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7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0年5月May. 2010

第21卷第3期VOL.21 NO.3

一、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介绍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1]和Ryan[2]提出,它是一个探讨人类自身如何决定自身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之上。它主要探讨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和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关系,以及动机改变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自我决定理论与其它动机理论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完全没有动机和内部动机分居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在无动机(a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间存在几种不同状态的外部动机: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内摄(摄入)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regulation)、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这几种外部动机是内化程度不同的中间调节状态。而从这个连续体的一端到另一端体现了从控制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到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的逐渐变化过程。

如果个体的行为与报酬或避免惩罚相联系,这完全是外部调节。当行为与自尊或自我价值密切相关时,个体会在乎外部规则和要求,但并没有接受这些规则和要求,此情况下也是被控制的,这是内摄调节。当个体充分地认识到某行为对自己的重要性,并能认同这些规则时,在行动的过程中它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刘丽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006)

内容提要: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建立在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假设上,认为人是一个积极的有机体,与生俱有心理发展和自我决定的潜能,这对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年来在SDT指导下的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同文化中的教育,支持学生自主性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中创造出支持学生自主性的氛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机;自我决定理论;支持自主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0)03-0076-05

不会感受到压力和控制,而是更多地体验到自由和个人意志,这是认同调节。当个体能够把外部规则和自我的各个方面很好地相互吸收融合,就达到了整合调节。整合调节是最高程度的外部动机的内化,它与内部动机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还不等同于内部动机,因为它还有工具性的成分,行动本身还不是终极目标[3]。与整合调节相比,内部动机则是充满兴趣和享受的。上述观点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得到一系列实验研究的支持,如教育领域[4]、运动领域[5]和卫生保健领域等[6]。

自我决定理论的另一个分支理论是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the needs for autonomy)、能力需要(the needs for competence)和归属需要(the needs forrelatedness)。且内部动机的维持和外部动机的内化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需要是否满足。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我决定程度高时,他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自主需要得到满足,此时他参加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很高。能力需要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而归属需要即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因此,如果社会环境支持并促进这三种需要的满足,那么人类的动机和天性就会得到积极的发展,人类自身也能健康地成长。

那么社会环境中的外在因素怎样影响人们这些需要的满足呢?这里的外在因素包括奖励、竞争、目标等。研究表明,对个体来说,奖励等外在事件具有两种性质:信息性的和控

收稿日期:2010-01-23

作者简介:刘丽虹,女,心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研究领

域:认知心理和应用心理研究。

2010年第3期77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测被试在学习任务中的思维加工水平是深层还是表层的,自主性动机导致更多的深层加工,受控制性动机支配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表层加工水平[10]。

第三,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对自主性动机的支持导致学生在学校和学习过程中拥有更积极的情感。Vallerand et al.认为,有较高的自主动机的学生报告在教室里拥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多享受到学习和做作业的乐趣,对学校生活也更满意。Zuehlke, Stanek, and Ryan考察了美国和德国大学生的动机和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的自主动机与主观幸福感间都有正相关[15]。Ryan &Connell在1989发现内摄调节和孩子的认知焦虑有正相关,这也从另一侧面证实内摄调节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代价。

三、家庭教养中支持自主性的积极作用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父母通过满足孩子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来提高孩子的动机水平,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父母可以通过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允许孩子做出选择,支持他们尝试着去自己解决问题,这些做法会提高孩子行为的自主性。相反,如果父母以控制的方式为孩子解决问题,指导他们的行为,用大人的视角(而不是孩子的)去看问题,这些都会降低和削弱孩子的自主性;研究表明,在有明确清晰的规则、期望、指导的环境,孩子的能力需要易得到满足;此外,如果环境能提供关心、支持,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孩子将会体验到归属感的满足。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孩子内化家长所倡导的价值观。研究表明,从学龄前儿童到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支持自主性的环境中都表现出积极的结果[16]。

