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上海屋檐下》
《上海屋檐下》剧评
夏衍的话剧《上海屋檐下》,显现出他平淡朴实、自然深远的艺术风格。
作者截取的是上海某弄堂房子五户小人物一天生活的横断面。
通过“这些小人物的苦闷、悲伤和希望,反映历史的黄梅季节,传递出“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音。
”(《夏衍:《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对于这部剧作,夏衍曾说:“这是我写的第四个剧本,但也可以说是我写的第一个剧本,因为在这个剧本中我开始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摸索。
”正如他所说,《上海屋檐下》的确是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起点.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各有各的不幸和苦楚.报贩李陵碑因独子捐躯沙场,晚境异常凄凉,只能酗酒解闷,孤吟消愁;耿直的知识分子黄家楣,失业居家,恰逢老父远道来视,不免悲喜交集。
为博取培育自己的父亲的欢心,不惜典衣当物,借债度日;海员之妻施小宝,更是无依无援,为流氓小天津挟持,被迫沉沦堕落;相比之下,小学教员赵振宇和工厂职员林志成的生活稍有着落,但赵妻在生活煎迫下,时有衣食住行的愁虑,林志成也要担心饭碗是否牢靠。
他们在抗战到来之前,都过着苟且麻木、忧郁悲伤的生活.沉重的黑暗缩短了他们的目光,扭曲了他们的性格。
他们在咀嚼自已不幸的同时,往往向更弱者转嫁自己的不幸.赵振宇夫妇在卖菜者处获得若干小便宜,竟“露出微笑”。
林志成、黄家楣不堪忍受社会的折磨,妻子就成了发泄自己苦痛的对象。
狭隘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弥漫着庸俗、灰色的小市民气息.夏衍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在于,既嘲讽小人物思想性格的弱点,—-但仅是含泪的微讽,——又清醒地看到,小人物的种种不幸和畸形社会的黑暗投影.他把艺术的锋芒指向病态的社会。
对小人物的善良正直本性,从来是肯定的。
且勿论林志成处于亦“牛"亦“狗”的境况中,内心是多么痛苦,一旦“从一方面受人欺负,一方面又得欺负人的那种生活里面解放出来”,又有多少兴奋.即如有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消极思想,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无味生活而意足的赵振宇,也终究不能无视李陵碑的被人欺辱。
《上海屋檐下》的内容和主题
《上海屋檐下》的内容和主题作品主要内容《上海屋檐下》主要写林志成、匡复和彩玉之间复杂的爱情关系。
8年前,林志成在好友匡复被捕入狱后,照顾他的妻子彩玉和孩子葆真。
在生活和感情的双重压迫下,他与彩玉同居。
8年后,匡复出狱来林志成家探询妻子和孩子下落,于是3个人都陷入极度痛苦的内心矛盾之中。
彩玉想与匡复重新修复往日的幸福,却又难舍林志成危难中相助的情分;林志成在无颜再见老友的自我鞭挞中,倾诉了内心的痛楚;匡复原想重新获得家庭生活的幸福,却眼见妻子与志成已难以分舍,于是,在孩子们歌声的启迪下,克服自己的软弱与伤感,留言出走。
剧中还同时有几组人物:勉强度日的小学教员、儿子战死的老报贩、卖笑的舞女、善良懦弱的失业者等。
由这些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小人物,组成了一幅现实生活的社会风俗画。
作品主题表达分析五户人家拥挤地生活在一个“同一个屋檐下”,洒落的雨滴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共同演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
这个屋檐下的弄堂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百姓只能寻求暂时的安宁,在混乱的时代里如蝼蚁般彷徨挣扎,最终被风雨裹挟着前行。
只有少数人勇敢地冒着连绵不断的阴雨走出屋檐,就像剧中的匡复一般,在时代的风雨之中上下求索,不断探寻新时代的方向。
作者选择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去写作”,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方面,力图“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这个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
在黄梅时节这种压抑氛围的烘托下,剧中人物生活中的琐碎情节以及匡复、林志成和杨彩玉之间的情感冲突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杨彩玉的女儿林葆珍充满稚气的歌声——“我们都是勇敢的小娃娃,大家联合起来救国家!救国家!”与卖报纸的李陵碑无奈凄凉的戏腔组成了明暗两条对比线索。
林葆珍的歌声激发了人民群众从沉闷压抑的黑暗环境中勇敢走出来的决心,同时也更加突出了李陵碑的悲剧人生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在这个屋檐下令人窒息的弄堂生活中,无论是沦落风尘的凄苦辛酸还是充满生机希望的嘹亮歌声,都是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与期盼向往。
《上海屋檐下》夏衍
《上海屋檐下》夏衍【考核要求】1. 识记夏衍的话剧《秋瑾传》、《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2. 识记这是⼀出悲喜剧,并简析此剧的题旨。
3. 分析此剧的横截⾯⽅式的结构艺术。
