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
(完整)中国高铁核心技术
![(完整)中国高铁核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b89f8f89eb172ded63b7de.png)
中国高铁核心技术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
1、工务工程。
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
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
1、工务工程。
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
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术。
京津城际采用CRTS-II型板式无渣轨道结构,6.5米轨道板纵向连接,专业化制造,加工机施工安装精度高。
运营一年表明,无砟轨道京都高稳定性好,刚组均匀。
我们的无缝线路,采用60公斤/米、100米定尺、U71Muk高性能钢轨。
现场焊接、弹性扣件、轨温锁定技术。
跨区间超长无缝路线。
高速道岔。
大号码高速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m/h,侧向通过速度120-250km/h。
中国高铁技术适应复杂地形。
日本国土面积小,铁路所跨越的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比较类似。
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横跨多个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区域,因此在高铁的实际建设中完全照搬引进日法德的技术显然行不通,技术必须进行创新。
因此,作为应对复杂地形方面,贯穿辽阔国土面积的中国高铁,在设计上自然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技术上也比日本具有更多的优势。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就指出,中国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非常典型:京津城际是软土路基,武广高铁是岩溶路基,郑西高铁是黄土湿陷性路基,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铁路,尤其是建高速铁路,需要处理好地基以及路基的填入技术。
而日本、法国、德国都没有这样的地质条件。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50db9dc7f1922791688e819.png)
中国快速铁路网知识小结—记孙永福院士演讲听了孙院士的中国快速铁路网的介绍,总结起来就有一以下几个要点。
1,中国高速铁路的安全性高速铁路,其中最突出的技术经济优势就是它的安全性能好,从高速铁路诞生、开通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有41年了,运营历史都证明了它的安全性能。
我们国家高速铁路运营时间长、速度高,而且密度还大,运营安全是靠系统工程来保障的,把安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来保障。
从现在的高速铁路来看,实现了高品质、高稳定的轨道结构和轨道基础。
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指标,铁路有一个轨距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直线上,轨距都是1435毫米,普速铁路有一些偏差,对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来说,偏差在正负1毫米,要保证这个精度,难度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高速铁路相对普速铁路在技术上是快于它的。
我们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弓网关系,实现了弓网结构的简单、可靠、优良。
我们实现了全封闭的行车环境。
我们现在采用的高速列车动车组,性能非常优越,它的监测、侦断系统都是非常先进可靠的。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要跑得快,要停得住,要靠列车运营控制系统。
我们国家列车运营控制系统是非常先进、成熟的列车控制系统,像大家看到的京津、武广,都是无线传输列车控制系统,然后把这些信息反映到一台计算机,跟踪它的主控区间,做到了智能控车,而且严格采用了故障导向安全的系统技术,比如当某个车位发生故障的时候,系统会自动采取降速、慢行,甚至停车,等等,这点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
再看看整个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无论是从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产品设备安装工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如何控制呢?主要是采用标准化管理,采用了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施工,还采用了监理、监督、检验一整套监控来保障,而且要经过充分的试运行。
比如武广,它的一条干线有若干个站,可以是武汉直达长沙,也可以从长沙直达广州,也可以在每站都停,也可以隔站停,这就带来了列车运行的若干场景,这些场景是不是安全?我们都要进行试验,武广一共进行了17大项、2000多个场景的试验,试运行里程上百万公里,最后保证它的安全性、舒适度等指标,筹备好再开通运行。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a74a59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e.png)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然而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面临着安全问题。
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保障体系的构成、技术保障手段和应急救援三个方面阐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
技术保障体系的构成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1. 预防安全技术系统预防安全技术系统是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防范事故的发生。
预防安全技术系统包括线路工程的设计和检测、列车的制造和检测、信号控制系统和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调度系统等各方面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整个系统安全运行。
2. 监控和预警系统监控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感知高速铁路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监控和预警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和遇险报警两部分。
视频监控系统是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来对站台、车站、隧道、桥梁及道岔等位置进行监控,及时采集和传输视频信息;遇险报警系统则是通过车载的安全装置和人工监督等方式发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报警。
3. 检测分析系统检测分析系统是通过对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纠正。
检测分析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列车、信号、通信、电力设备等各个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异常和风险。
