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 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 知识点第一单元:1. 空气的性质1①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
②空气会流动;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能被压缩。
2、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热空气和冷空气1①空气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②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③(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④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3、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3.空气中有什么1①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二氧化碳比(空气)重2、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据空气体积的(78%)。
5、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①植树造林②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汽车③不焚烧垃圾④加强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3、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
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课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蜗牛、蚂蚁、水母、蜜蜂、蚯蚓2.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3.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支持运动4.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第二课鱼类1. 鱼类的共同特征:①终身生活在水中②都是脊椎动物③有鳍和鳃④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⑤用鳃呼吸⑥变温动物2、海鳗、鳃、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前进时尾鳍起主要作用,拐弯时胸鳍起主要作用。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第三课鸟类1.鸟类的共同特点:①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大多数鸟都会飞②鸟都是卵生的。
③鸟有喙和足④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⑤恒温动物2.鸟类属于脊椎动物,企鹅、鸭子、母鸡、鸵鸟也属于鸟类。
3.鸽子的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绒羽紧贴在鸟4.这些鸟的喙有什么不同?它们适合吃什么食物?①特点:长而直的喙②特点:末端有钩的喙③特点:粗壮短小的喙④特点:细长的喙形状:像镊子形状:像起钉器形状:像钳子形状:像细针食物:吃小鱼虾食物:吃小动物食物:吃谷物坚果食物:吃花蜜5. 这些鸟的足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①特点:趾间有蹼——生活环境:适合在水中游泳②特点:趾端有钩爪——生活环境:适合在山地丘陵中抓捕小动物③特点:粗壮——生活环境:适合在地面奔跑④特点:细长——生活环境:适合浅水摄食第四课哺乳类1.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①身体表面有毛②体温恒定③用肺呼吸④一般胎生、哺乳2. 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单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然环境多样,动.我国自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3.鸽子的羽毛:(1)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
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
(2)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
4.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5.脊椎动物的脊椎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答:脊椎由很多块椎骨组成,虽然每块椎骨只能相对于相邻的椎骨进行轻微的移动,但对整个脊椎而言,这些轻微的移动就可以让整个背部进行大幅度弯曲。
6.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样动的?前进时哪些鳍在动?拐弯时哪些鳍在动?答:(1)①背鳍和臀鳍:垂直摆动,维持身体平衡,使其直立,不倾斜。
②尾鳍:左右摆动,推动身体前进,控制身体的前进方向。
③胸鳍:当尾鳍不动时,胸鳍可以推动身体前进,也可以使身体转弯。
④腹鳍:保持身体稳定。
(2)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都进行摆动。
①前进主要依靠尾鳍的摆动;②改变游动方向主要依靠胸鳍的摆动。
7.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形),大多数可以飞翔。
体表覆盖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博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一般来说,鸟类是适应于陆地和空中的高等脊椎动物。
8.鸽子的羽毛对鸽子起什么作用答:(1)正羽排列在身体表面,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防风壳,呈现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2)正羽的羽管中空、表面防水,既减轻自身重量,又不易被雨水淋湿;(3)正羽彼此重叠,相互又留有空隙,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气流;(4)正羽组成了翅膀和尾巴,可以提供飞行时需要的提升力和平衡力;(5)绒羽可以在高空飞行时进行保温。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具有(占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压缩)等特性。
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的压缩程度越大,产生的弹性就越大。
3.(热空气)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4.(热气球)和(孔明灯)采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造。
5.空气总是(圆周运动)(流动的空气)是(风)。
6.房间(上方)应悬挂制冷空调;加热器应该放在房间的底部。
7.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8.(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
9.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0.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包括:(植树造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森林有(制氧厂),(天然空调),(绿色蓄水池),(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和热》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度),以(摄氏度)和(华氏度)为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接近室温时不再下降)。
4.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底部和侧壁)。
只有当温度计中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并保持(温度计的视线和液柱顶部)水平时,才能读取读数。
5.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6.液体或气体中的热量(加热时上升,冷时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
这种传热方法叫做(对流)。
7.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脊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宽尾蝴蝶)等。
4.鱼类的共同点是(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生活在水里、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5.鱼用(鳃)呼吸。
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6.(鳍)是鱼类用来游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鱼游动时,它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7.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8.鸟类的羽毛主要分为(正羽、绒羽)等类型。
正羽拥有(中空、防水)等特点,有助于鸟的飞行;绒羽具有(细小而柔软)等特点,有助于鸟的保暖。
9.鸟类的喙、足形态各异,这都跟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1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11.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
2.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把物体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按运动轨迹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主要有(移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单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3.鸽子的羽毛:(1)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
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
(2)绒羽紧贴鸟的身体,细小而柔软。
4.哺乳动物是一类恒温脊椎动物。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5.脊椎动物的脊椎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答:脊椎由很多块椎骨组成,虽然每块椎骨只能相对于相邻的椎骨进行轻微的移动,但对整个脊椎而言,这些轻微的移动就可以让整个背部进行大幅度弯曲。
6.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样动的?前进时哪些鳍在动?拐弯时哪些鳍在动?答:(1)①背鳍和臀鳍:垂直摆动,维持身体平衡,使其直立,不倾斜。
②尾鳍:左右摆动,推动身体前进,控制身体的前进方向。
③胸鳍:当尾鳍不动时,胸鳍可以推动身体前进,也可以使身体转弯。
④腹鳍:保持身体稳定。
(2)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都进行摆动。
①前进主要依靠尾鳍的摆动;②改变游动方向主要依靠胸鳍的摆动。
7.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形),大多数可以飞翔。
体表覆盖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博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一般来说,鸟类是适应于陆地和空中的高等脊椎动物。
8.鸽子的羽毛对鸽子起什么作用答:(1)正羽排列在身体表面,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防风壳,呈现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2)正羽的羽管中空、表面防水,既减轻自身重量,又不易被雨水淋湿;(3)正羽彼此重叠,相互又留有空隙,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扇动形成气流;(4)正羽组成了翅膀和尾巴,可以提供飞行时需要的提升力和平衡力;(5)绒羽可以在高空飞行时进行保温。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
2.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 科学探究的态度:好奇心、求知欲、严谨性、合作精神。
二、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水质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改变环境。
三、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的生长条件: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 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植物的整个过程,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四、动物的分类1. 动物分类的依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
2. 常见的动物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 动物的适应性:不同种类的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具有独特的生存策略。