【提⽰】《上海屋檐下》写于1937年3、4⽉间。
剧本摆脱了绝⼤多数左翼戏剧对⽣活概念化和简单化的描摹,把视⾓对准了现代都市的⽇常⽣活领域,描写了⼀群⽣活在上海这个畸形都市的底层市民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抗战爆发前国民党残酷统治下的⿊暗现实。
剧本着重描写的匡复、杨彩⽟、林志成之间的复杂经历和爱情纠葛,把⾰命者的话题拉到⽇常⽣活空间来,并且放置在⼀个复杂的关系中,展⽰他们⾯临的⾰命、⽣命、情感、伦理等诸多困境。
剧本采⽤横截⾯的⽅式,把上海弄堂房⼦从上到下切开,在⼀天的时间内,把境遇不同、性格各异的五户⼈家放置在同⼀舞台画⾯中。
匡复、杨彩⽟、林志成之间的情感关系构成全剧的主线,其他各家琐屑、平凡的⽇常⽣活组成若⼲条副线,各条线索时⽽齐头并进,时⽽⼜交叉并⾏,使剧情在时断时续中有条不紊地平⾏推进。
剧本描写底层市民的⽇常⽣活,突破了传统戏剧⾼度集中展⽰尖锐⽭盾冲突的模式,着意刻画⼈物的内⼼世界,散发着浓郁的⽣活⽓息,显⽰了夏衍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风格。
五家住户各有各的苦恼和悲哀:失业的洋⾏职员黄家楣,失去⼉⼦、酗酒解愁的⽼报贩李陵碑,沦落风尘的施⼩宝,看似达观实则庸俗的赵振宇,贪图⼩利、爱发牢骚的赵师母。
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他们扭曲、⿇⽊的⽣活和⼼灵、情感上的种种苦楚,展⽰出⽣活的本来⾯⽬。
匡复在饱尝⾰命理想受挫的彷徨和愤懑后,⼜⾯临着爱情的幻灭和⽣活的残酷,但剧本避开了浓烈的场⾯,有意识让三⼈不在同⼀时空⾥相见,⽽以简洁内敛的舞台语⾔和动作表现⼈物内⼼的巨⼤波澜,避免了情感爆发、⽭盾激化。
匡复最后选择了出⾛,摆脱了⾃⼰的情感困境,戏剧在经过⼈物的短暂冲突后⽽悄然终结。
这种⽤⾰命来化解⽭盾的⽅式,体现出左翼作家对⾰命和情感的关系处理的特点,颇耐⼈寻味。
话剧《上海屋檐下》和《桑树坪纪事》比较阅读之我见
话剧《上海屋檐下》和《桑树坪纪事》比较阅读之我见一、艺术结构《上海屋檐下》在于作者在全力刻画主线的同时,对众多副线也给予了重视,在合理展示它们的矛盾同时也将它们和主线交融在一起,一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而《桑树坪纪事》中最能突显出来的是作者对农民的深厚的爱,為农民而写的态度。
在创作中,作者尊重事实,忠实于生活原貌,即使有议论也是触景生情而发,诚挚感人。
在人物塑造、结构安排、情节构思、语言艺术等方面,丝毫不给人做作之感,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而自得风流。
在艺术表现上,作者走的是一条踏踏实实、不惧乏味的路。
当《上海屋檐下》剧的帷幕第一次为观众启开的时候,在舞台上除了老报贩李陵碑的阁楼不容易为人们所见外,二房东林志成、前楼房客施小宝、灶披间房客赵振宇以及失业职员黄家媚这四户人家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一新颖的、别开生面的艺术设计,表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夏衍同志勇于创新的胆识。
全文作者表达的匡复与阔别多年的妻子、昔日好友的“重逢”,而又毅然离去的这条主线,贯串了剧本的始终,它成了剧本的支柱,最深刻也最直接地体现了主题。
在结构上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制约众多副线的作用;而众多副线也从各个角度烘托和陪衬了它。
众多副线也正因为有了它,才有了依附和可靠的支柱。
朱晓平基于对农民的深沉的爱,始终把目光放在了小山村桑树坪,为生活在这个小山村的农民而写,写他们的不幸和痛苦,表达出他们的抗争和希冀。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作者对桑树坪人都怀有一份深沉的爱。
作为一个当年的知青,作者爱那块让他成熟的土地,爱那些给了他知识和智慧的庄稼人。
说到桑树坪农民所面对的残酷的环境,对于整个桑树坪农民来说,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厄运。
但是对于个体来说,他们在这样的极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比如陈旧的婚姻习俗,农村的宗法观念,在这类环境的多重压迫下,他们的生活则是更加的沉重。
二、创作方法《上海屋檐下》的创作方法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生活的戏剧 人生的百态——对《上海屋檐下》的主题解读
使人不舒服 的黄梅时节 . 从开幕 到终场 . 细 雨 都 始 终 是 一 个 个 鲜 活 的 女性 形 象 . 还 有 对剧 中女 性 生 存 状 态
每 不曾停过” 压 抑 的氛 围下 缓 缓 拉 开 帷 幕 这 是 一 出个 及 对 男 女 两 性 关 系 的 思考 上 海 屋檐 下 的女 性 们 .
始创作 的 从 剧 作 者 写 作 中 不难 看 出 . 作 者 有 意从 生 活 细 节 开始 , 为 我 们描 绘 出一 幅 市 井平 常 的画 面 。本 篇 文
章从《 上海屋檐下》 的 主 题 出发 . 从 矛盾 冲 突 、 精 细 的女 性人 物描 写和 孩 子 们 的 世 界 这 三 个 中 心 点展 开 , 解 读 本
朴素 、 平 易 的抒 情 笔 触 再 现 生 活 的真 实 风 貌 。夏 衍 本 生 养 他 的老 父 :等 待 儿 子 归来 的疯 疯 癫 癫 的李 陵碑 : 还 有 小 人也说 过 : 作 家一定要长期 地深入生活 , 一 定 要 参 加 被 丈夫 无 情 抛 弃 只 能 沦 为 风 尘 女子 的施 小 宝 :
是忧伤苦 闷的 . 但是 中间也有一丝希望存 在 . 向 往 美
好 是 每个 人 心 中单 纯 又 认 真 的 愿 望 二 、精 细 的 女 性 人物 描 写
、
矛 盾 的 冲 突
戏 剧 的结 构 和矛 盾 冲 突是 戏 剧 作 品 的 关 键 之 处 .
