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引言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发展和成长的核心过程。

而学习动机则是驱使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力量。

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了人们对学习有兴趣和参与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和成就。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学习动机理论,包括自我决定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并探讨这些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迈克尔·迪齐与理查德·莱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学习动机是源于个体的自我决定。

自我决定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三种类型: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内在性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外界的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参与学习活动。

内在动机则是指人们出于内心的兴趣和乐趣而主动参与学习。

而内在性动机则是基于个体对学习活动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追求内在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例如,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学术选择权,并给予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决定的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对学习成就的追求和努力。

成就动机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任务动机和比较动机。

任务动机是指个体对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内在兴趣和动机。

而比较动机则是个体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追求比他人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反馈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此外,赞扬和认可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也是建立积极成就导向的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

期望-价值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埃克森德里克·笛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对学习结果的期望和对学习活动价值的感知,作为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期望-价值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成就动机、兴趣动机和代价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于学习结果成功的预期和期望。

兴趣动机则是指个体对于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享受。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一、引言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发展和支持。

该理论探讨个体在行为和决定背后的动机,并提供了洞察力,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1. 自主性自主性指个体对其行为和选择的主动性,其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内部的需求和欲望。

自主性是自我决定理论中核心概念之一,强调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2. 立场感立场感是指个体对于某个行为或决定的内在认同感。

当个体感到立场感,他们更有可能持续和投入到这个行为或决定中,因为这符合他们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欲望。

3. 外部激励与内部动机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动机两种类型。

外部激励来自外部的奖励和惩罚,而内部动机则是个体内在的需求和欲望驱动的行为。

三、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1. 自我决定支持自我决定支持会提升个体的内在动机,促使其更多地实现自己真实的愿望和目标。

这种支持可以来自他人的鼓励、社会环境的认可,以及个体内部自我肯定的力量。

2. 自我决定阻碍自我决定阻碍会负面影响个体的内在动机,造成个体不愿意投入到某种行为或决定中。

这种阻碍可能来自外部限制、强制性的要求,或个体内部自我怀疑和不安全感。

四、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和工作中的应用1. 教育中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了解自我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和探索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和鼓励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立场感。

2. 工作中的应用在工作场所,自我决定理论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促使他们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地工作。

领导者可以通过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表现。

五、结论自我决定理论提供了对个体内在动机的深入理解,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内在动机对行为和决定的影响。

了解和应用自我决定理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提升其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中学教师工作动机研究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中学教师工作动机研究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中学教师工作动机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深入研究中学教师的工作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由Deci和Ryan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着重于理解个体如何在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自我动机。

这一理论为理解教师工作动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框架,有助于我们理解教师如何被激励,以及这些激励如何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和职业发展。

本研究将对中学教师的工作动机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他们的工作动机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

我们将结合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要素,如自主性、胜任感和关联感,来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教师的工作动机。

我们还将关注教师的个人和职业成长目标,以及他们如何在工作环境中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有关如何激发和维持教师工作动机的实用建议。

我们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教师对自我动机的理解和反思,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最终,我们期望通过提升教师的工作动机,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框架,尤其在动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它强调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和满足内在需求的过程中,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自我决定理论主要包含了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因果定向理论以及基本心理需求理论等四个子理论,这些子理论共同构成了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内容。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针对中学教师工作动机的研究,自我决定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传统的教师动机研究多从外在奖励和惩罚的角度出发,忽视了教师内在需求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而自我决定理论则强调,教师的工作动机不仅来源于外在的奖励和惩罚,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内在的自我实现和需求的满足。

