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课文大意
读句子
读背词语
日积月累(别董大)
教
学
反
思
3.日积月累。(板书:日积月累(别董大))
(1)学生读读背背(出示课件7)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作者: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型:综合练习
教
学
目
标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2.理解运用(出示课件3)
(1)本单元课文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三件事,注意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每件事的重点,再整体把握课文的重点。(出示课件4)
语文园地七作业练习设计(校本班本作业)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3)《普罗米修斯》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忍受折 磨,重获自由这三件事,把它们连起来,就能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了。( )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2.下面哪些题目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ABCD)
(多选)
A.《盘古开天地》 B.《精卫填海》
C.《观潮》
D.《女娲补天》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一、交流平台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 (2)只需要弄清楚事情的结果,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2.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练习。 (1)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改为反问句) __没__有__革__命__先__辈__的__流__血__牺___牲__,__怎__么__会__有__我__们__今__天__的__幸_ _福__生__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2.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反__问___句,意思是:__天__下__
__还__有__谁__不__知__道__您__?___ 3.这首送别诗与众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完整版
成长的故事可以写什么。写成长的故事,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选材。它可以是自己的成长故事:如通过 不断努力考上好成绩,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在 生活中遇到困惑怎样解决,从中悟到诀窍和捷 径……写成长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们从别人处得到 的启发,如《乌塔》这篇课文中的“爱孩子,为什 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 识世界总不完美”等几句话,大家感触颇深,可能 都有自己的体会,这也可以写一写。这些习作内容, 写什么好呢?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从中选择最值 得写的故事写下来。
乌塔在家里就设计了出行路线,准备 了地图,还阅读了许多国家书籍,每到一 处就会先查寻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 险时请求帮助。而中国的孩子根本就不的 可能有这样独立的机会。一方面是家长总 是排我们干不了,不让我们去;另一方面 是从小就由父母带着,没有锻炼的机会。 就拿我来说吧;读了乌塔后,我想乌塔一 个人都敢独闯欧洲,我为什么不可以从独 立睡觉开始呢?所以,我在晚上不怕了, 变的像乌塔一样勇敢和具有独立性。
读了本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 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采用排比的形式 去写:我已上四年级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 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人游历各国;我,总 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自己 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人走在马路都惊 惶失措,而乌塔一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写 自己的内心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 结合课文的某些句子谈感受。)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 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 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写自己的 独特感受,对乌塔的赞扬。)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 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去跨国旅游,但一 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 个合格的好少年!(写决心。)
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一、交流平台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也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同学们分组搜集了一些关于祖国地名、风景名胜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吧!二、日积月累(一)读读背背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描绘自然风光的成语,读一读,背一背,再抄写下来吧!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你还能说出哪些描绘自然风光的成语呢?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二)日积月累(句子)我国的地大物博,风景优美。
当我们爬上长城,看长江入海,登上海上仙山……那种感觉真好啊!就像古诗中所说的那样:三、词句段运用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黄山的奇石不计其数。
黄山的奇石形态各异。
四、书写提示本单元我们学习的生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如“厅、钉、钩、吸、附”。
写好这类字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左右两部分的高低错落。
注意笔画、笔顺。
如“厅”,先写一点,再写横折,最后写竖撇;而“钉”,先写横,再写竖,最后写一个撇折和点。
注意比例。
有的左窄,有的右窄;有的左宽右窄,有的左窄右宽。
注意穿插和避让。
如“钩”,左边的“钅”末笔变为提,与右边的“勾”首笔相呼应。
再如“吸”,右边的“口”为了避让“氵”,整体偏下。
注意占位和定位。
如“吸”,上下都占位,不能写得太长;“钉”,左右都占位,不能写得太宽。
注意笔画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均匀。
如“厅”,左右两部分之间距离不能太近;“钩”,左右两部分之间要留有空隙。
注意笔画的轻重变化。
如“钩”,左边的“钅”笔画较重,右边的“勾”笔画较轻,整个字显得比较匀称、和谐。
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练习题_PDF压缩
语文园地七一、交流后的收获1.下面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请结合文意正确选择。
A.段意合并法B.标题追溯法(1)从《梅兰芳蓄须》的题目中,我们能初步感知作者要写的内容。
我们可以采用(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魏校长赞赏周恩来从小就有志气,伯父告诉周恩来不要随便出入租界,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个女人被欺负很生气。
每个部分的意思我们弄清楚了,就可以采用( )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请用“标题追溯法”概括《蝙蝠和雷达》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的运用1.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志____高____ ____忠____国____死____归英____无____刚____不____ 大____凛____(1)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 )(2)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 )(3)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 )2.分析句子。
