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摘录自: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陈阜《农业生态学》、李博《生态学》…………1、农业生态学的概念?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
2、生态系统的定义是什么?指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3、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有哪些?生物组分----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构成。
环境组分----辐射、气体、水体和土体构成。
4、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⑴在组成方面不仅包括无生命的成分,也包括有生命的生物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⑵在空间结构方面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⑶在时间变化方面系统中的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的时间特征。
⑷在内部功能方面,生态系统主要靠三大类群生物协调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完成⑸在外部关系方面,所有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通过不断的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经过转化变为各种输出,从而推动系统的有序状态。
5、农业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是揭示农业生态系统各种内外相互关系的规律,探讨最佳农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生物对自然界有哪些影响?⑴森林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雨量;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防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大地;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⑵淡水水域生态作用-------浮游植物能吸收水中各种矿物质养分,保持水体清洁和容氧量,对水质理化特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⑶草地生物的生态效应------牧草能改良土壤;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固定流沙。
⑷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对土壤肥力有调节作用;对水土资源有保持作用;可以影响农田小气候;有净化环境作用。
生态学笔记 李博
生态学第一章生态学是一门科学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生态学的定义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E.Haeckel,1866)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
(埃尔顿,192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Andrenathes,1954)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E.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P.Odum,1997)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在我国:公元前1200年《尔雅》一书;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公元前100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建立时期:17世纪后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学基础》;1807年德国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李博生态学读后感800字
李博的《生态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生态学入门读物,阅读后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800字读后感:《生态学》是一本生态学入门的经典之作,作者李博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自然界中丰富的案例和实例,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态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被李博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所深深吸引。
他将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生物群落和环境的集合体。
他详细阐述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生物圈、种群、生态位等,并讲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
其次,本书强调了生态学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
作者提到了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他警示我们应该意识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采取行动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这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也会对未来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另外,我深受李博关于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的阐述所启发。
作者详细描述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并提供了许多实际的案例。
这让我了解到生态学并非只是一门理论学科,它需要通过实践和实证研究来推动生态学的进展。
我深感生态学的研究工作需要跨学科合作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应对复杂的生态问题。
最后,我相信这本书对我个人的生活和价值观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生态学》,我更加明白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互依互存。
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取决于环境的健康和资源的保护。
这使我更加珍惜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并意识到自己应该为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做出自己的努力。
综上所述,《生态学》是一本知识丰富、启发人心的读物。
它向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生态学知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复杂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态学的认识得到了拓展和加深,也更加明白了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在李博先生的关怀下成长
◆ 杨 持在李博先生的关怀下成长编者按 李博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教授,他于今年5月出席在匈牙利举行的草地国际学术会议期间,不幸殉职。
李博院士的事迹本刊曾予报道,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特发表杨持教授的纪念文章,借此表达我们对李博院士的深切怀念。
李博先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留下了许多未尽的事业,也留下了无尽的哀痛和思念。
先生把大半生献给了内蒙古的教育科研事业,献给了内蒙古的草原建设事业,为内蒙古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不仅表现在卓著的科研成果,还表现在完成了两项重要使命,一是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李继侗先生开创的生态学事业,在内蒙古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专业,又先后建立了生态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出4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14名博士研究生;二是建立起一支年轻而有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原来只有五名教师的生态学教研室,在先生的努力奋斗下,现在已经成立了“自然资源研究所”和“生态与环境科学系”两个机构,在老中青结合以青年为主的学术梯队中,有8名教授,10名副教授,这在全国的同专业中是最强大的一支队伍。
在学术队伍的建设上,先生用心良苦,他所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生成绩优异,有的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栋梁之才。
杨吉力从本科生开始就在先生的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之后又相继经历了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阶段,也就是说,在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学习工作达8年之久,毕业后又是在先生的关怀下先后担任了自然资源研究所所长,生态与环境科学系主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等重要职务,成为内蒙古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先生培养的学生中有一些现在已是很有成就的年轻学者,如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校长助理高玉葆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李永宏;在美国从事生态学工作的邬建国、陈吉泉等。
我也是在先生指引下才走上从事生态学事业的道路。
记得在1979年,先生问我,愿不愿意陪同阳含熙先生去一趟锡盟草原,我没有见过草原,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然而,由于阳先生的事务繁忙,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生态笔记6
R.N.Chapman(1931)的《动物生态学》;
中国费鸿年(1937)的《动物生态学》;
特别是W.C.Alle(1949)等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
如高山是处于热带的荒漠地区,则山麓平地的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为干荒漠,随着山地的上升,依次的理想分布为干草原(或稀树草原)→疏林灌丛→常绿阔叶林→夏绿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地→高山冻原→冰雪带。
如天山北坡山地的植被垂直分布大致如下:
(1)500~1000米 荒漠带
(2)1000~1700米 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
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Richard.B等(中译本),保护生物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R.E.Richlefs等,Ecology, NewYork,1990.
