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艺与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中温型 50-75 ℃,处理时间 5-15 分钟,磷化膜厚度为 1-7 g/m2 ,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 度的比值为 1 :( 10-15 ) 优点:游离酸度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耐蚀性与高温磷化 膜基本相同,目前应用较多。 ( 3 )低温型 30-50 ℃ 节省能源,使用方便。 ( 4 )常温型 10-40 ℃ 常(低)温磷化(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时间 10-40 分钟, 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 1 :( 20-30 ),膜厚为 0.2-7 g/m2 。 优点:不需加热,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 缺点:处理时间长,溶液配制较繁。 2 、按磷化液成分分类 ( 1 )锌系磷化 ( 2 )锌钙系磷化 ( 3 )铁系磷化 ( 4 )锰系磷化 ( 5 )复合磷化 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 3 、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 ( 1 )化学磷化 将工件浸入磷化液中,依靠化学反应来实现磷化,目前应用广泛。 ( 2 )电化学磷化 在磷化液中,工件接正极,钢铁接负极进行磷化。 4 、按磷化膜质量分类 ( 1 )重量级(厚膜磷化) 膜重 7.5 g/m2 以上。 ( 2 )次重量级(中膜磷化)膜重 4.6-7.5 g/m2 。 ( 3 )轻量级(薄膜磷化)膜重 1.1-4.5 g/m2 。 ( 4 )次轻量级(特薄膜磷化)膜重 0.2-1.0 g/m2 。 5 、按施工方法分类 ( 1 )浸渍磷化
表面调整工序并非必须,表调剂加到脱脂槽内也可达到相同效果。磷化后的去离子 水洗必不可少。磷化后的铬酸盐处理,可提高整个涂层系统的耐腐蚀性能(见表 2),但 由于铬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应慎使用。 表 2 铬酸盐处理对漆膜耐蚀性能影响 去离子水洗 轻铁系 锌系 锌钙系 锌系 锌钙系 铬酸盐处理 0.5 2.0 1.2 2.0 2.5 划痕 3mm 扩散时间(h) (盐雾 ASTMB117-64) 48 144 216 192 264 96 240 288 312 360 * 数据来源与表 1 相同 3.3 混合件磷化处理工艺(锈蚀工件) ①脱脂 40~70℃ 3~8min ②水清洗 常温 0.5~1.0min ③酸洗 40~70℃ 3~8min ④水清洗 常温 0.5min ⑤中和 常温 0.5~1.0min ⑥表面调整 常温 0.5min ⑦磷化 35~60℃ 3~10min ⑧水清洗 常温 0.5~1.0min ⑨脱离子水洗 常温 0.5~1.0min ⑩铬酸盐水洗 40~70℃ 0.5~1.0min ⑾烘干 <180℃ 除非有足够的理由,酸洗工序一般不采用喷淋处理方式,喷淋会带来设备腐蚀以及 工件工序间生锈等一系列问题。其他各工序均可采用全喷淋或喷-浸相结合的施工方式。 对于混合件(无锈工件、有锈、氧化皮工件同时混合处理),采用脱脂除锈“二合一” 代替分步脱脂除锈的方法已经应用有几十年的历史,同样可获满意效果。对于酸洗和脱 脂除锈“二合一”一般采用非挥发性的无机酸较适宜。
2 2 2
摘自 Freeman D B.Phosphating and Metal Pretreatment Woodhead-Faukner,1986.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 耐磨减摩润滑磷化工艺 对于发动机活塞环、齿轮、制冷压缩机一类工件,它不仅承受一次载荷,而且还有 运动摩擦,要求工件能减摩、耐摩。锰系磷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能耐磨损, 磷化膜具有较好的减摩润滑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活塞环,轴承支座,压缩机等零部 件。 这类耐磨减摩磷化处理温度 70~100℃, 处理时间 10~20min, 磷化膜重大于 7.5g/m 。 在冷加工行业如:接管、拉丝、挤压、深拉延等工序,要求磷化膜提供减摩润滑性 能,一般采用锌系磷化,一是锌系磷化膜皂化后形成润滑性很好的硬脂酸锌层,二是锌 系磷化操作温度比较低,可在 40、60 或 90℃条件下进行磷化处理,磷化时间 4~10min, 有时甚至几十秒钟即可,磷化膜重量要求≥3g/m2 便可。工艺流程是: 耐磨减摩磷化 减摩润滑磷化(冷加工) 除油除锈 除油除锈 水清洗 水清洗 锰系磷化 锌系磷化 水清洗 水清洗 干燥 皂化(硬脂酸钠) 涂润滑油脂 干燥 3 漆前磷化工艺 涂装底漆前的磷化处理,将提高漆膜与基体金属的附着力,提高整个涂层系统的耐 腐蚀能力;提供工序间保护以免形成二次生锈。因此漆前磷化的首要问题是磷化膜必须 与底漆有优良的配套性,而磷化膜本身的防锈性是次要的,磷化膜细致密实、膜薄。当 磷化膜粗厚时,会对漆膜的综合性能产生负效应。磷化体系与工艺的选定主要由:工件 材质、油锈程度、几何形状;磷化与涂漆的时间间隔;底漆品种和施工方式以及相关场 地设备条件决定。 一般来说,低碳钢较高碳钢容易进行磷化处理,磷化成膜性能好些。对于有锈(氧 化皮)工件必须经过酸洗工序,而酸洗后的工件将给磷化带来很多麻烦,如工序间生锈 泛黄,残留酸液的清除,磷化膜出现粗化等。酸洗后的工件在进行锌系、锌锰系磷化前 一般要进行表面调整处理。 在间歇式的生产场合,由于受条件限制,磷化工件必须存放一段时间后才能涂漆, 因此要求磷化膜本身具有较好的防锈性。 如果存放期在 10 天以上, 一般应采用中温磷化,
