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故事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572a9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f.png)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故事
今天给你讲个超有趣的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啊,有个叫李白的大诗人,你肯定知道他,那可是个超级有名的大才子。
不过呢,他小时候可调皮啦,就不爱学习,整天到处晃悠。
有一天啊,小李白又偷偷跑出去玩了。
他跑到一条小溪边,看到一个老奶奶。
这个老奶奶呀,拿着一根很粗的铁杵,就像咱们家里捣蒜用的那种粗粗的东西,不过比那可大多了。
老奶奶就在那儿,拿着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
小李白就特别好奇,他走过去问老奶奶:“老奶奶,您这是在干啥呢?”老奶奶头也不抬,就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一根针呀。
”小李白一听就瞪大了眼睛,心里想:“这铁杵这么粗,啥时候能磨成针呀,这不是开玩笑嘛。
”他就忍不住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这铁杵这么粗,您怎么可能把它磨成针呢?这太难了呀。
”
老奶奶这时候才抬起头,看了看小李白,慢悠悠地说:“只要我有恒心,一直坚持磨下去,铁杵再粗,也总有一天会被磨成针的呀。
”
小李白听了这话,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心里就琢磨开了:“老奶奶这么大年纪了,都这么有毅力,我一个小孩子,怎么能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玩呢?”从那以后啊,李白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特别努力地学习,最后就成了咱们都知道的大诗人啦。
所以啊,“铁杵成针”这个成语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难的事儿也能做成。
你看,这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https://img.taocdn.com/s3/m/6f453b2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c.png)
[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铁杵成针一:成语故事:铁杵成针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白读书未成,弃去。
过小溪,道逢老妪磨杵。
白问其故,曰:“欲作针。
”白笑其出。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李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
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
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铁杵成针二:三字经《铁杵成针》的故事三字经中讲了很多故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三字经中关于《铁杵成针》的故事!故事典故: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学。
铁杵成针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铁杵成针的意思解释及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ec4792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7.png)
铁杵成针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铁杵成针"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经过不懈努力,就能够化解困难,完成目标或达到极其艰巨的事情。
它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本来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坚持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最终能够实现。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佛教传说。
据说在古代有个名叫慧思的和尚,他在寺庙里蒙受了艰苦的修行。
有一天,他在大雨中找到一个巨大的铁杵,便拿回寺庙。
慧思身为和尚,不可私留物品,于是他打算将铁杵卖掉,并将所得的钱捐给贫苦的人。
可是铁杵实在太重,没有人愿意买下。
慧思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将铁杵化成针。
他每天坚持着向铁杵击打,最终在多年后竟真的将铁杵化为细针。
这个故事寓意着任何事情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毅力,就有可能实现。
它鼓励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不断努力追求目标,并表达了人们对毅力和努力的赞美。
在日常生活中,成语“铁杵成针”被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克服困难或突破难题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情况。
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篇)
![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ef606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5.png)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整理分享的简短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的后续更新吧!1.简短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有⼀天,李⽩在做功课,外⾯来了⼀群⼩朋友,李⽩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会⼉再说。
”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
师⽗发现了,叹息道:“哎,孺⼦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点就通,可惜⼼不在学习上⾯啊。
”于是,有⼀位师弟想出了⼀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依旧⼼不在焉。
趁师⽗不注意,李⽩朝伙伴们做了⼀个⿁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见了,⼀掌就把李⽩打倒在地,不容李⽩解释,师⽗就撵⾛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想:“我也不想学,师⽗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
”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句我⼀句,可是李⽩两⽿如同⽣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收拾⾏李⾛了。
其实这⼀切都在师⽗的安排之中。
师⽗把这⼀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个⽼奶奶去处理了。
李⽩在回家的路上,⼝渴了,看到前⾯有个亭⼦,就绕进去了,问:“⽼奶奶,可不可以给我⼀碗⽔喝。
”⽼奶奶说:“可以,在桌上。
”李⽩这时发现⽼奶奶在磨⼀根铁杵。
天⽣的好奇⼼让李⽩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奶奶答到:“我想要⼀枚针。
”李⽩就更不明⽩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问⽼奶奶:“值得吗?”⽼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了。
”李⽩的好奇⼼来了,说:“能给我磨⼀下吗?”⽼奶奶答道:“你这细⽪嫩⾁的恐怕做不了!”李⽩⽓匆匆地⾛了,当他⾛到门⼝时,⽼奶奶⼜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李⽩顿了⼀下,琢磨了⼀下这句话,懂得了⽼奶奶的⽤意。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ee418eaeaad1f346933f98.png)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成语故事1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常常逃学。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他自言自语说道:“这么好的天气,整天在屋子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李白看到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粗粗的铁棍子。
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呢!”老婆婆拾起头笑着回答:“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是啦!”“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李白不解地问道。
老婆婆反问李白:“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的话语让李白很惭愧。
手是他再也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后来人们常常用铁杵成针来形容做事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肯定能成功。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2一、教学目标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
(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0c93bc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5c.png)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铁杵成针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常常逃学。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他自言自语说道:“这么好的天气,整天在屋子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李白看到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粗粗的铁棍子。
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呢!”
