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教案
清城区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3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化学”【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及装置变化前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液态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2胆矾研碎块状的胆矾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粉末状的胆矾无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颗粒状石灰石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课堂讨论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实验1、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实验3、4)现象 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发生改变,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在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发生 实例 水结成冰、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碘升华等铁生锈、物质的燃烧、烧制瓷器、冶炼金属、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等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实验基础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和工具。
3.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和药品。
2. 实验指导书或教材。
3. 黑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验证化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5分钟)1. 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取用药品、称量、溶解、加热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防止药品污染、安全操作等。
3. 学生演示实验操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15分钟)1. 介绍常见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2. 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放置、如何避免损坏等。
3. 学生操作仪器,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10分钟)1. 讲解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如使用实验记录本、标注单位等。
2. 讲解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如图表绘制、数据处理等。
3.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 教师点评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要点。
3. 布置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学会了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但在实验操作的细节方面,仍需加强指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教案
中学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 了解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3. 熟悉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显微镜等。
2. 药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硫酸铜溶液的制备步骤:1) 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硫酸铜固体。
2) 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液颜色。
3) 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
2.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步骤:1) 取一个烧杯,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 用滴定管滴加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3) 记录滴定数据,计算中和体积。
3. 实验三:氯化钠的溶解度步骤:1) 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
2) 加入少量水,观察溶解现象。
3) 讨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4. 实验四:氢氧化钙的制备步骤:1) 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 用滴定管滴加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3) 记录滴定数据,计算氢氧化钙的浓度。
5. 实验五:显微镜观察步骤:1) 取一个载玻片,放置一滴待观察的液体。
2) 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3)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
五、实验报告与评价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批改和反馈。
3. 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实验六:气的溶解度1. 实验目的探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理解压力和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2. 实验原理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气体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3. 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气压计、气球、烧瓶、试管、水。
药品:二氧化碳、氧气。
4. 实验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准备烧瓶和气球。
将一定量的水加入烧瓶中。
将气球充满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氧气)。
步骤二:观察气体溶解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_全册教学案word精品文档74页
导学案编写人:水清洋授课时间:审核人: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材分析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阐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提问〗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实验安全问题是要注意的?〖学生思考并交流〗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假如这些问题我们忽视了,容易引起什么后果?〖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讲解〗在做这几个实验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无论什么实验,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固体试剂用镊子、药匙或纸槽取用,液体试剂用量筒、滴管取用或直接倾倒。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向上,若只有液体则要放碎瓷片。
若固体加热易熔化(比如草酸晶体)呢?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之后应该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
若制取的是有毒气体则应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应采用什么装置?4.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酒精灯内酒精的量要适当,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之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5.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要验纯。
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前应先通氢气,待验得氢气纯净后再加热,实验结束之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氢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2011年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课时分配:1课时预习探究:(学生用)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高中化学第1章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第1章讲解教案教学内容:化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3. 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3.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教学难点:1.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的掌握;2.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2. 实验器材及化学药品;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1. 化学的定义:介绍化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2. 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概念的介绍;3.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方法和安全措施;4.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介绍物质的性质分类及相关实例。
三、实验演示: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和神奇。
四、讨论互动: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五、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基础概念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
