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202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2021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

宦官专权严重 B。

政治日益腐败C。

皇帝疏于政事 D.大臣结党营私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A。

官吏贪赃枉法B。

土地兼并严重C.民众不堪重负D.农民流离失所3。

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

官府赋税苛重B。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逃亡C。

连年天灾D。

阶级矛盾的激化4。

明朝末年,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的事件是()A.陕西饥民暴动B。

红巾军起义C。

黄巾起义D.李自成起义5。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6. 明朝的建立者和灭亡者是()A. 朱元璋、皇太极B. 朱棣、李自成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李自成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学会归纳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基本规律及各自的特点。

2.阅读有关明末社会状况的材料,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状。

3.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

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满洲的兴起。

二、难点:分析理解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是农民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想: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教师讲述:到了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出现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社会危机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内容学习:(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

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

宦官刘瑾、魏忠贤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_2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_2

的历史意义?
【答案】意义: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封建
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
迎闯王图
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 起义的内容。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原因 (1)连年天灾导致百姓生活困苦。 (2)明政府在天灾之下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加重赋税和徭役。 (3)土地兼并恶性发展,使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破产逃亡。 (4)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更激化了社会矛盾。 (5)起义军大部分由农民组成,他们提出的“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 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支持。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这样几个关键信息:女真首领、八旗制度、举兵反明。
与这几个关键信息有关的人物是 (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1)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领导者 没有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 谋划。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随堂 · 即时演练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7
万顷;明熹宗时,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 11.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1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又遇天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灭亡》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灭亡》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阅读书本P86,制作满洲 努
兴起的大事年表。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 赤
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皇 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 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 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统一各部
建国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忽必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2.经过: (1)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__均__田__免__赋_”的口号。 (2)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__大__顺_。 (3)1644年4月,起义军 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__ _崇__祯自缢,明 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 的灭亡 》课件P PT
明熹宗朱由校就是那个传 说中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间, 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 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 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只想 当木匠。
我承认我是个 好木匠,不是
个好皇帝。
魏忠贤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 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 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 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 器,还盖小宫殿,被世人称为 “木匠皇帝”。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表现 ①政治上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明朝逐步走向覆亡
原因
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 建立政权
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后金的兴起 清的建立
清兵入关
评价迁移
1A..明皇朝帝灭昏亡庸的无根能本原因是(B.B政) 治腐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清的建立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 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 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 打仗,35岁登极,在位 17年,52岁去世,是清 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 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
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表现 ①政治上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明朝逐步走向覆亡
原因 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 建立政权 明朝灭亡
后金的兴起
清的建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政治腐败与
社会动荡
明 朝
的 灭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 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表现 ①政治上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明朝逐步走向覆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练习(pdf,含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练习(pdf,含解析)
材料三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 1635 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为清,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二,说出努尔哈赤的功绩。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 处。
D.李自成
5.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是在起义军( )
A.进入西安时 B.进入中原后
C.进入成都时 D.进入北京时
6.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的时间是( )
A.1628 年
B.1643 年
C.1644 年 D.1645 年
7.下列有关李自成起义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起义军进入中原地区 ②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 ③起义军占领西安 ④起义军进攻北京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8.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 20 年,明朝
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食物
短缺。”该观点是( )
A.正确的
B.不完全正确的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12.下列朝代、建立时间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秦朝——公元前 221 年——刘邦 B.西晋——317 年——司马睿
C.南宋——960 年——赵构
D.清朝——1636 年——皇太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在位 48 年,竟然有 20 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6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1616年,__努__尔_哈__赤___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__后__金__。 (2)1635年,__皇__太_极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大__清__。 2.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明军将领__吴__三__桂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 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史解释、史料实证)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3
知识梳理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 (1)概况:_明__代___中__后__期__,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 (2)表现 ① 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② 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7
能力提升
6.明朝末年,陕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百姓“剥树皮而食……树皮 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却依然严征苛捐杂税。于是 侥幸活下来的百姓“转相为盗”。材料反映明末( A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府机构瘫痪 C.边防危机四起 D.大臣结党营私 7.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 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 立的政权是( D ) A.辽朝、清朝 B.金朝、元朝 C.辽朝、元朝 D.金朝、清朝
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C )
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作业课件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作业课件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8
知识点三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 . 满 洲 兴 起 : 1616 年 , ⑤_努__尔__哈___赤__ 统 一 女 真 各 部 , 国 号 ⑥ __大__金______,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1635 年,⑦__皇__太__极____改族名为⑧____满__洲____,次年,改国号为⑨__清____。 2.明军将领⑩__吴__三__桂____投降清朝,并引清军入关,联合夹击李 自成。最后李自成失败。
17
5.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 因为( C )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Nhomakorabea18
6.小王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明末清初的相关史料,请你按时间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
材料三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 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顺政权取代 明朝而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而北京城内的大顺政权正忙于筹备李 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军士们则竞相追赃积财,准备还乡。面临强敌 压境,大顺军心涣散,失败不可免,李自成的“皇帝梦”最终还是断送 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A.皇宫建筑群的庞大 B.明朝军队的不堪一击 C.农民起义军失败的原因 D.清军大举入关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5
3.【山东临沂中考】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
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世代的变迁
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精品(核心素养时代新教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精品(核心素养时代新教学)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
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
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①根本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 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 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②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
皇帝昏庸
腐败
宦官专权