Manuel.c.Molle,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生态学:概念与应用,科学出版社,影印版,2001)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
生态学李博版课件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对植物而言,种子小利于种子传播,种子数量多可增加种子 的存活率,种子大利于种子定居,种子内贮存的营养多可以 增加实生苗的竞争能力。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繁殖成本
繁殖和生存是权衡有机体适应性的两个基本成分。虽然可 以预期一个生物的适应性将直接与它产生的子代数量成比 例地增加,但实际上,繁殖要使生长和存活付出成本。
扩散意义
动植物的扩散具有同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 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亲繁 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 群数量。 扩大种群的分布区。对于动物来说,扩散可能带来遭到天 敌侵袭、存活和繁殖成功率降低等诸多风险,但也可能降 低暴露给捕食者和染上疾病的机会,增加遇到资源和配偶 的机会,并由于杂种优势而产生更多的合适后代的机会。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繁殖
生物繁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是 – 在现存环境条件下的扩展性; – 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 – 繁殖速度; – 繁殖潜力; – 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的进化速度 比较而言,无性生殖不经过复杂的有性过程和胚胎发育阶段, 它的子代是来自同一基因型的亲体,因而在扩展性、繁殖速 度与繁殖潜力上比有性生殖更具优势。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繁殖策略
生态对策(生活史对策):生物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着 一定的方向进化的对策。 繁殖策略:表示生物繁殖方面对它所处生存条件的适应方式。
生态学李博版课件5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
相互作用型
物种 1 物种 2
相关作用的一般特征
中性作用
○
○ 两个物种彼此不受影响
竞争:直接干扰型
-
-
每一种群直接抑制另一个
竞争:资源利用型
-
-
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偏害作用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领域性
领域(territory)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 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以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具领域性(territoriality)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最多,尤其 是鸟兽。 规律:
K1
· K2/β N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不稳定共存
α>K1/K2
,
β>K2/K1
N1继续增长,N2也继 续增长
N2和N1出现不稳定 的平衡点
N2 K2
K1/α
·
K2/ β
K1 N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植物的竞争模型
输 入 率 = 物 种 甲 ( N1 ) 播种的种子数/物种乙 (N2)播种的种子数
输 出 率
输出率=收获时物种甲
种子数/收获时物种乙
种子数
输入率
生态学李博版课件
动植物的扩散具有同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 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亲繁 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 群数量。 扩大种群的分布区。对于动物来说,扩散可能带来遭到天 敌侵袭、存活和繁殖成功率降低等诸多风险,但也可能降 低暴露给捕食者和染上疾病的机会,增加遇到资源和配偶 的机会,并由于杂种优势而产生更多的合适后代的机会。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植物的扩散
植物的扩散(被动扩散) 扩散形式——水力、动物(包括人)、风力、重力。各自 有特殊的适应性。 蒲公英靠风传播而且距离较远。 靠风散布的种子一般都有种翅,飞散距离取决于种 粒大小、风速、地形等因素。 杨树靠重力传播距离较近。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个体大小及体型效应
指有机体最明显的表面形状,不但不同类群大小各异,即 使在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之间,个体大小都有或大或小的 变化。 体型大小与寿命 体型大小与内禀增长率 适应意义
体型大、寿命长→ 调节功能强→竞争能力强 体型小、寿命短→ 遗传变异大→生态幅广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生活年限和繁殖
植物可划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三种类型的生活年 限;动物也分别划分为短命型、中等寿命型和长寿型三种 类型的生活年限。 有机体的生活年限(life-span)或寿命(lifetime)既具遗 传性,也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通常前者为生理寿命, 后者为实际寿命或生态寿命。 短命型可视为提前繁殖,长寿型视为延迟繁殖。 繁殖格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主要视生境条件决定的。
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
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在当今社会,考研已经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追求深造的一种途径。
而对于生态学专业的考研生来说,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资料。
它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生态学的知识,还能够让考生了解考研的题型和考点,提高备考的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提供了丰富的题目。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而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中的题目覆盖了这些知识点的各个方面,从物种多样性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等,都有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
这样一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态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其次,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还提供了详细的解析。
对于考生来说,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同样重要。
而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中的每一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包括解题思路、关键知识点的讲解和推导过程的解释等等。
这样一来,考生不仅可以了解题目的答案,还可以了解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还提供了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是根据考研大纲和考试要求编写的,它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熟悉考试的流程和时间安排。
而历年真题则是考生了解考试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重点内容,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最后,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还提供了一些复习指导和备考建议。
生态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考研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因此,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备考的效果。
而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中的复习指导和备考建议就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帮助考生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提高备考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李博生态学考研题库PDF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资料,它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生态学的知识,还能够让考生了解考研的题型和考点,提高备考的效率和准确性。
生态学复习题集答案
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
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 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 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生态学考研李博《生态学》配套考研真题与解析
生态学考研李博《生态学》配套考研真题与解析一、第一部分考研真题解答1、名词解释1Biomass生物量[山东大学2018研;中山大学2018研]答: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
生物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或J/㎡表示,某一时限任意空间所含生物体的总量的值用重量或能量来表示,用于种群和群落。
用鲜重或干重衡量时,规定用B表示;用能量衡量时,则用QB(也称活体能量,biocontent)表示。
2生态因子[四川大学2017研]答: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可以分为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他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他因子。
3竞争排斥原理[扬州大学2019研]答:竞争排斥原理又称高斯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
因为两者之间会展开竞争,导致其中的一方获胜,可以留在原来的生态位继续生存。
另一方为了继续生存,会改变自己的居住地、饮食习惯或者改变自身习性(如改日行性为夜行性,达到时间上和获胜的一方分离),最终进化适应以延续生命。
4Convergent adaptation趋同适应[山东大学2018研]答: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
