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

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
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〇〇八年党课讲稿

健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新市区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张姝娟

二〇〇八年六月

健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许多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

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从调查数据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要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教师;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

据研究认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子女成长和个人婚姻等问题。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工作对象又是人,因此工作投入比较大,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教师的教学质

量取决于教学技术等多种因素,而人们又往往以成绩衡量教学水平,这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此外,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给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许多挑战。

健康的心理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一。心理学家提出要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加强心理健康意识,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纠正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克服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教育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吴思孝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俞国良等人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4)具有教育的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唐绍文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为:(1)健康的人格;(2)良好的师德;(3)稳定的情绪;(4)自我意识良好;(5)坚强的意志品质;(6)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特征体现道德品质,人际关系,责任感,自我效能和情绪,创造性,工作态度和素质方面。这一结果与一些学者的观点有较大的一致性,道德品质是人们共同生活以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人身上的体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严格上讲不能够反映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些教师在心理健康观上对道德品质的过分重视会促使他们过分拘泥在一些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真正重要的方面。可见,目前教师尤其是年龄较长的教

师的心理健康观比较陈旧,未能较好地体现时代特点和社会的需要。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更新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培养教师全面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教师心理全面健康发展是当前教师心理健康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科学研究: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个人生活方式),按这个比例,如果一个人无先天性遗传疾病,那么绝大部分的因素就完全在于自己了。因此大家要树立一个这样的观念: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掌握健康养生的主动权,实现健康的自我管理。主动获取有利于健康的知识,摒弃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健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理想的身心健康状态应达到以下几点:

1.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命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很顺利,在顺境中热爱生活并不难,在逆境中热爱生活却不易,这需要达到较高的认识水平和修养境界。真正热他不爱生活的人,深知他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如意,但会因此而怨天尤人,他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乐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他所能改变的东西,去适应他无能为力的东西。他不仅热爱轰轰烈烈的生活,也热爱平凡普通的生活;当他作为售货员站在柜台前,千百次地用同一套言词为顾客介绍某一个产品的时候,当他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年复一年地教孩子们学“加、减、乘、除”的时候,当他在家里每天都得完成一日三餐的时候……对这些他眼前必须做的事情,他不会感受到单调乏味,反而会感到有无尽的乐趣,甚至还会发现其中具有某种崇高的意义。

2.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因为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更容易从宏观上、本质上认识生活、把握生活,所以具有宽阔的胸怀,对人对事都很宽容。这种宽容是

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勉强或违心的表现。他不苛求于事,也不苛求于人,只争取尽可能的好,决不去追求十全十美。升学考试失败也好,失恋也好,顶头上司不欣赏自己也好,有人在背后造谣或拆台也好……都不会使他陷入烦恼不能自拔。

3.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别人有的各种欲望他也有,只是他的欲望是适度的,他不会让任何一种欲望无限地膨胀,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他不排斥物质生活,但更注重精神生活;他不排斥名利,但他从不把名利看得太重,始终是名利的主人而不是名利的奴隶;他也需要赚钱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需要,对合理的劳动所得他不会嫌太多,但当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他就不会把积累个人财富作为头等大事而绞尽脑汁了,他更关心的则是怎样才能使生命更有价值,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

4.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既清楚自己的长处,也清楚自己的短处;他深知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由个体组成的联合群体中。社会适应良好是现代人社会生存的基础。如果个体不被群体接纳、个体与社会隔绝或是对抗,不仅是个体的不幸,甚至可能遭致毁灭,同时也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并给社会带来灾难。社会适应是21世纪健康概念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健康的人与社会确实保持密切联系,发展着稳定而确切的人际交流交往,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宽容大度,却又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努力适应社会,改造社会。

他充满自信,他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同时也知道如何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潜能,来创造尽可能大的人生价值;他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甚至有可能屡遭严重的挫折和失败,但他不会因感到一败涂地而从此一蹶不振,他可能会调整前进的方向,但只要他还活着,就永远也不会从根本上认输。