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中学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敬重和促进学生的特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将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学问、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实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别、提纯和溶液配制等试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试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完成试验报告,并主动进行沟通。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⒈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分,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运用分液漏斗。
⒊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学习和试验过程中,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觉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索的实力,提高自主学习实力,擅长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试验探究中,体验试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学问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二)教学难点:萃取四、设计思路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试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
以往我们都是依据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常常混淆二者的区分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试验探究学习新学问,先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终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
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
在学习每个学问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试验,在试验中发觉问题、思索问题,再由试验上升到学问点的学习。
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简单理解每个学问点。
五、仪器、药品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
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
1. 烧杯
2. 试管
3. 酒精灯
4. 草酸钠
5. 盐酸
6. 碱性溶液
7. 酸性溶液
8. 红色、蓝色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
1. 将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草酸钠溶液。
2. 按比例在试管中混合盐酸和碱性溶液,形成化学反应。
3. 将试管倾斜,并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溶液。
4. 观察试管中的变化,记录下产生的气体、颜色变化等现象。
5. 使用红色、蓝色指示剂进行酸性、碱性的检验,确认反应产生的物质特性。
四、实验内容:
1. 草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 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的中和反应。
五、实验原理:
1.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发生物质变化的过程。
2.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酸碱的性质被中和,生成盐和水。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技能与观察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在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与结果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以上为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愿本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学习愉快!。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重点和难点⒈知道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的自然科学。
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化学的概念,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2、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方法(二)指导自学阅读课本,初步掌握以下问题,并填入学案相应位置:1、什么是化学化学与生活 P1-2化学的概念(重点)P22、人类对化学的认识过程古代 P2近代(重点) P2-3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现代 P3-43、绿色化学(重点)P32(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1、知道化学与生活的重要关系[视频]化学与生活[思考]化学与生活中哪些方面有关系。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小结]化学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材料,能源,医药,环境等方面。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板书]化学的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发展的历程[视频]化学的发展历程[思考与讨论](1)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程?(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成就中哪些与化学关系密切?(3)近代化学有哪些重要成就?哪一理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4)举例说明现代化学的一些成就。
[介绍]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化学对生活生产和生活的进步提供了便利。
[讲解]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的内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补充]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的读写和记忆方法。
3、绿色化学[思考]为什么有人说“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进步源泉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减少乃至根除这些负面影响?[自主阅读]P32绿色化学[小结]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想是从源头消除污染。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_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 1 知识系统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符号 n ) 单位:m o l注意事项:①只能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②使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粒子种类(如:1m o l 氢 × 未指明原子还是分子)。
23 -1 2、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 A ):数值单位: N A ≈6.02×10 3、摩尔质量(符号 M ):单位:g /m o lm o l 公式: N =n ·N A 注意事项:①摩尔质量以 g /m o 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公式:m =n ·M4、气体摩尔体积(符号 Vm ) V m ≈22.4L /m o l (只有标况时才可使用该数值)注意事项:①使用体积时,必须注明标准状况下(0℃,101K P a )。
②计算体积的物质必须是气体。
附: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的物质有:H 2O 、苯、SO 3、 CCl 4、溴、HF 。
③公式:V =n ·V m 该公式可用于求算单一气体、混合气体。
(即:气体体积可以相加)。
5、阿伏加德罗定律 P V =n R T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推论:(1).同 T 同 P 时,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2).同 T 同 V 时,两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3).同 T 同 P 时,两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解题核心思想:(1).无论给出那些物理量(质量、体积、微粒数),解题先求物质的量 n 。
(2).使用公式 N =n ·N A 求算微粒数目时,微粒种类对应(即:求原子数时,先求出原子的物质的量;求电子数时,先求出电子的对应的物质的量。
)(3).对于原子而言: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4).必须熟记基本公式 (5).思维顺序模板 n NN A m V n= n= M Vm首先,求算给定化学式的物质的量 每个化学式中所含微粒(如: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个数 → 用所求化学式的物质的量×每个化学式中所含微粒个数=得对应所要求算的微粒的物质的量 → 利用公式 N =n ·N A 求算题目要求的微粒数目。
古交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案
课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应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该用途应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具准备一集气瓶氧气、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小木条。
课前预习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填“性质”或“用途”)[小结](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3)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拓展]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1-2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思考]上面总结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小结]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知识点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思考]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学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从实验到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从实验到化学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熟
