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参考资料
美学原理必读书单
一、重点书目1、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2、阿多诺《美学理论》3、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4、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5、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6、瓦莱里《文艺杂谈》7、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8、汉?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9、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10、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二、必读书目A、理论1、约翰?雷契《敲开智者的脑袋》2、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3、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4、华勒斯坦《开放现代社会》5、马克?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B、思想1、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2、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3、费孝通《乡土中国》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5、尼采《看哪这人》C、方法1、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2、怀特海《观念的冒险》3、威?詹姆斯《宗教经验之解释》4、蒂利希《政治期望》5、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D、知识1、罗?休斯《新艺术的震撼》2、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3、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4、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5、卡普拉《物理学之道》6、卡西尔《人论》三、参考书目A、视野1、尼采《超善恶》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4、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5、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6、马尔库塞《单面人》7、卢克斯《个人主义》8、沃林《存在的政治》9、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10、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B、专业1、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2、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4、帕克《美学原理》5、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6、阿恩海姆《视觉思维》7、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8、里德《现代绘画简史》9、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10、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四、推荐书目A、经典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4、康德《判断力批判》5、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6、歌德《谈话录》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8、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9、巴特《罗兰? 巴特自述》10、纳博科夫《文学讲稿》B、现实1、顾准《顾准文集》2、何清涟《我们仍在仰望星空》3、秦晖《问题与主义》4、朱正《 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5、季羡林《牛棚杂忆》6、胡平《千年沉重》7、遇罗克《遗作与回忆》8、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9、卡夫卡《卡夫卡日记》10、吴思《潜规则》。
《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
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5、1750)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
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
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美学原理》参考书目
《美学原理》课程参考书目.
1、王朝闻《美学原理》
2、李泽厚《美学四讲》、《美的历程》
3、朱光潜《谈美书简》
4、叶秀山《美的哲学》
5、宗白华《美学散步》
8、(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9、(法)丹纳《艺术哲学》
10、(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11、(英)克莱夫·贝尔《艺术》
12、(美)H.帕克《美学原理》
13、(日)今道友信《作为美和爱的哲学思考》
1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15、(德裔美籍)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作为艺术的电影》
16、(英)鲍桑葵《美学史》
17、(英)利斯托维尔:《近代美学史述评》。
18、张法:《现代西方美学史》
19、张世英:《哲学导论》
20、王德峰:《哲学导论》
21、曾志:《西方哲学导论》。
美学原理(个人整理)
美学原理第一章美学纲要西方美学思想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为柏拉图(什么是美)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诗学》成了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
XT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在文艺和美学方面有三大特征:1)艺术独立于神学之外,使人的得以发挥;2)重新评价古希腊文化,进一步探讨艺术创造中的理论和技巧,强调人的尊严与个性;3)要求艺术描绘现实,不再描绘神。
J文艺复兴给美学思想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学科的形成。
T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及法国的启蒙运动,都给美学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家鲍姆嘉通于1725年提出,1750年正式用Aesthetik作为专著名称,建立的美学学科。
TX中国美学源于先秦。
西周末期,周太使伯提出和谐为美的观点,作为美学智慧的灵光闪现,早于西方300多年,而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的论点。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美学观点,较古希腊先哲早了100多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重蹈中世纪欧洲美学思想受神学束缚而影响发展的覆辙。
至陏唐中叶,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即与佛学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
使中国近代美学具有独立形态的是辛亥革命后的蔡元培。
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才出现了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形成的当代中国美学体系。
TX造成中西方美学研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主要是因为西方学者走了一条捷径,即一开始就把美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直击美学的本质,而中国的研究则从开始便和政治、伦理纠缠在一起T。
2)西方从1750年将美学独立为一门学科,而中国则在1840年前后才开始确立此观念。
因而中国起了100年的早,赶晚了100年的集。
J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审美价值的学科。
M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美学主要是通过对文学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加以探讨来进行研究,美学又有“艺术哲学”之称。
美学原理学习参考书目