自我决定理论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探析

自我决定理论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探析
再次,在需求支持型教学及其影响方面,胡小清(2022)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需求支持型教学对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影响及干预研究,发现需求支持型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水平,为小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行为、运动动机、需求支持型教学等方面。这些研究为我国教育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案例,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延展和发挥,探究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中的深层次应用,以期为提升我国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实现教育的价值最大化奠定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另一个侧面是为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本文为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种全面改善教育生态,有助于形成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和主动学习良好氛围的全社会共识,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三、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以自我决定理论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探析为核心议题。首先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构成和独特视角展开解读,阐明其对学生学习动机提高的理论指导意义。紧接着,选定具体的学生群体开展研究实践,探究自我决定理论在学习动机提高方面具体如何使用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最后提出相关应用对策和建议,以期在教育实践中推进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针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中介模型,Jang(2012)通过纵向设计的教室调查,发现感知到的自主支持、动机(自主需求满足),参与和成就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这为自我决定理论在一些自然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支持,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选择的影响,Mozgalina(2015)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解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如何受选择影响的方法。在两项研究中,作者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合适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参与度。这为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如何恰当地提供选择提供了参考。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研究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在学习和行动中的自主性是实现满足感和成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育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如何实施自主支持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成就。

一、激发内在动机的策略激发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提供充分信息学习需要信息支持。

如果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他们就难以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因此,教育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充分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更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2.创造自我控制的环境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主性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自主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控制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育者应当在教学中创造自我控制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

例如,可以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

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3.提供反馈和赞扬反馈和赞扬是回馈学生努力和成就的重要方式。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教育者应当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赞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当及时回馈学生的作业和表现,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育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赞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支持。

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因素激发的学习动机,例如奖励、惩罚或社会压力等。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外在动机通常被视为对自主性的威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外在动机仍然可以成为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动力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提供适当的奖励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赞扬,例如表扬、鼓励信等。

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学业投入的影响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学业投入的影响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学业投入的影响研究学业投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投入程度。

学业投入对个体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成就有着重要影响。

而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内在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在个体学业投入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内在动机对于个体行为的关键性。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在动机是个体努力学习和投入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

个体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追求等因素都可以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进而促进个体的学业投入。

例如,一个有着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追求科学事业的梦想的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会感到高度投入,积极主动地求知和探索。

因此,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强调个体内在动机的重要性,对个体的学业投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其次,自我决定理论还提到了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自主选择的重要性。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的程度也会影响其学业投入程度。

当个体感到自己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利时,个体更有可能对学习活动感到满足和投入。

相反,如果个体感到自己被迫从事学习活动或者没有权利选择学习内容,个体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反感,进而导致学业投入降低。

因此,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强调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自主选择的重要性,对个体的学业投入产生了显著影响。

此外,自我决定理论还提到了个体对外在激励的感知和对外部反馈的重视。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对于来自他人的认可和奖励的关注程度也会影响个体的学业投入。

当个体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成果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奖励时,个体会更加投入学习活动,以追求更多的外界认可和奖励。

相反,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外部反馈或者被贬低,个体可能会降低学业投入的程度。

因此,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强调个体对外在激励的感知和对外部反馈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学业投入。

总之,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学业投入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通过强调个体内在动机的重要性、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及个体对外在激励的感知和对外部反馈的重视,自我决定理论促进了个体的学业投入。

教育学中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

教育学中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

教育学中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动机,学习动力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并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以更好地指导和激励他们的学习。

本文将介绍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的相关理论模型,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1.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心理学家德西与瑞恩提出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学习中的动机可以分为自我内在动机、自我外在动机和自我调节动机三种类型。

自我内在动机是指对于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和乐趣,追求知识和理解的满足;自我外在动机是指为了获得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参与学习;自我调节动机是指为了实现自我设定的目标而努力学习。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自我内在动机,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2. 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是心理学家德安塞尔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任务导向型和自我导向型两种类型。

任务导向型学习动机的学生关注学习活动本身,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而自我导向型学习动机的学生则更关注与他人进行比较,更看重学习成绩和外部评价。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二、学习动力的培养与激发1. 提供支持性学习环境支持性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此外,及时和适当的反馈和奖励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对于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和责任,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规划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自我决定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周妍梅[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如何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习者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内在动机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一直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问题。

