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课例研究的探索

合集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课例研究ppt课件

如何有效开展课例研究ppt课件
的表达,它更象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 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 动过程,并最终形成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 课例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 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目的是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以往教学研究的几种途径
●理论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接受 ——知行割裂
●案例讨论:从案例中获取关于行动的知识 ——“教案不能复制效果”
●微格教学:分解训练教学中的技能 ——忽略学科本质
●教育叙事:通过反思教学经验而超越经验 ——忽略行为跟进
●同伴学习:分享经验与技能 ——容易同质重复
• 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 它把研究的阵地搬到课堂中来,以课例为 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行为跟进为 特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同时作为教师 进修的内容与提高的途径。
课例研究的一般流程
教学设计
反馈会议
课堂观察
• 研究主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文明史 观教学”
• (案例来源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振兴中学)
• 研究课题: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文明的冲撞与 交流》
• 课例研究的背景:老师们对于涉及文明史与文明 史观的内容感到很困难,很想集中梳理一下,正 好振兴中学邓老师要参加全市教学大赛,于是选 择了这个研究主题与课题。
通过仔细的录象观察和深入的语言分析,发现:教师的 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 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 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
大家觉得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 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 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算法的意识。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佐藤学论教学的基本要素——串联
• 佐藤学教授认为,“串联”是教学的核心。“串联”就意味 着教师在教学中:
• ——把教材内容与儿童的认知串联起来(教材~儿童) • ——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的发言串联起来(自身~他人) • ——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书本~社
会) • ——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近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旧知~新
知) • ——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跨学科知识)
佐藤学教授论教学的基本要素——反刍
• “反刍”活动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在教学中,教师在 “然后怎么样”的意识之中,总是在“向前”、“向前”, 老想着下面该讲什么,而很少停下来,反刍前段的活动。 其结果是,多数跟不上来的儿童被置之不理,只是带领少 数儿童在往前跑。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与单向灌输教学的 教师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借助“反刍”,保障班级全员的 学习。
二、课例研究的类型
●教学设计研究 ●课堂教学诊断研究 ●课堂教学改进研究 一种教材几种教法(同课异构,相互观摩) 跨文化横向比较(勾股定理,项目)
2.课堂教学诊断研究
四人观察小组分工及采用的观察技术 ⑴ 教师讲授方式 数学思维水平分层 教师访谈 主撰报告 ⑵ 提问及应答水平 弗兰德斯语言流动图 整理课堂实录 ⑶ 例题 习题 作业设计思维水平 合作学习 课后测试 ⑷ 教学程序表 巡回路线图 板书投影 时间分配表 学生问卷 课后讨论 : ●这节课教学方法的特点
2011世界课例研究协会国际研讨会
• 2011.11.25-11.29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16国400位 代表参加,主题:“课例研究:促进学习的专业共同 体”.(详见中国教师研修网第33期《视点》)
• 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现已推广到25国传播到37国。 • 因为它可以解决有关教学改进的三个难题; • (1)促进了教师知识的迁移,即把从各种渠道学习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ppt课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ppt课件
再改进授课……(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48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选段择关:键斟性酌的修事件改(印象最深的事件)
对事件的背景进行描述
第五阶确段定事:件赋中以的意演员义
重写主要事件以及你的反应
检查你的行动的结果
假设你再次遭遇该事件 49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 自己动手撰写课例,定主题、裁情节、描关键、寻证据、下结 论、做提炼(理性提升)
17
1、问题驱动学习(有主题) ——选取研究的主题和授课内容
问题:主题哪里来? 授课内容如何确定?
视频案例:自感现象
18
问题:主题哪里来? 授课内容如何确定?
• 源于引起教研组老师普遍关注的现象; • 来自学生的调查; • 教师自身的经验。
19
课例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课例研究看得太复杂 (2)不要让课例研究的选题绊住了手脚 (3)课例研究是先“选题”还是先“选课”
20
2、差异推动进取(有目标) ——制定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
问题:谁该对本次课例研究负责? 参与老师分担怎样的角色?
21
3、技术突破经验(有方法) ——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和研究方法
28
第一阶段:压力差。 第二阶段:排开液体的重力。
获得概念性理解的两种方式:建构性理解与解 释性理解
在得出公式阶段——建构性理解(用容易理解模型) 得出公式后——解释性理解(用较难理解的模型)
结论:“如何让学生获得概念性理解”
很多看似 “粗心”的错误,是没有获得概念性理解所 致
概念性理解在教学上可以分阶段而获得,与教师的分 阶段呈现方式或处理策略相关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一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先生来华讲课,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您讲的 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 那么大呢?”杰克先生听后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仅是知 道,而我们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行动,正是行动,造成了人和人的差别!
结束语 听过易忘、看过易记、做过才会
延伸问题:课例研究中如何关注学科本质?
从本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思考 (数学课例要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
❖ 数学是什么? ❖ 让学生学习怎样的数学?
分数多边形
数学本质
5.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思路梳理 第四阶段:撰写提炼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4.1 主题有明大确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4.2 线索者的清诠楚释 4.3 具有资关料键描性述必事须件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研究结论和启示
4.1 主题明学确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4.2 线索清教楚学的效果 4.3 具有关由键此性引事出件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
◈ 有矛盾的焦点
4.1 主题明确 ◈ 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 4.2 线索清楚 ◈ 引人入胜的情节 4.3 具有关键性事件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由此 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产生的新现象等资料
•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是什么 •如何恰当地呈现、使用什么教学策略

