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课件1

合集下载

《满井游记》ppt课件【36页】(1)

《满井游记》ppt课件【36页】(1)

中心主旨:
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一带的 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 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 的情怀.作者抓住了早春特征的景物, 给以细腻的描写,显示了早春的蓬勃 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
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当时作 者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如 脱笼之鸟,感受着春回大地的气息。文 章写水光之色、柳枝麦苗、游人欢欣、 鱼鸟之乐,无不流露出喜悦之情。本文 多用比喻句,尤其是写山写水,用了两 个很长的比喻句,颇有新意,阅读时应 仔细体会。
开始 刚 能够 得意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而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泉而茗者
表承接 表转折,却 表修饰
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 脱笼之鹄 曝沙之鸟 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 之 倩女之面贵面 放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 作用,可不译 髻鬟之始掠也
词类活用
泉 茗 罍 蹇 (冷光/ // / 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 /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
文言现象归纳
一词多义
冻风时作 时 于时冰皮始解
经常 这时 初、始 突然
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冰皮始解 始 髻鬟之始掠也 欲出不得 得 悠然自得
城中“余寒”: 冻风 飞沙 (欲扬先抑)
1.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 物及出游路线
游 满 井
郊游所见 所感
2.满井春色
高柳夹堤 全景: 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
白 描
分写: 山、水、柳 麦、人、鸟 3.所感: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议论作结,再表寄情山水的兴趣
本文的写法:
1.情景交融:都是景语,都是情语, 汇成一首对春天的赞歌。“始知郊田 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则是这支赞歌的主题。 2.描写突出景物特点:高柳、山水、 麦田,都是典型的北国之春的特点。

《满井游记》.ppt

《满井游记》.ppt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 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 人。与兄宗道、弟中道, 并称“三袁”,为“公安 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 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 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 实有所批判。作品风格率 真自然。他的山水游记很 著名。今人钱伯城整理有 《袁宏道集笺校》。
,一刮就沙土飞扬,碎石翻滚。我拘束在一
室之中,想出去也不行。每次冒着寒
风快步走出去,总是走不到百步就又返回来。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 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 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 鹄。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 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了满井。 高大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地稍 微湿润,放眼望去一片空阔的景象, 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第二段写景 句子分别是哪些?
• 高柳夹堤(dī),土膏微润,一望空
阔,
——总写郊外春景
• 若脱笼之鹄( hú )。 ——比喻,喜悦
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 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 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 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 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 皮”、“山峦”、“柳条”、“麦田”、 “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 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 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 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 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结构内容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 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 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1)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
•第二部分(2)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3)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满井游记(共69张PPT)

满井游记(共69张PPT)

余寒
城中 欲扬先抑
总体:土地微润,一望空阔 水光:清、亮 山色:娟然如拭 满井早春图 局部 柳条:将舒未舒 麦苗:寸许 (生机勃勃) 游人:茗、歌、骞 鸟鱼:悠然自得 议论:始知郊田……未之知也 记游的原因: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议论) 余之游将自此始
早春 郊游 厌恶 俗世
阅读课文: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内容
作者简介
袁宏道,明朝著名文学家。湖广公安 人。与兄弟袁宗道、袁中道并称“三袁”, 又称“公安派”。鄙弃官场,淡泊名利, 曾长时间隐居田园和外出游历。本文曲折 的表现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山石草木 的逸然情怀。
公安派
明代文学流派,代 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 道、袁中道,因其籍贯 为湖广公安,故世称 “公安派”。文学主张: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 不肯下笔。”

燕地寒yān 花朝节zhāo 辄返zhé n 倩女之靧面 huì 廿二日nià 脱笼之鹄 hú 罍而歌者 lé i 呷浪之鳞 xiā 浅鬣寸许 liè 红装而蹇者 jiǎn 以游堕事
duò
huá n 恶能无纪 wū 髻鬟 jì
学习目标: 1 .品读课文掌握赏析 2. 学习赏析方法 3 联系背景体会作者情感
背景回放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1592年就中了进士, 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 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 的游记,如《西湖游记二则》等。他生性酷爱自 然山水,在登临山水中,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 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1598年, 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 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由于所 任职务比较清闲,使得他有空闲寄情北京附近的 山水。本文便写于此时。

《满井游记》ppt课件 (38页)

《满井游记》ppt课件 (38页)
游踪顺序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 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3.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 来表现季节特征?
天(稍和) 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静) 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静) 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动) 麦田(前鬣寸许)(神奇的比喻) 游人(泉而茗 罍而歌 红装而蹇)(有声有色) 鸟鱼(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比喻 鳞浪层层 比喻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拟人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 而蹇者,亦时时有。 排比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 鬣之间皆有喜气。 拟人、借代
整体感知 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中心思想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 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 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 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倩 女 之 靧
髻 鬟 之 始



