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资料】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精华版)

合集下载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把它填涂到机读卡上。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B.清朝政府的腐败日益暴露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解体D.军备废弛,纪律败坏2.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却“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速发展陆路交通3.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认为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B.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C.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值得推崇D.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

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C.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5.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中央财政的是A.唐朝中书省B.唐朝节度使C.北宋三司使D.北宋通判6.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

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D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7.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含答案(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C.家族观念流行 D.散漫自私意识2.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

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 地方的封疆大吏B. 中央朝廷的重臣C. 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4.某学者文采飞扬,他把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历程喻为航船,“这艘自汉代开始建造的航船,从###起锚扬帆后,……经过500余年平衡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经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船破恰遇顶头风,在强劲的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是摇摇欲坠。

”句中“###”指代A.魏晋南北朝 B.隋代 C.唐代D.宋代5. 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

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

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材料说明A. 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B. 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C. 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D. 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考前模拟历史试题第Ⅰ卷客观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保障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重要制度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5.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6.《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削弱了中央集权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7.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某某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夏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确立?A. 分封制实施B. 井田制改革C. 商鞅变法D. 王安石变法3、题干:下列关于商朝建立的历史事件,表述错误的是:A.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B. 商朝都城最初在亳C. 商朝后期迁都多次,可能是由于水患D. 商朝实行的是奴隶制国家4、题干:以下关于西周时期的历史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成为周王的直属领地B. 设立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出现了“井田制”,土地国有,分配给贵族D. 西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达到了鼎盛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得以普及。

B. 东汉时期的蔡伦对原有技术进行了改革,使造纸技术更加成熟。

C.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唐朝,并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D. 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改进了造纸技术。

6、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受到了严重损害。

D. 鸦片战争使中国完全丧失了领土主权,进入了全面殖民统治时期。

7、题干:以下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 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C. 法律统一,实行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威严D. 设立皇帝制,皇权至上,地方官员对皇帝负责8、题干: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官吏廉洁B. 军事扩张,疆域扩大C. 经济繁荣,文化发展D. 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华文明起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

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多元一体B.领先世界C.范围广泛D.历史悠久2.中国虽早有“华夷之辨”,但古人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往往会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主要反映出古代A.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形成B.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C.敬天保民的观念已经形成D.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戍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特征是()A.职分细化,运转高效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西汉汉武帝时,建立太学,重用儒生;元帝、成帝之后,儒士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出现了“州牧郡守,家世传业”的“经术世家”。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察举制发挥了重要作用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地方势力急剧膨胀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

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A.废分封行县制B.废旧俗兴汉化C.实行盐铁专营D.奖励耕织作战6.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缘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变化表明当时()A.废除了长期以家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实行不抑兼并的上地致衡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7.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政策?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郡县制D. 废除科举制度2、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实行了什么政策?A. 分封制B. 郡国并行制C. 削藩策D. 推恩令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武力征服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秦始皇是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统一了六国C、秦始皇是通过分封制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D、秦始皇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和平时期统一了六国4、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共一百三十篇C、《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D、《史记》的撰写过程中,司马迁受到了严刑拷打,但并未因此中断撰写5、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C. 推广铁器使用,提高生产力D. 修筑长城,防御外敌入侵6、关于明朝郑和下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 郑和的船队主要是为了寻找贸易机会C.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明朝海军实力D.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初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7、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成为土地国有制的代表形式B. 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开始成为社会基本经济形态C. 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成为土地主要经营形式D. 唐宋时期,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8、题干: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挽救民族危亡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制仅限于王室成员享有;B、分封制导致了诸侯割据的局面;C、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没有任何义务;D、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强化。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齐国国君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大女儿甲,他的妾为他生了大儿子乙,后来妻子为他生了二儿子丙,妾为他生了三儿子丁,继承他王位的应该是()A.甲 B.乙 C.丙 D.丁2.秦始皇时期,在山东设置了琅琊郡,琅琊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3.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代的首席将军是()A.梭伦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4.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陪审法庭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下列事情不可能做到的是()A.被选举为执政官 B.领取工资C.和妻子一道参与讨论城邦的重大事务 D.参加立法6.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

”这里的“同样情形”包括()①雅典公民普遍好战②伯里克利才能杰出③雅典实行民主政治④雅典面临外邦威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

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这一过程最能说明()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8.1689年《权利法案》第11条规定:“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

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

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D.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2.史载:“军国大计……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这一现象开始于()A.秦朝B.清朝C.明朝D.唐朝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

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是()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B.片名与剧情不符C.当时已经废除了“宰相”D.剧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4.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②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④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