了解自我决定理论,将其作为研究人类动机行为的理论将有助于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一尧自我决定理论1980年,德西、瑞恩等人提出自我决定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行为、动机与人格。

该理论将人视作积极的有机体,天生就具备追求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倾向,处在持续学习与自我整合的发展过程中,并且由外部环境获取到相应的支持,进而展现自身的作用。

历经40余年的发展,自我决定理论现已成长为包括有机整合、认知评价以及目标内容等在内的六大分支理论。

该理论的各个分支理论尝试用各个视角对动机进行阐释。

其中,认知评价理论属于最早的思想,主要阐述了外在环境带给个体方面的内在动机影响情况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有机整合理论的发展进一步阐述动机形成转化过程;因果定向理论研究个体差异对动机内化程度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产生较晚,但作为核心内容,阐述人类先天普遍存在的需要对个体发展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目标内容理论作为较新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动机即目标具体内容以及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人际关系动机理论关注双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该理论认为外在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内在动机行为的影响效果有赖于个体的认知和评价,并强调过分的外在奖励将影响削弱原有的内在动机。

学习者通过评价外在奖励是否满足基本心理需要从而决定是否调动内部积极性。

过多的外在奖励将导致学习者注重外在因素,而影响其对学习行为本身兴趣,减弱其内在学习动机。

当学习者对学习有内在兴趣时,外在奖励若使用不当,将降低学习者原有内在动机水平。

随着理论进一步探究,根据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影响的程度由弱到强分为三种类型:不基于任务的奖励、基于任务的奖励以及基于绩效的奖励。

其中,基于绩效的奖励能更好地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解析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解析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自我决定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涉及到个体内在动机和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进行解析,探讨其理论内涵、相关概念和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瑞恩和德希西亚(Ryan & Deci)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的影响,而内在动机是人类自我激励系统的中心。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个体的行为可以分为自主性、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意识四种类型,其中自主性和内在动机是最有利于个体学习和发展的。

其次,自我决定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

首先是自主性(autonomy),指的是个体有能力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受外在压力和限制。

其次是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个体对于某项活动或任务有足够的能力和技能去完成。

再次是归属感(relatedness),指的是个体与他人的联系和关系对于其自我认同和发展的重要性。

这三个概念构成了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促进个体的内在动机和激励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教育者还可以注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反馈和激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认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对于理解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自我决定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和应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

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

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引言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由心理学家Deci和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

在教育学领域,SDT为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自我决定理论概述1. 理论背景创立者:Deci和Ryan时间:20世纪80年代核心观点:强调自主性、能力感和关联性在个体动机发展中的重要性2. 理论构成自主性(Autonomy):个体行为的自我驱动能力感(Competence):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关联性(Relatedness):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和归属感第二部分: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学中的应用1. 学习动机的分类内在动机:出于兴趣和满足感外在动机:受到外部奖励或惩罚的影响认同动机:认同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整合动机:将外在动机内化为个人价值观2. 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自主支持:教师应支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决策能力培养:通过挑战和支持帮助学生发展能力感社会支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 教育策略任务设计: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相关性的任务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减少单一的评价压力反馈提供:提供及时、具体、建设性的反馈第三部分:自我决定理论的教育学考点1. 考点一:自主性的重要性考点内容:自主性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就考点分析:自主性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的关系2. 考点二:能力感的培养考点内容:教育者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感考点分析:能力感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3. 考点三:关联性的社会文化背景考点内容: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生的关联性需求考点分析:文化差异、家庭背景和社会支持对学生关联性的影响...(此处省略其他考点,实际文档中应包含所有考点)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1. 案例分析案例一:自主学习项目的成功与挑战案例二:能力感培养的实践案例案例三:建立积极师生关系的策略2. 实践指导指导一:如何设计自主支持的课堂环境指导二: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感指导三:如何建立和维护积极的师生关系结语自我决定理论为教育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7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2010年5月May. 2010第21卷第3期VOL.21 NO.3一、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介绍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1]和Ryan[2]提出,它是一个探讨人类自身如何决定自身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之上。

