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教学中的情感态度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情感与态度-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xx情感与态度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数学的知识、技能、渗透德育,还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具有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呢?我的做法简单说就是“三步走”――第一步,与生活紧密相连,为学生情感与态度培养创设浓厚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这从数字的产生过程就可以得到验证,反过来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与现实生活、尤其是小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学得才有兴趣,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纵观我们的数学教材编排,其实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点。
比如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的情境题目分别是“山东假日游、冰淇淋盒有多大、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快乐足球、奥运奖牌”。
我们教师教学时在体会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要很好地利用这些素材,为学生情感培养创设浓厚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
第二步,组织学生合作探索数学奥秘,搭建学生情感平台,密切关注学生情感的养成。
情境创设了,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那接下来就是探究数学奥秘的关键环节了。
此环节教师要善于创新教法,充分挖掘教材蕴含内容,密切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养成。
1.创新教法,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
“满堂灌、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单纯地传教,学生被动地接受,会使学生的精神颓废,丧失学习的兴趣。
而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对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对这两种方法坚持运用,通过先练后讲,让学生尝试解答,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但可以解决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能使他们意识到: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成功。
怎样教好小学生
怎样教好小学生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角色,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好小学生的方法和技巧。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好小学生的基础。
教师应该积极关心、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尊重学生的不同声音和观点,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合作活动中。
通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和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是活跃好奇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另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开展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活动,增强学习的实际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投影仪、音频等,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吸引力。
三、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小组合作、个人表现和项目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和课外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培养同样重要。
除了学习知识,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品德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感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倡导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和榜样力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关注学生情感需求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
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也是一次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因为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整体发展。
首先,我明白学生在情感上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经历,他们对于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的情感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尽可能地创造积极、和谐和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其次,我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得到关怀、尊重和认可。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和自爱的信念。
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同时,我也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鼓励他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我关注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学生作为集体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情感互动对于整个班级的氛围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合作和互助精神。
我通过小组活动、团队合作和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同时,我也非常重视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帮助他们学会妥善处理情感问题,增进彼此的理解和相互尊重。
最后,我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每一堂课结束后,我都会认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我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态度,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课后,我也会与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更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情感状态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发展的保障。
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以及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情感教育
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情感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
因此,我制定了一份小学教师工作计划,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了解学生情感需求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因此,我计划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
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家长合作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感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二、营造积极情感氛围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我计划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会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同时,我会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因此,我计划在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四、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达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关乎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因此,我计划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我会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写日记、绘画、音乐等方式宣泄情绪。
同时,我会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在班级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特殊学生群体,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性格孤僻等。
这些学生在情感上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引导。
因此,我计划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同时,我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
六、定期评估与调整为了确保情感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我计划定期对学生的情感状况进行评估。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亲近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理性精神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能促使学生迸发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想要学有所成,就得从培养兴趣开始,只有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索、去考证。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设置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猜谜语入手,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创设下雨天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是否按时到家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不由自主地进入探索“最佳对策”的思索中,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2.实践操作,增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活动,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等,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可以给每个孩子发放模型图片,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讨论交流,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增加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法宝。