悉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酸(盐酸)、碱(氢氧化钠)、试管、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酸碱溶液:取一只试管,装入少量酸(盐酸),取另一只试管,装入少量碱(氢氧
化钠)。
2. 加入酸碱指示剂:用玻璃棒蘸取一点酸碱指示剂,滴入酸碱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3.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将碱溶液滴入酸溶液中,慢慢搅拌,观察颜色变化。
4. 记录实验现象:记录酸碱中和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教案:
1. 导入: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之间的关系。
2. 实验过程:逐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并引导他们分析实
验中出现的问题。
4. 拓展: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展开探讨。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金属钠教案
《钠的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基础)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开始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和核心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正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2)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钠与水、与氧气的反应过程和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敢于大胆猜测,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论证的能力。
(3)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入门课 教案
初中化学入门课教案1. 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密切关系。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安全、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等。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即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20分钟)1. 教师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的记录等。
2.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实验流程。
3.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如佩戴实验器材、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教师强调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在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示例和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在化学实验部分,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技能,并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高一化学教学工作计划必修一(优秀12篇)
高一化学教学工作计划必修一(优秀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化学教学工作计划必修一(优秀12篇)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
金属钠教案
《钠的性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基础)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开始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和核心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正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2)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钠与水、与氧气的反应过程和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敢于大胆猜测,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论证的能力。
(3)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最新7篇)
高中化学教案导入(最新7篇)高中化学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分为必修两本,选修6本高一基本就是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前两章目录如下: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重点是蒸馏和萃取操作)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高中化学的基本计量方式,很多人就是这里不适应的,多做题,是高中化学的第一道槛)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胶体,内容比较独立,可以上课的时候再听,影响不大)第二节离子反应(高考必考一个选择,重点)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绝对重点,重点中的重点!记住后面学习第三章第四章具体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时候都基本都需要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考)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是四种金属:钠、镁、铝、铁)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如果你是暑假自学的话我建议到第三章就差不多了,贪多嚼不烂,这一章非金属涉及到的性质更多,计算也多,结合前面的也多,前面没有完全弄懂的情况下贸然接触容易产生挫败感)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归纳与整理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醇酚醛羧酸酯有机合成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活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章课题2 金属材料第二章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实验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我面试的时候用的资料,不过提醒你哦,几乎是不会出现原题的。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一、教学课题:粗盐的提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板块)二、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三、教学课型:新课讲授四、教学课时:一课时(40分钟)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溶解,过滤,蒸发,搅拌等操作。
(2)掌握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学习除杂的原则以及硫酸根的检验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过滤,分离混合物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过滤法在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粗盐”的提纯,提高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和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比较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认识。
六、分析:1.教材分析:该实验为高中必修一第一章第一个实验,实验操作较为简单,是初中所学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包含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经教师讲解学生可自行完成。
该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后来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热爱程度。
相当于高中化学实验的敲门砖,敲响了以后就好进行,否则,学生会对实验存在厌恶心里。
因此,把该实验作为第一个高中化学实验,一方面该实验综合了初中所学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学生能自己完成,提高学生积极性。
2.学情分析:认知水平:(1)知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对物质的分离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过滤,蒸发等操作也已学过,所以本实验设计为学生实验。
(2)技能:已经具备初步微观想象能力,但是科学思维方法尚未完全形成。
心理特征:(1)刚到高中,学习热情高。
(2)这是高中化学的第一个实验,学生的好奇心重。
(3)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强烈。
七、设计思路该实验中涉及到的操作较为简单,而实验内容与生活也比较接近,则该堂课可以从“生活中的盐从海水来,不能直接食用,需要提纯”来引入,引导学生将粗盐杂质进行分类,不可溶性盐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盐用化学转换的方法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2)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检验方法(3)掌握SO2-42.过程与方法(1)阅读实验室安全知识,归纳实验安全操作及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2)通过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过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2)体验化学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课时实验安全过虑和蒸发一、初中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回顾1.药品取用的安全知识从安全性考虑:(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试剂(2)不能用鼻子凑近闻化学试剂的气味(3)不能用口尝化学试剂的味道从节约角度考虑:(4)严格按照规定用量取用试剂。
如果没有规定用量,一般为少量。
液体1-2 mL,固体以盖过试管底部为限。
化学药品在化学实验中不是多多益善,用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同时带来安全隐患。
如金属钠与水反应时钠的用量过多可能发生爆炸。