五、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具有质量、体积、形状和颜色等属性。
2.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3.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六、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可以放大力量,使工作更加轻松。
2. 滑轮系统:滑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作业效率。
3. 斜面和楔子:斜面和楔子是简单机械,可以减少工作所需的力量。
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3. 太阳系的构成: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八、天气与气候1. 天气现象:温度、湿度、风、云、降水等。
2.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等,以及它们的特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的,空气要占据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空气总是循环流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氧气,其他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人的生存需要空气,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森林能净化空气,空气是生命之源,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污染净化器”等美誉。
汽车尾气是有毒的,焚烧垃圾也会产生大量黑烟和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第二单元、冷和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热水降温的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热的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5、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6、不管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为“辐射”。
7、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8、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603年造出空气温度计。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10、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3、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4、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2、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三味书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空气 1.空气的性质一、填空题: 1、空气是(混合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水能看得见,空气看不见)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一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1/ 284、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最新资料推荐------------------------------------------------------ 三味书屋5、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气枪④气垫船喷雾器等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 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 2空气具有流动性 3空气能被压缩 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压缩空气有(弹性).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5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
6 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7 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
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8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0 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玻璃片上产生水雾.12 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
(3)减少开车次数第二单元冷和热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 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
(单位:摄氏度℃)3 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
4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 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6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主要在固体金属中传热,对流主要在液体、气体中传热,辐射主要是太阳).7 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物质与能量的本质特征1、物质的三大特性:物质要保持形状、体积和称量不变;物质的构成可以改变;物质的组成定义了其形态、性质和状态。
2、物质可以以三种形式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
3、能量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动力,具有在变化中传递能动作。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动能、化学能、光能、热能和声能。
二、物质的性质1、物质量的定义:物质形状和体积固定的情况下,其所含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2、物质的可溶性:溶解度是指某种物质,在固定的温度、压力和特定物质浓度时能够溶解在特定介质中的能力。
它可以分为极溶、可溶、微溶和极不溶。
3、物质的密度:在固定体积的情况下,物质的质量除以体积,即为物质的密度。
4、热量:热量是指物质受外力影响而转变,并释放或吸收能量的性质。
三、动力原理1、力的定义:力是指某事物作用于其他物体,使得受力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特殊状态。
2、力的分类:拉力、推力、旋转力、重力、电力、磁力、膨胀力、摩擦力、压力和弹力等。
3、动力原理:力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力的合力等于受力的总和;运动物体全部能量保持不变;物体受力时,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力物体会有反作用力产生。
四、光与影1、光的本质:光是指由特定源发出,经物体散射或反射,从而形成空气、水介质或固体表面以外可见目光被发现的一种视觉现象。
2、光学现象(1)反射:光线照射平面材料时,会发生光的反射,从而产生影像。
(2)折射:光线穿过物体的边缘时,会导致光的折射,从而产生于物体运动中发出光芒的现象。
(3)色散:光照射物体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波,从而在物体表面产生混合色。
3、光与影:影是指反射物体阻挡光照射,从而在物体表面产生的不发光的部分。
光明部分和影部分,形成了物体表面的光影变化的特征。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1、空气占据空间、有质量、会流动、有弹性2、空气和水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占据空间、有质量;不同点:水不能压缩,空气能压缩且有弹性。
3、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4、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8、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氧气10.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11.二氧化碳比其他的气体重、能灭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4、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5、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实验回答: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①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②空气会流动,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能被压缩.2、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2. 热空气和冷空气1、①空气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②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③(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④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3、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3.空气中有什么1、①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二氧化碳比(空气)重2、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据空气体积的(78%).5、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①植树造林②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汽车③不焚烧垃圾④加强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3、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5、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6、汽车尾气会麻痹认得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7、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8、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第二单元1.冷热和温度1、一杯热水降温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3、(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把液泡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2.热的传递1、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4、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5、(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7、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8、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3.加热和冷却1、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2、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4、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5、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6、铁球加热后,体积会【变大】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以下】.4.吸热和散热1、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快.水和油相比,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强.2、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3、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黑色和白色相比,(黑色)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它们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3、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凝结).4、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5、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第三单元:1.