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校 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大学校庆庆典上的讲话

大学校庆庆典上的讲话大学校庆庆典上的讲话大学校庆庆典是学校展望明天,开拓未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校庆庆典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大学校庆庆典上的讲话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学的校友和师生员工们:大家好!桃花盛开,满目芳菲的四月,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学二十周年校庆庆典活动。
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大学校领导班子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学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大学发展成长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二十年前,----年--月,13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以心系职业教育,情牵莘莘学子的情怀,带领创办了..大学,从此拉开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序幕,..大学也成为我市第一所公办职业院校。
二十年来,..大学历经沧桑,几经周折,又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数创辉煌。
从初创的从最初的不足百名学生到如今的5系28专业近2023名学生,..大学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二十年来,我们的老师始终勤教善教、甘为人梯;我们的学子始终严谨笃学、立志成才,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届届相传,出色教风学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
二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二十年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
二十年的拓荒播种,这里已成为一片沃土,二十年的锲而不舍,这里已成为人才的摇篮,二十年的上下求索,这里已成为八里湖畔璀璨的明珠。
二十年艰苦求索,彪炳千秋;二十年春华秋实,绚丽夺目。
..大学20230余名师生员工同舟共济,用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知难而进、敢于争先的..大学精神谱写了一部辉煌的史诗,铸造了..大学今天的荣耀。
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你们用智慧与汗水催开了满园蓓蕾;感谢我们的学子,是你们用成功与喜悦为母校赢得了辉煌。
回首往昔,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向往;恩承荫庇,我们感激;承前启后,我们任重道远。
大学校长校庆上的讲话

大学校长校庆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校友、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们学校的校庆活动。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所有支持与关心我们学校发展的领导、学术界专家、校友、教职员工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付出与支持,我们的学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所举世瞩目的高等学府。
回首过去,我们学校从创校至今已经走过了许多年的风雨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校曾经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始终坚持着办学理念与目标,不断追求卓越与创新。
正是这种坚韧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使我们学校得以在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的校长,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
我们将教育视为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全方位的学习资源。
同时,我们学校也始终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与专家,加强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教学能力。
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们的科研团队致力于解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科学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各个学科领域,我们的教师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同时,学校也积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支持,鼓励教师们开展创新研究,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再创辉煌。
在校庆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我也想向所有的校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与感谢。
正是你们,把我们学校的声誉传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你们始终怀念着母校,关心着母校的发展,并为母校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希望今天重返校园的你们,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变化与进步,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归宿。
大学校庆领导发言稿

大学校庆领导发言稿尊敬的校庆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校建校XX周年。
首先,我代表学校校庆筹备委员会,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广大师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回首过去的岁月,我校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在多年的辛勤耕耘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深厚底蕴、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知名高校。
在此,我要向所有为学校发展做出辛勤努力的人,包括在校师生、校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透过庆典的活动,我们将回顾过去并展望未来。
学校的成长离不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辛勤付出。
我们要缅怀前辈们的奋斗精神,传承他们的优良传统,也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开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学校作为教育的摇篮和知识的殿堂,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国家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学校在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有所作为。
第一,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高等学府,我们要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爱国爱党、讲真话、办实事的优秀人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真正的栋梁之材。
第二,学校要优化办学环境和条件。
学校教育的品质离不开一流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支持。
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一所高等学校,我们要与各方面力量密切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我们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社会服务。
最后,我要向全校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充满荣耀与激情的大学。
2024年校庆庆典致辞讲话

2024年校庆庆典致辞讲话伟大的校友、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敬意!在庆祝我校建校10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举行了这场盛大的庆典,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无比的自豪感。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学校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从创校之初的可怜设施,到今天的硕果累累,每一步都凝聚着前辈们的智慧和奋斗。
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但我们的学校始终保持了秉持“求真、创新、博雅、服务”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回首过去100年的岁月,我们应该充满感激之情。
是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在这一百年中,无数的优秀校友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学校增添了荣耀,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而今天,我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新的挑战。
我们要立足当前,时刻保持战略眼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和学校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在“求真、创新、博雅、服务”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首先,求真是我们学校一贯的办学特色。
作为高等学府,我们唯有追求真理,追求最真切的知识,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领航。
同时,我们也要在实践中求真,不断探索创新,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和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总结和传承前辈们的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学校,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第三,博雅是我们学校的传统和气质。
我们要通过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精神的支持。
最后,服务是我们学校永恒的使命。
我们要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和进步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校长在百年校庆上的演讲稿范文