麦田浅鬣寸许

泉而歌者,罍而茗者,红装而蹇者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θ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
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
未百步辄返。
译文: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 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 石。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
满井游记
——袁宏道
作者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号
石公,明代文学家,公安 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 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 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 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 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语言清新明快, 有《锦帆集》、《解脱集 》、《瓶花斋集》等。

满井游记_课件.ppt1

满井游记_课件.ppt1
浅鬣寸许 liè
脱笼之鹄 hú
huá 倩女之靧面 huì 髻鬟之始掠 jì n
ng 泉而茗者 mí
i 罍而歌者 lé
曝沙之鸟 pù 以游堕事 huī
红装而蹇者 jiǎn
呷浪之鳞 xiā 恶能无纪 wū
时间: 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 满井 人物: “我”与数友 起因: 天寒,局促一堂之内,欲出不得,廿二
第二段:畅游满井2
于时
在这时
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冰面 开始
晶晶然如镜

新开 而冷光之 乍 出于匣也。
突然
主谓之间,取消句 刚刚打开 子独立性,不译
水光清新明艳
参考翻译
• 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光才 闪烁发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 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 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 匣中射出来一样。
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 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 续出游的愿望。
第三部分:物我交融
思考: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贴近自然 继续出游
作者为什么说”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 之间者,惟此官也””此官”指谁?”惟此官也”有什么意 思? 因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官僚是不愿意为了领略大自 然的美景而耽误仕途的,惟有作者这样的担任闲职,无功 名进取之心的人才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见”.”此官” 指作者本人.”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
满井游记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 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北省公安 县人,为“公安派”创始者,与 其兄宗道、弟中道合称“公安三 袁” 。作品多闲情逸致,风格 自然率真。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 今人钱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笺 校》。 公安派,因其创始人袁宏道 为湖北公安而得名。反对摹拟古 人,强调“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其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 对明后期影响颇大。

满井游记优秀PPT课件

满井游记优秀PPT课件

满井游记优秀PPT课件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满井风光描绘及特点•人文历史内涵挖掘•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分析•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03明代散文的成就涌现出众多优秀散文家,如袁宏道、归有光等。

01明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前期、中期、后期。

0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注重个性表达,追求自然与真情。

明代文学背景字中郎,号石公,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袁宏道简介在散文、诗歌、戏曲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被誉为“公安派”领袖。

袁宏道的文学成就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观念,强调个性解放和文学创新。

袁宏道的思想主张袁宏道生平及成就明代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心态复杂。

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创作动机袁宏道在官场受挫后,寄情山水,寻求心灵慰藉。

通过描写满井春色,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030201《满井游记》创作背景02文本解读与赏析结尾抒发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寄情山水的情怀。

叙述游人在满井一带的活动,展现人们享受春天的喜悦。

满井春色详细描绘满井一带的自然风光,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引言简要介绍作者袁宏道及《满井游记》的创作背景。

游记开端描述北京一带的早春风光,为下文铺垫。

文章结构梳理优美词句欣赏“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时节柳树的姿态和土地的润泽。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春水的清澈和冷冽。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峦在阳光照耀下的清新和明媚。

作者对满井一带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

细腻入微的描写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生动形象的比喻作者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满井游记课件

满井游记课件
•第三部分(3):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第一段: 燕地初春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燕地初春恶劣的天气还体现在那里?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不说“寒风”“冷风” 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
作者的心情如何?
苦恼、郁闷:“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寒冷,多 少阻住了他的游兴,欲游不能。
(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写出了什么特点,效果。)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 贴切而有新意;
(2)“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 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 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3)“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 长高的麦苗,写出了麦苗的细小,简明而又形象。
(1)对自由的向往,希望继续出游的美好愿望。 (2)喜悦的心情,乐观的人生态度。 (3)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课后练习
一、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 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 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熟读课文,试找出几处这样的 景物描写,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 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猛,强劲
湿透
凡曝 (pù) 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
晒(曝晒,一曝十寒)吸水戏浪(呷:吸)
得,毛羽鳞鬣 (liè) 之间皆有喜气。
一切动物(借代修辞)
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 (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 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一切 动物身上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表示大约,左右
煮茶(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动词)
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