如 果说 戏 剧 的大 框 架 是 奠 定 整 个 戏 剧 的 脊 梁 骨 的 话 .
《 上海屋檐下》 描 写 的是 普 通 小 人 物 的命 运 故 事 , 戏 剧
冲突就显得格 外重要 . 即使没有那 么跌宕起 伏 . 但 是 要 摆 脱 束缚 的命 运 更 有 论 者 认 为 . 夏 衍 剧 中最 打 动
上海屋檐下艺术特点
《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点《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独特:该剧的结构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法,即同时展现五户住家十四个人的生活。
通过一天的时间,展现各个人物的生活轨迹和情感纠葛,形成紧凑且连贯的故事情节。
这种结构使得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剧情。
2. 人物形象鲜明:该剧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刻画,观众可以看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背景和故事,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人物关系网。
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行为,让观众对每个角色都有深刻的印象。
3. 情节紧凑:该剧的情节非常紧凑,情节发展迅速且合理。
通过五户住家十四个人的生活轨迹和情感纠葛,展现了当时上海市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情节的推进也使得观众始终保持紧张感,让观众对每个情节都充满期待。
4. 语言生动:该剧的语言非常生动,用词简练且表达力强。
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特点。
同时,语言中还融入了上海地区的方言和俚语,使得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5. 主题深刻:该剧的主题深刻且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展现上海市民的生活和情感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住房紧张、职业竞争、家庭关系等。
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使得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生活的现实面,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思考。
《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其结构独特、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语言生动以及主题深刻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该剧成为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让观众可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话剧上海屋檐下的观后感
话剧上海屋檐下的观后感该剧是xx所写,他很有政治抱负,而且写这部剧本的背景,就是所以剧本的很多地方都有隐喻,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该剧开始的黄梅天气,就暗示了雷雨即将到来。
用天气暗示当时的政治气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上海的政治氛围很紧张,中国革命犯了几次路线性的错误。
剧中的匡复,林志成,黄家楣,就好似当时以作者为代表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迷茫,彷徨,艰的生活着。
(3)但是作者不愿意整部剧都处在灰暗的色调中,于是他又借赵振宇的话“愁什么,尽下,总有一天会晴的,不晴难道终天的做黄梅吗?”表达出了革命即将到来。
该话剧的写作手法就是以前我们课本上学过的以小见大,通过描写上海弄堂小人物生活的艰难与悲哀,反映出当时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动荡。
每个人物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显而易见的缺陷,但同时又是善良的,有爱的。
林志成——弄堂的房东,也有一份看起来很体面的工作,性格沉闷,一生气就冷暴力杨彩玉,虽然他没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但他是善良的,自己的好友入了狱,他就去接济朋友的妻子,却又在相处中,为了生活一步步陷进去,他俩同居了。
八年间,每当他快要触碰到幸福了,心里的那个声音就会拷问他,把他拉到痛苦的边缘,使他自责,使他上刑,所以在好友匡复来找他时,他说:“我犯了罪,就等着你的审判”匡复——是个怀有理想的人,可是在生活不断地蹂躏下,他变得懦弱了,脆弱了,他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爽快开朗,最后在葆珍(他的女儿)的歌声中他找到了力量,也知道自己以后的路;黄家楣——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这是一个矛盾集合体,农村的父亲卖了田,卖了地,典了房产,借了高利贷供他去上学,这么沉重的负担在他身上,且自己又刚失业。
苦恼愁闷,可是呢?偏偏又爱面子,乐于享受,这样的他既厌恶自己又不能做到坚决的态度,在摇摆不定间苟且着郁闷着;桂芬——黄家楣的妻子,就像哪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逆来顺受,没有主见,她理解自己的丈夫,即使他已经失业呆家好久,即使他们的生活只能靠着东借西凑,这能靠着变卖家里的东西为生,她都能在丈夫失落的时候安慰他:"你有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又不是偷懒不愿意找事情做,这么大的上海找不到一件小事情,这又有什么办法啦!";其实整部剧里,我最喜欢赵振宇哪样一个乐天派的教师,始终能够带给人快乐。
上海屋檐下
《上海屋檐下》分析14 ib5 党容旻《上海屋檐下》这部话剧讲述的是在上海弄堂中五家人的故事,这五家人分别是林志成一家、黄家楣一家、赵振宇一家、施小宝以及李陵碑,这五家人的故事复杂的纠结在一起,作者通过普通的对话在字里行间传达着信息。
在第一幕中,我们对五个家庭可以说是家家有悬念,有疑问,在林志成一家中,阿牛与葆珍的对话以及葆珍与彩玉的对话提出了第一个悬念:林志成一家的关系如何?杨彩玉嘱咐葆珍:“放了学就回来,在外面乱跑,给你爸爸知道了又会……”葆珍却不高兴地表示:“什么爸爸爸爸……”此处作者透露出葆珍不愿叫彩玉的丈夫为爸爸这一细节,留下了悬念,这个悬念在后来赵妻与桂芬的对话中得到了回答,从这个对话中让观众了解到了林志成一家的具体情况,但这个具体情况只是一部分,只知道林志成不是葆珍的亲生父亲,却不知道葆珍的亲生父亲到底怎样了。
直到匡复出现,匡扶与林志诚的对话中,林志成的吞吞吐吐,手脚飘忽,我们了解到过去发生的事情,匡复便是葆珍的亲生父亲,前面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第二幕一开始,作者将故事的发展进度拖缓,没有让匡复、杨彩玉、林志成三人同时出场,而是安排匡复和彩玉谈论着各自十年来的生活状况,通过这一段对话,对过去事情进行回顾,让我们掌握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仅节省了篇幅,还自然地向我们讲述先前的故事。