美学原理学习参考书目第一篇:美学原理学习参考书目美学参考书目:[1]《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2]《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4]《美的历程》李泽厚[5]《美学》黑格尔[6]《1844政治经济学手稿》马克思[7]《人间词话》王国维[8]《艺术问题》苏珊·朗格[9]《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英伽登[10]《美的现实性》伽达默尔[11]《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12]《诗学》亚里士多德[13]《判断力批判》康德[14]《美学新论》蒋孔阳[15]《美学散步》宗白华[16]《美学与意境》宗白华[17]《红楼梦评论》王国维[18]《美学与哲学》杜夫海纳[19]《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姚斯[20]《审美经验论》彭立勋[21]《美学原理》帕克[22]《文艺对话录》柏拉图[23]《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24]《美育书简》席勒[25]《美学原理》克罗齐[26]《文心雕龙》刘勰[27]《华夏美学》李泽厚[28]《诗艺》贺拉斯[29]《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30]《美育与人生》蔡元培[31]《谈美感教育》朱光潜[32]《悲剧的诞生》尼采[33]《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叔本华[34]《美学》朱立元主编[35]《中国美学史教程》王振复[36]《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37]《美学》杨春时[38]《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易中天第二篇:美学原理美学原理1、美学名称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3、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他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4、对柳宗元“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芜没于空山矣”的理解?1)、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章,美的形式与形式美⾳乐中的形式和谐,毕达哥拉斯美在形式的和谐⼀⾊彩美⾊彩的⾃然因素,波长、反射、穿透⼒.⾊彩的审美属性,表情性。
(⼀)红⾊在中国“红⾊”⼀般指代喜庆、幸福、快乐⽽在英语中“red”贬多褒少(⼆)⽩⾊在中国⽂化中,⽩⾊是禁忌词⽽西⽅⽂化中,⾼雅纯洁,象征纯真⽆邪。
(三)⿊⾊在中国⽂化原来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庄重⽽严肃的⾊调。
⼀⽅⾯它象征严肃、正义;另⼀⽅⾯象征阴险、毒辣、恐怖、邪恶和反动。
black是西⽅⽂化中的基本禁忌⾊,象征死亡、凶兆、灾难。
(四)黄⾊黄⾊代表权势、威严,西⽅⽂化中yellow背叛耶稣的犹⼤(Judas)所穿⾐服的颜⾊⼆形体美:点、线、⾯、体,荷加兹,美在于形式美,尤其是蛇形线。
(⼀)、线条竖直线,⼒量、稳定、活⼒、刚健、昂扬⽔平线,安定、平和、静穆⾯、和体的美▲为什么这些⼩巧、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引起我们的美感呢?实践美学的解释:在这些形式中体现出了我们的创造才能、奇思妙想、奇异的设计、精巧的造型,甚⾄于多天地之造化、⿁斧神⼯之能。
所以它的实现经过了两个阶段:其⼀,⼈按照事物的规律来改造⾃然;第⼆,⼈类让对象中实现了我们的某种⼼理的、社会的、审美的需求。
在对象⾝上打上了我们⼈类的实践的痕迹,聪明才智、灵性、智慧,显现出⼈的本质⼒量。
三声⾳的美——声⾳的美有三个层次:(⼀)直接接触到声⾳所获得的形式美。
(⼆)作⽤于⼈们的情绪、形成类⽐功能。
(三)⾳乐的象征性功能。
四构成美的规律性的因素荷迦兹,美的规则是“适应、多样、统⼀、单纯、复杂和尺⼨——所有这⼀切都参加了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
”(⼀)适应(⼆)对称(三)均衡(四)节奏(五)多样(六)复杂“它迫使眼睛以⼀种爱动的天性去追逐它们,这个过程给于意识的满⾜使这种形式堪称为美。
”(七)多样的统⼀(⼋)和谐。
在情趣上、感情⾊彩上等⽅式上产⽣共同的特⾊。
(九)尺⼨和数量五形式美的产⽣和发展:(⼀)形式感的产⽣是由⼀定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的。
美学原理资料整理
1、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关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悦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2、距离说: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这时就产生了美。
代表人是英国的爱德华。
布洛。
3、移情:所谓移情,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知觉、情感外射到外界的事物上,设身处地的把原来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他也有了感知和情感,从而构成了物我同一,甚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移情说作为一种正式的审美经验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利普斯。
4、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所谓“美的规律”是指事物之所以具有美的特征,之所以成为美的对象的规律。
美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美的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
意思是说任何事物,凡是符合美的规律就是美的不符合就是不美的,换言之,凡是美的事物就是符合美的规律,反之就不符合美的规律。
5、崇高:是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
它主要指(1)崇高的对象通过感性形态体现出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等;(2)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3)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6、悲剧:也可称之为悲或悲剧性,不同于作为戏剧种类之一的悲剧,它比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它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和其他艺术种类中的悲剧(2分)。
究其实质来说,所谓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式,是一种崇高的美。
7,有音乐感的耳朵8、净化: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舒缓、疏通和宣泄过分强烈的情绪,恢复和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即美感。
9、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就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即自然事物、自然景观及其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
美学原理教案完整版
美学原理教案Documen N e8r9aT NnYu9m8bYeT NC8CB-NNUUT-NUT108 】《美学原理》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美学原理教师姓名:课程性质:必修() 选修( √ )课程类型:公共课( √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学时/学分:教学对象:先修课程:艺术概论、中外文学史等二、教材及参考文献教材: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年版。
参考文献: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3.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 1989 年版。
4.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1 年版。
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6.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年版三、考核方式考试( √ ) 考查( )《美学原理》课程第一讲教案1.主要内容:绪论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三、美学研究的对象四、美学的学科性质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六、怎样学习美学2.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及美学学科的性质;同时理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发展历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美学研究的对象。
( 2 )美学的学科性质。
( 3 )怎样学习美学。
4.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基本美学书籍的储备与阅读量,一定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经验。
5.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 ) 2.新授( √ ) 3.讨论( ) 4.练习( )6.授课类型: 1.理论课( √ ) 2.实验课( ) 3.实习课( ) 4.上机( ) 5.其他( )7.教学方式: 1.讲授( √ ) 2. 讨论( √ ) 3.演示( √ ) 4.参观( ) 5. 实验( ) 6.实习作业( ) 7.练习( )8.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比例:( 4/2 )9.课堂思量题或者习题:( 1 )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 美学学科的性质是什么?( 3 ) 学习美学的意义是什么?10.教学资源: 1.多媒体( √ ) 2.模型( ) 3.挂图( ) 4.其他( )《美学原理》课程第二讲教案1.主要内容:第一章美是什么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二、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三、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四、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五、美在乎象六、意象的分析七、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八、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正的世界2.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厘清美与美感的基本性质,掌握“意象”这一美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同时能够理解美学史中对美的本质的各种争鸣和探讨。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简化本