代导中来自致后期
农业生产
土地兼
遭到破坏;
并严重
农民流离
失所。

明 朝 末
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赋税苛重;
末 农
连年灾荒,饥民遍野; 民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素养探究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自学+展示
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归纳明朝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 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 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 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 首······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 一人。
———崇祯《血衣遗诏》
崇祯皇帝自缢处(煤山,今景山)
素养探究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阅读课本,梳理满洲兴起的相关知识点?
①建立政权: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②更改族名: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③更改国号: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材料一:帝(明熹宗)性机巧,好亲斧锯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 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神宗时期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期-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期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极回答问题。

自学能力。

根据材料总结当时的社师:读图,简要描述图中人物的衣着、神情和生活状况?生回答:衣衫褴褛,神情憔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师过渡语:图中人物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下的底层人民,他们就是遭受剥削和压迫的农民阶级。

然而,明中期社会状况的恶化,还远不止于此……出示材料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材料一:材料二:富出示明朝《流民图》④明末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严重,朝廷赋税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4•结果: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被推翻教师过渡语引出后金:李自成有着中国古代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等优点,但是也有中国古代农民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等缺点,大起义军被眼前的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东北地区的大敌一一后金,终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

三、探究三江山易主一一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图像)教师讲述:满洲的兴起的基本情况。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多媒体出示问题:简述清兵入关情况)学生简述清兵入关情况?答案提示:吴三桂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最后失败被杀。

4.南明小朝廷斗年4戸的濟旁势南明小朝廷是明朝遗留的大臣推举明皇室后裔建立的政权,但由于皇帝贪图享受,官员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很快就被满清灭亡。

5.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是必然的。

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是偶然的。

吴三桂为了个人利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内容。

该单元主题内容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巩固和发展。

包含内容有:明朝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建筑与文学等。

本单元介绍了明朝前期的相关史实,内政外交都一度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随着明朝政治上僵化和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明末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而本课就是关于明朝的终结,为清朝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明朝情况,对明朝建立,明朝统治措施、明朝经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等都有了全面了解。

但是关于明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学生很敢兴趣,并自己主动搜集和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

课下布置的任务,学生也是很认真的思考并展开讨论。

尤其七年级18班学生。

本课介绍明朝灭亡,除了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证据意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角度和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一下让他们感兴趣活动和话题,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历史。

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2.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㈡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2.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丛史出的证据意识。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2.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对比分析后,认识到统治者只有惜民、爱民、富民和安民才能使国家富强,长治久安。