它主要探讨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和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关系,以及动机改变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自我决定理论与其它动机理论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完全没有动机和内部动机分居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无动机(a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间存在几种不同状态的外部动机: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内摄(摄入)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regulation)、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这几种外部动机是内化程度不同的中间调节状态。

而从这个连续体的一端到另一端体现了从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到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逐渐变化过程。

如果个体的行为与报酬或避免惩罚相联系,这完全是外部调节。

当行为与自尊或自我价值密切相关时,个体会在乎外部规则和要求,但并没有接受这些规则和要求,此情况下也是被控制的,这是内摄调节。

当个体充分地认识到某行为对自己的重要性,并能认同这些规则时,在行动的过程中它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刘丽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6)内容提要: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建立在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假设上,认为人是一个积极的有机体,与生俱有心理发展和自我决定的潜能,这对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研究引言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内在动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天生的内在需求,包括自主性、能力感和社交相关性。

在教育领域,自我决定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

本文旨在探讨自我决定理论下的自主支持教学策略,并提出相关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自我决定理论简介自我决定理论由心理学家德西与莱恩(Deci和Ryan)于1985年提出,该理论主张人们天生具有实现自我决定和内在动机的需求。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们在行为中追求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能力感(competence)和社交相关性(relatedness)。

自主性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感,能力感是针对自己技能和能力的认知评价,而社交相关性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归属感和关系。

当这三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会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自主支持教学策略1. 提供选择自主支持教学策略的关键之一是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作业形式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权。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在作业安排上,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形式,比如口头报告、书面作业或多媒体展示。

通过提供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更自主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其对学习的投入和积极性。

2. 提供理由在自主支持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为什么需要学习某一课程内容或者采用某一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对知识掌握的帮助。

通过理性的解释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增强其对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投入。

3. 提供支持在自主支持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关怀。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社交相关性满足的学习环境。

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自我决定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针对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增强内在动机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具有自主性和自治性,强调个体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决策,并通过积极情感和实现个人目标来推动学习的动力。

在教育实践中,自我决定理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自我决定理论提倡学生参与决策和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控制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决策和规划学习目标。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有动力,更加愿意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选择、鼓励自主思考和决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不仅仅教授语法和词汇,还可以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分享,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其次,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学生的动机和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并提供支持和激励。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程中引入有趣的案例、活动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和心理沟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自我决定理论倡导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负责人。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而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和决策者。

学生参与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调节能力。

例如,在学习计划制定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为学生提供支持和认可。

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教师的支持和认可。

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师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共3篇

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师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共3篇

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师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共3篇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师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1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师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目前对于个体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互动过程的解释较为完整的理论。

教师作为教育者,对于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有着较大的影响,而教师的支持程度则是促进学生自我决定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师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以便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化。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需求,个体的情境和自身特质决定了内部和外部需求的相互作用。

个体内部的需求包括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关系需求和自我肯定等,而发展需求则包括知识需求、挑战性需求和新奇感需求等。

当个体的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需要达成协调一致时,个体的行为就会出现自我决定现象。

相反,当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产生冲突时,个体的行为就会出现自我控制或强迫现象。

因此,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尊重、激励、发展的学习环境,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我决定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

教师支持在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支持通过提供信息、支持、激励等帮助学生化解内外部动机冲突,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我决定的目的。

教师支持可以在多个层面发挥作用,包括目标设定、课程设置、知识传授、学业建议等方面。

通过提供清晰的目标、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关注学生反馈等,教师能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认同并增强其对学习的自我决定性,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提高。

然而,教师支持只是促进学生自我决定动机的一个方面,其真正实现还需要学生自身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