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如何做课例研究PPT课件

课例研究的过程,无论是备课、观 课,还是评课,都应该围绕问题展 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
特点: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 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 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 学研究。
例2:来自青浦珠溪中学一个教研组的活动
2004年10月到11月间,我们——上海市教科院的研 究人员和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两个学校的“局外人”, 参加了青浦珠溪中学物理教研组的系列研修活动。说实话, 作为研究者与物理学科教研员,我们参加这样的研修活动 是有预先目的的。我们想了解:
的提高。
“拿我带的两个班来说:学生连最简单计算都会不可思 议地出错;手把手地教,还是教不会;物理差的学生其他成 绩也差,各科老师轮番找他们补课,于是用于物理的个别辅 导时间少得可怜。”
“象实验中学不仅多媒体设备好,教音频时还有学生弹 吉他演示,我们的学生不要说会弹吉他了。”
“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不仅调皮,学习动机也不 高,为了让他们学好,我们真是动足了脑筋。”
•主题明确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线索清者楚的诠释 •具有关键资料性描事述件必须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4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研究结论和启示
•主题明确学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线索清楚教学的效果 •具有关键性由事此引件出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但偏重于实践中存 在的问题,设法找到理论来协助解决实践 问题,以问题唤起深思和反省的行动。
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
课例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课例研究例解》课件

《课例研究例解》课件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不 同教育理论的应用,提高自己的 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水平。
促进师生互动
本课程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 相互合作和互动,共同提升教学 效果。
拓宽专业知识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扩展专业 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育理论与课程设计的关系
探讨不同教育理论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发挥作用,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案例分析1ຫໍສະໝຸດ 案例介绍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2
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明确案例分析的目标,阐述使用不同教育理论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基于不同教育理论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基于不同教育理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学实践总结
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需 要注意的问题
探讨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 案和建议。
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 的转变
讨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 的角色转变和相关的挑战与机 遇。
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
介绍如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 行评估,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学 生学习成果。
结束语
培养教育水平
《课例研究例解》PPT课 件
本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课程设 计和教学实践。本PPT课件为本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教育理论概述
教育理论的概念和种类
从基础理论到现代创新,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各类范畴和概念。
不同教育理论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分析和比较各个教育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场景。

教师课例研修总结PPT

教师课例研修总结PPT

研修目的
01
02
03
掌握先进理念
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教育教 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观摩、研讨、实践等 方式,提高教育教学实践 能力。
拓宽教学视野
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动态 ,拓宽教学视野。
研修预期效果
提升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使教师在教学 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得 到提升。
优化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实际,优化教学 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根据教学内容 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
教学目标设定
01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设定明确、具体、可测量
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02
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注
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教学评价设计
03
能够设计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
研修内容
涵盖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 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研修方法
采用专题讲座、观摩教学、小组 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
学习方式
我积极参与讲座和讨论,认真观 摩其他教师的示范课,并做好笔
记和总结。
研修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难点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课例研修总结
目录
• 研修背景与目的 • 研修过程回顾 • 研修成果展示 • 研修反思与经验总结 • 研修对未来工作影响与展望
01
研修背景与目的
背景介绍
教育改革需求
学校发展需求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提升教 育教学质量。

【精品】PPT课件 课例研究的探索共15页文档

【精品】PPT课件  课例研究的探索共15页文档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精品】PPT课件 课 例研究的探索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