5.情绪波幅不大,心境良好

他和所有的人一样,喜怒哀乐忧恐惊,各种情绪样样俱全,但他一般不会因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以及环境的不如意而引起大幅度的情绪波动;他的情绪波动持续的时间短;他生活在现在,他的情绪反应绝大多数不是因为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他的心境的基调是轻松愉快的,即使是在较严重的问题或较大的困难面前也常常如此,此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脸不改色心不跳。

6.善与人处

他很清楚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最亲密的人)都有明显的缺点,但他更看重的是他们的优点;他对人怀有广泛的爱心,善于容忍和忘记别人的过失;他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当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由衷地乐于牺牲个人的利益;在集体中,他始终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不会为讨好别人而违心地做一些事情,不会为赢得别人的认同和接纳而不顾原则地盲目附和;他不拒绝他人的帮助,也不依赖他人,因为他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他经常帮助他人,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因而他并不希求得到等量的或超量的回报;他可以和各种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同时也善于享受独处的超然,凭着自然、真诚、热情和理性,他会获得人们的普遍尊敬和好感,但他并不期盼人人都能理解他、人人都能说他好,只要问心无愧,就坦荡荡,继续努力,不断进取。

7.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完整

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合理满足自身身心发展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不断调适和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与人类社会民主进步的总趋势同步发展;勇于接受时代前进的挑战,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并能积极作用于周围环境,改造和创造更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健康环境;积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投入创造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社会生产劳动中。具体来说社会适应性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具备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具备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具备独

立的生活能力。

健康是一,家庭、事业、财富、名誉、地位、子女等都是一的后面的零,一没有了,后面的零再多也等于零。这足以说明健康的重要。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拥有健康虽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一无所有。健康是成功之本。健康的身体是体力和智力的载体,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石。所以欲成就大事者,必须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自己的体力,发展自己的智力,并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到事业之中。历史上有重大成就的人物,往往都很重视身体健康。也正是因为他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和体魄,才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事业,使其成为千古伟人。反过来,有许多英才俊杰,在建功立业、大展宏图之际,身体被病魔击垮,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人最宝贵的财富是健康,人若没有健康作保证,生命价值就难以体现,美好的理想也难以实现。第一位成功人士,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人,他须有健康的心智、健康的体魄,才能去学习知识,与他人合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健康人生就是成功人生。

人的期望值越高,实现它的难度就越大,引起的挫折感也越大。为了避免频繁地遭到挫折,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己得的成就,自然心情就舒畅了。

不对他人期望过高,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愿望去要求别人,更不应该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需要。凡事要靠自己争取,避免失望带来的痛苦;对别人甚至是与自己关系很密切的人,要有宽容之心。

遇事要适度。学会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处事宜从大处看,努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情;对任何事情都不苛刻,能伸能屈,才能使自己不陷于烦恼之中。

我们大声惊呼:心理疾病在蔓延,我们面临新挑战。把心理病魔从校园赶出去,让教师的心灵充满阳光,已经刻不容缓!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在此我诚恳的向各位老师道一句:老师,请关爱自己。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表面看属于个体行为,但对心理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生长过程中本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如遗传因素、分娩异常、发育迟缓,各种疾病等。内源性因素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对学生的作用比较直接、明显。 而外源性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同于内源性因素,具有间接、隐蔽、难以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对在校生来说,社会因素由于学生用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间同家庭、学校相比毕竟相当有限,其影响还不是决定性的。家庭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其影响力要大。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由于血缘的关系,学生从其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长辈那些接受的影响直接而细微,容易形成定式,不易改变。 心理健康问题为人们普通关注是与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也就越加突显。 作为社会对人类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的一种结果,心理健康对在校生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普遍的意义,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校生是在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生和成长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受益者,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受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在目前,我国在校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之高、范围之广,这是必然的现象。因此,从家长到学校、社会都相当重视,有关的研究也相当热烈。本文主要就教师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影响谈几点看法,以尝试揭示其中的关系。 1