后来匡扶看见保真其对话内容也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保真究竟知不知道匡扶就是她的亲生父亲,现在问题又来了。
第三幕是最戏剧性的部分,三人的结果揭晓:志成打算成全匡复和彩玉,独自离开,却被彩玉挽留住。
结尾时匡复在葆珍的歌声中受到启发,克服了儿女私情,感悟到一个革命者的责任,默默离开,走上了充满光明的革命道路,这一段也展现出了匡扶内心的纠结,以及最后决定的勇气,和面对现实的释然。
最后结尾的那首歌“……要知他们得了你的钱,立刻变成枪子弹,一颗颗,一颗颗……将来都是打在你的心坎里……”“强盗来了,打不打?”“打打打,打打打!一个不够有大家!”“对!一个不够有大家!走夜路,怕不拍?”“我不怕,我不怕!跌倒了我会自个儿爬!”是和开头的首尾呼应,从这首歌中才真正透漏出作者的思想,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决心,及坚定不移的信念。
屋檐下雨滴中的诗意——从《上海屋檐下》分析夏衍剧作中的诗性特征
46艺术论丛屋檐下雨滴中的诗意——从《上海屋檐下》分析夏衍剧作中的诗性特征欧阳娇睿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屋檐下》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话剧作品,夏衍通过巧妙截取了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在一天的时间里,展现了经历不同、性格各异的五家住户的命运,生动地刻划了一群生活在两半社会的都市中心的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在这部戏剧中,他不再采用以往的历史剧创作手法,选用一些历史人物或所谓的“英雄人物”来铺陈故事。
而是将目光收回放低,放在他生活过十年之久的弄堂内的老百姓身上。
像夏衍所说,“我在写作上有了一种痛切的反省,我要改变那种“戏作”的状态,而更沉潜地学习更写实的方法。
”然而,我认为近现代中国话剧中的写实方法,比起贴近生活本质的描绘,更像是一种“诗性的写实”。
这是夏衍的特质,亦是知识分子的特质。
一、人物设定徐柏森有云“写戏最关键就是写人”,戏剧的情境是由一个个相遇促成,而这些相遇都是由人物促成的。
人和人之间的相遇,人和物之间的相遇都是戏剧中矛盾的来源。
《上海屋檐下》中的人物众多,却完成了夏衍“是人,总有喜怒哀乐;作家塑造人物一定要合情合理。
”的目标。
同是妻子,杨彩玉甫一出场便是和女儿葆珍温情脉脉的对话,整个弄堂房主太太的她格外的沉静;赵妻的登场则是和卖菜翁的斤斤计较,市井气息铺面而来;桂芬在赵妻转述的八卦中初现身,眉头因黄父的出现紧皱……三个家庭各有各的隐瞒和心酸,竟说不出谁是幸福的那一位。
夏衍对于人物的塑造,像诗一般并不平铺直叙,甚至避免冲突,在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关头笔锋一转,不揭晓答案,直到最后也没有任何大的冲突出现。
例如刚开始赵妻和桂芬谈论葆珍的身世,说到关键处就有新的话题岔开;林志成和匡复隔了十年相见,“夺妻之恨”的战争一触即发,可是这样重要的对话却插入了收破烂的阿婆的声音;当他们正要有讨论最根本问题之时,工厂来的人又把林志成叫走了,这三个人的三角甚至没有真正形成过……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落差,整个故事似一股潜流静静地埋藏其中,像是淅淅沥沥滴不完的黄梅雨。
用狄德罗的正剧观解读《上海屋檐下》
用狄德罗的正剧观解读《上海屋檐下》曹明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上海屋檐下》是左翼作家现实主义创作试验的最高成就,狄德罗所谓的正剧是使戏剧反映内容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状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真实自然的市民生活,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将狄德罗的戏剧观和《上海屋檐下》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背景下《上海屋檐下》创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海屋檐下》市民剧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戏剧注重表现市民生活,但剧作家表现都市生活的时大多局限于展现都市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日常生活领域的题材比较空缺。
然而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更具有现实主义因素。
夏衍在《上海屋檐下》下,用一种严肃的方式,展现了这个时代下层市民的生活场景。
下面主要结合狄德罗关于正剧主题、语言特色以及剧作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夏衍的这部悲喜剧。
1戏剧主题的严肃性“要正派,要正派。
它会比那些只会引起我们的轻视和笑声的剧本更亲切更委婉地感动我们。
”在狄德罗的观点中,戏剧的题材主题要贴近现实生活,格调要健康。
在西方戏剧史上,最早出现的剧种是悲剧,这种剧重在描写伟大人物命运的不幸或是人民大众面临的灾难。
之后出现了喜剧,多表现下层民众的滑稽可笑,以供人们嬉笑娱乐。
缺少一种打破喜剧和悲剧的界限,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戏剧。
狄德罗主张应该创立一种“严肃的戏剧”。
本世纪初,话剧进入中国,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一股现实主义创作试验。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这个时期的名剧,代表了他创作风格的转变。
“在这个剧本中,我开始了现实主义方法的摸索。
”在此之前夏衍写了《赛金花》和《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则与前两个剧目迥然不同,作者把视线转移到广大的中下层人民群众的身上。
剧中设定的时间是在一九三七年,上海的梅雨季。
地点在上海的“弄堂房子”。
这座房子面积狭小、破烂不堪,但是五户人家合住,环境差到“用白木薄板隔成的‘后间’,不开灯的时候,里面阴暗得看不出任何东西。
《上海屋檐下》读后感500字
《上海屋檐下》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夏衍所创作的话剧作品,其主要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居民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以及他们对于生存和理想的挣扎。
这个主题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夏衍通过这部作品展示了上海这一独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他的人物形象丰富,他们在租界、贫民窟、大杂院、逼仄的公寓等不同的生活空间中穿梭,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丰富生态。
这样的设定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的阶层差异和尖锐的矛盾。
在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方面,夏衍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设置,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悲悯和批判。
他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没有回避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他的笔下,无论是小市民还是中产阶级,都无法逃避现实的压迫和挣扎。