一、美的本质:美,首先表现为人类生命主体对客体对象性、有益性的反映美的本质反映必须体现“三性”的统一,三性:人类生命主体性、客观对象性、两者在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人类生命主体性和客观对象性实际上是强调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问题,有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才有美的前提条件,才能谈得上审美和美感问题.但我们要分析的是美的本质问题,我们就不能停留在两体上,我们必须要研究两体中什么样的精神反映.这就是美的本质的关健问题.我们说,美的本质必须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这是对美进行本质分析的核心.美的本质、美的问题,必须是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反映.讲这个问题我们决不能脱离上面的分析,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是人类生命主体精神的特殊形式.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往下推断了.既然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那么美与不美的精神意识,就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又由于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与人类生命主休生存发展有关,从而就决定人类对美与不美的反映,带有了精神功利性.我们不能否定这样的现实.换句话说,人类对美的认识是从人类生命主体出发的,一切有益于人类生命主体的反映才是美的反映,一切无益于人类生命主体的反映,都不是美的反映,甚至是丑的.美带有人的精神功利特点.美的意识就是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精神.(1)从美的产生上看我们说对美的本质认识是人类文明达到相当程度之后的事,而美感的产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但我们分析美的本质时,我们又不能离开美感,美的意识.我们从美的产生上看,美感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具有审美对象——审美客体.第二是有审美主体——审美者.第三是要有一种安全感,保证生命不受侵害以及悠闲的环境.前两个问题我们已讲过了,第三点要有安全保证生命不受侵害优越的环境,是特指人类生命而言的.美及美感的产生都要与人类生命有益性有关,任何无益于人类生命主体或有害于人类生命主体的事物或环境境都违背美的本质的,如我们在动物园里欣赏老虎时,此时此刻,我们可以想到老虎的性格美、皮毛美,可当老虎跑出来,要伤害你的时候,这时在构成无益于人类主体生命的同时,美也就立即消失.此时的老虎成了凶残、丑恶的敌人.(2)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反映是美的唯一本质美的本质首先表现为人的思维本质,是人类精神的一个方面,美的本质,更表现为人类生命主体对客体对象性的关系.而这种对象性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对人类生命主体来说是精神上有益性的关系.任何对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启示和体现等,都是美的本质体现.美的本质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整体和谐与统一.2、美还表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整体和谐和统一美的本质反映带有一种精神有益性的特征,但不等于说美是个别的,是某人的主观意识.不是说我认为对我有利的就是美.美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有益的精神,是一种人类生命主体有资本输出性精神,这就绝对排除了物质功利性,不带有物质功利的色彩.因此任何某个个别的人或团体从物的功利性出发,而不从整个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出发的行为和意识都不符合美的本质.美必须是一种引起人类生命精神有益性的反映.其次,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决不能忽略整个人类生命的整体,美要反映整个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精神.再次,只有在整个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上的整体的和谐与统一才是美的本质.第一,美的本质不同于习俗,美的永恒取决于整个人类生命有益性之永恒.第二,有益性精神是从人类生命整体来衡量的.第三,美的本质有时还表现在时空上的相对矛盾,但这决不影响美的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精神整体的和谐与统美的主要理论依据:客观事物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它形状的美丑完全是人类依据自身立场的一种看法。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
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
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一)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
(二)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示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1)古希腊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美学的开端;2)中世纪,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大家4)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经验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5)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尔,代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期6)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生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生活7)20世纪出,心理学美学,佛洛依德8)20世纪,语言论美学,从语言角度、符号的角度探讨美学7、“由下而上”:行而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方法。
美学原理 总资料
美学第一章一、美学学科的形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
(一)区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两个概念,追寻“美本身”,美得共相,美的普遍性,整体。
(二)讨论了美得各种定义,提出了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美不是善,美不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等。
柏拉图《理想国》第十卷,提出“理式、理念”----物体----艺术,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归纳为:艺术与现实的关式,理式,即静观,达到美得最高境界,是第一境界,物体本身是第二境界。
艺术是对自然社会的模仿,是对真理的影子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诗学》学术背影:古希腊文化由古典化过度时期,古典化时期是古希腊最辉煌时期,以史诗、悲剧为代表;希腊化时期是大众化、创造性失去,热衷于构筑体系。
时代特征:强调“反思力”对“常识”进行思考,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社会、人文。
“认识你自己”是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代的概括。
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体积与安排”,美的事物体积大小要合适,要见出“统一性”,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关系,通过组织与安排,达到有机和谐统一。
二.美学学科如何成立知------哲学意------伦理学情-----美学1.形象思维原始性、普遍性2.以己度人的隐喻3,想象性的类概念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完善三.美学研究对象1.哲学家和逻辑分析方法2.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象形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心理学的方法美学目的是成就人自身 1.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2.从审美活动理解人的完善 3.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关于审美活动的起源实证主义:普列汉诺夫、劳动说直觉主义:尼采、“酒神精神”一、巫术及巫术直观(一)什么是巫术活动巫术是人类原始的活动方式,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特征来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原始人类经验世界的方式和信仰的方式。
最新《美学原理》考试复习参考资料汇编资料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历史1美学作为一种思想: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美学思想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1)西方:①古希腊②中世纪③近代④现代⑤后现代(2)中国:①先秦(第一个黄金时代)②魏晋南北朝(第二个黄金时代)③唐宋元③清代(第三个黄金时代)④近现代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1)西方:①18世纪初唯理主义哲学体系②鲍姆加通③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深化鲍姆加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他在1735年所写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这门学科称为“Aesthetics”。