学生自身的需求包括个体差异、成长阶段、学习动机等多个方面。

而外部环境则包括教师支持、学习氛围、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

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启示

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启示



二 、自我决定理论在教 育领域 中的应 用 ( 一 )内在 动机 、 自主性调节 与学校表现 在教育 领域 ,学生 的 内在动机 常常能预 测较 佳 的学校 表现 和积 极 的心 理状态 。例 如 ,具有较高 内在动机 的大学生 所作 的诗 句被认 为有 着 更高的创造力 和认知灵活性 ;再者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越浓 ,他们 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 语言 的 学 习 材 料 的 回忆 量 就 越 高,并 采 取 精 细加 T 的 学 习 策 略 。 K o e s t n e r 和L o s i e r 认为 ,内在动机对于那 些个 体本 身就很 有兴趣 的 任务而言 ,能够预测任务的完成水平。然而 ,教 育涵盖 的内容并非 只是 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在学生兴趣弱但 很重要的学 习任务 中 ,学生会 形成 外在动机下的 自主性调节 ,它相对 于内在 动机更加 能够 预测学生在 学校 中的表现 ,而且它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 定学 生的幸福感 ;相 对而言 ,内部动机 则 直 接可 以预 测 心 理幸 福 感 ,但却 与学 习成 绩 无 关 。 研 究 发 现 :行 为 是 自主 性 调 节 方 式 的 小 学 生 ,老 师 给 予 的 评 价 往 往 为学业成绩较好并 且适应性较强 ;对上 大学有 着 自主性 调节 动机 的 高 中生 ,报告 了更 强的幸福感和 更少 的消极状 态 ;学 习有 机化 学课 程 的大学生 ,其行为 的 自主性越 高 ,对该课 程材料 的学 习就 有着 更强 的 能力感 、更多 的兴趣和享受 J 。与之 相对 的 ,卷入 调节 则与 学生 在学 校 中的焦虑和 消极 应对失败之 间呈显著正相关 。由此可 见 ,在 当前 以考试为主要 评价标准 的教学模 式下 ,对学 生说 明学 习 的意义 ,使 他 们了解 到学 习任务的重要性 ,能够帮助 他们对 学 习的价 值进 行 内化 和 整合 ,有 助于学生 形 成 自主性 动 机 ,提 高他 们 的 学 习成 效 和 学校 适 应。 ( 二 ) 目标 内容 与 学 校 表 现 个体差异理论认 为 : 个体对其行 为原 因的稳定 的理解会 决定个体 形 成的长期 目标。觉得行为是 源于内心意愿 、兴趣和价值 的个 体会形成 与 自我接受 、个人成长 、人际关系和社 区贡献等有关 的内部 目标 ;而认 为 行为是迫于环境和 自身的 压力的个 体会 形成 与积 聚财 富、成 为知名 人 士 、拥有迷人的形象以及获得社 会赞许 等有关 的外部 目标。学生所 拥有 的 目标 内容会影响他们在学 习中的表现 和心理状况 。T i mme r ma n s发现 , 对外在 目标 内容更看重的学生 ,在大学一年级时学业适应不 良的可能性 更高 。另外 ,纵向研 究发现美 国大学法 律专 业 的在 校生 的幸福 感逐 年下 降,而这 与他们看重 形象 而忽视社 会服 务的转 变密 切相关 。学 生可能会受 到他们长期持有 的外在 目标 的控制 ,倾 向予人 际 比较 ,忽视 了 自身基本心理需 要 的满 足 ,因而导致 了较低 的 生活满 意 度和 自尊水 平 ,并且会 带来抑郁 和焦虑 的困扰 ,而对 内在 目 标的追求则 可以促进人 的健康发展。 ( 三)促进学生 自主性动机 出现的因素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 :基本心理需 求的满 足乃至 自主性动机 的形 成 , 有赖于提供 自主支持 、能力支持和归属感 支持 的环境 。其 中,对 自主需 求 的支持最为重要 ,能够提供 自主支持 的环境 允诺 了个 体 自由探索 并且 受到保护 的空间 ,这往往暗含了对个体 能力的信 任和情感的接纳 ,因而 也满 足了个体的能力需求和归属需求。个体只有处在一个可 以遵循 自己 意愿进行 自由选择且在思维 和行为方 式上都不受 外界束 缚的环境 下时 , 才能对外在规则进行充分探索和有效整合… 。在教育领域 ,教师 作为学 生的引导者和强化 者,能够直接满足学生 自主需求和归属需 求 ,通过 给 予合适的反馈和评 价提供 学生需要 的能力支持 ,在学生形 成 自主性 调节 的学习方式上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另外 ,学 习任务 的特 征 、给予 的反 馈以及学习 目标 的设置也对学 生三种基本心理需要 的满足有影 响 ,从 而