学校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舞台。学校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物理环境、人际关系及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学生的行为培养、个性发展、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由于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直接培养指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成了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教师的素质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又称之为教源性心理问题。 对学生心理问题,过去我们一向过多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源性因素不被重视。不少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也往往侧重于学生本身的原因。学生有问题到教师身上找原因,这种观点难以被人接受。但实际情况却证明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是呈正相关关系的。 教师给学生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注定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榜样和心理保健医生。教师队伍的素质,如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和意志品质等都对学生起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心理品质进行过滤,剔除不合胃口的,吸收与自己情趣相近的,使自己逐步向自己喜欢的教师靠近,形成与教师相类似的心理品质,这个道理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有些学生连老师的笔迹都可以学得维妙维肖。 心理学上曾对教师的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研究表明,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但教师人格特征却能影响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个性。如: 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共享喜爱和感情,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长于激励、生动活泼、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课堂上更能控制学生活动, 2

关爱教师身心健康

关爱教师身心健康 随着国家各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分数”、“评比”、“下岗”这种竞争的大环境大前提下,教师的工作节奏日趋紧张,教师不仅要抓各种日常事务如上课、管理班级、辅导学生,备课、作业批改以及中继教教学习,而且还要抓各种考试及评聘中教学质量、教育升学关,学历关、电脑关、论文关、钞票关等等,这些工作压得教师喘都喘不过气来。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为了不下岗,长期埋头工作(抓学生学习成绩,考不上重点那是“教师不会教”的结果、抓学生坏行为习惯教育),“整天就是闷头干活”。下班回家则要做家务、备课、看书。缺少文体、娱乐活动,久之积劳成疾,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咽炎、粉笔灰尘肺、痔疮、肛周炎、脊椎疼痛、脑力疲劳、心理疲劳、肿瘤、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等。有的教师患病后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担心子女的抚养和全家生活的安排,从而产生严惩的精神负担,导致心理病态和心身疾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心理健康检测表明,半数教师存在心理障碍。简而言之,多数教师患有心理疾病注。 从目前各校的情况看起来,都十分关心学生的成才,狠抓教学质量,这无可非议,但或多或少忽视了教师本身,导致了不少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因此,作为一个睿智的学校领导者,不应该只把自己想达成的目标交给属下,然后退到一旁,而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一切力量,主动协助你的属下把事做好,使之凝聚为一个有力的团队;要相信人、依靠人、发展人,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办学环境,把学校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内化为全体教师的实际行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目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为了不影响学校教育秩序的正常进行,作为学校,要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关心教师,不要让教师生病去住院时才去关心,要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如定期开展教师文体活动(跳舞、打球、下棋等)、要求教师参加学生课间操、节假日登山与郊游、学习健身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按学生数要满教师编制,减轻教师沉重的课业负担;建立专职辅导员队伍,校内、校外相结合,负责学生课外各种兴趣活动的组织、指导以及看护、管理,把教师解放出来,既有利于教师健康、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教师定期离岗轮训制度;建立公开、科学、规范的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机制;构建宽松、稳定的内外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加强教师心理保健、切实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 这样,校长有心,老师有力,才能进一步把教育工作搞好。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需要常常做学生的心理辅导,所以心理健康对 于教师而言就更加重要。以下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教 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一) 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 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 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不仅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这个问题一直是 被我们大家忽视的。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由谁给解决呢?教师这 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可的不对等,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压力。 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学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级同事,又 和自己的学生终日在一起。社会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针 对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间段来服务,而老师