这种观点()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6.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8.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这场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史册。

这场运动应当是指()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成立9.某导游要向游客介绍有关遵义会议的内容,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他可以选择()①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③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④是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下列句子皆选自*的诗词,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事件,如果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国庆一周年时写的)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11.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D.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考试试卷2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考试试卷2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二)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西周分封之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力不包括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2.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秦朝实行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行省制3.“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上述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是A.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巩固了雍正帝的统治D.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4.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A.伯利克里B.查士丁尼C.华盛顿D.俾斯麦5.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 .议会的出现B .光荣革命的成功C .《权利法案》的颁布D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6.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美国联邦政府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7.下列有关美国的国家各项事务中,总统无权决断的有A .制定宪法B .提名任命国防部长C .指挥对外战争D .提名任命大法官8.下列各国的议会中,只起到“粉饰门面”作用的是A .英国的上议院B .美国的参议院国会总统 联邦法C.法国的众议院 D.德国的帝国议会9.下列宪法中,最突出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0.阅读右图,判断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下列那场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12.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的是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13.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 B C D14.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期,我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巨变,推动这两次历史性巨变的人物分别是①洪秀全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邓小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16.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C.帝国主义扶植新代理人 D.北洋军阀实力强大17.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①武装斗争②土地革命③根据地建设④统一战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8.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1周年的纪念活动举行的时间应在A.2008年7月B.2008年11月C. 2008年12月D.2009年1月19.下列诗词中,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20.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标志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的结束②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③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2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A.巴黎公社 B.苏维埃俄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D.苏联22.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23.最早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 B.1954年 C.1982年 D.1984年24.“香港是大陆最大的转口基地,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仿真必刷模拟卷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仿真必刷模拟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测试卷(考试题)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仿真模拟卷04高一·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详解】图片“陶器上的稻穗纹”和“干栏式房屋”符合题意,都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种植水稻,遗址中有成堆的稻谷、稻秆,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鱼纹彩陶盆和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人的文化特征,排除②④,故排除A、C、D。

2.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嫡长子的判断。

根据宗法制的内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嫡子中的大儿子,故题中③符合,故C项不合题意,正确;①虽是长子,但不是嫡子,故A项错误,排除;②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故B项错误,排除;④虽是嫡子,但不是长子,故D项错误,排除。

3.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A.商朝人善于经商B.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功C.商鞅变法的规定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人称呼的来源是源于商朝人善于经商,故选A;BCD与这一称呼无关,排除。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A.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B.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中“最突出作用”这一信息可知,问题考查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是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故选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作用之一,而不是最突出的作用,故排除B;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属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CD。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史籍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

帝乙的小儿子辛(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

这说明A.殷商后期实行兄终弟及制B.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C.殷商实行“传长不传贤”D.殷商时期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2.《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海内,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赤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B。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 D。

立嫡以长不以贤4.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得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

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

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5.一位宋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下列哪种活动不符合实际()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6.新航路开辟后产生了“商业革命”,它的主要表现是()○1市场和贸易扩大○2证明了“地圆学说”○3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4天主教在拉丁美洲开始传播○5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A.○1○2○3○4○5 B.○1○2○3○5 C.○1○3○5 D.○2○47.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1农业税相对稳定○2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3商品经济发展○4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2○3○4 B.○1○2○3C.○2○3○4 D.○1○2○48.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地区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

最新最全统编版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统编版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精华版)

统编版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簋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

西周规定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卿大夫四簋,士二簋。

这实质上反映了()A .分封制下的实物配给B .宗法制下的内外亲疏C.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 D .封建制下的君主独裁2.周公东征后,以成王命,把殷旧都及畿辅之地封给文王少子康叔,国号卫;把一部分殷遗民封给纣的庶兄微子启,以存殷祀,国号宋;把奄国的旧地封给周公子伯禽,国号鲁;又封太公望之子于鲁之北,国号齐。

卫、宋、鲁、齐分别位于图中的()A .②⑤③①B .⑤②④③C.⑤②③④ D .②⑤④③3.“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

”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 .集体决策、制约皇权B .分工明确、民主运作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 .宰相权重、威胁皇权4.汉朝初年,境内百姓多以“赵人”、“秦人”、“齐人”、“燕人”、“楚人”等自居。