Grolnick, Frodi and Bridges曾对妈妈和她们一岁大的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控制性和自主性对妈妈的行为类型进行编码,并对随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动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支持自主性的妈妈的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时会坚持更长的时间来尝试。八个月后对他们再次进行测试,发现这些孩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和能力[17]。Deci et al.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对自主性的支持会导致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更愿意寻求挑战[18]。与支持自主性的父母一起互动的孩子,为适应学校生活做了更充足的准备,且在过渡阶段能更好地适应。上述研究表明,支持自主性的父母使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就形成了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Grolnick和Ryan就家长如何鼓励孩子解决学校或家里的问题(如做作业,做琐事),如何处理就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冲突,走访了64位母亲和50位父亲,结果表明,家长对自主性的支持,能促进孩子为适应学校生活而进行自主性调节[19]。Grolnick等人研究了三年级孩子的父母对自主性支持程度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控制性互动的父母会导致孩子在独立完成任务时表现成绩较差,且少创造性。Gurland和Grolnick的研究认为,控制风格的父母关注孩子取得的结果,

制性的。信息性的奖励指积极的反馈,即奖励传达的信息是:个体能胜任所从事的活动,或者是让个体知道如何更好地胜任该活动。此类性质的奖励能增强内部动机。如果要求个体在获得某一特定的结果后才能给予奖励,也就是说,如果规定了个体要获得奖励,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用特定的方式完成某事,那么这类奖励就具有控制的性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性质的奖励会削弱内部动机。此外,群体氛围、目标性质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动机,强调竞争的群体氛围和对外部目标的追求均会削弱内部动机。

二、学校教育中支持自主性产生的积极效果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人天生具有热爱学习并且渴望获取知识,接受社会价值、顺应周围环境风俗的特性。这些先天的特性包括好奇心、兴趣,寻求知识的连贯和一致性,这些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掘和利用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受自主性动机(内在调节和认同调节)支配的学生在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几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更积极的结果[7]。

首先,从行为结果上看,自主性动机能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坚持性。Vallerand et al.的一个涉及4000高中生的大样本研究表明,那些放弃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与坚持学习的学生相比,通常有较低的内部动机,或处于无动机状态[8]。Vansteenkiste et al.的研究表明,激活内在教育目标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动机和坚持性(自愿增加课外阅读和额外练习的量)。Hardre和Reeve 对中学生的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动机比学业成绩能更有效地预测学生在学业上的坚持性[9]。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内摄调节与坚持性也有正相关[10]。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摄调节可能会增加行为上的坚持,特别是在学校,因为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被要求做自己没兴趣的作业。然而,这种类型的动机会导致认知策略的贫乏,从而导致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并降低幸福感。

成绩最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间有正相关[11]。Guay 和Vallerand的研究表明,自主动机能够预测一年后的学业成绩[12]。这些表明,因为乐趣而投入教育活动或者认同这种投入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成绩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学生感到的压力越大,自主性成分越低,他们的成绩越差。这些研究结果促使我们反思传统教育哲学“No pain no gain”的正确性。

其次,从认知的角度看,自主性动机能够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并倾向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挑战。在自主动机的支配下,个体学习会更加深入[13]。Grolnick & Ryan对五年级学生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会因为学习动机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认知加工,相应地也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记忆和概念学习任务中,有测验压力的学生比无测验压力的学生表现要差[14]。Vansteenkiste et al.在2004年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目标和社会情境等因素时,自主性动机可以预

总第21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78

而不是孩子学习的过程[20]。Soenens和Vansteenkiste 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所觉察到的父母对孩子生活等其它方面的自主性的支持会迁移到学业情境,使孩子有较好的学业成绩[21]。

四、自主性需要的跨文化一致性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主性动机和对自主性的支持在孩子教育和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学者怀疑这一积极作用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自我决定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之上,该理论强调自主性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之一。而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自主性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而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他们认为女性、亚洲人或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中成长的个体没有自主性需要[22]。根据文化决定论者的观点,自主性是社会文化中价值观的体现,不同的文化会赋予它不同的价值,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会受其影响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双方曾就此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23][24]。Vansteenkiste et al.对中国学生所做的研究表明,受自主动机支配的学生比起受控制动机驱动的学生,有更适应的学习态度、更好的学习成绩,更高的幸福感[25]。Sheldon et al.的研究表明,无论来自哪个地区的被试(中国大陆、韩国、台湾、美国)在自主性动机的驱动下,他们都表现得更努力,并且有更强的主观幸福感[26]。