老婆婆拾起头笑着回答:“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是啦!”
“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李白不解地问道。
老婆婆反问李白:“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老婆婆的话语让李白很惭愧。
手是他再也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后来人们常常用铁杵成针来形容做事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肯定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内容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f014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e.png)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李白,他非常想学习书法。
可是,他的老师告诉他:“书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没有捷径可走。
”
李白很想快速进步,于是他每天写很多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他甚至开始怀疑老师的话,觉得自己永远无法练好书法。
有一天,李白路过一个铁匠铺,他看到铁匠把一块铁块锤打成锋利的刀剑。
铁匠告诉他:“只要有恒心,铁杵也能磨成针。
”
李白深受启发,他回到书房,决定继续练习书法。
虽然一开始进展缓慢,但是随着他不断练习,他的书法逐渐进步。
最终,李白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铁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精选7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fa47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2.png)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精选7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篇1铁杵磨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
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但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
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
”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
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
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
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成语】:铁杵磨成针【拼音】:tiěchǔmóchéngzhēn【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篇2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铁杵成针的故事
![铁杵成针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3eb0f0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8.png)
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的故事铁杵成针的故事1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李白的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铁杵成针的典故: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
”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
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
”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
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
”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
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
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
”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
”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
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
”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铁杵成针的含义故事
![铁杵成针的含义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488e1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9.png)
铁杵成针的含义故事
“铁杵成针”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够取得成功。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婆婆如何用她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把一根铁杵磨成了一根针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老婆婆,她有一个孙子,非常喜欢穿针引线,但是每次穿针引线的时候都需要别人帮忙。
老婆婆为了让他学会自己穿针引线,决定教他如何把一根铁杵磨成针。
老婆婆把一根铁杵磨成了一根细针,然后对孙子说:“只要你能像我一样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你就能够取得成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拓展: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情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有时候,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如果我们能够像老婆婆一样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此外,这个故事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即使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铁杵成针简短故事
![铁杵成针简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f46af0581b6bd97e19ea1d.png)
铁杵成针简短故事1.铁杵成针的故事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李白百思不解.“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回答道.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2.铁杵成针的历史故事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2]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介绍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6f09e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3.png)
铁杵成针成语故事介绍铁杵成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你知道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吗?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铁杵成针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铁杵成针的意思【典故】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结构】主谓式【近义词】持之以恒【反义词】半途而废铁杵成针的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用铁杵成针造句1) 所谓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一杯浓茶,品味人生,在这里,就成为了一种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忍让,是宽心;知足者常乐,是平衡,是清心;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是专。
2)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
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
3) 评论:主这表咱们教到一件事,这就是有论作什么事,都要铁杵成针,很否能就会胜利!4) 每次在这儿吃都会赞叹老板娘的厨艺,虽然我一直都相信铁杵成针,但是吃着她做的菜,不得不相信有些人就是有天赋。
5) 发扬铁杵成针的毅力,肯定会有所收获。
6) 古有愚公移山,铁杵成针,滴水成江,但都不及我对你的祝福。
让我这份元旦祝福通过电波,跨过重重高山,越过滔滔江水,掠过高楼大厦,飞到你身边。
7) 勤学苦读数春秋,攀登书山学海游。
磨剑十年今始成,铁杵成针壮志有。
胸有成竹赴考场,大笔一挥锦绣文。
才思敏捷人称赞,题无难易都完成。
笑容满面出考场,亲朋好友皆欢喜。
祝高考取。
8) 而此女的幻术却是耳厮鬓摩,铁杵成针,一点点耗光敌人的意志,令敌人眼看自己沉醉于幻境不能自拔,精神上掌控敌人的意志。
9) 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铁杵成针](https://img.taocdn.com/s3/m/ef8d4dd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e.png)
适合幼⼉的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成语的故事能够让孩⼦开始了解我们古代的⽂化,⼜能加强幼⼉的语⽂素养,⼩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铁杵成针 故事讲的是李⽩⼩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
⼀天,他趁⼈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