4. 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标准、规章和制度,以及对运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等手段,确保整个运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遵守规定,达到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营效果。
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对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有效降低运营风险。
5. 应急救援系统应急救援系统是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作用是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运营人员和乘客的安全,减少事故对运营和客户的影响。
应急救援系统包括现场急救、疏散转移、事故调查、复原恢复等多个环节。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852641159eef8c75fbfb33a.png)
3.2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成为保障高速铁路的高效运营,安全问题必须作为一个首要的问题予以重视。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正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行、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以及尽量减少事故损失的一个复杂大系统。
深入探索和把握高速铁路的安全规律,建立健全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高速铁路安全的长效机制,是确保高速铁路持续安全稳定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
3.2.1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构建构建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应从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工作的系统性、复杂度和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大系统特征出发,着眼于人、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来构建该技术体系。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国内外铁路部门都采取了各种安全方法和手段。
这些方法和手段中,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预防和事故避免的高速铁路安全的监控和检测技术在高速铁路运行的过程中,采取最先进的技术,对影响高速铁路安全的人员、移动设备、固定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状态以及运输对象实时监控,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预防事故和消除事故隐患的目的。
2.基于维护、维修的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的安全检测技术在高速铁路设施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其完好状态,需要随时对其进行维护和维修,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可帮助维修人员发现需要维修之处和确定维修的时间等。
3.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包括规章制度和标准管理、高速铁路安全教育管理和高速铁路安全监督检查三部分。
4.应急救援和调查技术虽然采用了以上三种技术来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但还是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事故,这就需要采取紧急救援技术和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的损失。
5.货运安全保障技术我国部分高速铁路存在客货混跑的运营模式,货运对高速铁路的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应以确保高速列车安全运行为重点,全面强化货运安全管理,形成质量可靠、监控有力、管理有序的货运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高速铁路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标准。
高铁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高铁交通安全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6218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b.png)
高铁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安全是高铁交通的首要任务,为确保乘客的安全,高铁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下面将对以下几个标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术监控系统高铁技术监控系统是确保高铁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系统由视频监控、信号控制、通讯技术等多个模块组成。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高铁运营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车厢内外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信号控制技术则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及时传递信息给列车驾驶员。
通讯技术则为高铁运营管理人员提供了及时沟通的渠道,保障了运行的顺畅性。
二、列车自动防护装置高铁列车配备了自动防护装置,包括轨道电路、防护装置、信号设备等。
通过这些设备,高铁列车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制动,保障列车的行车安全。
轨道电路能够探测到列车的位置和速度,及时发出指令给列车,保证列车行车的安全。
防护装置则能够检测到车辆的超速情况,并自动减速甚至停车,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设备故障预警系统高铁系统还配备了设备故障预警系统,能够对列车的各种设备进行监测和检测。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维护人员前往处理。
同时,系统还能够自动切换备用设备,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
设备故障预警系统的运用,大大提升了高铁交通的安全性。
四、紧急逃生设备在高铁列车上,紧急逃生设备是确保乘客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列车上设置了紧急疏散通道、逃生出口、紧急锤等设备。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迅速安全地离开列车。
同时,列车员会进行应急培训,提醒乘客如何正确使用紧急逃生设备,保障乘客的安全。
五、人员安全培训高铁系统对列车乘务员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火灾防护、乘客疏散等。
乘务员在培训中学习如何正确判断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
他们还接受心理疏导的培训,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