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优点、也能够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论文提要:情感态度在数学教学中,既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动力,又是教育教学的结果,这种成果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耐心积累,是通过一次次的情绪激发、累积、凝聚而成的。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积极、丰富的情感,学会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尽可能使得每一位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伟大的数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现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为四大目标,作为科学的数学,情感目标体现人文色彩,但是这种人文色彩已不能与过去我们所说的数学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同日而语,而是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能向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发展。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既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动力,又是教育教学的结果,这种成果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耐心积累,是通过一次次的情绪激发、累积、凝聚而成的。
因此,我们既不能期望求成于一次教育,但又不能漠视一次情绪激发的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达到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数学价值观的培养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切身体会和做法。
一、数学教师要有积极、丰富的情感。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教师的情感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首先,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热爱数学教学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具有敬业精神,由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本人对数学知识没有热情和兴趣,课堂教学表现得不耐烦,只为完成任务而上课,所上的课肯定让人索然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倦。
其次,数学教师应注意自我调控感情,勿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抛掉个人烦恼与不快,面对学生的各种违纪问题、错误态度泰然处之,始终以亲切信任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以热情的态度给学生点拨和启迪。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感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学习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当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合理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情感,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
学生的学习情感包括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消极抵触的情感。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止和言行,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到学生的情感状态。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等来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评估。
只有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
二、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等。
其次,教师应注重学习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趣味性。
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反思还应关注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学习活动,如学生分享、学习小组讨论等,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和促进。
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彼此尊重、关心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情感需求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追求的心理满足和情感支持。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尽可能地给予满足和支持。
首先,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
其次,教师应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激励,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小学生音乐教学的情感表达
小学生音乐教学的情感表达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情感表达是培养孩子们综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音乐,他们能够学会如何用心去感受和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对他们的心智和情感成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音乐教学通过丰富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他们学习唱歌时,不仅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心去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例如,当教师引导他们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时,孩子们不仅会跟着节奏唱出音符,还会从中感受到快乐与活力,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歌曲中的一部分。
其次,音乐教学有助于小学生们建立情感的连接和沟通能力。
在音乐课上,他们不仅仅是个体,更是一个团体的一部分。
通过集体合唱或音乐游戏,他们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情感表达,学会了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他们日后生活中交往与表达情感的重要基础。
此外,音乐教学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
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风格和情感的歌曲,有的悲伤动人,有的欢快活泼。
通过理解和演绎这些不同的音乐作品,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并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智慧的培养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不仅仅是学习音乐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孩子们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他们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学会用心去表达和理解情感,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所裨益,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推广和深化,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因为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小学品德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
一、关于情感教育的意义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是人类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它与人的行为、思维、生理等方面密切相关。
情感教育将情感作为人格教育的重点,关注儿童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感、自我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利于塑造健康、积极、正确的情感品质,对儿童全面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情感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为学生的情感状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情绪低落、焦虑、压抑等,那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难以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反之,情感良好的学生会更加专注于学习,更有动力去探索和思考问题。
二、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小学品德教育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友爱、感恩、忍让、包容等良好情感品质。
下面探讨几种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1. 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地体现出自己的情感品质,做到言行一致。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好的品德表现,更能培养学生的模仿意识和美好情感品质,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
2. 利用情感故事实现情感教育。
情感故事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手段。
因为小学生喜欢故事,喜欢听故事,他们通过听故事来学习品德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内容。
对于情感教育而言,教师可以找一些与学生群体相关的情感故事进行教学。
例如,讲述有些同学由于身份差异而受到排斥,或是讲述生病遇到的医生、护士等无私奉献的事迹,这些情感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反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从而使情感教育更加有效。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情感
g a n g”就这样字母保存在记忆里。 时我将 容易混 — , 有
淆的字母变成动画 , 加深学生的记忆。 写字也是这样 。 写字是低年级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训 练, 但学起 来既枯燥又费时 。 为了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
一
中心就是针对 问题的探究活动 , 让学生在 面临各中问题的时候 , 想方设法 的寻找 问
县
题答案 。在解 决问题 的时候 , 问题进行推 理 、 对 分析 、 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 向, 然后通 过观察 、 推理 、 运算 、 实验等各种方式 收集信 息 , 并对得到 的信息进行归纳 、议 学生问题 意识 的培 养
富小军 天水 市秦 州区店镇 中学 7 1 0 40 2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 , 我 十分注重情感在教学 中的重要作用 , 回 努力 在各 个教学 环节 中注人情感 成 领
分, 使学生愉快地进行 学习。下面是 秀 我 的几点体会。 河 在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学生努 北 【 关键词 】问题 意识 ; : 培养 省 力学 习的情感 枣 在我 国颁布 的《 数学课程标 准》 , 出了数学学习 的核心 就是提 高学 生的数 中 提 在教学过程中 , 我有意识地激发 强 学素养 、 倡导 探究性学习 , 问题解决做 为数学 教学的核心。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 学生 的学习愿望 , 把 并不断地使他们 的
种子 , 然而 这颗种 子能否萌芽 , 决与是否有 一个适宜的环境 和气氛 , 取 在现 实的课 堂教学 中, 许多学 生还是习惯 于老师问 , 生答的旧模式 , 敢提 出问题或 者不会 学 不 提出 问题 , 即使有 了问题也不 敢向老师提 出 , 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 , 很大程 度是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引言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情感态度。