二、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明亡—清兴这一线索,重新确定了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突破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图片收集,视频整理,逐步分析出明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①李自成农民起义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突破方法:图像史料分析(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查找资料(自查、他查),归纳整理②清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突破方法:课下:学生课下查资料教师准备视频资源课中:学生之间讨论三、教学设计㈠导入教师:这是古代官员的上朝图,大家看这些官员上朝有什么特点?学生:站的整齐庄重严肃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教师:在古代,官员上朝理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丝毫不敢懈怠。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7课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7课

同步训练
6.1644年4月,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标志着 大明王朝灭亡。最终推翻明朝的是( C )
A.后金 C.农民起义军
B.清朝 D.元朝
7.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有“天灾、人祸、外扰”。下 面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饥民遍野 B.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C.清政权乘机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D.明朝政权的腐败
史海拾贝
在《重修华县志稿》中确有记载:“闯王刀系明末李 自成监造,献于露泽院堡之关帝庙者,久不生锈,现 匿存堡内。”
同步训练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从陕北发动革命……转战十余年,卒以 1644年3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 们……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 遭受了失败。
——郭沫若
同步训练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当时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 党营私,争权夺利。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 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 所。明朝末年,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 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1644年4月,统治 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推翻了。
C(五十三刀),相传此刀术是李自成农民 起义军实用刀法,故名闯王刀。闯王刀以技击实践为 中心,编排套路结构严谨,布局匀称,运动清晰,招 数奇特,手法惊异,步法多变,美无花架,实而不华, 马上步下均适用。攻如猛虎下山,具迅雷不及掩耳之 势,防时稳如泰山,伺机相还。临阵应用,以攻为主, 先发制人。其特点是猛、快、巧、准。 关于李自成的闯王刀,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崇祯 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大军三攻潼关,路经华 州露泽院村,特将宝刀留在关帝庙内“保佑一方平 安”。而另一种说法则为,李自成看到这里香火旺盛, 也想求关公助他一臂之力,所以把刀献到了关帝庙里。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即将学完,该记忆的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第十七课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1、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1)设置内阁和六部,同时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3)大兴“文字狱”。

3、“文字狱”的消极影响: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摧残了人才。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一)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雅克萨和尼布楚。

清朝康熙皇帝带领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列举17世纪我国进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⑴郑成功收复台湾;⑵戚继光抗击倭寇;⑶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⑷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点(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__为“__喇嘛” 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__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设计】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
1、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明朝的灭亡”。

本课由“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子目构成,
主要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经过。

本课对于学生学习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时
1课时
明朝的灭亡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动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过程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国号清 清兵入关,李自成起义失败
政治:日益腐败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明亡清兴的过程,通过对明末农民起义的探讨学习,了解明末政治腐败的严重危害,知道农民战争对于明代封建秩序产生了猛烈地冲击与破坏。

继立的清王朝以明亡为借鉴,革除了明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弊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由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需要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分析。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补充人物相关知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吴三桂、袁崇焕
丰富学生的知
识,增加学生
的学习兴趣第17课明朝的灭亡【作业与板书设计】
【1.作业设计】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A组(巩固学习)
二、材料题:B组(拓展学习)
【2.板书设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页)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知识框架】【知识框架】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 【重点梳理】【重点梳理】1.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背景背景 (1)(1)元朝末年元朝末年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民不聊生(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然后向北进军明朝建立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他就是明太祖 推翻元朝元朝随后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结束了元朝的统治2.朱元璋强化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原因巩固统治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强化皇权 措施 (1)(1)在地方在地方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巩固皇室(2)(2)在中央在中央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了军事大权(3)(3)厂卫制度厂卫制度厂卫制度::为监察官民为监察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