通过这些培训,提升了乘务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乘客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六、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为确保高铁设备的正常运行,高铁系统实施了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
如何保障高铁的运营安全
![如何保障高铁的运营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ab50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8.png)
如何保障高铁的运营安全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以其高速、高效、便捷的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
然而,高铁的运营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那么,如何保障高铁的运营安全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首先,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保障高铁运营安全的基础。
高铁系统包含了众多复杂的技术设备,如列车本身、轨道、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等。
这些设备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列车的制造要严格遵循高标准的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其在高速运行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同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轨道的质量也是关键。
高铁轨道需要保持良好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减少列车运行时的颠簸和振动。
这就要求在轨道的铺设和日常维护中,运用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和先进的维护设备,确保轨道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信号系统则如同高铁的“大脑”,负责指挥列车的运行。
先进的信号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精准控制和调度,避免碰撞和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不断升级和优化信号系统,提高其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是保障高铁运营安全的重要措施。
供电系统为高铁提供动力,稳定可靠的供电是列车正常运行的保障。
加强对供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线路故障和老化问题,确保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
其次,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是保障高铁运营安全的关键。
制定完善的运营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从列车驾驶员、乘务员到调度员、维修人员等,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优化列车的调度和运行方案,根据客流量、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时刻和速度,避免因过度追求效率而忽视安全。
同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破坏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合安、安九铁路安防设施标准讲解
![合安、安九铁路安防设施标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4431423e87101f69e31952e.png)
4. 过轨电缆线 :过轨电缆用扣件进行加固确保电缆线不松动,扣件间隔 不超过20cm。
隐患问题
栏片衔接处未采用直角拐弯形式处理
隐患问题
《上海铁路局铁路防护栅栏管理办法》(上铁工[2017]175号)第二十四条 第七项规定:栅栏的设置应结合地区特点及路基状态,合理选择设置位置及结 构形式,充分考虑线路维护方便,放线遇有建筑物、铁路设备等情况时,应采 取直角拐弯形式封闭。 第八项规定:防护栅栏设置应协调、美观。每一平台以错台方式过渡,错台处 以双立柱衔接。
9. 上跨立交防护
依据:上海铁路局关于实施《上海铁路局高速铁路运用检修设施建设 标准指导意见(暂行)》的函(上铁师函 [2016]1266号)
上跨立交防抛网向外延伸20m 1. 公路或人行天桥上跨铁路时,公路桥两侧 上方必须设置防抛网。 2. 长度:防抛网端距离最外股钢轨垂直距离 不得少于20m。 3. 高度:自上跨桥路面至防抛网顶部不低于 2.5m。
细节要点
沿线供电线塔、电缆警示标、通信箱变等设施紧邻防护栅栏,易造成闲杂人员攀爬入 网。建议:将此类设施设备设计在栅栏以内或远离栅栏独立封闭(建设2.7m实体围墙, 上部加装0.5m刺丝滚笼;需检修的,安装单扇304型检修门)
细节要点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防护栅栏管理办法》(铁总运[2014]249号) 第六条规 定:高速铁路应实行全线封闭。桥梁地段(水中桥梁及山区沟壑峡谷桥梁除外)桥下应 设置防护栅栏;当旱桥墩高度小于3m时,应设置与路基地段相同的“线路防护栅栏”, 当旱桥墩高度大于等于3m时应设置“桥下防护栅栏”(注:普遍存在底空过大情况,间 隙应不得大于10cm)。
安防设施是线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基础性
屏障,安防建设不到位,行车安全特别是高铁列车安全就没有保障。近 几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公安局、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高铁安全保护措施
![高铁安全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a41a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a.png)
高铁安全保护措施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
然而,高铁的运营与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确保高铁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铁的安全保护措施,旨在为提高乘坐高铁的安全性提供一些建议。
一、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高铁的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是确保乘坐高铁安全的关键。
为此,高铁运营方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安全措施。
1. 轨道安全防护:确保高铁轨道的安全至关重要。
运营方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轨道,保持其完好无损。
同时,加强对轨道的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修复异常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
2. 设施设备的安全性:高铁车站、信号灯、道口闸机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也是高铁安全的保障。
运营方应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维修或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风险。
3. 线路安全管理:针对高铁线路,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