1.1 体验情感的力量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体验到情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1.2 引导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情感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情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习习惯、情感、主题等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情感态度。
1.3 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教授情感调节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安抚和情感调节,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2.1 设置情感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主题的教学,例如友情、爱国心、感恩等。
通过讲授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2.2 开展情感交流活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情感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分享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
教师应该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真诚、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通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困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效果评价,应该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能力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学生的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价其对于情感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甘肃省东乡县赵家乡甘土沟小学 马青魂【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校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之外,更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及价值观念的培育,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关系着当代小学生的整体德行和风貌。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赋予知识和课堂温度,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深度和有效性。
本文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对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的关注不断加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唤醒学生对生命、生活、情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建立健全的人格发育。
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顺应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
一、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德行等方面的引导和牵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探寻生命的意义,发掘自我价值,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正确认识,端正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主观意愿与能动性,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展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1.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素材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大量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宝贵素材,要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有效素材,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实现以小学语文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教案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培养
教案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当学生在情感和态度方面得到恰当的引导和培养时,他们更有可能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本文将从教案的角度,探讨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案编写时考虑学生情感因素教案编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优化学习氛围。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让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与学科内容的情感联系,提高学习的投入度。
2. 引导情感体验: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体验环节,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观看相关情感影片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并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风格。
在教案中,应尽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
二、教案中培养学生积极态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态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个方法,可在教案中加以考虑:1. 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在教案中,明确并细化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习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提供挑战性任务:在教案设计中,可以提供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进步。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鼓励合作学习: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友好合作的态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案中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培养的反馈机制在教案中,应设置适当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变化,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语文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情感态度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首先,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接触各种文学作品,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其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他们学会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态度。
最后,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寓言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善良、正直、勇敢等美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总之,语文教育是引导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情感表达能力和正确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勇于创新,从而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如何在中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如何在中小学教案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结题报告朝阳县西五家子初级中学课题组二 0 一一年十一月《如何在中小学教案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一)本校现实需要本课题的研究:西五家子初级中学是一所山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在校中小学生600多人多年来,学校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学科教案中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学科教案中渗透三维目标的模式,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学校教师们在教案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和谐、民主的教案氛围中有利于强化三维目标的渗透,把创建和谐的课堂教案氛围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结合起来;2、注重可操作性。
在教案实践中,把学科特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3、注重针对性。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的学生基础,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科教案中的不同内容,以实践探索为主,摈弃枯燥的理论说教,寓教于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注重有效性。
及时反馈信息,反思在教案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的效果,不同班级进行实验,找出不同,总结经验,再运用到教案实践中。
<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在理论上的分析<1)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案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教案要面向全体学生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
特别是现代教案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 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
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
教案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
面对21世纪人才的竞争,要转变教案观念,教案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实验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差不多的,然而教育活动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那么明显,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非智力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总觉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虚无的东西,根本无法落到实处,只是说说而已,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也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有计划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据教学经验,学生一般都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多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
普遍现状,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愉快体验却大幅度下降。