磷化(Ⅲ)——磷化工艺(1) 1 防锈磷化工艺 磷化工艺的早期应用是防锈,钢铁件经磷化处理形成一层磷化膜,起到防锈作用。 经过磷化防锈处理的工件防锈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对涂油工件而言),广泛用于工 序间、运输、包装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防锈,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锌系磷化、锰 系磷化三大品种。 铁系磷化的主体槽液成分是磷酸亚铁溶液,不含氧化类促进剂,并且有高游离酸度。 这种铁系磷化处理温度高于 95℃, 处理时间长达 30min 以上, 磷化膜重大于 10g/m ,并且 有除锈和磷化双重功能。这种高温铁系磷化由于磷化速度太慢,现在应用很少。 锰系磷化用作防锈磷化具有最佳性能,磷化膜微观结构呈颗粒密堆集状,是应用最 为广泛的防锈磷化。加与不加促进剂均可,如果加入硝酸盐或硝基胍促进剂可加快磷化 成膜速度。通常处理温度 80~100℃,处理时间 10~20min,膜重在 7.5 克/m 以上。 锌系磷化也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防锈磷化, 通常采用硝酸盐作为促进剂, 处理温度 80~ 90℃, 处理时间 10~15min, 磷化膜重大于 7.5g/m ,磷化膜微观结构一般是针片紧密堆集 型。 防锈磷化一般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水清洗——表面调整活化——磷化——水清洗——铬酸盐处理——烘干 ——涂油脂或染色处理 通过强碱强酸处理过的工件会导致磷化膜粗化现象, 采用表面调整活化可细化晶粒。 锌系磷化可采用草酸、胶体钛表调。锰系磷化可采用不溶性磷酸锰悬浮液活化。铁系磷 化一般不需要调整活化处理。磷化后的工件经铬酸盐封闭可大幅度提高防锈性,如再经 过涂油或染色处理可将防锈性提高几位甚至几十倍,见表 1。 表 1 磷化膜与涂油复合对耐蚀性的影响 材料 裸钢 钢+涂油 钢+16g/m2 锌磷化 钢+锌磷化+涂油 出现锈蚀时间(h)(盐雾 ASTM B117-64) 0.5 15.0 4.0 550.0
3Zn(H2PO4)2 Zn3(PO4)2 ↓ +4H3PO4 或 3Mn(H2PO4)2 Mn3(PO4)2 ↓ +4H3PO4 钢铁工件是钢铁合金, 在磷酸作用下, Fe 和 FeC3 形成无数原电池, 在阳极区, 铁开始熔解为 Fe2+,同时放出电子。 Fe+2H3PO4 → Fe (H2PO4)2+H2 ↑ Fe → Fe2+ +2e在钢铁工件表面附近的溶液中 Fe2+不断增加,当 Fe2+与 HPO42-, PO43- 浓 度大于磷酸盐的溶度积时,产生沉淀,在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 Fe(H2PO4)2 FeHPO4 ↓ + H3PO4 Fe+ Fe(H2PO4)2 2FeHPO4 ↓ + H2 ↑ 3FeHPO4 Fe 3(PO4)2 ↓ + H3PO4 Fe+ 2FeHPO4 Fe 3(PO4)2 ↓ +H2 ↑ 阴极区放出大量的氢: 2H+ +2e- H2 ↑ O2 + 2H20 + 4e- 4OH总反应式: 吸热 3Zn(H2PO4)2 Zn3(PO4)2 ↓ +4H3PO4
总述: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 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 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 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 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 90 多年的历史,大致可 以分为三个时期 : 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 Charles Ross 于 1869 年获得的专利 (B.P.No.3119) 。