同时,建立严格的线路巡视制度,并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二、列车安全措施高铁列车作为乘客乘坐高铁的平台,其安全保障措施同样不可忽视。
1. 车辆维护和检查:高铁运营方应建立完善的列车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列车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
包括车辆的制动系统、车身结构、电气设备等各个方面,确保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2. 乘客安全教育:高铁公司应加大对乘客的安全教育力度,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乘客传递相关安全知识。
包括乘车注意事项、火警逃生等,增强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设施的设置:高铁车厢应配备消防器材、安全锤、应急照明等设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同时,设置紧急停车按钮和报警装置,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向车辆驾驶员报警求助。
三、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针对高铁运营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方案是必要的。
1. 急救和医疗保障:高铁公司应与当地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紧密联络,制定完善的急救和医疗保障计划。
高速铁路的安全保障措施
![高速铁路的安全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abb65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1.png)
高速铁路的安全保障措施引言: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交通方式,不仅提供了便利的出行途径,而且对于乘客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速铁路上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1. 线路安全:高速铁路的线路安全是确保列车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了达到安全标准,铁路管理部门对高速铁路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包括隧道、桥梁、道岔等设施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还采取技术手段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在重要区段安装警示装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 信号系统:高速铁路上的信号系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指挥列车的运行、保持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发出紧急停车信号等。
因此,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高速铁路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信号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使用先进的信号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以及实施严格的信号标准。
3. 列车安全:高速列车本身的安全也是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的重要方面。
为了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稳定,铁路公司对高速列车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同时,在设计和制造高速列车时,各国注重列车防撞性能、火灾安全性以及车体结构强度等方面,确保列车能够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4. 安全培训和管理:铁路公司为了确保乘务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内容包括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置、自救和救援技巧等。
此外,严格的管理制度也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例如考勤制度、违章查处制度等。
5. 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为了对高速铁路实时监控,各国铁路管理部门设置了监控中心,通过实时视频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安全风险。
同时,各个车站和列车上也配备了紧急救援设备,以应对突发状况,并制定了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发生事故时迅速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结论:高速铁路的安全保障措施多种多样,包括线路安全、信号系统、列车安全、安全培训与管理以及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
高铁安全保护范围
![高铁安全保护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d5aec4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f.png)
高铁安全保护范围
高铁安全保护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站安全:高铁车站设有安全检查设施,包括行李安检、身份验证等,以确保旅客的安全。
车站周边也会设有安全警戒区域,以防止不明人员靠近车站。
2. 线路安全:高铁线路设有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护门等,以防止人员非法进入线路区域。
同时,高铁线路也会进行巡视和维护,以确保线路的安全状态。
3. 列车安全:高铁列车配有安全设施,如安全门、防火设备等,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列车通常还会配备监控摄像头,以监控车厢内的安全情况。
4. 通信安全:高铁通信设备采用加密技术,以保护通信内容的安全性。
同时,高铁通信系统也会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管理安全:高铁安全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管理部门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对高铁运营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运营的安全性。
总之,高铁安全保护范围主要包括车站、线路、列车、通信和管理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保障旅客的安全。
高铁列车安全保障措施
![高铁列车安全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eed5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4.png)
高铁列车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迅速发展,高铁列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然而,高铁列车作为一种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高铁列车的安全运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列控系统、车辆设计、设备维护以及安全人员培训等方面,详细阐述高铁列车的安全保障措施。