除了上述研究外,还有些研究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考察这个问题。文化决定论者认为,在有些文化中强调服从权威,严守纪律,在这些文化多年来已形成强调等级和权力的师生关系风格。有些学者认为,在这种类型的社会中支持自主性,提供选择,了解他们的情感、思想、意见,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无益还会有害。为了研究不同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者编制了教学氛围问卷(Teaching ClimateQuestionnaire,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用来评估不同文化下支持自主性的学习氛围的积极效应。研究者在一些西方国家,包括比利时、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做了研究,同时也在非西方国家,特别是重视集体主义,崇尚权威,家长制等其它文化的国家,包括巴西、以色列、韩国、希腊、波兰、新加坡、中国、巴基斯坦、俄国,还有南非等一些多种族的学生,以及移居或寄居在加拿大的样本。

上述众多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中,学生如果能从老师和父母那里得到较多的自主性支持,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会有更强的自主性动机,更好的学业成绩,更强的主观幸福感,较少问题行为,更高的自尊水平,较少放弃,更长时间的坚持[27]。

五、教师支持学生自主性的具体措施

上述表明,支持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对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是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行为,才能让

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性呢?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拥有教学理念是一回事,把教学理念变成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教师可能会在这一环节上把握不好。Reeve, J.和Halusic,M.通过对教学中的八个问题的回答,指出教师的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一教学理念的,我们在这里作一简单介绍[28]。

支持教学自主性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答案是确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内部动机源。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通常所有的学生存在共同的内部动机源,如心理需要、好奇心。

支持教学自主性的教学技术是怎样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教师经常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做什么?”或者“我能够让课程变得更有趣吗?”,“这个主题对我的学生来说重要吗,有用吗?,如果是,我怎样能够突出这个主题与学生个人间的关系?”。总之,在这里,发掘出学生已经存在的内部动机源是关键。

支持自主性就是对学生听之任之吗?Jang等人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无效的策略。教师怎样鼓励学生开始他们的学习活动?在这里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这堂课上我可以怎样挑战学生的能力?”研究表明,教师围绕学生的兴趣、自主性、能力、关系、爱好、内部目标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另外,当教师让学生投入到无趣的活动(如,作业、规则的执行)时,最好能对之进行解释,让学生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同时要兼顾从追求内部目标而不是外部目标的角度去做解释,如,“记住这个内容可以考高分”,这样的解释不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里教师需要想办法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如自主性需要(追求内部目标、合理的解释)、能力需要(可掌握的目标、乐观的挑战、建设性的反馈)、关系需要(合作而非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室里的情感培育),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坚持性,对之产生深层的激励作用。

作为教师在教室里应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在教室里与学生交流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时,支持自主性的教师通常依靠的是非评价性的、信息性语言。其目的是把外部定向、外部调节等对内部动机源的损害降到最小。非控制性的语言的使用,如“我建议技”会鼓励学生自愿的投入,而信息性语言则为学生解决他们的行为和成绩不佳问题提供原因分析,如说“你应该更努力些”,不如说“我注意到你的努力可能迟了些。”

教师应该如何解决动机和行为问题?动机和行为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教室里有规则、要求、教学进度表,这些有时会和学生的偏好和自然倾向相悖。这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可以理解的抱怨、抗拒、消极反应等,此时教师也易采取直接对立的反应,并努力压制学生的批评,这往往会导致学生更消极的反应。反之,如果教师能够了解、接受,甚至欢迎学生表达消极反应,与学生交流并试着理解学生,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去接受学生的消极情感,同时努力向学生传递建设性的信

2010年第3期79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息,则可以把学生眼中的“这些东西没有学习价值”转化为“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师怎样知道自己提供的教育是支持自主性的呢?支持自主性的教师欢迎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情感、目标和行为,并努力将之融入自己的教育中,让他们的内部动机发挥作用。控制性的教师通常是直接开出所要的结果,如“照这样去做!”,粗暴的干涉学生的想法、情感、目标、行为,压制学生,最终导致抱怨。

总之,任何教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学会支持学生的自主性,以便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Deci, E. L., & Ryan, R. 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 227-268.