这样的描绘既深入了人性的内核,又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关于这部作品如何适用于当今社会,我认为它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应忽视生活中的压迫和不公。
在当今社会,尽管我们已经走过了很多年,但我们仍然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们。
其次,夏衍通过这部作品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应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人。
最后,
这部作品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活,尽管我们可能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只有珍视生活,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上海屋檐下》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它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社会矛盾,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生活的深刻启示。
夏衍《上海屋檐下》戏剧的艺术特色?
夏衍《上海屋檐下》戏剧的艺术特色?《上海屋檐下》创作在1937年春。
正是“西安事变”之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在“反对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下,国民党政府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夏衍在此时“听了许多出狱同志的故事,有所感触,引起了写作的冲动。
”一、剧作结构分析第一幕是“群像展览”式结构,五户人家的事情齐头并进地发展。
舞台空间是个上海特有的、拥挤的弄堂房子的横断面,每间房子的侧面都摆在观众面前,每间屋里的故事也摆在观众的面前。
剧作者突破了戏剧在同一个舞台只表现一个剧情的限制,同时避免塑造一个中心人物,巧妙地运用电影蒙太奇镜头的组接手法,将林、黄、赵、施、李五家人平行发展的生活,错落有致的编织在一起。
故事情节有时个别进行,有时穿插进行,呈现“断而复续”的画面感。
第二幕由于匡复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戏的原来结构,从“五户人家齐头并进”而变成了“三个人的感情纠葛”的结构,这样就打破了剧作原来的结构设计。
而这样的结构使得结尾更加困难,最后作者不得不借助孩子唱歌这种没有说服力的情节来结束整台戏,使得整体头重脚轻。
二、题材的选取《上海屋檐下》选取的是上海最普通的房子:石库门;是石库门中的一群小人物;是凡人小事,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赵正宇:勉强糊口的小学教员,他们是为柴米油盐发愁黄家楣:事业的大学毕业生,是为“当东西”发生争吵施小宝:为生活所迫出卖自己的女人,她为生存卖身李陵碑:儿子战死的老报贩,是老年丧子的悲哀匡、林、彩:全剧的主线,十大动荡时代,相见时难别亦难把广阔的社会生活浓缩在一个小屋檐下。
三、创作风格第一幕结束时,匡复和彩玉的见面。
当彩玉提着篮子像往常一样回家来时,八年没见的丈夫已经在她家的客堂间里等她,那一幕是最让人揪心的,也是观众最想看到的。
但是作者偏偏略去了这样最难堪的场面。
等第二幕开始的时候,一切已经安静,两个人已经沉默,一个在抽泣,一个在踱来踱去。
第二幕结束时,三个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处理,匡扶说:“我还得跟你……”显然是:跟你商量商量,但又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观众正想知道三个人怎么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林志成说:“彩玉,去找一找葆珍!”三个人最难堪,又是观众最想看的又被去掉了。
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上海屋檐下》
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上海屋檐下》契诃夫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毕竟不是每分钟都在决斗、上吊或求爱,不是每时每刻都妙语横生。
他们更多的是吃饭、喝酒、闲逛、说蠢话。
这些应该在舞台上表现出来。
剧本应该写成这样:人们来来去去,吃饭,玩牌,谈论天气。
这倒不是应为作者希望写成这样,而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就是这么生活的。
现实主义戏剧更倾向于真实存在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它的故事情节不像一般的舞台剧那样妙趣横生,没有过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每一个平凡叙事的背后都能找到挖人深思、寻觅震撼心灵的闪光点,在现实主义戏剧中,反而故事越普通一般,越具有典型性。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个剧本,也是中国话剧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探索的一个突破。
这部话剧是典型的把小人物和大背景的展现,以此构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个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以及真实的故事,让人信服。
作者力图用一部分生活在底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和命运,反映一个悲苦的时代下,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惨状,借以小人物之言行来表达自身的愿望,唤起读者的共鸣,传达一个民心所向的时代步伐。
正如题目一样,整个大情境规定在上海屋檐下,这幢老房子里有五户人家,全部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不是小职员就是失业的,生活的很艰辛,作者把每个人物延伸到各个领域,透过每一个细节感受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人。
黄梅时节让人透不过气的规定环境注定了这屋檐下的人要经历一番坎坷的曲折命运,这座弄堂房子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它的作用,遭受一种的压抑气氛,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挥之不去的愁云。
由此可见,环境造就人,这里的人也没有什么追求,妇女交头接耳,只会抱怨,男人胸无大志,盲目的奔波最后毫无结果,甚至连这里的小孩也只知道吃,毫无人生价值观。
还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身体的女人施小宝,在那个年代,她的行为必须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无论她是否还心存一片阳光,无论她怎样去讨好那些难缠的妇女,结果还要遭受排斥,在别人眼里她是下流无耻的女人。
上海屋檐下黄梅天的隐喻
上海屋檐下黄梅天的隐喻