1. 列控系统高铁列车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之一是列控系统。
列控系统,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铁列车自动驾驶和运行管理的核心。
列控系统通过与铁路信号、红绿灯、轨道电路等设备的联动,确保列车行驶在安全的运行区间内。
这个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控制速度和保持安全距离等。
除了提高高铁列车的运行效率,列控系统还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证旅客的安全。
2. 车辆设计高铁列车的安全性关键在于车辆设计。
为了确保高铁列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车辆设计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首先,高铁列车需要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以应对突发事故和冲击。
其次,车辆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抗震性能,以适应地震区域的运行需求。
此外,车辆的制动性能、空调系统、电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也需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通过合理的车辆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高铁列车的安全性。
3. 设备维护高铁列车每天的运营里程高达数千公里,长期以来,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设备维护涉及到列车车辆的各个方面,包括轮轴、制动系统、空调系统、通信设备等。
为了确保高铁列车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维护人员需要定期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此外,维护人员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设备维护,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问题,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4. 安全人员培训高铁列车的安全还离不开专业的安全人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为了提高安全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相关机构开展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火灾应急处理、车辆故障排除、紧急疏散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铁路交通领域实现高铁安全的关键技巧
![铁路交通领域实现高铁安全的关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eb132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4.png)
铁路交通领域实现高铁安全的关键技巧在铁路交通领域,高铁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然而,高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高铁运行的安全可靠,以下是一些关键技巧。
1. 高标准的建设与维护对于高铁线路的建设与维护,必须要遵循严格的标准。
确保道路基础稳固,铺设高质量的轨道,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等,都是确保高铁线路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时,定期进行线路巡查和合理维护,及时修复出现的损坏或故障,是保障线路稳定运行的关键。
2. 先进的列控系统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离不开先进的列控系统。
列控系统可以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安全距离和速度等参数,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自动化的控制和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列车的智能运行和高效管理,这对于高铁的安全至关重要。
3. 紧急应急措施在高铁运行过程中,紧急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乘客和列车的安全,铁路交通领域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措施。
这包括培训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以及建立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
只有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迅速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和列车的安全。
4. 严格的人员管理高铁的安全离不开人员的管理。
铁路交通领域需要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另外,高铁车长和乘务员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悉操作规程、疏导乘客并妥善处理突发情况。
同时,安排定期的体检和心理评估,保证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高铁的整体安全水平。
5. 加强科技应用在铁路交通领域,科技的应用对于高铁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线路、车辆和设备的状态。
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发现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处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
总之,为了确保铁路交通领域实现高铁安全,必须要在建设与维护、列控系统、应急措施、人员管理和科技应用等方面下功夫。
高铁概论18 高铁铁路动车组设备及九大关键技术)
![高铁概论18 高铁铁路动车组设备及九大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c02a974afe04a1b171de0d.png)
6)钩缓装置
为了减少高速运行时的纵向冲击,高速动车组的车钩一般 采用自由间隙很小的密接式车钩。通常车端采用了密接式 自动车钩,并设有弹簧缓冲器及球形橡胶轴承,以减少车 辆运行中产生的纵向冲击力。中间车既可以采用与端部同 样的密接式车钩,也可以采用半永久车钩连接。
7)受流装置
采用电力牵引的高速列车必须通过弓网受流系统不间断地 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受流装置是将电能由接触网顺利导 入动车组内部变压设备的重要装置。受流装置按其受流方 式有多种形式,但高速动车组通常采用受电弓受流器。弓 网受流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良好的受流质量,安 全的运行性能,足够的使用寿命,减少对周围环境噪声的 影响。良好的受流质量依赖于弓网系统的动态稳定和跟随 性,保证弓网间良好的接触,不离线、不产生火花。
CRH1—5
A表示普通组为8个车厢, B为长(大)编组有16节车 厢(380系列里有的型号第二 个字母L为长编组) C为中心组(CRH2C和CRH3C) E为卧铺动车组 G为高寒型 J为高速综合检测车。 另外,CRH6城际动车组里,
S为市域铁路(如用于温州
市域铁路S1线的CRH6S)。
长宽高
中国普通客车(旅客列车) 车箱宽度是3105mm。 CRH1型宽度为3328,车辆高 度为4040mm。CRH5型动车 组,车体宽度为3200mm。 CRH380ABCD四款车的宽度 分别是3380,326——3265, 3368。