从不污染药品角度考虑:(5)实验用剩余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造成污染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用药匙或纸槽。
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
注意不能把药品粘在试管壁上。
(2)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使用镊子。
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快状固体放出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
注意: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擦洗干净,以便再用,否则易导致污染。
3.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1)用量较少时,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先要提起滴管,用手指轻轻挤压胶头排出空气,伸入滴瓶放开手指吸入试剂,再提起滴管,用无名指和中指夹着滴管,悬空在接受容器口的上方,用大姆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使试剂滴入容器中。
(2)用量较大量,直接倾倒。
先将试剂瓶的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另一只手握容器,使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将试剂缓缓倒入。
眼睛看所倒入的试剂的量。
(3)定量取用液体试剂,用量筒4.了解常用的安全措施(1)火警电话:119(2)浓硫酸粘在手上的处理方法(3)浓NaOH溶液粘在手上的处理方法(4)酒精灯着火的处理方法: 湿抹布盖灭(5)玻璃划伤手指的止血方法5.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炸药、爆竹、雷管)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PNG、CNG)第三类易燃液体(酒精、汽油)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硫、白磷、电石)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氯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第六类有毒品(农药、鼠药)第七类放射性物品(镭)第八类腐蚀品(浓硫酸)二、过虑和蒸发1.混合物的分离(1)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①概念:将不溶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②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2)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方法①概念:分离溶于溶济的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②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
2.粗盐的提纯(1)粗盐中的杂质:泥沙、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等。
(2)实验步骤:)→加入NaOH(除去Mg2+)→加入碳酸钠(除①溶解→过滤→加入BaCl2(除去SO2-4去Ca2+、Ba2+)→过滤→加入适量盐酸(除去CO2-)→蒸发结晶3②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2NaOH+MgCl2=Mg(OH)2↓+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NaCO3+2HCl=2NaCl+CO2↑+H2O三、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药品多数有腐蚀性或毒性,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药品B.实验剩余的任何试剂都不得放回原试剂瓶C.化学实验中药品用量过多,会造成浪费,但不会出现安全问题D.滴管交叉使用会污染试剂2.下列药品取用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都可以用镊子B、量取7 mL的硫酸选用10 mL的量筒C、先将试管横放,将锌粒放入试管口后慢慢将试管直立D、往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可借助于纸槽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将盐酸洒在桌面上,应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可在搅拌下向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4.下列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堑上石棉网B、取用化学药品要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面向手心5.粗盐提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铁架台②烧杯③玻璃棒④漏斗⑤胶头滴管⑥试管⑦滤纸A、全部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6.实验室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步骤,顺序正确的是()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置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7.在实验桌上放着四瓶试剂,它们的标签上分别标着:白砂糖、小麦面粉、加碘食盐、味精。
为了进一步确定实物与名称是否相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比较它们的外面状态B、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手里试一试C、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口里尝一尝D、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8.写出粗盐提纯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一、蒸馏与萃取1.蒸馏(1)蒸馏的原理:利用相互溶解的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沸点低的成分先汽化,再冷却成为液体从而与沸点较高的成分分离的一种物理方法。
(2)蒸馏的仪器:蒸馏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3)实验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中要放置少量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液体爆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放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以测量蒸气的温度。
③蒸馏烧瓶中的液体最大量不能超过烧瓶窖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④冷凝管的冷却水的流向通常是从下口流进,上口流出。
以达到最佳冷凝效果。
⑤加热温度只能由低到高慢慢升高,收集时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物质应收集在一起。
⑥可通过调节酒精灯的位置,提控制温度。
⑦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温度计。
如制备蒸馏水。
2.萃取(1)萃取的原理: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
将萃取后得到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2)萃取的操作: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分液漏斗活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把活塞旋转180º,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②混合振荡:在分液漏斗中,将萃取剂加入到被萃取的溶液中,塞紧漏斗塞。
左手按住分液漏斗活塞,右手握住分液漏斗放液开关,双手同步上下用力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打开放液开关,放出其中气体(注间,不要让液体流出)③静置: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利用两种液体互不相溶,重力作用分层。
④分液:将分液漏斗上口活塞的凹槽与瓶口的小孔对端,以保持漏斗内外气压相同,打开分液漏斗的放液开关,以小烧杯承接,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把液体交界面封闭于活塞中,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萃取实验注意事项:萃取剂选择的原则: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溶剂不相互溶解②萃取剂与原溶液中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原溶剂的溶解度二、重要物质检验SO2-4的检验(1)原理与方法:SO2-4+Ba2+=BaSO4↓,沉淀法(2)实验步骤:向含有SO2-4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没有其它明显现象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SO2-4。
(3)加入足量盐酸的目的:除去CO2-3、SO2-3、SiO2-3、Ag+等离子的干扰。
(4)硫酸钡是唯一无毒的钡盐,因为它不溶于水和酸。
三、课堂练习题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2.在过滤过程中,没有必要接触的两种仪器是()A、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滤纸与漏斗内壁D、玻璃棒与烧杯内壁3.在蒸发过程中,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根据是()A、蒸发皿中恰好没有了水B、蒸发皿中刚好出现白色晶体C、蒸发皿中还有少量的水D、水分蒸干后再稍微加热一会儿4.向某未知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SO2-4B、一定含有Mg2+C、可能有SO2-4或Mg2+D、至少有SO2-4或Mg2+中的一种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A、硫酸钠溶液B、氯化镁溶液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6.下列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A、水和苯B、水和酒精C、汽油和植物油D、氯化钠和水7.向绿色蔬菜汁中加入乙醚振荡,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分层,上层颜色深B、溶液分层,下层颜色深C、溶液不分层,颜色变深D、溶液不分层,颜色变浅8.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结晶③分馏④萃取⑤分液⑥加热分解等。
将分离方法的上述编号填入下列横线上,用于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1)除去碳酸钙中的少量碳酸氢钙:_____;(2)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悬浮颗粒:______;(3)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______;(4)分离石油中不同沸点范围内的物质:_______;(5)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_______。
四、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