声音的产生1、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我们可以通过(敲)、(拍)、(抖)、(摇)等方法使保鲜袋发出声音.3、(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4、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手)、(跺脚)、(说话)、(敲腿)等.2.声音的传播1、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固体或其他物质中传播.2、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5、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米/秒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在地里挖一个洞,埋上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伏罂而听”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7、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较强,在空气中传播较弱,因为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传播比较容易损失.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是这样听到声音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 大脑2、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3、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5、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因此,我们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制造噪声.6、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7、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8、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4)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4.不同的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3 / 53、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4、列举三个现象证明声音的产生:发生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第四单元:1.我们吃什么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2、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3、虽然食物有不同种类,但它们都是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的.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一下几种:①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②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③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④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4、(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2.怎样搭配食物1.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健康饮食的方法.2、(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3、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4、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5、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该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糖).3.食物的消化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3、人身体里各消化器官的作用:①食物进入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②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③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④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并被吸收进入血液;⑤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4、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5、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4、(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5、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6、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7、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8、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1、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弓形、箕形、斗形三种指纹.2、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3、(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4、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比如6B字迹最黑、6H写出的字最不明显.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6、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7、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8、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9、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属名)标志着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5 / 5。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2)空气具有流动性(3)空气能被压缩(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压缩空气有(弹性)。
3.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5.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
6.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7.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
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
8.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1.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
玻璃片上产生水雾。
12.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3.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1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
(3)减少开车次数第二单元冷和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
(单位:摄氏度℃)3.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
4.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6.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1.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书本第2页动物园动物分类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3. 书本第2页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有哪些?:答:在支撑身体、支撑活动、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做脊椎模型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制作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布、剪刀等。
制作步骤:第1步: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第2步: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第3步: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将脊椎模型立在上面的线轴可以向不同方向旋转脊椎的作用是支撑身体,支持活动7.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扬子鳄,它们属于脊椎动物;鹦鹉螺、宽尾凤蝶是无脊椎动物2鱼类1.鱼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结构:用鳃呼吸的,用鳍游泳,身体呈纺锤形,大部分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鱼鳍各有什么作用呢?鱼鳍保持平衡(背鳍、臀鳍),前进(尾鳍),转弯(胸鳍),腹鳍保持身体稳定。
3.观察鱼是怎么游动的?答:鱼在游动时,尾巴是摆动的,提供动力和控制方向,胸鳍是控制平衡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章节复习实记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一、实记部分:1、动物园里动物展区可以按进化顺序、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活环境等来划分。
2、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像蚊虫、水母、蜗牛、蚯蚓、河蚌等是无脊椎动物。
像青蛙、猴、鲨鱼、鸟等是脊椎动物)。
3、脊椎动物是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类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连起来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支持运动。
5、人体的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三部分组成,共有24块椎体。
6、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7、鱼的身体主要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8、鱼类是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9、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10、脊椎动物中最多的是鱼类,占脊椎动物总数一半以上。
11、鱼鳍包括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和臀鳍。
12、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他各鳍的作用。
13、鸟类的共同特点: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有又硬又尖的嘴、卵生等。
14、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15、鸽子的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正羽上有1羽片和一根长长的“管子”。
羽片上有一根根排列整齐的“细线”。
16、喙和足是鸟类的重要器官,喙也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不同鸟类的喙和足形态差异都很大,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觅食特性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17、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身体有毛,是胎生的,恒温的,靠吃妈妈的奶长大;哺乳动物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皮毛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脂肪有保温作用。
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单元
主题