1)动车组总成(即系统集成)
具体有: ① 轮轨关系接口——轮轨匹配关系。 ② 弓网关系接口——符合400 km/h以上运行速度的高速受电弓动力学参数, 满足气动性能、阻力要求和噪声要求的高速受电弓结构。 ③ 流固耦合关系接口——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环境风控制范围;隧道的断 面、洞口的形状和尺寸;列车阻力和气动抬升力限值; ④ 机电耦合关系接口——根据线路条件和动车组状态,给出满足高速列车3 min跟踪间隔需求的牵引供电系统的总体参数。 ⑤ 环境耦合关系接口——确定高速列车的噪声和噪声声强控制值,提出高 速铁路声屏障和隧道吸音材料的性能参数要求。 通过集成使动车组达到牵 引、制动、车辆动力学、列车空气动力学、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性能要求。
铁路十大红线保障措施
![铁路十大红线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eabb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4.png)
铁路十大红线保障措施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着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
为确保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输,必须要严格执行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本文将介绍铁路运输中的十大红线保障措施。
1.保证列车出发前的安全检查在列车出发前,要对列车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列车各项安全设备完好,信号灯光、通信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2.安全驾驶铁路机车驾驶员是列车运行中的关键人员,他们要保证专注、谨慎地开车,遵循行车规则,遵守信号指示,确保列车安全顺畅地行驶在轨道上。
3.严格控制车距离为了防止列车之间发生追尾撞击,铁路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列车之间的距离,遵循相应的行车规定和防护标准。
4.确保信号系统顺畅运行信号系统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确保信号设备正常运行,信号指示准确、清晰、明确,防止信号故障导致事故。
5.严格管控列车速度合理控制列车速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铁路部门要严格管控列车行驶速度,确保列车行驶安全可靠。
6.保障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铁路设备设施是保障铁路运营的重要前提,铁路部门要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排除存在的问题。
7.建立健全行车记录制度铁路部门要建立行车记录制度,对每次列车行驶进行记录,以便后续事故排查和责任追究。
8.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防范铁路事故的重要手段,铁路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9.落实值班制度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理,降低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概率。
10.保障公众安全铁路部门还要做好对铁路周边公共设施、交通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保障,确保铁路对社会的影响最小化。
结语以上是铁路运输中的十大红线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顺畅。
铁路部门要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建立高效的安全管控体系,确保公众的出行和物流的运输都能够得到保障。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e093d9b102de2bd960588b6.png)
高铁的核心技术有哪些高铁(原名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913-665高铁定义高铁(原名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中国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高速铁路(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世界上首条高铁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
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每小时271公里,营运最高时速300公里。
学校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新街与石泉路十字西200米(1路公交车终点站——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下车即到)此后高铁技术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高铁在世界各个城市遍地开花,缘起法国的TGV技术、缘起德国的ICE技术、缘起西班牙的Talgo技术以及得益于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而诞生的磁悬浮技术都为高铁速度的提升探索了思路和方式。
而中国研究的CRH技术是高铁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本文就是向各位介绍CRH技术,而CRH技术正是高铁与普通铁路区分的关键技术因素之一。
高铁动车的基本组成1.车体车体的作用是安装基础和承载骨架。
现代动车组车体均采用整体承载的钢结构或者轻金属结构,以实现在最轻的自重下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转向架转向架有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之分。
其作用是承载、转向、减振、制动,动力转向架还具有驱动的功能。
中 国高铁安全性如何保障
![中 国高铁安全性如何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73cbbe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f.png)
中国高铁安全性如何保障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以其高速、便捷、舒适的特点,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
然而,速度的背后,安全性始终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那么,中国高铁是如何保障其安全性的呢?首先,先进的技术是保障高铁安全的基石。
从线路的规划设计到列车的制造运行,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高科技的元素。
在轨道建设方面,采用了高精度的测量和铺设技术,确保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高铁轨道的无缝钢轨技术,减少了列车行驶中的颠簸和震动,降低了轨道的磨损和故障风险。
列车的制造更是精益求精。
中国高铁列车拥有先进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牵引系统能够提供强大而稳定的动力,确保列车在高速行驶中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制动系统则具备高效的制动性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车,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控制系统则如同列车的“大脑”,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对各种参数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列车始终在安全的范围内运行。