例如,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象、海豹,鱼类的鲨鱼,它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中,整个身躯形成为适于游泳的纺锤形。
5光合有效辐射[四川大学2017研]答:光合有效辐射是指光合作用系统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
光合有效辐射占太阳直接辐射的比例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45%。
生态学笔记(整理打印版)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1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4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①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②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③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④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和优化⑤建设生态农业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二章系统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一)系统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的结构(1)系统的边界:它是区分系统内外的标志。
(2)系统的层次:系统不但由多个组分构成,而且常常由不同的层次构成。
(3)系统组分的量比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4)系统组分的空间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排列关系。
5、系统有哪些功能特点?答:系统能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种特性,通常称作系统的整合特性。
系统的高可靠性质是低可靠原件所没有的。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不但反映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而且反映出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效应。
这种新效应可能加强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狼群捕猎的例子。
系统的新效应也可能减弱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蜂窝中只能有一个蜂王的例子。
生物入侵生态学_成就与挑战-李博
生物入侵生态学:成就与挑战Ξ教授、博导 李 博教授、博导 陈家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上海200433)摘 要: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生物分布的空间格局———导致生物种群的重新分布,由此而产生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全球变化问题,也是当前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入侵的生态学因此成为了当代生态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和研究热点。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其进展,包括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生物入侵的特征、入侵的扩散、生物入侵的进化后果等。
我国已于去年正式加入WT O,生物入侵无疑将成为我国入世后愈来愈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结合国际上的研究前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的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进化后果 扩散 全球变化 生物入侵 十数规律 外来入侵种 优先研究领域E cology of Biological I nvasions: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LI Bo CHEN Jiakuan(Ministry of Education K 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 cological E ngineering,I 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Fudan U niversity,Shanghai200433)Abstract:Biological invasions,one o f the thre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are unintended conse2 quences o f globalisation,which f acilitates the transglobal movement o f species across all geographical and physi2 cal boundaries with the vastly increasing movement o f people and commercial goods.In addition to economic im2 pacts,they have pro found influence on native biodiver sity,communities,ecosystems and eve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This review focuses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 f ecology o f biological invasions:definition o f biological invasion,global change and biological invasions,tens rule,range spread,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o f inva2 sive alien species.Also,we briefly discussed the priority research areas in the f uture.China will no doubt benefit from entering WTO,but she will also f ace a more serious problem o f biological invasions caused by exchange o f living organisms.Therefore,it is hoped that our ecolog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 f biological invasions so as to avoid severe negative consequences for our 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ety.K ey w ords: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range spread,global change,biological invasions,tens rule,inva2 sive alien species,priority research directionsΞ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批准号:39893360),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1701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成分的组合的不同百分比。
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
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r m。
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自疏现象: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集群:动物聚集在一起叫集群。
阿里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生态元:从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
存在生态位:在一定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某一生态元存在和可占据的生态位。
非存在生态位:在一定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某一生态元不存在和不可占据的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在现有的资源谱中,一个生态元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的幅度。
生态位重叠:指不同生态元的生态位之间相重合的程度。
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
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
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
零增长线: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需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界线。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寄生。
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
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渐变群: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生态型:同种生物由于趋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这种类型称作K-对策。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一定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相对密度: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
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生活型谱:指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的一个系列。
生态等值种: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
层间植物:群落除了自养、独立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层次以外,还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演替系列:从生物定居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
伴随种:不固定在某一定的植物群丛内的植物种。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