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在近一个世 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一战期 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 1909 年美国 T.W.Coslet 将锌、氧化 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 Parker 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 Parco Power 工艺的发展, 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 配制磷化液,克服 T 许多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 lho 1929 年 Bonderizing 磷 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 10min, 1934 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 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二战结束以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 性进展,只是稳步的发展和完善。磷化广泛应用于防蚀技术,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 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重要改进主要有 : 低温磷化、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 续钢带高速磷化。当前,磷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质量、减少环境 污染、节省能源进行。 (二)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 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 (三)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原理 1 、磷化 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 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2 、磷化原理 钢铁件浸入磷化液(由 Fe(H2PO4)2 Mn(H2PO4)2 Zn(H2PO4)2 组成的酸性 稀水溶液,PH 值为 1-3 ,溶液相对密度为 1.05-1.10 )中,磷化膜的生成反应如下: 吸热
2 如中温锌系、中温锌锰系、中温锌钙系等,磷化膜的厚度最好应在 2.0~4.5g/m 之间。 2
磷化后的工件应立即烘干,不宜自然凉干,以免在夹缝、焊接处形成锈蚀。如果存放期 只有 3~5 天,可用低温锌系、轻铁系磷化,烘干效果会好于自然凉干。 3.1 单室喷淋磷化工艺 整个前处理工艺只有一个喷室,在喷室的下面有多个贮液槽体,不同的处理液喷淋 工件后流回各自的槽体中。例如首先喷淋脱脂液,待脱脂液流回脱脂槽后,关闭阀门; 然后喷淋水洗,水洗完成后关闭水洗阀门;下一步再喷淋磷化液,这种单室处理方法可 实行如下几种工艺流程: 脱脂——磷化“二合一”(轻铁系)——水清洗——(铬封闭)——出件。 脱脂——水清洗——磷化——水清洗——(铬封闭)——出件 脱脂——水清洗——表面调整——磷化——水清洗——(铬封闭)——出件 这种磷化工艺一般不提倡安排酸洗工序,以免造成设备腐蚀或产生工序间锈蚀。单 室工艺设备少占用场地小,简便易行,但浪费较大,仅适合于批量少的间歇式生产场合。 与此相似的另一种方法,采用外围小容量罐体盛处理液,通过泵与管道抽液后与热水混 合后喷淋在工件上达到脱脂、磷化效果,喷淋后药液不回收,这种方法更简单,但浪费 更大。 3.2 多室“标准”工位磷化工艺: ①预脱脂 50~70℃ 1~2min ②脱脂 50~70℃ 2~4min ③水清洗 1~2 道 常温 0.5~1.0min ④表面调整 常温 0.5~1.0min ⑤磷化 35~60℃ 2~6min ⑥水清洗<2 道 常温 0.5~1.0min ⑦去离子水洗 常温 0.5~1.0min ⑧铬酸盐处理 40~70℃ 0.5~1.0min ⑨烘干 低于 180℃ 处理方式可采用全喷淋、全浸泡、喷淋-浸泡结合三种方式。对家用电器行业一般采 用全喷淋方式,它效率高,整个前处理只需要十几分钟即可完成,节省场地设备。汽车 行业流行采用喷淋-浸泡相结合的方式。
Fe+3Zn(H2PO4)2 Zn3(PO4)2 ↓ +2FeHPO4 ↓ +3 H3PO4+2 H2 ↑ 放热 磷化分类 1 、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 1 )高温型 80—90 ℃处理时间为 10-20 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 10-30g/m2, 溶液游离酸度 与总酸度的比值为 1 :( 7-8 ) 优点:膜抗蚀力强,结合力好。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 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