其次,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维护制度是确保高铁安全的关键。
在高铁建设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和施工质量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验收。
每一根钢轨、每一个螺丝都必须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高铁列车在日常运行中,也会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维修人员会对列车的各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还会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轨道探伤车、列车检测机器人等,对线路和列车进行无损检测,确保其结构和性能的完整性。
再者,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高铁安全保驾护航。
从铁路部门的管理架构到基层的操作规范,都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和流程。
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形成了从上到下、环环相扣的安全责任链。
在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行车调度制度。
调度人员根据列车的运行计划和实时情况,精确指挥列车的运行,确保列车之间保持安全的间距和运行秩序。
同时,还建立了应急管理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中 国高铁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中 国高铁的安全性如何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2f2a894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d.png)
中国高铁的安全性如何保障《中国高铁的安全性如何保障》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以其高速、高效的特点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
然而,对于每一位乘客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高铁的安全性。
那么,中国高铁是如何保障其安全性的呢?首先,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标准是保障高铁安全的基石。
中国高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技术。
从轨道铺设到列车制造,从信号系统到供电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测试。
例如,高铁轨道采用了无缝钢轨技术,大大减少了列车运行中的颠簸和振动,提高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同时,列车的制造也遵循了极其严格的标准,确保车辆的结构强度、制动性能、电气系统等都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稳定运行。
在信号系统方面,中国高铁采用了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和调度。
这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智能控制,确保列车之间保持安全的间距,避免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此外,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也是高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采用先进的供电技术和设备,确保了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持续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避免因电力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其次,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维护保养是保障高铁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高铁建设过程中,每一个零部件、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整改,绝不允许有任何瑕疵进入下一个环节。
在高铁运营过程中,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更是必不可少。
维修人员会按照严格的时间表和标准对列车、轨道、信号设备等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他们凭借着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高铁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为了提高维护保养的效率和质量,中国高铁还引入了智能化的检测设备和管理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对高铁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故障,并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同时,管理系统可以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不出现遗漏和疏忽。
热点技术 高铁安防与时俱进
![热点技术 高铁安防与时俱进](https://img.taocdn.com/s3/m/7c04955df12d2af90342e648.png)
热点技术高铁安防与时俱进
苏州华亿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工程师顾工道,事实上,高铁对安防
系统的需求,绝大多数都体现在视频监控系统中。
因此利用先进而稳定的成熟
技术,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是首要的关键。
支持海量存储和快速检索定位
·采用了文件块管理模式,系统根据配置预分配好存储空间,避免循环存储导致频繁文件删除和创建,提高了文件操作效率,避免了文件碎片的产生;
·采用了加速检索定位算法,使录像查找回放时间效率达到最优,平均查找速度几乎为常量;
·参考Linux 文件Cache 管理模式,采用了文件写入缓存机制,极大提高了磁盘的I/O 读写性能,优化了存储效率。
高性能视频并发访问和复杂的网络适应能力
·采用linux 平台研制的MTS 视频分发服务模块,对linux 进行系统优化,使系统在网络吞吐能力达到最优;
·依据RTSP/RTCP 传输模型进行流媒体控制,使系统能较好适应变化的各种网络环境,能达到较佳的工程应用;
·采用发动态缓存技术,使系统能适应视频大小变化的帧率特征,实现了较少的内存缓存较多的视频数据,以平抑网络的变化和抖动;
·分发服务流量限制机制、用户视频优先级机制和网络自动减帧技术,使系统能适应各种复杂网路环境,保障视频效果。
微光夜视支持各种复杂环境下24 小时监控
可以跟和高校合作针对铁路夜视需求,进行微光夜视解决方案研制,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走向全球、友谊的名片。
5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已实现“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高铁“走出去”时与其他高铁国家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那么高铁与安防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高铁设计哪些安防?