[2]Ryan, R. M., &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68-78.

[3]Deci, E. L., & Ryan, R. M. 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J]. Canadian Psychology.2008. 49, No. 1, 14=23

[4]Williams, G. C., & Deci, E. L. Internalization of bio-psychosocialvalues by medical students: a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 767-779.

[5]Vallerand, R. J., & Fortier, M. S. Measur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motivatio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and critique[A]. In J.Duda (Ed.), Advancement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Measurement[C]. (pp. 83-100).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98.

[6]Britton, P. C., Williams, G. C., & Conner, K. R.. Self-DeterminationTheory,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and the Treatment of Clients With AcuteSuicidal Ide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8, Vol. 64(1), 52-66.

[7]Guay, F., Ratelle, C.T., & Canal, J.Optimal Learning and OptimalContexts: The Role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Education[J]. CanadianPsychology. 2008, V.49, N.3, 233-241.

[8]Vallerand, R.J., Fortier, M.S., & Guag, F. Self-determination and per-sistence in a real-life setting: Toward a motivation model of high school dropou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72,1161-1176.

[9]Hardre, P.L., & Reeve, J. A motivational model of rural studentsintentions to persist in, versus drop out of high school[J]. Joura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95,347-356.

[10]Vansteenkiste, M., Simons, J., Lens, W., Sheldon, K. M., & Deci,E. L. (2004). Motivating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persistence: The syner-gistic role of intrinsic goals and autonomy-suppor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246-260.

[11]Ratelle, C.F., Guay, F., Vallerand, R.J., Larose, S., & Senecal, C.Autonomous, sontrolled, and amotivated types of academic motivation: A person-oriented analysis[J]. Joura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4, 734-746.

[12]Guay, F., & Vallerand, R.J.(1997). Social context,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oward a process model[J]. Social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 211-233.

[13]Benware, C., Deci, E.L. Quality of Learning with an active versus passivemotivational set[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4, 21, 755-765.

[14]Gronick, W.S., & Ryan, R.M. Autonomy in chidren’s learning: An experiment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 890-898.

[15]Levesque, C., Zuehlke, A.N., Stanek, L.R., & Ryan, R.M. Au-tonomy and competence in Germ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A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 96, 68-84.

[16]Grolnick, W.S. The role of parents in facilitating autonomous self-

regulation for education[J].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09, V. 7(2), 164-173.

[17]Grolnick, W.S., Bridges, L. and Frodi, A. Maternal control styleand the mastery motivation of one-year-olds[J].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1984, 5: 72-82.

[18]Deci, E.L., Driver, R.E., Hotchkiss, L., Robbins, R.J. and Wilson, I.M. The relation of mothers’ controlling vocalizations to children’s intrinsicmotiva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93, 55: 151-62.

[19]Grolnick, W.S. and Ryan, R.M. Parent styles associated withchildren self-regulation and competence in school[J].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 1989, 81: 143-54.

[20]Gurland, S.T. and Grolnick, W.S. Perceived threat, controllingparenting,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orientations[J]. Motivation andEmotion. 2005, 29: 103-21.

[21]Soenens, B. and Vansteenkiste, M.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self determination in 3 life domains: The role of parents’ and teachers’autonom support[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5, 34: 589-604.

[22]Iyengar, S.S. and Leeper, M.R. Rethinking the value of choice: Acultural perspective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1999, 76: 349-66.

[23]Helwig, C.C.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autonomythroughout cultures[J].Cognitive Development. 21: 458-73.

[24]Iyengar, S.S. and DeVoe, S.E. (2003). Rethinking the value ofchoice: considering cultural mediators of intrinsic motivation[J]. NebraskaSymposium on Motivation. 49: 129-74.

[25]Vansteenkiste, M., Zhou, M., Lens, W. and Soenens, B. Experi-ences of autonomy and control among Chinese learners: vitalizing orimmobiliz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5, 97(3): 468-83.

[26]Sheldon, K.M., Elliot, A., Ryan, R.M., Chirkov, V.I., Kim, Y.,Wu, C., Demir, M. and Sun, Z. Self-concorda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four culture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4, 35(2): 209-23.