2024年校长在百年校庆上的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师生、亲爱的校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年轻的校庆,见证了我们学校百年来的辉煌历程,展望了我们学校百年后的美好愿景。
在这特殊的时刻,我感到格外的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2024年的校长,与大家共同庆祝百年校庆。
正如我们所知,一个百年的学校,无论是从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还是到今天的辉煌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代代校友的辛勤付出和热血拼搏。
回首百年,我们的学校从一个小小的教学点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一流师资队伍的顶尖学府,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生培养,我们学校始终秉承着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百年校庆,是对过去的砥砺奋进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激励与期许。
我们学校将不忘初心,继续走在时代的前沿,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将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们将秉持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搭建广泛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化的机会和资源。
百年校庆,是一个崭新起点的开始。
我们相信,未来的百年将是我校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时期。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我们将迎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
我们将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我们将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校庆,更是我们校友亲情盛会的重要时刻。
我们欢迎校友回到母校,回到从前留下自己足迹的地方。
你们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历史的见证。
正是你们的奋斗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我们将始终怀着感恩之心,铭记校友们的辛勤付出,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
2024大学校庆领导讲话致辞

2024大学校庆领导讲话致辞尊敬的校友、各位领导、教职员工、亲爱的学生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我们的学校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校庆活动——值此校庆之际,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向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24年,是我们学校建校的第50个年头,也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
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这50年来学校发展的艰辛与辉煌。
正是有了一代代师生的辛勤付出和默默耕耘,我们的学校才得以在风雨中成长,逐步发展壮大。
50年来,我们学校始终秉承“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追求卓越,追求真理”的校训,不断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他们有的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有的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有的成为了社会的精英和民族的栋梁。
他们的光辉成就,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感自豪和感动。
无论是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还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校的各项指标和排名也不断提升,成为了一流的高水平学府。
这些都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离不开各界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当前,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谦卑谨慎的态度,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接过历史交接棒,继续开创学校发展的新一页。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学院和学科建设的整体提升。
要注重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学科。
其次,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将积极推进“一专多能”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国际化的综合性人才。
要将创新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校庆校长讲话稿(完整版)

大学校庆校长讲话稿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
在新的岁月里,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紧紧把握时代的主旋律,狠抓校园建设,积极推进名师工程,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校庆校长讲话稿,请您阅读。
大学校庆校长讲话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四月的清华园,阳光明媚,春和景明,清华大学迎来了105岁的生日。
我谨代表学校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过去一年,清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办学质量不断提升,顺利完成“--”规划的各项目标,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是建设一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对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综合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已按时完成,38个院系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部启动,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学术并重、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出创新举措。
开展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将百分制改为相对等级制。
成立教学委员会,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我校学生超算团队第一次包揽了三大国际超算赛事冠军;倡议成立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创立了跨院系交叉的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
向20--级本科新生赠书,实施学生深度阅读计划。
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
召开第17次科研工作讨论会,出台《清华大学关于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正式启动。
加强学科交叉,成立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建立校内教师跨院系兼职制度。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进高温气冷堆、燃气轮机、未来网络、转化医学、地球数值模拟器等重大项目。
成立药学院,进一步完善生命医学学科布局。
启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创新联盟,主动服务国家工程科技战略。
校长在大学建校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PDF版】