A.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B.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句子A是_______________句,句子B是_______________句,句子________更能反映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
3.改写下面的句子,增强语气。
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用句子。
(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我发现他们交流了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还举了例子。
第一个小朋友发现了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题目拓展法。
第二个小朋友发现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要素归纳法。
第三个小朋友发现弄清文章中的几件事,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事件串联法。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这些词语都是形容、赞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成语。
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没有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1)第一组例句中的第一个例句是两个反问句,一方面表达的意思更肯定,另一方面看出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思考与追问,朗读时一定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第二个句子是把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了,只强调了“为什么不能去”这一个疑惑,朗读时疑问语气没有第一组的强烈。
(2)第一个例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也更肯定,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第二个例句是陈述句,语气平缓,表达的效果没有第一句强烈,读的时候,语调稍平。
三、日积月累1.作者简介高适,唐代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
早年仕途失意。
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
封渤海县侯。
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
有《高常待集》。
2.古诗诗意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
四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语文园地七
四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语文园地七1.拼一拼,写一写。
模范规范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黄昏客厅融洽耀武扬威得意洋洋热闹非凡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冒昧(mi wi)惬意(qi xi)形单影只(zhǐ zhī)年少气盛(shng shn)3.读一读,背一背。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志:志向;者:人;竟:一定;成:成功。
解释: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
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解释: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
是三国蜀国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解释: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解释:盛年就是生命力旺盛的人生时段,不会再有;一日之中难有第二个早晨;应当及时自勉自励生活和工作,因为时间和岁月是不随人而改变的。
大体意思就是说时间很宝贵,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像早晨那样珍贵和旺盛的时间,时间不等人也不随人而改变,所以要自励自勉,珍惜时间。
(1)我要选择一句抄写下来:(2)我也搜集了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4.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我为我们伟大祖国有如此宏伟壮丽的万里长城而喝彩。
(2)我写的一篇作文,经语文教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我的《小狗》一文,经语文王老师的推荐,在狮岭学校四(3)班博客上发表。
5.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惜光阴宇宙间任何事物,都没有时间宝贵!因为任何东西,总有机会失而复得,唯有时间,过了一秒就失去一秒,过了一分就失去一分,失去了以后是永远不能复得的。
任凭你有多大权力,也不能阻止时间飞逝过去;任凭你有多少金钱,也不能把它买转回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词句段运用答案
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没有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பைடு நூலகம்七』词句段运用答案
1.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这些词语都是形容、赞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些成语。
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第一组例句中的第一个例句是两个反问句,一方面表达的意思更肯定,另一方面看出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思考与追问,朗读时一定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且一次比一次强烈;第二个句子是把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了,只强调了“为什么不能去”这一个疑惑,朗读时疑问语气没有第一组的强烈。
(2)第一个例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也更肯定,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第二个例句是陈述句,语气平缓,表达的效果没有第一句强烈,读的时候,语调稍平。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小明,你没看到清洁工很辛苦吗?你想过没有,如果大家都乱丢垃圾,环境怎么会好呢?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祥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搭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预习单(含答案).doc
语文园地七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扩展法: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题目扩展法”归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因为这样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是主要内容的核 心部分,我们只要把题目稍数进行一些补充说明,就是主要内容了。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含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出这些要素,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事件较多的,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抓关 键句法、段意合并法。
1、 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盘古开天地》。
2、弄清事情的 、 、 ,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3、有的文章写了 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 件事,可以先弄清 ,然后把几件事 ,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了。