的服务对象是人成长中的人,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的重任。那种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的成长 和未来殚精竭虑的事情,是不做此项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师根本就是一个累身更累心的活计。而社会对 老师的认同却是让老师不平衡的的。在外地的公汽里看 到一句话:市民应该做到尊师重教。朋友看到了之后说:看你们教师多受重视。我苦笑了一下,说:市民做不到 什么,社会才提倡什么的。因为教师的收入低,部分家长 急功近利仅仅关注学生得的短期成绩对老师求全责备等 原因,教师得不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压力太大。碍于自己 的所谓面子,普遍的现象是有了心理问题不会疏导又不去找专业人士治疗,甚至于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况下,教师有了心理障碍和疾病却不自知!积劳成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现在的舆论开始纷纷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是身体的,更多的问题来源于心理。那么,教师怎么 样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就我个人而言,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 朋友,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 锻炼,有资料指出:运动时,身体内部会分泌一种物质,俗称快乐物质会让人们放松,高兴。 二、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好的,不好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谈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宁德富 教育的源泉在教师,教师又是一个特殊职业,它需要心理疏导。如果教师心理存在障碍,它将影响教师与同事、学生的关系,在多方面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此,必要的培训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下面,谈一谈关于心理健康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抓住关键,认识教师心理健康需要教师检查自己、反思自己在学校工作中,只要教师心理存在障碍,就很难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极易出现不和谐现象,而有心理障碍的老师看什么都不顺眼,出现“横挑眉毛,竖挑眼”的情景,他们的行为、语言,不但成了学校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害因素,还会因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容易发无名火,丧失生活情趣。为此,学校管理中用培训方式指导教师要检查自己,反思自己,充分利用知识层次高的有力因素对教师进行常态化的培训,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为顺利开展学校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二、帮助教师正确认识管理的必要性,自觉参与管理或接受管理

教师工作辛劳,一方面要抓好教育教学,一方面又要主动参与管理或接受管理,在工作中有诸多压力,但培训中应围绕有可能存在障碍方面进行分析,对管理者来说,管理过程代表集体,不代表个人,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是教师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对存在障碍的教师应放手管理,不应狭隘的认为,管理得罪人,造成被动管理,同时,也要换位思考,加以心灵的沟通才会让管理顺畅,让接受管理教师自愿接受管理而无心理障碍。而对校规中存在缺陷,又要引导教师正确对待,不能让教师抓住不放,让他们理解追求完善是学校制订规章制度的宗旨,但世界上就不存在最完美的东西。让教师主动参与管理或主动接受管理,这是当前及至今后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就是要帮助教师有健康心理。 三、让教师掌握更多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 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建与领导、同事、学生良好关系的基础。实施心理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培训让教师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教师及原因

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教师及原因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1. 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 2.人际关系紧张。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立,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 心理失衡。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灰暗情结。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等。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 那么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这是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首先,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久而久之,使心理不堪重负。一般教师都是早

上6点出家门,晚上6点进家门,往往是管了别人的孩子,耽搁了自己的孩子,回到家里疲惫不堪,往往还要继续做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与家人沟通缺少时间与耐心,造成家人的不理解,家庭矛盾时有发生。 第二是名目繁多的各级各类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们穷于应付。 第三是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 2. 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职业特点是独立性强,工作中必须独当一面。如果角色位置不摆正,容易造成人际沟通不畅。 从工作性质来说,工作相对封闭,其职业特点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平时与未成年孩子交往最多,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给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了许多挑战。学生教育成了较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课堂教育缺少管理经验的教师不知不觉进入了不良循环的怪圈:学生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老师生气,产生紧张、焦虑等躯体症状,久而久之,造成教师个体经常出现不良心境,与领导抵触,同事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疏远,造成家长不满。这些教师每天生活很沉重、很累,享受不到职业带来的乐趣。 教师满负荷的工作压力,造成教师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人际关系紧张。 3. 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理应从观念上、制度上、设施上为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更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而据我国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心理检出率为48%,这也许是个别情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读 后感 境由心生,心理健康就是任何时候都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经受住生活的风风雨雨,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常常不是首先要改变世界,而是要首先改变自己。 一、要挑战消极的情绪,要用积极的心态工作、生活。 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论成功、失败都能坦然的面对,要辩证统一的看待问题。不要给自己贴上消极的自我标签,应该来一点小小的改变,把对自己的否定评价改为肯定评价,向消极的自我挑战,接受现实的自我。换了一个积极的自我标签,你由此也就换了一种心境,换了一种人生体验,你将不再抑郁,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生活就会充满了希望。 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情愉悦的工作、生活。 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纪律观念,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学会用心理暗示不断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三、坦然接纳自我的不完美,善待人生的平凡和常态。