根据高铁安防组成,每个部分又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多种安防设备,从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车厢安防、车内电子安防三方面来讲有以下一些情况。
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
如出入口安检设备:主要有X光安检机、安检门以及手持金属探测器,当门禁系统检测到严禁携带的金属物品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
而X光安检机主要检测乘客包裹里的物品,可做到不开包安检。
手持金属探测器则是在掌门神安检门对旅客进行安检后再次对人体进行安检。
以确保准确无误。
如果以上三种安防设备中有任何一个设备发出报警,工作人员则可阻止其进入列车,减少列车运行安全风险。
铁路沿线电子围栏、道路监测、电力故障处理系统等。
远程控制故障处理系统:由室外高压真空短路器、室外电控柜、室内电控柜和一个调度控制台共同组成。
太原铁路局侯马北供电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线路正常供电时,供电调度能通过调度控制台及时收集各站装置检测数据,并监控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当出现开关跳闸故障时,调度控制台会自动显示故障区段的具体信息,供电调度即可按照系统提示的故障区间信息以及系统规定的程序进行远程操作,断开线路开关,由两端的配电室分别供电。
铁路系统有了“GPRS”这个电子“千里眼”,将不再担心。
车厢安防
车厢内安防设备也很多,常见的如灭火器、安全锤,烟雾探测器、视频监控等。
在现代高铁车厢内,视频监控几乎无孔不入,不仅在车厢内,在站台及铁路沿线也是无处不在。
一旦发现有危险状况,安保人员能通过该系统看的一清二楚,立刻派人处理事故。
视频监控系统几乎遍布整个车站,是保护车站安全的法眼,让任何试图混过入口安检的人原形毕露。
此外还有机房监控、防灾安全监控等监控手段。
机房监控主要包括动力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会用到感温、感热探测器及门禁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和照明等重要配电设备集中监控,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防止机房运转失控。
防灾安全监控是外部监控,是对出现的紧急状况如暴风雪、泥石流、洪水、交通意外等灾害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做出反应;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无线视频传输到控制中心,以便应急指挥调度。
车辆内部电子安防
除了这些我们看得见的安防设备,其实在列车内部,为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还有许多小的电子安防设备它们的功效一样不能忽略。
烟雾监测报警:如果列车着火,产生烟雾,烟雾传感器就能感知到,像列车司机报警,司机就知道车厢有烟,然后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合适地点停车。
所有全列车禁烟,一丝烟影就能让列车警报大作。
列车超速报警:列车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火车底部,可精准的采集列车运行速度。
当列车超过一定限制速度时,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报警,司机就会立即调整运行速度。
轴承过热报警:列车温度传感器对轴承进行监视,一旦温度过高,网络控制系统马上报警,避免轴承温度过高抱死,以免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
地震制动设备:地震发生后,铁路地震监测系统会及时分析、判断所监测到的地震信号。
如达到预警水平,将自动切断相关区段接触网电源,通过ATC信号使得本区段上运行的列车停止,并使相邻区段运行的列车不再进入灾区。
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
列车自动保护系统主要功能在于自动检测列车间的距离,防止追尾。
正常情况下,列车是以一定的间隔时间与间隔距离追踪运行的。
ATP子系统采用自动闭塞方式,也就是将轨道线路划分成若干个小区间,称为闭塞分区。
每个闭塞分区都装有轨道电路,轨道电路内有列车检测信号的发送和接受装置,以及机车信号的发送装置。
该装置自动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
当两辆列车的间隔达到了警戒距离,系统会自动报警。
在报警无效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使列车无法继续行驶,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
高铁安防市场潜力大
随着轨道交通安防需求的增长,安防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不断细化,安防系统在轨道造价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结构来看,在一条线路建设项目中,用于安防的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
以2009年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安防产品销售为例,视频监控占最大,达4.02亿元,其次是门禁及出入口控制,1.04亿元,其他部分包括危险品检测及实体防护等安防产品。
技术的发展和地铁安全防范的实际需求,地铁兴建得越晚,安防系统就越先进,投资也越高,这无疑将为安防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近几年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还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产值从2010年的1310亿欧元增长到2012年的1430亿欧元、2013年的1620亿欧元。
未来每年还将有3.4%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到2018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值将突破1900亿欧元。
从全球市场分布上看,中国、美国、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铁路网,是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最大的市场,独联体、中东、南非、亚洲、南美等地区则快速呈现出轨道交通装备的巨量需求。
尽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很多。
比如,虽然我国已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系统,但与德国、法国、日本等高铁强国相比,我国高铁在技术上和标准上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法律、风俗、政局、当地的就业、环保等也成为中国进入当地市场的阻碍;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贷款融资利率太高。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筹备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承诺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在政府政策的相关支持下,我国高铁“走出去”将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