到汉武帝时代,境内的百姓逐渐被称为“汉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大致形成。

这主要是由于( )A .中央集权强化了民族认同B .郡县制度消除了地域差异C.儒学独尊促成了观念一统 D .官僚政治淡化了宗族亲疏5.钱穆说:“(明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阁臣权力等同于宰相B .宦官通过票拟掌握事权C.政务决策服从于君主 D .皇帝怠政削弱君主专制6.下表为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时间人口数(口) 每口平均亩数顺治十二年14,033,900 27.63(1655)康熙五十年24,621,324 28.15(1711)雍正十二年27,355,462 32.54(1734)乾隆十八年102,750,000 6.89(1753)乾隆三十一年208,095,796 3.56(1766)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 .人地矛盾逐渐缓和B .封建社会由盛转衰C.农业产量停滞不前 D .生态资源日趋紧张7.1833 年,广东佛山镇棉纺织业状况:织造各种布匹的工人有五万人,工作需要紧急时,工人就大量增加。

高一(上)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文化()A.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B.发现于黄河流域的下游C.代表当时农业生产最高水平D.社会等级分化明显2.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其主张却不被采纳,主要由于()A.孔子出身没落贵族B.诸侯忙于争霸无心变革C.仁政思想不符合现实需要D.儒家学说不适应当时社会变革3.战国时代各国所著的书籍都有对先朝的记载,但描述前朝的态度和立场经常会受到制约,甚至会增加一些子虚乌有的内容。

记载受制约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尚不成熟B.口头传承失真C.时代环境条件D.史学批判意识4.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A.铁犁牛耕B.商鞅变法C.兼并战争D.奖励垦荒5.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与如图有关的是()A.改革币制 B.均输平准 C.盐铁官营 D.重农抑商6.汉代帝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儒家经典教育,《孝经》《论语》为太子教育必修,自惠帝始皇帝谥号皆有“孝”字。

这表明汉代()A.儒学走向世俗化B.政治伦理形式化C.儒学垄断了教育D.以“孝治天下”为国策7.如图所示现象()A.开始于西晋时期B.引发了北方战乱C.促进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南北并立8.如表为唐开元天宝时期两浙地区的水利建设。

据此可推断唐中期()州工程名称修建时间工程作用苏州捍海塘开元元年百二十四里,防海潮衢州神塘开元五年溉田二百顷湖州荻塘开元中溉田明州普济湖开元中溉田明州水明湖开元中溉田越州防海塘开元十年防海潮润州伊娄湖壕开元二十六年长二十五里,置斗门,漕运明州西湖(东钱湖)天宝二年周回八十里,溉田五百顷越州诸暨湖塘天宝中溉田二十余顷A.江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B.大量粮食运往北方C.南方成为国家财赋重心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9.唐刘禹锡赋诗:“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

统编版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Word版,仅有选择题,含解析)

统编版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Word版,仅有选择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度高中历史高一上期末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1.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

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2.战国时期,墨子基于“一人ー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辯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可见,墨子的这一主张A.融合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精B.突破了宗法制下的人才制度C.蕴含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D.反映了士人阶层的利益要求3.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转型B.封建大一统C.文化大发展D.民族大融合4.汉朝以“孝”治天下。

汉武帝时“初令郡国举孝廉一人”,以后成为制度。

在基层乡官则设立“孝悌”管道德教化。

汉武帝这一举措主要基于A.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B.儒家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C.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D.要治理国家首要的是行“孝”5.历史背景是指与历史现象具有直接性和相关性的历史事实。

据此,从孔子年谱中分析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指孔子年谱的部分内容年份年龄大事记前548 4岁在鲁,齐国大臣崔杨弑齐庄公前517 35岁离鲁去齐,鲁君昭公被权臣驱逐至齐国前493 59岁去卫西行:卫国内乱父子夺位A.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的反映B.面对“礼崩乐坏"局面的理性反思C.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体现D.打破“学在官府"教育格局的表现6.春秋前期,卿大夫的家内盛行家臣制,家臣出身宗族,有自己的封邑和武装。

春秋后期出现了非宗族出身的家臣,不再具有封地,以粮食为俸禄。

据此可知,春秋后期A.宗族势力退出了政治舞台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C.集权制度得到普遍地认可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7.据史载,公元前480年,鲁国大부,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答道,灾早是上天刑罚,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仿真必刷模拟卷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仿真必刷模拟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测试卷(考试题)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仿真模拟卷02高一·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开端的重要标志。

我国历史上国家的初步形态出现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人性的退化B.原始社会C.国家的建立D.私有制的产生3.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主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A.兼并了六国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5.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为消除由此带来的威胁中央权力的因素,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派卫青、霍去病等带兵出击匈奴B.推行盐铁官营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在改革过程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

他迁都洛阳、改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等措施大大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材料评价的是A.司马炎B.孝文帝C.汉景帝D.曹丕7.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鉴真东渡8.“敕”是皇帝的诏书。

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