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分类及其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分类及其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

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分类及其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自我决定理论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着重于解释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愿,认为个体行为是基于其内在和外部激励的力量而形成的。

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三种动机分类: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自我内化的动机。

在外语研究中,自我决定理论可应用于探究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

首先,内在动机指个体因为兴奋,好奇或者个人兴趣而参与行为的动机。

内在动机的主要特点为行为的自主性,即这种动机来源于个体的自我感受和觉得对这个行为关注度较高。

在外语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兴趣爱好,想自己探究一下其他语言和文化,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

比如,一些学生可能喜欢阅读英文文学,这种阅读行为是源于其个人内在好奇心和兴趣,而不是为了追求高分而读的。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作为一种自我推动的动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更容易维持长期学习动机。

其次,外在动机是学生的行为是基于外部因素的激励,如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

外在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奖励和外部惩罚两种形式。

外在奖励包括成绩、奖项和嘉奖等,而外在惩罚则包括低分和批评等形式。

在外语学习中,例如在学校里面设置的奖励机制和惩罚制度,作为外在动机可以通过奖励学生的良好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给学生的惩罚可能会对一些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降低其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外部激励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期望和社会尊重等,都可能促进学生外在动机的提高,推动学生向着学习目标进行努力。

最后,自我内化的动机是指当个体的行为动机已经完全由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所内化时,这种动机称为自我内化的动机。

在外语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因为语言是重要的沟通媒介,自己希望通过学习外语来更好地与世界沟通,这种学习行为形成了他们内在的信仰和价值观。

自我内化的动机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动机类型,它代表了个体已经完全内化了自己的行为动机,并且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完全具有自主性。

综上所述,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三种动机类型,分别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自我内化的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刘丽虹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1)3
【摘要】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建立在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假设上,认为人是一个积极的有机体,与生俱有心理发展和自我决定的潜能,这对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年来在SDT指导下的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同文化中的教育,支持学生自主性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中创造出支持学生自主性的氛围,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页数】5页(P76-79,112)
【作者】刘丽虹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9
【相关文献】
1.外语教学中引入自我决定理论动机模型研究 [J], 袁树厚
2.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学习动机激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体育与运动科学部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启示 [J], 孙晓宇
3.锻炼心理学中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的新进展 [J], 翟一飞;杨俊敏;张大庆;苏煜
4.外语教学中引入自我决定理论动机模型研究 [J], 袁树厚;
5.浅论大众体育参与动机在自我决定理论中的体现 [J], 栾佳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分类及其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三篇

最新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分类及其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三篇

摘要: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多年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理论高职英语教学一、引言。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困难,无法与老师互动,因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

笔者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二、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及分类。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简称SDT)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和RyanRichardM.等人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该理论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当代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是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

能力需求指得到各种内外在结果并有效地进行必要的行动的要求;关系需求是与他人建立密切的情感纽带与附属的需求,反映了在情感上与我们生活中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自主需求指个人行动的自我启动及自我调节。