《上海屋檐下》是著名剧作家夏衍的一部话剧力作,以其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受到广泛赞誉。
在这部剧中,黄梅天的隐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黄梅天,也称梅雨季节,是上海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
在黄梅天,上海经常阴雨连绵,空气湿润,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
在《上海屋檐下》中,黄梅天的隐喻象征着人物内心的苦闷和压抑。
剧中的黄梅天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隐喻和象征。
通过描述黄梅天的潮湿、阴暗和沉闷,夏衍成功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隐喻的使用,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挣扎。
在剧中,黄梅天的隐喻也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通过黄梅天的象征意义,夏衍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和无法沟通。
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剧中人物之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同时,黄梅天的隐喻也暗示了人物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在黄梅天的潮湿和阴暗中,人们无法看到未来的方向和希望,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感。
夏衍通过《上海屋檐下》中的黄梅天隐喻,成功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这种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得剧作更具艺术性,也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上海屋檐下》中的黄梅天隐喻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它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也使得剧作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
通过对黄梅天的描绘,夏衍成功地展现了上海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从《上海屋檐下》看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修改后
从《上海屋檐下》看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
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源远流长。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从现实中取材,并且真实地反应现实世界。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惟一源泉,这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概念。
1937年春创作的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是夏衍自觉实践现实主义手法取得的重要收获,通过该剧的创作,他找到了政治意图与艺术传达之间的契合点:由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由历史题材转向其熟悉的现实题材,由英雄、传奇性人物转向普通市民与知识分子。
以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却蕴含着巨大情感波澜的“严谨现实主义”为特征的夏衍剧作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海屋檐下》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畸形社会中的一个横断面,描写了生活在大城市底层的一群小市民和贫苦知识分子平凡的、令人诅咒的生活,以匡复、杨彩玉、林志成三人的生活遭遇为中心线索,以其左邻右舍的生活为辅,组成了一部30年代上海中下层人们生活的交响曲。
通过五个家庭的不同遭遇以及相同的不幸命运,揭示了社会的内在矛盾,使人感到一种沉闷压抑的时代气氛。
“西安事变”之后阴晴不定的政治气候,被国民党政府释放的政治犯的家庭悲欢决定了作家的创作意图:“想反映一下上海这个畸形社会中的一群小人物,反映以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生活中反映出一个即将来临的伟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一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
”工厂职员林志成十年前在朋友匡复被捕入狱时,被托照顾其妻杨彩玉和女儿,在匡复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与杨彩玉同居。
十年后匡复出狱回家,三人心灵都留下伤痕。
林志成软弱内疚,杨彩玉多情,难以选择。
《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结构赏析
《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结构赏析《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创作风格转变后的又一成功之作,虽然这部作品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当属于作品独特的情景氛围。
作品生动地描写了抗战前夕在四面围城的政治环境下,屋檐下的住户们被生活的重压扭曲了情感,小人物在这种1937年春,夏衍完成了他创作生涯中又一部经典作品——《上海屋檐下》,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夏衍在创作风格转变后的特点,时代的印记和史诗性的行文完美结合,人物的思想波折和心理活动有机统一,代表了的创作风格向着现实主义不断深入。
几年以后,夏衍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作品《芳草天涯》,这是在创作模式形成后的又一次转变,虽然没有完全改变现实主义的格调,但是作品关注的重点转向人物的内心描写,并加以伦理道德的标准,而不再以描写政治为主题,新的创作模式中更多是通过人物内心世界来展现大时代的社会动荡。
一、时代下的产物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上海一个普通的弄堂住户区,人们在一种沉闷、晦暗、压抑的环境中生存,阴暗的生活,死水一般的困苦让这些小市民发出无奈的感叹与愤怒的喊声。
在观众期待的眼神中,帷幕徐徐拉开,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弄堂房子,这种房子在解放前的生孩随处可见,但是这小小的屋檐下,竟然生活着五个家庭,十几个人,对于这五家人的不幸生活,一直怀着深切的同情去描写,在后门右侧的灶房是赵振宇的家,赵振宇是一名小学教师,每月依靠每个钟头几毛钱的薪水来养活一家人,在万般无奈中,赵振宇也只能是用“乐无安贫”的哲学来安慰自己,让每天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不满暂时远离,相比而言,赵振宇的妻子就没有那么豁达,每天都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对丈夫发脾气。