满井游记ppt课件优秀课件

满井游记ppt课件优秀课件
13
04
拓展延伸与探究思考
2024/1/25
14
类似题材作品比较阅读
2024/1/25
《小石潭记》与《满井游记》比较
两篇游记都以自然景色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小石潭记 》更注重对潭水、游鱼的描绘,而《满井游记》则更注重对山光、水色的整体感受。
《醉翁亭记》与《满井游记》比较
通假字
01
02
• 恶能无纪(“纪”通“记”,记载)
古今异义词
03
04
• 披风:古义为“顶着风”,今义为“披 在肩背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 虽莫利于世:古义为“即使”,今义为 “虽然”。
05
2024/1/25
06
• 罍而歌者:古义为“酒杯”,今义为“ 一种盛酒的器皿”。
12
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运用
01
两篇游记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醉翁亭记》以酒为媒,通过描写醉 翁亭的周围环境和饮宴之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而《满井游记》则 以游满井为主线,通过描写满井的春色和游人的活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
爱。
15
春天主题在其他艺术形式中表现
2024/1/25
春天在诗歌中的表现
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 代设计、艺术等领域,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开发出具有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17
05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2024/1/25
18
分组讨论:你对春天有何感受?
完成课本中的课后练 习题,确保对课堂所 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起:交代出游的时、地、人
苦闷烦躁 迫切
面远鸟瞰满井全景:春意盎然 轻松喜悦
水: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白描手法
满满井春色 描


清澈见底 新开之镜 比喻
游 记
春 景
点近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倩女靧面髻鬟始梳
比喻
植物
柳 麦苗
白描手法 比喻
生 动 形 象 融 情 入 景 寄
欣 赏 赞 美
游人 声色兼备 热闹非凡 托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 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 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 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 者,红妆而蹇者,亦时时有。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冰面
开始 像鱼鳞似的波纹
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光亮的样子 助词无义
突然 从
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美好的样子 鲜艳明媚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
美女 洗脸
梳掠
舒展
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柳梢 在风中散开 像短短的鬃毛
游人虽未盛,泉 而 茗者, 罍而
背景材料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 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 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 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 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 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 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本文曲折的表现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 寄情山石草木的逸然情怀。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猛烈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内,
时常 起 就 飞沙走石 拘束
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能够 每次 疾行
总是 、 就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 满井。 稍微暖和 一起、偕同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
夹在堤两岸 肥沃

笼之鹄。
天鹅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
掌握下列词语读音:
燕地寒 yān 花朝节zhāo 辄返 zhé 廿二日 niàn 倩女之靧面 huì 脱笼之鹄 hú 浅鬣寸许 liè 罍而歌者 léi 红装而蹇者 jiǎn 呷浪之鳞 xiā 以游堕事 huī 恶能无纪 wū 髻鬟 jìhuán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 字音、节奏,流利、 有感情。
鸟鱼 悠然自得 拟人 总结 收获--知所未知 作记缘由 抒写物我交融之感


寄情山水
本文可借鉴的写法
❖ 1、运用欲扬先抑、烘托反衬等手法 ❖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白描手法写景 ❖ 3、情景交融 ❖ 4、第二段写景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写部分又
按一定顺序,由面到点,由远到近。 ❖ 5、抓住特征写景
❖ 4、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交待作此文的缘由? 借题发挥,表明作者心灵与自然贴近,抒
发了物我交融的感受。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全文写了一幅怎样的的景象呢?寄 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京城 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 厌弃官场、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城中“余寒”(烘托、反衬,欲扬先抑)
满井游记
——袁宏道
二、简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 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 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 、弟中道当时称“三袁”,又称 “公安派”,他们的诗文称为“ 公安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 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文学创 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 》、《解脱集》、《瓶花斋集》 等。鄙弃官场,淡与名利,曾长 时间隐居田园和外出游历。有《 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 辑为《袁中郎全集》。
❖ 2、第一段有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 表现手法:烘托、反衬(冻风、飞沙) 作用:勾勒出燕地的早春乍暖还寒的特点;
暗示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和欲游而不得的苦恼。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提示:写燕地虽是残冬却寒厉风劲,欲游而不得游的苦 闷心情,为后文去满井郊游作了反面的衬托和铺垫。
❖ 3、第二段中描写了满井的初春的哪些景象? 重点写什么? 高柳夹堤、土膏、河水、山峦、柳条、麦苗、 游人、鸟、鱼 山和水是重点
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
表示限定关系,可译为“以”这种用 法现在的书面语中还常用,如“四海之内 ”“国门之外”。
脱笼之鹄 曝沙之鸟
❖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这种用 法现在的书面语中也常用,尤其保留在成语 中,如“惊弓之鸟”“一丘之貉”。以上两 种,也都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但主要起结 构作用。
倩女之靧面 髻鬟之始掠 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未尝
表转折
未知之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
发语词 耽误公事 潇洒的样子
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
刚好
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怎能 记
1、概括文章每段所写的大意。
(1)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记叙) (2)满井春色。(记叙、描写) (3)写作记缘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议论)
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 神。
3、麦田浅鬣寸许。 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
简明而又形象。
2、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 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 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试 加以辨析,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一室之内 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郊田之外 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多 名词作动词 ,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
用泉水煮
煮茶
端起酒杯
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
这里指穿艳装
骑驴
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猛,很有力 然而

湿透
凡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在沙滩上晒太阳外
鸟的羽毛鱼的鳞鳍
品味写法
❖ 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 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 请你从文中再找出几例,结合上下文体会其 表达效果。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 丽,贴切而有新意。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