[27]Chirkov, V.I.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autonomy in education——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 Theory and Research inEducation. 2009, vol. 7(2) 253-262.

[28]Reeve, J., Halusic, M. How K-12 teachers can put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J].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9, vol 7(2) 145-154.(下转第112页)

总第21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112

Local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via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or Study Abroad

Zhu Ling

Abstract: This paper st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via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or Study Abroad. It sets out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raining local university teachers via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or Study Abroa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concerned. Then, it compares this sort of training with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of universities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fter that, it summarizes their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and in the end proposes some approaches to facilitating the training of local university teachers via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Key words: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or Study Abroad;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research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in the Domain of Education

Liu Lihong

Abstract: SDT is an important motive theory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which holds that the person is an active, growth-oriented organism and has a natural tendency toward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 theor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omain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nder the frame of SDT shows that the autonomy supp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spiring the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effects, not only in school and parental education, but also in the educ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Finally, the author gives some advice to teachers on how to put into practice the motivational principles from th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Key words: motivati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utonomy support; education

Small-sum Credit, Separate

Equilibrium and Mechanism of Weak Credit Market

Zou Yabao Xu Shichang

Abstract: As a supplement to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commercial small-sum credit is a new kind of financial system arrangement, and is good for the normalization of private capit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parate equilibrium in microfinance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sm of weak credit market, and then creates an equilibrium decision model about credit demanders, a path model of supply institutions and an expected profit function from banks loans to analyze the issue of sustainability of small-sum credit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optimal path of the institutions.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development of the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t gives some advice about risk prevention, leading effect and policy incentives.

Key words: commercial small-sum credit, separate equilibrium, supply-path; weak credit market

(上接第 75页)

(上接第79页)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以体育教学为例 王银晖 (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安阳455000) (P.E. Department,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 摘要:运动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于参与运动个体形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参与运动个体心理特征以及对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发培养运动动机体育教学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动力,具有启动人的行为,并使其以一定强度在运动中保持的特性。一般来说,运动动机可划分为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两个方面。在不同的领域中,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在竞技体育中,对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上。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往往伴随有高成就动机,其运动参与动机也较一般人要高。而在大众体育这一领域,运动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参与动机上。达到一定水平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对运动员的训练有良好的影响,可以使运动员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训练,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自己的身心力量去实现目标,在困难面前更加努力,坚持的时间更久。而低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则可使个体对运动本身缺乏兴趣,训练时积极性不高,有时甚至放弃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个体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对运动行为的研究更离不开对动机的分析,不论是运动员为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刻苦训练,还是体育爱好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是一个学生为了在体育课上取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反复练习,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 二恰当激发运动动机 1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 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内驱力由内部心理品质:好胜心、责任感、愿望、理想等来表现;内部心理品质可以直接转化参与运动动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内部心理品质对参与动机具有良好的激发作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以体质、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等内容为中心,为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在未来人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教育理论学习笔记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教育教学人生观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

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教育的德育观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动机理论

社区中的案例 1.一群富裕的高中运动员将一个弱智的邻家女孩拖入家中对其进行性侵犯 2.县政府——发展经济为由——将带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引进到了饮用水的源头。因此,十年间当地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而周边的县市却环境较好 3.一个年轻人放弃了买汽车的打算,转而将这笔钱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中 4.一个高中生用三年的时间来设计一门和平研讨课(为了学分) 5.一个7岁的小孩子为孤儿收集了一千个箱子,这样他们就不用再提着他们的家当在垃圾箱周围转悠了 6.一个商人将在其生意转手后所得1千万中的一部分分给了原来的雇员(他们在新雇主手下仍保留原有职位) 是什么促使人们有这样的行为呢?动机理论认为动机可以塑造吗?社会工作者可以从理论中吸取哪些东西,来帮助他们理解、激励或制止以上哪些行为呢? 系统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现实建构 社会交换理论和权力组织关系理论 冲突理论动机理论 生态理论 批判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混沌理论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摘要:动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持久的动力,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 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