新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甘愿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相互取得对方信任,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我们老师可以通过课间谈心、家访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状况和家庭学习情况,并主动接近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十个手指头都不一般齐,在一个班级中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有习惯好、能力强的学生,也会有习惯偏差、能力偏弱的学生。
面对他们,教师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积极地引导和帮助。
没有表扬的课堂就像一片贫瘠的沙漠,怎能开出自信的花朵!所以每节课上,教师都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看准机会,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让他们感觉“我能行,我是聪明的”。
实践证明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喜爱之情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能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由怕学到爱学。
教案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案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心理状态以及学习动力,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一、前期准备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情感需求有所了解。
可以通过观察、交流以及学生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信息。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以及可能的情感障碍等,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二、设定情感目标每一节课都应该设定明确的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
情感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
在编写教案时,应明确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这些目标努力。
三、创设情感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积极、和谐的情感氛围。
可以通过课堂布置、语言表达、与学生的互动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例如,在设计教案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感到兴奋和愉悦,增强课堂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合理安排学情活动教案中的学情活动应设计得既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符合他们的情感需求。
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在这些学情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五、及时反馈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发表观点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情感。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感知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受到关心和尊重。
六、情感评价和调整在教案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和调整。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反馈以及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变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和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创设开放、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愉悦和安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和尝试数学学习。
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够理解数学的实际价值。
引导学生寻找数学的美感:数学中有许多美妙的规律和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学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展示数学中的对称性、图形之美等。
强调数学的思维习惯: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
倡导合作学习和互助精神: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积极的数学态度。
引导学生面对挑战:数学学习中难题和挑战是难免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从而塑造积极的数学态度。
强调数学的公平性和平等意识:数学是公正和客观的,不受个人背景和种族、性别等因素影响。
教师应该倡导数学的公平性和平等意识,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好数学。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记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教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言传身教会深深影响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培养
教案中的情感态度培养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案编写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并提供一些教案编写的技巧。
一、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性情感态度是人们对待事物的积极或消极情绪态度,包括对学习、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情感态度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学习是一项需要付出努力和持久心理投入的活动,如果学生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他们会更加主动、主观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情感态度对于个人发展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肯定感,培养自信心,使他们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情感态度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能够促进他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建立,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理解,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案编写的情感态度培养技巧1. 设计情感体验活动在教案编写中,可以增加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通过实践、观察、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
例如,在地理课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大;在语文课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让他们感受到作品中角色的情感体验。
2. 创设情感化情境教案中可以适当创设情感化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历史课中,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同情、敬佩等情感;在物理课中,可以通过实验和示范,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原理,增强对物理现象的情感连结。
3. 引导学生反思与分享在教案中设置反思与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并与他人进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小学生教学中的情感态度情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因为有情,世界才更美丽。
教学活动虽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主要任务,但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离不开人固有的情感因素。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与练习,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情感,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情感体验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才能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那么,在一年级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呢?
一、营造平等、真诚、幽默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的情绪状态具有很大的情境性,且不稳定,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真诚和幽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影响。
平等,即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能。
就像陶行知先生在儿歌中写的那样:“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
”真诚,即教师发自内心地关心、帮助和鼓励学生,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内心充满感激,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幽默,即教师善于抓住课堂中可以产生笑料的元素,机智地表现在教学语言或动作中,使学生在紧张的思维活动中会心一笑,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常态的教学表情应该自然而亲切,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对学生的关切和信赖。
二、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
数学教学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
因而,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与数学学习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逐步认识新的数学知识,积累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认钟表”时,考虑到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较难建立正确的时间概念,因而我在初步认识钟表时便创造现实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钟或表来到教室,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一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随意地拨一拨钟表,与同伴交流有什么发现;最后再说一说,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吗?怎么认的?几时半呢?学生自由地活动和交流,即使说错了也无需批评。
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知不
觉从游戏式的活动进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觉得数学是有趣的,并不很难学。
三、促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对小学生而言,让他们感到成功应该是教学的重要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教学“7的分与合”时,在基本练习结束之后,我注意设置了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实际问题,以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妈妈给你7元钱,你想买些零食,也想买些学习用品。
可能怎样买?学生纷纷开动脑筋:6元买笔记本,1元买棒棒糖;5元买削笔刀,2元买饼干……学生积极运用7的分与合进行有序地思考,都觉得我能行。
总之,只有读懂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