而银行小职员黄家相则住在披灶间上的亭子间。
这段时间黄家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银行的不景气,他刚刚失去了工作,父亲又从乡下远道而来看望他,他想略尽孝道,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依靠典当和借贷来掩饰生活的窘迫,每天还要在父亲面前强装笑颜,黄家相的父亲虽然耳背眼却不花,他终于发现儿子的困难,于是借故回乡下去了,临走时还将自己的血汗钱给儿子留下。
夏衍上海屋檐下[精品]
夏衍上海屋檐下[精品]读夏衍话剧《上海屋檐下》1作者介绍: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他是抗战前期影响较大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
1927年“四?一二” 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2.写作背景:1937年4、5月间,夏衍开始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三幕剧《上海屋檐下》。
当时正是西安事变之后不久,抗日统一战线处在酝酿之中,国民党政府被迫有条件地释放一批长期关押的共产党人和其他政治犯。
一些革命者经营救陆续出狱,他们中间有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触动了作者,使他写出了这部一度名为《重逢》的剧作———《上海屋檐下》。
在这个剧本中,作者认真地“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去写作”,有意识地在人物性格刻画和环境描写等方面下功夫,力图“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这个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音”。
3.剧情简介:剧本描写了被捕入狱8年的匡复被释放了。
他到好友林志成家来探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儿葆真的下落,却得知妻子已与志成同居,因为他们早就听说匡复已死,于是三个人都陷入难以解脱的内心矛盾和痛苦之中。
彩玉想和匡复追寻过去的幸福,但林志成负疚欲走时,两人8年患难与共之情,又突然迸发,难以分手。
匡复理解、原谅了他们,在孩子们向上精神的启发下,克服了自己一时的软弱与伤感,留言出走。
全剧除了这条主要情节线而外,还有几组人物:失业的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女人,勉强糊口的小学教员,儿子战死的老报贩,这些人都拥挤在一个“屋檐下”,合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
简述夏衍戏剧《上海屋檐下》
简述夏衍戏剧《上海屋檐下》
夏衍戏剧《上海屋檐下》是一部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创作于 1937 年,由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夏衍创作。
该剧描写了上海一家屋檐下的五口之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生活,这家人在上海的屋檐下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随着战争的逼近,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该剧通过展现这家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在创作过程中,夏衍借鉴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将剧本中的人物和情节刻画得十分深刻。
《上海屋檐下》的演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该剧不仅反映了当时上海社会的现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挣扎。
该剧的成功证明了夏衍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为中国戏剧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夏衍戏剧《上海屋檐下》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挣扎。
该剧的成功证明了夏衍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为中国戏剧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上海屋檐下》是描绘北京普通市民的悲凉无奈的人生图画的成功制
《上海屋檐下》是描绘北京普通市民的悲凉无奈的人
生图画的成功制
《上海屋檐下》描写了抗战前夕上海弄堂里住着的五户“小人物”的命运悲剧。
贫寒的小学教员赵振宇,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人物,虽然贫寒但却是一个乐天派,就算生活再窘迫,都不忘关心国内外大事,依然每天坚持看报纸。
对待其他人,他也是持宽容态度。
失业的银行小职员黄家楣,一个爱面子的知识分子。
娼妇施小宝,一个从农村来的没有文化的妓女,虽然没文化但也非常有爱心。
报贩李陵碑,一个悲剧人物,对外说儿子去远方了,其实儿子是死在了战场上。
小职员林志成,一个因生活所迫而背信弃义的人,但同时又是个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却软弱、缺少决心和勇气的人。
杨彩玉,一个有文化的进步青年,是恋爱至上主义者,外表坚强可内心却是脆弱的。
他们都是在社会挤压下的不幸人物,他们有各自的不幸。
作者通过此剧生动再现了当时上海的市民生活,揭示了造成这些人不幸的社会制度。
作者运用自然环境暗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又通过生活环境,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整场剧以梅雨贯穿始终。
因为当时正是“西安事变”不久,梅雨是自然界的天气,作者用这种天气贯穿整场,使得该剧气氛压抑、沉闷,也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人们难以喘息。
只能供一户人家居住的地方,却蜗居着五户人家,在这狭小的地方,更使人感到憋闷,压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上海屋檐下》
契诃夫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毕竟不是每分钟都在决斗、上吊或求爱,不是每时每刻都妙语横生。
他们更多的是吃饭、喝酒、闲逛、说蠢话。
这些应该在舞台上表现出来。
剧本应该写成这样:人们来来去去,吃饭,玩牌,谈论天气。
这倒不是应为作者希望写成这样,而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就是这么生活的。
现实主义戏剧更倾向于真实存在性,它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它的故事情节不像一般的舞台剧那样妙趣横生,没有过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一切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每一个平凡叙事的背后都能找到挖人深思、寻觅震撼心灵的闪光点,在现实主义戏剧中,反而故事越普通一般,越具有典型性。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个剧本,也是中国话剧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探索的一个突破。