2019/10/18
23
谢谢欣赏!
2019/10/18
24
• 传说李自成被杀的地方—湖北九宫山
•课后活动(第87页)
• 1、答:当时土地贫瘠的陕西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到处都有 饥民,许多农民只能吃蓬草、树皮等为生,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但 是官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催老百姓交赋税。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心思
向贫苦百姓发放钱粮
均田免赋可以实 现么?为什么?
当时的生产 力无法实现。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八旗制度,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清1太63宗5年皇,太皇极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士兵
明朝将领吴三桂投靠了清朝
李自成军队与清朝军队激战的地方:山海关
陕北起义
进军中原 均田免粮
攻克西安 建立大顺
攻克北京 推翻明朝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大树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 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 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均田免赋”
军纪严明,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 明朝皇帝的陵墓群----十三陵

3.17明朝的灭亡核心素养目标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3.17明朝的灭亡核心素养目标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4)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李自成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
探究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讨论“均田”与“免赋” 的含义,以及“均田免赋”这一口号的进步性。
相对于过去的农民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哪些突出特点? 目标明确 规模浩大作战勇敢百姓欢迎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616年,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 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
努尔哈赤 皇太极
2.清兵入关
明军将领吴三桂 降清,引清兵入关, 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吴三 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 会战李自成。李自成 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退回北京后转战各地, 最后失败。
原因是( A )
①皇帝昏庸,少问政事 ②宦官利欲熏心,权 力膨胀 ③朝臣阿谀奉承,治国无方 ④藩王 势力太大,亟须监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面是满洲贵族兴起和清朝建立过程中发生
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B)
①建立后金 ②改国号为清 ③迁都北京
④统一女真各部
A.①②③④
《闯王进京》图
展示目标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的表现,是造成明 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认识政治腐败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
腐朽;认识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培养学生培养 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图文史料 ,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 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3、历史解释;通过观看视频 ,阅读教材,知汲取道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小组合作讨论明朝灭亡 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4 、时空观念;识读《明末农民战争示意图》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过程,提高从图中 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的时空观。5、家国情怀;.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 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 ,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2.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 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
1. 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A. 吴三桂领导的叛军
B.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C. 努尔哈赤领导的大军
D. 皇太极领导的清军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644年3月李自成进京,明末崇祯刚愎自用,自缢,李自成建立了大顺王朝。

推翻明朝统治。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 明朝后期,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的是()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铁木真
D. 阿骨打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女真族的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

A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 明朝的建立者和灭亡者是()
A. 朱元璋、皇太极
B. 朱棣、李自成
C. 朱元璋、李自成
D. 朱元璋、皇太极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644年3月李自成进京,明末崇祯刚愎自用,自缢,李自成建立了大顺王朝,推翻明朝统治。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 明朝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 宦官专权严重
B. 政治日益腐败
C. 皇帝疏于政事
D. 大臣结党营私
【答案】B
【解析】A项宦官专权严重是东汉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B项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是当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符合题意;C项“皇帝疏于政事”和D项“大臣结党营私”是政治日益腐败的具体表现;故选B。

5. 建立“后金”,后改名为“清”的民族是()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吐蕃族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初,女真族的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6. 李自成建立政权的地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阳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

1643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 明朝末年,统治愈加腐朽,终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先爆发于()
A. 陕西北部
B. 河南中部
C. 四川地区
D. 东北地区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

因为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8. 清朝时我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铁木真
D. 阿骨打
【答案】B
9. 下列口号中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是()
A. 平买平卖
B.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C. 均田免粮
D. 三年不征,一民不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河南以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后,实行的政策是三年不征,一民不杀不杀,平买平卖;“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是黄巾军起义时的口号。

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10. 清军入关,占领并迁都北京,开始清朝在中国的统治是在()
A. 1616年
B. 1636年
C. 1644年
D. 1683年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并迁都北京,开始清朝在中国的统治。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 下列人物中,对女真族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A. 耶鲁阿保机
B. 元昊
C. 铁木真
D. 努尔哈赤
【答案】D
12. 满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

满族这一称呼是从下列哪个民族演化而来?( )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女真族
D. 鲜卑族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初,女真族的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1635 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族,1636年改国号为清。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1)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

(4)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