需求这一概念为理解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现象提供了基础,将动机研究置于社会环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而社会环境为满足能力、关系、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机会。

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个连续体上)。

内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快乐与满足;外在动机指人从事某种行为是为得到某种结果。

内在动机强调自愿;外在动机强调被迫。

三、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发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

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关系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2010年5月May. 2010第21卷第3期VOL.21 NO.3一、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介绍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1]和Ryan[2]提出,它是一个探讨人类自身如何决定自身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之上。

它主要探讨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和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关系,以及动机改变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自我决定理论与其它动机理论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完全没有动机和内部动机分居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无动机(a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间存在几种不同状态的外部动机: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内摄(摄入)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regulation)、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这几种外部动机是内化程度不同的中间调节状态。

而从这个连续体的一端到另一端体现了从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到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逐渐变化过程。

如果个体的行为与报酬或避免惩罚相联系,这完全是外部调节。

当行为与自尊或自我价值密切相关时,个体会在乎外部规则和要求,但并没有接受这些规则和要求,此情况下也是被控制的,这是内摄调节。

当个体充分地认识到某行为对自己的重要性,并能认同这些规则时,在行动的过程中它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刘丽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6)内容提要: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建立在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假设上,认为人是一个积极的有机体,与生俱有心理发展和自我决定的潜能,这对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近年来在SDT指导下的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同文化中的教育,支持学生自主性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中创造出支持学生自主性的氛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机;自我决定理论;支持自主性;教育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0)03-0076-05不会感受到压力和控制,而是更多地体验到自由和个人意志,这是认同调节。

当个体能够把外部规则和自我的各个方面很好地相互吸收融合,就达到了整合调节。

整合调节是最高程度的外部动机的内化,它与内部动机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还不等同于内部动机,因为它还有工具性的成分,行动本身还不是终极目标[3]。

与整合调节相比,内部动机则是充满兴趣和享受的。

上述观点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得到一系列实验研究的支持,如教育领域[4]、运动领域[5]和卫生保健领域等[6]。

自我决定理论的另一个分支理论是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the needs for autonomy)、能力需要(the needs for competence)和归属需要(the needs forrelatedness)。

且内部动机的维持和外部动机的内化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需要是否满足。

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我决定程度高时,他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自主需要得到满足,此时他参加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很高。

能力需要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

而归属需要即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

因此,如果社会环境支持并促进这三种需要的满足,那么人类的动机和天性就会得到积极的发展,人类自身也能健康地成长。

那么社会环境中的外在因素怎样影响人们这些需要的满足呢?这里的外在因素包括奖励、竞争、目标等。

研究表明,对个体来说,奖励等外在事件具有两种性质:信息性的和控收稿日期:2010-01-23作者简介:刘丽虹,女,心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和应用心理研究。

2010年第3期77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测被试在学习任务中的思维加工水平是深层还是表层的,自主性动机导致更多的深层加工,受控制性动机支配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表层加工水平[10]。

第三,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对自主性动机的支持导致学生在学校和学习过程中拥有更积极的情感。

Vallerand et al.认为,有较高的自主动机的学生报告在教室里拥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多享受到学习和做作业的乐趣,对学校生活也更满意。

Zuehlke, Stanek, and Ryan考察了美国和德国大学生的动机和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的自主动机与主观幸福感间都有正相关[15]。

Ryan &Connell在1989发现内摄调节和孩子的认知焦虑有正相关,这也从另一侧面证实内摄调节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代价。

三、家庭教养中支持自主性的积极作用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父母通过满足孩子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来提高孩子的动机水平,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允许孩子做出选择,支持他们尝试着去自己解决问题,这些做法会提高孩子行为的自主性。

