夫人、女 儿薇薇……曾在中国上演(20年代) • 剧作的社会批判:通过对社会黑暗的 揭露,对资产阶级财富来源的揭露, 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和无耻行径的戳 穿,对卖淫制度的批判,表达对社会 现实和财富阶级的不满。
• 《樱桃园》: • 樱桃园主郎涅夫斯基太太——只有空 洞的热情,没有任何行动和理想的贵 族 • 哥哥——好逸恶劳,整日空谈,生活 在自己的梦幻之中 • 罗巴辛——商人,象征着新的势力, 收买了樱桃园,将其改作了别墅 • 樱桃园——一个象征,象征着旧的制 度不可挽留的逝去,新的令人憧憬的 曙光又在哪里呢?
• 《建筑师》,主人公建筑师索尔尼斯, 小姑娘希尔达,…… • 该剧带有深刻寓意,索尔尼斯的一生 具有象征性,他在名利追求上的成功, 成为人生的一种赘物,成为精神异化 的渊薮。 • 他的死,既是对这种异化的批判,同 时,也是对造成他心灵异化并走向精 神死亡的力量的战胜。
• 易卜生晚年对现代社会给人类精神所 带来的灾变有深刻的思索,对人生的 价值和意义有着更具有诗意哲理 的探 求。 • 易卜生在这种社会变化、思想变化、 精神转变中艺术上也从现实主义走向 了现代主义,可以说,他也是现代主 义戏剧的始祖,《建筑师》是易卜生 现代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 布朗德要建筑以座新教堂,并借此作为他 恢复和发扬古老理想的象征,但教堂被官 方利用 • 布朗德将新教堂的钥匙扔入河中,号召人 们走出峡谷,走向山顶,而追求生活享受 的小市民们都纷纷离他而去,只剩下他孤 身一人 • 最后,布朗德在雪崩中死去。 • 全剧透过布朗德的形象,启示人们,历史 性的真理是不能永恒的,它将随着历史而 消退其意义。 • 该剧是具有浓郁浪漫、象征风格的现实主 义戏剧。
契诃夫及其剧作
• 契诃夫(1860-1904),俄罗斯文学家、戏 剧家,他把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到一个崭新 的阶段,有人说,他创造了“抒情戏剧”, 也可以说是诗化的现实主义戏剧。 • 独幕剧:《蠢货》、《求婚》等 • 多幕剧:《伊凡诺夫》、《海鸥》、《万 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 《海鸥》:女演员阿尔卡基娜、作家 特里果林(阿尔卡基娜的情人)、特 里波列夫(阿尔卡基娜的儿子)、尼 娜(青年女演员、特里波列夫的女友) • 特里果林的作品名为《海鸥》,其中 蕴含深沉的“忧郁”,不为年轻人所 理解,尼娜在历经生活的磨难之后, 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世界的忧郁”。 • 此剧中有美丽的花园,优雅的景色, 作者注重对生活方式和状态的描写, 在平淡的生活流动中,注入深邃的思 想感情。
• 《恋爱喜剧》:诗人法尔克和聪明美 丽的姑娘汪希尔德热恋并订婚,当他 们从另一对已婚夫妻那里了解到“结 婚是爱情的结束”之后,决定不结婚, 以使爱情纯真持久。 • 剧中易卜生幻想超然高渺的爱情境界, 批判因结婚而陷入庸庸碌碌生活的小 市民习气。
• 《布朗德》:易卜生早期剧作最有代 表性的作品,一出意蕴深厚、内涵丰 富的哲理剧。 • 主人公布朗德牧师维护真理,维护崇 高的道德理想,反对小市民的卑琐精 神世界,反对官方的腐朽道德,也反 帝教会的虚伪欺骗,严肃、崇高地对 待自己,对待生活。 • 他的儿子夭折,妻子又因思念儿子、 丈夫为理想奋斗而忽略家庭郁郁而终, 他却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表露出任 何痛苦。
• 通过樱桃园的易主透露出时代的更迭, 那些已经失去生活意义的人(郎涅夫斯 基太太及其哥哥),成为生命的空壳, 生活的历史进程使他们成为可笑的人 物——多余人 • 多余人:在契诃夫作品常常出现的人物, 他们已经不能行动,只是忧心忡忡,陷 入不断的自责,甚至负罪感之中。 • “契诃夫不从人生某一角落看人生,而 从它的全貌看它的全貌,他不撷取人生 的外形来表现人生,而拨出人生的动脉, 来托出人生的存在的方式”——焦菊隐
• 《万尼亚舅舅》:一出为偶像而牺牲 的悲剧。 • 主要人物:教授谢列勃里雅克夫(不 学无术、妄自尊大、貌似博学)、夫 人叶列娜、女儿索尼雅、万尼亚舅舅 沃依尼斯基(管家) • 众人崇拜教授,并心甘情愿为他服务 为他牺牲——揭示出一种令人窒息的 生活状态。
• 《三姊妹》:玛夏、哀林娜、阿尔加。 • 剧中塑造了三位善良而软弱的俄罗斯 姑娘,她们有悲哀、痛苦、忧郁,但 始终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具有惊人的忍耐和韧性,她们共同的 理想——“到莫斯科去” • 全剧激荡着诗意的潜流,是对美的赞 美,也是对毁灭和破坏美的力量的批 判。
• 《织工》,是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 剧作,也是第一部将纺织工人的生活、 斗争搬上舞台的剧作。 • 第一幕,展示织工深受厂主盘剥压榨的 情状; • 第二幕,通过鲍默尔特一家的备受压迫 的遭遇,揭示了工人阶级酝酿起义的必 然性; • 第三幕,描写了工人群情激昂,不怕政 府的禁令,高唱起义进行曲——《血腥 的审判》,同厂主展开对峙;
第八章 现实主义的戏剧
• • • • • • • 概 述 左拉和他的自然主义戏剧 易卜生及其剧作 霍普特曼及其剧作 萧伯纳及其剧作 契科夫及其剧作 丹钦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