校长在大学建校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PDF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在大学建校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大家共聚一堂。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今天,我们迎来了学校建校的周年纪念,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建校以来,我们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守教育的初心,为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加大了师资力量的建设,引进了一批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我们开设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课程,充实了学生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和创新竞赛,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我们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大学建校周年是我们分享成果的日子,也是我们反思与前瞻的时刻。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学校的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教育的质量如何得到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深入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加强等等。
这些问题需求我们广泛地倾听意见和建议,并且以务实的态度去解决。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我们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最后,我衷心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在大学建校周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努力,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祝大会圆满成功!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和同学们:愉快的回忆总是令人愉悦,大学建校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让我们回顾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建校6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同志们、同学们:
在这美好的金秋九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迎来了60华诞。
欢乐的石化大学校园展开热情的臂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和校友,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光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海内外所有的石化大学人致以节日的祝贺!
六十载岁月如歌,春华秋实。
六十年前,为了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培养我国急需的石油工业人才,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亲自关怀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前身“大连石油工业学校”于1950年11月1日在大连诞生,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
1953年中央燃料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发展石油工业的方针和任务,将学校北迁抚顺办学,更名为“抚顺石油学校”。
1958年扩建为“抚顺石油学院”,其间几经变迁,先后隶属石油工业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XX年2月学校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XX年10月原国家重点中专、有着51年办学历史的“抚顺煤炭工业学校”整体并入,开设高职教育,为我校壮大了实力。
XX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60年来,从风华正茂的大连石油工业学校,到历经风雨的抚顺石油学院,再到展翅腾飞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我们与国家能源工业同发展,与时代社会共进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新中国能源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是中国石油、煤炭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六十载英才济济,桃李芬芳。
学校六十年的办学成就铭记着广大校友的功勋。
从渤海之滨到沙漠边陲,从松辽平原到南海边疆,从中亚中东到南美非洲,到处都有石化大学人的身影。
8万多名校友活跃在石油石化和煤炭等各行各业,他们当中不少人,包括在座的许多校友,已经成为勤政为民的政界领导,叱咤风云的企业精英,甘为人梯的学界名师,成就显赫的科技专家,驰骋市场的创业英才,以自己的突出贡献响誉世人。
还有更多的校友,他们在石油石化、煤炭等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艰苦创业、永不服输、发奋图强,展示了扎实的基础、充足的后劲、全面的素质、卓越的才华,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各方的认同和社会的赞誉。
校友们,无论你们身在何处,位居何职,都是母校的学
子;无论你们成就大小,贡献多少,都是母校的荣耀。
母校为你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母校衷心地祝福你们!
六十载薪火传承,呕心沥血。
一代又一代石化大学人为了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社会进步、能源发展,以默默耕耘、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与学校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这片热土上,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他们不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而且致力科研,创新科技,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办学之路,为石油石化和煤炭等行业创造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石化大学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活跃着广大教职工追求探索的身影,留下了他们敬业奉献的足迹,记载着他们永不磨灭的功勋。
响誉省内外高教战线的师德楷模路永洁,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回首一路风雨,我们永远铭记为石化大学的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永远不会忘记甘苦备尝、矢志不渝的离退休老同志,永远不会忘记立足岗位、奋力拼搏的全体教职工,我们向所有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付出艰辛劳动的同志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石化大学的历史上永远铭刻着你们不朽的丰碑!
六十载励精图治,铸就辉煌。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石化大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建校初的二三百亩地、三四个专业、四五百名学生,发展到今天占地1906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办学规模23000余人,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6个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9个本科专业、26个高职专业和包括民办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国际教育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始终把面向行业、立足地方的“顶天立地”战略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紧跟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建成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工程两个辽宁省高水平一级重点学科;建成了13个覆盖石油石化主要领域的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成了4个省级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辽宁省维护社会稳定学会两个省级研究会。
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揽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550余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46项,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XX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XX年4月学校作为全国唯
一一所高校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的光荣称号。
学校大力实施外向战略,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0多个国家的2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今年3月学校成功实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四方共建我校,为我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
更为宝贵的是,学校形成了雷锋“五个一”精神的育人特色,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优良校风和“问学穿石、修身诚化”的校训,成为推动学校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将永远激励着所有的石化大学人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开拓进取,不懈追求。
学校取得今天的发展和成就,承载着教育部、辽宁省等主管部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抚顺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和厚望。
在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我们向长期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们,向所有对母校赤子情深、关爱备至的校友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六十载甲子轮回,继往开来。
今天,石化大学又站在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们有幸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谋求更大更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回顾历史,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满怀。
我们将继续秉承先人的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辽宁省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四方共建我校为契机,以服务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外向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学术团队,构筑学科高地,放大优势特色,精心打造石油石化高水平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基地,力争用五至十年时间,将我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省内一流,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行业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石油石化、煤炭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祝大家事业顺达,阖家欢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