1750年,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2)中国: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创期):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②两次美学热潮二、美学的研究对象1西方美学有关美学研究对象分为四派:第一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本身。
(柏拉图、鲍姆嘉通)第二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及艺术理论)(黑格尔)第三种:美学研究人的美感经验。
(立普斯、布洛)2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三、美学的学科性质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研究人的生活世界,即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从这里引出美学的两个特点:第一,美学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二,美学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2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它不属于形象思维,美学属于理论思维,哲学思维。
3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密切的关系。
4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美学所要体现的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会生成不同的美学体系。
第二讲美的本质(一)一、美的语义的区分1.“美”的字源学:(1)“羊大为美”:偏重于美的生理性和自然性。
(2)“羊人为美”:偏重于美的宗教性和社会性。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简化本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简化本美学原理第一章美学的基本概念:1 、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 、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埃斯特惕卡”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
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 、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物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 、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
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畜产品久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认为的理性认识)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6 、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7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多选)8 、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
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
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 、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
美学原理资料
论述:一、美与真善的关系。
答:美与善:1、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的;2、美以善为前提。
区别:1、从功利关系上看,善直接和功利相联系,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善,是以社会功利作为客观标准。
而美的功利是一种间接联系,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
2、从内容和形式关系上看,善虽有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也可以不顾及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而美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
3、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认识和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美与真: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
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区别:1、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2、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总之,美不能离开真和善,但又有不同。
只有当人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就是真的时候,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并且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才可能有美的存在。
真、善、美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具体地历史地得到说明。
二、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关系。
答:美的体现形态有三种: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
1、自然事物的美。
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和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大自然给人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
比如朝阳晚霞、春花秋月、长河落日、园林田野等,都是自然美。
大自然以其美景秀色,给人以多方面的精神享受,自然美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量。
2、社会生活中的美。
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这是社会美的一个主要特征,常说的“心灵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人的内在品质。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鲍姆嘉通——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 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
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物种的尺度和需要——即该物种之所以为该物种的那种尺度和需要, 如动物只会营造巢穴, 像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
这既是该物种的尺度, 又是它的本能的需要。
内在的尺度——即是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 一方面要认识客观规律, 一方面要符合人本身客观需要, 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即“内在的尺度”, 所以叫“内在的尺度”因为它不是外在的物种的尺度。
例如:桌子原本是木头做的。
《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论美的著作。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提出的, 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美是关系——狄德罗提出的, 他说: “就哲学观点来说, 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 就是美的。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在诗画戏曲以与园林等门类艺术中, 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 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 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意境体现艺术美, 在艺术创造, 欣赏和批评中, 意境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艺术美的标准。
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社会美: 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 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丑, 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
艺术丑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美是生活: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多样统一: 这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也叫和谐。
体现了生活, 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的千差万别, “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