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DECI等提出[1],该理论认为人是具有主动性的有机体,个体具有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能够指引个体从事感兴趣的,并且能够对其发展产生益处的活动。除此之外,个体的活动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外界因素对个体活动产生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而这些影响的来源则是个体固有的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外界环境的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心理需求,个体执行活动的可能性和成功性就会提高,反之则降低[2]。 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支 1.基本心理需求:可以从自主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三个层面来分析个体的行为动机。心理需求是个体执行特定行为的源动力,不同类别的心理需求的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程则会使个体在执行行为时产生不同强度的执行动力,从而行为结果的也是有差异的。自主需求反映了个体能够依据自我意识进行选择和执行特定的活动,这种自主决定的感觉越强,个体的自主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越高。有自主需求的个体不希望受到来自外界阻碍或者不利因素的影响,个体希望的是”想做就做”或者“我的行为我做主”的状态。换言之,当外界环境能够促进个体进行自主活动时,个体的自主需求就得到了满足。自主需求表达了个体对自我层面的要求,归属需求则描述了个体对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个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社区中,个体都渴望得到来自他人或群体的关注,进而获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情感上的亲密感,这

种对亲密感的渴望实际上就是个体的归属需求。个体对亲密感的测量主要是通过主观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到的其他人或者团体对个体的关注程度越高、亲密关系的程度越深、获得的支持力度越大时,个体的归属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会越高,获得的归属感也就越强。 注意:围绕归属需求,除了本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以外,可以使用社会规范的相关概念,社会规范描述个体感知到的来自他人或者团体的支持所带来的压力。别人对个体的期待越强,个体执行活动的动机也会越强。 能力需求描述了个体希望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的活动。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能够用自我效能感来测量。自我效能感指个体感知到的其能够有效完成特定活动的能力,它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个体感知到的自我能力越强,个体的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 2.认识评价理论:外界环境会影响个体内部的行为动机,从而影响行为的执行状况。外界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类型:信息性因素、控制性因素、去动机性因素。 3.有机整合理论:把个体的行为动机分为内在、外在、无动机三种类型。 内在动机通常指个体的特征方面:对挑战的偏好、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不断地外界环境进行探索学习、热衷于追求自我的发展进步。外在动机则突出了外界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外在动机通常不是指活动本身具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而是个体为了得到某种特殊结果“被迫”采取特定的行为,比如,工人努力的工作,可能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幼儿园)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幼儿园)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计算机教育理论发展

计算机教育理论发展 自电子计算机出现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今,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世界的各行各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今社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收集、存储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甚至有人称,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的人就是“文盲”。因此,开展计算机专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计算机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育成败的关键。―、计算机专业教宵理论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时代至今,计算机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计算机教育初期的理论基础。早期的CAI是从“程序教学”演变而来,它的创始人斯金纳就是一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因此,计算机教育时代初期的理论基础就深深地打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烙印。多年来,基于小步骤的、框面的分支式的程序设计一直是CAI课件设计的主要模式,并沿用至今。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阶段。认知主义重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界的信息剌激被动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成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兴趣、意志和需要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结构对外部信息

剌激做出的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三阶段是90年代初至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能一味地靠教师灌输而使学生被动得到,而是要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建构意义”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和其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的方式而获得,即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协作活动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中的四大要素。它要求学生由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变为加工信息的主体,以及教师由知识的传授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老师只是在其中做一些起到帮助作用的工作,主要有: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料;促使其“交流”、“合作”并得到信息反馈,从而在其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等。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答案】D 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 3、()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 【答案】C 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答案】A 5、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A 6、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 B、存在主义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要素主义教育学 【答案】C 7、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A 8、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答案】C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终稿】