关键知识点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 动物按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柱等分类2.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3. 珍稀动物及其保护4. 鱼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5. 鸟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6. 哺乳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1.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2. 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描述3. 运动轨迹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 常见的运动形式:平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5. 复合运动的概念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1. 力与运动的关系2. 弹力的产生及其作用3.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 浮力的概念及其在物体浮沉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
简单路
1. 点亮小灯泡的方法2.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识别3. 电路暗箱的制作与探究4. 生活中电的应用及其安全知识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2. 矿物的概念及其识别方法3. 矿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拓展单元
空气、冷热与声音
1. 空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温度的概念及其测量3.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方式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5. 噪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6. 声音的特性:音量与音调
饮食单元
吃的学问
1. 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 碘酒检验淀粉的方法3. 健康饮食的原则4. 食物的消化过程及其重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重新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精确测量或排序容器的容量,必须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则表示。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升计量液态体积无法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贴水大约能够烧透4个纸杯,3再升水能烧透4个大碗,1个大碗大约能装3/4贴水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重新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太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并作单位,常用符号“ml”则表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毫升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再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就是,即1再升=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再升与毫升之间的折算与其他单位的折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折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折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5、一个身心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采血量通常为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就是两位数的乘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做和它吻合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文苑路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下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做最吻合的整十数濶濑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看大,则初商可能将略偏小。
例:① ÷43,将43看做(40)濶濑商,此时初商可能将(略偏小);② ÷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空气1.空气的性质一、填空题:1、空气是(混合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水能看得见,空气看不见)等。
二、实验回答: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一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气枪④气垫船喷雾器等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
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2.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三国时,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
1783年,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二、实验回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把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保持平衡②用燃烧的火柴烤热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③移开燃烧的火柴,不再平衡,发现被烤热的纸杯这端轻,上升,冷的那端下降。
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空气重会上升。
3.做冷热空气对流的实验中,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烟会怎样流动?答: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
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室内降温快。
取暖器安在窗户下面,可以让空气上升,室内升温快。
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空气中有什么一、填空: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78%)。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二、空气成分实验: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蜡烛燃烧一会儿熄灭了,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
说明:燃烧用去一部分空气,但瓶内还有空气。
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答:火柴立即熄灭了。
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3.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质?答: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
一种能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炮就是二氧化碳。
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这是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6.按下图中的方法,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答:杯底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7.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8.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1、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盖住杯子,等几分钟;3、小水珠出现在杯子的外壁上。
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填空: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4、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少开汽车减少尾气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5、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问答题:1、你能举出一些生命离不开空气的例子吗?答:①宇航员上天要带氧气;②潜水员潜水要带氧气瓶;③人憋气时很难受;④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⑤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
2、通过你的调查,哪里灰尘最多?答:车流量大,植被少,气候干燥、建筑工地等这些地方灰尘最多。
3、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答:①植树造林(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②少开汽车减少尾气的排放。
(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
)③不焚烧垃圾(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
)第二单元冷和热一、冷热与温度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二、回答:1.温度为什么会先快后慢这样变化?答: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
二、热的传递一、填空:1、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4、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7、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8、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二、设计实验: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答:①在一根铁丝上分别粘3根火柴。
②用酒精灯烤热其中的一端。
③观察。
实验说明: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答: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液体受热上升,冷水下降,是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
三、加热和冷却一、填空:1、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3、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4、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5、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二、实验回答:1、固体的热胀冷缩答: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去了。
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的热胀冷缩:用实验证明。
①找一个小瓶子,里面灌满染了颜色的水。
②用插有洗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
③把瓶子放进热水中,发现细管里的水面上升了。
④把瓶子放进冷水中,发现细管里的水面下降了。
说明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气体的热胀冷缩用实验证明。
答:把气球套在饮料瓶上,先放进热水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放进冷水中,气球又瘪下去了。
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答:利用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可以加热玻璃管,弯曲玻璃管、可以炼钢、铁轨要预留缝隙、电线冬天紧绷、夏天松弛等。
四、吸热和散热一、填空:1、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3、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二、实验回答:1、在做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答: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都比水强。
2、在做深色和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因为白色衣服吸热性差,宽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感到凉快。
4、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滩的吸热性能不同,沙吸热性好,升温快,散热也快;海水吸热性差,升温慢,散热也慢,所以海水中凉快;海滩温度高。
五、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填空:1.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