在充分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认识和直面自身的缺陷和弱点,坦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坦然接纳自己的种种不完美。要走出完美主义的泥沼关键是学会接纳自我。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一切。在这点上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的接纳现实的自我。 四、学会转换思维方式,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人的情绪状态与思维方式直接相关。一旦学会转换思维方式,情绪状态也就转变了。总的原则是转换视角、接纳自我、接纳心灵。这样心灵会慢慢安宁起来,生活会慢慢顺畅起来。 把握好你的心念,就决定了你的行为;把握好你的行为,就决定了你的习惯;把握好你的习惯,就决定了你的性格;把握好你的性格,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命运就把握在自己手上,就在你的心里。

谈谈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谈谈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是参加培训的第十天,听了罗莺莺老师关于教师心里健康的培训,受益匪浅, 感受颇多。健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着方方面面。 首先,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教师的职业特点,使他们常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环境,除了要应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负担外,还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的人际关系,以及高负荷的脑力活动等。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现实,不但影响到教学工作,还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健康生活。 第二,教师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顾问的榜样。教师健康的心理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作用。反之,则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学生形成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总之,不健康的教师心理,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教师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不仅是通过语言及其他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情绪也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情绪总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认知过程。教师情绪饱满、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学生就会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注意力相对会更集中,思维也会越发的活跃,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前接受了不良刺激并将消极情绪带入课堂,很有可能将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如教师心神不定,注意涣散,语无伦次,这就直接影响教师对教育信息的传导。学生也在教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课题研究体会(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认识不到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如:中考前的心理辅导讲座,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是中等生存在心理焦虑现象较严重,讲座时,部分班级只让学习成绩较差者参与听讲座,理由是怕耽误学习。另外,学生也羞于参与心理咨询活动,总认为心理有障碍是见不得人的事。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由课任教师或班主任老师兼任,他们一是专业学科任务重,心理辅导经验不足;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支撑,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

任是最有发言权的,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班主任的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没有系统的、具有实用性的理论基础。那么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如何调控、疏导,就没有理论支撑。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学生流失辍学,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心灵的成长比学业上的成功更重要。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如:相关的报刊、专业书籍拥有量不足,评价激励措施不明确,设备配臵不到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反思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反思 教师的健康心理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我觉得心理健康的教师首先是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职业,真正觉得自己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有意义的。另外就是要自我肯定,认同自己的能力,说“我能行”。还有就是要有平常心、包容心,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心。热爱这个事业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就会有幸福感,就会快乐的工作,享受工作。心理自然就健康了。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有快乐的学生,以后在工作中要不断调整心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快乐教师

云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一考试 教师技艺的传播结业论文(校级公共选修课) 学院化学化工业化学类年级2010级 学号104110152 姓名卜静 考试方式(考查):结业论文考试题目: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快乐教师要求:1、文章题目自拟,按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 2、结合所学内容,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 3、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字 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快乐教师 摘要: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 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1】“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快乐教师,善待自己,善待学生,善待同仁,平淡生活。 引言:【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身心健康的教师”这