他四处闲逛,⾛啊⾛啊,不知不觉,来到⼀条⼩溪边,有位⽩发苍苍的⽼婆婆正在溪边吃⼒的磨着铁杵。
李⽩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婆婆您在⼲什么?”⽼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吃了⼀惊问:“这个铁杵⼏年才能磨完?”⽼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
”李⽩听了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位⼤诗⼈。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都能成功。
螳螂捕蝉 吴王⼀向很专横,要想说服他是件很难的事情。
有⼀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
他召集群⾂,宣布要攻打楚国。
⼤⾂们⼀听这个消息,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家都知道吴国⽬前的实⼒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这才是当务之急。
吴王听到⼤⾂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道: “各位不必议论,我决⼼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的决⼼,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我,决不轻饶!” 众⼤⾂⾯⾯相觑,谁也不敢乱说⼀句说,于是,匆匆退朝。
⼤⾂中有⼀位正直的年轻⼈,他下朝后⼼中仍⽆法安宁,思前想后,他觉得不能因为⾃⼰⽽不顾国家的安危。
这位⼤⾂在⾃家的花园内踱来踱去,⽬光⽆意中落到树上的⼀只蝉的⾝上,他⽴刻有了主意。
第⼆天⼀⼤早,这位⼤⾂便来到王宫的后花园内,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吴王都要到这⾥散步,所以,他有意等在这⾥。
过了⼤约两个时⾠,吴王果然在宫⼥的陪同下,来到后花园。
那位⼤⾂装着没有看见吴王,眼睛紧盯着⼀棵树。
吴王看到这位⼤⾂的⾐服已经被露⽔打湿了,却仿佛没有察觉⼀般,眼睛死死地盯着树枝在看什么,⼿⾥还擒着⼀只弹⼸,便很纳闷地拍拍他的肩,问道: “喂,你⼀⼤早在这⾥做什么?何以如何⼊神,连⾐服湿了都不知道?” 那位⼤⾂故意装作仿佛刚刚看到吴王,急忙施礼赔罪道: “刚才只顾看那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王的到来,请⼤王恕罪。
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864d6ae53a580217fcfe82.png)
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1【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2四字成语:铁杵磨针出自:明朝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铁杵成针的寓言故事
![铁杵成针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5222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铁杵成针的寓言故事
铁杵成针的寓言故事如下:
从前,有个叫李铁杵的人,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磨一根铁杵,但是他总是不能像针一样细。
他为此感到非常苦恼,于是他去找一位老巫师寻求帮助。
老巫师告诉他:“你需要坚持不懈地磨那根铁杵,直到它变得足够细,这样才能磨成针。
”
李铁杵听了老巫师的话,便开始磨铁杵。
他每天都坚持磨,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
他磨了很久很久,但是铁杵还是没有变得很细。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问他:“你每天都在磨那根铁杵,但它为什么没有变得更细呢?”
李铁杵回答说:“我一直在努力,但是我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法。
”
老人告诉他:“当你磨铁杵的时候,你需要记住三件事:第一,你需要有耐心;第二,你需要有决心;第三,你需要有恒心。
如果你能够坚持磨铁杵,它早晚会磨成针。
”
李铁杵听了老人的话,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也开始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
他继续磨铁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那根铁杵终于变得非常细,就像一根针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耐心、决心和恒心,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成语讲故事铁杵成针
![成语讲故事铁杵成针](https://img.taocdn.com/s3/m/355765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f.png)
成语讲故事铁杵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典故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形容坚持不懈,努力迎难而上,最终获得成功。
故事概述:
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陈光蕊的女子,她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长大。
由于家境贫寒,她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但她心灵手巧,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陈光蕊的家里有一根很大的铁杵,她每天都会花上数小时,用石头在铁杵上磨来磨去。
尽管别人对她的行为感到费解,但她却默默地坚持下去。
有一天,一位过路的老者对陈光蕊说:“你这样磨铁杵,究竟图谋何事?”陈光蕊答道:“我要磨这铁杵成为一根针。
”
老者听后摇摇头,觉得陈光蕊是在做无谓之事,因为铁杵怎么可能磨成针呢?
然而,陈光蕊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她依然每天坚持不懈地磨着铁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铁杵逐渐在磨砺中变得尖锐。
经过多年的努力,陈光蕊终于成功地将那根坚硬的铁杵磨成了一根锋利的针。
她的毅力和坚持成为了一个传奇,人们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了“铁杵成针”的深刻
哲理。
这个成语寓意着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便任务艰巨似铁杵,也可以通过毅力和耐心最终实现。
小学素材关于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
![小学素材关于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c8406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b.png)
关于铁杵磨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针是一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一起来看看铁杵磨针的经典成语故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国画成语典故铁杵成针
![国画成语典故铁杵成针](https://img.taocdn.com/s3/m/0713833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b.png)
国画成语典故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成语典故,也是一种比喻。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明代官修《典故史》,其具体故事如下:
相传古代有一个名叫兰陵的女子,她有一个很傻的丈夫。
有一天,兰陵听说有一位刺绣大师可以将铁杵变成针。
于是她就去找到了这位大师,希望他能教她如何变铁杵成针。
刺绣大师告诉兰陵,变铁杵成针需要下很大的气力和毅力。
他让兰陵每天持续地用力敲打铁杵,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兰陵回到家中,开始每天坚持敲打铁杵。
她在丈夫田园劳作之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敲打铁杵。
一年过去了,铁杵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但兰陵没有气馁,她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天能成功。
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兰陵敲打的铁杵慢慢地出现了变化,最终变成了一根铁针。
听说这个消息的刺绣大师也非常惊讶,他对兰陵的毅力和坚持心存敬意。
这个典故后来被人们引申为成语“铁杵成针”,形容一个人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铁杵磨针 - 幼儿成语故事
![铁杵磨针 - 幼儿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d7bf0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b.png)
铁杵磨针 - 幼儿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同学,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导语: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欢
迎大家阅读!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
【成语】:铁杵成针
【拼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第1页共4页
▲【成语故事】
话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
有一天,李白又没去上学,而是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
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和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
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
思?”
走着走着,李白看到一个茅草屋的门口,坐着一位满
头白发的老婆婆,她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细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好奇的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着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
绣花针啊。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