4、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写了几件事?各是什么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1、把词语补充完整,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写在横线上),并用词语各写一句话。
()高远: (有远大抱负的人)造句:。
()报国: (带兵打仗的人)造句:。
大义(): (面对危险不退宿)造句:。
英勇():造句:。
视死():造句:。
铁面():(清官)造句:。
()执法:造句:。
刚正():造句:。
拓展词语:负荆请罪( ) 初出茅庐( ) 多多益善( )望梅止渴( ) 四面楚歌( )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 指鹿为马( ) 三顾茅庐( )2、读下面两个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
,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练习卷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练习卷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2.只需要弄清楚事情的结果,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3.《普罗米修斯》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忍受折磨,重获自由这三件事,把它们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______ 二、信息匹配4.下面哪些题目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多选)A .《盘古开天地》B .《精卫填海》C .《观潮》D .《女娲补天》 三、填空题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志存____________ 精忠____________ 大义____________英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归 铁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执法 刚正____________ (1)这些词语形容的都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少年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从上面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3)上面的词语中,形容爱国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
四、语言表达第2页,总5页6.句子练习。
(1)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句(1)和句(2)改为反问句之后,语气变得更加_______________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七》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七姓名学号一、填空。
1.给四字词语填空。
志存 ()() ()()报国 ( )义( )然视( )如( ) 刚()()阿英勇() ()()()无私 ()公执() ()()高远精忠()() 大义( )( ) ( )死如( ) ()()不阿 ()()无畏 ()面无() 秉()()法2.给下面人物连线合适的词语。
周恩来精忠报国包公英勇无畏岳飞志存高远警察刚正不阿女娲视死如归李广铁面无私盘古大义凛然梅兰芳秉公执法二、填空。
1.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语气更强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比较:2.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语气更强烈?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刮,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刮,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比较:3.在下面的情景中,你应该用什么语气让小明容易接受意见,怎么说?小明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4. 在下面的情景中,你应该用什么语气,怎么说?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不敢相信地说……三、填空。
1.《别董大》的作者是()代的()。
2.( )( )黄云白日( ),北风吹( )雪( ) ( )。
( )( )前路无( )( ),天下( ) ( )不( )( )?3. 天下( )( ),( )( )有责。
4.根据意思填写诗句: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这位身怀绝技的音乐家。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七姓名学号一、填空。
1.给四字词语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
一、交流后的收获
1.下面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请结合文意正确选择。
A.段意合并法
B.标题追溯法
(1)从《梅兰芳蓄须》的题目中,我们能初步感知作者要写的内容。
我们可以采用(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魏校长赞赏周恩来从小就有志气,伯父告诉周恩来不要随便出入租界,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个女人被欺负很生气。
每个部分的意思我们弄清楚了,就可以采用( )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请用“标题追溯法”概括《蝙蝠和雷达》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句段的运用
1.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志____高____ ____忠____国
____死____归英____无____
刚____不____ 大____凛____
(1)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 )
(2)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 )
(3)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 )
2.分析句子。
A.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B.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句子A是_______________句,句子B是_______________句,句子________更能反映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
3.改写下面的句子,增强语气。
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句子。
(1)情景一: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在你认为说法更好的句子后面打“√”。
①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想,那么打扫卫生的工作谁愿意做?我们还可能生活在干净温馨的环境中吗?( )
②小明,你不能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这样就没有人愿意打扫卫生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很糟糕的。
( )
(2)情景二: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这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手捧奖状时,我激动地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想表达的情感
用得体的语言写下来)
三、学会积累
1.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语文园地
一、1.(1)B (2)A
2.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了蝙蝠身上的秘密,然后发明了雷达,用于飞机安全飞行
二、1.存远精报视如勇畏正阿义然
(1)视死如归(2)刚正不阿(3)大义凛然
2.反问陈述 A
3.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4.(1)①√
(2)示例:老师,没有您的悉心指导,怎么会有我取得的成绩呢?谢谢老师!
三、1.北风吹雁雪纷纷 2.莫愁前路无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