相反,如果父母以控制的方式为孩子解决问题,指导他们的行为,用大人的视角(而不是孩子的)去看问题,这些都会降低和削弱孩子的自主性;研究表明,在有明确清晰的规则、期望、指导的环境,孩子的能力需要易得到满足;此外,如果环境能提供关心、支持,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孩子将会体验到归属感的满足。

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孩子内化家长所倡导的价值观。

研究表明,从学龄前儿童到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支持自主性的环境中都表现出积极的结果[16]。

Grolnick, Frodi and Bridges曾对妈妈和她们一岁大的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控制性和自主性对妈妈的行为类型进行编码,并对随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动机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支持自主性的妈妈的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时会坚持更长的时间来尝试。

八个月后对他们再次进行测试,发现这些孩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和能力[17]。

Deci et al.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对自主性的支持会导致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更愿意寻求挑战[18]。

与支持自主性的父母一起互动的孩子,为适应学校生活做了更充足的准备,且在过渡阶段能更好地适应。

上述研究表明,支持自主性的父母使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就形成了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Grolnick和Ryan就家长如何鼓励孩子解决学校或家里的问题(如做作业,做琐事),如何处理就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冲突,走访了64位母亲和50位父亲,结果表明,家长对自主性的支持,能促进孩子为适应学校生活而进行自主性调节[19]。

Grolnick等人研究了三年级孩子的父母对自主性支持程度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控制性互动的父母会导致孩子在独立完成任务时表现成绩较差,且少创造性。

Gurland和Grolnick的研究认为,控制风格的父母关注孩子取得的结果,制性的。

信息性的奖励指积极的反馈,即奖励传达的信息是:个体能胜任所从事的活动,或者是让个体知道如何更好地胜任该活动。

此类性质的奖励能增强内部动机。

如果要求个体在获得某一特定的结果后才能给予奖励,也就是说,如果规定了个体要获得奖励,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用特定的方式完成某事,那么这类奖励就具有控制的性质。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性质的奖励会削弱内部动机。

此外,群体氛围、目标性质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动机,强调竞争的群体氛围和对外部目标的追求均会削弱内部动机。

二、学校教育中支持自主性产生的积极效果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人天生具有热爱学习并且渴望获取知识,接受社会价值、顺应周围环境风俗的特性。

这些先天的特性包括好奇心、兴趣,寻求知识的连贯和一致性,这些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掘和利用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受自主性动机(内在调节和认同调节)支配的学生在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几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更积极的结果[7]。

首先,从行为结果上看,自主性动机能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坚持性。

Vallerand et al.的一个涉及4000高中生的大样本研究表明,那些放弃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与坚持学习的学生相比,通常有较低的内部动机,或处于无动机状态[8]。

Vansteenkiste et al.的研究表明,激活内在教育目标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动机和坚持性(自愿增加课外阅读和额外练习的量)。

Hardre和Reeve 对中学生的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动机比学业成绩能更有效地预测学生在学业上的坚持性[9]。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内摄调节与坚持性也有正相关[10]。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摄调节可能会增加行为上的坚持,特别是在学校,因为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被要求做自己没兴趣的作业。

然而,这种类型的动机会导致认知策略的贫乏,从而导致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并降低幸福感。

成绩最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间有正相关[11]。

Guay 和Vallerand的研究表明,自主动机能够预测一年后的学业成绩[12]。

这些表明,因为乐趣而投入教育活动或者认同这种投入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成绩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学生感到的压力越大,自主性成分越低,他们的成绩越差。

这些研究结果促使我们反思传统教育哲学“No pain no gain”的正确性。

其次,从认知的角度看,自主性动机能够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并倾向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挑战。

在自主动机的支配下,个体学习会更加深入[13]。

Grolnick & Ryan对五年级学生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会因为学习动机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认知加工,相应地也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在记忆和概念学习任务中,有测验压力的学生比无测验压力的学生表现要差[14]。

Vansteenkiste et al.在2004年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目标和社会情境等因素时,自主性动机可以预总第21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78而不是孩子学习的过程[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