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3】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身心健康的教师呢? 、要善待自己,多想想幸福的事在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的同时,老师也要懂得爱自己,心疼自己。要知道,你的健康与快乐,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 要善待自己一一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 “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 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有医学专家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有时教师可以忙里偷闲,运动的老师最有魅力。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挤出一点时间来活动手脚、伸展筋骨。花几分钟时间锻炼, 既不影响工作,又能舒缓压力,何乐而不为?运动不仅是最好的宣泄, 而且能能让老师充满活力。运动场上的老师,最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 也最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老师来说: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能光靠一年一次的体检。应该多运动,让它成为自己的乐趣。 老师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难免会感到委屈,怨言,这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换一种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呢? 作为教师,你可以多想想一些幸福的事,想想,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 台下有五六十双单纯的眼睛盯着你。他们因为你学到知识、认知世界, 进而接纳你、依赖你,甚至崇拜你。想想:这世上,还有什么职业能够像教师这样,直接影响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学生点滴的进步都是老师的成就。所以,当你累了、倦了的时候,不妨试着回忆一下孩子开心的笑容。 二、善待同仁,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和得失要善待同仁一一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情商高的反映。合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应具有美好的心灵。深入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找出现实生活中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不仅对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而且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2.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强等六个方面。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作节奏快、教师对自己事事追求完美而导致的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许金更、许瑛国(1996)对北京市15所小学554名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58.46%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28.57%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有苦恼,33.64%的教师在校内很少与人交往,40.15%的教师很少同校外人员交往。[1]而据美国辛普里的还有1/4),同期一般人群为(的人存在情绪困扰

1/3在教师中有,研究发现. 。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师必须接受心理治疗[,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22 .4%2]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采取相应对策,应值得我们重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观念的影响 1我国的儒家理论非常重视 教师的地位和社会教化的作用,曾 在“学而优则仕”提出“天地君亲师”这样的社会地位序列。但事实上,的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书念得好的人选择仕途,只有没落、没出息的人才选择其他职业。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只有有成就者之师才能获得如此的尊重。普通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仍然是比较低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经历也对个人境遇的改变起了很大作用,教书育人的工作也逐渐获得了人们的肯定和重视。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仍然偏低。目前在人们普遍看好的职业中,大学教师荣登榜首,但中小学教师的排行靠后,特殊学校教师的地位可 想而知。 2.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知识、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教师早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了,这使得教师的权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更注重人性化、人文化、创新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给教师完成本职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 1.工作量调查发现有60%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太大,在所有问题中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请结合自己与学生交往的实例(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论述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我想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能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应该具备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作为一般心理教师又必须具备自己独有的专业化素养,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不是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或者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它更多的是一种感悟式教学,重在学生的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的积极引导,在课堂上创造课堂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绪体验,形成较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作为一名中学心理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思想随时改变的中学生,由于他们会受到不同环境、不同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心理随时可能存在障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简单心理治疗这一较高专业能力,才能对全体学生展开比较专业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才能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三、能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的策划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目的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学生明白懂得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心理健康的内涵,懂得如何维护、促进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态。这些要求心理教师有较强的活动策划、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当今心理健康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化素养。 四、较强的科研能力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方法等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和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地方都还需进一步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所以,不同的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已应该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城市、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生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教学的思维模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教学过程,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虽然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改正和提高,更需要我们全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的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要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 有资料显示,教师属于高压力群体,他们要面对来自自己家庭的各种问题,还有学校领导、家长的高期望,教育、教学任务,还有学生的消极影响等等,有时会产生倦怠情绪和急躁、处理问题的偏激等问题。