组织行为学学报26, 331-362 (2005) 收稿日期 2005年1月8日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 Marylene Gagne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肯考迪亚大学约翰莫尔森商学院管理系 Edward L. Deci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和社科心理学系 摘要:阐释外在动机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的认知评价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文献中受到了初步的关注。然而,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简单地一分为二的划分方法,使得该理论难以直接应用到工作环境中。我们要依据自主程度的不同来区分外在动机,因而有了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育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描述了一种工作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并阐释了它与其他组织行为学理论之间的联系。 引言 在Vroom(1964)的期望价值动机理论的基础之上,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出了一个有关内在和外在工作动机的模型。内在动机意味着,人们因为发现一件事情很有趣而去做这件事情,并且人们从这件事情本身获得一种自发的满足感。相反地,外在动机则需要一种手段,例如物质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这使活动和结果可以分离,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满足感来自于这件事情导致的外在结果而不是事情本身。 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倡对工作环境进行建设,使得有效表现可以同时得到内在和外在的报酬,这样的结果转而也可以产生一种完全的工作满足感。这可以通过拓展工作的趣味性来达到,从而使工作本身的内在报酬更高,也可以通过依工作绩效而定的加薪、提拔等外在报酬手段达到。该模型中暗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内在和外在报酬是可叠加的,都能够增加工作满足感。 Porter和Lawler的模型,Vroom的理论,以及其他的期望价值理论都只是一种公式化的构成,其中许多确定和精炼的因素来自于详细设计的调查研究(见Michelle,1974年)。然而,调查中的一个关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可加性的分支仍存在问题和争议的。明确地说,早期的可加性假说研究发现,有形的外在报酬会降低内在动机,而口头赞扬却能强化内在动机(Deci,1971年)。这就暗示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同时积极地或者消极的互相作用,而不是互相叠加。基于几个早期的实验,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Deci,1975年;Deci和Ryan,1980年)旨在解释外在动机因子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认知评价理论

体育心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 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下篇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 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 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 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12.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和。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和。 15.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 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4学习动机5 学习迁移6 知识7、学习8、知识的学习9、教学策略10、教师职业理想11教师的职业义12教师的职业良心13教师的职业公正14教师的职业幸福15教学评价16修养17因材施教原则18教育规律19德育20教育方针21、教育规律22、教育23教育制度24、教师职业道德25、师生关系26、个体身心发展27、个体主观能动性28、校园文化29、教育目的30教学31、教学过程32、教学组织形式33、班级授课制34、教学原则35、教学方法36、教学评价37学校德育38、德育目标39、德育过程40、班级41、班级管理42学校课程43、课程目标44、课程评价45、课程设计46:学习策略47学习迁移48、态度49、道德品质50问题51、定势52、诱因53、遗传54慎独55、依法执教.56教师道德修养 1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 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 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 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 3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 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4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 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 习的一种需要。 习动机,处理竞争合作,促 使学生努力。 5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 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 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6知识:主体与环境相互作 作而获得的信息与组织。 7、学习:个体在特定情境 下由于练习或反复印经验 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 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 掌握,指学生在教师有目 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 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 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 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 知结构。 9、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 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 系统的行为。 10、教师职业理想:忠 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 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 高职业理想。必须做到热爱 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 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 质。 11教师的职业义务:是指 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 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 任。 12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 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 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 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 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 自我评价能力。 13教师的职业公正:是指 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 来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合体 劳动者。 14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指 导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 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 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 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5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 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 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 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 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 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 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 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 评价。 16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 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 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 方法。 1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 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 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 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 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 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 最好的发展。 18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 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 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 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 必然趋势。 19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 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 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 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 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 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 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20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 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 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 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 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 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 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21、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 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 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 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 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 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2、教育:广义的教育,指 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 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 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 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 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 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 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 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 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 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3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 定的总称。 24、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 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 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 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 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 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 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 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 质。 25、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 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加为完 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 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 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 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等。 26、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 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 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 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

教师编制—教育理论基础精简版

班级与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通过指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对影响集体。 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理。 班集体的特征(简答): (一)明确共同目标 (二)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三)共同的生活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五)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 班集体的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的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一)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研究。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1.分析书面材料2.调查法 3.观察法 4.谈话法 (二)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五)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活动 (六)建立学生档案 (七)操行评定。 个别教育工作重点是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

1.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2.尊师重道: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3.藏息相辅:“藏”,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在这里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精辟地阐述了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4.豫时孙摩: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长善救失: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7.有教无类: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体现的是教学平等原则。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需要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9.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问题已经形成,才来禁止,学生就会抵触。学习时机过了才去学,即使苦学,也难有成就,这体现的是教学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体现的教学要有顺序性。独自学习,没有学习伙伴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这体现的是学习要会合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