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 但不等于生活, 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历史1美学作为一种思想: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美学思想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1)西方:①古希腊②中世纪③近代④现代⑤后现代(2)中国:①先秦(第一个黄金时代)②魏晋南北朝(第二个黄金时代)③唐宋元③清代(第三个黄金时代)④近现代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1)西方:①18 世纪初唯理主义哲学体系②鲍姆加通③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深化鲍姆加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他在1735 年所写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这门学科称为“Aesthetics”。
1750 年,他的《美学( 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2)中国: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初创期):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②两次美学热潮二、美学的研究对象1西方美学有关美学研究对象分为四派:第一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本身。
(柏拉图、鲍姆嘉通)第二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及艺术理论)(黑格尔)第三种:美学研究人的美感经验。
(立普斯、布洛)2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三、美学的学科性质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研究人的生活世界,即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从这里引出美学的两个特点:第一,美学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二,美学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2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它不属于形象思维,美学属于理论思维,哲学思维。
3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密切的关系。
4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美学所要体现的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会生成不同的美学体系。
第二讲美的本质(一)一、美的语义的区分1.“美”的字源学:(1)“羊大为美”:偏重于美的生理性和自然性。
( 2)“羊人为美”:偏重于美的宗教性和社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形成了那些学说?其代表性人物是谁?
答:一,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二,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认为“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
三,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四,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他认为,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2、什么是美学?美学学科的性质?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2)因为美学事一门人文学科,所以美学与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3)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连,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
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1)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2)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美学作为独立的专门学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应当由专门的美学著作(2)应当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到独立的美学学科.
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首先,美学事宜门人文学科,他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人类的审美现象设计的诗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其次,审美现象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更增加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再次,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和解几状况的制约,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一些重要特征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艺术是美学的研究的对象?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以书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为什么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1)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型的审美行为(3)对于审美对象的研究,通过以书能更好地抓住其基本特征(4)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1)多样性(除哲学方法,还有艺术学方法,心理学方法,伦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人类学方法,发生学方法等都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相联系(3)美学研究的方法还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美学研究的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什么是美?
(1)人是“世界的美”。
这一命题是说.美离不开人,美是对人而言的,美是在人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世界的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因此,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正因为美离不开人,因而美的本质也离不开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决定了是的本质。
而人总是在生命实践活动中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显现出来,使现实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勿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这就意味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美是自由的形象。
既然
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凡是美都是形象,抽象的人的本质概念不能成为美,人的本质只有转化为县体的生命力量,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时才美,所以美是自由的形象。
(4)美在创造中。
因为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中。
而且美的创造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它是多种因素的积累,是多展累的突创。
以上4个命题是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它们组合在一起,涵盖了美的本质。
4、美与美感的关系
(1)美感离不开美,但美感的范围比美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
(2)从每到美感,其间有许多中介环节,美感是通过这类之中介环节对美的一种反映(3)与对象的美相比,美感具有主观性的特征,美感却不同与美,美观是人的主观对于美的感受
美感产生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从逻辑上看,美感是多种因素的因缘汇合:
(1)首先,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其次,美感的存在,十一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3)再次,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最后,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1、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映这两方面的构成
2、美感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行,声,味,气息和触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
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5、结合上课讲授的XXX实例谈谈该作美与不美,表述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