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学校日益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今天,教师的身心健康也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但是,遍观我们的教师群体,很大一部分老师呈现出身心亚健康状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生存压力、家庭经济压力、学校升学压力等,这些压力的过度膨胀,则会导致我们教师情绪的爆发,表现出焦虑、暴躁、抑郁等症状,它不仅会妨碍教师智力的发挥,降低应付能力,还会出现情绪转嫁,例如:体罚学生。而这是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也是违背教育理念的。 为了给我们的学生创造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我们就要有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团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好的膳食和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健,精神更饱满,从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教师的工作中。 二、积极调试,悦纳自我。教师在遭受挫折时,必定会感到困扰、苦恼,对此,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奉献,而我们要善于用学生的点滴成绩、青春的活力来悦纳自我,同时还要坦然接受工作中的不顺心。 三、端正态度,学会幽默。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喜爱我们的职业,爱我们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储备丰富知识,作为一名教师也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学生的朋友,以宽容感动学生,这样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在严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的小幽默,则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也会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群体,就没有身心健康的学生,为了我们神圣的教师职业,为了我们自身及家人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吧!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及其主要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及其主要问题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心理健康的?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是什么?目前关于这些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基于自身的人性观、价值观、文化背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综合各观点,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标准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前者是社会取向,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与其所生存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的比照来判断;社会成员中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都是正常的,偏离这一范围则被视为异常。强调心理的社会适应性。 后者是个体取向,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最佳的、完美的、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注重个体内在天性的发展程度。这两种取向都采用的是二值逻辑的思维方式,即认为心理健康是全或无的问题:若心理不是健康的,那么就是心理不健康。 (2)状态与过程。前者认为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一种状态,是稳定的、较持久的、固定下来的人格特征;后者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种过程,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二者之间是一个连续系谱,没有明确的分界。很少有人是完全健康的或完全不健康的。 (3)众数与精英。前者认为心理健康应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标准应是一般性标准;后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品质的最完美状态,是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所具备的。 (4)发展性与生存性。前者认为心理健康应是着眼于个体的生存,强调无条件的适应环境顺从社会主流文化,类似于心理健康的社会取向;后者认为心理健康应是发展性的、动态的,呈现不断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状态。它是着眼于个体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强调对自我实现、丰满人性与高峰体验的追求。 (5)心理症状与心理健康问题。有些人认为有心理症状就是心理不健康,没有心理症状就是心理健康。 不同的群体有其不同的具体化的心理健康标准??。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至今仍是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一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要遵循一般人所必备的心理健康品质,又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当然,在这一点上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作为心理机能已基本成熟的成人群体来讲,教师与其他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标准应是一样的。带上职业的色彩,未免易与职业的素质要求相混淆,从而使得职业心理素质要求与心理健康无法区分开。因而在现实上就易体现为把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等同于心理不健康问题。如有学者将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健全的教育意志、沉着冷静的自制力等作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〇〇八年党课讲稿 健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新市区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张姝娟 二〇〇八年六月 健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许多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 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从调查数据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要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教师;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 据研究认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子女成长和个人婚姻等问题。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工作对象又是人,因此工作投入比较大,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教师的教学质

量取决于教学技术等多种因素,而人们又往往以成绩衡量教学水平,这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此外,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给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许多挑战。 健康的心理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一。心理学家提出要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加强心理健康意识,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纠正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克服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教育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吴思孝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俞国良等人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4)具有教育的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唐绍文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为:(1)健康的人格;(2)良好的师德;(3)稳定的情绪;(4)自我意识良好;(5)坚强的意志品质;(6)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特征体现道德品质,人际关系,责任感,自我效能和情绪,创造性,工作态度和素质方面。这一结果与一些学者的观点有较大的一致性,道德品质是人们共同生活以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人身上的体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严格上讲不能够反映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些教师在心理健康观上对道德品质的过分重视会促使他们过分拘泥在一些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真正重要的方面。可见,目前教师尤其是年龄较长的教

2020年小学教师身心健康自我评价

小学教师身心健康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身心健康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教师身心健康自我评价范文一】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本人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在每上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写下自己的反思,以不断督促自己进步.工作之余,我尽量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学内涵.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作为

班主任,我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找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努力进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门家访或主动打电话给家长,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 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我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 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 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得与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实工作、虚心学习的原则,而这或喜或忧、或得或失的点点滴滴必将成为我生命中的绚丽色彩,点缀着我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教师身心健康自我评价范文二】 进入到小学工作到现在也有25年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这段时间,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身为一名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一年来,本人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文献,将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及政策水平.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 表现出极好的组织纪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