这部话剧是典型的把小人物和大背景的展现,以此构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个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以及真实的故事,让人信服。
作者力图用一部分生活在底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和命运,反映一个悲苦的时代下,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惨状,借以小人物之言行来表达自身的愿望,唤起读者的共鸣,传达一个民心所向的时代步伐。
正如题目一样,整个大情境规定在上海屋檐下,这幢老房子里有五户人家,全部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不是小职员就是失业的,生活的很艰辛,作者把每个人物延伸到各个领域,透过每一个细节感受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人。
黄梅时节让人透不过气的规定环境注定了这屋檐下的人要经历一番坎坷的曲折命运,这座弄堂房子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它的作用,遭受一种的压抑气氛,每个人的世界里都有挥之不去的愁云。
由此可见,环境造就人,这里的人也没有什么追求,妇女交头接耳,只会抱怨,男人胸无大志,盲目的奔波最后毫无结果,甚至连这里的小孩也只知道吃,毫无人生价值观。
还有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身体的女人施小宝,在那个年代,她的行为必须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无论她是否还心存一片阳光,无论她怎样去讨好那些难缠的妇女,结果还要遭受排斥,在别人眼里她是下流无耻的女人。
然而当她衣衫凌乱爬在床上嚎啕大哭的那一刻,让人看出她原本和她们一样的坚贞善良,也许她也恨自己无情的践踏着无辜的灵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生存,她无法为丈夫守身如玉,只恨没有人理解她内心承受的煎熬。
整个剧本特定的时间是一九三七年,民国时期,正如剧本中所传达的那样民不聊生、动荡不定,每个家庭都应该得到幸福,可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带来的诸多不如意直接给家庭造成反面影响,例如为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儿就会争执不休,女人罗嗦,男人不争气,造成家庭气氛也如同黄梅时节的天气一样沉闷压抑。
同时更真实的映射那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剧中黄家楣即使费尽周折来到上海上学,也是家乡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为父母乡亲所骄傲所崇拜的才子黄家楣,在上海一直愤懑怀才不遇,大学毕业就失业,在这里,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不大的孩子,生活勉强过得下去,当父亲来探望时,发现自己的儿子挤在一个不过十平方米的房间里,顿时大失所望,也成为乡亲们的笑柄。
老父亲自知自己留在这里碍事儿,提出离开,无意中发现父亲留下的一两块现洋,黄家楣悲痛至极,不禁潸然泪下,他极力的想让父亲相信他过得很好,可是不随人愿,现实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片,退去伪装在外表的华丽和虚荣,让你乖乖的露出本来面目。
每个人都变成了生活的奴隶,现实的残酷已经把这里的所有人折磨的力不从心,越是想掩饰什么越暴露无疑。
这里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这也是整部剧本的功力之所在。
匡复、彩玉和林志成之间的微妙关系已足以看透当下社会带来的无可奈何。
匡复被打入牢狱十年没有消息,其妻彩玉嫁给丈夫的好友林志成。
匡复的重新出现给整剧增添了戏剧色彩,林志成见到匡复先是惊讶、恐惧、慌张不知所措的样子,一再的声称自己是“犯了罪”,无颜面对好友,像是一个等待定罪的犯人,经受着生命最后一刻的拷问,并且甘愿去地狱为自己玷污过的灵魂赎罪。
匡复不知所措,还没有完全反映过来的时候,林志成又开始变为埋怨,埋怨匡复十年里为什么不写封信,甚至大家以为他死了。
匡复是个先进分子,因为思想极端被打入牢狱,因而全家遭受牵连,妻子和孩子一无所有,在林志成发现他们母女时,的确如想象的一样,在一所老房子里饥寒交迫,毫无生机。
匡复也明白,若不是林志成带走她们,恐怕再难活着见到她们,或者她们现在沿街乞讨,同现在的自己一样狼狈不堪。
林志成只是想给彩玉母女幸福,刚结婚时,他整个人既矛盾又痛苦,他怕有一天匡复回来,刚得到的幸福会稍纵即逝,他又经受着灵魂的折磨和考验,因为这是他朋友的爱妻,他却在朋友落难不知下落时夺人所爱,他也害怕遭人耻笑。
现实如他所担心的一样,这段阴影好不容易走出来,刚刚得到一丝的安稳,感叹世事难料,匡复几经周折找到这里,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噩耗如晴天霹雳一般滚滚而来。
匡复虽然悲痛,表面上却显露出大度宽容,称自己不该来这,无论他怎么说,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恨,刚从牢狱出来的匡复一脸愁容,显得十分颓废。
此时的林志成自知惭愧,在两人漫长的谈话之后,感叹现在好像有一块压在他心里很久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十年的心事儿已了,自己解放了。
林志成态度的转变也是这一人物性格的体现,带动整个故事开始改变,促进矛盾的升华,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伏笔。
妻子彩玉见到匡复的时候,没有过于急切的掀起一阵暴风雨,而是静静的讲这十年自己生活的不如意,也是迫不得已,为了生活必须改嫁,看似是些借口,其实字字句句是对当下政治关系和统治的不满。
匡复并没有太多的怨言,把痛苦都积
压在心底,更没有想破坏他们的生活。
在规定情境下,一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屋檐下,昔日相濡以沫的夫妻变成失散多年的路人,也许退一步是最好的选择,相信观众也是这样想的。
谁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孕育,彩玉一反常态的追究起曾经匡复对她的诺言,只要他活着,就会给她们幸福。
这话在经历了悲欢离合的匡复看来早已是无稽之谈,在他眼里,母女二人现在是幸福的,而他现在自身难保,只会拖累彩玉。
这一微妙的举动无疑暴漏出昔日这三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心理活动,就好像整个剧情并没有交代他们三个人的过去,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指出他们之间特殊的关系,没有向读者解释彩玉和林志成到底是怎样一种感情,作者只能告诉大家一切都为了生活,剧中所有的人的每一个变化都是为了生活。
也许这也是剧本追求真实的所在,正如现实生活一样,面对这样的特殊关系和不得已的变化,每个人都很难用语言交代清楚,最真实的一面只能用心去体会,从人物的每个细节和举动去感受。
夏衍作为一代杰出的知识分子,敢于尝试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甚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出又一新的突破,他可谓是戏剧领域当之无愧的大师,使我们由衷的敬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