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上海屋檐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上海屋檐下》

契诃夫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毕竟不是每分钟都在决斗、上吊或求爱,不是每时每刻都妙语横生。他们更多的是吃饭、喝酒、闲逛、说蠢话。这些应该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剧本应该写成这样:人们来来去去,吃饭,玩牌,谈论天气。这倒不是应为作者希望写成这样,而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就是这么生活的。

现实主义戏剧更倾向于真实存在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它的故事情节不像一般的舞台剧那样妙趣横生,没有过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每一个平凡叙事的背后都能找到挖人深思、寻觅震撼心灵的闪光点,在现实主义戏剧中,反而故事越普通一般,越具有典型性。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个剧本,也是中国话剧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探索的一个突破。这部话剧是典型的把小人物和大背景的展现,以此构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个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以及真实的故事,让人信服。作者力图用一部分生活在底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和命运,反映一个悲苦的时代下,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惨状,借以小人物之言行来表达自身的愿望,唤起读者的共鸣,传达一个民心所向的时代步伐。

正如题目一样,整个大情境规定在上海屋檐下,这幢老房子里有五户人家,全部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不是小职员就是失业的,生活的很艰辛,作者把每个人物延伸到各个领域,透过每一个细节感受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人。黄梅时节让人透不过气的规定环境注定了这屋檐下的人要经历一番坎坷的曲折命运,这座弄堂房子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它的作用,遭受一种的压抑气氛,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挥之不去的愁云。由此可见,环境造就人,这里的人也没有什么追求,妇女交头接耳,只会抱怨,男人胸无大志,盲目的奔波最后毫无结果,甚至连这里的小孩也只知道吃,毫无人生价值观。还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身体的女人施小宝,在那个年代,她的行为必须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无论她是否还心存一片阳光,无论她怎样去讨好那些难缠的妇女,结果还要遭受排斥,在别人眼里她是下流无耻的女人。然而当她衣衫凌乱爬在床上嚎啕大哭的那一刻,让人看出她原本和她们一样的坚贞善良,也许她也恨自己无情的践踏着无辜的灵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生存,她无法为丈夫守身如玉,只恨没有人理解她内心承受的煎熬。整个剧本特定的时间是一九三七年,民国时期,正如剧本中所传达的那样民不聊生、动荡不定,每个家庭都应该得到幸福,可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带来的诸多不如意直接给家庭造成反面影响,例如为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儿就会争执不休,女人罗嗦,男人不争气,造成家庭气氛也如同黄梅时节的天气一样沉闷压抑。同时更真实的映射那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剧中黄家楣即使费尽周折来到上海上学,也是家乡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为父母乡亲所骄傲所崇拜的才子黄家楣,在上海一直愤懑怀才不遇,大学毕业就失业,在这里,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不大的孩子,生活勉强过得下去,当父亲来探望时,发现自己的儿子挤在一个不过十平方米的房间里,顿时大失所望,也成为乡亲们的笑柄。老父亲自知自己留在这里碍事儿,提出离开,无意中发现父亲留下的一两块现洋,黄家楣悲痛至极,不禁潸然泪下,他极力的想让父亲相信他过得很好,可是不随人愿,现实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片,退去伪装在外表的华丽和虚荣,让你乖乖的露出本来面目。每个人都变成了生活的奴隶,现实的残酷已经把这里的所有人折磨的力不从心,越是想掩饰什么越暴露无疑。

这里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这也是整部剧本的功力之所在。匡复、彩玉和林志成之间的微妙关系已足以看透当下社会带来的无可奈何。匡复被打入牢狱十年没有消息,其妻彩玉嫁给丈夫的好友林志成。匡复的重新出现给整剧增添了戏剧色彩,林志成见到匡复先是惊讶、恐惧、慌张不知所措的样子,一再的声称自己是“犯了罪”,无颜面对好友,像是一个等待定罪的犯人,经受着生命最后一刻的拷问,并且甘愿去地狱为自己玷污过的灵魂赎罪。匡复不知所措,还没有完全反映过来的时候,林志成又开始变为埋怨,埋怨匡复十年里为什么不写封信,甚至大家以为他死了。匡复是个先进分子,因为思想极端被打入牢狱,因而全家遭受牵连,妻子和孩子一无所有,在林志成发现他们母女时,的确如想象的一样,在一所老房子里饥寒交迫,毫无生机。匡复也明白,若不是林志成带走她们,恐怕再难活着见到她们,或者她们现在沿街乞讨,同现在的自己一样狼狈不堪。林志成只是想给彩玉母女幸福,刚结婚时,他整个人既矛盾又痛苦,他怕有一天匡复回来,刚得到的幸福会稍纵即逝,他又经受着灵魂的折磨和考验,因为这是他朋友的爱妻,他却在朋友落难不知下落时夺人所爱,他也害怕遭人耻笑。现实如他所担心的一样,这段阴影好不容易走出来,刚刚得到一丝的安稳,感叹世事难料,匡复几经周折找到这里,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噩耗如晴天霹雳一般滚滚而来。匡复虽然悲痛,表面上却显露出大度宽容,称自己不该来这,无论他怎么说,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恨,刚从牢狱出来的匡复一脸愁容,显得十分颓废。此时的林志成自知惭愧,在两人漫长的谈话之后,感叹现在好像有一块压在他心里很久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十年的心事儿已了,自己解放了。林志成态度的转变也是这一人物性格的体现,带动整个故事开始改变,促进矛盾的升华,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伏笔。

妻子彩玉见到匡复的时候,没有过于急切的掀起一阵暴风雨,而是静静的讲这十年自己生活的不如意,也是迫不得已,为了生活必须改嫁,看似是些借口,其实字字句句是对当下政治关系和统治的不满。匡复并没有太多的怨言,把痛苦都积

压在心底,更没有想破坏他们的生活。在规定情境下,一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屋檐下,昔日相濡以沫的夫妻变成失散多年的路人,也许退一步是最好的选择,相信观众也是这样想的。谁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孕育,彩玉一反常态的追究起曾经匡复对她的诺言,只要他活着,就会给她们幸福。这话在经历了悲欢离合的匡复看来早已是无稽之谈,在他眼里,母女二人现在是幸福的,而他现在自身难保,只会拖累彩玉。这一微妙的举动无疑暴漏出昔日这三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心理活动,就好像整个剧情并没有交代他们三个人的过去,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指出他们之间特殊的关系,没有向读者解释彩玉和林志成到底是怎样一种感情,作者只能告诉大家一切都为了生活,剧中所有的人的每一个变化都是为了生活。也许这也是剧本追求真实的所在,正如现实生活一样,面对这样的特殊关系和不得已的变化,每个人都很难用语言交代清楚,最真实的一面只能用心去体会,从人物的每个细节和举动去感受。

夏衍作为一代杰出的知识分子,敢于尝试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甚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出又一新的突破,他可谓是戏剧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使我们由衷的敬佩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